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超级学霸-第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铁火雷在人群中接而连三地爆炸了,顿时血肉横飞,不少士兵被炸得腾空而起,惨叫声一片,一颗雷爆炸,周围数百人都会被炸死杀伤。
  高丽军士兵被迎头一棒,打得蒙头转向,队伍大乱,他们掉头争先恐后奔逃。
  王勋气得大骂:“这些蠢货,谁让他们靠船这么近了。”
  就在这时,他亲兵指着身后恐惧大喊:“殿下……殿下,那是什么?”
  王勋回头望去,惊得魂飞魄散,只见两里外尘土飞扬,遮天蔽日,大地在颤抖,发出闷雷般的轰鸣。
  “是骑兵!”
  他立刻大喊道:“军队集结排阵!”
  已经来不及了,绝大部分士兵还沉浸在铁火雷的爆炸恐惧之中,他们只想逃离码头越远越好。
  只片刻,十万铁骑便杀到百步外,亲兵见形势危急,架起王勋便狂奔而逃。
  这时,高丽军才发现了宋军骑兵杀到眼睛了,他们发出在最后绝望的惨叫声,十万铁骑如摧酷拉朽般杀进了溃乱的高丽军队伍之中。
  ……
  这一战宋军十万铁骑大胜八万高丽军,斩杀敌军六万余人,俘敌万余人,杀得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王勋只带着数千人逃回开京,其他大军全军覆灭,这距离他出城才一个多时辰,宋军也付出了伤亡数千骑兵的代价。
  战争尘埃落地,十万步兵开始陆续登陆了,很快集结完毕,他们处理完尸体后,二十万大军向开京方向浩浩荡荡杀去。
  八万高丽军被宋军击溃,全军覆灭的消息把高丽天子王徽吓瘫了,现在城内只剩下四万军队,怎么抵得过如狼似虎的二十万宋军,搞不好高丽要被灭国啊!
  王徽再没有勇气和宋朝对抗,将李子渊和王勋一顿大骂后,急派辅国崇禄大臣王离出城求和。
  城外,二十万宋军已经扎下了连营,包围开京,在中军大帐内,比较了解高丽的郭奎在向范宁介绍高丽的情况。
  “高丽的军队大概有四十万左右,不过比较分散,北方平壤一带就有十万大军,南方抗击日本一线也有十余万大军,而京城兵力一般维持在二十万左右,上次他们派了五万军队护送几十万渤海国人回乡,所以城内兵力最多只有十几万,现在被我们全歼八万人,城内兵力已经守不住城池了。”
  旁边韩绛问道:“殿下打算趁这个机会灭掉高丽吗?”
  范宁摇摇头,“天子的意思是惩戒,不用灭国,高丽本来就是大宋属国,狠狠教训他一顿后,他以后就会乖乖听话了。”
  韩绛又问道:“估计王徽很快就会派人来求和,殿下打算怎么开价?”
  范宁道:“首先高丽要向大宋道歉,态度必须诚恳,其次这次宋军的军费是要对方负担,我想至少要一百万两银子,第三是渤海国人的安置费,他把几十万人送到大宋,要我们来安置,当然需要他们掏钱,这一项至少也要一百万两,第四,身弥岛我们已经经营多年,就直接割让给大宋,第五,要他们必须从渤海国故地撤军,同时要交出渤海国贵族的名单,就这五条,他们只要答应,那恢复原状,宋军将攻破开京,请高丽王去汴梁做客。”
  这时,有士兵在账外道:“城内高丽王派出的使者到了,特来求见殿下!”
  果然来了,范宁便对韩绛笑道:“就烦请韩公去和他们谈判,就是我刚才说的五条。”
  韩绛点点头出去了,郭奎道:“殿下开的条件比较苛刻,他们会答应吗?”
  “苛刻吗?”
  范宁摇摇头道:“无非叫他们赔两百万两银子,他们拿得出来。”
  “那几十万渤海人怎么办?”
  范宁冷笑一声道:“两手策略,一手软一手硬,必须将里面的贵族全部镇压清理掉,普通百姓就比较好处理了。”
  下午时分,高丽使者再度来大营,带来了确切消息。
  韩绛笑道:“看来殿下提出五个条件并不高,对方都答应了,只是割让身弥岛改成无条件永久性驻扎,这样行不行?”
  范宁负手走了几步道:“可是可以,但我这边让了步,那对方呢?”
