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昏君-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退朝!”
  赵桓烧了那份名单,这份名单上谋反的臣子成了永远都谜团。但他也知道,那些曾经有异心的官员此刻尽然都成了自己的死忠。
  ……
  大金国全国选美,共挑选出十八位美人,这十八位美人年纪都在十四…十六岁之间,个个貌美如花。
  接下来就是这十八人再次选拔,挑选出两位入宫被皇上收为义女,最后其中一名会被册封公主以远嫁蒙古了。
  金国礼部尚书古里甲虫将这些少女安排到自己的家中,亲自负责培训这些少女宫中礼仪。
  这完颜宗翰手下大将黏木尔一次到古里甲虫家做客,顿时被这些美貌少女给迷住了。他知道只有两名少女会被送进宫中,变向古里甲虫索要另外几名,古里甲虫自然不肯,黏木尔悻悻而去。
  古里甲虫发现这里面有个叫纳兰绿珠的女子极为聪慧,教给她的礼仪她一遍就会,许多宫廷规矩一点就透,于是这纳兰绿珠便作为公主的最佳人选进行培训。
  这一日黏木尔喝的酩酊大醉,他晕晕乎乎的来到古里甲虫的府上。
  后院。无人的时候,这纳兰绿珠一个人正在学习形体步伐。
  黏木尔晕晕乎乎的似乎看到一个美貌女子在这后园内顾影自怜。
  黏木尔悄悄地摸了过去,纳兰绿珠并没有发现他。
  突然黏木尔从背后窜出,一把抱住了纳兰绿珠。
  纳兰绿珠吓得大叫,黏木尔一把捂住她的嘴巴。撕扯中他看到纳兰绿珠胸前一片雪白,哪里还忍耐的住,一把抱起纳兰绿珠就走。
  纳兰绿珠拼命挣扎,张嘴欲叫。黏木尔慌忙右手捂着她的嘴。东张西望下看到四处无人,便把她往柴房抱去。
  走了许久,突然这纳兰绿珠不再挣扎,手臂也软软垂下。
  黏木尔大惊松开手,一摸她的鼻息,心里‘咯噔’一下,这纳兰绿珠竟然被自己给闷死了。


第一百五十四章 并非采菊东篱下
  黏木尔酒也醒了大半,自己闷死了进宫的秀女,这是要掉脑袋的。谁也保不了自己。
  此时唯有一条路可选,逃跑。
  可天下之大,哪里才是自己的家?
  北方是蒙古,那是绝不能去的。去了也没好果子吃,到了人家的地盘自己连条狗都不如。
  去西夏,那个弹丸小国去了完颜晟肯定会逼着李乾顺将自己交出来。
  那唯有南下投奔宋人了,宋人应该会给自己不错的待遇,想到此处,黏木尔抱着绿珠眼看四下无人,悄悄的将她的尸首放了下来。
  “什么人?”毕竟这是礼部尚书的府邸,黏木尔终究还是被两个下人发现了。
  俩下人看着地上纳兰绿珠的尸首登吓了一跳,随即明白了发生什么事。
  黏木尔大惊,转身欲逃。下人认得是黏木尔。
  其中一名下人指着他:“你……”
  黏木尔顾不得许多,往门外急奔。
  另一名下人跑过去伸手阻拦:“好大的胆子,你竟敢杀死秀女。”
  一不做二不休,黏木尔拔出大刀将此人砍翻,另一名下人吓得屁滚尿流转身便逃。
  黏木尔顾不得追赶,夺门而出。牵过门外的快马,翻身上马,一道烟遁了。
  ……
  “郑贤、吴革,潘不风。你们三人将猫耳山战死的将士拟一份名单给朕。”文德殿赵桓单独召见了这三人。
  “遵旨!”三人齐声答道。
  “你们三个,都是朕的心腹。”赵桓恬不知耻的道:“朕真不知该赏点什么。”
  郑贤道:“陛下恩宠便是赏赐。”
  赵桓满意的点了点头:“朕暂时赏不了你们什么,你们的赏赐朕以后会给。当然金银俗物还是会有的,稍后户部会赐发给你们。”
  三人大喜:“谢陛下隆恩!”
  “那些阵亡将士,家属抚恤一千贯,子孙世代封荫,享朝廷俸禄。朕不会让这些烈士地下寒心。”
  郑贤三人感激跪地:“臣(末将)替死去的将士谢主隆恩!”
  赵桓一摆手:“都下去吧。”
  “臣等告退!”
