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长安城下-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一行人,从正门走下山去。

  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到了山下、正在往西走。

  不知道为什么,背景是夕阳西下。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182章 覆巢之下

  结果他们这一走,从此石沉大海、了无音讯。

  我每天都盼着他们回来,结果左盼右盼都不见他们回来。

  贺兰阙走的时候倒是提到会给我写信来着,结果一直也没见到他的信……

  直到三个多月后,我才收到了一封贺兰阙的信;在这期间,安西那边倒是给彭大叔寄过信,但是那些都属于密函,具体的内容估计也就只有彭大叔和姚旭知道。

  贺兰阙给我的信上大体讲了一下,他们到了之后的情况;他还提到,他们初六就启程回来了。

  今天是初十了,也就是说,明天他们就会回来了。

  历史上并没有记载这次战役,也许是因为这场战役相对于同时期的战役来说,有点儿微不足道了吧。

  可是,尽管他只是一笔带过,我也能感受到那场战争的激烈。

  “五日至,十日战毕。”

  他们走了五天之后,终于到了安西。

  刚刚到了之后,就加入了战斗。

  那场战争足足打了十天,如果只是小打小闹的话,用不了这么久。

  而且他们之后的三个月都在安西驻扎着,如果说这场战争彻底结束了的话,不可能还会在当地警戒。

  我闭上眼,仿佛置身于现场之中

  战斗异常惨烈,无数的人被震飞,有的敌人被陌刀斩杀,有的人则被敌人的箭D穿。

  我在人群中穿梭,看到了羽真涉,他把陌刀直接掷了出去,远处的彪形大汉直接被他钉在了地上;他从腰上的革带上抽下来一把唐刀,把围过来的敌人斩杀后,走过去把陌刀拔下来,甩一下刀上的血。

  贺兰阙的身影一闪而过,我没能看到赫连赫。

  战争过后,整个场地一片残骸,很多人躺在地上,血流成河。

  我赶忙睁开眼,继续往下看,他交代了下安西的日常生活,我感觉安西都护府跟陇西军营的模式差不多。

  安西都护府属于驻兵,除了日常的警戒和巡逻之外都是在训练。

  我看到最后他说赫连赫的腿不大方便……这些日子都在床上静养。

  他受伤了?!

  伤的严不严重?

  肯定很严重。

  如果不严重的话,怎么会需要静养呢?

  我赶忙写了一封信寄过去。

  这半年的功夫里,我莫名其妙的长到了一米九多。

  我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姚旭说,可能是由于药物调节,导致我得了巨人症……

  港真,没毛病。

  如果说药物会影响激素调节的话,想长高岂不是太容易了?

  我只想说这个理由要不要再牵强点儿。

  长高了以后,各种不方便。

  比如我之前的缺胯袍都穿不上了,只能做了新的;再比如,之前可以坐在矮桌下,现在正坐在矮桌下,桌板儿总是会卡到腿……

  因为整个人都大了一号,腿也粗了一圈;整个人也结实了起来,胸肌人鱼线都有了。

  就是晒得黢黑黢黑的了……

  我量了一下,我现在应该在一米九四五左右;这个身高基本上都可以去当篮球运动员了。

  当然,长高了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比如以前拿陌刀得使劲往下拿、不然就得举起来,才能不触碰到地面,现在只要拿着半截举起来就行。