  韩绛道:“对此我提出了将渤海人安置钱提高到两百万两银子,对方也同意了。”
  范宁点点头,“其他几个条件他们打算如何履行?”
  “军费他们会很快送来,至于道歉,王徽会派儿子觐见大宋天子请罪,然后两百万两银子的安置费他们会一并送来。”
  “还有一份名单!”范宁提醒道。
  韩绛将手中一只卷轴递给范宁,“这就是渤海人贵族名单,一共四百四十七人。”
  范宁打开卷轴,见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有些年头了,不是刚刚才炮制,他点点头,“这些人要一一确认才行。”
  “还有一份这个!”
  韩绛将另一份卷轴递给范宁,范宁展开,是一份诏书,准许宋军在身弥岛无条件永久性驻扎。
  又过了不久,城内用牛车送来三百万两银子。
  看得出高丽朝廷很急切,希望宋军早点撤离,范宁倒有点犹豫了,和韩绛商议道:“韩公觉得我们要不要见一见高丽王?”
  韩绛想了想道:“如果高丽天子出城来见殿下,那就意味着高丽投降了,这个性质就有点严重,其实我觉得现在处理最好,狠狠教训他们一番,又给高丽留了一点薄面,殿下,我建议到此为止,毕竟已经斩杀了对方六万多人。”
  范宁点点头,“那就依韩公之言!”
  次日一早,城外宋军撤退了,上千艘战船也陆续离开了开京湾,确认宋军离去,城内的军民才奔涌出来,挖出掩埋的尸体,进行辨尸安葬,祭奠,城内哭声一片,王徽又下旨建立忠烈祠,将六万余人的名字移入忠烈祠中,享受四时祭拜等等。


第七百五十四章 离职之行
  宋军在辽河口卸下十万骑兵后,船队又继续南下,绕过了高丽半岛,一路北上,船队驶入一处尚未开发的天然良港。
  这处天然良港就是今天清津港,是一个巨大的天然良港,海湾内可以容纳上千艘战船。
  十万宋军在清津港登陆,转道向南行军五十里后,便抵达了从前渤海国都城之一的南海府,近五十万渤海国人便被迁徙到这里。
  在一个巨大的山谷内,漫山遍野都是小帐篷,近五十万勃海人还在苦苦等待高丽兑现他们的承诺,送来粮食和各种物资,但五万高丽人和数百名高丽官员已经撤离。
  已经过去大半个月,渤海人缺衣少食,日子过得十分煎熬,不少人家已经断粮,不得不靠挖草根,剥树皮度日。
  这天上午,山谷外忽然出现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十万宋军出现了,宋军士兵开始按照名单找人,不到一个上午,名单上的四百四十七人全部被找到,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是自己送上门,他们是渤海人的领袖,他们当然要出面和宋军交涉。
  四百余名渤海人贵族被宋军用一艘大船将他们送走,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他们全部被推下大海,丧身鱼腹,对待分裂者,从古至今都是斩尽杀绝,不留后患。
  失去了领头人,五十万渤海人便成了待宰羔羊,再加上宋军承诺给他们粮食,五十万渤海人便顺从地跟随宋军离开了山谷,在清津港上船,上千艘大船带着他们南下,每个人都忐忑不安,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命运是什么?
  这五十万渤海人最终被安置在京东西路、江南西道和河北东道,数十年后,他们已彻底汉化,身上再找不到渤海人的印记。
  八月底,范宁在辽阳府见到班师回京的天子赵顼,按照他和赵顼的约定,现在已经到了分手的时候。
  范宁上缴了兵符和官印,赵顼也颇有点伤感,两人骑马在一片草地上缓缓而行。
  赵顼用马鞭指着北方道:“皇祖父告诉我,将来大宋的威胁还是来自于漠北和东北,所以朕很赞成太师解决渤海人的手段,但以后呢?以后大宋该怎么面对漠北和东北的威胁?”
  范宁微微笑道:“北方三大部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互相厮杀、敌对,就像微臣劝陛下那样,封两个可汗,导致三方不睦,但大宋一定要密切关注漠北草原的动态,不能让某一个部落坐大,当一个部落走向强大时,就应该支持他的对手,所以情报机构非常重要,陛下一定要重视。”
  赵顼点点头,“朕也深有体会!”
