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风云[全八册]-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是很老到深刻。朕所以用你,是因为你性情直率、心地纯良。你只要听朕的教导,将来有一天肯定能更加成熟的。……在智慧上,你确实比朕差远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朕经历这么多的事,所以在动心忍性这块很少有人能比得上朕。如果以为能够背诵几篇老套的文章,说话掉几句书袋子,就怀有轻视朕的心思,你将来恐怕后悔莫及……”
雍正深知做一个皇帝不容易,所以铸造了“为君难”宝印,深知当皇帝不容易,皇帝一举一动都关系到整个国家,比大臣们更应该谨慎。一个皇帝要想治理好国家,必须广开言路,如果臣下有非常荒谬的建议,也不能惩罚,因为这样一来就没人敢提建议了。
所以,为君之道既要从谏如流,又要有自己的看法和原则。
雍正的家庭生活
我们先来说说雍正跟母亲的关系,根据正史的记载,雍正跟母亲的关系很和谐。
据说乌雅氏生病后,雍正放下政务,亲自到永和宫里去照顾母亲。正史记载,这段时间雍正亲自为母亲熬汤煎药,昼夜不离母亲左右,直到母亲去世。母亲去世后,雍正悲痛得肠子都快断了,望着母亲的遗体,雍正哭号震天,茶饭不思。丧礼极其隆重,雍正极其痛苦。这幅画面对了解历史的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我们称之为孝子图。
十个孝子九个假,所以我们不能相信正史的记载。皇太后死去不久,社会上就有传言说她是被雍正逼死的,起因是她想看望被囚禁的十四子允禵,雍正不允许。最后,太后就在铁柱上撞死了。雍正认为这种传言是塞思黑和阿齐那传出去的,对他们进行了残酷的惩治。
此外,雍正还对逼母传言作出了辩解,而且自认为辩解得无懈可击,极为高明:一、太后本身就有病,是痰疾,加上康熙死后,悲痛交加无以释怀,最后旧病复发而死;二、太后天性仁爱慈祥,言下之意是像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作出撞柱自杀的事;三、康熙生前就很看不起允禵,绝对没有将皇位传给他的意思,太后对允禵也很不喜欢,曾经对人说过:“我只知道皇帝是我亲生儿子,允禵在我心中跟众阿哥一样,没有格外更亲之处。”允禵想要拜见太后,太后都不答应,更别提太后会主动要见他……
让我们奇怪的是,雍正的辩解是在六年后和曾静对簿公堂时说的,太后死的时候,雍正丝毫没有公布她有痰疾,到底有没有痰疾没人知道。雍正虽然表现得很像一个孝子,但事实上太后对于他的“孝道”好像非常冷淡,好像知道这个人在演戏一样。对于雍正登基,太后的反应是:“这事我没想到,连做梦都没想到。”说明雍正即位,在当时确实是一个大冷门。
新皇帝即位后,生母一般都要举行典礼,尊为皇太后,并上徽号、表文、册文、金宝。乌雅氏开始坚决不接受“仁寿皇太后”的尊号,在雍正和大臣们坚决要求下才回答说:“知道了。”但她还是不愿意举行典礼,并借口说康熙的梓宫还没有移送景陵,举行典礼不适合。后来,康熙移送景陵后,雍正也没有再提起这事。还有一件事非常蹊跷,雍正即位后,让太后从永和宫搬到皇太后居住的永寿宫,但是乌雅氏坚决不搬。这两件事情有些奇怪,似乎雍正当上皇帝后,乌雅氏持一种消极不合作的姿态,好像不愿正视雍正当皇帝一样。
丧礼之隆重也有些反常,雍正声称自己悲痛欲绝,有一天哭过几十次的记录,雍正还表示要素服斋戒三十三个月,尽三年谅阴之礼。做得如此过头反而让人怀疑他是在演戏给世人看。当年夏天,天气炎热,雍正不顾自己身上的畏暑症,也不理臣下的劝阻,坚持每天要到母亲的梓宫前祭奠。可是,在母亲逝世三周年时,雍正却借口身体不舒服,没去母亲陵前祭扫。这是非常奇怪的,中国古代最重礼节了,尤其注重对亡者的礼节。母亲逝世三周年大礼都不去,很容易被人讥讽为不孝,但雍正对此不在乎,似乎有风平浪静之后高枕无忧的感觉。
考虑到雍正对兄弟们的所作所为,乌雅氏自杀的可能性很大。
