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枭龙传(青菜哥)-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守的两名校尉及麾下数千军马,人人心惊胆颤,不知该何去何从。
  云中城城头,两校尉站在城门楼举目朝城外看去,只见唐军阵中旗帜高展,刀枪如林,一片威武雄壮。
  待唐军战鼓响过三通,两校尉不约而同从腰间抽出长剑来,高声喊道:〃唐军要攻城了,都瞪大眼睛,准备好了!待唐军靠近城池之时,给我狠狠的打!〃
  一时间,云中城头每个兵卒都将神经蹦的紧紧的,只待唐军喊杀声起,与唐军做决死之战。
  但令云中军所有人都奇怪的是,唐军并未攻城,反而是有数千名唐军在阵前抛土扬尘好似挖起工事一般。
  云中军卒都屏住呼吸,看着城外奇怪的一幕。
  待过了两个时辰之后,他们惊奇的发现城外唐军并不是在挖什么工事,而是挖一个大坑。
  “唐军挖坑干什么用?”
  “不知道啊,第一次听闻有两军打仗来挖坑的。”
  ……
  云中城头,军卒互相看着这奇怪的一幕,交头接耳颇为不解。
  却在此时,几匹黄色军马从唐军阵中飞奔而出,来到云中城前。待这些军卒止住战马,各自扯开嗓子喊了起来,“城上的军士听着,我家郭大帅有令,凡现在弃暗投明者,从城头扔下兵器,我家大帅既往不咎。凡一味追随叛逆,抵抗天军者格杀勿论。”
  这些军卒喊了几嗓子,各自散去。云中城头,两校尉各自也扯开嗓子喊了开来,“兄弟们,别听这些唐军胡说八道,再过几个时辰,就会有救兵前来……”
  他们话还未完,却瞪大了眼睛,只见唐军阵中,一队队云中军的俘虏被押了出来,直接推翻在前番挖好的大坑里。
  云中城头,一片寂静,每个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灰土又再次扬起之时,这些军卒才突然明白唐军这是在坑俘。
  又是一个时辰过后,刚才的大坑变成了一个高高的土堆,数千云中军顷刻间便被系数活埋在那硕大的土坑里了。
  那两名校尉眼睛看的直愣愣的,咂吧咂吧嘴巴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我们投降!”一名士卒高喊着,将自己手中的长刀抛出城外。他这一举动很快便成了连锁反应,一把把兵刃,接连不断的被抛出了城外。
  两名校尉,面面相觑,自知大势已去,只能高喊道:“开城门!投降!”
                  
第147章 李光弼出山【1】
  唐军拿下云中城,士气大振。未几日又派别将公孙琼出骑兵攻下马邑。至此太原与朔方通道被重新打通。
  唐军取得如此胜利,天下震惊。朝廷上下一扫开战以来连战连败的阴霾。
  唐皇李隆基龙颜大悦不仅将郭子仪加升为御史大夫,而且更是厚令其领军回朔方休整兵马,以图大事。
  是夜,郭子仪与众将领吃罢庆功酒宴,回到行军大帐之内。
  短短几日,唐军接连胜利,让郭子仪也心情大悦。他自觉毫无睡意,于是便随手拿出书卷翻看开来。
  待翻了半晌,却听帐外军卒报言:“禀大帅,李大人求见。”
  郭子仪闻言,忙合起书卷,阔步走出帐来。只见李光弼正站在帐外,双手踱步。郭子仪哈哈一笑,迎了上去,说道:“光弼啊,你还和我客套什么啊。有事直接进我大帐便了,还通报什么,哈哈,来,快随我进帐来。”
  李光弼脸上露笑,随郭子仪身后进了大帐,待二人各自坐定。
  郭子仪道:“光弼啊,深夜来所为何事,你直管道来,哈哈。这次大捷你老兄的计策也是功不可没啊。老夫已经向朝廷奏请为你加封御史大夫,相信不日皇上批折便会下达。如今国家多事之秋,还需要你、我两把老骨头多多出些力气才是啊!”
