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昏君-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此时北方岳飞部虎视眈眈,大有取黑龙江而代之的架势。加上黑龙江那里并无一支像样的蒙古军队,被宋军攻破是迟早的事。
  合不勒还是过于理想了,他认为宋军入侵黑龙江地区是以后的事。其实赵桓部队刚离开高丽,到达六合镇以后,并有凯旋归京,而是继续挥师北上。
  “臣岳飞,拜见陛下万岁!”刚到六合镇,岳飞就已经率领手下大将迎接赵桓等人了。
  赵桓甚是高兴,他又有些飘飘然起来:“岳飞,朕这次御驾亲征征服了高丽,你看朕这次指挥的如何?”
  岳飞慌忙躬身笑道:“陛下自有上苍保佑,贼兵自然闻风丧胆。”
  赵桓哈哈一笑:“朕听说岳帅从不拍马屁,怎地今日如此奉承起朕来了。”
  谁知岳飞正色道:“非是臣阿谀奉承,陛下大军入高丽,以甚微的伤亡代价征服高丽。臣佩服的五体投地,若是臣来指挥,万不如陛下了。”
  赵桓更是开心:“能得岳帅一句谬赞,朕知足了。眼下合不勒已经是强弩之末,无力与我大宋对抗。朕呢招你来这六合镇就是商量一下拿下黑龙江。”
  岳飞点了点头:“臣也早有此意,黑龙江地区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加上冬季漫长苦寒,那边并没有多少蒙古驻军,臣以为此时正是进攻的大好时机。”
  “那朕就发兵,朕的禁卫军和你的岳家军再次联合北上。这次朕倒要看看,到底是你的岳家军厉害,还是朕的禁卫军强悍。”
  赵桓确实飘了,这话若是别人来说还不怎样。从赵桓嘴里说出来,岳飞当即大吃一惊,他慌忙拜倒在地:“陛下明鉴,禁卫军也好,岳家军也罢,都是陛下的部队,臣惶恐。”


第一百四十章 宋军设伏敌中计
  赵桓一愣,随即笑道:“朕没别的意思,朕用人不疑,由你你岳飞镇守北方,朕心甚慰。”
  岳飞慌忙拜谢,内心却暗暗吃惊。皇帝终究还是不放心自己,在北方岳家军势力越来越大,看来以后若是天下安定。岳家军第一个上书裁军,这样才能免除皇帝的疑心。
  其实赵桓虽然没有岳飞想的那样疑神疑鬼,但岳飞数十万雄狮镇守北方,他终究还是有些不放心。功高震主,岳飞的战斗力他是知道的。
  嫣然公主见到岳飞后暗自吃了一惊,陛下天天挂在嘴边的岳元帅果然威猛。想起她曾跟赵桓吹嘘拓俊京就是高丽岳飞一事,不由得还是有些脸红,这怕是十个拓俊京也比不上一个岳飞。
  岳家军早已在上京北线枕戈待旦,择日赵桓从高丽凯旋的禁卫军联合岳家军一起,跨过牡丹江一路向北。
  果然如众人所料,大军入黑龙江以后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阻击。再打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根本用不着禁卫军,岳飞一支部队就能轻而易举的收复黑龙江,赵桓有些意兴索然的带着他的禁卫军凯旋回师,这次才是真正的班师回朝。
  岳飞只留下部下夏德超和张进两支部队继续往北挺进,其余岳家军也都回到了原金都上京驻防。
  大军浩浩荡荡的凯旋班师,反正也不急。大约走了四五个月,这才到达相州地界,终于离着汴京不远了。
  转战西夏、北上林横一线,接着率军入高丽,再回师黑龙江。赵桓转战了大半个大宋版图,回到汴京的时候已经是两年有余了。
  古代交通不发达,打仗并不是骑马奔袭那么快。赵桓离开汴京已经两年有余,他的心情非常激动,他想自己的几个儿女了,当然还有他那些个貌美如花的嫔妃们。
  布拉河,康火镰的部队已经停顿下来。茫茫草原根本找不到蒙军主力,部队耗不起了。
  铁狼军优先给养优先装备,他们倒是在草原上蹦跶的很欢实。
  虽然朱小青的铁狼军与康火镰的禁军有矛盾,但毕竟都是大宋的军队。双方也曾联合过,只是消灭了合不勒小股武装部队。
  虽然蒙军主力尚在,可一样也是经不起折腾了。这一日达兰台得到线报,宋军运粮队就在前方七十里的帽儿坡,而且并没有多少宋军押送。
  这是一块大肥肉,宋军粮草。一旦偷袭粮草得逞,自己的部队不但极大的补充了给养,宋军便可落入无粮无草的境地。
  虽然合不勒极力告诫不得对宋军出击,哪怕是对方的辎重运输部队。因为合不勒清醒的认识到宋人狡诈无比,他们不会把粮草这么重要的东西故意示弱给敌人,八成有诈。
  而达兰台却已经深信不疑,他认为大宋不可能有诈。前方是大宋粮草已经确定无疑,而且方圆百里也并没有发现宋军骑兵。
  若是偷袭粮草成功,不但保住了蒙兀国,合不勒大汗也会高看自己一眼,说不定这大汗位置就会让给自己。
  达兰台对合不勒让位给俺巴孩一事一直耿耿于怀,俺巴孩算是什么东西。他一个外族,何德何能能够继承汗位。
  达兰台也一直不明白,自己为大汗尽忠,大汗为什么不让自己继位。
  不止是达兰台想不通,达兰台的很多部下们也都想不通。自己主子继承汗位他们才能跟着沾光,于是有人开始煽风点火了。
  “将军,大汗被蒙住了眼睛。将军为大汗出生入死,为蒙兀国立下汗马功劳,可大汗偏偏却要将汗位让给俺巴孩,末将想不清楚!”
