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3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攻,都是夜里袭击二次,一冲不成,被讨虏军火枪万杆齐发,折损上千,便一晃而逃,但这样一来,也将讨虏军两师兵力死死拖住,无法行军。而且,讨虏军夜晚被袭击时,难免有所损伤。
正僵持时,第七师绕过新民厅北上,直捣北边的科尔沁左翼前旗,将这处满清历来的后妃诞生地给占领。消息传到新民,满清八旗兵震动!
而这时,去年秋季跨海赶到辽河河口,攻占牛庄城和海城两县的步兵第八师和东海舰队(原甲十师)部分陆战团,也攻占了辽阳州城,沿途攻占数十小城镇和皇庄,直接兵临盛京城下。
盛京城内的满清皇帝奕訢大惊,连发三道圣旨,将盛京将军隆克托率领的只剩下四万不到的八旗兵召回,防守盛京城。
将军隆克托慌神了。他没想到,这二万讨虏军便将他的五万八旗精兵给抵挡住了,还让他们折损严重。迟迟攻克不下,如今盛京又危急。无奈之下,他只得舍弃了击溃这二万讨虏军的机会,往盛京回撤。他总算指挥得当,在被追兵击杀五千兵力后,三万五千八旗兵回到盛京城,严防死守起来。
步兵第一师、第八师、第九师作为主力,将盛京团团包围,一时间炮火连天,盛京城楼尘土纷飞,八旗清兵被炮火打得抬不起头来。
也许是满清最后的故都,八旗兵竟然舍生忘死,奋不顾身,城内的八旗子弟也拼死冲上城楼,协助防守。
城墙稍有倒塌,城内的八旗百姓便马上拆了民房的砖墙,连夜修补。稍微打开一个缺口,上千八旗兵子弟用人墙堵塞,八旗兵的顽强,竟然一时间让讨虏军攻不下来。双方攻防拉锯战,连续奋战半个多月,城楼之上,每天都有二三千人战死,而城下的讨虏军,也是每天数百人的伤亡,这般消耗,让城内外双方都承受不了,但各自咬牙坚持着。
就在这时,北方的蒙古草原传来一个消息,科尔沁旗和昭乌达盟的二位蒙古王爷和一位多罗贝勒率先在草原上四处游荡的步兵第七师的威逼下,向讨虏军投降了。
说起来,这个步兵第七师在师长陈天仕的率领下,竟然如同霍去病再世,将火炮等重型火器和辎重全部留在后方,而以轻装上阵深入科尔沁左翼前旗,四下掳掠蒙古马匹一万五千余匹,人人一杆新式火枪和牌刀,直接将自己原本的步兵变成了骑兵,准备的说应该是马步兵。
有了马匹代步,深入蒙古草原便易如反掌,而且,这万余讨虏军将士来去如风,不停袭击蒙古王公领地,让蒙古王爷深受损失,而且因为满清连年征战,蒙古草原上的精壮汉子都被抽调去当兵,不是战死,便是在边关服役,草原上根本就没多少壮年勇士,无奈之下,蒙古王爷此时早忘记了当初祖先与满清皇太极的盟约,生死存亡,哪里还顾得了那么多,自顾自地归顺中华帝国。
消息传到盛京,满清皇帝奕訢气得当初吐血,大骂蒙古人靠不住。也是,蒙古自大清立国以来,一直是满族最亲密的盟友,想不到如今连蒙古五旗也背弃了,虽然这五旗只是蒙古的小小一部分,但这也很能代表问题了。墙倒众人推,满清势弱,连最亲密的盟友都要背弃,最关键的是这还是科尔沁草原,这个满清历朝历代的皇后诞生之地,这让奕訢更是绝望。
这个消息极为致命。奕訢不由担心其他蒙古王爷和贝子、辅国将军们都会效仿。一旦蒙古兵投降讨虏军,反过来对付满清,奕訢担心自己连逃都没地方逃,只怕整个满旗人会有灭族的危险!
