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兽医当国-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常还特意找那两个跟他一起吃了猪肉的童生,其中一人的嘴巴上,也开始生出水疱,这时候,冯常已经意识到,事情可能真的被钱恒说中了。

    可即便是冯常心里知道,想要治好自己这病,似乎只有钱恒一人能够做到。

    可一想到钱恒这兽医恒的名声,自己堂堂一个童生才子,却要找一个兽医求诊,冯常怎么都拉不下这个脸面。

    冯常便求到了那个跟他一样得了猪病的童生那里。

    杨慎的才学比冯常强不了多少,也知道自己能考个秀才的功名,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了。可这身上出了钱恒所说的猪病的症状,杨慎的心里,已经恨死了拉着自己吃肉的冯常。

    冯常求到门上的时候,杨慎如果不是忌惮冯常在东京做大官的宗亲,早就直接把冯常骂出去了。

    当冯常说出想要让他帮着去求钱恒开方拿药时,杨慎再也忍不住骂了起来。

    “冯公子,前几****请吾等吃肉喝酒,可没说是用的这病猪,如今得了猪病,却要我杨慎去帮你求药,你可知这一病一治的说法?”

    冯常面露难色,他又怎么不知道,问诊拿药,是要望闻问切之后,才会开方抓药的。不过这会儿的冯常,也顾不得那么多,忙解释道,“前两****与这钱恒已经起了冲突,我就担心这钱恒故意刁难我,所以还请杨兄多多帮忙!”

    冯常说完,一躬到地。

    杨慎还从没见过冯常如此低声下气过,加上之前没少一起喝酒出游,也只能捏着鼻子答应下来。

    “好吧,我姑且一试,希望能有好的结果!”

    杨慎虽然当日也曾拦截钱恒,却并没有出言讥讽,加上杨慎来到钱恒门上的时候,表现的十分谦卑。

    钱恒心里也知道,以后自己还要在这东平府生活,本地的才学之士,也不能都得罪光的,当即将杨慎让进房中。

    “杨兄请!”

    “钱兄,兄弟我这猪病也犯了,悔不该当初跟那冯常一起贪嘴,才得了这病症,还请钱兄救我!”

    杨慎说完,一躬到地。

    钱恒急忙搀扶,毕竟这口蹄疫在人与人之间,还是极难传染的,钱恒也没有太多顾忌,但还是笑呵呵的问道,“杨兄,这会儿不在意我是个兽医了?”

    杨慎脸上一红,满脸愧疚,“钱兄莫要羞我了,我被这病症折磨的无心读书,还请钱兄看在同为一届同窗的份上,帮兄弟一把!”

    钱恒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些童生,不过看杨慎这言谈举止和态度,钱恒还是很欣赏对方这种能够拿得起放得下的性格,当即点头笑道,“杨兄放心,不过小病耳,几副汤药即可痊愈,你且等我帮你开方!”

    几笔开出一副药方,正是前几日给猪倌儿开的那副汤药的配方,只不过根据杨慎的症状程度,在几味药的分量上稍作了调整。

    杨慎再三谢过,这才急匆匆的告辞,回去抓药治病去了。

    杨慎吃过钱恒开出的药之后,隔了两天嘴角的水疱便已经痊愈,而从杨慎那抄了这药方的冯常,连续吃了两天,也只是身上的水疱略显收缩,却根本无法根除。

    冯常怒气冲冲的跑到杨慎家中,质问杨慎是不是没把药方上全部给自己看,这话将杨慎彻底激怒。

    “冯常,我杨慎是什么人,你应该知道,好,既然你怀疑我隐藏了药方,那好,你自己去找钱恒开方子去啊?从今以后,我杨慎再无你这种朋友!”

    杨慎说完,直接一甩袖子,回了内堂。

    冯常无奈,实在是忍受不了这痛苦折磨,最终还是拉下面子,求到了钱恒的门上。

    不过面对冯常,钱恒可就没有什么好脸色了。

    钱恒瞅着嘴上长疮,手指缝都布满水疱的冯常,轻轻哼了声,“冯少爷,我不过一介低贱兽医,治不起阁下这身份尊贵的东平府才子,如果阁下没有什么其他事情,还请回吧,我还要温习功课,准备县试!”

