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风云[全八册]-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通。如果说岳钟琪还有点靠谱的话,讷亲就是完全不靠谱,让这样一个人来和张广泗合作,真搞不懂乾隆是派人来协助呢,还是派人来捣乱?
  讷亲来了以后,麻烦就更多了。张广泗这个人是非常有个性有脾气的,所以他有一个习惯:不把上司放在眼里。讷亲呢,也有一个习惯:他最讨厌别人不把他放在眼里。结果两人很不合,经常扯皮,性格决定命运。自从讷亲一来,战事更加不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讷亲是一个优秀的文官,处理政事还是很有经验的,并不是一个窝囊废,只不过不善于打仗,所以讷亲最后被斩是无辜的,真正的责任在于乾隆。他把一个不适合干某行的人放到该行某个岗位上,结果那人没干好,他还把责任全都推到那人的头上。
  由于征战失利,乾隆一怒之下,将张广泗于军前处斩,然后给讷亲寄了遏必隆曾经用过的刀。讷亲用自己祖父的刀自尽,想必他觉得自己一定很冤,本来在朝中处理政事好好的,你偏偏要让我到金川来,分明是送我上绝路。
  两个主帅被杀之后,乾隆让自己的小舅子傅恒(福康安的老爸)出任金川统帅。傅恒来到金川后,接受岳钟琪的建议,取得了一些胜利。乾隆和傅恒都是聪明人,知道金川很难打下,连年征战已经耗费巨资,财政吃紧。现在正好取得了一些小胜利,可以体面地结束战争了。
  就在乾隆传谕傅恒班师回朝之时,岳钟琪居然收服了莎罗奔。要知道,莎罗奔以前是岳钟琪的部下,对岳钟琪非常佩服。和清军抗衡了两年,莎罗奔的元气也快耗尽,所以向岳钟琪请降。岳钟琪艺高人胆大,居然带着几十人去莎罗奔的营地,接受他的投降。
  第一次金川之战就这样结束了,历时三年,动用军队八万,耗掉白银一千一百万两。毫无疑问这是一场赔本的战争,耗费巨资不说,两个重臣被斩首,而且这两人都是人才。最重要的是,这场战争并没有换来多久的和平,不久就引发了第二次金川战争。
  如果让我们给“武功一”打分的话:一分。给出一分的理由是,乾隆起用了岳钟琪,也算是用对了人,岳钟琪收降了莎罗奔,这是这场战争中唯一的亮点。
  第二次金川之战
  第一次金川之战受惠最大的是岳钟琪,他不仅重新获得了三等公爵封号,还得到“威信”的赐号,获得兵部尚书头衔。在雍正朝,岳钟琪因为作战失利,罚款七十万两银子,乾隆全部免掉。
  莎罗奔年老后,他的侄子朗卡接替了他的位子,朗卡跟他叔叔是一个性格——也许这就是朗卡得以继承叔叔衣钵的原因。朗卡是一个野心勃勃,进攻性特别强的人,他屡次攻击和劫掠其他土司。
  乾隆三十一年,四川总督阿尔泰为了调解各个土司之间的关系,居然出面让朗卡的女儿嫁给泽旺的儿子僧格桑。阿尔泰没有料到的是,自己好心办了坏事。阿尔泰本来的目的是让各个土司和平共处,防止一方坐大。没想到大小金川的土司联姻之后,居然合起来欺负其他的土司。就这样,大小金川的土司连番掠夺其他土司。
  乾隆三十五年,朗卡病故,他的儿子索诺木继承职位,而此时小金川的泽旺也因年老将土司事务交给儿子僧格桑。
  乾隆三十六年,索诺木和僧格桑相互勾结,攻打革布什咱,杀害了土司色楞敦多布,接着进攻沃克什和明正两个土司。阿尔泰奉命派兵镇压,其办事非常拖沓,就像他肥胖的身体一样,办事效率相当低。乾隆实在受不了他,免掉其职务,让云贵总督德福接替他处理四川事务。
  然而,德福来到以后,比阿尔泰还不如。阿尔泰好歹是准备办事的,但德福却上奏说,这地方环境怎么怎么糟糕,我军在这里如何不适应,还说土民虽然刁钻,但是没有妄念。乾隆看了,非常生气,仍命阿尔泰署理四川总督。可惜,人的毛病是很难改的,阿尔泰归位之后,还是非常拖沓,经常找各种理由推迟用兵,估计是不敢打,毕竟张广泗、讷亲的前车之鉴还不远。不打的话最多是降职和丢官,如果打的话可能就是丢命了。
  乾隆很失望,也只能失望,总不能把他斩了吧!只好革掉他大学士和总督的职位。