  “末将也不服,凭什么!咱们在这里出生入死,他俺巴孩无德无能就这样轻易地夺取了汗位,他又不是大汗的子嗣。”
  “就是,他还是泰赤乌部的杂种,末将也是不服!不如咱们捣了宋军粮草,让大汗对咱们刮目相看,到时候咱们几个再共同推举达兰台将军为大汗,看看谁还敢不服!”
  达兰台本就惹了一肚子火,现在连自己部下都这么说,不由得怒道:“你们可愿随本将军建功立业,烧了那宋军粮草?”
  “末将愿意!末将愿意!”将领们自然纷纷答应,只有跟着达兰台立功,自己才能得到好处。
  蒙古骑兵一败再败,这些将士们许久没有得到好处了。士气都是越来越低落,只有第一场胜仗。打胜仗就能分到物资,分到吃的喝的。尤其是对方还是宋军粮草,那里面可全是好东西。
  众将领簇拥着达兰台,于是达兰台终于下定决心偷袭前方这支宋军粮草部队。
  不过达兰台还是慎之又慎,他不断派出探子,并没有发现宋军主力。这下他才稍微放心了些,于是趁着夜色,达兰台率领蒙兀国主力往前方的帽儿坡进发。
  大军奔袭半日,终于望见帽儿坡了。只见帽儿坡全是一排排的营帐,帐外堆着一箱箱一袋袋的物资,里面都是军粮和武器。
  达兰台部下的眼睛绿了,终于又可以大肆劫掠一番了。久违的兴奋点燃了每一位将士的心,众人发疯一般往前猛冲。
  “呜哇呜哇!”
  “乌拉乌拉……!”
  蒙古骑兵发出一阵怪叫,他们冲进了营帐。
  一箱箱,一袋袋,到处都是箱子,到处都是装粮食的袋子。
  众将士的眼睛都绿了,达兰台兴奋的跳下马。他拔出弯刀一刀将一个木箱劈碎,众人彻底惊呆了。
  箱子里面空空如也,一丝不安的恐惧萦绕在达兰台心头,原本欢呼雀跃的将士们都呆住了。
  达兰台不死心,他冲过一袋粮面前。一刀划破粮袋子,里面全是沙子和稻草,哪有半点粮食的影子。
  “不好!中计了!”达兰台大叫一声。
  ‘呼啦’一声,四周登时火光冲天,一对对宋军骑着快马,手持火把,他们远远地将达兰台的部队团团围住了。
  达兰台倒吸一口凉气,他惊慌失措的围着四周转了一圈。黑压压的一片,全是宋军。
  战马嘶鸣,将士枕戈,整个蒙古军对登时乱了起来。


第一百四十一章 宋蒙血战帽儿坡
  蒙兀国仅剩的主力,合不勒最后的依仗,结果被达兰台在帽儿坡断送殆尽。
  他怎么能想到侦查了无数次,无数次确认这是宋军的粮草,结果却是一个大陷阱。
  达兰台耳畔仿佛又想起合不勒叮嘱过他的话:无论宋军如何示弱,哪怕他们发现他们的粮草,也万不可主动出击。宋人狡诈,很可能是陷阱。只要保住了我们的主力,蒙兀国就有希望。
  可达兰台最终并没有听从合不勒的建议,他的人终于被围在了帽儿坡。
  “将军,怎么办!”手下将领们登时惊慌失措起来。
  达兰台自己又何尝不是内心恐惧绝望,他翻身上马,恶狠狠的举着弯刀:“跟他们拼了!”
