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昏君-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让他抛弃部下逃命,哪怕是错的,赵桓也是做不到:“不用劝朕,朕不会走。朕若是逃了,这一生都会寝食难安,大伙儿要死一起死,要生一起生!”
  众将还是跪地哭劝,好不容易李布牵制住了兴庆府蒙军主力,偏偏赵桓就是不答应。
  眼看哭劝无功,将士们一咬牙:“保护好陛下!跟他们拼了!”
  “跟他们拼了,大伙儿一起冲啊!”将士们拿起武器纷纷往西城冲去。
  巴尔思杀红了眼:“杀死他们!将这些人全部给我杀尽!”
  蒙军如潮水般冲上来,可他们还是低估了神臂弩的威力。李布带的人不多,可这几百神臂弩箭如密珠,冲到前面的蒙古军队中者立毙。
  朱小青带着的铁狼军一路马不停蹄的往兴庆府急奔,突然一名士兵大喊:“狼头,前面就是兴庆府!”


第一百二十六章 铁血大宋战必胜
  朱小青的铁狼军终于快到兴庆府了,赵桓这边的将士们纷纷往西城冲去。西城开始混战,兴庆府内打成了一锅粥。
  蒙古将士都极会用兵,在打仗方面他们近乎都是天才。之所以与宋军交战屡战屡败是因为他们没有想到宋军这么强,当然他们认为的强是指宋军的武器装备而非战术。
  单轮战术,蒙古兵丝毫不惧大宋。岳飞能打,也仅仅在东北与合不勒战成平手,韩世忠能战,也只是在山西保住城池而无法主动出击。还是朱小青带领铁狼军才打破了山西的战局,朱小青也不过是大宋挑选出来的精锐中的精锐而已。
  大宋地大物博,人才选拔相对容易。赵桓可以选出一支铁狼军,却无法选出十支二十支铁狼军,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铁狼军的选拔要求的。
  于是在这兴庆府,巴尔思开始专心对付城内这七千余人的宋军先锋。不过最让他恼怒的是顺州的库尔部的王八蛋们居然没有来,他站在城墙上指挥着部下:“飞骑军左翼包抄。地龙军右翼突击!将他们分割包围,快!”
  巴尔思眼光毒辣,他的这种战术甚是阴毒。兴庆府内狭小,军队施展不开。赵桓这边不过区区七千人,自己可是两万多,他仗着自己的人数优势想将赵桓部分割包围。
  “杀杀杀!”蒙古兵们开始奋勇冲击,他们压抑的太久了,这支部队都是一路从草原打过来的。他们进入西夏以后何曾吃过这样的败仗,在西夏境内可谓横行无忌,谁知道这次遇到大宋的军队,自己是一败再败。
  于是这些蒙古军很愤怒,他们也试图发起不要命的死亡冲击,可最后败的仍然是他们。败到最后他们终于发现问题是出在自己身上,他们没有先进武器,没有神臂弩,没有红衣大炮。
  于是这些蒙古人也开始学乖了,他们想方设法的想办法对付神臂弩。红衣大炮是别想了,那玩意太逆天,根本就是妖术。幸亏大宋红衣大炮不多,这玩意你根本想不出任何办法能对付红衣大炮。
  神臂弩则不同了,他们充其量还只是一把弩箭而已。于是蒙古军发明了滕盾。别看这藤条做成的盾牌,他们比铁盾还要实用。
  滕盾是用藤蔓浸入特殊的染料浸泡后再蒸煮,然后再晾干再蒸煮浸泡。经过数十道工序制造出来的这种滕盾软硬适中,本身强韧还富有弹性。神臂弩的弓箭射上去,箭矢都沾在滕盾上面,对士兵没有什么伤害。
  而铁质盾牌一来制作材料难以获取,而来有的铁盾竟然能被神臂弩射中以后碎成数瓣,重要的是羽箭射中盾牌后的冲击力都被手持盾牌的士兵身上了。
  别小看这弓箭的冲击力,神臂弩射出来的羽箭都是密如联珠的。密密麻麻的羽箭射中盾牌,盾牌后面的士兵要承受相当大的冲击力。
  有的士兵握着盾牌的手都麻了,滕盾的好处就是可以抵消一部分羽箭的冲击力。蒙军开始横冲直撞,他们终于发挥出了草原民族强大的战斗力。
  赵桓的七千多人的大军逐渐的被切割包围,分成一个个小的集团被蒙古军蚕食。
  而赵桓身边的士兵也越来越少了,李思思拔出腰间短剑,扔掉剑鞘也跟着冲了上去。李思思带来的那些女侍卫也纷纷与蒙古军交战了起来。
  双方在西城展开血战,不得不说,这一仗打出了蒙古人的威风。手无缚鸡之力的赵桓身边只有嫣然公主和十几名侍卫保护着,曹东升脸色蜡黄的站在赵桓身边,他自己都保护不了自己。
  李思思还怀有身孕,她都毅然决然的冲进了敌军中,她身边的那些女侍卫一个个的倒了下来。这些女侍卫都是跟着李思思一起嫁到了大宋,她们对李思思忠心耿耿。后来也渐渐对赵桓死心塌地,因为她们终于发现这个狗皇帝也不是那么的不堪,反而是个很好的好皇帝。
  巴尔思一边指挥这一边破口大骂:“可恶的库尔部,我一定禀告大汗将你们的部落给踏平!”