  半年的时间长了小二十公分,长得这么快,肯定不正常。

  我曾经怀疑是锻炼的结果,这半年以来我每天都在按时跑步,以前的时候,考勤本上空空如也,现在的考勤本上,每个空都有红戳。

  通过这些红戳,我终于把那些军官都认全了。

  刘翊和谢燮经过姚旭半个月的抢救,终于苏醒了,不过却都落下了不同程度的肌R萎缩。

  经过了三四个月的康复训练,总算恢复如初了。

  他们都不记得自己被带走之前发生了什么事。

  姚旭说,不能刺激他们。

  上个月刘翊被调离了陇西军营,编入了“皇家亲卫队”,回了长安;临走之前

  这件事伴随着陇山上面奇怪植物的覆灭,渐渐的销声匿迹了。

  仿佛从来没发生过一样。

  姚旭时不时会出去,只有我知道他是去找那个百足门了。

  我不知道那个鸢尾是谁,但是看他的重视程度,多半是他的初恋女友。

  大叔也是够专情的,愣是一辈子都没有娶妻。

  我看着不远处正在帐外摆弄药材的姚旭,不由得生出了一丝敬佩之情。

  姚大叔很厉害。

  最开始的时候,我并不理解他们为什么叫他将军,后来我才知道,姚旭也是军营的将军,军衔还不低。

  他的军衔仅次于彭偃房。

  难怪他们看见他都很尊重呢。

  之前我还奇怪,不是说古代的时候对医生都不怎么尊重的吗?

  原来他不仅仅只是个医生。

  姚旭已经弄完了,他抬头,正好看到了我。

  我本来想躲开的,结果他看到了我;直接走多尴尬啊,我只好走了过去。

  我还没走到帐前,就看到一个人快步跑了过来,直接冲到姚旭的面前。

  “末将有急事汇报!”那个人双手捧着一块卷起来的锦帛,单腿屈膝、跪在他面前说。

  “有劳了,给我吧。”姚旭说,他结过那块锦帛打开,脸色当场就变了。

  他冲我招招手,我赶忙跑了过去。

  “你赶紧走!”姚旭急切地说,“我现在就准你的假,马上去襄阳!”

  “去襄阳?”我一怔,襄阳那边儿不是杜老师的家吗,现在杜煜他们也在那边。

  “嗯,阿爷来的信,”姚旭把那块锦帛递给我,“陛下要重创整个杜家。”

  “前几日,镇国太平公主起兵造反,被陛下镇压,前天自缢家中。”姚旭说,“一衷党羽皆被处死……怀微他们被流放……承栋自刎家中……”

  我懵了,虽然早就想到了先天政变,但是这些日子忙着训练每天都累成狗,居然忽略了这件事……

  对啊,今天已经是七月初十了。

  我本来想到杜家可能会被牵连,没想到,他们都摘干净了还是会被流放。

  承栋该不会是阿澈的爸吧?

  我梦见他自刎家中……没想到真的自刎家中

  “展这就去!”我低头行礼,赶忙就跑。

  “嗯,我马上请人八百里加急往那送消息!”姚旭说,“你赶快去,我怕有人趁乱占铃兰的便宜!”

  我忽然想到了史书上的记载,很多没籍的士族女儿在流放的途中,会被……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__

  

  

第183章 安有完卵

  姚旭给我批了七天的假。

  拿着他签的“通关文牒”,我一路向东南飞奔。

  终于在第三天下午到了襄阳城。

  襄阳看起来比长安城要小上一些,但是也繁华异常。

  刚走进城里,就听到周围的几个人在聊天。

  路人甲说:“你听说了吗,安西那边儿刚打了一仗!”

  怎么这儿也都知道了?我皱眉,这些不应该是军事机密吗?

  群众知道了只会扰乱军心啊。

  “听说了、听说了!我有个阿兄在那边!”路人乙说,“他们说那场仗,打得可激烈了!”

  难怪呢。

  “哪儿啊!”路人丙说,“那都是小仗,安西都护府镇守安西四镇,那可是边境要地、常年跟其他地方接壤的地方,怎么可能不打仗呢?”

  这话说的倒是没错,安西都护府威慑着周围的大小国家,一般是没有人敢去挑战大唐的威信的,但是保不齐有几个欠揍的人过来“浪”啊!

  路人丁说:“其实吧,打仗常年都会打,没什么稀奇的,我要说的是,刚刚听说了另一件事儿。”

  路人甲乙丙丁还在继续说,我对这些事没什么兴趣继续往外城走。

  如果我晚走一步的话,就能听到他们说:“听说,陇西军营去往安西援助的士兵,归来时遭遇了埋伏、全军覆没了。”

  可是我走得早,那句话听到的时候,并没有听清。

  我在襄阳城像个没头苍蝇一样满世界乱转。

  可襄阳城这么大,找一户人家哪儿那么容易啊?