正在这时,吉林将军景淳进言,建议奕訢先移驾阿勒楚喀城,再迁都黑龙江城。景淳的说法是,黑龙江城远在北方,处在深山老林之间,等讨虏军难以追到那里,而且,那里冬季漫长,满族八旗兵生活习惯适应,但粤贼不行,那里作为最后的根基,可以与粤贼周旋。而且,顺便还可以将肃顺和黑龙江将军英隆的那上万八旗兵招纳,聚集兵力壮大朝廷力量。
不得不说,如今这个情形下,不管是吉林将军景淳,还是作为满清的皇帝奕訢,都不再抱有希望还能反攻中原。他们都只能幻想着能守住满洲之地便万幸了。
原本像黑龙江这样的苦寒偏远之地,除非被贬,连寻常的王公大臣都不愿意去就任职位,可如今他堂堂满清皇帝,却被粤贼一路打得狼狈不堪,竟然想着要逃难去这里。实在是形势逼人啊。
一时间慌了神的奕訢,知道盛京已经不能多呆。对于这帮粤贼,他深有体会。再坚固的坚城,只要被他们盯上,就没有不攻克的。何况如今城中的青壮已经是越来越少了。再这样耗下去,只怕盛京城没破,满清八旗子弟就要死光了。
他甚至想到,会不会这本身就是那该死的粤贼的险恶用心,说不定原本就可以攻陷盛京城,故意拖着不破城,而是以这种方式,让城内的八旗子弟纷纷上城墙防守厮杀,借机将这些八旗子弟杀害。
于是,满清皇帝奕訢怕了。他不是怕自己被俘虏,而是真的怕满族人丁都葬送在自己手里。原本的盛京近十万八旗大军,战死了三万多人,蒙古旗兵逃走数千,只剩下不到六万人。而盛京城中的十六七万八旗子弟,更是因为协助守城战死三四万之多。
无奈之下,奕訢只得答应放弃盛京,迁都黑龙江城。
第732章 来自北极熊的威胁
讨虏军的步兵第一师、第八师、第九师一同攻陷了盛京城的消息传来,让冯云山欣喜不已。虽然他知道如今的满清,已经是秋后的蚂蚱,但关键是他们在那东北的深山老林里面,围剿起来特别困难。
不过,让冯云山失望的是,还是没能将满清的伪皇帝奕訢给俘虏。奕訢同吉林将军景淳以及盛京将军隆克托的八旗将领,在牺牲万余赫哲族和锡伯族勇士和数千蒙古八旗兵用来殿后,率领满清仅剩的五万八旗兵和十万八旗子民从盛京城北门开城门头逃脱。
不过,因为最后的危急关头,满清皇帝对待赫哲族和锡伯族以及蒙古人的不同对待,让这些被征服的民族寒了心,在八旗兵主力逃至吉林城的时候,吉林白都讷的赫哲族三千驻兵反叛了满清,率领族人进入科尔沁草原,绕道来盛京归顺讨虏军。
其他最忠心满清的蒙古部落,虽然没有向讨虏军归降,但也开始态度不明起来。一时间,满清彻底走向末路。在奕訢领兵逃往阿勒楚喀城的过程中,闻讯的盛京和吉林、黑龙江等沿途满旗部落纷纷跟随逃离家园,拖家带口跟随着逃往北方。
消息传来,冯云山感觉到收复整个满洲的时机到来了。加上如今国家的兵力增多,虽然新征的新兵还在编练,但也是时候出去征战一番了。
而且,冯云山最担心的是北方的威胁。北极熊俄罗斯肯定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之后,全力东侵,将矛头对准外东北和西伯利亚地区,到时,与正在扩张的自己发生冲突在所难免,于是,冯云山才将左宗棠和范汝增唤来,好好布置一番,提前布局。
“左爱卿,如今大军已经攻占了清妖的都城盛京,清妖主力仍在,北逃吉林,你有何主意?”冯云山直接问道。
“陛下,微臣已派出步兵第七师、第八师、第九师三万余讨虏军形成品字行继续北上,追击满清残余势力。步兵第一师留守盛京一带驻防,等待其他部队前去换防。”左宗棠回禀道:“不过陛下,吉林和黑龙江等苦寒之地,唯有夏季我讨虏军方能展开攻势,如今还有三四个月时间,若是无法追上满清逃兵,或是满清残余兵力只是逃窜不肯接战,我这三师的讨虏军都是南方人,无法在这苦寒之地作战,必须得退回盛京一带过冬。如今却是麻烦了,微臣也没什么好主意能将满清残兵一网打尽。”
冯云山无奈地摇摇头,道:“不是说第七师变成马队了么?骑马追击如何?让将士们多多缴获收集马匹,讨虏军势必要组建骑兵部队才行啊,左爱卿。”
“陛下,虽然第七师已经组建成为马队步兵,行军速度大为加快,但后勤补给却是赶不上。如今,第七师携带的火药弹丸已经耗得差不多了,只能退出蒙古草原,返回盛京地区进行补给。至于组建骑兵的事情,早已经在准备了,只不过,如今的问题不是马匹,马匹已经征集了数万匹,而且,蒙古科尔沁草原的几个部落的归降,日后的马匹已经不成问题了。如今的问题是骑兵,除了二万名不到的满清八旗降兵外,北方招募了十二万新兵,但都是步兵,还没招募骑兵。那二万八旗降兵又不敢直接改编使用,因为没有足够的讨虏军骑兵去压制他们,担心万一一组建,他们来去无踪,反叛起来便麻烦了。”左宗棠说起组建骑兵的问题。
