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超级学霸-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宁心中暗骂,自己才二十五岁,就开始修心养性了吗?
  “我的官房在哪里?”他无奈地问道。
  “就在前面,下官带大人过去。”
  就在这时,外面忽然有人大喊:“东宫的官员呢?还有活的没有,赶紧出来一个,梁王殿下驾到!”


第四百九十一章 时来运转
  范宁着实没有想到赵仲针会来,他连忙迎了出去,钟楠更是紧张得腿抽筋,今天是怎么回事?不仅赫赫有名的范宁来上任,现在梁王殿下也来了,他紧张不安地跟在后面。
  詹事府前的广场上站在数十人,都是侍卫,中间簇拥着年轻的梁王赵仲针,他头戴翼善冠,身穿金织蟠龙赤袍,腰束玉带,脚蹬皮靴,威风凛凛。
  范宁连忙上前躬身行礼,“微臣范宁参见梁王殿下!”
  后面钟楠腿发软,索性跪下磕头。
  赵仲针打量一下空荡荡的东宫,问道:“县公,前面朝廷十分繁忙,这里为何如此冷清,官员到哪里去了?”
  “殿下,东宫的官员就在你面前呢!”范宁苦笑一声道。
  赵仲针倒吸一口冷气,“就你们两人,皇祖父让我呆在东宫读书,那我该怎么办?”
  范宁这才恍然大悟,赵祯并没有坑自己,他这是把赵仲针托付给自己了。
  他回头问道:“钟府丞,东宫读书的地方在哪里?”
  钟楠此事欢喜得心都要爆炸了,未来的天子居然要长住东宫,自己终于时来运转了吗?
  他连忙道:“读书就在后面的崇文馆!”
  范宁点点头,“殿下,微臣也是刚到东宫,什么都不了解,就一起去看看吧!”
  “那就麻烦县公了!”
  钟楠义不容辞成了向导,他一边走,一边把刚才给范宁介绍的官职又复述一遍,很快,一行人便来到了崇文馆。
  钟楠跑进去通报了,范宁和赵仲针站在一旁低声说话,一群侍卫远远站着,他们都是聪明人,知道要给梁王留一点个人空间。
  “殿下之前不是在资善堂读书吗?怎么会想到来东宫?”范宁问道。
  资善堂又叫弘文馆,位于东宫和大庆宫之间,是皇族子弟们读书的地方,赵祯就是在那里发现了天赋绝伦的赵仲针。
  赵仲针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反正皇祖父安排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那有没有去探望一下父母?”
  赵仲针还是摇摇头,“皇祖父不准我出宫,母亲昨天下午来看望过我,母亲让我低调隐忍,谦虚自律,刻苦读书,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就请教叔父。”
  范宁心中感慨,相比之下,高滔滔要比她丈夫赵宗实聪明得多,知道在关键时候提醒儿子要隐忍低调,也知道要依靠他范宁才能登基。
  “对了,母亲很感激你在应天府识破刺客,她问你有没有什么个人要求?”
  范宁心‘砰!’的跳了一下,这话什么意思?什么叫个人要求。
  当然,高滔滔是好意,自己切不能想歪了,范宁想了想笑道:“我的平妻是欧阳修的女儿,欧阳修一直不认我这个女婿,除非给他女儿也弄一个不错的诰命。”
  赵仲针也笑了起来,“这个是小问题,我给皇祖父说一说。”
  这时,从崇文馆内出来一群官员,一起上前行礼,“参见梁王殿下!”
  ……
  当天下午,天子赵祯下达敕令,令梁王赵仲针在东宫崇文馆读书生活,赐宫女宦官三百人,又令龙图阁大学士韩贽为梁王傅,早晚教授其读书,责令太子詹事范宁照顾赵仲针在东宫的修学。
  巨鹿王府内,赵宗实强忍心中不满,耐心听着朱元丰的劝说,这也是看在朱元丰这些年在财力上支援自己的面上,要是换一个人,他早就翻脸发作了。
  朱元丰看出赵宗实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心中叹口气,他也不想再劝了,都不是三岁的孩子,点到为止就行了。
  他取出一份朱氏钱铺的提银书,放在桌上道:“殿下把奇石馆的份子转给了我,一直就没有补偿殿下,这一万两银子就算是补偿奇石馆份子的银子,请殿下笑纳。”
  事实上,赵宗实转让奇石馆一成份子的钱早就补给了他,朱元丰装作忘记了,再用这件事为借口,送上一万两银子,毕竟现在赵宗实已经事实上出局,朱元丰也不想再做冤大头,这一次算是最后的友情赞助。
  这段时间赵宗实开销比较大,囊中正缺银子,朱元丰雪中送炭,他僵冷的脸上终于缓和下来,点点头道:“多谢朱员外恩情,我将来一定会加倍回报!”
