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墙-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醣赶胍行撕菏业男乃迹醣傅恼飧鲋行耍行说氖撬歉隽酰皇橇跣飧隽酢K淙欢际峭桓隽踝郑淼娜巳床灰谎�
刘光本来想要反对刘协的这个决定,但面对已经快要疯癫失常的刘协,刘光知道自己的任何劝说,刘协都是听不进去的。与其浪费唇舌,还不如省点力气。
“阿光,等到给刘备送完信,你就不要回许昌了。天下之大,任你遨游。”刘协神情淡淡的对刘光说道。
“陛下,臣能去哪?”刘光说话有些哽咽的问道。
“……阿光,你若是还念一丝兄弟之情,日后你的皇嫂……”
“陛下,莫要如此灰心丧气,这天下还是刘氏做主。”刘光脸色一变,急忙劝道。
“呵呵……是啊,是刘氏做主,可惜彼刘非此刘,能够中兴汉室的,不是朕这个不成器的刘氏子孙。”刘协面容苦涩的说道。
“陛下……”刘光欲言又止,不知该如何安慰刘协。
“好啦,莫要劝朕,朕心意已决,即便是死,也不会叫那些乱臣贼子称心如愿。你若是想要为朕报仇,可去关中,虽然朕不会去投他,但也不会阻拦你们去投他。”
“陛下,为何啊?您与西汉帝乃是兄弟,您……”
“正是因为是兄弟,朕才不能去投他。……父皇临终前,原本很为难将这江山交予谁,后来是他主动退让,父皇才将这江山交予了朕。朕这些年,有负父皇的期望,更无颜去见主动将皇位让与朕的他。阿光,其实朕真的没有怪过他在长安自立为帝。更何况,当初朕曾经派人刺杀过他,这兄弟情分,恐怕也被刺杀给……”
刘光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已经意识到刘协心中恐怕已经萌生了死志,有心劝说,但却不知该从何劝起。
刘协也不打算给刘光劝说的机会,开口对刘光说道:“阿光,去了荆南后就离开,千万不要跟那个刘备搅和在一起。”
“……陛下,为何一定要帮刘备?就算陛下不想去求关中,可荆州尚有刘琦刘琮兄弟在……”
“刘表枉为汉室宗亲!徒占荆襄九郡,却只是一守家之犬,他的子嗣又能比刘表强到哪去?刘备迟早会拿下荆州,既然如此,朕就帮他刘备一把,也好叫刘备早些去找那些乱臣贼子的麻烦!”刘协沉声解释道。
“……陛下还有何吩咐?”刘光又问道。
“……朕没有什么要交代的了,你去吧。”刘协摇了摇头,对刘光说道。
刘光深施一礼,拜别道:“臣告退,陛下保重。”
等到刘光已经走到了门口,刘协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突然叫道:“回来,阿光你回来。”
“陛下可是又想到了什么?”刘光连忙回转。
就见刘协伸手取下系在腰间的玉佩,递给刘光道:“阿光你跟了朕这么长时间,朕也没有什么赏赐与你,这枚玉佩虽然不值钱,但却是朕自小带在身边,你拿去做个念想吧。”
“陛下……”刘光忍不住热泪盈眶。
……
出了宫,刘光依然难过不已,回头看了看宫殿,刘光像是下定了决心。回到府中后,刘光叫来了自己的老管家。老管家是刘光家的家生子,三代在府中做事,任劳任怨。刘光父母走得早,刘光可以说是老管家一手带大。
见到刘光一脸坚决,老管家的心里不由咯噔一下,担心的问道:“侯爷,有何吩咐?”
“石伯,你已经为府里操劳了一辈子,该是时候休息休息了,这里有一些财物,你且拿去。”
“侯爷,您,您这是要赶老奴走?”老管家惊愕的问道。
“石伯,非是我要赶你走,而是我奉命要离开许昌。但我这一走,曹贼必定会难为你等。你且将这些财物收好,待到府中一场大火过后,给府中下人分分,让他们散去。至于你,可带着剩余的财物前往长安得意居等我。”
老管家听到刘光这么说,悬着的心这才回到原位。不过随即好奇的问道:“侯爷,您这是准备要去哪?”
