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超级学霸-第3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封信来得正是时候,这两天辽国朝廷正在讨论增兵东京府的方案,争论激烈,迟迟拿不出一个明确的方案,范宁这时候便提出了要求。
  耶律乙辛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他当然明白范宁提出幽州军队增援辽阳府的目的,看来宋军的目标并不是辽阳府,而是燕山府,目前幽州地区驻扎了八万大军,其中五万军队就是从辽阳府调过来,把这五万大军送回辽阳府,那南京道的防御怎么办?耶律洪基会赞成这个方案吗?
  耶律乙辛很为难,在目前争论的几个方案中,都没有把南京道的军队调去东京的计划,自己如果仓促提出,又怎么能通得过?
  ……
  次日一早,耶律乙辛觐见天子耶律洪基。
  这几天,耶律洪基也是在为增兵东京辽阳府之事而烦恼,虽然宋军在东京道运走了十万汉民匠户,没有攻击城池,但并不代表他们不会再来。
  还有宋军在东京道北部袭击契丹生番部落,造成了严重人员伤亡,至少有二十个以上的部落失去了联系,东京道兵力太少,确实要增兵了。
  但现在辽国的军队人数锐减,八万人在渤海覆灭,还有十二万大军被困井陉,这就二十万大军没有了。
  整个辽国只剩下二十六万军队,西京大同府三万,东京辽阳府三万,南京析津府八万,中京大定府两万,上京临潢府十万,这是辽军目前的兵力部署,那么该怎么调兵。
  现在朝廷有两个方案,第一个意见是募兵十万,使总兵力能达到三十六万,另一个方案是从上京调三万军支援东京,这两个方案支持者各半,令耶律洪基十分为难。
  这时,宦官在门口禀报,“耶律相国求见!”
  “宣他进来!”
  不多时,耶律乙辛快步走了进来,躬身行一礼,“参见陛下!”
  耶律洪基叹了口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朕真的不知该如何调兵去东京道啊!”
  耶律乙辛不慌不忙道:“微臣正是为此事而来。”
  耶律洪基坐下道:“朕愿洗耳恭听!”
  “陛下,现在的两个方案其实微臣都反对,一是招募新兵,方案看起来很好,但制定方案的人却没想过,我们拿什么招募,招募新兵按照惯例,每人要给十贯安家费,那就要掏出百万贯,目前府库内的结余只有六十万贯,要负担整个辽国的财政开支,简单说,我们根本无钱招募新兵。”
  耶律洪基点点头,“这一点朕也考虑到了,确实财政困难,招募新兵暂时不太现实,那是不是要分上京的军队去东京?”
  耶律乙辛深深叹口气,“陛下,应该是二十万大军拱卫京城,现在还要分兵出去,臣深感忧虑啊!”
  “你的忧虑是指什么?”
  耶律乙辛向北边指了指,“陛下觉得他们真的臣服了吗?”
  耶律洪基顿时醒悟,耶律乙辛指的是草原铁勒各族,辽国正是为了压制草原各族,才将统治中心从东京转到上京,就在年初才镇压了克烈部的叛乱,他们怎么可能真的臣服?
  耶律乙辛又继续道:“现在我们压给草原各部的赋税比之前还增加了一倍,草原各部的愤恨可想而知,一旦上京驻军减少,草原各部一定会再次蠢蠢欲动,而且上京只有十万军队,要保住东京道,至少要调五万军队过去,只有五万军队的都城,陛下不觉得危险吗?”
  耶律洪基一阵心烦意乱,他确实没有想到草原部落的威胁,现在耶律乙辛提醒了他,他才意识到,上京的军队还真不能轻举妄动。
  “那……那该如何是好?”
  “陛下难道没想过调南京道的军队去增援东京道?”
  “你是说幽州?”
  耶律洪基心中一惊,他连连摇头,“幽州是在最前线,易县已经失守,如果把幽州军队调走,南京道恐怕就保不住了。”
  耶律乙辛苦笑一声,“陛下,南京道的军队是以步兵为主,偏重于防御,八万大军分散在各个城池,如果大宋二十万主力北攻,将南京道的军队各个击破,八万军队一样守不住南京道,不如留三万军队死守幽州,调五万军队去防御东京道,只要保住幽州不失,宋军攻下其他城池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耶律洪基有点意动了,南京道大部分城池都是空城,意义不大了,只有幽州城有数十万人口,如果死守幽州,放弃其他城池,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耶律乙辛看出了耶律洪基已经动心,他再添一把火道:“陛下,微臣是宰相,必须要以宰相的关注来说话,东京道是我们最大的财税来源,决不能被宋军占领,而南京道对辽国的财税贡献已跌到一成,属于鸡肋,作为宰相,微臣更看重东京道,东京危急,不能再犹豫了。”
  耶律洪基想到东京道的税赋财源,心中便是一紧,东京道对他们太重要了,不能有半点闪失,可南京道那边……
  犹豫一下,耶律洪基又道:“是否让奚人和渤海部发兵支援?”
