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超级学霸-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耕牛互助社是谢文升得意之举,可惜前任知府和通判都不欣赏,也成不了他的政绩,见范知府有兴趣,他按耐住心中的激动道:“耕牛互助社是卑职三年前组建,首先是登记每家农户的耕牛数量,然后对大户人家的田亩和牛耕数量也要登记,这样就会发现有的人家田多牛少,有的人家田少牛多,然后调剂余缺,组成互助社。”
  “要出钱租牛吗?”
  “不需要,主要是互换劳务,他们会自己协商,比如今天你借牛给我用,冬天我来帮你家铲雪等等,这是一种方式,另一种方式就是在每个乡的社日之地开辟供给需求牌,由专人负责登记有牛人家的供牛时间、偿还劳务方式等等,需求牛的人家得到消息后,便自己去联系,联系成功后回来消除信息,用多种方式并举,最终能解决耕牛问题。”
  范宁听得很仔细,他很快便理解了谢文升的方式,实际上就是提供信息,互补余缺,这种方式如果要持久,并形成产业的话,倒可以推行乡村牙人行业,由大量专职牙人走乡串村,提供各种信息。
  目前涉及乡村的牙人服务主要是田宅售买,如果把服务范围扩大,应该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事业。
  谢文升虽然没有利用到乡村牙人,但他为乡民提供信息服务的思路却不错,而且以劳务换劳务的方案也很务实,值得借鉴。
  不过范宁对他登记田亩的做法倒更有兴趣,要知道大宋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隐瞒田亩,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逃税,隐瞒田亩的方式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是不在官府登记,这是豪门大户最常见的方式,但普遍百姓却不敢这样做,如果被豪门霸占,连伸冤的理由都没有。
  另一种方式是大田小契,一张地契上登记了一亩地,但实际上却是两亩地,只要不出售土地,根本就查不出来,目前大宋隐瞒田亩的问题非常严重,至少有三成的土地处于隐瞒状态,就算范宁的父亲当年也曾隐瞒了几亩上田。
  如果谢文升能够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倒也是个惊喜,范宁问道:“你说每家登记田亩,能完全真实吗?”
  谢文升立刻意识到知府是在考虑什么问题了,登记真实田亩数量,这个问题困扰了多少官府,谷熟县也不例外,他的脸微微一红,他怎么可能做到真实登记。
  谢文升只得实话实说:“登记田亩也是百姓自己报数目,我们并没有实地丈量,不过卑职对于真实田亩倒有一个想法。”
  “你说什么想法?”
  “能不能参照征收房产契税的办法,让百姓互相监督,奖励告密,我和很多县官都交流过,我们认为这是可行的办法。”
  范宁沉思不语,谢文升说的办法其实由城内奖励房契税告密的办法变通而来,县城内为防止百姓私下过户,逃脱牙契税,官府便鼓励左邻右舍互相监督,一旦查实,将没收房产,同时奖励告密者一半的房产。
  这个方案实施以后,再也没有人敢逃脱契税,但乡村土地适用吗?
  只能说部分适用,首先城内的房产交易对于豪门大户人家都必须要过户换契,防止将来产权纠纷,大户人家也不在乎那点契税,也只有少数人企图逃脱契税,所以官府用告密严惩的办法影响并不大,效果也很好,基本可以杜绝私下过户。
  但乡村土地就不一样了,地方豪门的土地再告密也没有用,且不说普通百姓害怕保护,不敢告密,就算告到朝廷去,真的由朝廷动真格来征豪门的田地,必然会引发各地豪门,乃至权贵豪门的强烈抵制。
  无论对地方和朝廷都是一场灾难,所以这种办法只能对普通老百姓和中小地主有效,对有权势后台大地主,基本上没有意义,所以叫做部分适用。
  历史上,王安石变法时采用了方田均税法,在天下各地严格丈量土地,无论豪门庶民都一视同仁,清查漏征土地,引发了大田产者的强烈抵制,几乎是触动了所有有产者的利益。
  这就是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严重冲突之处,也注定了王安石的变法长久不了,这并非谁对谁错的问题,实在是触动了整个统治阶级的利益,所以一旦宋神宗去世,大宋统治者就废除了王安石的绝大部分改革措施。
  这就是范宁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想改革成功,就不能触动中上层阶级的利益,只能在维护既得利益的基础上,想办法把蛋糕做大,在新蛋糕分配上做文章,这才是务实而长远的改革之道。
  范宁笑了笑道:“解决隐藏土地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减税,如果土地不用纳税,那谁还会隐藏土地,你说是不是?”
