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超级学霸-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宣旨宦官口中得知,辽国特使张孝杰正在京城和宋朝谈判,但范宁知道天子宣他入京,并不是为了谈判,而是要了解整个战局的走向,宋军从东线到西线,投入了五十余万大军,数千艘战船,确实铺得很大,这一切都掌握在他范宁手中,在外人看来,就有点雾里看花的感觉了。
  范宁一路来到紫微殿前,对一名当值侍卫班直道:“速去禀报官家,就说范宁求见!”
  侍卫匆匆跑去御书房了,范宁则在台阶前等候,这时,忽然有人叫他,“贤婿几时回来的?”
  范宁一回头,身后竟是欧阳修,他连忙上前行礼,“参见岳父大人!”
  “不必多礼,你是几时回来的?”
  “刚刚到,还没有来得及回府,就直接过来了。”
  “难怪没听倩儿说到你,昨天她还带孩子来探望我,说你可能要过一些日子才能回来。”
  “原本是这样打算的,我准备亲自盯住井陉之战,但接到天子诏书,不得不赶回来。”
  欧阳修点点头,又问道:“井陉之战怎么样?大家都很关注,但报上语焉不详,让人担心啊!”
  范宁微微叹息道:“只能用‘惨烈’两个字来形容,双方都伤亡惨重,不过局面还在宋军的控制之下。”
  “那能用谈判解决吗?”
  范宁摇摇头,“已经打到今天,谈判是解决不了,只有你死我活。”
  “哎!现在谈判也陷入了僵局。”
  这时,一名宦官跑了出来,躬身道:“范相公,官家召见!”
  范宁对欧阳修笑道:“那小婿先进去了。”
  “去吧!回头有时间来我府上坐坐,我们好好聊一聊。”
  “一定回来!”
  范宁给欧阳修行一礼,便跟着宦官匆匆进偏殿去了。
  欧阳修望着女婿背影走远,轻轻叹口气,哪有翁婿同朝为相的道理,前几天已经有人发出了质疑,这个欧阳修知道自己迟早要面对,自己女婿前途无限,这个相位自己应该辞去才对,不能让人抓住把柄说闲话。
  范宁来到御书房,宦官进去禀报了,片刻出来道:“官家请相公进去!”
  范宁稍微整理一下衣帽,这才走进了御书房,他见天子赵顼正坐在御案前批阅奏折,便连忙上前道:“臣范宁参见陛下!”
  “小范相公免礼平身,请座!”
  两边各放着一把软椅,这是给年迈大臣坐的椅子,范宁在左边椅子上坐下。
  “陛下召微臣进京,有什么紧急事情吗?”
  赵顼迟疑一下道:“朕宣召相公进京,有没有影响河北战局?”
  范宁摇摇头,“井陉之战是狄副帅指挥,微臣只是去巡视进度,不影响军队作战。”
  “现在井陉之战进展如何?”
  “双方都伤亡惨重,辽军阵亡已超过三万人,宋军伤亡也不少于八千,不过宋军是受伤者众多,实际阵亡只有两千四百余人。”
  “双方激战快二十天了吧!辽军的粮食就一直没有耗尽?”
  范宁微微笑着:“在微臣回来之前,宋军巡哨抓获了一名正翻山越岭寻找出路的辽军士兵,从他的口中我们得知了辽军的粮食情况,他们带了二十天的干粮南下,他们为了节约干粮,到处剥树皮,挖草根,并杀马煮汤,在微臣回来之时,他们的干粮只剩下不到五天,杀病弱战马超过三千匹。”
  “那相公觉得他们还能支撑多久?”赵顼担忧地问道。
  “从马匹数量来说,至少还能维持半年。”
  “还要半年吗?”赵顼惊呼起来。
  “其实用不着半年。”
  范宁轻轻摇摇头道:“陛下,井陉攻防战其实是一场意志和战斗力的较量,辽军的战斗力确实很强,意志也很坚韧,二十天来,攻打娘子关一天都没有停息过,但我们军队的意志和战斗力更加强大,不管辽军怎么拼死进攻,宋军士兵依旧牢牢守住娘子关,微臣觉得井陉之战其实已经没有悬念,如果辽军要突围三个月,那我们就死守三个月,一直将敌军全部歼灭干净为止。”
  “娄烦关情况如何?”
  “启禀陛下,娄烦关的辽军一次激战便阵亡超过八千人,已经暂停进攻,宋军也付出了近五百人的伤亡。”
  “一战就阵亡了八千人?”
