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超级学霸-第3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特地取出一个最大红包塞在范真儿。
  “谢谢曾阿公!”
  嘴上说谢谢,心里却是一团雾水,里面怎么只有半块残玉佩,她还是以为银锭呢!
  她跑到父亲身边,小声道:“爹爹,这是什么?”
  范宁接过玉佩,心中一动,再看红包,果然还有一张薄薄的单子,取出里面的单子,范宁顿时吓了一跳,竟然是朱氏钱铺的黄金定额存票,取黄金一千两。
  大手笔啊!竟然是给孩子一千两黄金当压岁钱。
  他刚要开口,朱元丰却狠狠瞪了他一眼,“你想扫我的兴,就尽管开口!”
  范宁只得把后面的话吞回去,又对范真儿道:“这是一千两黄金,相当于一万两银子,凭单子和玉佩取,把它给你娘,让你娘帮你收起来。”
  范真儿听说是一万两银子,顿时眉开眼笑,这三个头磕得太值了,她连忙向母亲跑去。
  欧阳倩看到金票也吓了一跳,向范宁往来,范宁笑道:“是三阿公的心意,就手下吧!”
  “爹爹,我们是多少?”
  三个儿子和范灵儿也围了上来,他们是一人五百两黄金,不过长子范景也是一千两黄金,这也是家乡的规矩,长子拿最多,其他拿一半,不过朱元丰知道范宁最宠长女范真儿,所以也给范真儿全份。
  “你们都不少,都拿给母亲帮你们保存,景儿,你怎么拿两份?”范宁发现长子范景拿着两个红包,有点奇怪。
  范景指指最小的弟弟道:“这是我帮周儿磕头,是他的压岁钱。”
  “好,拿给你弟弟吧!”
  范宁十分欣慰,长子颇有长兄风范,不用自己提醒,他自己主动帮兄弟磕头。
  朱元丰散了红包,一时间满堂欢喜,这时开始上菜,众人斟酒布菜,笑声一片。
  朱元丰十分兴奋,举杯笑道:“来!为了除夕的团圆,我们干了此杯!”
  “干杯!”众人一起举起了酒杯。
  ……
  一夕尽欢,朱元丰身体抵不住疲劳,早早去休息了,众人又聊了半个时辰,朱佩见几个孩子都有点疲惫,便低声对范宁道:“夫君,我们也回去吧!”
  范宁点点头,便起身告辞,朱家也不阻拦,夜里还有祭祀,是要早点回去。
  众人上了马车,二十名女护卫也翻身上马,护卫着马车回府。
  除夕之夜,很多人家都要守夜,原因是要祭祀,家族祭祀一般都在寅时进行,也就是半夜四点,祭祀之前还要进行各种准备,一大家族都要提前赶到祠堂,所以除夕基本上无法睡觉,渐渐便形成了守岁的习俗。
  有人提议,把族祭改在大年初一早上祭祀如何,早点起来就是了,但这种安排基本上行不通,一是时辰有讲究,寅时是先祖受祭品之时,其次大年初一清晨还要举行新年朝会大典,总不能让京官们都无法祭祖吧!
  但还有一些家族是正月初五祭祖,这主要是让外面的家族子弟赶回故乡,春节为什么外地游子一定要回家,这是千年传统,流传至今,在漫长的岁月中,主要原因并不是为了回家团圆,而是为了赶回家祭祖,当然,回家团圆也很重要,但祭祖才是根本原因。
  范宁府上祭祀比较简单,不需怎么准备,所以回到府中,大家都早早睡了。
  寅时刚到,一家人都被叫醒了,除了曹秀一岁半的儿子,其他家人都匆匆洗漱,然后换上了黑色祭袍,来到了府中东北角的祭堂。
  祭堂是一座亭阁,最多二十个平方,外面是一个很小的院子,祭堂内摆着范宁父亲范铁舟、祖父范大川和堂祖父范仲淹三人的灵牌,虽然范宁很不喜欢祖父范大川,但那毕竟是他祖父,规矩不能破。
  祭堂内灯火通明,张三娘已经摆上了祭品,她提前了半时辰赶来祭堂,把事先准备好的祭品都一一摆上了供桌。
  供桌上已摆满了各种祭品,祭品分三排,后排放着羊头、猪头和牛头大三牲,中间是鸡、鸭、鱼小三牲,前面是香炉和两支大红烛,两边托盘内则是各色点心果子。
  剑梅子带着八个女弟子已经赶到,这也是传统,很多豪门大户人家都会请僧人或者道士前来参与祭祖,主要是需要他们辟邪和护灵。
  范宁带着家人已经在小院子等候了,这时,剑梅子用玉锤轻轻敲一记磬,‘当!’时辰到了。
  范宁带着全家走进祭堂,母亲张三娘和妻子朱佩跟在他身后,范宁取了三炷香,先不用点燃,最后全家的香一起在香炉中焚烧,主要是防香火烫着后面的孩子。
  范宁举香在眼前,默默念道:“在新年将至,万物轮回之时,子孙范宁特带全家来祭拜父祖,献祭祀之牲,行拜祭之礼,慰及先祖,望父祖在天之灵时时护佑子孙,子孙延绵,家道昌盛!”