  后来这三人才知道,赵桓给他们的赏赐远远超乎他们的想象。古人最注重名声,而赵桓赐予他们的岂止是青史留名。就算赵桓让他们再死一百次,这些人都不会眨眼的。
  “曹东升,叫李纲、何栗与孟谷饶三人来见朕。”
  “遵旨。”
  过了一会儿李纲等人来觐见。
  “走,你们陪朕去一个地方。”赵桓招呼三人。
  李纲等人面面相觑,何栗道:“陛下要前往何处去?”
  “去了你们就知道了。”赵桓并没有直说。
  “陛下,奴婢这就去通知殿前司。”曹东升躬身道。
  “站住!”赵桓叫住他:“叫殿前司干什么,朕这次是微服出宫,叫尚衣间给朕准备件老百姓的衣服。”
  曹东升退出文德殿去找尚衣官去了。李纲等人更是摸不着头脑了,皇上不说又不好问。
  “这里没有外人,你们三个没有对朕说什么的吗?”赵桓问道。
  皇上越来越神秘莫测了,说话都这么高深。李纲忍不住道:“陛下想让臣说什么?”
  “你们五个曾经的辅政大臣,”赵桓指着这三人:“如今白时中被贬回家种田去了,那是他咎由自取。陈过庭嘛……”赵桓没有再说下去。
  孟谷饶突然跪了下来:“陛下,老臣认为陈大人无措,陛下应该为其昭雪。”
  李纲与何栗对望一眼,二人也跪了下来:“陛下,臣等恳请陛下为陈大人平冤昭雪。”
  赵桓哈哈一笑:“嗯,你们不怕朕责罚,也要给陈倔驴申冤,足见陈倔驴确实有点儿冤枉。不过,”赵桓话锋一转:“朕想知道,朕赐死陈过庭,你们心里有没有骂朕?”
  三人互相对望一眼,竟无一人敢应答。若是从前,李纲定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何栗早就公开对赵桓指责了。
  可现在这个皇帝变得越来越有威严,越来越让人惧怕,李纲等人竟不敢吱声。
  赵桓有些扫兴:“这要是陈倔驴在这,他肯定敢跳出来指责朕。陈倔驴这脾气,不给强权低头,呵呵,朕倒是有点想他了。”
  “陛下,臣等不敢骂陛下。可陈大人之事,陛下有错。”何栗跪地道。
  “朕知道,知道陈过庭无罪。可朕若不然如此,这虎衙司能这么快建立,这税收能这么顺利?”
  李纲等人沉默无言。
  不一会儿尚衣官带了一件衣服,早有宫女过来服侍。赵桓一边穿外衣一边道:“朕这就带你们去见见一位老朋友,朕保证见了他之后你们就不会再对朕有怨言。”
  ……
  京城西南的九仙山真是个好地方,这里风景秀美,景色宜人。
  赵桓等人来到九仙山下,旁边一条小溪从山涧流淌而下,溪水清澈见底,溪水旁住着几户人家,有户人家的柴门外面几只小鸡在捉食。
  “龙公子,我们来这里干什么?”李纲擦着汗问道。
  山路崎岖,五人走来后已然额头冒汗。
  赵桓笑道:“这里山明水秀,咱们来游玩游玩。”
  孟谷饶不乐意了:“我开封府尹还一大堆事要处理,要玩你们玩吧,我先回去了。”
  “你敢。”赵桓叫住他:“有为,这老东西敢下山,回去你就打他的屁股。”
  曹东升有些不知所措,离开京城,再无君臣之防,几人放松自在了许多。
  “朕好久没出来散散心了,你们陪朕爬爬山,咱们君臣之间说说话。”赵桓说完头也不回的自顾往山上走去。
  李纲等人互相对望一眼,虽万般的不情愿,但也无奈。各人摇着头跟了上去。
  “李纲,你觉得当今天下,最需要的是什么?”赵桓问道。
  李纲快步跟上:“当今天下最需要的是一位明君,治国之君。”
  “别将我的军,我问的是老百姓最需要的是什么?”
  “老百姓最需要的是能够吃饱穿暖。”孟谷饶突然插嘴道。
  “嗯,”赵桓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何栗叹了口气:“却不知百姓连吃饱饭都是奢求啊,赋税沉重,再有个天灾人祸。加上贪官搜刮敛财,再就是土地贫瘠,种粮收获甚微。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百姓这小麦一亩地产多少?”赵桓突然问道。
  孟谷饶答道:“小麦不足一石。”
  赵桓皱眉:“这么少?”
  “这还是肥地产量,贫瘠土地更是稀少。”
  正言语间,五人来到了山腰下。
  这山腰中间是一大块平地,平地中间有座小屋。
  小屋旁边一头裹毛巾的老人正在收拾土地,他用耙子细心的翻着。
  李纲等人看到他的背影呆住了,老人直起腰摸过头上毛巾擦了擦汗,他一回头发现了赵桓等人。
  何栗大叫:“陈大人!”