  谢文升听得瞠目结舌,土地不用纳税,怎么可能办得到?


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
  视察完麦田,范宁在县令谢文升的陪同下向县城而去,在距离县城约十里处,范宁远远看到了一座城堡式的庄园,这座庄园占地足有数千顷,核心城堡被高墙包围。
  范宁久久注视着庄园一言不发,这时,谢文升低声道:“那就是开国功臣赵彦徽留下的祖产。”
  “赵彦徽不是河北定州人吗?祖产怎么会在这里?”
  “府君有所不知,定州一带宋辽战事频繁,赵彦徽病逝后就葬在应天府,他的三个儿子便将族庙迁到应天府,随即分家,老三家赵武良就迁到谷熟县,花开叶散,就谷熟县就分为七支,占据良田上万顷,却从未交过一文税赋。”
  范宁知道赵彦徽在历史上的评价就是‘不恤民事,专务聚敛,私帑所藏钜万。’
  只是宋太祖赵匡胤看在他开国有功的份上,没有追封他的财产,他死后,子孙皆过着极为奢侈的日子。
  范宁冷冷哼了一声,“京东路安抚使赵谦的家就在这里吗?”
  “正是!”
  谢文升摇摇头道:“不瞒府君说,我在谷熟县任县令三年,还从未去过赵家的庄园。”
  “为什么?”
  “赵家养有庄丁数千人,按照军队的方式训练,听说装备精良,在他们领地里自成一域,不准官府公差进他们的领地范围。”
  范宁眉头一皱问道:“假如盗贼犯案逃进他们的地盘怎么办?”
  “这种事情发生过多次,赵家在县城内有一座很大的粮铺,我们就要先和粮铺里的管事联系,然后由他们管事去禀报赵家人,但结果往往就是查无此人,然后不了了之,几十年来一直都是这样。”
  范宁哼了一声道:“简直就是国中之国,目无大宋法纪,走,我们看看去!”
  范宁催马向远处城堡奔去,城堡其实距离官道很远,只因为修建得规模宏大的缘故,所以相隔近二十里也能看得很清楚。
  距离城堡还有三里,他们正要穿过一片树林,忽然从树林里冲出数十名庄丁,腰挎长刀,手执白蜡长枪,拦住了他们去路,庄丁首领喝道:“这里是私人领地,外人不得入内?”
  谢文升显然有过经验,他催马上前高声道:“尔等不得无礼,这是应天范知府,前来拜访贵宅主人!”
  拦路家丁面面相觑,毕竟应天知府和谷熟县令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官员,为首家丁犹豫一下道:“那请稍等片刻,我们去通报主人!”
  谢文升刚要开口,范宁却拦住他,“不用多言,看他们怎么办?”
  为首庄丁吩咐手下一声,他转身便向三里外的城堡奔去,范宁则耐心等待着,他倒要看看,赵家人是怎么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他远远望着三里外的城堡,估算片刻,问谢文升,“那城堡比城墙还高吧!”
  “岂止比城墙高,听说城堡内的赵氏祠堂有八根大柱,足有七丈高,是从南方深山中采来,加上顶上建筑,城堡应该超过十丈了。”
  范宁哼了一声,“那岂不是比归德殿还要高!”
  应天府又称南京,大宋皇室的祖殿就位于这里,并修建了鸿庆宫,鸿庆宫的主殿叫做归德殿,是宋城县最高的建筑,这里也同样实施京城的规定,应天府的任何建筑主体不能超过归德殿。
  事实上,全天下都是这个规定,只是很多地方山高皇帝远,管得不严,但开封府和应天府却是管理最严格之地,在宋城县,没有任何建筑的高度超过归德殿,包括寺院的主塔也没有超过。
  当然,城中有几座小山,山顶上修建亭台楼阁,那个不算,主要是指建筑主体。
  归德殿最高处只有八丈,而赵家的这座城堡的主殿明显超过了八丈。
  虽然这里不是宋城县,但这里是应天府,赵家已经有僭越之嫌了。
  “赵家祠堂得朝廷批准过吗?”
