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超级学霸-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
  时间是夏天某日下雨之时,所以有‘雨声滴碎荷声’,地点是小楼西角,主角在小楼上等候,一直等到月亮出来,所以叫‘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接着说一个叫燕子的女人悄悄来到约定房间后,两人连忙放下的窗帘,而吴春燕的小名就是叫燕子。
  最后几句‘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明显就是在描绘男女行房事结束后的情形。
  当然,作为欧阳修的妻弟,薛宗孺必然还从其姐那里掌握了别的什么证据,所他站出来弹劾欧阳修,感觉给人的可信度很高。
  所以这件事爆出来后,立刻轰动了朝野,再通过《小报》渲染,立刻就成为满城皆知的风流韵事。
  范宁又翻到次日的报纸,还是头版头条,“庆历盗甥案,君还追忆否?”范宁不由叹息一声,这份小报果然厉害,又把欧阳修的从前一桩风流韵事翻出来了。
  欧阳修的姐姐嫁给张家为填房,丈夫前妻留下一个女儿叫小张,后来丈夫去世,欧阳修姐姐拖着年仅七岁的油瓶小张氏来投奔欧阳修,小张氏在欧阳修府中前前后后住了十年。
  据说欧阳修还写了一首词,后来成为了罪证;
  江南柳,叶小未成荫,人微丝轻那忍折,莺怜枝嫩不胜吟,留取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堂上簸钱堂下走,恁时相见已留心,何况到如今。
  后来小张氏被欧阳修做主嫁给侄子欧阳晟,但夫妻二人感情不好,小张氏私通家仆,结果被人发现,扭送了开封府,小张氏在审问中说出了自己曾和姨父欧阳修有染,顿时引发轩然大波,被宰相吕夷简下令严查此案。
  后来因为欧阳修坚决不承认,同时也没有证据,加上欧阳修前妻已去世,小张氏本人和欧阳修也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就算两人有事也无伤大雅,最多是一件风流韵事,天子赵祯最终放过了欧阳修,此案便不了了之。
  但欧阳修也因此被贬去滁州,在滁州写下了著名的《醉翁亭记》。
  当然,这是《小报》的内容,但范宁却知道,吕夷简拿这件事做文章,主要是因为欧阳修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这其实是政治斗争的一种卑劣手段。
  那这一次呢?
  但范宁却长长叹了口气,不管这件事是不是真的,欧阳修这次名誉尽毁,就算天子支持他,不追究罪责,但经过《小报》的传播,众口铄金,欧阳修风流无羁的口碑已形成,名誉上恐怕很难翻身了。
  这时,小使女在院中禀报道:“官人,府门外有客人找,说是官人的旧友!”
  “我知道了!”
  范宁收起报纸,快步向府门外走去。


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无人可求
  范宁来到大门处,一眼便看见台阶下站着一名年轻女子,容颜秀丽美,清丽绝伦,竟是几年未见的欧阳倩,她身旁跟着个小使女,却是在欧阳府中所见的小丫鬟。
  “倩姐!”
  范宁惊喜地喊了一声,连忙迎了上去。
  欧阳倩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盈盈施个万福,“民女欧阳倩参见范知州!”
  范宁愣了一下,有些不满道:“倩姐在说什么,而且现在我已经卸职,不是知州了,你还是叫我阿宁。”
  “好吧!阿宁,我中午看了《小报》,才知道你回来了。”
  “我是昨天下午回来的!”
  范宁指指前面,“前面就是清风茶馆,我们去那里坐一坐。”
  欧阳倩轻轻点头,范宁便走在前面,片刻,三人走进茶馆,找一个雅室坐下,欧阳倩的小丫鬟却乖巧地坐到外间的等候。
  范宁点了一壶好茶,两盘点心,又让伙计给小丫鬟送一些茶水吃食。
  这时,欧阳倩从小袋取出半块玉佩,放在桌上,推给了范宁,“多谢你这两年的帮助,给我的帮助很大,我支用了八百两银子,以后我会还给你。”
  范宁脸一沉,又把玉佩推还给她,不高兴道:“你以为我是头脑发热?一切都有因果,今天我帮你是果,但因却是你当年种下的,或许那几天对你不重要,但对我却很重要,我一直认为自己对你有一份责任。”
  欧阳倩眼睛一红,她连忙低下头,小声道:“这会让你妻子不舒服的。”
  “该怎么做,我心里明白,但你必须听我的话,把玉佩给我收起来!”