  “狼头快看!”朱小青身边的参将指着不远处的兴庆府,只见兴庆府城外杳无人烟。城墙上的蒙古兵转身对着城内纷纷射箭。
  “不好!”朱小青立刻明白了,大宋的这支先锋队肯定是进了城。不用想,这肯定也是皇帝的主意。赵桓治国尚可,打起仗来还真算的上是外行。
  “陛下在城内!大伙儿冲啊!”传下去大叫一声,率先拍马急冲,后面铁狼军的将士们纷纷跟上。
  巴尔思正在城墙上指挥着,突然听到身后震耳欲聋的马蹄声。他刚一回头,身边的一名士兵后背中箭摔下勒城墙。
  巴尔思大惊,只见城外尘土飞扬。无数大宋骑兵嗷嗷叫着往兴庆府冲去。城门原本就没有多少守兵,铁狼军轻而易举的就冲破了城门,无数铁骑踏着尘土往城内奔袭而去。
  皇帝在城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这大宋可就出大事了。铁狼军早就发现西城的战况,他们纷纷往西城冲去,赵桓他们也隐隐感觉到来了援兵。因为城墙上不断有从城外射进来的羽箭,城墙上的蒙古弓箭手也纷纷倒下,有的蒙古兵放弃城内转而转身往城外放箭。
  铁狼军一来,战事立刻逆转。这支队伍一与蒙古军交手,立刻显示出来铁狼军的高素质作战,他们训练有素,对于复杂的战况非常了解。根本不用狼头吩咐,原本七骑一队的队形在城内施展不开,他们立刻变换阵型。
  而且铁狼军作战绝不啰嗦,他们也不会为了争功而抢人头,他们只是用最高的效率来实现杀戮的最大化。铁骑所到之处,蒙古军纷纷倒下。
  转眼间朱小青为首的几百人已经冲到赵桓身边,朱小青也没有和别的将领一样见到赵桓下马跪拜。而只是看了赵桓一眼,然后一摆手对手下说道:“洛士奇,带你的人保护陛下。”说完自己拍马又冲向了敌军。
  城墙上的巴尔思看的清清楚楚,自己的部队如在铁门关一样,都开始溃败。他也明白了为什么顺州方向的库尔部没来,多半库尔部已经喂了眼前这支狼军。


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夏国全面收复
  如果没有铁狼军,赵桓搞不好去蒙古军营喝茶去了。即使大宋不答应用西夏换回他们的皇帝,多半也得赔上几千万两银子,然后再签订个双方互不侵犯条约。
  那样的话,即使赵桓被遣送回汴京。他的威信一落天丈不说,消除这个草原之患是不可能的了。搞不好再让蒙古修养几十年,慢慢做大又会成为第二个女真。
  合不勒在大营吐了血,天亡我蒙兀国啊。蒙古铁骑横扫漠北,何曾吃过这种败仗。
  西南的大理弱不禁风,吐蕃又两面三刀。东北局势更是危急,岳飞部虽然没有主动出击,可将一个东北守的滴水不漏。
  至于高丽就更别提了,自落从李资谦在六合镇被岳飞部的梁不凡打出屎以后,龟缩回自己的国家是焦头烂额。
  更要命的是高丽内部里也出现了分裂。许多王公贵族开始公然反对李资谦,他们想意图复辟,迎回他们以前的国王,嫣然公主的亲爹王楷。
  李资谦也感觉出来了,各系大将很多将领渐渐对自己感到不服,他们开始阴奉阳违。
  此刻的高丽国都开京,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徒,守司空中书侍郎平章事拓俊京开始联络各部密谋造反。
  拓俊京是高丽名将,手下兵马不少。李资谦篡位后处处排挤打压自己,加上此次李资谦征宋失败,拓俊京认为机会来了。
  其实拓俊京也是被逼的,他已经感觉到李资谦给自己的压力。李资谦一直想找机会灭了自己,幸亏他早有预谋,一直称病营中这才使得李资谦没有机会加害。
  此刻的拓俊京联合了枢密院使,殿前司副统制等人开始商议怎样谋杀李资谦,迎回王楷。
  无论是高丽还是女真,他们都学大宋官职体制。高丽也下设枢密院,三司等部。
  这一日,李资谦在皇宫上朝,他杀了宰辅李由楠,为的是李由楠没有将他颁布的圣旨摧王令执行下去。
  所谓的摧王令就是将先皇王氏一族的宗庙、皇亲国戚全部摧毁。
  将前国王王楷的皇陵给挖了,宗庙给拆了,王氏皇家子孙男的全部坑杀,女的送到官窑为娼。
  如此骇人听闻的残酷镇压,李由楠坚决拒绝执行,李资谦怒了:“将李由楠拖出去,车裂!”
