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长安城下-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喜欢喝酒,悠然地弹着琴来自娱自乐;他多才多艺,几乎精通所有的乐器。

  他无欲无求,是一个真的活得特别洒脱的人。


第355章 苏禄再犯

  原本大唐境内四处流传,全民文艺风刚要兴起;如果这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如果能流传下来的话,肯定不亚于以及梁祝。

  但是这首歌慢慢失传了。

  刚刚兴起的文艺之风也被扼杀在了摇篮里。

  因为刚刚安定了没两天的边疆又燃起了战火。

  吐蕃这次倒是很消停,不消停的是他的老同伙突骑施。

  刚刚进了十月,就听说在拨换城附近上有很多奇怪商旅。

  原本就是边疆重镇,商旅众多原本是没什么好奇怪的。

  但是忽然之间多出来一倍还多,就让人不得不怀疑了;而且这些商旅总是给人一种鬼鬼祟祟的感觉。

  他们每次看到巡逻地士兵眼神都有些怪怪的,好像在仔细观察他们巡逻的路行似的。

  怎么看都感觉他们像是敌方派来的J细。

  但是我还没来得及跟老张说,对方就已经按耐不住、起兵来犯了。

  开元二十三年十月。

  突骑施苏禄可汗亲自带兵来攻打攻打北庭都护府和安西拨换城。

  当时盖嘉运正在安西大都护府,他立刻带人返回抗击。

  正好秋收完了,我也没什么事儿,而且疏勒和拨换城靠得也近,于是跟老张自荐,前往支援。

  我我带领一队兵马,和正好在镇守拨换城的王楠汇合,前往抗击。

  拨换城属龟兹都督府,隶属于安西大都护府。

  拨换城的位置大概在后世叶尔羌河以北、天山腾格里峰以南地区,治所在后世的新疆阿克苏。

  汉朝时,拨换城还叫姑墨国,隶属于西域长史府;南北朝时属魏,附于龟兹。

  唐初称跋禄迦,平定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之后,在这个地方设置了姑墨州,隶属于龟兹都督府。

  拨换城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该地区矿产资源充沛,盛产铜、铁、雌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由于经济发达,拨换城的军事防御力量是——除了安西四大镇之外——整个安西数一数二的。

  拨换城原本就是龟兹都督府的一大重镇;他在西域的边儿上,和突骑施接壤。

  拨换城还有过一个传说,这个传说后来被明朝的吴承恩大叔编进了西游记。

  据说,有一位巧言擅辩的法师,在拨换城很出名;这里的法师指的是传播佛法的传道者,并不是后世所理解的那种拥有神奇力量的人。

  他常向别人吹嘘:谁要能辩赢我,我甘愿砍下自己的头颅。

  作为后世,前面近五千年的历史积攒下来的经验教导我们,不要随便立flag,很容易打脸的。

  有一天,这个法师听说有一位叫鸠摩罗什的高僧回国——就是把法国梧桐带到中国的那个人,这位高僧以能言善辩闻名。

  法师前往与他挑起论战,不料三招之内便败下阵来。

  no—do—no—die,why—he—try?

  法师只好按照约定,把自己的头颅砍下来。

  这个地方我不能理解的是,鸠摩罗什是一个高僧啊,为什么会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人死在自己面前?

  比试砍头这个传说被吴承恩大叔收进了西游记,于是有了师徒三人和牛羊虎三怪比试的那场戏。

  据说这件事让鸠摩罗什更加声名鹊起,龟兹国王听说后,亲自来到拨换城,请他为龟兹王宫的座上宾。

  现在苏禄带兵攻打这个已经存在了近千年的老城。

  我和王楠到的时候,敌方已经在城下佯攻了十日。

  我和王楠相视,交换了个眼神儿。

  对方肯定是有备而来,最少准备了足够的粮草;不然不能不怕死的选择最浪费时间、还没什么用的佯攻。

  要么,就是对方是在分散我方的注意力。

  佯攻是和主攻相对应的,在军队攻击敌人的行动中,为了不让敌方判断出己方的具体攻击方向、位置和力量,从而集中兵力防守己方主要攻击方向和力量。

  兵法有云“声东击西”,说的就是这个;在发动攻击同时,派出另外一支或几支的部队向敌人发动虚假攻击,让敌人判断不出哪支是主攻部队,而达到分散敌人防守兵力,掩护主攻力量夺取胜利的目的。