  李光弼看着郭子仪一副谈笑风生的模样,脸上顿时泛起片片红晕,一股燥热涌上额头。今日他深夜来访,却正是为了向郭子仪要兵权来的。李光弼自幼便才华外露,年仅三十八岁便被当时朔方节度使王忠嗣所器重,任王忠嗣的兵马使。后因为安思顺调任朔方节度使,他与安思顺私人有些纠葛这才毅然辞官回了老家。
  事隔几载,安禄山行不义之举。郭子仪久闻李光弼是个人才,这才三番五次向皇上举荐,请李光弼出得山来。云中一战,虽说是王天龙将薛忠义主力引出城外,但李光弼自认为是自己定的大计在决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李光弼才是这场决战中的大功臣。
  可是数天来,令李光弼胸闷的是,郭子仪只表王天龙之勇,却从不提自己之功。这让他心中顿生无限不满出来。他思前想后觉得若是自己一味在郭子仪军中谋差事,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他想,既然是郭子仪请自己出山,自己找些理由问郭子仪借调些军马,他郭子仪总归会卖自己这个面子吧。故而,他这才在酒宴之后,演一出夜探郭子仪的戏来。
  岂料,郭子仪谈笑之间不仅表了李光弼的功绩,而且更让他大出意外的是郭子仪竟然向朝廷表功让他拜封御使大夫。他顿时觉得却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额……额……〃李光弼支支吾吾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了。他又兀自支吾了半晌,这才挤出笑容道:〃郭帅,今日找郭帅本只是想与郭帅叙叙旧,却无其它。不想郭帅竟然对我李光弼如此关照。我只是在军事会议之上随意胡言几句,却不想郭帅竟然给我李光弼请如此大功,我,我多谢郭帅了。〃
  李光弼言罢,起身对着郭子仪便是一礼。这一礼,却是由李光弼内心而发。算的上是恭恭敬敬了。
  郭子仪哈哈一笑,忙起身走到李光弼近前说道:〃哎,光弼啊,你何时将朝堂之中那种恭维之术学了来了?哈哈,你我都如此一把年纪了,还要玩这般虚假玩意儿么。我看中的却是你李光弼的雄才大略,你可知道?〃
  这一句话,说的李光弼脸上更是倍加燥热,他连连挤出几分笑容出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羞愧。
  郭子仪又拍了拍李光弼的肩膀道:〃光弼啊,你的心思,我又何尝不知呢?今日你不找我,明日我也自会找你商议的。〃
  李光弼〃噢〃的一声,抬起头来说道:〃大帅对我李光弼真是用心良苦了,大帅旦有吩咐,光弼定尽全力而为之。〃
  郭子仪抚须,缓缓说道:〃光弼啊,若如此说,倒是你与我郭子仪见外了。咱们拿的都是朝廷的俸禄,何必分你我呢。说白了,咱们都要为朝廷,为大唐天下太平尽心尽力才是。你是个干大事之人,这个我自然比谁都清楚。这些时日却是说来是委屈你了,让你在我麾下办事,未能将你的才能发挥出来。我之所以如此安排,却是因为你刚出山若将我手中军马交给你,只怕部下不服闹出乱子来。现在你在云中,立下战功,全军上下无人不知,该是让你单飞的时候了。〃
  李光弼看着郭子仪一脸真诚,心中猛然一热,两行泪水顺着眼角珊然而下。他没想到,眼前的老帅竟然替自己想的如此周到。他抖了抖嘴角,说道:〃郭帅,你对我真如亲兄弟一般。可是就在刚才我还错怪你,我,我李光弼老糊涂了,我李光弼真不是个东西!〃
  李光弼边说,边面带惭愧,锤胸顿足。这引的郭子仪又一阵笑,他紧紧抓住李光弼的双手,道:〃光弼啊,以前的事过去就当没发生过了。如今咱们只是小胜,若灭强敌,还是任重道远的事儿啊。现在朝中缺兵少将,正需要你我兄弟团结一心才是。若是你看的起我郭子仪,你以后就以大哥称呼我。若你有所求,只要为大唐有利,与天下黎民百姓有利,老夫在所不辞。〃
  李光弼虽然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却第一次感受到郭子仪的人格魅力。此时,他除了点头却是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过了良久,李光弼这才缓过神来道:〃大帅一言,让光弼胜读十年书。我李光弼必定遵从大帅的话,为了大唐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郭子仪道:〃刚才说罢,以后叫我大哥,别大帅,大帅的叫了。还有一事,皇上下诏,命我回朔方整兵。老兄弟需要多少兵马,你说个数,在我拔军回朔方之前,将兵马留给兄弟以图大事。〃
  李光弼听罢,自然又一阵感激。他思忖半晌道:我只需军马五千足矣。〃
  郭子仪摆摆手道:〃我这一走,这片天地就要靠兄弟独支了,贼军势大,五千军马怎么够。我给你留精兵一万,助我兄马到成功!〃
  〃郭兄〃李光弼听罢,只言出此二字,却是哽咽着,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第148章 李光弼出山【2】
  第二日,晨曦刚起,唐军营中便响起一阵“轰隆隆”的战鼓之声。在这巨大声响之中,郭子仪骑在一匹高头骏马之上,微风拂过他花白的胡须,引的胡须一阵飘然。
  待这一通鼓罢,这位老帅猛一挥手,数万军马拔寨而起,顿时大地之上车马嘶鸣之音,响彻天际。朔方军在郭子仪率领之下,走出老远,在他们的背后的山坡之上,却也有一个老者满含热泪,骑在一匹黄彪马上,注目着这支离去的军队。
  良久之后,待朔方军远的连影子都看不见时,站在老者旁边的一位偏将这才附身到老者身边道:“李大人,郭帅已经走远了,咱们是不是也该开拔了?”