  低声说完,范宁将三炷香插入香炉,跪下恭恭敬敬行大礼三拜,他起身道:“大家都来磕头敬香,拜祭先祖!”
  ……
  “咚!”
  大庆殿上方的景钟敲响,数千名文武大臣身穿朝服,在大庆殿广场上就位而坐。
  今天是正月初一,是每年新年大典的时间,所有在京九品以上的文武官员都要参加,天子和太后也会出席,缅怀过去,展望未来,为新一年的大宋祈福。
  时间不会太长,然后便是新年大宴,让文武百官尽享皇宫的珍馐美味、琼浆玉液。
  今天天公作美,霞光铺满大地,广场上积雪已清扫干净,房顶上的积雪在朝霞映照下,闪烁着瑰丽的光彩。
  大庆殿广场上摆了二十排数千个座位,五品以上官员都有自己的座位,五品以下官员则随意就坐。
  范宁和其他六相坐在第一排,欧阳修临时换了一个位子,坐到范宁身旁,低声道:“贤婿,明天晚上过来聚一聚吧!”
  范宁点点头,“明天没有安排,我带阿倩和孩子们一起来!”
  “方便的话,最好全家一起来!”
  范宁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欧阳修的后妻和几个儿女太势利,去年母亲去欧阳府做客,当他们得知母亲是农村妇女出身时,态度明显冷淡下来,使母亲再也不想去欧阳府。
  范宁只得歉然道:“母亲昨晚一夜未睡,有点疲惫了,可能要休息两天,明天就我和阿倩来吧!”
  欧阳修心知肚明,自己妻女去年表现得太无礼,让人家不敢来,也不想来了,他心中只得暗暗叹息一声,点点头道:“贤婿自己决定吧!”
  这时,有几名宦官走出来,高声大喊道:“太皇太后驾到!皇帝陛下驾到!”


第七百一十五章 新年大宴
  鼓乐齐鸣,只见一队队侍卫走了过来,分列两边,紧接着,近百名宦官和宫女打着黄罗盖,打着羽扇,簇拥着太后和太子缓缓走来。
  众人一起躬身行礼,“祝太皇太后宏福安康,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曹太后在一旁坐下,天子赵顼走上前道:“各位大臣免礼!”
  “谢陛下!”
  赵顼端起一杯酒道:“去年新年朝会,我们欢庆灭亡了西夏宿敌,而今年朝会,我们又再次欢庆收复幽燕,燕山府重新回归中原王朝,在此举国欢庆的时刻,我们同缅去年的壮举,同时期待新的一年,大宋军队再立新功,这第一杯酒,我们献给去年为国捐躯的将士。”
  赵顼将酒缓缓洒在台阶前,众人也将酒洒在地上。
  随即又斟了第二杯酒,赵顼举杯朗声道:“这二杯酒,我们敬太皇太后,她是我们大宋的定国基石,祝她老人家健康长寿,福恩永泽!”
  众人一起向曹太后举杯,曹太后端起酒杯笑着柔声道:“感谢官家,感谢各位大臣,我们一起饮了此杯。”
  众人举杯一饮而尽,赵顼这时又斟满了第三杯,高声道:“来!为了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我们干杯!”
  “干杯!”
  数千官员举起酒杯高喊,一起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赵顼举着空杯笑道:“各位爱卿请尽情享受珍馐玉液,一醉方休!”
  新年宴会开始了,天子赵顼和曹太后只稍微饮两杯,便匆匆离去了,没有了天子和太后在,大臣们谈笑风声,尽情喝酒,每年的新年大宴,不少大臣贪杯,都喝得酩酊大醉,被宦官们扶着送回去。
  ……
  朱佩和家人们也吃过了午饭,在坐在暖阁里闲聊,这时,一名丫鬟慌慌张张跑来,“夫人,老爷被送回来了,好像喝多了几杯。”
  朱佩叹口气,又和去年一样,喝得烂醉回来,她连忙和家人向府外赶去,只见两名宦官架着醉醺醺的丈夫进来,朱佩上前埋怨道:“怎么会喝成这样子?”