  随后,乾隆让大学士温福和户部侍郎桂林前去四川。为了平定金川,乾隆可以说出手非常大方,他从陕甘调兵一万七千,从贵州调兵八千,再加上四川的兵力,总共有六万两千五百多人。至于拨款就更庞大了,合计两千九百万两白银,乾隆甚至说,只要荡除贼寇,就是再多花一千万两,朕也没有怨言。当时清朝的库银也不过八千多万两,乾隆一出手这么豪放,让人震惊。
  到达四川后,温福和桂林拟订了作战计划,温福率军从汶川出发,桂林领军从打箭炉出发。温福和桂林还算给力,先后攻破巴朗拉和穆巴宗堡寨,接着直逼小金川。僧格桑仗着地势险要,极力坚守抗拒。清军经过两个多月的狂轰滥炸才打开小金川的门户。不久,温福攻克了阿喀木雅,乾隆三十六年十月,桂林攻破五座碉堡,二十多座石卡。乾隆三十七年三月到四月,桂林战果更加辉煌,一路击破,直逼小金川的咽喉僧格宗。
  看到前方捷报频传,乾隆非常高兴,夸奖前方将领,让他们尽快捉拿贼首。可惜好景不长,就在大家高兴之时,前方忽然传来战败的消息。桂林部将薛琮带领三千人在墨垄沟被小金川军队围住,薛琮向桂林求援,桂林却没有营救,导致薛琮全军覆没,仅有两百人泅水逃回。
  乾隆一气之下,解除桂林的职务,调任阿桂接替他。此后,清军又取得了一些胜利。然而在乾隆三十八年,清军却遭遇了一次惨败,主帅温福阵亡。温福阵亡后,乾隆任命阿桂为定西将军,全权负责剿匪事务。为了确保阿桂能赢得战争的胜利,乾隆向前线派送了大量的军饷、弹药和援兵。阿桂是一个身经百战的优秀将领,手下有一大批勐将,如海兰察、明亮、福康安、丰绅额。在阿桂的指挥下,清军很快攻克了小金川,随后以雷霆万钧之势攻向大金川。中途,僧格桑病死,索诺木献出僧格桑的头颅向阿桂乞降,阿桂不理他,继续进攻。
  乾隆四十一年二月,索诺木自知山穷水尽,捧着印信,带着全家和部众两千多人到清军大营投降。第二次金川之战就此画上了句号。这场战争历时五年,耗资七千多万两白银,调兵十多万,终于结束了,百姓可以喘一口气了。
  战争结束后,乾隆为了永绝后患,废除了金川的土司制度,设置流官,加强对金川的控制。从此以后,金川就变成帝国的直接辖区。如果要给乾隆这次武功打分的话,可以打五分,虽然代价很大,但毕竟解决了国家内部的分裂和割据问题,将整个国家纳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也将金川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
  制服准噶尔这头野兽
  议和罢兵
  从康熙开始,清廷与准噶尔的矛盾就从来没有停歇过。
  康熙收服了一代枭雄噶尔丹。
  雍正与噶尔丹策零打得难解难分。
  到了乾隆头上,准噶尔仍然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雍正十一年后,噶尔丹策零感觉耗不起,便向雍正示好,主动释放清军俘虏,希望大家能够握手议和,追求双赢机制。
  对于清政府来说,连年对准噶尔用兵,军费开支早已让财政捉襟见肘,也耗不起。从康熙五十六年到雍正十一年,清廷在军费上的开支高达七千多万两白银,当然这些开支远远比不上乾隆朝的军费开支。军费如此之高,是很难达到盛世的,所以,停止用兵也是雍正的心愿。
  雍正让群臣商议后,决定接受议和策略。为了表示诚意,雍正下令驻扎在科布多的清军撤到罕瘦尔,一个月后,雍正派遣使者前往准噶尔。噶尔丹策零盛情招待清廷使者,出城十几里迎接。
  尽管双方都很热情,礼仪也很周到,但是谈判之路却非常曲折。清廷使者傅鼐提议准噶尔和喀尔喀以阿尔泰山为界,噶尔丹策零对此不能同意,坚持要以杭爱山为界。对此,傅鼐果断地表示拒绝。谈判一再中断,直到雍正驾崩,双方都没有达成共识。
  乾隆即位之后,在边界问题上丝毫没有让步,在接见准噶尔使者时,乾隆一再强调:“边界问题应当按照皇考的方针办事。”
  乾隆的强硬姿态让噶尔丹策零非常愤怒,召集各大台吉开会。会议中,只有少数人支持按照清廷的要求划分疆界,大多数人都对清廷表示不满。