冯云山这才意识到自己想得有些简单了。
骑兵的进军速度虽然快,可如果是火枪骑兵,需要大量的补给,补给跟不上,的确难以迅速推进。而步兵的话,根本就拿那些满清八旗兵没办法。要知道,当初八旗兵因为很多步兵,而且驻守在城里,被讨虏军容易围歼。可如今,他们大部分兵力都损失了,剩下的都是骑兵中的精兵,而且又四处流窜,根本就难以围堵。而且,最关键的是,满旗兵往北逃窜,在这个还没开始全球气候变暖的时代,东北特别是外东北的冬天,特别的严寒,进入阴历十月,南方人居多的讨虏军将士们便难以适应野外作战了。也是,即便总参谋部后勤处已经算是有所准备,配备了手套棉袄,也无法禁住这刺骨的严寒,手连火枪都握不住,如何杀敌?
看来,要想短时间内将满清残余兵力全部铲除,是难以实现了。
但冯云山最担心的还是北方的那头庞然巨物,有着北极熊之称的俄罗斯。对于这个战斗民族,冯云山了解过,俄罗斯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军国主义殖民史和军事战争史。
冯云山记得历史上,俄罗斯是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以后,才将视线描向东方。但在此之前,其实早有预谋,早在几年前,俄罗斯军人便侵入黑龙江下游,建立侵略据点,并且,这个时候,好像有个出任东西伯利亚总督的人,名字冯云山已经忘记叫什么了,反正这些俄国人不是什么耶夫就是什么维约夫,此人后来还被称呼为俄罗斯的民族英雄,在他的指挥下,大批俄罗斯雇佣军闯入黑龙江,对中上游北岸和下游两岸实行军事占领。
而且,虎视眈眈的俄罗斯,还善于抓紧机会,当初在二鸦战争爆发后,这头北极熊便立刻行动起来,由那个叫什么夫的,出兵外东北,迫使黑龙江将军奕山同其签订了《瑷珲条约》,将外东北的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万平方公里土地完全割让与俄国,还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黑龙江下游以南40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中俄共管区域。
冯云山立刻想到,满清残余势力逃往黑龙江一带的后果。必然是两个,一个便是奕訢卧薪尝胆地发展,一步步增加实力,发展黑龙江一带,再打回中原。这样一来,便会与朝这里发展的俄罗斯人起冲突,将俄罗斯人赶出外东北地区。而另外一个,便是与俄罗斯勾结起来,出卖领土获得其支持,来攻打自己,杀回盛京和中原。也只有这两个结果。
想到这里,冯云山直接下令,让范汝增调派得力特务,前往外东北地区搜集情报,将那里的情形都摸清楚,如今这样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那边的情况,冯云山也不好采取措施。而且,关键是能适应北方极寒地带的士兵。
“左爱卿,原有的讨虏军将士大多都是南方人,不能取北方作战的问题,你有何方略?”冯云山直接问道。
“陛下,前阵子已经在黄河以北地区招募了12万新兵,相信能适应北方的天气,只是还没训练出来,陛下,等去年应该就能上战场作战了。”左宗棠禀报着:“另外,陛下,满洲地区除了满旗人,不是还有蒙古族、赫哲族、锡伯族、索伦族、达斡尔族等部落,如今科尔沁几个部落的投降,赫哲族三千兵力的归附,意味着满清被陛下击败后,很多部落开始有了小心思,已经不愿再臣服于满清。”
“爱卿是说,我们可以打这些原本被满旗人征服的部落的主意?”冯云山饶有兴趣地问道。
“不错!”左宗棠干脆站了起来,就着桌子,以桌子为纸用手蘸水画起地图来,“陛下请看,吉林这里,还有松花江一带,生活着数万锡伯族和十余万达斡尔族人。黑龙江和蒙古交界处,还生活着蒙古族、赫哲族等十数万,而吉林长白山一带还有朝鲜族人数万,其中不少能征善战之辈,陛下,若是帝国能将至征服,再从中募集数万战兵,以其家眷为质,安抚其心,必能使其为帝国而战。”
第733章 四面出击
“不错!左爱卿的想法很好!”冯云山点点头夸赞着,转头朝范汝增道:“范爱卿,跟这些部落的接触,便交给你们特务司了。朕可以写几个密诏,必要时,你可以拿出来给他们作为凭证,只要这些满洲地区的少数部落愿意归顺朝廷,协助讨虏军围歼满清残兵,有什么条件都可以提出来。有一点,朕不是满清皇帝,不乱封王,最多给他们侯爵之位,至于封地,也是要他们自己攻取。但若是不归顺,哼哼,是时候让圣京那帮训练这么久的特种部队出马了!”