  宦官苦笑道:“启禀王妃,敬小范相公酒的大臣太多了,他实在招架不住!”
  “谢谢两位公公,给我吧!”
  朱佩和欧阳倩一左一右接过丈夫,朱佩又吩咐大管家给宦官和车夫每人十两银子,宦官千恩万谢走了。
  “我们扶他去哪里?”欧阳倩问道。
  “去书房吧!暖阁香味太重,估计他会吐。”
  朱佩又让阿雅去准备醒酒汤,两人扶着丈夫去了书房。
  “不必这样夸张,我就稍微多喝了几杯,我自己能走。”
  “你还没有醉,话都说不清楚了。”朱佩恨恨道。
  “我头脑很清楚,就是……就是腿上不听使唤。”
  范宁话有点多,又搂住欧阳倩道:“倩姐,和岳父说好了,明天去他府上吃晚饭,你准备点礼物,我就不想操心了。”
  “也没让你操这些闲心,你少喝几杯倒是正经。”
  “我心中高兴知道吗?我觉得自己又回到了从前。”
  “你去年喝多了,还说自己是从一千年后过来的,估计你今年又会说自己从汉朝过来的,我们都替你想好了。”
  范宁被扶进了书房,直接靠坐在椅子上,书房里已经点了炭盆,格外温暖。
  范宁忽然站起身,捂嘴向门外冲过去,冲到院子,蹲在墙角大吐,朱佩和欧阳倩扶着他轻轻捶背,阿雅端着醒酒汤过来,朱佩将醒酒汤一分为二,一杯给范宁漱口,范宁漱了口,又将另一杯醒酒酸汤一口喝干,这才舒服了很多,扶着两个妻子进房了,几名丫鬟过来把院子清理干净。
  范宁又喝了一盏热茶,摇摇头道:“曹诗那个龟儿子带着几十个将军来灌我酒,今年开战,我一定要让这个混蛋第一个冲城头。”
  “夫君昨晚大半夜都没睡,要不先睡一会儿吧!”
  范宁点点头,他确实有点困倦了。
  书房里面就有一张床,两人迅速给他铺了床,扶他躺下,盖好了被褥,这才关上门离去了,临走时,朱佩心细如发,特地把窗子开了一半,让空气流通,否则房间里烧着炭火,很危险的。
  ……
  次日下午,范宁带着欧阳倩以及欧阳倩生的两个孩子范真儿和范楚来到了欧阳府。
  明天还要去曹家,后天还要去几个相国府上坐坐,这个新年,注定他是没有多少休息时间。
  马车在欧阳府前缓缓停下,欧阳修的长子欧阳华带着妻子吴氏在门口迎候范宁和妹妹到来。
  欧阳华不是科班出身,受父荫得了官职,所以升职比较缓慢,十几年才从正八品升为从六品,现在是礼部司员外郎,主管各地发解试,手中也颇有实权。
  比如他每年负责核定各州发解试名额,在掌握尺度方面,只要稍微松一松,某个州就会多几个解试名额。
  范宁从马车上下来,看见了欧阳华夫妻,便笑道:“阿倩,大哥在呢!”
  欧阳倩连忙笑吟吟出来道:“大哥,大嫂,好久不见了!”
  吴氏上前挽住欧阳倩的手臂笑道:“快半年没见你了,上次请你来,你又说有事,封了偏王妃,我请不动你了?”
  “大嫂说什么话,上次是真的有事。”
  欧阳倩在大嫂耳边说两句,吴氏笑道:“看来是我误会你了,真儿呢?”
  范真儿上前行礼,“舅母!”
  “哟!又长高一截,快要和舅母一样高了,明年就要找婆家了吧!有没有自己喜欢的人?给舅母说说,舅母替你做主!”
  “舅母,你在胡说什么?”范真儿羞得满脸通红,拉着母亲的手不依。
  欧阳倩叹口气,“我家这个女儿是个空心萝卜,白长这么高的个子,其实还是个小孩子,这么大了,还整天和松鼠刺猬打交道。”
  “娘,爹爹都同意的。”
  欧阳倩瞪了她一眼道:“你爹爹什么事情不同意过?等你五十岁了,你爹爹还是会同意。”
  “谁五十岁了?”范宁在旁边插口笑问道。
  欧阳倩娇嗔道:“你快点进去吧,女人说话,你管那么多做什么?”