  于是下面的群臣没有一个人敢再反对,于是一场声势浩大,针对王氏皇族的血洗屠杀开始了。
  西夏局势基本稳定,除了西北荒漠,现在整个西夏已经是大宋的地盘了。
  蒙夏之争,加上现在的宋蒙之战,整个西夏人口锐减三分之一。就连曾经的都城兴庆府也变得荒凉冷清,曾经辉煌的西夏王朝走向了落寞直至消失。
  赵桓现在坐镇兴庆府,他拉着李思思的手在观看曾经的西夏王宫。李思思看着早已变了模样的皇宫,不由得泪水涟涟。
  她曾经的闺房,现在早已变得残破不堪。李思思不爱红装爱武装,她的房间曾经摆满了弯弓刀剑,还有鹿皮貂绒,这是个爱武的公主。
  而今她房间的东西早已不在,蒙古占领王宫之后将这里值钱的东西劫掠一空,除了墙壁,屋内已经没有一件可以追忆的东西。
  赵桓也不由得叹了口气,西夏算是从地图上彻底的摸去了。以后汉民西迁,施刑民族大融合,用文明征服这里的精神,那时候的西夏就彻底成为大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出征遥遥无期,赵桓来到西夏已经一年多了,李思思生了个女儿。反而汴京传来的消息,南宫怜儿倒是给赵桓生了个儿子。
  其实赵桓是希望南宫怜儿能够给自己生个女儿的,怎奈天不遂人愿意。不过,儿子他也喜欢。
  李思思的女儿赵桓取名为赵灵儿,南京怜儿生的儿子叫赵詹。
  高丽的局势已经传到西夏兴庆府赵桓这里,嫣然公主也看到了奏报,她几次晕厥。
  醒来后的嫣然公主苦苦哀求:“陛下,求求您救救我的王族,嫣然做牛做马报答陛下,求求陛下出兵救我高丽。”
  赵桓本就经不起女人苦苦哀求,正好西夏局势稳定,趁此北上收拾一下高丽和黑龙江的蒙古军也无不可。
  虽然刚收复西夏国土,大军急需休整。反正蒙兀国的合不勒还在垂死挣扎,倒不如趁此机会收复黑龙江,率骑兵全面侵入草原,一劳永逸的将合不勒击垮。
  不过这事赵桓还得装,只有装的越是勉为其难,嫣然公主才会越感激自己。
  “嫣然公主啊,你这就是为难朕了。你要知道,眼下大军刚刚收复西夏,我大宋哪有能力再去北上。”赵桓一脸无奈。
  其实嫣然公主也知道这不太可能,皇帝怎么可能为了救高丽而不顾天下反对再去征服高丽呢。
  谁知赵桓话锋一转:“不过你既然嫁给了朕,朕就定然会替你做主。纵然天下百姓万万人对朕唾骂,朕也决定出兵亲征高丽。公主放心,朕和你一起去高丽,将李资谦的脑袋拧下来当夜壶。”
  嫣然公主听得目瞪口呆,她只是想找个人哭诉心中的悲伤。没想到赵桓竟然答应出兵,亲征高丽,她惊的呆呆的说不出话来。
  赵桓倒是口若悬河的大肆吹嘘了一番,你是朕的女人,朕不会让自己的女人收到伤害。你看李思思,朕不是提她报仇了么。
  于是大军并没有准备班师回朝。赵桓决定一鼓作气,兵分两路,朱小青与康火镰带队从西夏边境直取蒙古草原,打进合不勒的大本营。
  赵桓与王宗濋转而挥师北上,与岳飞部汇合,攻打林横一线与东北黑龙江。
  战事又起,大军在林横一线步步为营。这次赵桓学乖了,吃过一次亏不敢再贸然行动。大军按部就班的在林潢一线与蒙军作战,现在林横一线已经找不到蒙军主力了。
  合不勒将圈子越多越小,他已经开始在草原机动作战,蒙古骑兵在草原才算真正的放飞自我。骑兵的机动性能还是让赵桓大吃一惊,他们转悠了半个月,愣是没找到蒙军主力。


第一百二十八章 父爱无私重如山
  李思思留在了西夏,待修养好了以后带着女儿赵灵儿回汴京。大宋在西夏重新设置州府,一切都进行的非常顺利。
  西夏经过连年战乱,百姓食不果腹。宋军来了以后对百姓秋毫无犯,朝廷又颁布一系列惠民措施安抚西夏百姓,是以西夏子民都对大宋感恩戴德,无人生怨言。
