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5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布朗等人全部出去,整个房间只留下德比和她自己两个人之后,维多利亚一下子便放下所有的矜持,放声痛哭起来。
声音嘶哑,低沉,却又有些歇斯底里,似乎要将她这段时间遇到的所有的委屈,所有的伤心,所有的愤怒和怨恨,都要一股脑地哭将出来。
第1132章 惨败造成内阁纷争
次日,英国最大的报纸《泰晤士报》刊登的一则消息,将整个伦敦甚至整个英国都轰动了:王国对华远征军惨败,虽然没有全军覆没,却也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军队逃出印度洋,数万人战死在印度,还有数万人被中华帝国俘虏,大不列颠王国遭受比克里米亚战争还要严重的重创,王国在世界和欧洲的地位轰然坍塌。
而《世界新闻报》、《每日邮报》这种类似官方背景没有那么强的报纸更是直接以“这是一场将大英帝国彻底葬送的惨败”、“大英日不落帝国从此再没印度和东方”、“两场对华远征的惨败葬送整个大英帝国”之类的标题,公开报道这次对华远征军的惨败。
甚至,其他一些廉价的便士报更是充满愤怒地谴责大不列颠内阁政府,说他们做出了对华远征这样愚蠢的决定。其中,《星期日泰晤士报》公开宣称,维多利亚女王和前首相罗素是造成这次惨败的罪魁祸首,应当为死去或失陷敌军之手的10多万大不列颠士兵全权负责。
报纸认为,在中华帝国已经强大起来,在第一次对华远征舰队全军覆灭的情况下,就不应该再次发动这一次的对华远征。内阁政府没有做任何的情报收集,也没有认清形势,导致此次惨败。而女王煽动对华战争,资助军费,只是为了印度的财富和宝石,将大不列颠的小伙子送入坟墓。文章声称应当由大不列颠政府和王室立刻出面,同那中华帝国进行和谈,并共同出资,将被俘虏的大不列颠士兵赎回欧洲,并对战死的将士们的家属发放抚恤金,赡养他们。
虽然有很多上层人士对报纸这样的论调嗤之以鼻,但却得到了许多底层百姓的认同,特别是那些战死士兵们的家眷或者亲戚等,看到报纸得知惨败的之后,立刻炸了锅,纷纷自发地走上街头,大规模地进行游行示威起来。这还是继大不列颠王国平定国内的工人运动之后,再一次的游行示威,立刻让整个英国非常紧张,急忙调动军队前来维持维持秩序,但偏偏这些游行示威的大部分都是军人的家眷和亲朋好友,甚至这些被调来镇压的士兵当中,不少人的家眷也来到了这里游行,因此,这些士兵怎么忍心对自己熟悉的亲人或是为自己同胞争取利益的百姓动武?毕竟今天为那些战死的士兵游行,明天就可能是为自己。
因此,从上午开始,伦敦街头,特别是议会广场这边,便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等到中午过后,整个议会广场已经是水泄不通,数万人高呼内阁下台,高呼女王出面,高呼拯救还在印度受苦受难的被俘虏的士兵。
而闻讯匆匆赶回伦敦首相府的德比伯爵,也头大如斗,维多利亚女王的中风,多多少少有他的因素在,而他虽然对这个首相已经不太在乎了,但上任几个月便要被迫辞职下台,总是会让他颜面扫地,对他的名声不好。因此,他还得尽力维持。
一回到伦敦,他便立刻召集了内阁成员,商议如何解决大不列颠对华远征军惨败的事情。而上午开始的游行示威,德比并没有过多的重视,这些都只是些许小事而已了。
德比看了一眼已经在会议室等候的众人,这次内阁大臣们到得都很及时,海军大臣西德尼·赫伯特、陆军大臣潘默尔·拉姆齐、内政大臣霍华德、安全大臣华莱士、财政大臣格莱斯顿、司法大臣特拉斯都已经赶到,甚至连不是内阁大臣的邮政大臣罗兰·希尔也到了。
德比语气相当地沉重:“诸位先生们,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我们的远征大军惨败东方的消息。这次史无前例地惨败,对原本就陷入困境的大不列颠王国来说,真是雪上加霜。得知整个消息后,我昨天便赶到温莎堡禀告了女王陛下,女王陛下得知此噩耗后,也病倒了。如今,这个棘手的问题,全部要靠我们这些人来解决,各位都议议吧。”
陆军大臣潘默尔·拉姆齐直接道:“伯爵,还有各位先生,我们陆军之所以惨败,折损上十万部队,都是因为远征舰队的惨败导致的。他们的失败,将整个身处印度各地的陆军处于危险境地,失去一切的后勤补给和舰队掩护,而且,敌军来袭,作为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竟然连示警都没法做到,这……因此,陆军的惨败,虽然有些是陆军部指挥不当,士兵训练生疏,军饷和待遇不足等问题外,最主要的,还是两点!”