  朱元丰告辞离去,怀中有了一万两银子,赵宗实心中舒服了很多,这时,他妻子高滔滔出现了。
  “夫君,上次我们不是说好,不再收朱家的钱,夫君怎么又……”
  赵宗实半晌道:“这一万两银子是转让奇石馆份子的收入,是我应得的钱,和他的支援无关。”
  高滔滔暗暗叹口气,奇石馆的补偿几年前就拿到了,丈夫怎么好意思再收一遍。
  但既然钱已经收了,她也不想在这件事过多计较,她又道:“太医张鸿济居然是张尧佐的人,夫君事先没有调查吧!”
  赵宗实脸色极为难看,他虽然心知肚明,这次自己是栽在张鸿济身上了,但面子上他却挂不住,他哼了一声,“谁都是张尧佐的人,你以为张尧佐有多大的神通?”
  但高滔滔却不肯就这样放过丈夫,她要多说几句,必须让他牢牢记住这个教训。
  “其实朱员外说得对,张尧佐绝不会甘心退出,他在暗处伏蛰,就等着给针儿致命一击,我们帮不了针儿,但也不能拖他后腿。”
  赵宗实恼火道:“他一个商人懂什么,这分明是范宁要他来说的,我需要范宁假惺惺的劝告吗?”
  高滔滔见丈夫对范宁怨恨极深,她叹口气道:“没有范宁帮助,针儿就没有今天,要没有范宁在应天府识破刺杀,针儿就危险了,他为针儿做了那么多,我们应该心怀感激才对,不能恩将仇报。”
  “那是你,你想要感激他,我不管,但他断了我的帝望,你让我怎么感激他?”
  说完,赵宗实怒气冲冲走了。
  高滔滔半晌说不出话来,在女人扮演的诸多家庭角色中,母亲永远是最重要的,丈夫在她心中的地位,远远比不上儿子,作为母亲,她当然是希望儿子上位,可丈夫这样一意孤行,她觉得自己有必要找个机会和范宁好好谈一谈。
  ……
  梁王在东宫崇文馆读书生活的消息无疑拨动了很多人的心弦,两名长期请假的左右春坊官员迅速到位,很多在东宫兼职的官员也纷纷调整日程安排,每天都要抽出点时间去东宫处理公务。
  但最引人瞩目的还是东宫缺省官,数十个职务有职无官,被人遗忘了几十年,才短短两天时间,忽然就被人强烈关注起来。
  一早,范宁准时来到了东宫,刚进大门,詹事丞钟楠便迎上来道:“大人听到消息了吗?”
  大人是大官人的简称,宋朝用得不多,在明清才开始盛行,一般用在上下级官阶差距比较大时,范宁现在是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而钟楠只是从七品朝散郎,两人官阶差距太大,所以钟楠便用上了大人这种称呼。
  范宁微微笑道:“有什么消息?”
  “梁王殿下要改名了!”
  赵仲针要改名,范宁并不奇怪,主要是避讳,赵仲针和赵祯有同音字,如果是普通皇子,同音不同形,倒也无所谓了,但既然赵仲针已经入主东宫,那么改名就势在必行了。
  历史上,赵仲针就改名为赵顼,就不知现在的改名和历史是否相同了。
  范宁走进了自己官房,他的官房在二楼,东宫实在是地广人稀,他的官房也很奢侈,里面两间,至少有两百多个平方,差不多可以和相国的官房相比了。
  整个詹事府二楼只有两个人,詹事丞钟楠在中间正对楼梯的房间,范宁在最西面的顶头。
  但很快他的两名幕僚也要过来,他准备把神武军的军衙也放在东宫,东宫就热闹了,当然,这要得到天子批准才行。
  范宁走到窗前,望着西面一座楼道:“三公楼一直没有用吧!”
  三公楼就是少师、少保、少傅的朝楼,只是具有象征意义,没有实际意义,像曹琮被封为太子少保,他就从未进过东宫一步。
  钟楠明白范宁的想法,连忙道:“虽然几十年来从未启用过,就怕现在他们忽然对东宫感兴趣了,纷纷跑来东宫坐镇,动用了他们的官楼,万一他们不满怎么办?”