  欧阳华牵着外甥范楚的手问长问短,范楚今年八岁,也是一个文静知礼的孩子,举手投足都显得很有教养。
  这时,范宁发现府门外的拴马桩上拴着十几匹马,便问道:“今天还有客人吗?”
  欧阳华歉然道:“本来是没有的,但父亲的一批学生忽然上门来拜年,也不好推迟,妹婿,今天很抱歉了。”
  “这倒无妨,过年热闹一点是好事,大家都记着恩师,是他们的心意嘛!”
  范宁笑了笑,又问道:“扬州增加的发解试名额批了吗?”
  欧阳华点点头,“已经批下来了,年前就发给扬州,他们原本是三十五个名额,现在增加到五十个解试名额,和平江府一样了,让好多地方都不服气,说朝廷偏心。”
  “这是扬州州学和县学长期帮助朝廷安置移民,应该给的奖励,有什么不服气的?”
  “我也这样解释过,可就是不服气。”
  欧阳华摇摇头苦笑道:“这是没办法的,你就算告诉他们一万个理由,也没有用!”
  众人走进府内,吴氏带着欧阳倩和孩子去了内宅。
  欧阳华则带着范宁来到大堂上,大堂上坐了三十几个年轻人,都是欧阳修的学生,有的已经中举的学生,目前出任地方官,特来看完恩师,有的是现在的学生,准备后年参加科举,众人坐满了大堂,谈论得热火朝天。
  欧阳华快步走进大堂,给父亲低声说了两句,欧阳修笑道:“你们的观点和我谈没用,小范相公来了,你们向小范相公请教!”
  众人听说范宁来了,连忙起身出来行礼,“参见范相公!”
  范宁微微笑道:“各位才俊都是我恩师的高徒,都是大宋的栋梁之才,大家不必客气,请坐下吧!”
  众人纷纷就坐,欧阳修兴致盎然对范宁道:“刚才我们在谈论变法,你来得正好,给大家传授一些经验,我的头脑有点迟钝,跟不上年轻人了。”
  范宁也不客气,欧阳修身旁坐了下来,这个位子一直空着,显然就是留给他的。
  范宁微微笑道:“变法的范围很广,大家重点针对哪一方面?”
  这时,一人高声道:“请问小范相公,青苗法还会再实施吗?”
  范宁看了看这名问话者,见他年约二十三四岁,长一张长脸,便笑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官任何职?”
  年轻人躬身道:“学生蔡京,官任钱塘县尉!”


第七百一十六章 提携后辈
  范宁微微一怔,竟然是蔡京,他当年泉州出任海外经略使时,曾派人去找过蔡京,却得知他进京游学去了,没想到在这里意想不到的时刻遇到了。
  范宁笑道:“那么蔡县尉自己认为呢,青苗法还会不会推行?”
  “刚才我们就在讨论这个问题,各有见解,我个人认为保甲法是青苗法的基础,保甲法不实施,青苗法就很难推广,但大家都不明白,为什么保甲法是青苗法的基础?”
  范宁点点头,“保甲法的作用是把百姓组织起来,十户为甲,十甲为保,早在商鞅变法时就有实施,商鞅变法是五户为一伍,十户为一什,更偏重于军事战争,而我们是偏重于农耕,每一保中必须有一户中农,每一甲中要有一名富农,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就为青苗法实施找到了担保人。”
  范宁见众人都听得很入神,又继续道:“青苗法的本意是农民在春耕之时,无钱购买种子,只得去借高利贷,最后还不起高利贷,失去土地,沦为赤民,说实话,这个问题已经有几百年了,一直就没有好好解决过,唐朝中期最为严重,最后引发了安史之乱爆发,所以王相公就想通过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春耕之时,由官府借钱给农民,但农民还不起怎么办?这个时候保甲法就起作用了,由同保中的富农担保,农民还不起钱,由富农代为偿还,然后富农向这名农民索要欠钱,官府是没有风险的,风险转嫁给了富农。”
  “如果这位欠钱的农民不肯还钱给富农怎么办?”蔡京问道。
  “问题就在这里,王相公制订青苗法时,他认为既然是乡里乡亲,大家都碍着面子,不会借钱不还,最多会拖一拖,富裕人家也不会在意这点钱,实在还不了,那就算是富人帮助穷人,也是一件符合道德的好事,但在试点操作时,却出现了一户地主要为五六十户百姓担保的情况。所有人家都认为,别人都不还,为什么我要还?最后结果就是没有一家肯还钱,这户地主要不到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