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神道(南枝)-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这三字经在这年终岁尾,终于被小权贵们学完了,细细算来,也就是三个半月而已,抛开了最早的那些基础知识,这三字经应当算是小孩子们在天仙宫学得最系统的东西了。

    在这甘露殿之中,除了尉迟敬德那一帮子杀才,可能对文字不敏感,可其他的那些文臣,起初一听这三句一断文章,便来了兴趣,细听下去,更是越听越有乐趣,就连房玄龄,杜如晦也是听得津津有味。不是他们家的孩子不会背,只是他们不去关注罢了,对于房杜来说,本身自家就是大儒,教授儿子儒学本来就是极其简单的事,在他们看来,小孩子们送去天仙宫学习只是学做人罢了,当然这学习成果,他们也是相当满意的。三字经属于是经典,只是谁怪黄俊明先甩出个道源三字经呢?一听自家孩子说是学了三字经,自然想到了道远三字经上去,而尉迟敬德等武将对自家孩子的学习又是大多持一个不管不顾的态度。这才给了程怀亮出风头的机会。

    细听下去,文臣们发现这程怀亮背诵的东西可不一般,朗朗上口不说,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其中内容又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等,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这在儒家学子居多的文臣们看来,绝对是好东西。简单又不缺内涵,短小却内容丰富。虽然说一听就能听出来是蒙学读物,可是细细琢磨一下,比千字文还强上一些。只是程怀亮还没背诵完,不好打断,弄得文臣们一副抓耳挠腮的样子。

    “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程怀亮终于背完了,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猛地一抬头,看到一群老头围在自己身边,目光炯炯的盯着自己,一下子猝不及防竟然吓得后退了一步,弄得有些站不稳身子。

    ———————————————————————————————————————————————————————

    第三章!稍后还有一章!累死了!
正文 no、208 仙师, 您这《三字经》出自何处?

    no、208 仙师, 您这《三字经》出自何处?

    相比尉迟敬德的懊恼和面如死灰的神色,程咬金则将一张大嘴咧到了耳朵根上,喜笑颜开的拍着程怀亮的脑袋,对着尉迟敬德说道:“怎么样,你家那闺女是不是该送到我们家当我儿媳妇了?”

    没等尉迟敬德说话,围观的人群之中走出一位年约六十的老者,对着程咬金说道:“程将军,您是生养了一个好儿子啊,老夫能否跟程小将军说几句话?”说话这老者姓孔,叫做孔颖达,正是李世民方才给黄俊明提及的国子监祭酒。可以说这初唐,孔颖达便是儒家执牛耳的人物。

    “孔祭酒,严重了。”程咬金又是对着程怀亮的后脑打了一巴掌,嘴上笑骂道:“畜生,没听孔祭酒说话么?啧啧,孔祭酒那学识,你老爹我可是佩服的紧啊。”程咬金的话听不出来真假,不过深知程咬金性格的几个文臣则是一副憋住了不敢笑的样子,就连身旁的尉迟敬德也是一副我不认识你的形态。偷偷地向后溜了几步。

    “小将军,你刚刚背诵的那本书叫做什么啊?”孔颖达俯着身子,对着程怀亮亲切的问道。

    “祭酒大人,小子刚刚背诵的叫做《三字经》。”程怀亮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没给孔老头绕什么圈子。直接给出了答案。

    “哦?三字经?三字一句,果然贴切。其中含义也当得上一个经字!”孔颖达好似自言自语,又好似在感叹着什么,不过身旁纹身们一副点头附和的神色,也证明了孔颖达的所言非虚。“小将军,可否有原书?让老小儿一观?”孔颖达继续追问道。