  李光弼轻“哦”了一声,抹了抹眼角的泪花,转过头来,说道:“对,咱们也该走了。郭帅如此信任我李光弼,若是我不干出点成绩出来却如何对的起他老人家。”这话像是对周围众偏将说的,也像是李光弼自言自语。
  时间不大,又一阵战鼓“轰隆隆”响起,一面大大的旗帜高高竖起,那旗帜上面一个大大的“李”字顺风招展。在这“李”字旗的引领之下,这支万余人的唐军精兵,整齐的朝着与朔方军相反的方向行进而去。
  郭子仪看的没错,李光弼是有大报复的人。前番郭子仪凭借手中四万朔方军拿下云中和马邑。李光弼在心中也早已经盘算好,要凭手中这万人军马,要干出比郭子仪更大的动静出来。经过深思熟虑,他将目光锁定在了常山郡一带。
  常山郡位于要冲(今河北正定一带)。此郡刚好处于叛军南、北的要害之处。若是常山郡被唐军占领,那么叛军的后路便被切断,换而言之,安禄山的喉咙口便会**上一刀。到那时,如果唐军将此卡口卡死,然后与潼关大军南北夹击,安禄山将腹背受敌,两面不可兼顾,处于被动之地。故而常山郡在唐军与大燕军的作战地图上,都是落用大大的红色标记。
  这一日,李光弼率领麾下万余人马,到达常山城下。是时,大燕军主帅史思明早已经获得消息,率领麾下两万军马星夜赶往常山城来营救。由于李光弼进军神速,常山城里,大燕军并无多少军马,只有区区千余团练军留在常山城内。
  团练军其实就是一帮乌合之众,他们是由当地有钱人家的家丁组织起来的一支零散的队伍。平日里这帮人鱼肉当地百姓,战时就是干一些搬搬辎重杂物,充些人头的活计。
  常山城里的这些地主老财,听闻李光弼率一万唐军精兵来攻常山城,早是吓破了胆子。团练人少战斗力差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们这些团练兵都是为安禄山所用。论起来,他们这都是要论谋反之罪的,那是要灭九族的重罪。
  算起来,这些人也是当时为形式所迫。安禄山起兵那些日子,官军一路连连败退,丢了大半个江山。这些地主老财,家大业大,根本没有时间来转移家产。故而大部分人就稀里糊涂的受了安禄山的逼迫,加入了安禄山的团练组织,这才得以保命。
  安禄山一开始风头正胜,这帮地主老财本以为安禄山十有**会得了天下。岂料,千算万算,没有算到。安禄山得了洛阳之后,兵马在潼关城前屡屡受挫。朔方军只短短十几日的工夫便得了云山、马邑。现在又兵临常山城下。
  唐军精兵,人数还是常山团练军的数倍。破城,基本上就是一顿饭的事情。这些地主老财们的心头甚不糊涂。顿时一股莫大的恐惧,笼罩在每个团练兵的心头。
  李光弼不糊涂,他对这些地主老财的心理早就了如之掌。早在大军还未到来之前。他早已经派出若干探骑,混入常山城中,到处放出风声,“只要跟随安禄山加入团练的这些地主老财,在关键时刻倒向唐军的,以前之事既往不咎,若不然,待唐军攻入常山城,灭九族!”