  比起残暴的蒙古统治,宋人进驻西夏以后算得上是仁义之师了。汴京又颁布一系列措施,凡是内地迁往西夏开垦土地的,朝廷提供种粮,十年免税。尤其是开垦的土地,登记造册谁开的土地归谁所有。、
  西夏虽然荒凉,也有适合的耕地。是以此诏令一出,许多无以为继的流民开始大批往西夏迁移。
  高丽,李资谦全面执行催王令,在国都开京,别说是王室皇族。就连普通百姓姓王的也遭受池鱼之殃,李资谦下令凡年满十四岁以上的王姓男子者,一律抓住问斩。
  这就麻烦了,拓俊京的原配夫人姓王。要命的是还是王室亲戚,朝中许多大臣也与王室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某位大臣娶了王室族亲,或者女儿嫁给了某位亲王。那么一样会受到株连。
  拓俊京准备今夜起事,一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二也是为了自己的家人。若是催王令继续实行,他老婆家人同样会遭殃。
  夜晚的开京注定不平静,恐怖已经笼罩着这座王城。百姓们都战战兢兢,街上的禁军侍卫如狼似虎,他们肆意欺压凌辱百姓。抢劫。凌辱,杀人,整座开京成了恐怖的地狱。
  要命的是大臣之间为自保也开始狗咬狗,一时间开京无数冤狱。天牢内惨叫哀嚎声日夜不绝,惨死在里面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李资谦似乎很享受这种恐怖统治,他内心隐约的知道,若不实行这种人人自危的恐怖统治,自己的帝位怕早已不保。
  拓俊京带着手下五百人,往皇宫摸去。一切似乎都很顺利,顺利的不寻常,街道上竟然也没有遇到巡逻的皇宫守卫。
  作为高丽名将,拓俊京已经隐约的感觉到了不对劲。事情太顺利反而更让人起疑。为什么宫外巡逻的侍卫一个都不见。宫门口也只有寥寥几个守卫?
  直觉告诉拓俊京,他们暴露了。
  “停步!”离着王宫几百歩之遥的时候,拓俊京果断的挥手停了下来。
  “将军大人,为何停下?”手下副将朴前文不解的问道。
  皇宫依旧静悄悄,似乎和往日没什么区别。不过这瞒不过拓俊京的眼睛,他已经察觉到了异常:“撤!火速撤出开京,快!”
  众人听他喊得焦急,知道定然事出有因,于是纷纷后撤,就在这时宫外灯火通明,无数火把照亮了皇宫城墙,李资谦的侍卫军。
  “撤!”拓俊京顾不得其他,率先牵过早已拴好的马匹前,翻身上马就开始狂奔。手下五百多部将跟着开始奔逃。
  皇宫城的李资谦冷着脸,阴影中的李资谦目光阴毒:“追!”
  拓俊京路过自己府邸门口的时候,心中一凉。自己就算能逃出城,家眷妻小也落入李资谦之手了。若是此刻投降,以他对李资谦的了解,这人定然也不会饶恕自己,说不定死得更惨。
  拓俊京一咬牙,从自己府邸门口疾驰而过,身后的部下已经被侍卫亲军追上了。紧接着就是一阵砍杀声,双方开始血战。
  出的城外的时候,拓俊京身边只剩下七八名亲随,包括自己的副将朴前文。
  “大人,咱们怎么办?”朴前文问道。
  拓俊京看着身边这几个死忠:“其他人呢?”
  这七八人内疚的低下头,朴前文叹到:“都被李资谦的人围起来了,跑出来的就咱们几个了。”
  朴前文和他一样,家眷老小还在开京。不过此刻也不用想了,定然被屠了。
  拓俊京一咬牙:“去旧龙山,那里的青林军耿晨是我的老部下。咱们去他那里,然后集结各路义军,共同讨伐李资谦。”
  天亮以后,叛乱平息,开京到处都是杀戮和惨叫声,李资谦的侍卫将拓俊京和朴前文的府邸满门。平日与这二人走的近的那些官员们也都倒了大霉,他们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