“你不要多问,还有记得这个事情不要对任何人言讲,以免被府中的外人知晓。”刘光不放心的叮嘱道。
“侯爷放心,老奴的嘴严着呢。只是侯爷,不知您什么时候才能到长安与老奴汇合。”
“你安心等候,待我办完了事情,自然会去与你汇合。”
安排完自己身边唯一信任的老管家,当晚,临沂侯府突发大火,多亏老管家警醒,及时招呼众人逃出,结果除了临沂侯刘光葬身火海外,临沂侯府中下人并没有人员伤亡。
临沂侯这一死,临沂侯府算是败了。老管家做主,将府中下人尽数遣散,随后带着两个儿子前往关中,打算回老家安度晚年。
曹操此时并不在许昌,而许昌留守曹仁在查探过现场之后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倒没难为幸存下来的临沂侯府的下人,下令放起自去。随着曹操受封魏王,对于皇帝的监视也开始相应的减少。在曹仁这种曹操身边的亲信来说,皇帝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就如同春秋战国时的周王室,由他不多,没他不少,纯粹已经沦落到了打酱油的地位。真正需要曹仁注意的,是一直蹲在关中按兵不动的西汉,那才是他们需要关注的目标,至于刘协,只要他听话,养着倒也没什么。
也正是因为曹仁的麻痹大意,临沂侯刘光顺利逃出了许昌,一路上乔装改扮,终于抵达了荆南四郡中的长沙城。
自拿下荆南四郡以后,刘备就将他的治所迁到了长沙。江陵有他二弟关羽守着,刘备很是放心,而三弟张飞则被派去了武陵,防备蛮人的侵袭。至于桂阳,刘备交给了魏延。对于能够收服魏延,刘备很是开心。在刘备眼里,魏延是一员可以替他独镇一方的大将。眼下与新任荆州牧刘琦正处于合作期,暂时不好兴兵,而益南则是西汉嘴边的一块肉,为了避免招惹西汉,刘备也不好对益南动手。唯一能够打主意的,就只剩下交州。
交州虽然一直被江东孙权所窥探,但眼下孙权正忙着培植自己的亲信,暂时顾及不到交州,此时不动手,一旦等孙权梳理完毕,再想下手就迟了。
也就在刘备暂时得到清闲的时候,刘光来到了长沙城。得知有一个如同叫花子一样的人自称汉帝特使,刘备不敢大意,一面命人将刘光带进来,一面让人去请军师诸葛亮前来。
见到刘光,刘备上下端详了一番,试探的问道:“阁下是谁?自称陛下特使,可有凭证?”
“……玄德公,在下刘光,受封临沂侯,这是印信,请过目。”刘光拿出自己的印信递给身边的士卒。
刘备接过看了看,对刘光行礼说道:“刘备见过临沂侯,临沂侯请上座。”
刘光没有客套,坐到刘备的上首,沉声对刘备说道:“玄德公,刘光时间有限,所以就长话短说。如今陛下处境艰难,曹贼自封魏王后,已经没有了身为人臣的样子。陛下虽有心反抗,怎奈势单力薄,唯有将希望寄托到玄德公的身上。”
“临沂侯言重,陛下有何吩咐,请直言。”
“好,刘备接旨。”刘光点点头,撕开内衣的夹层,从里面拿出圣旨,捧在手中对刘备说道。
刘备见状赶忙双膝跪地,高声答道:“刘备接旨。”
……
双手捧着圣旨,刘备依然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楚王,没想到那个许昌的汉家小儿竟然会封自己为楚王,难道是因为曹操等人被封为王以后觉得老刘家也应该有几个王?
刘光来得快,去得也快,等正在外面查看民情的诸葛亮赶回的时候,刘光已经离去,不知去向。
“主公,陛下特使何事来此?”诸葛亮看到了刘备手中的圣旨,但还是不动声色的问道。
“军师,你且看看这个。”刘备有些兴奋的将手中的圣旨递给了诸葛亮。
但出乎刘备的预料,诸葛亮看过圣旨以后却并没有表现的有多激动,反而脸色凝重,刘备见状不由纳闷的问道:“军师,这圣旨有何不妥之处?”
“……主公,楚王好做,但能否坐稳,主公可曾想过?”诸葛亮沉声问道。
“怎么?江东小儿能做吴王,扬州吕布能做赵王,我就偏偏做不得楚王?”刘备有些不乐意的反问道。
“称王一事有利有弊,但在亮看来,却是弊大于利。”
“此话怎讲?”
“称王以后,主公便可自行任命官员而不需得到朝廷的认可,以此聚拢人心,招揽人才,此为利。然一旦称王,必将受到其他各王的敌视,尤其是来自江东的威胁,孙权虽然此时有些自顾不暇,但论到水军实力,却还是要高出我荆南不止一筹。”
“唔……那依军师之见,此事该当如何?”刘备有些不甘心的问道。
“主公欲称王,也可,但不可如圣旨所言,受封楚王。”
“军师说要封个什么王?”
