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长安城下-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年十月份初,就听到了他们派遣使者去往大食的消息。

  结果到了十月份,吐蕃直接勾结大食,共立了一个名为“阿了达”的傀儡为王,发兵攻原来的拔汗那王。

  他们兵将众多,装备精良且作战有序。

  原本的拔汗那就是个小国家,打得原本的拔汗那王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仓皇逃窜。

  跑着跑着就到了安西边界上,这时候被对方追上了,一顿胖揍。

  这场战役以拔汗那旧王惨败收场。

  拔汗那旧王越想越生气,怎么着自己是也名正言顺继承的王位,怎么能被欺负成这样呢!

  他一看,正好到了老东家地盘儿上了,立刻向派遣使者跟唐朝求救;有大腿不抱,那不傻了吗?

  使者说完之后,吕休璟还没说话,张孝嵩立刻说:“不救则无威信以号令西域。”

  安一冉一听就乐了,“这话说的好,让他们见识下,我们大唐安西军的军威。”

  两人一拍即合,召集了万余驻兵,从龟兹出发,一路取经、哦不、一路西行。

  走了足足数千里,穿过了近百个城镇,终于到了于连城。

  这时候已经到了十一月。

  天寒地冻,士兵出来的时候天还不冷,穿的也少,张孝嵩和安一冉决定快刀斩乱麻,连休整都没休整,俩人直接亲自披甲上阵——执兵督士兵急攻。

  从上午十一点多一直打到傍晚时分,连屠其三城,俘斩千余人。

  阿了达一看,这都是从哪儿出来的妖孽?!

  早知道安一冉可是一个来自后世的人,什么奇怪的打法儿不知道啊?

  把对方打得毫无招架之功,也没有还手之力。

  打不过,阿了达只能跑了;于是他带着残余数骑逃入山谷。

  吕休璟和张孝嵩大获全胜,他俩给西域诸国发了一份通知书。

  因为当时我不在现场、留守在碎叶镇,信的内容我不得而知;据安一冉说,只是告诉他们对方已经被打跑了。

  这话说出来,我感觉他自己都不能信。

  以张孝嵩的性格,他肯定得这么说:“敌人都被我们打跑了,你们这些小国家们都安分点儿,学学人家,别动不动想着来攻打大唐,跟着我们好好混,还能混口R吃。”

  反正他们的通知书一下,大食、大宛等小国家立刻派遣使者请降。

  从此威震西域,安西军成了整个西域的保护神。

  不过,张孝嵩接着被人弹劾,说他私吞军响,直接被玄宗贬为灵州兵曹参军。

  与此同时,十姓部落渐渐归附,有众二十万,遂雄踞西方。

  他们遣使来朝,纷纷臣服。

  玄宗觉得苏禄改过自新的态度良好,以苏禄酋长为左羽林大将军、金方道经略大使。

  

第264章 正月里来

  新年刚刚过完。

  今天是正月初二。

  唐朝的新年可能特别隆重。

  之所以说是可能,是因为我在安西,这边儿相对于长安并不是特别隆重。

  不过,唐朝最隆重的节日是元宵节。

  年底的时候我被调回了龟兹。

  安西都护府这边儿的春节是这样过的。

  除夕之夜,安西都护府的所有驻军都要喝花椒酒,以驱寒祛湿。

  我原本以为花椒酒是把花椒放在水中煮沸而成,实际上并不是;是把花椒放在盘中,饮酒时撮一点放入杯中。

  唐朝的酒都是甜的,配上花椒油一种奇怪的口感,但是并不难喝。

  喝完花椒酒之后,全军将士一起吃年夜饭。

  年夜饭就必须要说一下了。

  年夜饭的主食是JR馅儿的水饺配羊杂汤;别问我羊R去哪儿了,我也不知道。

  羊R自古以来都是上层者才能食用,像我们些士兵虽然大部分有些官职,但是也是没有资格吃羊R的。

  主菜是红烧R、干煸秋葵以及猪脚线粉。

  粉条的制作历史已经有一千四百年了,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有粉条的详细制作过程。

  这个时候制作的粉条不叫粉条叫做线粉,主要由绿豆、豌豆、蚕豆等制作。

  JR切丁配上切成小条的地衣菜以及J蛋,包出来的饺子还是很好吃的;饺子皮儿和的很劲道,地衣菜应该是提前焯过的,没有土腥味。

  红烧R也很好吃,R质肥而不腻。

  虽然这些饭菜跟平时比好了好几个档次,但是这也不是年夜饭该有的标准啊。

  怎么着儿也给个凉拌菜!