我们再来看看雍正的后宫生活,雍正这个人是个不知疲倦的作秀的天才,他非常在乎自己在世人和后人眼中的形象,所以竭力给世人留下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形象,他最怕的就是给人留下好色皇帝的形象。所以,他当皇帝后,没有扩充后宫,后妃基本上是以前王府中福晋、格格升过来的。
皇帝的婚姻多是政治联姻,顺治是最典型的例子,他的几任皇后都是孝庄为他挑选的,顺治一个都不喜欢。康熙也是这样的,不过还好他和皇后之间产生了爱情。雍正做了四十多年的皇子,一般来说,皇子的婚姻与政治没有太大的关联,但是也有特殊的情况。譬如,雍正和年贵妃的婚姻就是实打实的政治联姻。
年氏是年羹尧的妹妹,雍正娶年氏的时候年羹尧的地位还不是很突出,所以一开始,政治联姻的因素不是很大。但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年羹尧变成了封疆大吏,雍正还只是一个皇子,所以他竭力拉拢年羹尧。
从康熙五十四年到五十九年,年氏为雍正生下了三男一女,可惜全都不幸夭折,最大的活到了八岁。在这段时间里,没有其他妃子生子,可见雍正专宠年氏。雍正专宠年氏应该是有政治目的的,裙带关系在政治斗争中是很重要的,如果雍正对年氏不好,必然会影响与年羹尧的合作。稳定了年氏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稳定了年羹尧。
不仅善待年氏,雍正对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也相当好,简直把他当成了自己的父亲。雍正当皇帝后,年氏被封为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随着雍正跟年羹尧关系的破裂,年贵妃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雍正三年十一日,发出一道上谕,意思是年贵妃已经得了重病,万一死去了,一切按照皇贵妃的礼仪办,此外还大大夸奖了年贵妃的才德。人还没死就预先假定对方死了,给人感觉就是巴不得此人早死。果然如雍正所料,年贵妃没过多少天就死了,到底是怎么死了就没人知道了。
而且,连年贵妃葬的地方都是一个谜,有人说葬在遵化城九凤朝阳山,但是在那里没有看到她的墓地,有人说她葬在雍正的泰陵里面,是乾隆将她移葬在里面的,但究竟怎样还有待证实。
年贵妃死后一个月,年羹尧家族和党徒就开始遭殃了。
接下来我们说说雍正跟子女的关系。
中国古代讲究多子多福,作为帝王,更是后宫一大堆,只要有能力,能够生出一大堆的子女。这看起来是好事,多子多福嘛,但也是坏事,学过生物的人都知道,一个种群的数量如果发展过快,很容易对环境构成压力,从而破坏生态平衡。帝王的子女如果过多,无非是加重老百姓的负担,他们每个人都是皇子皇女,消耗太大了,而且又不从事生产。当然,古代的皇帝们可能认识不到这点,但他们至少可以认识到,子女过多,很容易造成家庭的破裂,雍正对此深有感触,自己的兄弟过多,导致储位争夺白热化,惨不忍睹,差点对大清江山构成威胁。
雍正吸取教训,只生了十个儿子,其中只有四个活到成年。而且这十个儿子几乎都是雍正做皇子时生的,当皇帝后的十年里,雍正直到十一年才生了弘瞻,大概是想再次证明自己不好色,是一个勤政的好皇帝。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成他避孕措施做得好。
雍正的四个成年儿子分别是弘时、弘历、弘昼、弘瞻。弘时是长子,关于弘时,史书记载相当少,《清史稿》中有这么一句话:“弘时雍正五年以放纵不谨,削宗籍,无封。”
弘时性格可能比较倔强,不受约束,生活放纵,很难得到康熙和雍正赏识,弘时干脆破罐子破摔。在康熙晚年,允祉的长子弘晟和允祺的长子弘升都被封为王府世子,弘时当时的年龄也达到了标准,却没有受封,充分说明康熙不看好他。
雍正创建秘密建储的制度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朕的诸皇子尚幼,立储之事,现在怎么可以进行呢?”