  范宁又道:“至于东北方向,陛下要关注室韦人,现在契丹人、女真人和奚人都被灭,微臣担心室韦人会迅速南下填补空白,陛下要加快向东北扩张,必要时可以实施军户制,让军人带领家人去东北开荒定居,另外对室韦人要画一条红线,不能容许越过黑水,一旦室韦人强行南下,陛下就要迅速出兵镇压驱赶。”
  其实范宁担心的是室韦人一支,蒙兀部,也就是后来的蒙古人,不过这个部落现在还没有出现,范宁也不能说得太多,只能让赵顼自己去关注了。
  “太师还要回京城吗?”
  范宁摇摇头,“我打算去鲸州,参加鲸州的首个建县仪式,然后再去鲲州,然后再去泉州,在泉州汇合后乘船南下。”
  赵顼探口气,“太师这一走,不知朕什么时候才能再见。”
  “陛下,微臣的南陆道安抚使兼总督,至少每隔两年会回京述职一趟,陛下就不用担心了。”
  赵顼想想也对,他点点头又问道:“对大宋内部的变法,太师怎么看?”
  “陛下,微臣是改良派的首创者和倡导者,事实证明,改良派是成功的,不仅有效缓解了各种矛盾,还避免了大宋出现分裂,陛下,大宋一旦出现改革派和保守派,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党争,这是朝廷的毒瘤,若不及时清除,大宋迟早会毁在它手上,微臣不敢奢望陛下成为改良派,只希望陛下能够多听听朝臣的意见,千万不要独断决策。”
  赵顼微微点头,“太师说得很对,朕记住了!”
  “陛下,臣要告辞了。”
  “去吧!替朕好好治理南大陆。”
  当天晚上,范宁带着百余随从乘船连夜离开了辽阳府。
  众大臣送他上船,望着大船远去。
  从此,范宁的身影和影响力便渐渐在朝廷淡去,但他的名字却一直被朝廷铭记。
  ……
  范宁乘坐的两艘万石大船出了辽河,又转到高丽半岛最南端的耽州。
  耽州是范宁开拓海外的第一个州,但目前也是发展最弱的一个州,一是岛上资源不多,人口少,其次是宋朝和高丽的贸易一直没有起来,另外,耽州也担负着宋朝和鲲州之间的中转站。
  耽州知州叫做沈南生,他热情接待了范宁的来访,并带他参观了耽州的主要经济区。
  两人走过一片片丘陵,两边都种满了一望无际的柑橘树。
  “殿下,耽州目前主要以农业和造船业为主,农业是种水稻,能解决粮食自给,另外,耽州柑橘很有名,京城叫做‘耽柑’,皮薄、汁多、甘甜,非常受欢迎,每年向京城输送柑橘达三百万大筐,仅此一项,耽州的收入就是两百万贯,然后买回布匹、茶饼等各种日用品,还略有盈余。”
  范宁点点头问道:“柑橘也分大年和小年吧!如果是小年份,产量偏低,收入就会锐减,那时怎么办?”
  “除了新鲜柑橘送到京城外,我们还用柑橘酿酒,卖到高丽,每年也能净赚七八十万贯,再就是造船!”
  “造船?”
  范宁顿时有些惊讶,“我怎么不知道耽州还有造船业?”
  “启禀殿下,耽州造船都是造千石左右的小料民船,主要卖给日本和高丽,这是朝廷允许的,不过造船业刚刚才开始,要明后年才有收益,估计每年净收入在五百万贯左右。”
  下午,他们来到了耽州船场,船场里有上千名工匠在忙碌,干得热火朝天,一艘艘千石民船已初具雏形。
  “这是官办造船场!”
  沈南生笑着介绍道:“造船工匠都来自大宋各家船场,当地人我们只允许他们进柑橘园,但造船却不能让外人参与,以防止造船技术泄露。”
  范宁只是笑了笑,并没说什么,事实上,造船技术外泄防不胜防,如果高丽和日本真的有心,他们完全可以出高价挖走民营船场的老船匠,就像北岛把朱氏造船场搬走一样。
  他自己也给朝廷反应过此事,朝廷也只是将造万石大船的船匠进行登记造册管理,而普通船匠基本就放任了。
  所以千石左右的造船,现在已经谈不上技术泄露。
  “那是什么?”范宁指着远处一座大仓库问道,他有点奇怪,居然还有士兵在门口站岗。
  “那也是造船场,不是只是造零件,就是万石大船船轴。”
  范宁顿时有了兴趣,笑道:“看看去!”