  我赶紧老盖发了一条八百里加急的函,让他提防北庭那边。

  果不其然,苏禄把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在了北庭那边;老盖的回信说,对方上来就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明显一副不攻下北庭不回还的架势。

  听老盖这样说,我立刻意识到这样不行,必须得在敌后方造成恐慌,让他们前后顾不上。

  我俩花了七天的时间,摸清楚了对方的全部兵力;在这期间敌方已经佯攻了一个多月。

  虽然双方交过几次火,但是都没有大规模地发起战争。

  十二月十七日夜里,我和王楠带兵偷袭了对方的营地,把还在熟睡中的敌方将领活捉。

  百分之三十的人受到惊吓被踩踏而死,百分之五十的人因为抵抗而被杀死;还有一小部分的人逃走了,大概有百分之十五的人被活捉。

  我和王楠各自回到自己的驻地,老张已经往北庭增加了一倍的兵力,根据我们从敌方将领口中套出来的口供,北庭全部的兵力已经在苏禄士兵之上。

  而且,安西魔鬼式的训练方法之下,个个可以以一当十,不存在打输的问题。

  果然,第二年二月,北庭都护盖嘉运带领士兵全歼苏禄士兵,八月份,突骑施遣其大臣胡禄达干来投降。

  这都是后话了。

  刚刚过了开元二十四年的新年,听说杨玉环被册封为寿王妃。

  杨玉环的老爹叫杨玄琰,曾担任蜀州司户,七二九年因罪下狱,最终死在了狱中。

  杨玉环被玄宗册封为贵妃之后,他还被赠兵部尚书,后又追封为太尉齐国公。

  杨玉环现在只有十六岁,和寿王李清相差四岁,报状上说她有三个姐姐、个个倾国倾城,有一个亲兄长,一个亲堂兄。

  也就是说,她老爹有七个孩子,六个是亲生的,一个是帮他的兄弟们扶养的。

  杨国忠也是杨玉环的堂兄,不过并不是直系,他最开始叫杨钊,他比杨玉环大了二十多岁。


第356章 安家禄山

  今年冬天的疏勒倒是很太平。

  没有了连续两年的暴雪,出行都方便多了;人闲着总是想鼓捣点儿事情做。

  居民们听说我回来了,非要给我送过冬用的东西。

  陶任跟他们委婉地解释了我不需要,但是他们依旧还是把这些物资堆在了我的“办公室”门口。

  盛情难却,我只好收下。

  今年的除夕,我和陶任在城中弄了一个“烟花大会”;这就是我闲着没事儿琢磨出来的娱乐活动。

  烟花很早就有了,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末;是的,现在并没有烟花。

  有的只是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

  我们在城中较大的干道旁边竖了很多指示牌儿,告诉他们尽量不要在这附近走动。

  然后我把按照比例定做的爆竹放在这些地方;这些爆竹都是我按照后世的鞭炮定做的。

  一千枚小鞭炮为一挂,我准备了一百挂;十一点刚过,我就让他们把这些东西都挂在了那些指定的地点。

  零点刚过,他们点燃了这些爆竹。

  瞬间火光冲天,鞭炮声震天响,过年的气氛一下子就出来了。

  居民们原本不知道我们在干什么,看到了之后不仅没有害怕,反而都围了过来。

  这是我在唐朝过得最热闹的一个年。

  刚刚过了年,玄宗下了一道圣旨。

  “天下逃户,听尽今年内自首。有旧产者令还本贯,无者别俟进止。逾限不首,当命专使搜求,散配诸军。

  因为这两年连年战乱,逃户越来越多,玄宗什么法儿都想了,可还是屡禁不止。

  软的不行,只好来硬的;用的效果也不好,他只好又选了软的。

  全天下的逃户,只要在今年之内自首,如果有旧产业的人,把旧产业换算成现金补发。

  没有的话,国家也会补偿一部分。

  如果今年之内还不自首的话,过了这个期限,就派遣专使在全国范围内搜查。

  一旦查到,分散发配到各地充军。

  这张诏书下达之后,确实有不少逃户迫于压力投降,但是也有一部分死磕着不愿意投降的。

  这张诏书最后竟然如同虚设。

  今年二月四日,玄宗宴请新除县县令于朝堂,并且亲自写了一篇。

  他把这个赐给了全天下的县令。

  按照秦朝的制度,县里有超过一万户人口的县,它的“最高领导人”才可以称为“令”,需要缴纳一千至六百石的税;一万户以下县的的“最高领导人”称为长,需要缴纳五百至三百石。