  钟楠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虽然范宁很想把三公楼改成神武军军衙,就怕那帮老家伙啰嗦,说自己侵犯了他们的利益。
  他只得叹口气道:“那就按照之前的方案,把詹事府一楼收拾出来吧!”


第四百九十二章 推荐名额
  詹事府一楼有几十个房间,地方倒是足够了,但毕竟不是专门的军衙,神武军军衙在这里只能挂临时牌子,让范宁有些遗憾。
  这时,一名小茶童进来给范宁上茶,京城有好几座茶校,专门学习点茶和煎茶,豪门权贵都是请人上门教学,只有中下层人家才会把子女送去学习茶道。
  还有专门的茶道女校,女孩儿想出人头地,必须要学会各种技能,像著名茶馆的茶伎,都是卖艺不卖身,稍有名气的茶伎,一个月能赚几百贯上千贯,还有机会嫁入豪门。
  茶校中也有童子班,招收六到八岁的男童,茶童的需求量很大,几乎朝廷各个官衙都需要,收入不错,体面,能长见识,还能认识高官权贵,这个职业尤其受贫寒人家欢迎。
  詹事府这个茶童就是昨天钟楠从茶校中找来的,叫做王喜,今年八岁,茶童一般不超过十岁,所以做两年茶童,他就要去读书了。
  其实范宁府中也有一个茶童,不过是个女童,不方便带到朝中来。
  王喜刚倒了一盏茶,钟楠便跑回来道:“大人,吏部赵侍郎来了。”
  范宁的岳父朱孝云已经不在吏部了,在今年三月的定品中,他没有能熬上从三品,加上吏部任期已满,改任太常寺卿,目前吏部只有一名侍郎,那就是官任参知政事的赵概。
  赵概曾任平江知府,和范仲淹关系极好,曾支持庆历新政,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黜出京,在嘉佑二年才调回朝廷,去年取代田况出任副相参知政事,今年又接任吏部侍郎一职。
  范宁下楼迎接赵概到来,赵概笑道:“东宫冷清了几十年,因为范詹事的上任,又开始热闹起来,这两天,东宫可是吏部出现次数最多的词。”
  范宁摇摇头道:“东宫确实太冷清了,偌大的詹事府内居然只有两个官员常住,赵相公于心何忍?”
  赵概哈哈大笑,“我这不是来帮你解决问题了吗?”
  范宁请赵概到一楼的会客堂入座,又让茶童上茶。
  赵概笑道:“有两件事情,第一是天子已经批准神武军官署暂时放在詹事府一楼,只是暂时的,以后可能会迁到金明池,和其他军衙安排在一起。”
  “多谢赵相公!”
  “不必谢我,我只是代为传达,替你争取的是韩相国,你要谢他。”
  范宁点点头,等待赵概说第二件事,赵概取出一份牒文,不慌不忙道:“天子也认为东宫虚官太多,不利于职能运作,便指示知政堂适当增加一些实官,知政堂商议后,决定增加十名全职东宫实官,包括詹事府、左右春坊,其中五品以上中高层官员五名,五品以下的中底层官员也有五名,五品以上官员由梁王推荐,知政堂任命,然后其他五名中低层官员,可以由范詹事提名推荐,然后由吏部任命。”
  “我能推荐五人?”
  范宁倒有点意外之喜,这件事还没有听说过,吏部居然肯放权给自己。
  “这是天子的意思,我们吏部也只能照办,天子对范詹事还真是圣眷正隆啊!”