第一百五十五章 摊丁入地不加赋
  那农夫赫然就是陈过庭,陈过庭扔掉耙子,慌忙过来行礼:“陛下。”
  赵桓笑着问道:“怎么样,这种地不容易吧。”
  陈过庭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这不下地不知百姓苦啊,老夫一辈子也没出过这么多力气。”
  孟谷饶遇见了鬼一样看着他:“老倔驴,你不是死了么?”
  陈过庭瞪着眼:“怎么,孟炕头,你死了我都不会死。”
  旁边曹东升笑着道:“孟大人可不会这么想,奴婢看到他下朝时经常念叨你。”
  陈过庭翻了一下白眼:“你个老东西,怕是巴不得我快点死。”
  陈过庭嘴上这么说,实际心下非常感动。孟谷饶为人孤僻,不喜合群,自己的死竟然能让他如此挂念,实属不易。
  李纲还是有些糊涂:“这,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赵桓笑着道:“太医赛华佗研制了一种药,服之可假死。朕去天牢给陈过庭赐毒酒的时候,就把那种药混在酒里给他喝了。”
  众人这才恍然,陈过庭躬身行礼:“臣谢陛下不杀之恩。”
  “谢什么,朕是个昏君,可不想真的做个昏君。”赵桓背着手:“带朕看看你的狗窝。”
  李纲等人脸上喜不自胜,陈过庭居然还活着,这对他们来说真是喜从天降。
  陈过庭洋洋得意,他指着刚才被自己翻过的土地:“陛下请看,此地山明水秀,可谓人间仙境啊。这里依山傍水,土地肥沃,老臣打算在这里种片茶园。”
  赵桓来了兴趣,转头看着他:“茶园好啊,朕定要亲口尝尝你种的茶。”
  “一定一定,陛下,舍下寒陋。请将就些。”陈过庭将众人引进屋内。
  屋内陈设简陋,摆放的却是井井有条。各种农具,犁、耙、镐、铁锹应有尽有。
  赵桓进屋在主位坐下,陈过庭端过一壶茶给众人斟上。
  赵桓环顾了一下四周:“陈过庭,朕将你放在这深山野林里委屈你了。”
  “陛下说哪里话来,陛下能饶臣一命足感圣德了。再说这里山明水秀,此地又民风淳朴,苦是苦了点,可也算不得委屈。陛下请用茶。”陈过庭端过茶杯。
  赵桓品了一口:“嗯,好茶!陈爱卿,现在虎衙司和御龙卫都已经成了朕的左膀右臂,朝廷税收也是大大增加。朕这次来呢是想请你回去,继续为官为百姓造福。”
  陈过庭深深一揖:“陛下厚恩臣无以为报,不过臣真不想再为官。”
  赵桓吃了一惊:“怎么,你还在怪朕?”
  陈过庭慌忙跪下:“陛下,臣绝无此意。臣确实是厌倦了为官之道,就想在此颐养天年。”
  赵桓没想到陈过庭居然拒绝,而且这货好像还喜欢上了这里的样子,这头老倔驴真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眼下朝廷用人之际,陈大人就别再推辞了。”李纲也跟着道。
  “是啊陈大人,陛下已经下诏削减亢官,朝堂之上真才实学没有几个。眼下大宋一片清平,正是大展拳脚的大好时机啊。”何栗也说道。
  孟谷饶也劝着他:“你个老倔驴,你若不在,我没个斗嘴的,甚是不习惯。陛下既然亲自来请你回去,你还是回去吧。”
  陈过庭正色道:“正因为天下太平,陛下又神武英明,我这才想归隐山林做一个隐士。倘若纷争又起,生逢乱世,陈某自当愿意为陛下效犬马之劳。大宋人才辈出,也不缺陈某一个人。再者天下人都知陈某已死,若是知道陛下放了陈某,怕有些臣子又会心生异心。”
  他说的没错,赵桓赐死陈过庭,这才让满朝文武胆寒。若是知道陈过庭并没有死,这些人怕又会心生事端。
  陈过庭转身又对赵桓道:“陛下,非是臣心怀怨恨。臣心中只有对陛下的感激,实无半分不满之处。实在是臣喜欢上了这里,求陛下恩准臣在此隐居。”
  赵桓见他心意已决,也就不好再勉强:“好吧,你实在不想为官,朕就答应你。有什么需要,你给李纲去信,让他来找朕,朕自当尽力帮助。”
  陈过庭一揖到底:“臣谢过陛下,臣还真有一事相求。”
  赵桓是真想让他求自己,自己只有为他做点事才会觉得心安:“讲,只要朕办得到。”
  陈过庭‘噗通’一声跪地:“陛下,臣替天下百姓恳请陛下摊丁入地,不加赋,以与民生息。”言毕又磕了一个头。
  赵桓还以为是什么难事,陈过庭提的也正是自己想要做的,于是一拍大腿:“好!朕答应你。你还有什么要求吗?”
