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长安城下-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恰逢安禄山死去,安庆绪命令史思明归守范阳,留下蔡希德等人继续围攻太原。

  与此同时,尹子奇率兵围攻睢阳。

  安庆绪任命尹子奇为汴州刺史、河南节度使。

  二十五日,尹子奇率领归州、檀州以及同罗、奚人部兵组成的十三万联军进攻睢阳。

  许远向张巡求援,张巡即率兵从宁陵进入睢阳。

  张巡有三千人马,与许远合兵共六千八百人。

  叛军全力攻城,张巡亲自督战,勉励将士、昼夜与叛军苦战,有时候一天都能交战二十多次。

  双方共激战十六日,俘虏叛军将领六十多人,杀死叛军士卒二万多,士气大振。

  许远对张巡说:“我性情懦弱,不懂得军事,你智勇双全,请让我为你坚守,你代我指挥作战。”

  从此以后,许远只调集军粮,修理作战器具,在军中处理杂事;作战指挥权都交给了张巡。

  安庆绪任命史思明为范阳节度使,并兼任指挥恒阳军事,封爵为妫川王;又命令牛廷介指挥安阳军事。

  任命张忠志为常山太守兼团练使,镇守井陉口;其余的将领仍各任旧职,招募军队抵御官军。

  先前安禄山攻陷两京时,把两京中的珍宝财物全部运往范阳。史思明手握重兵,拥有财物,更加骄横,逐渐不听从安庆绪的命令,安庆绪不能节制。

  转眼到了二月二十日,永王璘兵败身死。

  当时李成式与河北招讨判官李铣合兵讨伐李璘,皇甫铣有兵数千,驻扎在扬子;李成式派判官裴茂率兵三千驻扎在瓜步,广树军旗,列于长江沿岸。

  李璘与他的儿子李巧铣峭罚旒啵闹杏行┚迮隆

  其部将季广琛召集其他的将领们说:“我们跟随永王走到这一步,只因为天命不助,人谋已不能成功,不如趁还未交战,赶快图谋出路。

  “否则就会战败身死,永远成为逆臣贼子。”

  其他诸将听后都认为他说的对。

  于是季广琛领着自己的部队逃向广陵,浑惟明逃向江宁,冯季康逃向白沙。

  永王李璘更加恐惧,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当天晚上,长江北面的军队盛列火炬,光照水中,一变为二,李璘的军队也列火炬响应。

  李璘错认为官军已经渡过长江,匆忙携家眷与部下潜逃。

  等到天亮,发现不见过江的官军,李璘又返回城中收集军队,乘船而逃。

  李成式的部将赵侃等渡过长江到达新丰,李璘派儿子李氩拷呦社时鳌

  赵侃与李冉徽剑又欣畹募绫郏瞰‘的军队于是溃败。

  李敫呦社占斜蚰咸颖价堆簦凰鞘站劭庵械谋魑镒剩胂蚰咸颖剂氡怼

  江西采访使皇甫侁派兵追击,俘获了李璘,秘密杀死于传舍;李菜烙诼揖校渌赖逞︾岩脖簧绷恕

  皇甫侁派人送璘家属于成都。

  肃宗很不开心:“皇甫侁既然俘获了我弟,为何不送来而擅自杀之”

  他很不开心,从此不再委任他重要职位。


第424章 饥荒迭起

  永王兵败丹阳,他的手下四下逃窜。

  李白也开始向南逃离,但是不幸的是,他被抓住了,被丢进了寻阳狱中。

  他的老婆宗氏为了救他四处奔走。

  江南宣慰使崔涣与御史中承相宋若思极力营救,才获释。

  宋若思聘请李白为军幕参谋,掌管军中文书事务;并随宋若思一同至武昌。

  二月二十二日,郭子仪遣兵攻潼关,大败。

  郭子仪派他的儿子郭旰和兵马使李韶光、王祚等人渡过黄河攻下了潼关,杀掉了五百叛军。

  安庆绪又派兵援救潼关,郭旰等人大败,官军死者一万余人;李韶光与王祚战死,仆固怀恩抱着马头渡过渭水,退保河东。

  将士们这半个月都在忙着C练,以防安庆绪忽然带兵前来偷袭。

  三月十三日,李亨任命左相韦见素为左仆S,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裴冕为右仆S;他罢免了二人的施政办事权力,敕征苗晋卿为左相。