说完,拉姆齐朝海军大臣西德尼·赫伯特瞪了一眼,恨恨地接着道:“其一,便是海军方面的惨败造成了陆军战事的失利!毕竟,远征舰队的惨败,不但让陆军将士的士气受损,连退路也全无,都被分割开来无法相互支援,岂能不败。这一点,海军部有直接责任!其二,便是大不列颠配备的武器与那中华帝国的武器相比,实在是落后太多。无论是从火炮,还是火枪,从射程、精度、射速和使用方便程度,都相差太远。我们大不列颠的兵工厂和那帮军火专家们,他们在干什么?我们的远征陆军,为何能轻易击败那帮印度叛军,击溃那些人数比我们多一倍的孟加拉叛军,却败在比我们人数还要少的中华帝国军队面前,最为重要的原因便是这一个:我们的武器,与他们使用的相比,简直是垃圾!”
海军大臣西德尼·赫伯特立刻回击道:“不不不,你们陆军的惨败,与我们海军并无直接关系。而且,正是你们陆军的拖累,让我们海军无法迅速进攻,始终徘徊在印度洋,让敌军能从容调集所有的海军舰队来包围我们海军,这才惨败的。要不是陆军太过拖延,我们海军要配合你们陆军作战,征华远征舰队早就攻克麻六甲海峡,进入中国海攻占了他们的广州、福州、上海、圣京等城了。此刻,说不定已经是大不列颠举国欢庆远东大捷的大好时刻了!”
说完,看众人都一副傻了的模样,赫伯特也意识到自己如今说这些有些过于刺激他们,已经不太合适,便拉回话题,语气缓和下来,道:“不过,拉姆齐说的大不列颠武器落后这一点,确有其事,我们海军部也要反应这一重大问题!我认为,我们海军的远征舰队的惨败,正是因为武器装备的落后造成的!大家都知道,海军主要就是靠军舰的火力和军舰的坚固程度。而我们征华舰队,虽然军舰数量比那中华帝国多,载重量也大,可都是老式战舰。听电报传回的战况,我们最大的铁甲舰‘勇士号’,竟然被敌军以一艘能钻入海水之下的潜艇给偷袭,将‘勇士号’的底板给炸裂进水,就此沉没。而其他的战舰大多被敌军的猛烈火炮所轰击受损,敌军的火炮,远比我们大不列颠王国的最先进的阿姆斯特朗炮要先进得多。”
德比伯爵阴沉着脸,喝道:“你们这是做什么?吃了败仗,不寻思如何应对目前大不列颠王国的危机,反而要推卸责任,撇清干系么?”
第1133章 你这是亲华投降派
德比伯爵还是有些份量的,一句话,让海军大臣西德尼·赫伯特和陆军大臣潘默尔·拉姆齐两人均不说话了。
但德比伯爵也知道两人说的大不列颠远征军的这次惨败,的确有武器方面的落后这方面的原因,只是,他想不明白,为何一向最为先进的大不列颠王国,竟然会在武器方面比才崛起不过几年的中华帝国还差。要知道,几年前,那中华帝国见了大不列颠快要淘汰的火枪还引以为宝贝,大肆购买。而两年前,甚至前不久,那中华帝国还不停地从欧洲、从大不列颠王国购买军舰和工业机器等,这才过多久,怎么就会变化得如此之快!
德比伯爵想不通。但他看见赫伯特和拉姆齐两人的表情,皱眉道:“就算是装备落后,也很是你们海军部和陆军部自己的事情!每年拨款那么多给你们军队,为何好的武器就不能研发制造出来?难道我们大不列颠王国的技术,还不如才采购蒸汽机、才会操作机器的东方人?”
