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昏君-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倒是实话,若是敌军打进城里来。别说是你罗家的土地粮食,你罗氏一族搞不好都会被屠戮殆尽、
  管家和罗氏家族的几个人登时不敢再说,这时人群中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张麻闻听此言走了过来,他拍了拍胸脯笑道:“罗老爷子放心,此事本官定会上奏朝廷,绝不会让罗家吃亏。”
  若是张麻将此事上奏朝廷,说罗家愿意出让这两千多亩土地给胜捷军。朝廷肯定会按地作价赔偿他罗家,罗家出了失去这两千多亩土地,银两并不会少,这自然是一桩合理买卖。于是原本有的心下不满的罗家人也都同意了。
  土地就是百姓的命根子,并不是给了钱就能卖的。许多有地的百姓你给多少钱都不会卖,这也是当初为什么胜捷军没有得到河西土地,朝廷拨给银两胜捷军将士也不满意的原因。银子花完就没了,土地可是实实在在的在那里,只要你肯耕种就能收获。
  其实赵桓也曾想解决地方厢军的待遇问题,怎奈大宋国土广大。又加上造船出海,还有防止蒙古而做的备战,朝廷实在是有心无力。


第一百一十五章 四海战报传京师
  胜捷军打赢了这场必败之仗,当然这其中也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毕竟大理国百年对外无战事,这些南疆诸国对大宋还是存有畏惧心理的。
  若是吐蕃做先锋的话,以吐蕃人野蛮的战斗力,此刻的成都府怕早已成了地狱。
  成都府内,张麻与文征明伤势渐愈。这日城内来了几个吐蕃使者,他们是来负荆请罪的,使者还带了扎卡的人头。
  人头放在木匣子里,此刻这几名使者就在开封府府衙内。张麻冷着一张脸,吐蕃使者坐立难安的等着这位张大人开口。
  终于张麻咳嗽了一声:“兹事体大,本官也做不了主。不过你们吐蕃敢对我大宋存有觊觎之心,本官看来,朝廷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吐蕃使者叫伏赛,此人能争善辩,是祖赞王子的智囊团人物。不过此刻他看着阴沉着脸的张麻,心中也没了主意。
  伏赛陪着笑说道:“张大人一定要帮这个忙啊,此事实属误会。是扎卡背着我们祖赞王子,私自带着兵与那高量成合谋。幸亏我家王子赶到的及时,在卡拱镇外及时将卡扎的部队截了下来。此事还请张大人一定要如实奏明大宋天子,以免两国心生误会。”
  “这个,本官尽力而为吧。不过,这朝廷是什么意见,本官可做不了主。这还要听陛下的意思,陛下说怎么办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就怎么办。”张麻模棱两可的答道。
  伏赛笑着抱拳道:“正是正是,这个成都府的事朝廷还是要听张大人的意见的。这不,我家王子派小人来的匆忙,这点小小心意还请张大人笑纳。”
  说着对身边的人一点头,两名吐蕃人搬过来一个木箱放在了张麻面前。二人用力抬着,可见这箱子的分量不轻。
  张麻故意显得漫不经心,如果太猴急,倒显得自己没见过世面。这些当官的那个不贪,你也是装的满不在乎,对方越是战战兢兢。你若装作受宠若惊的样子,不免被人瞧得轻了。
  张麻轻轻的大开箱子,里面金光闪闪,全是金银珠宝。张麻虽然面色看不出来,心中却着实吃惊不小,祖赞王子好大的手笔。
  “恩,这个嘛。大宋吐蕃素来交好,本官也相信其中定有误会。而今祖赞王子又将扎卡大将的首级献上,足见祖赞王子的诚意。放心!只要我张麻还在成都府,此事本官定会奏明朝廷,这都是一场误会。不过,那大理的高量成,我大宋定然不会放过他!”张麻一脸怒色。
  伏赛大喜,长揖到地:“如此便有劳张大人了,我家王子定然不会忘记张大人的大恩大德。”
  张麻摆了摆手:“客气客气,大家都是一家人嘛,啊哈哈。”
  府内登时响起一阵大笑声。
  汴京,赵桓的大军已经走了月余,此时的政事堂内李纲等人正在批阅各地的奏折。突然外面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呐喊声。
  “急报急报!成都府遭到大吐蕃联军进攻!急报急报!”铺兵飞也似的奔了进来。
  李纲等人大吃一惊,纷纷都站了起来。成都府,吐蕃和大理好大的胆子,他们竟然敢入侵。
  今日是李纲和孟谷饶当值,何栗和段小容并不在政事堂。孟谷饶惊道:“拿过来,快快快,快拿过来我看看。”
  李纲和政事堂的其他官员纷纷靠了上去,只见孟谷饶战战兢兢的打开信封,上面正是成都府府尹张麻写给朝廷的绝笔信。”
  信上是写着敌军势大,张麻与文征明誓与成都府共存亡云云。成都府是保不住了,希望朝廷早做应对打算。
  孟谷饶握着信封的手微微发抖,李纲更是面如土色:“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这吐蕃和大理怎会如此大胆!”
