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海魂-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同于帝国外交部长的愤怒,直面鲁登道夫压力的首相贝特曼霍尔维希表现得有些风轻云淡。在这位xìng格温和,被外国同僚戏称补锅匠的首相面对他的下属,就事论事道。
  “首相先生,我们不能继续退让了,否则zhèng fǔ会被军队架空……”
  外交部长上前一步,目光锁定贝特曼苍老的脸,劝道。
  这一个多月以来,鲁登道夫借口物资生产,屡屡干涉行政事务,“兴登堡计划”很明显就是在下更大的一步棋,一步将整个帝国男xìng成员都绑架在军队体系之内,借用强制仲裁制服和工人委员会向工业渗透,进而控制工业,打击社会mín zhǔ党的棋。
  获得与法尔肯海因相似的权利并不是他的底线,他的野心或许比任何一位德意志人的想象都要大得多。
  “一旦野心没有了必要的钳制,哪里才会是的极限?”
  帝国首相贝特曼霍尔维希坐回到沙发上,晕沉沉的头靠在沙发背上,手指轻轻叩击压在书桌上的那份起草好的辞职书,发出属于过气政治家的叹息声。
  并非贝特曼不想对付鲁登道夫,而是他已经没有这个能力。因为屡屡对皇帝穷兵黩武政策的抵制,因为屡屡批评皇帝的外交政策,因为屡屡替那个令皇帝夜不能寐的海蒂西莱姆说话,贝特曼霍尔维希终于被皇帝所厌倦。作为只对皇帝负责的帝国首相,一旦没有了帝王的眷顾,再加上军队的反对声,下台也就是时间的问题。
  “鲁登道夫的激进政策笼络了许多战争狂人,骑虎难下的皇帝也信任他,老实说,我已经没有办法阻止他。”
  外交部长还想继续劝说首相贝特曼努力,贝特曼却轻轻地摆摆手。…;
  “我明白你们的意思,我想说……”贝特曼抬起头,目光穿透半掩的窗帘,直到温暖的地中海。“我想说如果真的不能阻止他,那就结束这场战争,如果这场战争真的停不下来,那么我一定会给他树立一个可怕的对手,不死不休!”
  “我只是一名军人,而帝国现在需要的是政治家。如果不想被当成棋子的话我最好还是留在塔兰托,哪怕地中海列强们都觉得我很碍眼……”王海蒂不自觉地抬头朝北方看去。
  随着乌斯帝卡岛海战具体细节的解密,世人对王海蒂指挥能力的认同感进一步加强。在他们看来,王海蒂是一位能够将海战信手拈来的艺术家。海战结束后,貌合神离的同盟国地中海三强除了将勋章和元帅荣誉军衔不要钱似的塞到王海蒂身边,他们不知道该如何供奉这座跺一跺脚地中海都会跟着颤抖的大神。
  “如果是回到铁十字旗下的军舰上呢?”老海军弗雷西为自己续上一根香烟,问道。
  周身的空气小小地凝固了片刻,窒息的沉寂后,老海军的儿子摸着烟盒傻笑起来。
  “哈哈,那就让我当棋子好了……”(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部 炮声 第二十章 重返德军总部(三)

  十二月初的柏林,军需总监与帝国首相对政治决策权的争夺终于有了眉目。{}在这场旷rì持久的拉锯战中,鲁登道夫再次笑到了最后,首相贝特曼霍尔维希却一败涂地。
  就好像巴黎之战后期,鲁登道夫不愿意与一手提拔他的法尔肯海因一起退出舞台,所以他迫不及待的面见皇帝,直言如果不剥夺法尔肯海因的职务,几个月后军队的士气就会瓦解。这一次,鲁登道夫搬出克劳塞维茨的理论,证明首相贝特曼的存在将会导致军队无法发挥其最大的潜力。
  鲁登道夫赢了。被东线统帅部司令马克斯霍夫曼将军称之为“无情的、顽固的和jīng悍的成员”鲁登道夫在拥有军事指挥权的基础上再次获得插手zhèng fǔ事务的权利。劳工政策、食品和原料问题,任命和罢免大臣,总之鲁登道夫能够干预民政的一切重要方面。至于首相贝特曼,他将在1917年初的某一天以体面的方式下台,接替这位政治家的将是平庸的普鲁士官僚米夏埃利斯。
  在这场拉锯战中,皇帝威廉扮演了不光彩的角sè。帝国首相的任免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只要威廉站在贝特曼这边,这位在历史上毁誉参半的帝国首相不至于如此之快地败下阵来,德意志的历史也有可能会就此改写,可是正如史学家的经典评价“如果伟大的德皇不弄出点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他就不是我们的德皇。”
  获悉贝特曼决定辞职,德皇威廉还未意识到他自己亲手松开了束缚那只不受控制但偏偏还怀有巨大野心的洪水猛兽最后一道闸门。皇帝威廉天真的以为撤销法尔肯海因的职务乃是众望所归的决定,兴登堡加鲁登道夫会是德国最好的军事搭档兴登堡元帅提供声望尊严和传统,而鲁登道夫提供旺盛的jīng力和巨大的干劲。在前线设立司令部能够帮助他很好的控制军队,避免大权旁落。他甚至在心腹阿尔伯特巴林面前沾沾自喜:
  “谢天谢地,那个总是站在海军,站在海蒂西莱姆那边的老头子终于要下台了!”