    只见程怀亮一手伸进怀里,一阵的淘弄,最后翻出来一个卷了边的薄薄的小册子。只是这小册子的扉页上明显看得出一块块墨迹,和油兹兹的印痕。 看的孔颖达一阵的抽搐。

    没等程怀亮将小册子递过来,孔颖达一把就抢了过来。看那动作的流利度,丝毫不像是六十多的老头能办出来的事。孔颖达先是感慨了一下程怀亮对这等典籍的保管不善,又沉浸在了三字经的字句之间不能自拔。这亲眼看到和听到可不一样。不说听到只是在脑中留下一个大概的印象,有所疏漏。单说看到之后可以逐字逐句的钻研,这一点就是和听到绝对不一样的感受。孔颖达逐字逐句的品鉴着《三字经》仿佛世界都与他无关。

    过了良久,孔颖达终于翻看完了这一本小册子,正要感慨,却听身后有人说道:“孔大人,先别收,朕先看看前面的。”说话的正是李世民,孔颖达听音将手中的书册递过去,这才有时间打量了现在的情况。只见原本在自己身边的文臣们不知何时将自己和李世民、程怀亮围成一圈,圈在了中间。想必是李世民过来之后退过去的吧。

    “小将军,这书册米是从何处得到的?”孔颖达对着程怀亮问道。

    程怀亮哪见过被一群老儒围在其中的状况,稍微有些不知所措,不过还是壮着胆子回道:“是晓露阿姨给我的。”

    “晓露?”孔颖达对这个名字很陌生。正要追问。房玄龄却从圈外走了过来对着孔颖达说道:“孔祭酒,不用问了,这个晓露是百年仙师的弟子,这三字经也是百年仙师传下来的。哎,看走眼了。明明知道仙师大才,却没注意过仙师传授给我那不成器儿子的东西。”

    “房仆射知道这个?”孔颖达指了指李世民手中的书册对着房玄龄追问道。

    “哪能不知啊?!听怀亮这孩子背完三字经。我和杜大人就反应过来了。这字字句句的格式和先前仙师所传授给逆子的道源三字经完全相同。只是一道一儒罢了。也怪我当初听我家遗直那小子说是三字经便以为是道源三字经没去在意,哎。疏忽了。”房玄龄显然对自己的后知后觉觉得有些愧疚,言语之间满是惭愧。

    “既然是仙师弄出来的东西,那何不去请教仙师?”这时李世民也囫囵吞枣的看完了三字经,毕竟李世民不是大儒,他只要知道这三字经好,对小孩子的启蒙有利就可以了。

    黄俊明见着李世民带着一群文臣向自己走来,便觉得头疼,刚才的状况他可是一一看在眼里的。那还不知道李世民带着这些老儒事来“问罪”来了?

    “敢问仙师,您这《三字经》出自何处?”孔颖达可不管其他,上来就是刨根问底一般的问道。

    得,又得忽悠了。黄俊明暗自苦笑,嘴上回到:“孔大人,此《三字经》乃是仙界仙民的启蒙读物,贫道见这些孩子在天仙宫无所事事,便根据记忆写了出来。”

    “哦?仙界还有儒家?”孔颖达好似自言自语般的问道。

    “当然!”黄俊明看出了机会,开始向外引道:“自古儒道是一家啊!儒修朝堂,道修山野。互相依存,互相补充,凡间有儒道,仙界自然也有儒道。”

    “哦,原来如此。不过仙界也知道凡间的王朝更迭,当真神奇。不知仙师可知道这《三字经》的意义?” 孔颖达的话惊得黄俊明一身冷汗,穿越以来一直忘了这事,“仙界”对凡间太熟悉了,疏忽疏忽,不过见孔颖达的思维没在这个漏洞上面,黄俊明便顾左右而言他的说道:“孔大人,这三字经乃是仙界仙民耳熟能详,人人都会背诵的东西,其中含义贫道那会不懂呢?!”

    “老夫说的不是那个意思!”孔颖达对于这一方面似乎很是执拗,思索了片刻之后才说道:“仙师可知道我大唐孩子启蒙用的是什么?《千字文》《急就章》《仓颉篇》,有的甚至直接教授诸子典籍。可是哪怕是《千字文》也没有你这《三字经》意义深远,涵盖的全面,更别说朗朗上口什么的。这简直就是神作!”孔颖达的心情有些激动,甚至有些吹胡子瞪眼的架势。“你看看,这《三字经》”孔颖达激动之下不知道怎么又把书拿到了手里,翻了几页指道:“这里,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这里,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这里又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

    黄俊明看着一脸严肃,拿着油滋滋,脏兮兮的《三字经》册子给自己指着每一部分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额头瞬间产生了一滴滴冷汗,这老头也太执着了些。于是,插口问道:“孔大人,的意思是?”