  孟谷饶叹了口气:“这还不明白么,咱们现在对蒙古人开战。西南边防定然空虚,吐蕃和大理正是瞅准了这一点才敢动手的。”
  李纲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如此一来,我大宋岂非要面临三面作战的境地。”
  孟谷饶摇了摇头:“未必,恐怕高丽国那边也坐不住了,咱们面对的是四面夹击的险境。”
  “快快快!来人,去将何栗何大人和段大人请过来,快!”李纲吩咐着政事堂外面的侍卫。
  侍卫躬身领命飞也似的去了。
  过了一个时辰左右,何栗何段小容慌慌张张的小步跑进了政事堂。显然去叫他们的侍卫已经将事态的严重性跟他俩说了。
  何栗吃惊的问道:“成都府怎样了?”
  李刚摇了摇头:“只收到这一封成都府府尹的急报,到底成都府情形如何,我们也是不知。”
  段小容说道:“咱们必须火速通知陛下,请陛下决断。”
  李纲阻止道:“陛下大军刚入山西境内,即使回援西南怕也是来不及了。莫慌,莫慌,咱们先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突然何栗眼睛一亮:“离成都府最近的部队也在五百里外的广南军了,我建议火速调广南军前往成都府驰援,以确保万策。”
  段小容和李纲点了点头:“也只好如此了。”
  孟谷饶却叹了一声:“广南军路途遥远,只怕到了成都府菜也凉了。”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又有一名铺兵急匆匆的奔来报道:“东北战报!十万火急!高丽国王李资谦亲率五万大军在六合镇与岳飞部的梁子凡大战,战况惨烈。”
  李纲等人闻言几乎晕了过去,这真是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刚收到吐蕃与大理联手攻打成都府,这里又来了高丽出兵六合镇。
  幸亏这名铺兵接下来的一句话让众人稍微的松了一口气:“幸得岳帅早已防备高丽来袭,梁将军又带着将士浴血奋战,经过两昼夜激战,高丽李资谦部大败,退回高丽境内。”
  这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众人闻言立刻松了一口大气,人人脸上都露出喜色。高丽大败,短时间内是不敢再越雷池一步了。
  “报!成都大捷!成都大捷!”门外又响起一名铺兵急促的叫喊声。


第一百一十六章 御驾亲征抵山西
  又是成都府,捷报?这有点匪夷所思吧。成都府不是只有三千厢军么,他们又是怎么可能大败的大理吐蕃联军。
  铺兵上气不接下气的跑了进来:“大人,成都府捷报!我三千胜捷军在卡拱镇大败大理高量成部,斩敌逾万!”
  整个政事堂瞬间安静下来了,人们互相大眼瞪小眼的看着彼此。没人相信这是真的,厢军战斗力
  他们还是知道的,这胜捷军的大名在京城更是如雷贯耳。不就是那支在成都府个当地部族为争土地差点大打出手的胜捷军么。
  这是一支耍痞打诨的渣宰部队,怎么可能大败高量成大军,难道是地方冒功?
  这有可能,将士冒功的事情非常常见。定然是胜捷军觉得待遇太低,于是想出这么一个办法来朝廷冒功来这。这很像胜捷军干的事,他们的战斗力李刚他们再清楚不过了。
  李纲一把将信夺过来,他原本愤怒的脸色立刻变得惊讶起来。信不是文征明的,而是张麻寄来的。
  开封府府尹与胜捷军统制素来不睦,张麻不可能替胜捷军说好话。可眼前这封信分明就是张麻寄来的。
  李纲打开信,看了其中内容以后更是惊讶。信中详细的介绍了胜捷军成立敢死队袭击卡拱镇的事,只是自己带兵支援的事一笔带过。
  “报!成都府胜捷军急报!”又一名官员闯了进来,不过这次不是铺兵,而是兵部的一名官员。
  这封信是文征明写给兵部的,由兵部官员递到了政事堂。
  这下众人都有些糊涂了,孟谷饶接过文征明的那封信。信上详细说明了张麻率仅余两千胜捷军驰援卡拱镇,一举将高量成大军打的大败。而对自己率八百将士拼死袭击的事也是寥寥几笔。
  “这二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孟谷饶怒了:“难道此二人已经狼狈为奸,以此来向朝廷冒功么!”