  贝特曼下台的消息只在很小的范围内流传,内阁成员对于军人的势大和皇帝的昏庸未免心有戚戚,认为硕果仅存的外交部长冯屈耳曼独木难支,不过贝特曼霍尔维希很快就对野心家做出凌厉的反击。
  “我明白你们的意思,我想说”半个月前,面对愤怒的外交部长冯屈耳曼,贝特曼抬起头。目光穿透首相官邸半掩的窗帘,直到温暖的地中海。“我想说如果真的不能阻止他,那就结束这场战争,如果这场战争真的停不下来。那么我一定会给他树立一个可怕的对手。不死不休!”
  (华丽的分割线)
  十二月的德国,除了令人窒息的空气和延续快三年的战争记忆,柏林街头巷尾多了一个新鲜的名词和平。
  1916年的最后两个月。号称地球最后一片净土派来了“和平使者”,在jīng疲力竭的欧洲掀起了一阵美利坚外交旋风,深陷门罗主义泥潭的美国牛仔频繁造访协约国和同盟国,寻求和平的可能。
  其实协约国比任何人都更加渴望战争,但是无论是法兰西雄鸡还是英伦绅士都有口是心非的本领。他们一边打着和平的幌子疯狂地扩军备战,一边对同盟国漫天要价。开出比同盟国战败投降还要苛刻的和平条件,这还不算。协约国的政治家们还让本国媒体记者提高jǐng惕,随时将破坏和平谈判的污水泼到同盟国身上。…;
  美国人未必不能看穿英法拖美国下水的邪恶居心。一系列吹风会后,美国人惊讶地发现原本粗鄙不堪的俄国人在外交舞台上的表现远比英国和法国人要纯洁和可爱得多,至少沙皇尼古拉二世从不掩饰他对胜利的。东线战役结束后,尼古拉二世迫不及待地宣布他将于1917年初再次御驾亲征。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从来都是外交界亘古不变的主题。美国特使无视歇斯底里的英国人和法国人,转而与务实的德国人开展谈判。虽然德国首相贝特曼霍尔维希和外交部长冯屈耳曼都是难缠的角sè,至少他们不会让人发狂。
  于是在战争的间隙,外交史上最滑稽的一幕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发生了。美利坚人第252章中军事指挥权和政治决策权的最高司令部或者兴登堡与鲁登道夫这对搭档那里,没有人想过鲁登道夫这种迫使政治人物屈从军队意志是否真的符合克劳塞维茨“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句名言。
  “那就谈判吧。”王海蒂扶正有些晕眩的脑袋,说道。
  “如果我能阻止陆军发疯就不会轻易让你回来趟浑水。”贝特曼微微仰起头,苦笑一声继续道:“不可否认鲁登道夫是一位卓越的战略家,生气勃勃的组织者和努力不懈的行政官员,可是他的野心总是让他不能摆脱极端利己主义和刚愎自用的xìng格,不能客观地估计局势,但偏偏他拥有许多支持者,我已经不能制止他。皇帝威廉还陷在他自己编织的美梦中,新首相米夏埃利斯是鲁登道夫军人强人理论的崇拜者,社会mín zhǔ党内部分裂现在是一盘散沙的状态,帝国缺乏能够与最高司令部意志对抗的存在,西莱姆,你责无旁贷!”
  “贝特曼先生,我只是一名军人!”
  首相的恳求差点让王海蒂从沙发上跳起来。王海蒂发誓他只想回到德国指挥舰队征战大洋,作为一名政治家既不是他的夙愿也不在他的能力范围以内,他王海蒂这辈子注定是英雄而不是枭雄!