真实的情况是当时弘时已经十九岁了,都已经成年了,怎么说年幼呢?难道雍正开玩笑吗?雍正不是一个会随便开玩笑的人,他说出这种话表明他早已把弘时排除在储位之外。
弘时就算得不到康熙的赏识,那他究竟为啥也让自己的父亲这么不爽呢?要知道,雍正才四个儿子,把父爱分成四份也有四分之一。
在雍正三年的上半年时候,雍正似乎对弘时还抱有希望,当然不是指望他继承大统,只是希望他做一个贤明的皇子。雍正为自己的皇子特地从全国各地招聘有名的老师,弘时的老师是王懋竑,此人是一个理学专家,五十一岁考中进士,考中进士后,康熙居然没有把他留在京城,他只能回乡教书,可谓是尝尽人间沧桑。确实如此,王懋竑对程朱理学研究得非常透,讲究淡泊无欲,还对王阳明的心学深有体会。雍正让这么一个人来教育弘时,可谓是用心良苦,对症下药,希望弘时能够改邪归正。
后来,王懋竑的母亲病逝,只好回家守丧。临行前,雍正对他说:“不必遵制守丧三年,料理完丧事就回京吧!”可见,雍正对王懋竑的教育是满意的,在王懋竑守丧期间,雍正经常派人催他进京。
第二年八月,王懋竑赶到京城时,却发现再也见不到皇上和弘时了。只好客居旅馆,半年来无所事事。又过了一年,他收到圣旨,让他回家养老。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虽然史书中没有记载,但我们可以推测雍正和弘时产生了矛盾,而且矛盾激化,父子绝情。那段时间,雍正将已经过继给允祀的弘时从玉牒中除名,并交给允裪抚养,换句话说,不要这个儿子了。
这难免让人猜测,雍正为什么要对亲生儿子这么狠,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如此残忍地对待弘时呢?
在史书中是找不到记录的,有学者猜测,雍正在打击八王允祀集团时,弘时站在允祀的立场为他说话。结果,引爆了雍正的终极愤怒,直接将他从宗室里除名。弘时对雍正肯定也没有好感,因为雍正很早就让他与储位绝缘,在他看来父亲偏心,自己是长子居然这么没地位;另外一个方面,弘时了解雍正这个人,知道父亲是个两面派,在争夺储位的过程中有许多见不得人的东西,这些都导致弘时对雍正缺乏起码的尊重,所以选择支持允祀来表达自己对雍正的不满。
弘时的下场是很惨的,最后死于囚禁之所,年仅二十四岁。这就是跟一个皇帝作对的下场,哪怕这个人是皇子,也不会有什么例外的。
弘昼比乾隆小三个月,两人从小同吃同住,虽然不是同一个母亲,但比同母兄弟更亲。也许正因为关系这么近,乾隆当皇帝后,弘昼很不开心,他时时处在皇兄的权威之下,郁郁寡欢,思想变态,居然喜欢玩一种“装死人”游戏,他躺在那里装死人,让别人绕着他哭。最后,弘昼抑郁而死,终年五十五岁。
弘瞻事实上是由乾隆抚养长大的,雍正生弘瞻时已经五十六岁,一般老人对于幼子是特别宠爱的。雍正去世后,乾隆对弘瞻照顾得非常周到,正因为过于溺爱纵容,导致弘瞻变成一个骄纵不法的纨绔子弟。后来,乾隆对他略施惩罚,他一时间心里适应不了,居然活生生给吓死了,终年三十岁。
雍正是一个极少天伦之乐的皇帝,在他的四个儿子中,唯一让他满意的是弘历,其他几个儿子都拖累了他的名声。
第十四章 雍正不为人知的一面
雍正是一个善于制造舆论的皇帝,他不仅善于治国,也是一个作秀的高手,之所以在他身上留下了太多的谜,就是因为他高超的“造假”本领。林肯说过,你可以在某个时间内欺骗所有的人,也能永远地欺骗某一部分的人,但你不能永远欺骗所有的人。
雍正欺骗了当时很多人,也欺骗了后世很多人,但他无法永远欺骗所有的人。
其实他很奢靡
雍正是一个善于制造舆论的皇帝,他不仅善于治国,也是一个作秀的高手,之所以在他身上留下了太多的谜,就是因为他高超的“造假”本领。林肯说过,你可以在某个时间内欺骗所有的人,也能永远地欺骗某一部分的人,但你不能永远欺骗所有的人。
雍正欺骗了当时很多人,也欺骗了后世很多人,但他无法永远欺骗所有的人。
譬如,雍正留给后人这样的一个印象:一个勤政的好皇帝,生活节俭,不好色,但是个性严苛。
所以雍正死后,很多人认为他是累死的。但是,真实情况可能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基本上可以断定雍正是服食丹药暴亡,并不是累死的。