  段小容心思缜密,他说了声:“应该不是,这胜捷军虽然战斗力差了点。可你们别忘了,胜捷军的是地方武装,他们的家人都在成都府,他们拼死作战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前几日传来大理信息,这高量成幽禁了大理国王段誉,他的部下也未必都肯真心卖命,胜捷军大胜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这是什么?”李纲突然发现张麻信里还有一封书信,他打开另一封书信,只见里面竟然是吐蕃白兰部的祖赞王子亲笔所书,书中对吐蕃此次造成的误会深表歉意。并且已经将大将扎玛的首级用蜡封住送往汴京,祖赞王子信中极力恭维,显然已经是畏惧了大宋。
  孟谷饶抢过李纲书信,看完以后众人轮流都接过来看了看。到现在终于众人都相信这胜捷军真的是打了一场大胜仗,人们惊讶的睁大了眼睛,这支毫不起眼的地方武装竟然有如此厉害的战斗力。
  “哈哈哈!大喜啊,大喜!我大宋的大喜事啊!”突然政事堂外面又响起一阵爽朗的大笑声,来人是枢密院签署院士王伦。
  “王大人,何喜之有?”何栗忍不住问道。
  只见王伦手里捏着的也是一封奏报,不过这不是来自成都府的,而是成都府东南腹地的泸州知州的折子。大宋官员都有互相监督弹劾之职责,泸州知州闻听驿站的置邮使说胜捷军大捷,于是派人到成都一打听,果真是如此。于是王伦也给枢密院上了一封折子将成都这一场大战写了一份详细说明。更是将文征明刀伤数十处,张麻在城外从马上摔落,成都府百姓夹道相迎的事添油加醋的大肆吹捧了一番。
  这王伦看完奏折是热泪盈眶,当即一拍桌子风风火火的来到政事堂来替成都府邀功来了。
  李纲等人此时才相信,胜捷军大捷是货真价实的真实发生了。接下来几日,成都府附近各县为胜捷军请功的折子如雪片般飞进了汴京。毕竟这是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罕有的大胜仗。
  “哈哈哈!”孟谷饶难得的仰天长啸:“快,休书一封将胜捷军大捷火速上报山西给陛下知晓!”
  众人立刻忙碌了起来:“对对对,还有六合镇大败高丽国王的折子也寄过去!”
  “吐蕃王子来信如何回复?”有人问道。
  何栗把眼一瞪:“送到山西,请陛下决断!”
  山西,赵桓的先锋队已经到达太原府,这次御驾亲征的兵戎之盛前所未有。尤其这万人队的神臂弩,谁遇上了谁成刺猬。
  要命的是这几十门红衣大炮,这玩意攻城神器。红衣大炮一到,就没有攻不破的城墙。你的城墙再结实再硬,几十炮轰过去,立马成废墟。
  从京城道山西的驿道畅通无阻,毕竟是京师与皇帝大军的信息通讯,容不得半分差池。于是从汴京出发的书信又一路快马加鞭的往山西奔去。
  不几日,赵桓也到了山西,他不急着进攻。后续部队还没有赶过来,他想等十万大军赶至,一线平推碾压式在西夏境内将蒙古人打败。而此刻的蒙古兵也正在修筑驻城工事。
  自从朱小青占了泉州,与韩世忠部城犄角之势。蒙古骑兵在边关根本无法发挥骑兵优势,要命的是有的蒙古铁骑遇到铁狼军的骑兵,往往被打的大败而还。于是蒙古兵也学乖了,他们不再主动出击,而是学会了修筑城墙龟缩在城内。
  朱小青可不傻,他不想让他的铁狼军耗费在攻城上面。攻城是大部队干的事,他铁狼军适合平原正面对冲作战,而攻城则守城一方占尽地利。他不想以铁狼军伤亡巨大的代价拿下一座城,这铁狼军每一名士兵都是他的心头肉。
  赵桓在太原府看着西夏地图上的标识,只要红衣大炮一到,他有十足的把握轻松拿下西夏。到时候这西夏就是我大宋的国土了。、
  “陛下,京城急报!”曹东升从门外走了进来。
  赵桓头也没抬:“呈上来。”京城还有什么急报,无非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罢了。