第二部 炮声 第二十章 重返德军总部(四)

  1916年的最后一个月,王海蒂的生活的确有些跌宕起伏。
  先是与雷德尔、魏格纳柏林彻夜买醉却被悍妻安妮抓得个正着。尽管王某人在人前人后竭力做出不怕老婆的大丈夫姿态,可是阿德隆酒店客房上演的血腥场面却彻底坐实了王海蒂在婚姻中的地位。
  与美国代表团的谈判也不顺利。美国海军谈判代表罗斯福不仅是个难缠的角sè,而且经常不务正业,至少王海蒂绝大部分休闲时间都被这位孜孜不倦jīng力旺盛的美国海军部助理部长拿来讨论如何建设“强大而有作战能力的海军”。
  讨论这个做什么,替大洋舰队再树立一个强大的对手?王海蒂满腹牢sāo。
  罗斯福的纠缠永不休止,圣诞节前夕在基尔克努伯造船厂干船坞发生的一幕更是让王海蒂yù仙yù死,恨不得恨不得cāo刀立马斩断那只上帝之手。
  圣诞节前夕,海军部邀请德国海军届元老级重量人物王海蒂主持巴伐利亚级战列舰三号舰梅克伦堡号的下水仪式。对于有些迷信的海军来说,一艘新战舰的下水仪式不可谓不重要,王海蒂自信满满地发表了牛群不对马嘴的祝词,然后抄起香槟酒奋力砸向梅克伦堡号舰艏。也许是王海蒂太紧张太激动,总之那瓶寄托了海军对这艘战舰的期盼和祝福的香槟酒没有摔碎,而是异常华丽的翻滚入干船坞中。
  王海蒂的失误让负责接收这艘战列舰的海军官兵以及克努伯造船厂在场的员工面无人sè。经历这种意外,谁都会觉得这艘战列舰被神所厌弃。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这艘造价不菲的战列舰工期被一再拖延,直至战争结束,上层建筑舾装工作也没能完成,最后还是在船台上就地解体,直接返厂回炉了事。“梅克伦堡意外”后,哪怕王海蒂以后贵为德国海军部长,海军部也只字不提邀请王海蒂主持新式战舰下水仪式事宜。
  拖着那只上帝之手参加完在巴黎广场附近的阿德隆酒店举行的平安夜酒会后。王海蒂搭乘开往基尔的军列回到家中,与家人一起渡过漫长的圣诞节和新年假期。贝特曼的政治生涯已经进入倒计时节奏,王海蒂没必要呆在柏林去看谜底揭开的喧闹场面。
  伴着海滨洋房附近的教堂钟楼钟声。时间终于进入1917年,让后来的史学家为之疯狂的1917年!
  1月5rì,柏林街头还飘着细碎的小雪花。黑sè的轿车在菩提树下大街路面积雪上划出两道深深的车辙,随后钻入夏洛腾堡宫。
  这是首相贝特曼霍尔维希最后一次造访夏洛腾堡宫,这位从1909年开始担任普鲁士首相终于结束属于他的神话,向皇帝威廉递交辞职信。
  在威廉的书房,皇帝穿着没有肩章绶带的元帅军服,腰间别着祖辈的宝剑,手里一如既往地抓着白sè手套,背对着递交辞职信的首相,丝毫没有惺惺作态挽留的意思。当天下午,死气沉沉的夏洛腾堡宫突然热闹起来。盛大的宴会后,平庸的普鲁士官僚米夏埃利斯在夏洛腾堡宫宣誓就职,于是,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很少有人能意识到贝特曼的下台对于德国的影响。开始遭受战争和饥饿折磨的柏林人只知道此后的德国不会再有那个出身银行世家,“手上总是拿着粉笔”竭力维持社会秩序的保守主义者兼教师,不会再有那个主动替皇帝背上掀起全面战争黑锅的留着腓特烈式胡子的老头。…;
  米夏埃利斯之后是来自巴伐利亚的弗里德里希冯黑德林,之后是巴登亲王马克斯,帝国政治似乎回到了威廉时代首相“短命”的正常轨道,无论哪一位首相都不具备挑战失控的军队和最高司令部意志的勇气。德意志就这么失去了关键xìng的灵魂政治人物,zhèng fǔ和国会逐渐演变成为军队的附庸。
  贝特曼霍尔维希下台的同时宣告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和平企图流产。鲁登道夫领衔的最高司令部权力终于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它一手掌握包括帝国海陆军的军事指挥权,一手掌握帝国所有资源的支配权,甚至连对帝国高层的人事更迭也具有足够的影响力。此时的皇帝除了宪法赋予的国家元首和最高军事首脑地位,根本就无法行驶领导权。
  面对美国人,鲁登道夫放言“如果德国没有得到什么利益就媾和,那么它就是战败了”,以极其难看的嘴脸要求吞并比利时。此举赢得了泛德意志主义者,广大容克激进派和德意志财团的支持,鲁登道夫的地位更加稳固,只有美国人觉得他们遭遇欧洲的愚弄。
  “既然欧洲拒绝和平,那就准备战争吧!”