  赵顼眼中有了几分兴趣。“相公给朕说说,这一战是怎么打的?”
  “陛下,娄烦关主将杨英诱敌深入,同时派一支三百人的斥候队上了山崖顶上,当辽军大举进攻之时,他们从山顶抛下来上百颗铁火雷,在三里长的密集人群中爆炸,辽军伤亡极其惨重,不得不连夜退出峡谷,不敢再进攻,事后宋军清理阵亡敌军尸体,共焚烧了八千两百具尸体,这还不包括受伤逃出峡谷的士兵,如果说伤亡总人数,不会低于万人。”
  “这名主将厉害啊!立下大功,他姓杨,莫非也是杨老将军的子侄吗?”
  “陛下说得没错,正是杨家将的后人。”


第六百八十九章 出兵河北
  赵顼点点头又问道:“那相公下一步打算怎么走?”
  “陛下,辽军已将幽州的五万军调去镇守辽阳府,整个幽燕只剩下三万人守幽州城,微臣准备集结河北二十万大军夺取燕山府。”
  赵顼有些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负手来到窗前,怔怔望着天空,终于要攻打幽州了,如果能夺取幽州以及燕山府其他各地,那自己也能向先祖交代了。
  赵顼长长出了口气,克制住心中的情绪,这才转身对范宁道:“现在辽国特使就在京城,是否要把他直接打发回去?”
  范宁想了想问道:“对方是什么述求?”
  赵顼冷笑一声道:“耶律洪基要求无条件停战,要求我们将井陉的辽军放回辽国,作为回应,辽国可以书面承诺不再谋求大宋岁币。”
  范宁笑了起来,“这好像是以胜利的姿态来说话,耶律洪基真的自大到这个程度?”
  “所以朕让知政堂不要理睬对方,等他们清醒一点再说。”
  “陛下,微臣建议谈判也不要破裂,要给耶律洪基一线希望,使我们能顺利夺取燕山府。”
  “那大同府是不是一并夺回?”
  范宁微微欠身道:“陛下,微臣还是那个意见,以国力对阵国力,慢慢和辽国耗下去,最后用国力这根绳子绞死辽国。”
  赵顼点了点头,“朕明白了!”
  ……
  范宁和赵顼足足谈了一个多时辰,从御书房告退出来时,已经是中午时分。
  赵顼知道范宁是坐船回来,特地安排一辆马车,送范宁回府。
  范宁回到府中,着实让家人惊喜万分,得知丈夫还没有吃午饭,朱佩急忙让小厨房安排午饭,又让管家去安排随从士兵的吃饭休息。
  坐在舒适的高背椅上,范宁慢慢喝了一口酒,对朱佩歉然道:“我倒是希望能在京城多住几天,但战局已到关键时刻,我最迟后天一早就要出发,返回河北。”
  “夫君,这场战争还要多久才能结束?”欧阳倩在旁边问道。
  “一到两个月吧!等这场战役结束,我就能好好休息一两年了。”
  “也是,这几年夫君一直在东征西战,报上说,夫君只是挂了一个参知政事头衔,基本上没有在知政堂投过票。”
  “好像投过的吧!”
  范宁想了想笑道:“我记得年初投过票的,还有教改方案不是我推行的吗?怎么是挂个参知政事头衔呢?是哪家报纸在胡说八道。”
  “《信报》上说的,夫君要不要带兵去把它查封了?”朱佩捂嘴笑道。
  “老爷子的报纸,那就算了。”
  范宁忽然想起一事,又问道:“北岛那边有什么消息?”
  朱佩想了想道:“应该没有什么消息吧!二叔和二婶去北岛了,这次是搬过去养老,以后恐怕就不会回来了。”
  “那奇石馆怎么办?”
  “奇石馆好像交给范家了,现在的掌柜我也不认识,好像是个远房三叔,好像叫做范弘。”
  范宁摇摇头,他也没有听说过,他吃罢了午饭,长长伸个懒腰,回书房休息去了。
  ……
  次日上午,范宁去了知政堂,在知政堂圆厅内,除了韩绛在莱州和登州安置辽国汉民没有回来,其他五位相国都在坐,专注地听取范宁阐述了目前的局势和接下来的计划。
  “目前井陉围困战主要由河北军队来完成,我们已经投入了八万大军,河北边境的驻军只有十二万人,考虑到还要留一部分军队防御,那么能动用的军队目前只有十万人。所以我昨天要求从陕西路的二十万驻军中,调十万大军入河北参战,官家已经同意我的请求并下旨调兵,但光有军队还不行,还必须有后勤保障,所以我希望知政堂能从河北南部调五万民兵参与后勤运输。”
  富弼有些不解问道:“动员民兵支援后勤没有问题,但五万人是不是太少?”