  可是唐朝菜比猪R贵,又没有大棚,又没有反季节蔬菜,连玄宗都不见得能吃得上蔬菜。

  吃完了晚饭之后,除了排到班巡逻的倒霉孩子们之外,其他人都回到自己的房间、围坐火盆到天明,这是为“守岁”。

  杜老师写过这么一句诗:“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没有烟花也没有各种娱乐活动。

  说起来,我们也是一群驻守在边疆的大唐军人,这样想,忽然觉得自己很伟大。

  我和王楠坐在房间里烤的火盆儿,我提议我们俩去院子里;天只是有些清冷,多穿点衣服还是可以的。

  王楠也觉得在屋里没什么意思,和我一起去了院子里。

  院子里,安一冉和姚旭正在烤火,看到我俩,招呼我俩过去。

  “怎么样,是不是不如现世好玩儿?”安一冉玩味地说。

  “教授,我都在这边过了两年了……”我说。

  “其实长安的春节比这边儿热闹的多了。”姚旭说,“在长安,有一种驱除瘟疫的活动,称为“傩”或“大傩”。”

  “这是从远古传下来的活动。中有“乡人傩”的记载。在除夕之前要选出十个男童,让他们戴上狰狞的面具,穿上红黑颜色的衣裤,击鼓并舞蹈。”姚旭接着说,“据说这样是可以驱鬼。傩还有一名领舞者,他被称为‘方相氏’,除了这十名男童之外,还有一个执事,整个队伍一共十二人。”

  “听起来像是跳大神。”王楠一脸纠结的笑,说。

  “实际上就是跳大神。”安一冉笑,“一群小孩儿,跟着两个大人蹦蹦哒哒的。”

  “不过唐朝皇家活动倒是很多。”姚旭说,“在除夕这天,唐朝的皇家要举行规模盛大的大傩仪式,人数达五百多人。”

  这个我从书上看见过,八方来朝,百朝同贺。

  唐朝上朝的地方叫做含元殿,每到过年的时候,个个番国都来祝贺。

  人数都能达到上万,含元殿的里站不开,都得站到含元殿外面的广场上。

  沈佺期曾经在诗中写道:“殿上灯人争烈火,宫中傩子乱驱妖。”

  也就是说,大傩是国家批准的封建迷信活动。

  虽然本意是好的,祈求五谷丰登,祛除邪祟;但后期变了味。

  过了除夕之后,第二天是春节;春节的活动就更多了。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烛尽年还别,J鸣老更新”。

  唐朝人过春节时和后世一样,爆竹是不可少的;“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家家户户都把提前准备好的爆竹放在院子里,子时一过,整个长安城的声响不绝于耳。

  正月初一这一天,注定是个不眠夜。

  唐朝时,春节还没有贴春联的习俗,主要是因为唐朝的时候还没有对联这种东西——对联出现于宋朝。

  当时只是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个名字,挂在门首,称为“仙木”或“桃符”——这俩应该是桃木剑的雏形;传说神荼、郁垒是兄弟俩,他们“性能执鬼”,居住在桃树下。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驱除邪祟的的时候,会在门口挂上桃枝的原因。

  有了对联之后,也并没有立刻诞生春联。

  五代时,后蜀的一个人在在桃符上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是第一副春联;他的朋友一看,这样不仅显得自己很有文化,而且还能写一些吉祥祝福的词语。于是纷纷效仿起来。

  从此以后,春联传承至今;“桃符”也成为了春联的别名。

  “除了大傩之外,过春节要吃‘五辛盘’。”姚旭说,“五辛盘又***盘’,是由五种有辛辣气味的蔬菜拼成的,说是吃这种东西可以发散人的五脏中的陈腐之气。”