  白宫,特立独行的美国总统威尔逊握着高尔夫球杆,迎着北美温暖和煦的阳光,对海军部助理部长罗斯福淡淡道。
  和平谈判结束后,美国工业托拉斯继续担心欧洲会赖账,金融巨头担心协约国崩溃会导致华尔街破产,军人和外交官一心想要改变美国在国际上的外交地位,就连普通民众都觉得德国那些神出鬼没的潜艇耽误了美国伟大的前程。1917年1月,美国各界jīng英们对参与战争有了共识,在武装协约国的同时,美国人也在扩充本事实力,庞大的工业帝国在战争道路上狂飙突进。
  除了恼羞成怒的美国人,或许全世界都在暗自庆幸美德谈判失败。中立国庆幸他们可以继续闷头发财,ABC三强甚至迫不及待地列出战后扩军计划。rì本庆幸战后欧洲衰落的事实,磨刀霍霍准备对付权力真空的的邻居。英国庆幸辛苦重建的大舰队尚有用武之地,发誓要夺回属于皇家海军的辉煌。四面楚歌的法国庆幸他们保留了东山再起的机会,至于俄国,在后方生活得水深火热的民众庆幸那个该死的家伙终于离开圣彼得堡,而前线官兵得知皇帝御驾亲征消息却只能发出恶毒的诅咒。
  “贝特曼离开之前告诫我说威廉会葬送他的帝国,能够挽回一切的只有海蒂西莱姆。”
  俄国人的chūn季攻势越来越明显,既然表亲沙皇尼古拉二世都御驾亲征,德皇威廉自然不甘示弱,在东普鲁士设立了他的司令部。二月,皇帝的行宫灯火通明,威廉把玩着手里用黄金修饰过的左轮手枪,对他的侍卫长乔德曼哈哈大笑:
  “侍卫长,这是我有生以来听到的最无趣的笑话。”
  侍卫长很想为老首相说点什么,可是他深知皇帝刚愎自用的xìng格。帝需总监鲁登道夫圣眷正隆而且背景深厚,更可况皇帝从不会或者更改怀疑他的第一判断,正如他没由来的厌恶海蒂西莱姆快二十年!乔德曼指责深受皇帝信任的鲁登道夫无异于指责皇帝昏庸,这是威廉无法忍受的。
  “贝特曼辞职,谈判团解散,海军的指挥权和人事权都在最高司令部手中,西莱姆彻底没有机会了,不是吗?”…;
  皇帝坐在书房沙发上,将左轮手枪弹巢里的子弹一粒粒退了出来,又拿起昂贵的丝质手巾认真擦拭手枪。侍卫长乔德曼守在一旁,撇过脸发出沉重的叹息。
  “记住,这是威廉的德国!”
  “西莱姆将军真的回不来了?”
  威廉港,大洋舰队参谋部那些初出茅庐的小伙子聚在独臂将军魏格纳周围,愁眉苦脸道。
  虽然王海蒂不在大洋舰队许多年,可是这里是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这里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
  “今年上半年马肯森级战巡将陆续服役,第一侦查集群最迟四月份就要成军,可是舍尔元帅迟迟不公布第一侦查集群司令官名单,难道这个位置不是给西莱姆将军准备的?难道海军部已经放弃西莱姆将军了?”
  贝特曼首相下台后,海军界一片哗然,而容克激进派和部分陆军人弹冠相庆。遗憾也好窃喜也罢,他们都觉得闻名海外的战略大师海蒂西莱姆这一次看走了眼。虽然西莱姆借贝特曼之手重返德国,加入谈判团算得上一步好棋,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光鲜亮丽的贝特曼号是一艘四处漏水的破船,不败的阿瑞斯在德国拥有不少支持者,可终究只能与那艘破船一道沉没。
  “可笑,陆军居然认为西莱姆会因为贝特曼首相的台下而一蹶不振?!”大洋舰队参谋长沃尔夫冈魏格纳拍了拍桌子,对他的后辈冷笑不止。“西莱姆回到德国就是胜利,除非最高司令部不考虑出动海军,否则他们不能阻止海军迎回西莱姆。”
  1916年,德意志自四面楚歌中突围,大英帝国摇摇yù坠,法兰西苦苦支撑,意大利继续两面三刀,而美国则在通往战争的快车道上。1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