  “杀!”蒙古骑兵纷纷呐喊着向包围他们的宋军发起猛烈的冲锋。
  马上的宋军举着火把,面无表情的看着冲上来的蒙古骑兵。这些人并不担心,因为蒙古骑兵们最先面对的是宋军的神臂弩。
  一排排的神臂弩手附身在宋军骑兵战马下,早已箭在弦上。并不需要拉弓,神臂弩弩机上的瞄准器对准了前面的蒙古骑兵。只要在有效射程之内,弓弩手们便会发射。
  这次是康火镰的军队担任弓弩手,毕竟铁狼军更适合冲锋。
  这次宋军准备的极为充分,康火镰和朱小青为了等待这一天已经筹备许久了。
  宋军中更是出现了床弩和驽车。床弩本来是攻城所用,可眼下的蒙古军被围在了帽儿坡这个狭小的地界内,就算是盲射也能射中。
  驽车威力更是恐怖,一次能放十几支弓箭,射出来后犹如满天飞雨。
  朱小青他们并没有喊缴械投降之类的话,与蒙古军交手数十次,他们还没有见到几支被围困的蒙古兵能够主动投降的。
  这一点非常值得人敬佩,蒙古骑兵毕竟是草原之王,他们也有自己的傲气,誓死不投降。
  弓弩手开始发射弩箭,一排排的弩箭‘呼’的一下,铺天盖地的盖过去,达兰台手下的这些士兵们哪里躲得过。
  登时冲在最前面的蒙古骑兵纷纷倒下来,可他们根本不怕死。都说蒙古兵彪悍,他们后续部队依旧嗷嗷叫着高举弯刀和弓箭往前冲锋。
  宋军也开始出现伤亡,蒙古骑兵弓箭手也不是吃素的。他们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个个箭法了得。
  可毕竟宋军占据了优势,阵亡的最多的还是蒙古骑兵们。
  再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以后,蒙古骑兵们终于冲到了宋军跟前。
  冷兵器的战斗中最可怕的就是近距离白刃战,鲜血和死亡真真切切的在你面前,刀片入肉的声音令人寒毛直竖。
  许多打过仗的老兵们依旧恐惧刀剑切割肌肤或者砸碎骨头的声音,那声音是如此的清晰,如此的震撼。
  所以一般他们都会怒吼,用他们的吼声来赶走心中的恐惧。无论是宋军还是蒙古军他们的面目狰狞扭曲,跟丛林里的野兽毫无区别。
  朱小青的铁狼军终于撞上了达兰台的铁骑,双方开始混战。
  不经历战场的人不知道那种恐惧,双方都如来自地狱的恶魔一样,用手中拿的出来的武器尽量往对方身上致命的地方招呼。
  同样的士气高昂,同样的仇恨怒火,比的只是人数的优劣了。
  经过弩箭几轮的发射,蒙古军早已伤亡巨大,此刻他们更是被十数倍的宋军包围攻击。
  蒙古兵没有人投降,没有人退缩。因为他们身后就是蒙兀国最后的土地,这支合不勒只能拿的出手的精锐们不是盖的,他们不怕死的一波接一波的往上猛冲。
  可他们遇到的这支宋军也并不简单,康火镰的禁军也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大宋精锐。虽然禁军战斗力很差,可是自从经过整顿以后,又在金国、西夏经过大小百场战斗,这些禁卫军早就练出来了。
  而铁狼军尤甚,铁狼军选拔之严苛在汴京是人尽皆知。不过当兵的都以在铁狼军服役而傲,虽然训练艰苦,有时候甚至毫无人性,可铁狼军的待遇也是最高的。
  朱小青的铁狼军撞上蒙古骑兵的时候,优劣立显。即使人数对等正面硬冲,达兰台的蒙古骑兵也万万不是铁狼军的对手。
  康火镰的禁军们对付蒙古骑兵都是以三敌一,甚至以五敌一。可铁狼军都是一对一,甚至一对二的对方蒙古骑兵。
  这让康火镰的禁卫军们看的是目瞪口呆,禁卫军和铁狼军经常出现摩擦。双方纠结多人斗殴的情况很是常见,不过最后败的总是禁卫军。
  这些禁卫军很多人还是不服气,直到现在他们看到铁狼军的冲锋以后,心中才对这支狼军彻底心服口服。
  蒙古军发了疯,宋军红了眼。双方血战到天亮,整个帽儿坡血流成河,草地都被染成了黑红色。
  鲜血是红的,可士兵们见到的鲜血都是黑红色的。因为那是凝结以后的鲜血,也并没有影视剧中硝烟滚滚的特效,这是冷兵器对战。即使夜间双方都举着火把,天亮以后也没看到硝烟滚滚的场面。
  不过比起硝烟滚滚的特效,地上更让人惊恐和震撼。无数的尸体,宋军的、蒙古的、铁狼军的,无数的尸体在帽儿坡上一眼望不到边,其中还有许多未死的士兵躺在地上翻滚惨叫挣扎着的,重伤员无力动弹发出真真哀嚎的。