  范宁霸道地将半块玉佩塞进了欧阳倩手中,虽然范宁的话很霸道,欧阳倩的心中却生出一丝甜意,范宁还是在关心自己,爱护自己的,她轻轻点头,把玉佩放回了自己绣袋中。
  事实上,欧阳倩继母一文钱都不给她,只准她住在家中和在家中吃饭,住宿好一点,她有自己的小院,可以从东门进出,大家眼不见心也不烦,但吃饭时却时常遭白眼,连她继母生的几个弟妹也对她冷嘲热讽,而她父亲因为孩子多了,这些年对她也比较冷淡了,几次订婚失败,她父亲也很不高兴,看见她总是板着脸。
  正是有范宁的帮助,使她可以自己做饭,不用去看家人的白眼,若真断了范宁这个经济来源,她自己都不知该怎么办了。
  “你继母还是对你态度恶劣吗?”范宁又问道。
  欧阳倩苦笑一声,“她对我能好到哪里去?她现在最害怕就是听到我要出嫁的消息。”
  “为什么?”
  范宁不解地问道:“我觉得她应该希望你赶紧嫁出去才对啊!”
  “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家里的情况你不了解,我爹爹俸禄虽然不低,但也没有什么外财,他喜欢出去和朋友饮酒喝茶,花钱大手大脚,他一半的俸禄都花在他的交际应酬上,加上他学生多,学生家里有困难,他常常接济一下。更关键是我们自己家里人口也多,平时开销很大,以至于家中一点积蓄都没有,以前爹爹给我准备了两千两银子的嫁妆,已经被继母分给我的两个妹妹,再过几年她们也要出嫁,你说我再出嫁,嫁妆怎么办?以前她恨不得我赶紧嫁走,现在却反过来了,生怕我嫁人,她拿不出嫁妆不说,更重要是她怕自己两个女儿的嫁妆没有了,父亲给学生提了过几次,都被她搅黄了。”
  “所以你继母对你住在家中一点都不反对。”
  “是!只要我不吃她的饭,不花她的钱,随便我住多久都行,她不想见我,我也不想见到她。”
  说到这,欧阳倩忍不住白了范宁一眼,“听你的口气,好像你也希望我赶紧嫁出去似的?”
  “我才不希望你嫁人!”
  范宁脱口而出,便知道自己失言了,他连忙干笑一声,“倩姐,我的意思是说……”
  范宁一时不知该怎么解释,欧阳倩也羞得满脸通红,低头不语,两人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一时间,气氛十分尴尬。
  好一会儿,范宁才低声道:“倩姐,你爹爹情况怎么样?”
  提到父亲,欧阳倩的眼睛顿时红了,凄然欲泣,她捂着嘴,扭过头无声地饮泣起来。
  范宁心中一痛,握住了她的手,欧阳倩心中一惊,连忙抽手,范宁却握住不放,望着范宁诚挚的目光,欧阳倩心中忽然有一种冲动,就恨不得扑进范宁怀中痛痛快快大哭一场。
  范宁坐到她身旁,指了指自己的肩膀,欧阳倩又想起当年自己和他去买帽子时的情形,她心中说不出的软弱,把头轻轻枕在范宁的肩上,任由他握住自己的手。
  “爹爹已经气得病倒了,家里就像天塌下来一样,乱成一锅粥,大嫂羞愤难当,回娘家去了,继母没处发泄怒火,看见谁都骂,弟弟妹妹吓得整天躲在房间里不敢出来,只有我在照顾爹爹。”
  “那你爹爹的学生呢?”
  “学生也都不见了踪影,前天倒是曾布来过一次……”
  说到这,欧阳倩心中忽然意识到什么,连忙坐起身,对范宁小声解释道:“我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了,他早就娶妻,你是知道的,当年他回家后,我们就没有再联系。”
  范宁握住她的手道:“你不用解释,我心里明白的,这几年你受的苦楚,我心里都清楚。”
  欧阳倩积压在心中委屈一下子涌上心头,又想起范宁成婚时自己心中的绝望,她再也克制不住内心的情感,伏在桌上失声痛哭起来。
  范宁心中从未把欧阳倩忘记,欧阳倩就是他心中一根刺,隐藏在他内心深处。
  如果欧阳倩嫁得好,生活幸福美满,或许就会渐渐忘了欧阳倩,但偏偏欧阳倩婚姻不幸,这便给了范宁巨大的压力,他觉得自己有责任照顾好欧阳倩,这也是他把玉佩给欧阳倩的缘故,至少要保证欧阳倩衣食无忧。
  范宁没有打扰欧阳倩哭泣,只是握着她的手,默默地让她发泄内心的委屈。
  良久,欧阳倩慢慢停止哭泣,她抽回手,从绣花手袋里用手巾擦拭泪水,有点不好意思道:“今天我泪水太多了,平时不是这样的。”
  范宁笑道:“能成为你的依靠,是我的幸运,我不嫌你泪水多。”
  欧阳倩心中涌起一股甜意,白了他一眼,“谁想依靠你了,自吹自擂的,也不害臊!”