“南楚王。”
“南楚王?难道还有北楚王?”刘备皱眉问道。
“正是。”诸葛亮点头答道。
把楚王一分两半,刘备说心里话是不太愿意的。可刘备也知道军师诸葛亮说得对,就凭他眼下的实力,别看表面挺风光,但内里却很虚弱。没办法,荆南四郡的人口稀少,属于地广人稀之地,虽然得了南郡,但南郡是四战之地,不可轻动。
“好吧,南楚王就南楚王,这回算是便宜那个刘伯玉了。”刘备最终下定决心,有些郁闷的说道。
第243章中原大战
自杀这种事情,是人在冲动失去理智时才会爆发的一种行为。当人恢复冷静以后,自杀?你杀他他都不干!
刘协就是这样,别看送刘光走的时候说的那么坚决,可等刘光假死逃出许昌以后,冷静再次占据了刘协大脑的制高点。何必呢?好死不如赖活着,人一死,那就真的什么念想也没有了。
自己劝自己把自己说服的刘协没有放火焚宫,就像是认命了一般,躲在内宫不再关心外事,每天吃吃喝喝,没事的时候在花园跟伏皇后一起散散步,后来更是在花园里开垦出一块菜地,似乎打算亲力亲为解决宫中的菜篮子问题。
刘协这些举动,一毫不差的被送到了曹操的桌案前。曹操虽然多疑,但看完这个情报以后还是忍不住心中欢喜。这刘协虽然以往给自己添了不少乱,但眼下倒也不是一点用处也没有。万一将来事有不谐,这刘协好歹也能算是一份见面礼。
扔下刘协这事不管,曹操如今面临着另一个叫人头疼的难题。被封晋王的袁绍又出幺蛾子啦,这回这家伙竟然想要效仿春秋战国时期的旧事,在各家诸侯中推举出一个霸主,好来领导群雄,一同跟西汉对抗到底。
说心里话,就算要推举霸主,曹操也觉得自己比袁绍要合适。可怎奈这袁绍势大,曹操即便有心跟他扳扳腕子,又担心干不过这厮,面对袁绍提出的诸侯会面的提议,曹操只能向自己手下的心腹谋士问计。
“主公甘居袁本初之下?”带病前来参加的戏志才开口问曹操道。戏志才能够活到现在,多亏了西汉的刘福命人前来照料。但人力有时穷,即便西汉派来的人医术高明,戏志才也已经油尽灯枯,过不去这个冬天了。
“志才,孤自然是不甘心。”面对最信任的谋士,曹操说出了心里话。
“主公既没有失去斗志,又何惧河北袁绍势大,岂不闻,得道者多助。”戏志才点头对曹操说道。
“志才是让孤联络其他家诸侯一起对抗袁绍?”
“主公,任谁喜欢自己的头上多一个指手画脚的人?河北袁绍妄自尊大,用人不明,若主公有意与其一战,戏志才愿做先锋。”
“呵呵……若是让志才做先锋,岂不是叫人笑话我曹操帐下无人可为将。”曹操闻言笑道。
话音刚落,以夏侯、夏侯渊为首的一班武将纷纷出列请战,戏志才见状笑道:“主公,有这么些猛将贤臣相助,何愁袁绍不破。”
“只恐西汉趁虚而入。”荀攸忽然开口说道。
话一出口,原本热闹的场面顿时为之一静,曹操见状心里一叹,自己头上原本有三座大山,其一是刘协,如今已经被自己摆到一边,另一座就是袁绍,这家伙跟自己就隔着一条黄河,袁绍大兵南下,自己首当其冲,避无可避。最后一座大山就是西汉,这座大山可以说是整个东汉各路诸侯都必须面对的一座大山,倒不需要曹操一个人背。可问题是西汉跟曹操的地盘也挨着,一旦西汉有什么动作,曹操也避不开。
“命苦也。”曹操心里叹了一声,对荀攸说道:“公达无虑,孤正准备派人出使长安,劝说西汉帝袖手旁观。”
荀攸也知道自己刚才说错了话,至少不该在这个时候说,听到曹操这话,立刻就坡下驴,不再言语。而戏志才这时问曹操道:“主公,不知打算派何人前往?”