  谁知曹东升把书信送到桌子上,赵桓打开看到的时候,他彻底的惊呆了。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理国高氏内讧
  大理竟然和吐蕃联手了,更让赵桓吃惊的是胜捷军,一个上不了台面的地方武装部队。仅仅三千人以阵亡两千二百三十七人的代价,生生的击败了高量成的大理军队。
  六合镇的梁子凡击败高丽李资谦赵桓感觉没有什么,他对岳家军是有信心的。况且一开始他们就在六合镇布置防御,防止高丽入侵。
  朱小青拿下泉州虽然也让赵桓吃了一惊,不过仔细想来。铁狼军是大宋精锐中的精锐,王牌中的王牌,能够打下泉州也不足为奇。
  而胜捷军打败高量成,这太让赵桓震惊了。这些地方武装甚至连件像样的武器都没有,有的武器还是正规军淘汰下来的。比如那些生了锈的长矛,那些神臂弩淘汰下来的弯弓,还有那些行将报废的盔甲。
  禁军边防军不用的,放在仓库也是发霉的,这才轮得到厢军使用。就是这么一支军队,竟然生生的粉碎了敌人的进攻。斩敌逾万,赵桓没有感觉什么,守住了成都府这才是最大的功劳。
  成都府千千万万的大宋子民免于战火的摧残,这份功劳是最大的。而胜捷军伤亡超过三分之二竟然还能凯旋而归没有散,一般战斗军队伤亡三分之一便宣告任务失败。
  赏!必须重赏!胜捷军能打出这样的战绩,这在大宋历史上也是罕有。赵桓握笔的手都有些颤抖了,他认真的草拟了一份圣旨,然后交给与曹东升:“拿着这个,派人送到汴京。让枢密院盖章存档,然后下发到成都府!”
  曹东升恭恭敬敬的接过圣旨,躬身退了出去。然后通知驿站,命铺兵火速送往京城,再由京城发旨褒奖成都府。
  成都府,朝廷已经紧急调拨两万广南、海南军,奔赴成都驻守防卫。而张麻被封为三品正泰大夫兼成都府尹,文征明荣升成胜捷军都指挥使,所有胜捷军将士平地升一级,俸禄加倍军饷加倍,战死烈士家属免租,这些都是他们应得的。
  经此一役,赵桓深深的明白了边关防御的重要性,他在大理和吐蕃边境开始陈兵,以策防御。若不是胜捷军,西南的局势不堪设想。
  高量成带着他的残兵败将一路溃逃到了大理境内,许多部族又怕回去被治罪。于是许多将领解甲归乡选择逃跑,一路上扔掉的辎重装备数不胜数。到大理国都羊苴咩城,仅剩下九千多残兵败将。
  高量成回府的时候,最先向他发难的不是别人,正是高氏一族的族人。高氏一族在大理军政都有人身居要职,他们围住了高量成纷纷指责他这次作战的失误。
  “量成啊,你这是要亡我大理啊,你如此做作,如何对得起大理百姓!”最先跳出来的是高氏族长殿阁大学士高选泰。
  这高选泰年逾九十,是高氏一族的族长,他六个儿子都在朝中任职。加上又是族长,势力强大,高量成最为惧怕的一个人。
  “族长,这次是侄孙儿计算不周,中了大宋的奸计。侄孙这才知道,那成都府仅仅有三千厢兵,若不是吐蕃的祖赞两面三刀,此刻的成都府早已是我们的了!”高量成争辩道。
  “放肆!”高选泰拐杖重重的杵在地上:“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不可造次不可造次。你幽禁了国王,又带兵攻宋,你可知大宋岂有那么好惹的?就连女真都不是对手,蒙古现在也疲于应付。听说那大宋皇帝已经御驾亲征去了山西,老夫估计这次大理恐成大宋国土了。眼下应该想想怎样修好大宋和大理关系,这才是最重要的!若是大宋兴师问罪兵发大理,咱们怎么办!”
  此言一出,高氏一族的人纷纷指责起高量成来。
  护军参领高兴明指着高量成大骂:“大理历代国君一直对大宋恭恭敬敬,唯恐惹得上国震怒。为的是什么?咱们大理国小力弱,在夹缝中生存。靠的就是中庸之道,咱们不争不抢忍辱负重,这才换来国泰民安,你现在倒好,你去捋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