  之前的时候,杨国忠因为嫉恨宪部尚书苗晋卿,在安禄山反叛后,就请求玄宗让苗晋卿出朝为陕郡太守,兼陕郡、弘农郡防御使。

  苗晋卿以老弱多病坚决推辞,玄宗不高兴,就让苗晋卿提前退休了。

  等到长安失守,苗晋卿潜身逃入凤翔山谷之中,过起了闲云野鹤的隐居生活。

  李亨来到凤翔,下手敕征苗晋卿为左相,军国大事都向他征求意见。

  三月二十一日,玄宗派宦官到韶州曲江县祭祀张九龄,并重赏他的家属。

  他十分思念张九龄,张九龄也是第一个提出安禄山有反心的人;玄宗从此之后,每每想到张九龄,必定痛哭流涕、懊悔不已。

  三月二十三日,安守忠率领两骑兵攻打河东,被郭子仪击退;这次交火共杀掉了八千敌军,俘虏了五千人。

  三月二十七日,尹子奇再次攻打睢阳,又被张巡打败。

  尹子奇吃了亏,又率大军来进攻睢阳。

  张巡对将士们说:“我身受国恩,要死守此城,为国家效命。但想到大家为国家献身,血染原野,而赏赐难以酬劳所建立的功勋,感到万分痛心。”

  将士们听后都情绪激动,奋勇请战。

  于是张巡杀牛设宴,犒劳士卒,率全军出战。

  叛军看见官军兵少,而嘲笑官军。

  张巡不予理会,他手执战旗,率领众将直冲叛军阵中,叛军全军溃败!

  这次战争共斩三十多名敌将三、杀死三千多士卒;尹子奇兵败逃亡,被张巡追赶了数十里地。

  第二天,尹子奇越想越气、又集兵*临城下,张巡率兵出战。

  双方昼夜交战数十回合。

  张巡屡次挫败了叛军进攻的锋锐,但叛军仍然不停地围城攻打。

  五月六日,郭子仪攻打长安,被安守忠打退。

  四月的时候,李亨任命以郭子仪为司空、天下兵马副元帅,让他率兵奔赴凤翔。

  十三日,叛军大将李归仁率领五千精锐骑兵在三原县北面截击郭子仪,郭子仪派部将仆固怀恩、王仲升、浑释之、李若幽等埋伏于白渠留连边桥,几乎全歼叛军,李归仁游水逃脱。

  郭子仪就和王思礼在西渭桥合兵,进军驻扎在水西岸。

  安守忠和李归仁率兵驻扎在京城西面的清渠。

  两军相持七日,官军并没有进攻,双方都在观望。

  五月初六,安守忠假装撤退,郭子仪率全军追击。

  没想到叛军早就用九千精锐骑兵摆成了长蛇阵;官军想从中间冲乱他们的兵阵。没想到叛军变首尾为两军,夹击官军。

  官军大败。判

  官韩Y与监军孙知古都被叛军俘获,军用物资全部丢弃;郭子仪退军防守武功,内外严加戒备。

  归至朝廷后,郭子仪请求自贬。五月十七日,李亨任命他为左仆S。

  —

  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迅速占领长安和洛阳;李亨即位后,不得不大力征调兵力和物力来平定叛乱。

  当时朝廷府库空虚,主要靠江淮财税支撑战争,所以朝廷只得以官爵赏功。

  诸将出征时,都给予空名委任状,上自开府、特进、列卿、大将军,下至中郎、郎将,都允许临时填写名字。

  后来又允许用信牒授予官爵,以至有异姓被封为王的。

  各路军队都以职务大小相互统辖,不看官爵的高低。

  这次清渠战败后,又滥赏官爵以召集散兵游勇。

  因此官爵贱而钱货贵,一通大将军委任状甚至只能只抵得上一顿酒钱。

  凡是被招募参军的人,都穿金紫色衣服,甚至有朝士的仆人身着金紫色衣服,口称自己是大官,而实际却干的是低贱的工作。

  唐朝的封官赏爵开始泛滥。

  五月十日,肃宗罢免房管,任命张镐为相。

  房管性情高傲,自从陈涛钭战败、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他却常常说有病不入朝。

  也不积极处理自己职权内的政事,每天只知道与庶子刘秩、谏议大夫李揖高谈佛教与道教;有时听自己的门客董庭兰弹琴,董庭兰也借此而弄权谋利。

  御史上奏说董庭兰受贿,初十,肃宗贬房为太子少师。

  同时任命谏议大夫张镐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李亨自打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就常常召纳僧人数百名在宫内作道场,早晚诵读佛经。

  张镐进谏说:“帝王应该修治德行以平乱安民,没有听说过布施僧人能使天下太平的!”