  耶律乙辛叹了口气,“陛下觉得他们会出兵吗?”
  确实不太可能了,奚人和渤海部的四万军队刚刚丧身海底,再让他们出兵,自己也开不了这个口。
  他最终被耶律乙辛说服了,无奈地叹口气道:“就依相国的方案,留三万军队死守幽州,平州的五万军队立刻支援东京道。”


第六百八十七章 锦州奇兵
  一旦耶律洪基下定了决心,辽军便迅速行动起来,五万大军离开平州,疾速向东京辽阳府赶去。
  宋军已再次占领了觉华岛,以觉华岛为基地,宋军数十战船不断逼近平州,逼迫辽军不得不将南京道各地的军队调往平州。
  渤海水军统制苗顺利在第一时间发现了辽军的调动。
  在一艘万石大船上,苗顺利眺望着远处的辽西走廊,他可以感觉到五万军队正在迅速通过走廊。
  苗顺利当然不会愚蠢到拦截这支军队,且不说这是范相公的意图,以围魏救赵的办法将幽州的辽军调去辽阳府,现在阻击会破坏范相公的意图。
  可就算出兵拦截,他的三万军队也未必能敌得过五万精锐辽军,这一点苗顺利心知肚明。
  五万辽军北上了,苗顺利还在耐心等待锦州那边的报告。
  两个时辰后,一名士兵走进船舱禀报,“启禀将军,接到最新情报,辽军已经过了锦州!”
  苗顺利点点头,回头对付副将张顺道:“可以出兵了!”
  东京道兵力捉肘见襟,锦州驻防辽军才一千人,对于宋军而言唾手可得,宋军之所以迟迟没有攻打锦州,就是在等幽州的军队返回辽阳府。
  现在时机成熟了。
  两万宋军迅速上岸,他们兵分两路,一路五千人杀向南方的榆关,占领榆关就截断了幽州军队北上辽西走廊的通道,另一路一万五千军队在苗顺利的亲自率领下杀向锦州。
  第三天中午时分,宋军抵达了锦州,此时,锦州州治永乐县城已是一座空城,一千驻守士兵已经无影无踪,不知是跟着五万大军撤退,还是临阵逃走。
  城门开启,一名官员抱着官印孤零零地站在城门外。
  苗顺利率大军到来,官员上前跪下道:“永乐县令谢先恭迎天朝之军!”
  苗顺利马鞭一指县城问道:“城中辽军呢?”
  “启禀将军,一千辽军听闻大军到来,在半个时辰前弃城而逃,现在城中已无一名辽军。”
  苗顺利看了看开启的城门,回头对一名偏将道:“带五百兄弟进城查看,防止有伏兵!”
  “遵令!”
  偏将带着五百士兵飞奔进城了,苗顺利又对县令道:“县令请起,如果真如你所言,我可以接受投降,不会屠城!”
  “多谢将军!”
  不多时,偏将带着几名士兵出来禀报道:“城门附近没有伏兵,也没有火油、硫磺之类的物品。”
  苗顺利点点头,喝令道:“大军进城!”
  一万五千军队开进了县城,永乐县城颇大,城内很安静,街上没有行人,宋军杀来,吓得家家户户都闭门关窗,害怕之极。
  苗顺利又问道县令,“城内现在还有多少百姓?”
  “回禀将军,永乐县城人口最多时有八千户人家,三万余人,几次迁徙,现在只剩下一千余户百姓,人口五千左右。”
  苗顺利眉头一皱,“人口怎么下降这么多?”