    “把这本书传播到大唐作为蒙学必学之物!”孔颖达瞪着眼睛,紧紧地盯着黄俊明的双眼,黄俊明甚至能从孔颖达的眼中看到暴起的血丝,看来这老头是真的激动到了极点。

    “好!”黄俊明的回答也很简单。这让本还以为要费尽唇舌的孔颖达顿时一愣。有些迷茫了起来,不过随后又是一番连珠炮似的发问:“你怎么答应的这么干脆!你不把如此经典当回事么?你这是什么态度!这是经典!值得万年传诵的经典!对待经典要严肃!要不是你是仙师!要不是这书是你从仙界抄录来的,老夫。。。老夫。。。。”孔颖达似乎觉得黄俊明并不是很重视《三字经》,这在他看来是完全不可理喻的一件事,一气之下,竟然有些喘了起来,站在他身后的房玄龄连忙给他顺着气。

    而黄俊明则是被这么一通臭骂之后有些无奈的看向了李世民,反观李世民则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让黄俊明心中暗自发恨。“孔大人,贫道没说不重视,不严肃啊,您是当世大儒,此书由您来处理再好不过,贫道一届方外之人将此书交到你手里,也不是辜负了此书。所以贫道答得干脆些,要不咱们再打个商量,这书贫道收回来?”黄俊明对着孔颖达解释道。

    “不行!”一听黄俊明要书收回来,孔颖达直接将书塞到了怀里,一副打死也不给的宁死不屈样子。引得几个年轻的官员暗自发笑。

    “好吧,那要不这样吧,书给你。不过贫道会把道源三字经也给你。儒道本来就是一家,在仙界这两本书也是放在一起的,都是开蒙之物,只不过是给孩子们打下基础罢了。同时也是给孩子们未来的方向选择做一个引导和提示。贫道这个主意,孔大人能接受不?”黄俊明见孔颖达将《三字经》视如珍宝的样子,眼睛一转,对他说道。

    “《三字经》如此,那《道源三字经》也应当差不了,恩,老夫接受!”孔颖达现在一听三字经就激动。对于黄俊明的这个想法自然而然的应允下来。、

    ——————————————————————————————————————————————————————

    码完喽,没有食言呦,累死我了,睡觉去喽,另,有票的捧个票场,没票的捧个人场。西南感激不尽。

正文 no、209 仙界之教育

    道源三字经说实话,并没有三字经容易背诵,但再怎么说,道源三字经也算是道教思想的一个总结和概括,对比三字经在儒家学子心目中的地位,道源三字经在道家心中也是丝毫不低的,自三字经一出之后,按照三字经的格式写的各类三字经何其多,单单对黄俊明来说,记下的就不止三四种,只是其内容都没有这三字经和道远三字经浅显罢了。

    蒙学是什么?对于大唐这个时代,蒙学就是为孩童的思想做启蒙用,七岁入蒙,十五太学,已经成了儒学士子们升学的一个常规流程,就如同现代的小学生初中一样。既然是为孩童做思想启蒙,那越早的接触哪方面的思想,这种思想就越会在孩童的成长过程中,对他产生深远的影响。

    黄俊明借着孔颖达讨要三字经这个机会,将道源三字经一同打包奉送了出去,为的就是让入蒙的孩童们提早接触到道家思想,为道家发展出一批批坚实的信徒,再说儒道不分家,儒道思想又是完全互补的思想,自然没有太大的争端和歧义,没见古代的官员堂上尊儒,下堂崇道么?更有高官乞骸骨之后,捧一本道经看的痛快。反观佛教,官宦家中当中吃斋念佛的多为女子,至于为何如此,从三方的教义方面就能看得出来。不必过多赘述。

    “仙师,敢问仙界之中可有类似这《三字经》之类的其他典籍?”孔颖达对着黄俊明问道。

    “当然有!”黄俊明现在的心情可以撑得上是不错,再怎么说也算是记得答应给李世民的教育改革做一些参谋,趁此机会多说一些,以后就少说一点,再说仙界的事谁也不知道,自己只要将现代的一些东西带入进去就足够让大唐人感到新鲜了,何况借此机会还能趁势打破儒家对教育的垄断,一举多得的事情。黄俊明怎么能不愿意去做?