  这时,小丫鬟在外间提醒道:“姑娘,时间要到了。”
  欧阳倩一惊,有点慌乱道:“看我,差点把大事情忘了。”
  “你还有事?”
  “下午有御医来给爹爹看病,我必须得在场。”
  范宁点点头,“你放心吧!我会全力帮助你爹爹,还他一个清白,绝不会置身事外。”
  欧阳倩心中又是感动,又是欢喜,她低着头道:“我今天就是来求你帮忙的,除了你,我也找不到别人了。”
  望着她楚楚可怜的模样,范宁就想抱住她痛吻一番,但他还是克制住了,这时候自己逾过那条线,会有乘人之危的嫌疑。
  “你快回去吧!有什么事我会来找你。”
  欧阳倩点点头,又对范宁道:“你来我家走东门,用力敲敲门,我的小丫鬟会给你开门的。”
  范宁笑了起来,“我记住了,需要用钱你直接去钱铺里拿,我给你留了一万两银子。”
  欧阳倩嘴角漾起一丝笑意,转身向门外走去,走到门口又回头千娇百媚地看了他一眼,这才带着小丫鬟迤迤然走了。
  范宁负手慢慢走到窗口,望着欧阳倩和小丫鬟坐上一辆牛车离去,他心中忽然有一种明悟,这个等了自己多年的温柔坑,恐怕自己爬不出来了。


第三百八十八章 从何入手
  承诺是很容易做出来,但具体怎么操作,范宁依旧一头雾水,其实不管欧阳倩求不求自己,范宁都愿意帮助欧阳修,毕竟欧阳修与他有旧,现在关键不是他的意愿,而是行动,他该怎么帮助欧阳修?
  范宁心事重重回到范府,他刚走东院,小丫鬟跑上来道:“刚才有人来找官人!”
  范宁一阵心烦,挥挥手,继续向书房走去。
  走到门口,他又停住脚步问道:“是什么人找我?”
  “好像是《朝报》的人,他留了一张帖子,我放在官人书桌上了。”
  范宁点点头,走进了书房,这里只是范宁的临时书房,他们昨天才回来,还没有来得及去收拾自己府宅,否则,普通的小丫鬟是不允许进入他的书房。
  桌上确实放着一张拜帖,范宁拾起拜帖看了看,居然是《朝报》东主李襄,当然,这个东主其实也是一个傀儡,真正控制者是不会轻易露面。
  范宁坐下,手中玩味着这张拜帖,慢慢陷入沉思之中……
  “谁说我不回来吃晚饭!”
  不知过了多久,院子里忽然传来朱佩不高兴的声音,“官人回来没有?”
  “官人在书房呢!”小丫鬟怯生生道。
  范宁起身走到门口,见朱佩一脸气鼓鼓的模样,不由笑问道:“回了一趟娘家,居然受气了?”
  朱佩看了范宁一眼,快步走回自己寝房,一头扑在床上,范宁走了进来,坐在床边打量她,“怎么了?”
  朱佩蒙着头不高兴道:“娘管得太宽,我和她大吵了一场,就赌气回来了。”
  “你娘怎么管得宽?给我说说看!”
  “我娘说我成婚两年都不生孩子,说我不想给丈夫传宗接代。”
  范宁顿时哑然失笑,原来是为这件事,他拍拍娇妻的翘臀笑道:“你才十九岁,就这么想当母亲?”
  “我想生的!”
  朱佩忽然坐起身,红着眼睛道:“我也想生个乖女儿,可是就是怀不了身孕,让我怎么办?”