  “主要是前年觉华岛被宋军攻占,辽国朝廷便将辽西的百姓大规模向辽阳府和大定府迁徙,现在辽西通道上的县城几乎都没有多少百姓,永乐县也不例外。”
  “那汉民占多少?”苗顺利又问道。
  “一半吧!以前是汉民占多数,后来大多数汉民都被强征去采矿了,现在汉民一半,契丹人和奚人各占另一半。”
  苗顺利点点头,“我可以不杀契丹人和奚人,但我要知道他们有多少青壮,如果青壮太多,那他们必须迁走,去安德县或者安昌县。”
  “请将军放心,城中百姓基本上都是妇孺,青壮男子都被征发去从军了,九成以上都是老人、妇孺和孩童,青壮男子最多只有两三百人,只要宋军保证他们家人安全,他们绝对不敢和宋军对抗。”
  苗顺利却毫不含糊道:“就算两三百人也比较危险,除了汉民青壮,其他契丹青壮和奚人青壮都必须带他们的家人离去,去安昌县安置,那边有很多空房子,他们的财产都可以带走,这件事请县令安排,我就不插手了。”
  谢县令见没有商量余地,深感无奈,只得点头答应了,他心中很清楚,宋军先礼后兵,一旦由他们来安置,那就是直接抓人了,非要出事不可。
  苗顺利又问道:“城内百姓主要居住在哪里一块?”
  “比较分散,基本上全城都有。”
  “这样不行!”
  苗顺利摇摇头道:“如果城中愿意暂时迁去金昌县,我很欢迎,如果不愿离开永乐县,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请大家尽量集中在一起居住,我看城东南比较好,让所有百姓带着财产暂时搬到城东南去居住,以免战争爆发时被波及。”
  苗顺利十分精明,他怀疑有辽军就潜伏在城内,一旦辽军攻城就里应外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百姓动迁,再全面搜查城池。
  “这……这影响太大了吧!”谢县令十分担心道。
  苗顺利一瞪眼,“你如果嫌麻烦,那我就让士兵帮忙搬迁,你自己看着办!”
  谢县令无奈,只得答应了。
  很快,十几名衙役开始挨家挨户动员百姓搬迁。
  这时,一名斥候旅帅找到了苗顺利,低声道:“城东北有几户大宅始终大门紧闭,看起来很诡异,卑职怀疑里面藏有不少人?”
  “怀疑的证据是什么?”
  “在几座宅子后面有一个堆放垃圾的地方,有几十只装粮食的麻袋,是刚丢弃不久,说明有人大量搬运粮食和其他物品。”
  苗顺利负手走几步,下令道:“把县令找来见我!”
  不多时,谢县令被士兵带了上来,苗顺利冷冷道:“我再给你在最后一次机会,城内到底有没有辽军?”
  旁边几名士兵拔刀而出,谢县令吓得瘫软在地上,垂头泣道:“他们把我儿子抓起来当人质,我儿子才七岁,将军,我实在是被逼无奈啊!”
  苗顺利冷哼了一声,“你给我从实招来!”
  “那……那一千士兵其实还在城内,他们躲在城东北十户宅里,那是锦州十大契丹豪门,宅子都建在一起,所以叫做十户宅,十家的主人都已搬去辽阳府,宅子空关着,一千士兵就藏在这十户大宅中。”
  “他们想做什么?”
  谢县令不敢抬头,低着头道:“前几天过境的五万大军很可能会杀一个回马枪,这是我的猜测,五万人的统军主将,枢密副使耶律白很看重锦州,他说别的城池都可以放弃,唯独锦州不能放弃。”
  苗顺利点点头,和范相公说的一样,无论如何要拿下锦州,锦州既是辽西走廊的北大门,同时也是东京辽阳府的西大门,同时也是中京大定府的东大门,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只是这个耶律白太贪心了,不仅要占据锦州,还想全歼占领锦州的宋军,只怕没这么好的事情。
  苗顺利当即下令道:“大军围困十户宅!”
  “将军,放过我的儿子,他才七岁,求求将军放过他吧!”
  谢县令被带了下去,远远还听到他的哀求声,苗顺利心硬如铁,喝令道:“放火箭,烧宅!”
  数千宋军士兵一起向占地广阔的十户宅发射火箭,数千支火箭射入宅中,只片刻,火焰腾空而起,大火在宅子内迅速蔓延。
  宅子内传来叫喊声,只见无数青壮男子从宅子狂奔而出,有的翻墙,有的直接从门内冲出,一万宋军已将十户大宅团团包围,迎接这些士兵的只有密集的箭雨和无情的杀戮。
  半个时辰后,熊熊烈火已经将十户宅全部吞没了,六百多名逃出的士兵全部被宋军射杀,其余没有逃出的士兵最终也是命丧火海。
  ……
  两天后,南院枢密副使耶律白率领两万大军杀了回来,锦州城已被宋军完全占领。
  当晚三更时分,埋伏在城外的辽军发现了北城楼起火,北城门大开,里面喊杀声震天。
  耶律白大喜,这是里面的一千士兵夺取了北城门,他挥刀大喝一声,“传令前锋杀进去!”