  他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李亨从此废止了早晚诵经的习惯。

  乱世经年,遍地的都是饥荒。

  山南东道节度使鲁灵守卫南阳,叛军将领武令与田承嗣率军相继来攻城。

  城中的粮食吃尽,以至于一只老鼠都价值数百钱;城中到处都是饿死的人,眼看着就要爆发叛乱了。

  李亨派宦官曹日升往南阳宣慰士卒,因为叛军包围,不得入城。

  曹日升请求单枪匹马入城传达帝旨,襄阳太守魏仲犀不答应。

  这时颜真卿从河北到达,说:“曹将军冒着生命危险要去传达皇上的命令,为何要阻拦他呢!假使他不能到达,也不过是死一个使者;如果能够到达,那么城中人的信心就会更加坚强。”

  于是曹日升与十名骑兵一起入城,叛军害怕他们的锋锐,不敢*近。

  南阳城中的人已经绝望,及至见到曹日升,都十分欢喜。

  曹日升去襄阳为南阳守城将士取粮,领着一千人运粮入城;为了防止叛军侵扰,派一队骑兵在周围互送。

  鲁炅在城中已经坚守了一年,昼夜苦战,力尽而无法坚守;正是靠着这些粮食的接济,才得以继续坚守。

  十五日夜晚,鲁炅打开城门率领剩余的数千兵力突围而出,奔向襄阳;田承嗣领兵追击,连续两天辗转交战,没有战果而返回。

  当时叛军想要向南侵略江、汉地区,多亏鲁炅扼守住了战略要地,南夏才得以保全。


第425章 睢阳告急

  与此同时,睢阳已经陷入危机。

  我算了下时间,眼看着就到睢阳保卫战的时间了;我多次跟李亨上表,请求增援睢阳。

  李亨表示,他不是不愿意增援,是根本没有兵可以去;而且,他坚定地认为张巡已经坚守了那么久,肯定可以继续坚持下去的。

  粮食物资等问题我也跟他反应了,但是不光睢阳缺粮,整个大唐都缺粮。

  李恒都已经把一天三餐改成了两餐,整个凤翔地区也没什么粮食储备。

  我请求去支援睢阳,李亨不同意,之前安守忠大败郭子仪的事情历历在目,他绝对不允许凤翔革命根据地出现问题。

  因为凤翔革命根据地是皇脉所在,一旦凤翔根据地被攻陷,整个大唐就完了。

  这时,睢阳又经历了一场大的战役。

  尹子奇攻打睢阳一连失败了两次,于是增兵把睢阳包围得更紧,

  夜晚,张巡在城中鸣鼓整理队伍,像要出击的样子;叛国闻知,整夜严备。

  天亮后,张巡却停鼓息兵。

  叛军在哨楼上观望城中,发现城中什么人都没有;看到张巡并没有要出征的意思,于是解甲休息。

  这时张巡和南霁云将军、雷万春郎将等十多名将领各率五十名骑兵打开城门、突然杀出,直冲叛军营地。

  他们径直来到尹子奇的战旗下,敌营顿时阵脚大乱。

  张巡等人杀掉了五十名敌将、近五千士卒。

  张巡想要S杀尹子奇,但他不认识尹子奇;于是想了一招,想要引他出D。

  他命人削蒿草作箭头,被S中的叛军十分高兴;他们以为张巡他们的箭头已S完,以至于都拿草来应付公事了。

  于是就去报告尹子奇,张巡因此认出了他。

  张巡让南霁云S击,南霁云S中了尹子奇的左眼;尹子奇跌落马下,差一点被抓获。

  他捂着自己的眼,收拾残兵败将仓皇出逃。

  李亨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更加放心了;让李泌专门来跟我说,让我放宽心,睢阳不会失守的。

  我能放心就有鬼了。

  这时,姚訚被寄到了我的手里,他说他要去支援睢阳。

  他觉得睢阳多半守不住,因为睢阳原本兵力就少;一直坚守了这么长时间,已经算是奇迹了。

  再者,城父县原本和睢阳就很近,一旦睢阳失守,第二个倒霉的就是城父县。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奔赴前线。

