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海魂-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罪开释被认为对斯卡格拉克海峡海战负有责任的英**官究竟是无辜者的平冤昭雪还是漠视英勇将士亡灵?大英帝国海军大臣阿瑟贝尔福究竟是力挽狂澜还是司法舞弊?回报大英帝国的是一群嗜血的猛虎还是照旧的滥觞?
  有太多的意外,有太多的可能,无数报社的编辑、专家在版面上吵成一团。除开两大阵型的媒体,绝大部分中立国报纸认为这是阿瑟贝尔福一次毫无意义的作秀,除了安抚朴茨茅斯海战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收获戴维贝蒂这名悍将,大英帝国仍旧在深渊沉沦。
  也有少部分媒体人站在贝尔福这一边:斯卡格拉克海峡海战惨败的责任在于错误的海军战略而不是具体指挥,这场诚恳公正的审判不仅是对错误路线的拨乱反正,而且保全大量拥有实战经验的指挥官。
  对于英国人的疯狂。乐见其成的美利坚牛仔自然也不吝赞美词汇,直拍大腿大呼过瘾。虽然英国海军世纪审判可能存在的司法舞弊让富有契约jīng神的美国佬直皱眉头,但是他们更欣喜英国悍将戴维贝蒂能够复出,在与德国才华横溢的海蒂西莱姆在绚烂的北大西洋再度上演冰与火的滥觞!
  “还真是一场滥觞!”
  与大英帝国相隔两个时区的圣彼得堡,穿着俄国海军制式的深蓝sè常服、高筒靴和低檐帽的高尔察克坐在火车站贵宾候车室的长椅上,嘴里叼着一块硬邦邦的面包,随手翻弄手里的报纸。
  “伦敦时间上午十时二十分。最后一场审判结束,英国斯卡帕湾基地海军法庭一口气释放十三名被控渎职和犯罪的海军指挥官。十时三十分。英国海军大臣贝尔福召开会议,在伦敦各大报社记者面前悍然宣布重新启用杰利科、贝蒂这些被断定结束军事生涯的将军。
  斯卡格拉克海峡海战后,英国人致力于恢复其海军实力。5月初,两艘金刚级战巡自rì本出发,加拿大号战列舰也正式交付海军,皇家海军恢复速度令人欣喜,不过这场难以服众的海军审判可能会破坏英国人的努力。约翰杰利科或许是站在一定高度的睿智者。但是他偏软的xìng格让他难以顶住国内和国外的压力,戴维贝蒂或许是大英帝国最大胆并且具备一定战术素养的指挥官,但是这位悍将却缺乏大局观,历史已经证明他们不是皇家海军适合的那些人,可是贝尔福仍旧将他们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于是我们能够断定皇家海军折腾一圈后又回到,下一个轮回,结局由读者您自己想象。”…;
  圣彼得堡主流报纸纷纷看衰英国海军大臣此次行动,不过身为俄国海军高级军官的高尔察克持对此却不屑一顾,相反。他认为贝尔福已经找到挽救大英帝国海上霸主地位的捷径,这场海军审判就是前奏:要知道不仅斯卡格拉克海峡海战的替罪羊命运得到改变,更多没落消沉和郁郁不得志的年轻人被重启启用,他们来自英国海军各个部门,履历表也不尽相同,不过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号费希尔帮!