  谢文升摇摇头,“连寺院都不批准,更不用说祠堂了。”
  范宁心中冷笑,宋凌果然说得不错,赵家的把柄很多,一抓一个准,看来自己不虚此行了。
  大约过了一刻钟,为首庄丁气喘吁吁跑来,躬身道:“我家主人有请!”
  范宁冷冷道:“你家主人面子就这么大,不来大门口迎接吗?”
  “我家主人确实是在府宅大门口等候!”
  范宁脸色一变,调转马头道:“我们走!”
  他带着手下随即掉头就走,庄丁们都目瞪口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谢文升也摸不着头脑,范宁淡淡道:“僭越的建筑,我还真不敢入内,既然他家主人不肯来三里外迎接,这个拜访不去也罢!”
  谢文升有点担心,“府君,如果追究僭越责任,我这个县令是不是也要担失察之责?”
  “确实有这个可能,我建议你最好写一份详细的报告上来,等朝廷使者到来时,我也好替你说话。”
  ……
  赵家在应天府一共有三支,是由赵彦徽的三个儿子演化而来,分布在宋城县、谷熟县和宁陵县,谷熟县这一支是本宗,赵家的祠堂就建在这里。
  目前谷熟县的赵家当家人叫做赵俭,是京东路安抚使赵谦的兄长,听说知府范宁到来,赵俭勉强带着几名族人来到大门口迎接,这也是给他兄弟面子,不希望他兄长在官场上结仇,否则赵俭根本就不会理睬地方官。
  但赵俭左等范宁不来,右等知府不来,他心中开始有些不耐烦了,他身后几名族人更是急躁,叫嚷着不要理睬官府。
  这时,为首庄丁奔了过来,向赵俭躬身道:“启禀族长,范知府回去了。”
  赵俭一怔,问道:“为什么不来?”
  为首庄丁当然不敢说实话,只是摇摇头,“我告诉他,家主在大门口迎接,他一言不发,调转马头就走了。”
  “什么!”
  赵俭心中顿时极度不满,这算什么,他是来消遣我自己?自己亲自出门迎接他已经给他面子了,他还要怎样?
  心里虽然不满,但他却没有说出来,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旁边几名族人却七嘴八舌道:“大哥就不该给他什么面子,我们赵家世代功勋,就算宰相来也要礼让三分,他一个知府算什么,给他脸不要脸!”
  赵俭脸色越来越难看,重重哼了一声,转身回去了。
  地方豪门当惯了,政治敏感性也随之下降,他们并没有意识到知府不肯上门的真正原因,一旦把知府得罪,严重后果很快就会随之而来。
  范宁进了谷熟县城,直接来到县衙,首先就让谢文升拿出历年缴税的记录,在缴税名录上有赵俭的名字,名下也有数千顷的土地记录,但在缴税记录上却连续多年都是空白。
  “他们有没有说过不交税的理由?”范宁冷冷问道。
  “他们说土地是天子所赐,当年太祖答应过世代免税,但我们有证据,他们的土地并非天子所赐,而是通过并购得来,前任县令还和他们据理力争,最后被他们找了京城的关系贬职调走。”
  范宁走了几步,立刻对谢文升道:“你现在立刻写投诉状,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投诉他们数十年抗税不缴,假传太祖旨意,败坏太祖名声,第二就是祠堂远远超过归德殿,公然僭越,第三是投诉赵家依仗赵谦的权势组建私人军队,公然对抗地方官府,有图谋不轨的企图。”
  谢文升知道范宁要对赵家动手了,若自己不及时撇清,最后自己也逃不过失察之责。
  他点点头,“我这就写!”
  谢文升立刻写了一封数千字投诉书,范宁读了一遍,投诉书中列举了大量事实,有理有据,内容十分详实。
  范宁招手把朱虎叫来,把投诉书交给他道:“你速回京城,这份投诉书交给左谏议大夫王唯臻,请他务必立案,并派谏使来谷熟县进行秘密调查。”
  朱虎躬身行一礼,“卑职一定办到!”