  因为的颁布,“令长“以后专指县官。

  今年,张守珪派遣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讨伐奚族、契丹联军,结果安禄山因为轻敌,被对方打败。

  这在古代是大罪,张守珪于是跟玄宗奏请杀掉安禄山。

  安禄山已经被送上了断头台,临刑之前,他高声呼喊:“大夫不欲灭奚、契丹耶奈何杀禄山!“

  大夫不应该去击败奚、契丹吗?

  为什么要杀掉我?

  张守珪忽然有点舍不得了,这毕竟是他的养子。

  想到他以前那么骁勇善战。

  但是他毕竟犯了这么大的错,事情也已经捅到了玄宗那里,只能硬着头皮把他押送往京师。

  请玄宗定夺。

  张九龄跟玄宗说,古有司马穰苴诛杀庄贾,孙武斩宫嫔;都是为了严肃军纪,只要犯了军纪,必须以军法论处。

  张守珪军令已经下达了,安禄山这个人的死刑绝对不能罢免;张九龄主要是怀疑张守珪包庇他干儿子。

  一支军队没有纪律是万万不能的!至于树立自己威信是其次的,主要是严肃军纪,提高战斗力。

  司马穰苴是春秋末期仅次于姜子牙的著名军事家,当时,齐国遭遇晋国、燕国入侵,大夫晏婴向齐景公推荐了他,他当时还没有多少名气,然后要求齐景公找个重要大臣做监军,但是监军仗着自己的地位高,藐视军纪,被司马穰苴。

  但是玄宗觉得安禄山是个人才,说什么也不肯听张九龄的,还是赦免了他。

  找了奴隶代替他死。

  张九龄当时就炸毛了,和玄宗争辩道,安禄山轻视敌人,藐视军纪,不可不诛。

  而且我看他的相貌,怎么看都是有反叛之心,如果置之不理,日后必成后患。

  玄宗被他骂了一顿,也没什么好脸色,“你不要胡乱陷害忠良。”

  安禄山算是正式的登上历史舞台——进入了玄宗的视线里。

  安禄山是一个混血儿,他的父亲是父为昭武九姓的粟特人,母为突厥巫师,信仰祆教。

  不过,他很小的时候就成了孤儿,他的母亲改嫁给一个安姓突厥番官,遂改姓安姓,改名禄山。

  安禄山这个人本身是聪明的,他通晓六国语言,最初为互市马牙郎,通俗的说,大概是商人交易时的翻译员。

  安禄山最早叫安荦山,荦山是粟特语,意思是光明。

  他长大后没多久,他们的部落就破败散乱了;他于是跟着他的堂兄安思顺逃到了幽州。

  正好张守珪在幽州担任幽州节度使,安禄山应征入伍。

  他骁勇善战又很会说话,慢慢的就引起了张守珪的注意,升任捉生将。

  “捉生“的意思是擒捉活俘虏,是唐朝和唐朝的一个军官名。

  安禄山每次出征,都能活捉十几个人回来。

  他的军功涨得很快,没多久就成为了所有军官中的佼佼者。

  他成功引起了张守珪的注意,张守珪很喜欢他,把他收为了养子,安禄山渐渐地升至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