  “贝尔福先生,改掉暮气沉沉的一切吧,您必将成为皇家海军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
  火车进站的鸣笛声和站台列车员声嘶力竭的报站声相继传来。高尔察克掏出手帕擦去嘴旁和手上的面包屑,不去想已经烂到根子里的俄国,将黑海舰队总司令任命书归置进行李箱。缓缓站了起来。
  贵宾候车室里的贵族、商人、公干的军官和zhèng fǔ官员朝站台蜂拥而去,高尔察克将大半篇幅都在讽刺英国海军大臣的报纸塞进垃圾桶。扭头看了玻璃窗外夜幕深沉的圣彼得堡一眼,淡淡一笑,笔挺的身体没入通道。
  从摩尔曼斯克开来的火车在圣彼得堡逗留了近半个小时,加水加煤后重新开路,目的地正是战火纷飞的北高加索。为面包忧心的旅人不知道北高加索防线已经濒临崩溃,前往克里木半岛的高尔察克也不知道这是他是他对圣彼得堡最后的记忆。
  (华丽的分割线)
  秘书领着王海蒂和魏格纳走进陆军总部的核心地带,推开厚重的橡木门,呛人的烟味扑面而来。上了年纪的陆军总参谋长与朝气蓬勃的海军人就这么见面了。
  照例是军人的礼节。两位在彼此战争中的帝国拥有崇高威望,哪怕是跺脚也能引发柏林地震,连带着全世界跟着感冒的上将聊着一些没营养的话,相互恭维。独臂将军站在不起眼的地方,像呵护自己孩子式的磨砂计划书,一言不发。
  陆军参谋长的秘书送来可以提神的咖啡,侧对倾斜的夕阳,三名帝国将军这才坐在了沙发上。
  试探是应有之意。陆军总参谋长法尔肯海恩的语气里总是带着那么一点令人不愉快的居高临下,挨个询问出身陆军的海军元老身体近况,似是回忆帝国海陆军血浓于水的历史关系,但又好像在提醒年轻人撇开元老勇猛单干的做法有些过分。
  敌意。莫名的敌意,从进门伊始暂时任职大洋舰队参谋部的沃尔夫冈魏格纳少将明显觉察到法尔肯海恩客气言辞背后的冷漠和疏离。在德国,海军并非与陆军老死不相往来,西莱姆与陆军的马克斯霍夫曼就是老友,而魏格纳也因为其家族渊源,与不少陆军中层军官有着密切联系。在魏格纳看来,虽然帝国陆军有些盛气凌人。在西线战场也遇到一点点麻烦,但是海陆军仍旧可以亲密无间保持信任。不过这次陆军总部之行,独臂将军却意外遭遇敌意。
  王海蒂向法尔肯海恩介绍那些具有陆军背景的海军元老的近况。他不是普通穿越小说里那些战场爆发时姗姗迟来却仍旧能站稳脚跟获得升迁的妖人,他在德意志海军服役二十年,足够他系统的了解和解构这个充满矛盾的国度。
  王海蒂用不卑不亢赢得了陆军参谋长的尊重。传言海军不败的阿瑞斯是一位漠视传统目无尊卑的愣头青,可是在实际交流中,法尔肯海恩分明感受到了王海蒂的踏实稳重。…;
  “或许他并不是亨利王子嘴里那个可能颠覆霍亨索伦王朝的异端。”法尔肯海恩摸着他的胡子,暗忖。
  “多格尔沙洲海战让我坐实了一流海军战术指挥官名头。rì德兰海战让世界对我的评价从战略天才晋升到战略大师,可我知道我的名声得来有多么侥幸……”
  深受西线僵局折磨并且很有可能去职的陆军参谋长迟迟不愿意将话题引向应有的轨道。或许法尔肯海恩认为谁先开口就会在气势上落入下乘,但是无论王海蒂本人还是大洋舰队都没有与陆军争功的意思。
  穿越,被迫加入海军,1898年的风头一时无两到十六年的漂泊惨淡,还有战后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和与帝国高层的博弈,跌宕的人生经历足以让王海蒂宠辱不惊,更何况两次政治风暴打醒了王海蒂,切身体会到战争的残酷的他绝不希望再来一次世界战争,于是他在错综复杂的棋局上落子布局。陆军正是他积极争取的对象。
  至于大洋舰队,它的态度更容易理解。哪怕是提尔皮茨最得宠的年代,内敛和含蓄仍旧是海军的传统,更何况拥有舍尔、希佩尔这些信奉纯粹德意志主义的指挥官,海军绝不会凭着一时意气断送rì德兰海战后帝国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
  王海蒂率先停止无妄的交锋,用幽默的口气消解紧张的氛围。
  “就好像旨在削弱英国战争潜力,干扰和打乱英国海军恢复计划的朴茨茅斯海战,我只看到了地中海回援舰队增援英国本土稍纵即逝的机遇。却没有预料到波罗的海封锁舰队的佯动会为陆军在东线的加里西亚果儿策利战役带来不确定因素。”