  乾隆三年秋天,双方再次举行谈判,然而都是互不相让,结果谈判失败。十二月,噶尔丹策零作出了一些让步,放弃阿尔泰山以南地区,提出新的定界方法,以阿尔泰山为界,准噶尔部落在山北游牧,喀尔喀在山南游牧。同时,准噶尔部享有特权:每四年,可以在北京和肃州进行一次贸易。
  一纸合约换来了二十年的和平,合约的签订对双方都有好处,兵戈平息,国库充实,百姓安宁。这份合约也为乾隆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和平基础,没有稳定的国内环境,很难想象会出现盛世。
  准噶尔内乱
  乾隆十年九月,噶尔丹策零病死,对于准噶尔部落来说,这是内乱的征兆。
  噶尔丹策零死后,他的儿子们继承准噶尔部落的“优良传统”,很快就火拼起来。准噶尔部落不久就陷入了混乱之中。
  噶尔丹策零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是喇嘛达尔扎,次子是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幼子是策妄达什,女儿是乌兰巴雅尔。
  乾隆十一年,次子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才十二岁,但是他母亲的身份尊贵,得以继承汗位。可惜这个小朋友不知道如何做一个大汗,史书说他昏庸无能残暴嗜杀,一个十二岁的小朋友就能把这些滔天的罪名给揽上,真是了不起。姐姐乌兰巴雅尔总是劝他不要胡闹,他不仅不听,还把姐姐和姐夫囚禁起来。
  这么胡闹的小朋友如果放到中原来,凭着三纲五常的束缚,或许还能统治一段时间,但准噶尔都是如狼似虎的人,哪里容许他恣意妄为。
  小朋友也知道,对自己汗位威胁最大的是哥哥喇嘛达尔扎。乾隆十五年夏天,小朋友想借着打猎的机会杀掉哥哥,结果,阴谋败露,不仅没有杀掉哥哥,反而被哥哥先发制人。喇嘛达尔扎挖出弟弟的双眼,将他囚禁在阿克苏,然后顺理成章地登上汗位。
  没想到,喇嘛达尔扎这个汗位也坐不安稳,虽然他是长子,但身份低,是庶出,所以很多人不服。许多台吉想谋立幼子策妄达什,被喇嘛达尔扎识破,将他们的阴谋粉碎。就这样,幼子被杀死,噶尔丹策零的三个儿子只剩下长子喇嘛达尔扎。
  阿睦尔撒纳和班珠尔逃到达瓦齐那里,达瓦齐是巴图尔珲台吉的后代,大策凌敦多布的孙子,在额尔齐斯萨拉太这块地方游牧,这地方很险要,他们人口又多。最让人担忧的是,根据达瓦齐的说法,他的出身决定了他可以优先继承汗位。所以,喇嘛达尔扎对达瓦齐非常警惕。
  一日不除掉达瓦齐,喇嘛达尔扎就睡不安稳。他打算派人去召达瓦齐商议事情,然后借口把他杀掉。达瓦齐也不是傻子,果断地拒绝了他。没办法,喇嘛达尔扎只好派兵擒拿达瓦齐。达瓦齐见对方赶尽杀绝,决定投靠清廷。
  乾隆十六年九月二十二日,达瓦齐率领五千人往北京方向赶去。沿途不断受到追兵的袭击,达瓦齐在通哈尔垓击败了追兵,但是仍没有甩掉追兵。随后,在纳林布鲁尔河和阿尔泰山一带,又遭遇上万追兵的拦截,幸好阿尔泰山道路狭窄,达瓦齐逃了出去,跑到了哈萨克斯坦。
  但是,达瓦齐的家属和部众很多都被喇嘛达尔扎抓住了。不久,喇嘛达尔扎又派出三万人马前去擒拿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达瓦齐等人又仓皇出逃,来到新疆塔城,收集部众千余人,昼夜前行,在乾隆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突围进入伊犁,居然偷袭成功,杀死喇嘛达尔扎。达瓦齐就此登上了汗位。
  准噶尔注定是一个无法平静的部落,达瓦齐即位之后,并没有迎来和平。又有人说达瓦齐昏庸无能,嗜酒好杀,人心尽失。小策凌敦多布的孙子纳莫库基尔噶尔是第一个归降达瓦齐的人,但也是第一个起来反抗的。在宰桑的支持下,他带兵和达瓦齐打了起来。
  内乱让准噶尔的许多台吉无所适从,杜尔伯特部台吉车凌、车凌乌巴什和车凌孟克商量:“现在准噶尔混乱至此,永无宁日,大家过着地狱般的生活,不如永远归顺天朝吧!”