    “孔大人这问题贫道得从仙界的教育体制开始讲起。”黄俊明向前打了个引子,继续说道:“仙界之中除了仙神,也是有民众的,贫道姑且称之为仙民,以区别凡间。”

    黄俊明示意几人坐下,早有几个机灵的年轻官员将旁边的几张桌子也摆了过来,谈及学识问题。谁也没有再去往那于理不合的方面想,围坐在一圈静静的听着黄俊明说道。

    “仙界之中。仙民也是没有太多法力的,不过仙民从一出生起,便衣食无忧,等孩子长到六七岁的时候,父母便必须送孩子们入小学,这小学大家可以类比成蒙学。仙界当中学习学问是不收费的,但也是强制性的。这一点在咱们大唐便做不到吧?”黄俊明轻轻地看了一眼身边的李世民。

    “小学中有专门的教师,为孩子们做学问的导师,这些教师是一直都在这岗位上的,教授每一个学生知识。而仙界的小学课程有这么几种,第一种便是文,大家从字面意思上应该听的出来,是教授文化的一门课程,文这么一课涵盖面太广,不过教授的太深,恐怕孩子们也懂不了那么多。所以,文这门课程便从识字开始,至于识字的方法,叫做拼音,贫道也交给了在天仙宫学习的孩子们。有些大人可能也有所耳闻,贫道就不多说了。来,吃菜,干坐着听贫道讲多无聊。边说边谈。”黄俊明一伸筷子,对着在座的几位大儒示意道。

    “子曰:食不言。。。”一个李世民并未介绍过的文官正要开口说话,就被孔颖达一挥手挡了回去。只见孔颖达也取过一双筷子,夹了口菜放在嘴里。一通咀嚼。黄俊明暗自觉得有些好笑,这孔颖达看起来也不是那么迂腐嘛。

    “学过了识字的方法,之后便是学得三字经,只是这三字经用拼音标注,孩童们完全可以自己诵读,教师每日上课对三字经加以解释。方便孩童们理解,三字经学成之后,传授道远三字经,方式与三字经相同,如此算是半年的教授时间。再向后则是教授一些简单的诗词歌赋,一些通俗有趣的寓言故事。个中难易逐年递增,共为六年。”黄俊明说到此处,端起酒杯对着几位文官和李世民示意了一番,一饮而尽,又夹了几口菜,放到嘴里。

    “当然小学中学得不止是文,第二个科目则是数,数则学的是加减乘除一些简单的算法,诸如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等等。所学时间也是六年。第三科则是自然,学习天地间简单的自然知识,比如草木名称,虫兽名称,简单的天文地理等等。所学时间也是六年,第四科为体,教授学生们一些简易的锻体法门,第五课为艺,教授孩童音乐,绘画等等,第六科为思想,教授孩童爱国明理,诚实守信等思想,所有科目的学习时间都是六年,每日学习总共学习四个时辰,五天一休,休息时间为两天,每年学习八个月。其他四个月供孩童玩闹及与父母交流。”

    “小学六年学完,升入中学,这中学也是六年,作息方式与小学相同,大家可以理解为是大唐的太学。所学科目除了,文,数,体,艺、思想之外,又添加进了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四门科目,前几者都是比小学更高深的知识,比如学习经典,计算更难的数学知识等等。物理则是研究简单的天道,比如让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同时下落,最后会发现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化学则是研究简单的法术,比如水中取火,分离空气等等。历史不用贫道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