  海军上将毫不避讳的提及他在朴茨茅斯海战中的失误。
  除了对平民指挥官固有的蔑视,部分陆军高级军官对海军不满源自于波罗的海封锁舰队佯动造成的麻烦。深受亨利亲王和容克地主影响的法尔肯海恩原以为年轻人会挟胜自居,无视陆军的抱怨。却不曾想在王海蒂的眼睛里找到了真诚和歉意。
  “将军,也不全都是海军的错……”
  法尔肯海恩用生硬和官方的词汇敷衍。不过从陆军参谋长斜靠在沙发上的坐姿和转动无名指上的结婚戒指右手可以看出陆军参谋长内心真实想法。
  哪怕是权势滔天的陆军参谋长,法尔肯海恩仍旧可以简单的归结为典型的帝国陆军军官,既有高贵的绅士品格,敢于承担责任承认错误,但是也有固执和不可理喻的一面。盛怒之后,陆军高层很容易就能搞清楚一切:或许俄国人早就有南下的打算,海军行动只是诱因。但是陆军人就是放不下身段不去抱怨多出来的二十万俄军,也决计不会承认在rì德兰海战式的辉煌面前,长期难以获得决定xìng胜利的陆军在自己的心底埋下不安和焦灼。
  “其实,朴茨茅斯海战对陆军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王海蒂将陆军参谋长的矛盾心理看在心底,他拼命忍住笑意,终于道出他的底牌。
  “也就是打开西线僵局的那把钥匙?”法尔肯海恩悄悄摆正身体,问道。
  王海蒂对魏格纳使了个眼sè,后者点点头,恋恋不舍的那份野心勃勃的计划书递给陆军参谋长。
  刚抽了小半截的雪茄在老烟枪王海蒂略带心疼的眼眸注视下,被摁近烟灰缸烟灰里。一缕淡蓝sè的烟柱斜斜的升了起来,让法尔肯海恩的视线迷离起来,陆军参谋长缓缓翻开计划书,映入眼帘是匪夷所思的,被沃尔夫冈魏格纳抱怨为“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的“operationoverlord”(霸王计划)。
  “登陆诺曼底?!”陆军参谋长两眼放光肃然起立,几个箭步窜至针对办公桌的那面欧陆地图前,手指从犬牙交错的法国西北部一路下移,最后定格在防御空虚的诺曼底海滩。(未完待续)


第二部 炮声 第十二章 崩坏的开始(八)

  (差点就赶不及了,寝室码字环境太恶劣了……)
  “彻底掌握北海,瘫痪英国东海岸线航运;潜艇和袭击舰绞杀英国与其殖民地之间的输血线,削弱英国战争潜力;大洋舰队频发袭扰英国本土,围剿大舰队,破坏港口和造船设施。这就是窒息计划的全部。”
  王海蒂扬了扬被沃尔夫冈魏格纳修改的面部全非的斯卡帕湾登陆计划,第一次在海军之外的人面前道破他酝酿很久的棋局。
  “窒息计划的同时,海军将实施斯卡帕湾登陆计划,迫使英国人将更多的jīng力转移至本土转移到苏格兰北部防御工事上来。”
  “可是英国人在英吉利海峡囤积了一支规模不小的舰队,或许他们对抗不了大洋舰队,但是对登陆舰队应该是个麻烦。”法尔肯海因的视线落在英吉利海峡。虽然朴茨茅斯海战让全世界看穿了英吉利海峡防线的虚实,但是法尔肯海因仍旧担心那支陈旧不堪的海峡舰队。
  “将军,大洋舰队就好像悬在不列颠人头顶上的达摩斯之剑,守卫本土也好,维护海上霸主地位也罢,恐慌中的英国人只可能将主力舰造舰计划放在首位,这就是我们突防英吉利海峡的机会!” ”“
  王海蒂指着一系列由海军部的参谋们推算出来的英国造舰数据,爽朗一笑,向陆军参谋长解释他自信的由来:
  “大英帝国从不缺乏造船厂和熟练的技术工人,可资源就是他们的阿喀琉斯脚踝。窒息计划正是对大英帝国造血能力的窒息。斯卡帕湾登陆战计划正是诱惑亚当夏娃大英帝国加速其主力舰造舰计划的禁果。事实上,英国海军现阶段需要的不仅只有主力舰,还有大量现代化巡洋舰和驱逐舰。开战以来,英国轻型水面舰损失惨重,4月海军炮击伦敦后,英国对泰晤士河防御绝不敢掉以轻心,位于东海岸的纽卡斯尔、哈里奇、弗斯湾、斯卡帕湾和威利斯湾也需要大量轻型军舰守卫。远洋船队为避免潜艇的绞杀更加需要轻型舰艇护航,捉襟见肘的英国海军只能从海峡舰队抽调或者浪费宝贵的黄金储备,向外国购买。”
  王海蒂适时止住话题。陆军参谋长与大洋舰队副司令兼第一侦查舰队司令相视一笑,因为一切尽在不言中。
  “西莱姆将军,‘霸王计划’的海战部分没得说。可是陆战关键实在是太cāo蛋了!”