  他还开玩笑道,多年舞刀弄棒,搞不好会给张巡添乱。

  他还嘱咐我不必再回信了,因为这封信到我手里的时候,他已经到睢阳了。

  我虽然早有了这个准备,但是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六月七日,

  田乾真率兵包围了安邑。

  这时守卫陕郡的叛军将领杨务钦暗中图谋归顺朝廷,河东太守马承光领兵接应,杨务钦杀了城中不同意归顺的诸将,翻越城墙前来投降。

  田乾真听说了这件事之后,解除了安邑周围的士兵离去。

  但是,七月十一日,安武臣率领军队前来攻陕郡,因外无援救,城中兵少;杨务钦战死,安武臣遂屠陕郡。这是后话了。

  六月初十,将军王去荣因为私仇杀了富平县县令,按罪应当处死。

  但是李亨考虑到他善于使用石炮,于是下敕书免其死罪,让他作为一名普通战士在陕郡效力。

  中书舍人贾至没有立刻颁下敕书,上表反对:“王去荣行为不端,杀死本县的长官。说:‘臣子杀死君主,儿子杀死父亲,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原因,而是长久演变的结果。’”

  “如果赦免了王去荣的罪,就是放纵此种行为,使恶人萌生这种邪念。”

  但是也有人认为陕郡刚刚收复,没有王去荣难以坚守。

  贾至立刻怼了回去:“其他的郡县没有王去荣这样的人,为何也能坚守?”

  “陛下如果因为善于使用石炮这一种技能就免除一个人的死罪,那么现在各军中有绝技的士卒实在太多了。”

  “如果开了这个先例,这些人必定依仗他们的技能,在各地犯上作乱;到时候局面失控,陛下又该如何制止他们呢?”

  “如果只是赦免王去荣的罪而杀掉其他的人,那就是法律没有准则而诱人犯罪。”

  “现在如果怜惜一个王去荣的才能而不杀,以后必定要杀掉十个这样像王去荣一样有才能的人,那样伤害的人不是更多了吗?”

  “再说,这个王去荣既然连本县的县令都能杀掉,实在是一个逆臣贼子。”

  “本性难移,就算他在这里很温顺,在其他地方未必还会如此;同样的道理,他能在富平作乱,为什么就会专心治理陕郡呢?”

  “他都可以杀掉自己生活了很多年的郡县的县令,谁能保证她不会因为某些私怨而对陛下下手呢?”

  “一旦他真的有这些心思,就为时已晚了。臣真诚地希望陛下作为贤明的君主能从长远和大处考虑,那么祸乱不久就可以平定。”

  李亨还是犹豫不决,于是把这件事下达百官,让他们发表意见。

  韦见素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李亨的处罚意见,他义正言辞的说:“法律是天下的根本**,作为帝王都不敢罔顾法律、随意杀人。”

  “而王去荣不过是个小小的将军,竟敢擅自杀人;身为臣下,权力怎么可以超过君主?”

  “而且,王去荣既然犯了杀人罪而不处死,那么军队中凡是身怀一技一能的人都会自认为无所顾虑,在各地横行为暴,那些做郡县官的不就很难治理了吗?

  “陛下作为天下的君主,对人的爱应当没有亲疏之分,如果那样做,保全了一个王去荣而失掉天下的百姓,有什么利益可言呢!?”

  这些话说得十分不好听,李亨的脸都铁青了。

  但是韦见素就跟没看见一样,继续说。

  “按照刑律,诛杀县令属于十恶之罪,其罪当诛。”

  “而陛下却要加以赦免,致使王法不能施行,人伦道德不能伸张,我等奉行诏书,实在难以服从!“”

  “国家要以法律来治理,军队要严格执行军令才能取得胜利。如果只用恩惠而无威权,就是慈祥的母亲也不能说动他的儿子。”

  “陛下重赏战士,论理战士们的积极性应该很高才是;可是,每当作战时却少能取胜,难道不就是因为执行军法不严吗?”

  “现在陕郡虽然要紧,但也没有执行国家的法令急迫。如果有法必依,则天下不愁不能够平定,何况一区区陕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没有法度,就算陕郡得以守住;可是失去了民心,得到它又有什么益处呢!?”

  李亨的脸已经黑成了锅底。

  我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