  陈过庭摇了摇头:“臣只这一条足矣。”
  “朕再给你加一条,这九仙山就是朕赐给你的养老之地。然你有生之年,九仙山方圆百里无赋税,不徭役。”
  陈过庭大喜:“臣,替九仙山百姓谢过陛下。”
  这一条圣旨使得九仙山周边百姓深受其益。无赋税,不徭役,就是说这里方圆百里之内的百姓不再缴纳任何赋税,也不用再服各种徭役。
  当然这仅限于陈过庭有生之年,等陈过庭驾鹤西去了,这里的赋税也就恢复了。
  九仙山百姓后人感念陈过庭,特意在陈过庭当年耕种之处的半山腰修了一座庙,世人称作‘陈公庙’。并依陈过庭模样塑造了一副泥像,被百姓封为恩德神,后世香火络绎不绝。
  “既如此,咱们走吧。”赵桓一招手。
  众人起身与陈过庭洒泪作别。
  五人下的山脚,日已过午。各人均觉腹中饥饿。
  “陛下,为何我们不在陈大人处吃过饭再走?”曹东升问道。
  赵桓踢了他一脚:“你看陈过庭那个寒舍,他请得起咱们吗。咱们五个人还不吃穷他啊。”
  众人均点头称是,陈过庭早已丧偶。子女都在京城,家里人都以为他已经辞世,他一人住在这里实是困苦,怕还真请不起赵桓几人的一顿饭。
  赵桓边走边道:“曹东升,回宫后你命人给他送来一头黄牛。陈倔驴年纪大了,黄牛能替他省却一些劳动力,再给他一些散碎银两。”
  “陛下,为何不给他在这里修一座府邸,给些俸禄颐养天年?”曹东升问道。
  “那还叫隐居吗?陈过庭若是贪图享受,就不会在这里了。记住,银子不可给的太多,就说是朕给他的茶叶钱,等他的茶叶种出来,朕自会派人来取茶。否则他的驴脾气上来给你扔出去。”
  “遵旨!”
  ……
  黏木尔杀了秀女纳兰绿珠以后,金朝上下朝野震动,完颜晟严令务必抓回黏木尔,凌迟处死。是以黏木尔逃出上京后,后面追兵仍旧穷追不舍。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骑红尘妃子笑
  赛华佗果真是神医,这几日南宫怜儿的伤势渐愈,她已能起身活动。
  因舍命救过皇上,众人都对这位娇滴滴的美貌小姑娘充满了敬意,就连皇后朱琏也亲自挺着个大肚子来看望她,这让南宫怜儿非常开心。
  赵桓更是每日都来坐上一会儿陪她聊聊天,说说话。不过说不上三句赵桓色性必露,每次都被南宫怜儿赶走了事。
  这一日赵桓哼着小曲儿又来到了南宫怜儿住处,因并没有册封,南宫怜儿只是住在宫女住处。但赵桓给她赐了一个单间,里面装饰之奢华比起嫔妃宫殿过之而无不及。
  “怜儿姑娘,朕给你带什么来了?”赵桓笑嘻嘻的走了进来。
  南宫怜儿把嘴一撇,嘟起粉嘟嘟的小嘴巴道:“你还有什么好东西。”
  赵桓笑着从背后将东西拿了出来,一盘荔枝。
  南宫怜儿大喜,赵桓这几日早就发现,她喜欢吃荔枝。没错,和唐明皇那个杨贵妃一样的爱好,一样的绝代风华。不同的是怜儿身形苗条纤细,并没有杨贵妃那种丰腴。
  赵桓将荔枝寄过去:“哎,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啊。”
  南宫怜儿正吃着一颗荔枝:“哟,难得陛下今日还会掉书袋了。”
  赵桓洋洋自得:“那是,要不要朕给你写首诗?”
  南宫怜儿嗤之以鼻:“算了吧,平日从没见你写过诗,就你还能写出什么好诗来。”
  她说的还真是没错,不学无术的赵桓哪里能写出什么高大上的诗歌来了,他只会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不过这难不倒他,老子不会写诗难道不知道元朝明朝的诗?等朕弄首元明清的诗一念出来,看你怎么说。
  “谁说的,朕这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