赫伯特和拉姆齐两人无言以对,谁不知道大英帝国之所以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就是军事实力最为强大。而军事实力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武器先进,兵力训练严禁,军费开支巨大。而武器先进,主要便是因为技术先进,大不列颠王国的工业基础最为雄厚。就算是他们自己,明明此刻知道了两次远征军的惨败,都是因为大不列颠王国的武器,特别是军舰上的火炮,比那中华帝国要落后许多,但还是说不出理由为何会这样,就算是他们自己,也无法否认大不列颠王国的整个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远比那东方国家要强得多。
不但是赫伯特和拉姆齐两人,其他内阁大臣也都无话可说。
德比伯爵见状,直接提出:“如今的这个现状,诸位都知道。我大不列颠王国连续经过克里米亚战争,又经历印度叛乱、爱尔兰的叛乱和自治之后,又连续两次的远征军惨败,国力损耗十分严重。而最近的美国内战造成棉花短缺,印度的内乱更让我们的棉花供应雪上加霜,再加上东方国家的强力崛起,生产棉布开始四处倾销,抢占我们的市场,造成我们大不列颠王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经济的不景气。因此,面对如此困难的局面,我大不列颠王国的衰落将不可避免!”
见众人都低下头,显然,德比伯爵明白自己的这番话,这些内阁大臣都听进去了,也都认可,于是,他猛地提高了声音,道:“但是,我们决不能就此沉沦。就如同当初的无敌海上霸主西班牙王国一样,一旦放弃努力,放弃发展,便会就此衰落变成二流国家!因此,我们要挽救大不列颠!挽救大英帝国!挽救日不落帝国的地位!诸位先生,都是王国的重臣,都说说看,如何将大不列颠脱离不利局面?”
德比的话刚落音,陆军大臣潘默尔·拉姆齐便道:“应当大力发展海军和陆军,继续军事力量,组织再次出兵,直接动员300艘战舰和30万人的陆军部队,直接攻打东方,不要与敌军过多纠缠,径直攻入中华帝国的本土!只有彻底击败中华帝国,才能挽回我大英帝国的尊严,才能重新占领印度和东印度群岛,重新焕发日不落帝国的风采!”
而海军大臣西德尼·赫伯特却摇摇头道:“我不赞成!我倒认为应当与中华帝国修缮关系,重归于好!这个东方国家崛起得太快了。如今我们大不列颠已经拿他们没办法了,想要击败他们,我们必须付出十分惨重的代价。与其这样,还不如同他们交好,通过贸易手段,来发展我们大不列颠王国自己。毕竟,他们是一个东方国家,只要从印度洋这里将他们封锁住,不让他们再将势力扩充过来,对我们大不列颠王国来说,并没有致命的威胁,只是一些商业方面的,我们可以联合其他欧洲诸国来钳制它,我想其他列强肯定也不愿意这个东方国家的太过崛起。”
拉姆齐一听怒了:“赫伯特,你们海军部是不是被那中华帝国给打怕了,不敢再与其作战了?你们还是不是大英帝国的军人,你还是不是女王陛下的内阁大臣?我们再怎么样衰落,也是大英帝国,是世界上的头号强国,怎么能就此认怂?大不了多准备一年,积累兵力和军舰,耗尽国力也要击败那中华帝国,否则的话,以后我大英帝国还怎么在世界上立足?欧洲其他列强,还不得嘲笑我们?”
赫伯特却喝道:“你们陆军如何惨败的,难道你不知道吗?我们远征舰队如何惨败的,难道你不清楚吗?只要大不列颠一日不解决武器落后问题,一天没有足够的可以与那中华帝国相匹配的武器,我们就没办法击败对方!积蓄一年?我们才损失上百艘军舰的远征舰队和十几万陆军的远征军,你认为我们一年后,能积蓄出300艘战舰和30万陆军可供远征?就算有,就保证能战胜?对方一年比一年强大,你难道没听说过,就在他们击败我们大不列颠远征军的同时,还击败了北方的沙俄数处进攻,沙俄的十万哥萨克军队惨败而逃,剩存者不足三分之一。由此可见,那个东方的中华帝国,已经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个东方国家了,而是一个等同于我们欧洲,甚至比我们欧洲的列强更加强大的帝国!想象他们的国土和人口吧,可以将他们跟整个欧洲想比,他们的人口多达4亿多,占世界总人口数量的三分之一还要多,而整个欧洲的人口,不过才占四分之一多一点;他们的国土面积,更是比整个欧洲的国土面积要大得多。大英帝国能与整个欧洲抗衡吗?若是不能,就更不能和遥远的与整个欧洲类同的中华帝国抗衡了!就算能抗衡,有何必要?”