“志才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曹操闻言问道。
“钟元常可担此重任。”戏志才想了想后答道。
“好,那就依志才之言,请元常走上这么一遭。”
钟繇本不想去,但听曹操这么说,也只能领命。没办法,看曹操对戏志才的那个态度,那就是言听计从,这时候反对,除了会惹得曹操不喜,什么也不会得到。不过该说的还是要说,钟繇拱手问曹操道:“主公,不知繇此去能许诺西汉何事?”
曹操闻言皱了皱眉,也有些犯难。这既然想要让西汉袖手旁观不给自己添乱,那出血是必定的,可自己又能拿出什么值得西汉动心的东西来。
“破袁之后,壶关以西可归西汉。”戏志才缓声说道。
“什么?”在场众人不由一惊,有人更是失声叫道。
曹操摆手制止他人质问戏志才,自己开口说道:“志才,就照你所说,破袁之后,壶关以西尽归西汉所有。”
戏志才对曹操拱手一礼,感谢曹操一无既往的信任,随后对不解的众人说道:“自黄巾之乱后,并州名为我大汉疆土,然居于并州者却多是匈奴、鲜卑之人。先前尚有黑山贼在并州活动,但如今那黑山贼除了投奔西汉的人外,留在并州的黑山贼也多被袁绍所灭。如今的并州与我如同鸡肋,待破袁之后,我们不仅不能从并州得到什么,反而要花费大量物力人力进行建设。与其事后得此负担,倒不如用做交好西汉之用,只要壶关在手,诸位用心,拿出并州想必也不是什么难事。”
听完戏志才的解释,不光在场众人脸色缓和,曹操的心里也不由松了口气,在戏志才说出将并州给西汉的建议时,曹操还真有那么一丝不悦。但在听了戏志才的解释后,曹操心中暗道,“志才还是心向我曹操的。”
事情解释清楚了,自然也就没有人再有异议。但在接下来商量如何对抗袁绍的时候,众人又犯了难。托西汉帝刘福的福,如今的大汉各地已经不用再为粮食发愁,可恰恰就是因为不用再为粮食担心,袁绍的百万雄兵也就成了曹操及其手下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别看曹操占据了中原,但曹操手中能够凑出的兵马也就不过二十余万,这与袁绍的百万雄兵实在是一个不小的差距。当然曹操这方面也有袁绍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将领的品质要比袁绍高出不止一筹。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但蚁多是可以咬死象的,即便将领再优秀,可如果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将领也是不顶事的。刘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关羽张飞不可谓不猛,但在得到诸葛亮以前,刘备还不是被人撵得跟狗一样,得了个常败将军的丑名。
古代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如今天时因为袁绍的称王,与曹操已经持平。剩下的地利跟人和,地利没法说,两军都是注重步骑的人,谁也占不到便宜。而在人和方面,曹操自信自己要比袁绍强,至少曹操不会像袁绍那样因为不喜手下谋士便把人送去苦寒之地受苦。
也就在曹操琢磨着拉拢谁跟自己一起和袁绍死啃到底的时候,袁绍同样也没闲着。与曹操不同,此时的袁绍可是意气风发的紧。称王了,就算是死了也有脸跟列祖列宗有个交代。身边因为少了田丰、沮授这两个丧气嘴,袁绍整日里听到的都是歌功颂德,以至于整个人也变得有些飘飘然。
称王以后就应该是称帝,袁绍本来还想要缓两年,可许攸一句乘热打铁改变了袁绍原来的想法。也是,谁不想过过皇帝瘾呢?更何况袁绍也有称帝的底气。河北之主,手下雄兵百万,战将千员,那真是武将如云,谋士如雨,被人三呼万岁,那种万万人之上的感觉,换谁不想体验一把。
可也就在袁绍志得意满的时候,偏偏有人来给袁绍添堵了。
“禀晋王,田军师殿外求见。”
袁绍一听不由皱眉,这田元皓被自己给打发去了幽州跟乌丸人做邻居,这时候跑回来做什么?一提起田丰,袁绍就心里有气。当初自己打算称王的时候,别人都是对自己歌功颂德,唯独他田元皓跟沮公与两个来信劝自己不要称王,合着整个河北就你们两个明白人?如今称王了,两个人也不知道写封信来跟自己认个错。
一想到这里,袁绍心里一动,莫非这田元皓是亲自来跟自己认错的?若真是来认错,看在以往的情分上,让他们回来也不是不可以。
“宣。”贵人字如金,袁绍对前来禀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