  地上残肢断臂比比皆是,肠子脑浆流了一地。有的人只见被开膛破肚却一时未死,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流进最后一滴血。
  倒是那些死在弓箭手手里的士兵们相对安详一些,这里比地狱还要惨烈。
  战马和人一样,到处都是被弓箭射死的马匹,有的马匹肚破肠流。它们挣扎着还想站起来,可是鲜血早已流干,只能四蹄做无力的挣扎。
  达兰台发红了眼,蒙古骑兵一次又一次的冲锋,终于撕开一道缺口,达兰台带着仅剩的骑兵逃回了合不勒大营。
  是役,帽儿坡一战以宋军全线胜利而告终。蒙兀国已无可战之兵,自此大宋铁骑纵横驰骋在蒙古草原。


第一百四十二章 蒙兀国大汗驾崩
  达兰台带着仅剩的三四千人逃回了合不勒大营,此时的合不勒病情似乎有所好转。
  合不勒身体依旧虚弱不堪,不过他今日已经能坐起来了,但脸色惨白的不似活人。
  合不勒在两名妃子的搀扶之下坐在了汗帐内,下面是附近各部落首领还有自己一些臣子。
  蒙兀国没有大宋那些凡俗礼节,合不勒的嫔妃坐在汗帐内众人也没觉得什么不妥。
  在宋人那里什么礼教大防啊,男女有别啊,在蒙古这里根本不存在的。不止是蒙古,西夏和吐蕃也一样。就算是大理,也没有这么多男女有别礼教之事。
  所以赵桓非常反感朝廷这些东西,他也曾想办法改变,谁知道那些臣子们视同洪水猛兽。赵桓曾想下令砸碎各地贞节牌坊,允许丧偶寡妇再嫁,甚至想允许妇女离婚。
  谁知道早朝刚一提出来,下面就炸了锅。有的大臣们更是捶胸顿足,说什么伦理纲常不在。就连李纲孟谷饶之流都是极力反对。
  因朝中无一人支持,最后赵桓也只好作罢。虽然赵桓采取了一系列皇权集中措施,可有些事皇帝还是做不了主的。
  况且就算是赵桓下了令,怕是也无人敢遵守。如果民间真有寡妇再嫁,就算朝廷下令允许,民间百姓的唾沫也会淹死你。
  不要脸,贱人,破鞋,各种污言秽语都会喷过来,甚至还会有悍妇扑上来撕咬。
  正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封建男权思想非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而在蒙兀国就没有这么多规矩,两个妃子扶着合不勒,合不勒似乎已经知道大限将至,他轻轻的咳嗽了几声:“长生天最近总向本汗招手,看来是时日无多了。本汗已派达兰台与宋军周旋,但愿他不负本汗厚望。至于本汗之后的汗位一事,各位有什么想法?”
  各部族首领们闻言窃窃私语,那些臣子们也都互相商量着。有人站出来说道:“长生天保佑大汗身体康健,大汗会好起来的。”
  对于这种屁话合不勒不想再听,他摆了摆手:“不说这个了,本汗说的是汗位继承一事,各位有什么好的建议。”
  于是众人纷纷开始献言,有的主张合不勒的大儿子继承,有的主张二王子或者三王子四王子等等。
  众人都在想着合不勒的哪个儿子能够胜任,争来争去也没争出个所以然来。
  合不勒又重重咳嗽了起来,待的咳嗽渐止,他沉声说道:“各位不必再挣了,我蒙兀国选汗位不是因为谁是我合不勒的儿子就选谁。蒙兀国选的是德才兼备,能够管理好蒙兀国的人才。能够让各部落之间和睦相处,能够将各部之间做到无私公平。本汗七个儿子,没有一个能够适合这个汗位,此事各位不必再议。本汗让你们挑选的是能沉稳睿智,能够挑起蒙兀国这副担子的人才。”
  众人你望望我,我看看你,一时都拿不定主意。有人试探着问道:“大汗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泰赤乌部从弟俺巴孩,此子为人谦和,又较沉稳,本汗认为此人倒是个合适的人选。”合不勒淡淡的道。
  众人惊讶更甚,塔乌部落的首领站出来问道:“尊敬的大汗,俺巴孩确实不错,可他毕竟泰赤乌部的人,大汗是否考虑一下从本部挑一个。”
  “就是,大汗,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