  范宁心里明白,这是要给赵仲针构建班底了,等赵仲针成年后,这批官员正好成长起来,不过消息如果传出去,自己就有得头大了。
  赵概随即起身告辞,他要去见梁王赵仲针,传达天子口谕。
  范宁坐在桌前,考虑着自己要推荐人选,苏亮和李大寿肯定要的,苏亮在长洲县的任期差不多满了,李大寿任太常丞,两人都能直接调来。
  本来范宁还像考虑蔺弘和董坤,但他随即放弃了,他们虽然是自己师弟,但理念未必和自己相同,而且都是平江府帮,也不太好,有苏亮和李大寿就够了。
  像陆有为和段瑜,前年才从太学毕业,两人皆出任从九品的太学助教,刚刚才踏上仕途,资历还差得远。
  范宁又想到了自己最得力的助手余孝年,余孝年也从鲲州回来了,现任扬州知事,可以把他推荐给赵仲针,冯京也是一样,富弼这条路子要抓住。
  韩琦的长子韩忠彦,大宋名臣,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现任开封府判官,从六品,可以调来东宫。
  余孝年和冯京都是五品以上,推荐给赵仲针,五品以下的官员现在有苏亮、李大寿、韩忠彦三人,还需要两人。
  范宁想到了苏轼兄弟,苏轼在三年前考中制科第三等,轰动朝野,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前途无量。
  相比之下,兄弟苏辙虽然在制科上考了下等,但他没有出仕,而在京城侍养父亲,情商比他兄长更成熟,而且他后来可是做到宰相的。
  范宁又写下了苏辙的名字,还有范纯仁,年纪虽然不小,但他为父亲守孝三年,现在还是从七品秘书丞。
  范宁的五个名额已经满了,赵仲针的名额他也想到了两个,范宁想了想,便起身向崇文馆而去。
  范宁抵达崇文馆时,王概已经告辞走了,赵仲针还坐在书房桌前发呆,他见范宁进来,连忙道:“詹事来得正好,快坐下,帮我参详一二。”
  “可是五个高品名额?”范宁笑问道。
  “正是!”
  范宁在赵仲针对面坐下,问道:“殿下有没有人选?”
  “我考虑从高、曹两家各选一人,詹事觉得如何?”
  这个想法范宁赞同的,虽然高、曹两家并没有杰出子弟,但他们代表军方势力,这个态度还是必要的,范宁问道:“是哪五个职位?”
  “太子宾客、左右春坊令、神武军左将军,还有赞善大夫。”
  这里面太子宾客最高,从三品,神武军左将军是正四品,左右春坊令是从四品,赞善大夫是从五品。
  范宁又问道:“殿下打算从高、曹两家选谁?”
  “一个是我外祖父高遵甫,还有便是国舅曹佾,詹事觉得如何?”
  “高遵甫可以,他是军职,出任神武军左将军正合适,但国舅整天寻仙访道,他未必肯入朝为官。”
  “我也是这样担心的。”
  “曹诗如何?”
  范宁笑道推荐道:“他现在是从五品朝散大夫,官任蔡州知事,正好适合出任赞善大夫。”
  曹诗是曹家嫡长孙,曹家当然更重视他,但范宁推荐他,是因为他是鲲州系,坚定的海外派。
  赵仲针点点头,在赞善大夫名字后面写下了曹诗二字。
  “现在有两人了,詹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赵仲针毕竟是十四五岁的少年,对外面官员不熟,他想到只是外戚,别的他就想不到了。
  “你师父可有推荐?”
  范宁考虑事情很周全,赵仲针的师父韩贽影响也很大,他可不能把全部名额要去,得罪了韩贽。
  “师父推荐他的从弟韩绛出任太子宾客。”
  韩绛现任知开封府事,也是神宗年间的大宋名相,韩贽这个推荐很靠谱。
  范宁笑道:“韩绛有宰相之才,正年富力强,就怕出任太子宾客委屈他了。”
  赵仲针在太子宾客后面写下了韩绛的名字,笑道:“只要詹事不反对就行!”
  范宁又提醒道:“还有左右春坊令,殿下可别忘了富相公的支持,他女婿冯京现任龙图阁侍制,可以出任右春坊令。”
  赵仲针恍然,连忙笑道:“幸亏詹事提醒,那另一个名额应该给韩相公吧!”
  范宁笑道:“韩相公的长子还到不了五品,就由我来推荐,殿下最后一个名额就给微臣推荐吧!”
  “没问题,詹事要推荐谁?”
  “微臣推荐扬州知事余孝年,他从前是我在鲲州时的副手,多次和日本谈判,后来继任鲲州知事,能力卓著,微臣推荐他为左春坊令。”
  赵仲针还以为范宁要推荐朱家,没想到推荐的是鲲州旧僚,他随即在左春坊令后面写下了‘余孝年’三个字。
  赵仲针又笑道:“我今晚要去见皇祖父,你推荐的五人名单不妨一起给我,让皇祖父审一审。”
  让赵祯审一审也好,别人也不好说闲话了。
  ……


第四百九十三章 密会王妃
  下午时分,范宁回到了朱元丰的府宅,他刚进府门便遇到了小姑朱洁,朱洁寡居多年,她一直在照顾自己的父亲,是朱元丰府上的实际大管家,另外,朱元丰创办的信报,也是掌握在她手中。
  “阿宁,我一直在等你呢!”朱洁迎上笑吟吟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