  “世伯……现在这个季节居然还能找出五种蔬菜来?”我难以置信地问。

  “秋葵萝卜豌豆地衣菜绿豆芽。”安一冉接道,“都是焯过水之后,直接使用。”

  我:“……”

  “白居易有首诗,‘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安一冉接着说,“唐朝人过春节还会准备有胶牙饧、柏叶酒、屠苏酒等传统的食品和饮料;虽然一直是奉行尊老爱幼,但是这些酒却是长者后饮,最后饮者称‘蓝尾’。”

  “除此之外,还会走亲访友,互相邀宴,称为‘传座’。”姚旭说,苦笑,“这个时候会发现亲戚特别多,把所有的亲戚走一遍的话,基本上就要到正月十五了。”

  过年咯!

  

  

第265章 去年过往

  我们的除夕夜就是这么过来的。

  先是听姚旭讲了半天唐朝春节的习俗,然后我和安一冉又给他科普了一顿后世的春节活动以及后世人的业余生活。

  各种好吃的东西以及各种便利的设备,听得姚旭两眼放光,他一个劲儿地问我,真的有相隔数千里可以通话的东西吗?

  显然安一冉和晏然都没有跟姚旭科普后世的美好生活。

  后世的生活和现在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现世人除了不能控制昼夜更替以外,基本上什么都能控制了。

  人工降雨、人工降雪,虽然洪涝之类的灾害没办法避免,但是有天气预报,如果发生局部大暴雨,都提前做好措施。

  昼夜更替其实也克服了,昼夜不停的霓虹灯,整个城市即使在夜晚也如同白昼。

  这就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城市光污染。

  科技发达势必影响环境,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别人我不知道,反正我是有咽炎的。

  后世生活中有一年四季供应水电,冬暖夏凉有空调,可以和其他人随时随地联络的手机,还有wifi、电脑。

  出行也不必骑马、日夜兼程,想去哪里开车就去了,如果想去一个远一点儿的地方可以选择高铁和飞机。

  交通工具的发明大大缩短了出行消耗在路途中的时间;举个例子,从山东到长安,骑马最快也得两个多月,坐飞机就不一样了,三个小时足矣。

  不过快节奏的生活孕育出来的都是一群加班狂,而生活唐朝的人都是一群文艺青年。

  姚旭尽管是一个在近代文化下熏陶了好几年的人,依然不能理解有飞机这种东西。

  在我和安一冉以及不怎么爱说话的王楠三个人的解释下,他终于弄明白了飞机的飞行原理。

  然后他问我们三个能不能造出飞机来。

  如果每个人随随便便就能造出飞机来,那就不乱套了吗?

  就算我们三个能造的出来,现在的工业技术也不足以支撑航天材料的制造——虽然天然气和石油都已经开始使用了。

  看到我们三个一起摇头,姚旭眼中闪过一丝失望,紧接着又恢复如常。

  谁不渴望飞翔呢?

  如果我们三个还能回去就好了,就可以带在这个小老头儿去坐飞机了。

  像姚旭这种特别容易接受各种新鲜事物的人,很适合生活在现世。

  估计他三五天就能适应现世的生活,搞不好三五天都活得跟个现世人一样一样的了。

  我们四个人拉了半天呱,到了后半夜,居然没什么好说的了。

  姚旭提议下围棋。

  我和王楠面面相觑,然后一起摇头,异口同声的说:“我俩不会。”

  姚旭和安一冉对视一眼,J笑着说,“没事啊,我们俩教你俩!”

  虽然唐朝的围棋还是初级版、还没有进化到十九成十九的大棋盘,但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