  埋伏在北门外面的三千辽军前锋士兵率先杀进了城去,其他大军正准备跟进时,意外却发生了,北城门轰然关闭,吊桥拉起,城内隐隐传来一片惨叫声和哀嚎声。
  城头忽然出现了数千宋军,一起向城下放箭,刚奔到城门前的辽军猝不及防,纷纷被乱箭射倒,后面的士兵吓得掉头便逃,一时间,辽军兵败后撤,丢下了一地的尸体。
  “中计了!”
  耶律白恨得大喊一声,“后撤!”
  一万多辽军主力迅速向北撤退,一直撤退到十里之外。
  次日清晨,耶律白自知夺取锦州无望,率领一万六千余军队返回了东京辽阳府。


第六百八十八章 回京述职
  娄烦关的外的宋军第一道防御线已经被辽军攻占了,紧接着第二道防御线也被辽军攻占,辽军前锋距离娄烦关城只有五十步距离,兵临城下。
  连续获胜大大激励了辽军的斗志和信心,主将耶律万山押上了一万五千大军,集中大军攻打娄烦关。
  关上上下箭矢如雨,滚木礌石密集地砸向攻城敌军,辽军却死战不退,一架架攻城梯搭上城头,数百名凶悍的辽军士兵和头顶上的宋军激战,不断有人惨叫着滚下城去,在攻城敌军的身后,山谷内站满了密密麻麻的辽军士兵,一万五千余人像黑色大潮不断向前涌动,强大的压力仿佛要压碎娄烦关城。
  但辽军士兵做梦也想不到,此时一支三百人的宋军斥候队已经出现在他们头顶,他们迅速部署,分成五十个点,每隔五十步一个点,三百人分布在两千五百步长的战线上。
  这是守军杨英一个大胆而又冒险的计划,用诱敌深入的策略吸引了大量敌军杀入峡谷,给峡谷顶上的宋军斥候创造机会,娄烦关没有娘子关那种居高临下的险要地形,防御更加艰难,那么只有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来打击敌人。
  细长的峡谷无疑就是一个潜在的隐患,而南面有小路可以绕上谷顶,北边却过不来,这就是他们的地形优势。
  随着旅帅的红旗挥下,士兵们用火折子点燃了铁火雷的引线,随着火焰嗤嗤燃烧的壶口,众人纷纷将一百颗铁火雷向峡谷里抛去……
  一百颗铁火雷在一万五千士兵的人群中接二连三爆炸,血肉横飞,四肢碎裂,辽军士兵被炸得惨叫哀嚎,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在山谷内回荡,仿佛地动山摇,山谷瞬间硝烟弥漫,仿佛变成了修罗场。
  待爆炸声稍停,反应过来的辽军士兵争先恐后向山谷外奔逃,互相践踏,伤亡不计其数,三千宋军从娄烦关内杀出,在后面追杀,一直杀到十几里外的谷口,才迅速撤回关城。
  这一战,仅仅一百颗铁火雷在人群中爆炸,便炸死炸伤五千余人,加上互相践踏以及宋军追杀,辽军一战阵亡超过八千人,主将耶律万山被杀得胆寒心颤,率军退到数十里外,不敢再轻易进攻,天子给他的命令并不是死战,而是以最小的代价南下救援井陉,他一战便被杀死八千人,这哪里还是最小的代价。
  娄烦关的战役暂时停顿了,井陉围困战依然在继续,这时,一纸诏书从京城送来,宣范宁回京述职。
  ……
  天刚刚大亮,一艘三千石的官船便缓缓驶入京城,官船两边各站着十几名士兵,船棚上插着一面三角黄龙旗,船头挂着两只灯笼,上写‘相公范’三个大字。
  这艘三千石的官船正是范宁的坐船,他接到天子赵顼宣他回京的诏书,直接乘船返回京城。
  船只在金水桥码头停下,时间还早,范宁上了岸,在数十名士兵护卫下,骑马赶去皇宫。
  从宣旨宦官口中得知,辽国特使张孝杰正在京城和宋朝谈判,但范宁知道天子宣他入京,并不是为了谈判,而是要了解整个战局的走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