  安禄山这个人情商是很高的,他取得权势,除了手段狡诈、善于谄媚逢迎取得唐玄宗和杨贵妃等人的宠信和支持外,还因为当时河北一带外族杂居,情况复杂,而他熟悉当地情况。

  另外,当时奚族和契丹族势力较强,不时进扰河北,他以征战或欺诈手法,镇压两族以立功,被玄宗倚为“安边长城”。

  权力越大**也就越大,玄宗显然忘了当年他就是手握重兵胁迫先帝上位的。


第357章 洛阳有怪

  说完了安禄山就不得不提另一个人,那就是史思明。

  史思明最开始叫史卒干——卒在“唐普”里读作“促”,他和安禄山是同乡,个人的生日还就差一天。

  史思明是除夕出生的,安禄山生在大年初一。

  两个人小的时候就很熟,一起做过互市牙郎。

  史思明以好勇斗狠在圈子里出名。

  他曾经因为杀了人还是偷东西之类的,触犯了大唐的刑法。

  于是他为罪潜逃、逃入了奚族地盘上;好巧不巧,刚跑进去就被巡逻的奚族士兵逮了个正着儿。

  对方正准备以偷渡的名义杀掉他。

  史思明立刻一脸正色道,他说自己是唐朝派来和亲的使者,杀掉他就是在和唐朝做对。

  巡查的士兵深以为然,当即不敢怠慢,赶忙跑去跟自家老大汇报,并把他送到了自家老大的营帐之中。

  奚王也以为他是大唐的使者,于是以使者礼节接见了他。

  史思明这个人狂妄自大惯了,见到奚王也不行礼,只是象征性地拱了下手。

  奚王当场脸色就挂不住了,但是他敢怒不敢言,把他安排到驿站歇下,又派了近百个人送他回来。

  史思明有些不高兴,跟奚王说,“王虽然派遣了这么多人,但是这些人都没有资格和我面见天子。到时候天子会怀疑你不够尊重他。”

  “我听说王有一名良将,名叫琐高,您为什么不派遣他跟我入朝呢?”

  奚王觉得有道理,于是派遣琐高和三百多个人跟随他一起回去。

  史思明马上就要到平卢镇的时候,提前让人给担任唐朝将领的裴休子说:

  “奚王派遣琐高和精锐一同前来,说是要来入朝觐见,实际上是想来袭击城池。将军应该先做好准备,防止对方突然袭击。”

  裴休子虽然不相信他的话,但是还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没两天,对方真的到了。

  裴休子立刻派兵到驿站,把对方的人都杀掉了,并吧琐高绑起来,押送到幽州。

  张守珪得知了这件事情之后,觉得他有功劳,跟玄宗建议,把他封为了果毅都尉,后累迁将军。

  再然后,他入朝奏事,玄宗和他聊天,发现两个人很投缘,于是给他赐名思明。

  今年五月,听说刘志诚起义不成、被斩杀的消息。

  醴泉人刘志诚没什么背景、只是一介平民,但是这货嘴皮子很厉害,三言两语就忽悠了一票信众。

  这些信众传播迷信、怪力乱神的言论,抢劫路过的群众,眼看着就要奔着咸阳去了。

  村民们赶忙去告知县官,烧断了护城河上的桥梁、堵塞了主干道,把他们拦在了城外。

  城墙上立刻释放箭矢,对方溃不成军。

  没几天,刘志诚被拘捕,枭首示众。

  今年六月二十三日,玄宗颁布了一条新规定,把年俸改为月俸。

  以前的时候,俸禄都是一年一发,有时候到了年末,还没发工资,就没有钱了。

  现在改成了月俸,对钱的使用更加灵活了。

  这个制度一直持续到后世。

  今年十月,旧事重提,玄宗又想立李林甫为相。

  当初他提出来,想要把李林甫拜为丞相。

  张九龄持反对意见。

  他跟玄宗阐述了一下李林甫的人品,并指出丞相是国家的重要组成组成部分。

  玄宗于是作罢。

  张九龄直言进谏,被李林甫记恨。

  张九龄因为文化素养高,被玄宗所看重,李林甫虽然记恨他,但是表面上还没办法做什么手脚。

  当时侍中裴耀卿和张九龄是好朋友、交往甚密,李林甫直接把两个人都记恨上了。

  今年十月,玄宗已经在洛阳住了几个月。

  原本准备明年二月份返回长安,结果刚刚进了十月,洛阳别殿里忽然出现了一些鬼怪的传闻。

  据说,最早是一个宫女发现的。

  她发现宫殿的门总会自己打开,尽管门口根本就没有人;而且,宫殿的门都是从外面打开的——即拉开,风是不可能从屋里刮起来的。

  这个事情在很多人目睹了之后,成功传到了玄宗的耳朵里。

  流言愈演愈烈,紧接着又出现了新的传言。

  有好几个宫女一夜之间“自挂东南枝”,而且这个情况连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