  他收好信件,催马向京城方向疾奔而去。
  范宁也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抓到了赵谦的把柄,这件事比较大,在适当的时候,自己还得亲自去一趟京城。


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试辟谣
  弘文馆内,数十名皇族子弟正低头疾书,几名弘文馆教授紧张地注视着沙漏,时间已经快到了,但大部份皇族子弟都还没有写完。
  天子赵祯则坐在一旁耐心地喝茶,他以一个时辰为限,要求皇族子弟每人写一篇关于军队变革的对策,字数三千字。
  这道题的难度很大,首先是时间紧迫,一个时辰写三千字,要疾书如飞,不能有丝毫停滞,必须一气呵成,其次题目要求也高,赵祯事先没有透露题目,甚至没有告诉弘文馆他今天要来。
  所以皇子们必须肚中有货,平时就要经常思考国家大事,有清晰的见解和理念,才能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完成这次考试。
  赵祯的目光时不时瞥向赵仲针,这两天宫里有个传闻,那天赵仲针是故意表现给自己看,这个传闻赵祯最初并没有在意,但说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说得有理有据,让赵祯有点动摇了,难道皇孙赵仲针真的是故意表现给自己看吗?
  正是这种疑虑才有了今天这场突击考试,赵祯不考骑射武艺、不考诗词五经、不考论语孟子,只考最能看出一个人才华的对策。
  赵祯实在看重这个令他惊叹的皇孙,他需要亲眼看一看这个皇孙的真实才华,而不想被宫中一些闲言碎语所左右。
  “还有一炷香时间,大家抓紧了!”为首大学士孙敏提醒众皇子一声,随即点燃了一炷香。
  这时,赵仲针已经停笔了,开始从头检查一遍自己的答卷,看样子他答得不错,看了半天都没有发现错字。
  赵祯注视着他的举动,心中开始有了一种期待。
  还有半炷香,赵仲针第一个起身,来到赵祯面前躬身行一礼,将卷子放在桌上,再行一礼,退了下去,没有惊扰别人的考试。
  赵祯有点迫不及待地拾起他的卷子细看,题目是《论大宋军制积弊之我见》。
  好一笔漂亮的小楷,赵祯暗暗夸赞,这书法确实可以去考进士了。
  他又继续往下看,第一句话便点题:‘夫宋军制之弊非始于宋而患于宋。’
  很有意思,赵祯看懂了赵仲针这句话的意思,宋朝兵制继承后周,那么兵制的弊端应该也是从后周开始,但后周的军队并没有显示出多少弊端,相反,反而横扫天下,灭南唐、灭汉,灭后蜀,横扫天下,所以赵仲针说,患于宋,也就是到了宋朝才开始出现弊端。
  然后写了五个积弊,弊端一:冗兵严重,财力不堪重负;弊端二: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军制混乱;弊端三:禁军疏于训练,战斗力薄弱;弊端四:军队贪污盛行,虚报、克扣军俸严重;弊端五:忧患意识不足,战马不继,军器老旧。
  赵祯轻轻一叹,说得很透彻。
  这时,大学士孙敏高喊一声,“时间到,停笔!”
  有天子在场,没有人敢违规,纷纷放下笔,三十几名皇族子弟纷纷上前交卷,施礼退下,大多数人都满脸沮丧,实在考得太糟糕。
  赵祯浏览一下,除了赵仲针外,居然没有一个人做完,而且绝大部分考生都只做完一半,而且写得不知所云,令赵祯暗暗摇头。
  他从中抽出了琅琊王赵文恽的卷子,对几名教授笑道:“这两份卷子我来看,其余卷子烦请几位批阅一下。”
  几名教授分了卷子,认真批阅起来。
  赵祯先看了看赵文恽的卷子,他对赵文恽很熟悉,他一直觉得赵文恽的字写得不错,但还没有和同龄人对比过。
  他把赵文恽和赵仲针的一字放在一起,就明显感觉不一样了,赵文恽的字很秀气,笔画圆润,略显轻柔,就仿佛江南水乡般的柔美。
  而赵仲针字里行间之间却显得雄奇大气,十分硬朗果断,没有丝毫拖泥带水的感觉,很有一种北方雄伟大山般的气势。
  赵祯暗暗叹了口气,看字如看人,赵仲针给他那种英武果断的感觉并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他真真实实的性格。
  尽管他感情上更喜欢赵文恽,但将来的大宋皇帝需要汉武帝那样雄才大略的君主,而不是小女人一样容易被人控制的君王,在这一点上,赵文恽明显差得太远。
  赵祯又看了看赵文恽的对策,只写了一半不到,列出了几个问题,冗兵沉重,财力开支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