很长时间,人们都认为雍正是一个非常节俭的皇帝,不仅正史如此记载,民间也大多持有这种看法。然而,清朝内务府的《活计档》却暴露出了一个真实的雍正,他不仅不是一个节俭的皇帝,而且相当奢靡。
作为一个皇帝,奢靡无可厚非,但一边奢靡一边把自己打造成尧舜禹汤那样的皇帝,就非常虚伪了,这简直就是“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雍正确实是这样的人,用伪君子来形容他并不过分,当然他这么做有很强的政治动机,但这些并不能成为道德缺陷的借口。雍正喜欢抄家,一方面是反腐,充实国库,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中饱私囊。抄家之后,金玉古玩从全国各地滚滚涌进皇宫中。
元年三月十八,怡亲王允祥献出五十六幅古画;元年四月二十八日,内监呈上镶嵌宝石的黄金托盘八十七件,雍正吩咐让作坊加工;元年十月初七,庄亲王献上玉簪一八七十九件、珊瑚二十件、玉戒指十三件……
这些都是珍宝啊,然而很多东西雍正看都看不上眼,让人拿开,别碍着他的金眼,其实很多是稀世珍宝,由此可见雍正之奢侈。
要想了解雍正的私生活我们可以从清廷的造办处来寻找蛛丝马迹,造办处是专门为皇家服务的机构,里面有大量的作坊。皇室里面的日常用品和艺术珍品很多都在里面加工,皇家的奢侈或节俭在这里一览无遗。
雍正喜欢下棋,棋盘和棋子都是特制的,棋盘必须出自宫廷顶级画家的手笔,宫廷画家唐岱和郎世宁都画过棋盘,棋盘用象牙或银母(云母)制成。在制作象棋棋子时,雍正让太监刘玉拿来一个棋子,对他说:“棋子上面要镶嵌珐琅片,棋盘要做成折叠式的,要做得紧凑些。”
还有一次,雍正让内务府做檀木围棋,棋盘分上下两面,上面下象棋,下面下围棋,要用象牙镶嵌,里面颜色也有格外的要求。
雍正也喜欢玩骨牌,牌和匣子的制作都有严格要求,质料非常考究。
除此之外,雍正也非常喜欢盆景艺术,对一些花花草草奇异石头很感兴趣,他尤其喜欢将荔枝树做成盆景。
在宫中有许多宝格,用来放置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雍正甚至亲自设计宝格,他在给内务府郎中海望的上谕中说:“‘九洲清宴’陈设的宝格两层都是楠木的,里面放着古玩,看着不起色。你照着这个尺寸,再做两架黑漆宝格……宝格外面的口线,用紫檀木包镶。内做锦套,外面用布面纺丝裹套。再做一木套箱,下安穿绳眼,将格内安上玛瑙、玉器、磁铜等古玩……”
宝格里的宝物都是顶级的,而且要不时更换。雍正看腻了就要换上更好更新鲜的,雍正十三年七月九日,雍正对年希尧说:“九洲清宴宝格里有一个空处,你根据尺寸,寻找一个合适的宝物,或者玉器,或者铜器,或者瓷器,记住,一定要上好的。”
所谓上好的就是年代久远,秦砖汉瓦那种类型的,达不到年代久远,再好看的宝物也称不上是上好的。
这些记载跟我们印象中的雍正实在相差太远,无论正史野史,雍正给人的印象总是严肃、狠毒、刻薄寡情,但是真实的雍正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一面,甚至给人好犬好色的刘邦一样的感觉,这是雍正和亡国之君隋炀帝身上共同的东西。故宫中有一张雍正戴西洋假发的画像,雍正去世前二十天,还让寻找像西洋人那样上翘的黑胡子,死前二十多天且有如此闲情雅致,可见此人天性爱玩,是个典型的享乐主义者,只是他身上责任感特别强烈,没有因为享乐而耽误正事。
雍正还特别喜欢玩具,在记载中多次出现“自行虎”这种玩具,这是一种木质的老虎,里面有发条,上好发条后,可以行走一段距离。
雍正虽然没有做什么大兴土木的事,但是对于园林也相当喜爱。圆明园本是离宫,但雍正把大半的时间都花在这里。他花了大量的银子来装饰圆明园,譬如耗巨资在里面做了一个人工瀑布。雍正还喜欢看戏,圆明园里的戏台非常豪华。正因为雍正喜欢看戏,野史中记载有雍正看戏杀人的传说。
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