安全大臣华莱士也立刻道:“不错!若是那中华帝国愿意与我们大不列颠王国和解,便和解吧!我们的重心和根本利益毕竟还是在欧洲,没必要与他们在印度洋和东印度群岛一带拼个你死我活,反而造成大不列颠的衰落,让欧洲其他列强渔翁得利!印度的损失,虽然难以承受,但也不是完全不能承受!如今我们大不列颠已经开始开拓非洲大陆,重新寻找一些新的原材料地殖民,总能弥补一些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失去造成的损失。何况,如今我们暂时也没办法收复印度,不放弃又能如何呢?”
财政大臣格莱斯顿一向反对战争,更是欣然赞同道:“不错!大不列颠王国的财政,已经完全无法支撑再一次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了。若不是前些年大不列颠王国的底子厚实,我们只怕如今已经无法领取俸禄了!暂时放弃与中华帝国的对抗,签署和平条约,才是最为理智的选择!放弃战争,减少军费开支,通过贸易增强王国的收入。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积蓄力量,日后说不定某天还能再收复印度。何况,通过谈判,说不定也能收回印度的部分领地。只要我们愿意付出足够的代价,关键是如何去谈判而已!不过,话又说回来,如今的印度,整个内乱已经完全背叛了大不列颠王国。就算收复,又能怎么样呢,还能如以前一样完全将印度掌控在手中吗?不大可能了,那个锡克王国,还有那孟加拉国,都已经在那中华帝国的培植之下独立建国了。想要收复印度,就算击败中华帝国,也要面对这些印度本土势力的叛乱和反扑。实在是得不偿失啊,不如通过贸易掌控印度得到的利益更大。”
众人听到这里,均沉默不语,只有陆军大臣潘默尔·拉姆齐霍地站起来,指着格莱斯顿的鼻子大叫:“你!你这是卖国言论!典型的亲华投降派!”
第1134章 还我日不落帝国
正当大不列颠的这些内阁大臣还在讨论如何应对此次大英帝国的惨败的时候,伦敦的西敏宫的议会会堂议事厅内,下议院的四百多名议员已经聚集在这里,现场一片乱哄哄。
而与其相对应的,则是西敏宫外的广场上,上万人在那里呐喊示威,上千名军警懒洋洋地装模作样地维持秩序,却丝毫没有过多的为难那些游行示威者,导致他们的口号声甚至冲击进入议会会堂内:“内阁垮台!重新选举!为死难的士兵照顾家人,将那些被俘虏的士兵赎回来!”
下议院的议长听着窗户外面的示威者呐喊声,摊开手有些无奈地道:“各位议员,你们都听到了民众的呼声!这届内阁成员们必须为此次大不列颠王国远征军的惨败负责!必须为将大不列颠王国拖入深渊而付出代价!因此,今天我们召集多数议员,聚在这里,就是要行使民众给我们的权利!”
说完,议长朝一名副议长点点头,副议长会意,站了起来,走上主席台,直接宣布道:“我提议,对现任的所有内阁成员、包括首相,全部进行信任票投票,视得票情况决定是否对他们进行罢免。同意此项议题的,请举手表决。”
他的声音刚落,大部分的议员都高高地举起了手,显然,大家都对内阁不满了。
不过,刚刚准备宣布投票结果的议长,接到了来自内阁的一份紧急请求,要求通过内阁成员们提交的一份终止对华战争,准备与中华帝国和平谈判解决印度等问题的提案。
……
当天晚上,从议会方面便传出消息,经过几次投票,最终以微弱优势罢免了除了财政大臣格莱斯顿之外的所有内阁成员,而财政大臣格莱斯顿也主动向议会和首相提出辞呈,不过,这些大多数的内阁大臣提出的,关于王国结束与中华帝国敌对,争取恢复正常关系、和平解决争端的议案,议会也以多数票进行了通过。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整个伦敦一片哗然!
有不少人举冠相庆,也有不少人痛哭流涕,还有些人似乎漠不关心但跟着瞎起哄,不一而足。
游行示威的士兵家属、从事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