  我忽然想起来,他们之前说要去种地来着;既然要种地的话,那肯定得住在郊区啊?

  我直奔郊区而去。

  郊区居住的人家不多,相隔挺远才能看到一户人家。

  茫然的问了一圈,都不知道有姓杜的人家。

  要不我还是问一下吧!

  我走到旁边的一户人家门口。

  那是一个简单的茅草屋,茅草屋的外面围了一圈矮矮的栅栏;那个栅栏也就有一米多一点儿,应该是为了防止家畜逃跑。

  茅草屋看起来很陈旧了,彷佛来场大风都能刮倒似的。

  院子里有一个六十岁左右的大妈,正在扫地上的枯叶;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看起来饱经沧桑。

  她正有一下,没一下儿的扫着地。

  “阿婆,您知道这里哪儿有一户姓杜的人家吗?”

  她抬头看了我一眼,一脸警觉的说,“你找他们干吗?”

  我一听,这话的意思是认识啊!

  我想找点儿什么能证明我的身份的东西给她看来着,可是我什么都没有。

  从军营走的时候比较急,衣服都没换,不过这一身衣服也证明不了,我是杜家的人啊!

  “我叫杜展,是京兆杜氏长房次子。”我说,“走的急,什么都没准备;但是你要相信我,我真的是杜家的人。”

  “我不认识什么杜家人。”那个大妈眼神躲闪,她说,继续用笤帚扫地。

  “我是来找我阿兄的!”我站在栅栏外,冲她喊,“阿婆我真的有急事,再耽搁下去……就真的要出事儿了!”

  “你这个人真是好笑,我都说了我不认识他们!”她说,快步走进了屋里。

  我一瞬间真的想冲进去,但是我不能这么做,先不说这属于强闯民宅,就算我跟进去有什么用呢,她明显不想告诉我。

  不过,她认识杜家人的话,是不是说明杜家人就在这附近呢?

  我骑马继续往里走,一直走到了山脚下。

  襄阳境内最出名的山,应该就是隆中山了。

  当年诸葛亮就是隐居于此,“躬耕陇亩”和“三顾茅庐”多发生在这里。

  仿佛是为了证明这是隆中山一样,我看到了一个写着“草庐遗址”的石板。

  石板的旁边有一座寺庙。

  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承恩寺了。

  我刚准备绕路,一个出家人打扮的人,从里边走了出来。

  他看起来有四十岁左右,身高大概有一米七五六,他穿了一身和尚的袍子,没有披袈裟。

  “阿弥陀佛,施主。”他双手合掌,说。

  “阿弥陀佛。”我学着他的样子回礼。

  “施主可是在找杜姓人家?”他说。

  那不成他认识?

  “是!”我忙应声,“师傅可是认识?”

  “贫僧既然这么问,自然是识得的。”他说,“实不相瞒,贫僧在这里等施主,正是受了杜家嘱托。”

  太好了,总算找到了一个认识他们的人。

  我刚高兴了一会儿,他下一句话直接一桶凉水把我浇蒙了。

  “他们都走了。”他说,“施主应该也知道,陛下下了命令,凡是和镇国公主有所牵连的,一律严惩不贷。”

  我只想说,大叔,你知道太多了。

  “多谢师傅。”我说,刚准备要走,又被他喊住了。

  “贫僧还有一句话要先奉劝施主。”他接喊住我,说,“这句话是贫僧个人奉劝施主的。”

  “还请师傅赐教。”我说。

  “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他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这句话出自圣经。

  我特别想吐槽一句,你是一个和尚啊,说圣经上的话真的好吗?

  但是他这句话,让我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展愚钝,还请师傅明示!”我说。

  “施主乃是大彻大悟之人,自然会明白贫僧的意思。”他说,一脸虚怀若谷的笑容,转身走了进去。

  “师傅!”我忙走了过去,可是门已经合上了。

  我终于理解了,大师兄去找菩提老祖时、菩提老祖避而不见时的绝望。

  我今天这一会儿就吃了两次闭门羹了。

  他们都走了……

  是真的走了?