  下到最后,我和王楠愣把他俩带跑偏了,天亮的时候,我们几个在玩狼吃人。

  一直很想跟他们玩儿狼人杀的,但是一直没找到机会;主要是人一直不齐。

  姚旭、姚訚、王楠、安一冉加上林梵、黄戎、冯庚加上我正好八个人,可是这几个人都不在一起。

  姚訚还在渝州呢,冯庚在碎叶镇,黄戎林梵去了于阗。

  狼人杀最少需要八个人才能玩儿。

  稀里糊涂的,一年又过完了。

  从长安回来之后的三个月里,晏然和杜铃兰都跟我和姚旭寄过信。

  她俩由于按时服用姚旭留下的中药,居然真的奇迹般的想起了一些事情——不得不说,中药有时候就是很神奇。

  晏然虽然仍然不记得她去柔然古国遗址之后发生的事情,但是已经可以记得起姚旭了;她也记起了之前的一些事情,但是具体的细节还是记不清。

  相比之下,我虽然来到之后没有继承杜展的记忆,最起码自己的记忆,没有丢失。

  杜铃兰的情况还要好些,她不禁想起了自己是怎么和杜家人分散的,也想起来杜家其他人的藏身之所。

  她说她是在流放东北的途中遇袭的。

  杜岘理论上已经是个死人了,自然不会出现在流放的队伍里;杜蘅杜筠自己其他人是男子,也没有和她一个队伍。

  和她一个队伍的是她大姑和她四姑。

  那天忽然从草丛里窜出来二十几个彪形大汉,原本押送的队伍加上杜铃兰和她大姑、四姑以及杜铃兰的小辈,也就只有十来个人。

  再说都是些手无缚J之力的妇孺,杜铃兰倒是可以百步穿杨,可是他手里没有武器,根本就没办法和对方抗衡。

  对方原本是打算抢劫的,杀掉了押送的官吏才发现杜铃兰一行人衣衫破旧,没什么油水。

  做劫匪做到这种程度也是没谁了,押送杜铃兰她们的是囚车又不是轿子,像我这么一个外来的人都知道,囚车的人押送得都是些罪犯,怎么可能会携带金钱呢?

  歹徒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恼羞成怒,他们扬起手里的刀,直接把杜家大娘砍死了。

  他们要杀人泄愤。

  杜铃兰的脑海里忽然闪过这么一个念头,她立刻跟旁边的杜家四娘使眼色,杜家四娘立刻会意。

  那些小孩子看不懂她俩的意思,那种情况下也没办法直接喊话。

  杜铃兰没有说具体是怎么发生的,只是说,最后只剩下她和杜四娘活着。

  不过,杜四娘的囚车滚落山崖,而她的囚车在坠落的时候卡在了悬崖边上的一棵古树上。

  囚车上的木制牢笼被摔碎了,杜铃兰得以逃脱,但是她好容易爬上来的时候,一个忽然闪现到面前的黑色身影对着她的头就是一拳。

  我不知道她在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但是我看到在她寄给我的信上,有水滴浸泡过的痕迹——那肯定是泪痕吧。

  今年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腊月二十的时候,那就是玄宗终于发现杜家人有改过自新的行为,早就置身事外了;再加上当初被其他人陷害,本不应该得到这么重的惩罚。

  于是他下旨,撤消对杜家人的出发,把流亡在外的服役的赦免、允许他们返回故土。

  不管怎么样,总算是过了一个安稳的新年。

  今天是正月初二。

  感冒还在挂水中__最近只能两更了

  

  

第266章 有只蜗牛

  “嗣业?”

  我睁开眼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躺在敕勒山下。

  我明明记得我在军营里。

  和他们聊了一宿,天亮的时候才睡觉。

  新年是腊月二十七到正月初九。

  在这期间,值完班的人都可以自由活动;我的班儿拍的是腊月二十九、腊月三十。

  因为正月十六要结婚,所以我正月初二就得启程赶往长安。

  我本来打算的是正月初二一早出发,可我怎么醒过来之后,并不在军营里呢?

  “嗣业?”

  我听到人喊我,下意识的寻找声源。

  可是我四下都看了一遍,也没看到有人喊我。

  难道是我幻听了?可是我明明听见有人叫了我两遍啊!

  “嗣业!”

  那个声音急促了起来,仿佛有些不耐烦了。

  “你在哪儿啊,我看不到你啊!”我冲空气里说。

  “我就在你头顶啊!”

  我抬头,并没有看到他。

  “在你的头顶上。”他重复了一边。

  我伸手在头上摸了半天,什么都没有,就在我都要放弃的时候,手里忽然摸到了一个东西。

  我把它拿下来,发现是一个蜗牛。

  “快把我放下了,我都要憋死了!”蜗牛探出头,说。

  “我的妈呀!”我吓了一跳,直接把他甩了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