左宗棠一听,想到那帮强悍的将士,不由替那些部落担心,但愿他们能识趣地归顺帝国,否则……他多么想这种特种部队的将士能多一些,可如今还很少,只有五百人的部队,而且陛下还都让特务司统管着。
范汝增连忙躬身一禀:“微臣领命!陛下,微臣这就让特种兵第一团将士赶来满洲。趁着还有几个月时间才进入冬季,若是有不开眼的部落,还能杀鸡骇猴,教训他们一番。”
冯云山接着转向左宗棠,道:“左爱卿,继续说你的满洲战略!”
左宗棠拱拱手,道:“陛下,当今天下,除了西藏和回疆,也就满洲和蒙古还未归于王化了。西藏没多少人口和兵力,派一名使臣前往招揽噶厦政府,同时派几名特务将驻藏大臣抓捕或是招降,辅以一支二千人的奇军前往宣示武力,便能让西藏归顺朝廷。而对于西藏之属国,如布鲁克巴(不丹)、哲孟雄(锡金)、廓尔咯(尼泊尔),也可以一并招纳。”
“而回疆,早在开春之后,总参谋部按陛下旨意,便已经派攻占甘肃的梁立泰和罗琼树两位将军,率领步兵第四师和第五师两万余将士发兵回疆,如今已经攻占肃州和安西州等地,占领满清重兵驻防的哈密和吐鲁番,抵达古城。不日即将发兵乌鲁木齐和库尔喀喇乌苏,直至攻占伊犁。”
“蒙古却是最为头疼!蒙古众多的部落,连满清也只是掌控其中漠南的内属蒙古各部和八旗蒙古各旗,如科尔沁、察哈尔、归化城土默特、鄂尔多斯和乌兰察布等部,各旗由朝廷派遣官员(一般为总管)治理,与中原的州、县治理无异。而对外藩蒙古,也无法直接治理,只能实行札萨克制,也就是分封蒙古部落王爷进行半自治,说是派至当地的办事大臣或参赞大臣说节制这些地方蒙古王爷,但实际上,却是另外一回事了。这些蒙古部落,满清也只是名义上逼服,实际上相当于藩王,由理藩院统管这些蒙古事务。可见这些外藩蒙古难以驯服,皆因其为游牧民族,一旦发现朝廷要对其动手,便四散而逃,不久之后又复回来,其在草原来去如风,难以制服。”左宗棠显然查阅了很多资料,派人详细打听了蒙古的情报。他接着分析:“不过,狠毒的满清还是做了件对中华帝国有利的事情:他们实际上对蒙古的二百多年的统治,已经将蒙古严重削弱。”
冯云山知道左宗棠的意思,他说的,应该是满清对蒙古实行的半公开半秘密的减丁政策。
这个在后世的历史上,冯云山曾经见过这方面的书籍,上面提到,说是满清因为忌惮蒙古人的强大,尽管蒙古大部分都已经归附满清,但还是四处提防。
满清表面上喊着“满蒙一家”的口号,实际上却一直分化汉族和蒙古族,乃至其他一切对满族有威胁的民族。表面上,满清实行满蒙结盟,对蒙古部落首领按功劳大小和忠心程度,分别授予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辅国公等各种爵位,看起来非常优待蒙古。但实际上,在一方面笼络蒙古部落首领的同时,另一方面让大量的蒙古牧民如同羔羊一样,将他们软禁在羊圈里,不准他们与外面的世界接触,尤其是汉人接触,这样便能将他们永久性地愚弄起来,不知道外面的情况。
事实上,满清官府对普通蒙古人控制非常严格,连蒙古人到中原或是皇都也只能从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独石口、张家口、杀虎口六处入关。入关时登记人数,出关时仍照原数放出,而且除以上六个关口外,不得从其他关口出入。
满清禁止蒙古人学习和接触汉文化,严格的游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