  巨大的工场里很冷清,只有数十名工匠在有条不紊地做事,和外面的热火朝天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是军器监专门从京城派来的一批老工匠,利用耽州的深山巨木,专门造万石以上的巨船龙骨,但一根龙骨至少要造五年以上,所以要好几年后才能见效。”
  范宁看见了一根根巨大的龙骨矗立在墙角,至少有数百根,还有数十根两万石以上大船的龙骨。
  每一根龙骨都要反复油漆、浸油,阴干,再油漆、浸油,这一过程要延续五年才能得到一根合格的龙骨。
  “这些龙骨的收入,耽州有份吗?”范宁笑问道。
  沈南生摇摇头,“这其实是军器监的龙骨工场,和耽州无关,只有外面的造船场是我们的。”


第七百五十五章 鲸州首县
  离开耽州,船队继续东行,穿过对马岛,沿着日本国北海岸航行,半月后抵达了鲲州,不过范宁没有在鲲州停留,而是继续北上,他要去鲸州,他作为天子的代表,参加鲸州首县的开城仪式。
  鲸州就是今天的库页岛,这里生活着少量的鲲族人,主要有三个部落,共两千余人,鲸州上的鲲族人非常淳朴,和鲸州驻军关系十分密切,常常用猎物、海珠、珊瑚来换取粮食和日用品,甚至还有几名士兵娶了鲲族女子为妻。
  鲸州主要产木材和砂金,尤其盛产名贵的红松以及琥珀木,在鲸州建县一直是范宁的夙愿,但朝廷最终的决定是把鲸州并入鲲州,改为鲲州府,鲸州改名为鲸岛,暂时没有建县的计划,只是鲲州海峡对面建了一座两百户人家的镇子,作为鲸岛的长驻军民。
  但朝廷又在鲸州的黑水入海口对面建了一座平夷城。
  平夷城是一座军城,不过它的面积相当于一座中等县城,在宋军收复辽东后,驻扎在平夷城的一万军队将撤离鲸州,只留下一千驻军,连同他们的家眷一起长驻鲸州,建县的时机便成熟了。
  这天上午,范宁的船只抵达了平夷城军码头,主将杨帆前来迎接范宁到来,杨帆年约四十岁,是一名统领,平夷城建县以后,他只管军队,百姓政务由县令和县丞负责。
  范宁沿着阶梯上了悬崖,笑问道:“县令和其他官员呢?”
  杨帆笑道:“他们去鲲州部落了,协商鲲族人入籍大宋一事,鲲族人有些顾虑,需要他们去开导。”
  “鲲族部落离这里远吗?”
  “殿下去过的,离这里约五十里。”
  “那我也去看看。”
  范宁很清楚鲲族人的顾虑在哪里?当初鲲州的鲲族人也入籍大宋,但因为他们和日本鲲族人有勾结,企图出卖鲲州的利益,被宋军全部送到秋田去了。
  解铃还需系铃人,这个铃当初是他系的,当然需要他来解开。
  杨帆立刻备了百余匹马,带着范宁和他的随处前往鲲族部落。
  范宁抵达了鲲族部落,整个部落的人都闻讯出来迎接,还有鲲州知府赵覃,新任鲸县县令罗柠等官员一起出来迎接。
  老酋长已经去世了,新酋长是老酋长的儿子,当年常去鲲州,范宁也认识,还他记得叫做蒙伍,只不过现在看起来很苍老了。
  范宁在鲲州以及鲲族中的威望极高,酋长带来一千多名鲲族人向他行大礼下拜。
  范宁连忙扶起他,“蒙伍酋长,快叫大家都起来吧!都是老朋友。”
  蒙伍喊了几声,众人都站起身,蒙伍笑道:“听说大人要来参加鲸县成立,大家都很期待啊!”
  “呵呵!酋长的汉语很熟练了嘛!”
  蒙伍当初在鲲州就能说几句汉语,现在经常和宋军在一起,汉语变得很熟练了。
  “怎么样,愿意加入大宋籍吗?”
  范宁很爽快,开门见山便问他,见他有点犹豫,范宁又笑道:“加入宋籍的好处想必你也知道了,那你有什么顾虑,尽管说出来,有的事情只要我决定了,朝廷和天子都不会再更改。”
  这话说得很大,旁边知府和县令都有点瞠目结舌,这话他们可不敢说。
  蒙伍道:“既然大人这么爽快,那我就直说,主要是我们自由自在惯了,不想受官府约束,另外如果有北方蛮人侵犯鲸州,我们肯定会起来反抗,但除此之外,我们不想再接触战争。”
  “我明白了,一个是想要自由,不愿受官府管辖,另外是不想离开鲸州去打仗,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