  就这样,他们带着一万多人,离开自己的游牧地,归顺了清廷。
  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的联盟是创建在反对共同敌人喇嘛达尔扎的基础上,当共同敌人被消灭后,两人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乾隆十八年,阿睦尔撒纳提出分割准噶尔的要求,等于是要求达瓦齐把准噶尔分一半给自己,达瓦齐当然无法忍受这种要求。此后,达瓦齐屡屡派兵攻打阿睦尔撒纳,可是连连吃败仗。第二年六月,达瓦齐倾巢而动,率领三万八千人,围攻阿睦尔撒纳。阿睦尔撒纳寡不敌众,不得不率众出逃,直奔北京,就这样,阿睦尔撒纳也投降了清朝。
  常年的内战让准噶尔人民饱受创伤,生活困苦至极,乾隆冷眼旁观已久。
  乾隆十八年八月,大臣舒赫德上奏,请乾隆派出使者与达瓦齐修好。乾隆听了大骂,说我泱泱天朝虽然不至于乘人之危,但也没有落到要跟一个犯上作乱的部落乞和的地步,达瓦齐本来就是旁支,居然弑主作乱,自立为台吉,大逆不道之辈,跟他们修好是玷污我们。
  这年冬,三个车凌已经率领部众来到京城,乾隆一方面让人妥善安置他们,一方面对追击他们的宰桑玛姆特表示极大的愤慨,认为他强行入边,是对清军的藐视。乾隆认为,如果不狠狠地教训一下准噶尔部队,他们强大以后,气焰会更加嚣张,出入更加肆无忌惮。
  乾隆十九年,乾隆决定武力征伐准噶尔,五月初四,乾隆对军机处下了一道命令:“准噶尔部落多年来,一直不安分,不是内乱,就是挑衅我们,还经常与哈萨克斯坦为难。现在是灭掉他们的最好时机,如果失去了这个机会,等他们恢复过来,又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明年,兵分两路进攻伊犁。”
  由此可见,皇上的话是不可信的,之前乾隆还说过堂堂天朝是不会乘人之危的,现在却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乾隆是一个对形势敏感的皇帝,他在这时候提出对准噶尔作战的决策是英明的,也是有底气的。清朝入关之后,经过顺治、康熙、雍正的经营,政治逐渐稳定,经济渐次繁荣。在顺治的时候,财政还经常出现赤字,到了康熙末年的时候,国库已经有八百万两银的盈余。到雍正的时候,已经有六千万两的余银。作战所需要的经济基础已经具备了,再加上准噶尔部落陆续有归降的人马,征讨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些人,他们熟悉地形,了解准部的作战风格,天时地利人和都不缺。
  用兵准噶尔这件事,乾隆没有让汉族大臣参与讨论,即便是满族大臣绝大多数人都不同意,只有大学士傅恒一人赞同用兵。傅恒跟乾隆的关系非同一般,是乾隆皇后的弟弟。
  雍正九年清军惨败,让这些人仍然谈虎色变,不愿深入敌境。这些人的意见丝毫不能左右乾隆的想法,对乾隆来说,进攻准噶尔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乾隆十九年六月,陕甘总督永常提出“裹粮剿匪”的建议,让清军带足六个月的粮食,保证剿匪成功。这本来是一个不错的建议,却受到了乾隆的批评,乾隆说,以前岳钟琪就是这么办的,这是绿旗(汉军)遗留下来的陋习,本来就不是一个好办法,况且这次情况跟以前更不同,现在准噶尔内乱,人心不一,我们趁机攻取应当用轻骑灭掉他们,如果携带数百万斤的粮食,连照看粮食精力都不够,怎么可能攻取敌人。和蒙古交战,应当利用蒙古人的机动战术,士兵只能随身携带少量的干粮,主要的粮食从敌人那里获取。
  乾隆的看法表面上有道理,但他没有考虑到从敌人那里获取粮食是无法保证的,但军队又必须要粮草,以无法保证的东西作为行军的支持显然有很大的风险。
  乾隆计划在二十年秋向伊犁进军。这时,阿睦尔撒纳建议:“秋季,我军固然马肥,敌军也是如此。不如就在春天进攻,趁他们没准备好,一战擒获,不留遗患。”玛姆特也赞同这个意见,乾隆觉得有道理,便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决定两路大军在二月出发。
  讨伐准噶尔
  乾隆十九年五月,乾隆命令军机大臣开始准备。十二月,五万大军已经纠集,整装待发。班第为定北将军,阿睦尔撒纳为副将军,从乌里雅苏台出发,途经阿尔泰山,与西路军会师伊犁。
  乾隆二十年二月十二日,阿睦尔撒纳率领六千哨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