  范宁摇摇头笑道:“燕山府河网密布,桑干河几大支流已经把重要的城池覆盖了,可以行驶三千石的货船,我们有蒸汽机船为动力,不需要人力拉纤,五万人只负责装船卸船,足够了,现在夏收正忙,不需要增加太多人手。”
  “请问小范相公,后勤重地准备放在哪里?”文彦博问道。
  范宁指着地图道:“整个燕山府之战我分成三处战场,一处是西部战场,以易州为后勤基地,向西占领蔚州,向东占领涿州;第二处是东北战场,以莱州水军为主力,攻占平州和辽西走廊,这两处战场比较容易,重点是中部战场。”
  范宁一指幽州城,又道:“我准备以幽州城东面五十里外的璐县为根基,它紧靠璐水,三千石的货船可以直达县城,以这里为根基,西可以攻打幽州,东可以控制蓟州和景州,北可以控制顺州和檀州,是非常理想的战略要地,所以我第一步就是要拿下璐县。”
  范宁放下木杆,又对众人道:“目前幽州地区只有三万军队死守幽州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辽国其实已经放弃了幽州,只是没有彻底放弃,还抱着一线希望,坚守幽州城顽抗,所以这次攻打燕山府,实际上就是攻打幽州城,我希望能抓住战机,尽快出兵幽州。”
  ……
  陕西路的二十万驻军,实际并不止在陕西路,还包括在原西夏地区的驻军,河西走廊的驻军,以及河套地区驻军。
  在天子的诏令下,老将种谔亲自率领十万精锐西军从京兆府出发,在蒲津关渡过黄河,直向上党地区进发,他们将从滏口陉穿过太行山抵达河北磁州。
  与此同时,朝廷也下达牒文,要求河北南部的相州、大名府、博州、冀州、德州等四州一府征召五万民兵,并动用三百艘三千石的蒸汽货船以及三千艘拖船,分别从黎阳仓和河间仓运输四十万石粮食以及各种军用物资北上。
  六月中旬,二十万宋军从定州和霸州两条线同时跨过了白沟,浩浩荡荡向幽州方向进发,拉开了进攻燕山府的大幕。
  在燕山山脉的崇山峻岭中,一支八千人的宋军正疾速北上,这支军队是来自陕西路的西军,主将赵本生,是种谔手下的心腹爱将,长年驻扎庆州,以擅长守城而出名,他们的任务是镇守居庸关,防止辽军主力南下幽州。
  范宁的大局观极强,他既是用围魏救赵之策将幽州五万辽军调去了辽阳府,但又要防止辽国用幽州为诱饵,引宋军北上,然后主力杀入幽州,和宋军在沙场决战。
  范宁心里很清楚,在旷野里大军决战,二十万宋军还真不一定是十万契丹精锐骑兵的对手。
  从一开始,范宁压根就没有和辽军在沙场大战的想法,而是扬长避短,利用城池攻防战和水军优势来削弱击败辽军。
  所以二十万大军北上的同时,范宁必须要堵住从北方进入幽州的通道,从北方进入幽州的通道主要有三条,一条是辽西走廊,宋朝还没有山海关,但有榆关,莱州水军已经攻占了锦州和榆关,控制了辽西走廊。
  第二条道便是飞狐陉,从晋北进入幽州的通道,宋军在东面控制易县,西面控制了雁门关和瓶型关,实际上就堵死了这条通道。
  第三条通道叫做军都陉,就是今天张家口到塞外草原这条通道,这条通道的要害之地便是居庸关。
  居庸关形势险要,东连卢龙、碣石,西属太行山、常山,为天下之险,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居庸关实际有南北两个关口,南面叫做南口,北面称为居庸关,南北两个关口之间是一条长达四十里的溪谷,而溪谷两旁山势雄奇,地形险要。
  八千军队一路疾奔,经过三天行军,大军抵达了居庸关。
  此时辽军已全面撤出幽州城以外地区,居庸关也成了一座空关,没有士兵驻防,八千宋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关城。


第六百九十章 兵临幽州
  就在宋军占领居庸关的同时,莱州水军的战船从儒河北上,五千宋军也同样占领了卢龙县。
  十万东路大军沿着璐水一路浩浩荡荡北上,在璐水中,数百艘三千石船只满载着粮食和各种军用物品跟随着大军。
  范宁骑马在队伍中缓缓而行,按照宋朝制度,必须文官出任主帅,范宁自然是这次北伐的主帅,具体统兵由两名副帅负责,一个是西路军主将、太尉种谔,另一个是殿前副都指挥使、上将军曹诗。
  曹诗娶了仁宗皇帝的女儿兖国大公主为妻,目前已成长为曹家第四代中坚,曹家和高家虽然在南岛发展,但并不代表他们就会放弃宋朝的地位和资源,这次赵顼任命曹秀为北征副帅,实际上也是把收复幽燕的功劳给了他。
  仁宗曾经给赵顼留下遗旨,收复幽燕者可封王,而范宁在灭西夏时已封吴王,那么封王的指标也就留给了副帅,这个机会很多权贵世家都在极力争取,但也只有曹家能得到这个机会。
  另外老将种谔是范宁直接点名,他也得到了封王的机会。
  这让曹诗和种谔都格外激动,种谔甚至只用五天便率十万大军赶到了河北。
  “曹兄,南岛情况如何?”