  范宁把娇妻搂在怀中,安慰她道:“生孩子不能急,得顺其自然,你毕竟才十九岁,太早生孩子对你没有好处。”
  朱佩抹着泪水道:“娘让我自己想好,不行就给你娶妾,她说堂堂的四品高官没有自己的孩子,听到都让人笑话。”
  说到娶妾,范宁的心不由猛地跳了一下,他连忙岔开话题笑道:“今天去吏部卸任,填了一份牒文,上面要求填你的诰命,我才想起你好像还没有诰命,你应该是封硕人才对。”
  “我才不稀罕什么诰命夫人,和一帮老太婆站在一起,除非你当了相公,我做相公夫人差不多。”
  “我一定会加倍努力,让娘子早日当上相公夫人。”
  范宁哄着朱佩,终于让她心中舒服了一点,朱佩撒娇道:“夫君,我们什么时候搬回自己家里,住在这里,我有点不太习惯。”
  “还要招一些丫鬟仆妇才行。”
  “我们不是带了四个小使女吗?”
  “她们最多做做内院的事情,外宅她们不行。”
  “要不就和从前一样,借一些丫鬟仆妇过去,等咱们安稳下来,招到自己丫鬟仆妇还有管家婆子,再把他们送回来。”
  这个办法倒也可行,范宁笑着点点头,“那明天你去新房收拾一下,我们后天就搬过去。”
  朱佩搂着丈夫脖子撒娇道:“人家午饭都没有吃,肚子早饿得咕咕叫,咱们去外面吃饭吧!”
  现在离朱府开饭的时间还有大半个时辰,范宁知道她其实是想和自己去逛逛街,便欣然笑道:“那就走吧!去潘楼街吃饭。”
  两人带着剑梅子和阿雅,乘坐一辆马车离开朱府,向潘楼街方向而去。
  ……
  次日一早,范宁来到东大街,他很快便找到了《朝报》馆,报馆是一座很大的商铺,由一名姓孙的大执事主持,里面有跑腿探子、文笔先生,雕版快匠,大约有四五十人。
  事实上,《朝报》和《小报》都是一根藤上结的两个瓜,只不过面对的客户不同,《小报》面对喜欢各种八卦新闻市井百姓以及深宅妇人,宫中的嫔妃们也很喜欢。
  而《朝报》就比较严肃,客人一般都是关心时事政治的文人士大夫。
  当然,两者客户也有重叠,像朱元丰这种既看《小报》又看《朝报》的人不在少数,各家茶馆、酒楼、妓馆都订了不少《朝报》和《小报》,虽然报纸赚钱比不上暴利行业,但影响力却很大。
  范宁走进大门,一名引路小厮迎了上来,“客官是要爆料,还是商谈买报?”
  一般来报关的人,要么是前来提供消息的爆料者,拿一点赏钱,要么就是开茶馆酒楼的掌柜,前来谈生意,想长期购买报纸。
  范宁取出李襄的拜帖,淡淡道:“我来找你们李东主,他请我早上过来。”
  小厮不敢怠慢,连忙跑去找大执事,孙大执事就在大堂,他连忙迎上来道:“阁下可是范知州?”
  范宁点点头,“我正是!”
  “李东主在内堂等候,请随我来。”
  范宁跟着孙大执事向内堂走去,范宁望着正在伏首写文章的笔先生们,笑问道:“一天要写四个版面的内容,来得及吗?”
  “分工协作,基本上来得及。”
  “那雕板呢?每天雕板都要换新的吧,每天雕那么多字,来得及吗?”范宁笑问道。
  这个时候还没有活字印刷,事实上,就算出现活字印刷,也无法取代雕板印刷,主要是泥活字印刷的效果太糟糕,字迹模糊一片,远不如雕板清爽整洁。
  而且雕板就算刻错字,把错字挖掉后再补一个新字就行了,几乎看不出来雕板是补过的,完全没有刻错一个字就废掉一盘雕板的道理。
  孙大执事微微笑道:“看来范知州完全不了解报馆做事方法。”
  “哦?但闻其详!”
  “范知州看到的一张《朝报》前后四个版面,你肯定以为要刻四张雕版,实际上是刻十六张雕板,四张雕板拼成一个版面,比如这个!”
  孙大执事随手拿起一张雕板,用力一拆,雕板立刻分成了四块,原来是楔合在一起的。
  “四个雕板工匠负责一个版面,一个时辰就刻好了,雕板其实很轻松,关键是印刷,十几万份报纸要三四个时辰才能印好,所以只能在中午前开始发放。”
  范宁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雕板都是分成很多小块,由不同的人来雕刻,难怪效率很高。
  不多时,范宁来到内堂,孙大执事请范宁稍候,他进去禀报,片刻,一名身材瘦高的中年男子快步迎了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