  陆军参谋长点点头,继续翻看“霸王计划”。由王海蒂和雷德尔cāo刀撰写的计划书很详尽,法尔肯海因掏出珍藏的雪茄烟盒,顺手丢了两根烟给王海蒂和魏格纳。
  熟练的剪完雪茄烟,法尔肯海因叼着雪茄,对照计划书,隔着空气在那张欧陆地图上推演。很快,法尔肯海因便不满足用目光意yín,他将桌案上的文件移走,扯下挂在墙壁上的地图平铺在办公桌上。拿起铅笔开始真正的推演。
  跳过海战部分,来到法尔肯海因擅长的陆战,陆军参谋长便带着些许的恼恨使劲摇头,似乎是在抱怨海军人粗糙的陆军素养破坏了这份美妙的计划。他丢下铅笔,任由铅笔在地图上翻滚。小口小口地抽着由左手夹着的雪茄,右手的食指摁在地图上诺曼底海滩与巴黎之间的空隙,疑惑道:
  “还有,既然突防英吉利海峡不是难题,为什么不一次多投送一些兵力。虽说法国大后方兵力极度空虚,可区区四万人能在法国腹地做些什么?如果我们不能一次xìng投送具有决定xìng力量的兵力。我担心孤军深入的登陆不仅不会搅动西线战场,让阵地战重新转入对我们有利的运动战,反而会让这四万人成为法国人的美味大餐。”…;
  “参谋长,海军的确有实力向诺曼底投送超过八万军队,可是动员规模越大,战役泄密的风险越大;再者,完成登陆和海上补给完全是两码事,一旦我们在法国后方完成登陆,英国人一定会不计损失地袭击海上补给线,海军届时未必能保证八万陆军的物资。”
  王海蒂毕竟不是海战陆战同时jīng通的妖孽。海军上将脸sè微红,下定决心将在东线战场郁郁不得志的马克斯霍夫曼拉进来完善抄袭二战某登陆战拉风代号的登陆计划陆战环节。小心岔开话题,王海蒂指着距离巴黎不到一百公里的阿荣瓦突出部,淡淡道:
  “再者,法国人在前线囤积重兵,从诺曼底到巴黎最多只有几个预备役师,一旦帝国成功登陆,哪怕只有四万人,法国人也不得不从前线调兵。有陆地巡洋舰,有抽调兵力后的空隙,西线重兵集团突破法国阵地当是应有之意!”
  陆地巡洋舰不仅是穿越客开启金手指的登峰造极之作,还是法尔肯海因在东线指挥官抱怨声面前坚持以西线为重心的最后凭借。法尔肯海因对年轻人的看法急剧改观,自认为对陆地巡洋舰略有研究的两个人不约而同的丢下霸王计划,讨论陆地巡洋舰正确的使用方法。
  将陆地巡洋舰集中使用还是单纯作为步兵掩护兵器分散使用成为焦点。陆军参谋长法尔肯海因倾向后者,不过他被王海蒂说服了:并非王海蒂拥有劳什子的陆战天赋,也并非是他前世认真研究过坦克战战法,而是他看重的突破口位于巴黎东北部的贡比涅区阿瓦荣突出部战线过于紧凑,只能朝巴黎方向使用。
  争议层出不穷,老将经验丰富,年轻人天马行空,于是一老一少很没有xìng格地趴在地图上喋喋不休。压在地图东线战场方向的烟灰缸很快就插满了烟头,门窗紧闭的陆军参谋长办公室烟雾缭绕,快要成为上天人间。独臂将军颇有些吃不消,只得败退至窗台附近,大口大口的呼吸。
  交流才进行一个多小时便不得不提前终止。法尔肯海因的私人秘书敲门进来,旋即被宾主尽欢的场面惊愕了一把,要知道海军上将约见陆军参谋长的时候,法尔肯海因就差没把不耐烦写在脸上。回过神来的秘书又差点没被屋子里呛人的烟味熏倒,连咳嗽几声。总算能说出话来。
  “西莱姆将军,魏格纳将军,海军部打电话过来。威廉陛下在夏洛腾堡召开海陆军紧急会议,舍尔元帅要求将军尽快返回海军部。”
  耐不住烟味的独臂将军笑靥如花,倒是蹭了不少烟的王海蒂有些不舍。年轻人双手插兜。尴尬地朝法尔肯海因耸耸肩。
  “如果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得知海军的登陆计划,他们一定会抱怨海军为何选择冒险穿越英吉利海峡登陆诺曼底,而不是波罗的海低地里加湾。”法尔肯海因挥手让秘书收拾桌案上的狼藉,又向王海蒂递出右手,对传说心胸狭隘的年轻人开起了玩笑。
  “参谋长,东线的俄国人看起来软弱不堪,可是我们不应该忘记拿破仑远征的教训,更何况解决法国才是两线作战的帝国最好的选择!”
  不同于刚会面时带着敷衍的握手,王海蒂从陆军参谋长那里感受到了别样的东西。1861年的老将和1879年的新锐的手臂摇了摇,屡屡上演逼宫戏码。被效忠皇帝的陆军军官团视作对现有制度产生威胁的王海蒂终于肯道出他强势的缘由。…;
  “不管陆军是否愿意承认,帝国已经深陷阵地战泥淖。rì德兰海战最多只能为帝国博取一年多打破阵地战的窗口时间,1917年,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