  还是……没了……我不敢往下想。

  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

  我只好原路返回。

  又是两天的路,刚爬上山,老远就看见军营门口挂了很多白布,两个哨塔之间还扯上了一朵大大的白花。

  我忽然有种不详的预感。

  我跑进去,正好看到了,在帮忙布置的姚訚。

  “你怎么回来了?!”他一愣,手里的花掉到了地上。

  “怎么了?!”我几乎是歇斯底里地喊了出来。

  “赫连他们……”姚訚被我吼懵了,“回来的时候遇到了伏击……全部战死……”

  杜展终于成长了起来。__

  

  

第184章 全部战死

  “全部……战死?!”我难以置信。

  “嗯……”姚訚几乎轻不可闻的应声,“阿涉他们……”

  他哽咽着,最终还是没说出来。

  他们都死了?

  我去襄阳的那天还收到了他们要回来的消息。

  他们说,第二天就回来。

  结果……

  却再也没能回来。

  说好的以一当十呢?

  怎么能中了别人的埋伏呢……

  “不可能……”

  “嗣业……”姚訚拍了拍我的肩膀,没有说话;他走过去继续挂白花。

  我跑进大门,跑得太急,还不小心撞了他一下。

  我一口气跑到了姚旭的帐外,他的营帐帘子垂了下来,门口的药材也都不见了。

  “嗣业。”彭偃房正好从旁边过来,“祖睦昨儿启程去安西了,新的疾医后天过来。”

  去安西了?

  “世伯,姚世伯去安西做什么?”

  “他去救治伤员。”彭偃房说,“安西那边的疾医在战场救治伤员的时候被敌方暗算,伤重不治;安西向至尊请募,整个大唐疆域上的疾医都在往那边儿赶。”

  连医生都死了……

  多么心酸,那位医生救了很多人却不能救自己。

  “展也想去。”我行抱拳礼,说,“展想去安西!”

  “你去干什么。”彭偃房说,欲言又止,他看着我,“对了,襄阳那边怎么样了。”

  他不提,我还不难过,他这么一说我更觉得得去安西了。

  “阿兄他们……已经走了。”我说,“承恩寺的师傅说,他们已经被流放了……”

  那个和尚并没有这么说,我只是觉得,相对于“下落不明”,我情愿他们是被流放了。

  “……”彭偃房没有说话,拍了拍我的肩。

  “世伯,我想去安西……”我说,差点儿没压抑住翻涌上来的酸涩,“我的阿兄他们都在那边……”

  流放大多会被流放到东北或者西北地区,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他们会被流放到西北似的。

  “就算你去了,也是驻扎在都护府里……”彭偃房说,“再说了,你现在是因为在服兵役,所以没有被没籍;倘若你出现在安西,被好事之人看到、上奏至尊,岂不是多生事端?”

  “可是……”我说,“展不能无所作为……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流亡塞外啊……”

  “……”彭偃房犹豫了,“不行,祖睦说不许你去……”

  我就知道姚旭不让我去。

  虽然大叔确实是为了我好……

  可是我真的不能再蹉跎下去了,即使李嗣业可以在安西建功立业,我自然也可以。

  等我有了荣誉之后,也许有机会能见到玄宗。

  跟他商量以功抵过……应该也是有可能的吧?

  虽然当务之急是赶紧和失联的杜家人联系。

  这半年的功夫里,我也和襄阳那边写过信;但是古代的时候,地址都写得模棱两可。

  比如杜煜留下的地址是:隆中山下小屋。

  我去了才发现,隆中山下有好多小屋……

  杜闲在上个月被调离了襄阳。

  所以我才没有去襄阳分家那里,因为杜闲已经不在那里了,其他人我又不认识。

  “世伯……”我哀求他,“我……”

  我真的快要哭出声来了。

  没有“通关文牒”,我根本去不了安西,半路上就得给我遣送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