  此消息,秘密的在这些地主老财中间,流传开来。他们仿佛身处在地狱的深渊里又看到了一丝生的希望。几个财粗业大的财主也秘密与唐军联络,准备待机起事。
  常山城头,守将史思义正手持长剑,指挥着团练兵,加固城防工事。忽然见远处烟尘滚滚,未几时,一股人潮由远而近,滚了过来。
  “唐兵来了,唐兵来了……”团练兵中,许多人看见那滚滚而来的唐军铁骑,都吓的丢了手中的武器四处逃窜。
  史思义见状,是又气又急。他又如此不知道自己的处境也是万般危机的。他与史思明虽是兄弟,却不是同袍兄弟。这么多年他深知这史思明的为人,行事狡诈,心狠手辣。当他得知唐兵要来围攻常山的时候,自知力不可支,曾派人报于史思明,建议常山城中所有团练军撤出常山城,待来日再收复。
  但尚在百里之外的史思明只给了他八个字“固守城池,违令者斩”。饶是他这做兄弟的,见到史思明这一张信札,不由也是心中一颤。史思明向来说话说一不二,更何况他这同父异母的兄弟呢。
  史思义知道丢了常山,自己无论落在唐兵还是落在自己兄弟史思明手中都是一死,所以他这心里早就做好了掉脑袋的打算。
  战事未开,团练军四散奔逃。史思义左右狂呼一番,却是并无一丝效果。他本有心杀一儆百,只是待剑举起,心中又一想,“罢了,罢了,这些团练兵也是人生父母养的。我若杀了他们也于事无补,积德行善吧,便是老子到了阎王殿,这阎王爷也得厚待老子。”
  时间不大,唐军黑压压的人马便到了常山城前。李光弼先令几十面战鼓同时敲响,“轰隆隆”的鼓声,响彻天际,引得常山城里一干人马,又是心惊胆颤,坐卧不宁。
  待鼓声落罢,从唐军阵中飞驰出数骑人马来。这些骑兵来到常山城前,高喊道:“常山城头的团练兄弟们,今日,我大唐天军杀到,你们可看清楚了。我大唐军帅,李光弼大人有令,凡是放下武器投降的军士,概不追究过往罪过。若是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待城破之后,灭九族。”
  这几个骑兵反复喊过数遍,退回本阵之中。
  史思义站在城头,将这些话听的也是真真的。他轻叹一口气,刚欲转身对身边副将说几句鼓励的话来。却没想到,他刚一转身,却见周边的偏将手中早已经捏好了一段常常的套绳,紧紧的盯着自己。
                  
第149章 李光弼出山【3】
  “你们要干什么?”史思义瞪大了眼睛,“当啷”一声拔出腰中的长剑。
  站在史思义身后的几人互相对视一番,然后都苦着脸对史思义道:“史将军,这些也不能怪咱们。唐军打到家门口了,人家已经放出风声,若是咱们再一味的抵抗,便是灭九族的大罪。史将军你是家儿老小都不在声旁,可咱哥儿们几个都是家大人多,您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咱们上百口子身首异处吧。您老人家都心心好,从了咱们吧,以后每逢忌日,我等多给将军烧纸钱,给您磕头,谢谢将军的大恩大德了。”
  “你,你们……”史思义被这几人的话,差点没气的背过气去。他再看远处城墙上,数十名团练兵士也各拿刀枪围了过来。他知道此时自己已经是孤家寡人一个了,若是再动一动,顷刻之间这些人便能要了自己的性命。
  “哎……”史思义左思右想片刻后,长叹一声,将手中长剑猛的往地上一扔,紧闭双眼,缓缓说道:“好吧,既然大势已去,你们来吧!”
  常山城外。李光弼骑在骏马之上,抬首眼望常山城头。虽然城内传来的消息说,今日这些团练首领会投降大唐。但他这心里依然七上八下,毕竟常山城是战略要塞。大燕军又在此经营了大半年,他们说投降就能顺利投降么?虽然城内兵马只有千余人,但是常山城也是易守难攻之地,若是贼军凭借工事守得一日,史思明大军便能赶到常山城下。到那时李光弼便是有通天神力,凭借自己这手中万余人马,也是独木难支了。
  一通胡乱思想,却见常山城头依然毫无动静。李光弼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抬头看了看天空。日头已经接近中午。他心中越发焦急起来。又待片刻,却仍然没有动静。李光弼自知不能再继续等下去了,万一贻误战机便是坏了大事。
  想到此番,李光弼将腰中宝剑猛然一抽。正待他要喊出“攻城”二字的当口,只听“嗡、嗡”几声闷响,常山城厚重的城门却被人缓缓打开来。
  李光弼愣了愣,只见一行人从常山城里走了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