  范宁娶了曹诗的堂妹曹秀为平妻,和曹诗自然也是妻舅关系,加上两人交情一直不错,所以两人都是一路同行北上。
  曹诗微微笑道:“南岛不如北岛发展快,听说北岛已经能制造蒸汽机,令人羡慕啊!”
  “有什么好羡慕的,北岛造出机器,难道不会供应你们?”
  “说得也是,二叔写信来,说南岛还是人口太少,贤弟,你说辽国汉民有多少人愿意去海外?”
  范宁笑了笑道:“我看韩相公的报告上说,大概有一万户左右愿意去海外发展,不过他们都习惯了辽国寒冷生活,不愿去热带,鲲州那边人口已经饱和了,不会再要人,那就只有去南大陆了。”
  “那我们南岛和北岛的气候不是更适合他们?”
  “这个要求我已经向知政堂提出了,富相公倒是同意分三千户人口给我们,但吕相公却反对,说南岛和北岛是私岛,不受朝廷管辖,朝廷不应该把人口分给南岛和北岛。”
  “关他什么事?”
  曹诗低低骂了一声,又问范宁道:“那最后呢?”
  范宁微微笑道:“最后当然是投票表决了,我和富相公、欧阳相公投了赞成赞成票,文相公投了弃权票,吕相公和鲁相公投了反对票,最后是三比二通过决议,其中两千户给北岛,一千户给南岛。”
  曹诗长长松了口气,范宁又道:“其实吕相公的反对也有道理,我们两座岛确实是在揩朝廷的油,但因为有天子默许,所以知政堂才网开一面。”
  这时,范宁见前方出现一座县城,便问曹诗道:“前面可是武清县?”
  曹诗点点头,“正是!”
  “我们看看去!”
  他抽一鞭战马,加快速度向前方县城奔去,曹诗催马跟了上去,他们带着数百骑兵很快来到了县城前。
  武清县是一座中县,原本驻扎五百辽军,但战争爆发后,县城内的辽军便已撤走,县城内冷冷清清,大街上没有一个行人。
  这时,几名官员带着十几名宋军士兵跑来,为首官员是宋朝刚刚接管武清县的县令,这次随军还带了一批年轻官员,他们负责接管沿途的县城。
  “卑职新任县令李汶参见范相公!”
  后面两名官员也跟着行礼,一个是县丞,一个是县尉,县丞也是朝廷派官,而县尉是原来的辽官。
  范宁点点头,“李县令对城内的情况可了解?”
  李汶连忙道:“大致了解了,城内原本有居民两千户,现在只剩下三百多户了,大部分是汉人,还有几十户契丹人,都是种粮为生的贫民,卑职刚才正在给他们讲述朝廷规定。”
  这时,士兵带着大群契丹百姓过来,大约有五六十户二三百人,妇孺老弱都有,也有数十名青壮男子。
  众人听说是宋军主帅,纷纷上前跪下,范宁看了看他们,除了服饰和汉人略有不同外,其他也没有什么区别,这些都是转为农耕的契丹人,汉化程度比较深。
  范宁摆摆手,对众人道:“宋军是仁义之军,不会行凶悍杀戮之举,大宋也是宽容的王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