 0012章 县试开考

    此时,冯常低着头,眼睛里闪过一丝愤恨之色。

    可他现在要求到钱恒的跟前,之前去过了几家医馆,都没有人能治好他身上的病症。

    而且钱恒已经明确告诉过他,这病就是猪病传染到身上的,也只有懂得兽医治疗方法的钱恒,能够帮他治好。

    这口蹄疫,如果懂得一些饮食卫生,也不会得这种病。钱恒也是故意刁难冯常,不过作为一名合格的兽医,面对猪病的泛滥,钱恒是绝对不容许这种病毒扩散的。

    从一开始冯常找上钱恒,钱恒就知道,自己和这个冯常,是绝对不可能和解的,所以在讥讽冯常的时候,钱恒没有半点留情。

    一连串的讥讽言辞,直说的冯常恨不得扑上去将钱恒狠揍一顿。

    最终,冯常还是低声下气的哀求道,“钱兄,随便你怎么骂我都行,总之都是兄弟我不懂规矩,悔不该当初诋毁钱兄,还请钱兄援手,帮兄弟治疗吧!”

    见冯常摆出一副任凭自己发落的模样,钱恒也没了再继续为难对方的念头,“好吧,不过你要严格按照我的说法去做,不得有半点疏漏,否则,就算病症在严重一些,到了引发死症的程度,我可是没有救命的法子!”

    钱恒说的严重,冯常更是在意自己的小命,连连点头,“一定,一定会遵循你的要求的!”

    钱恒也只是在给杨慎的方子上,稍作了一些药量上的调整,最后又单列出来一份硫磺。

    冯常看了眼这个方子上的药名,当看到和杨慎药方上,只在药量上有所区别时,冯常就后悔起来,知道是他自己误会了杨慎。不过当看到最后单列出来的硫磺时,还是忍不住问了句。

    “钱兄,这治疗猪病还用硫磺?”

    “硫磺按我给你开出的比例兑水,清洗破损的水疱伤口,能够加快伤口痊愈,而且还有消除猪病遗留的作用!”

    钱恒没说那些专业的术语,只是简单给冯常解释了一下。

    知道这硫磺对治愈病症有好处,冯常自然点头认同,也不再停留,再三致谢之后,才急匆匆的回去抓药治疗去了。

    一连三天,冯家的后宅里,不是传出杀猪般的嘶吼声,还有痛骂钱恒的咒骂声。

    钱恒开的药没有错,硫磺水也确实有消毒的作用,只是小小提醒了冯常一句,挑破水疱再用硫磺水清洗,会治愈的更快些。

    事实上,用硫磺水消毒之后,治愈的速度确实快了很多。但冯常所经受的痛苦,也是常人无法忍受的。

    可以想象,当初给那几头病猪用硫磺水清洗伤口时,还需要猪倌儿帮忙按住,才能得以清洗。更何况冯常还是挑破了水疱,再直接用硫磺水清洗,那种烧灼的滋味,想想都够刺激。

    不过这种小折磨,权当是钱恒对冯常当初口出不逊的一点小小惩戒。

    只是冯常早已对钱恒恨之入骨,在身上的病症逐渐好转之后,冯常便发誓,一定要考取县试的头名案首,等以后考取了进士,再找钱恒算账。

    宣和元年腊月二十三,已经十分接近年关,提前的县试,在李若水的主持下,正式开始。。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这个时候的东平府,正值最寒的时节。

    东平府府治所在的寿张县县学,就在县衙一旁的跨院,所幸整个寿张县治内,有资格参加县试的童生并不多,一共不过二十多人。

    因为人数不多,县试的考棚,就搭在县学的院子里,县衙的衙役,充当搜子,挨个搜查考生全身,虽然也只是走走过场,可谁也不敢在这种地方夹带纸抄之类的东西。

    不是现今的童生不想作弊,而是今日监考的,正是寿张县的知县李若水。

    李若水虽然品级不高,可他做事严苛,又不畏权贵的威名,却让所有参考的童生,不敢生半点作弊的念头。

    钱恒进考场的时候,天色还没亮,钱恒今天的运气不错,根据考号来到北墙下的考棚,是个背风向阳的地儿,虽说依旧是阴天,可总比排在院子中间的考棚要舒服一些。

    因为有前朝相公王安石对科考制度的改制,县试的流程比以往简化了很多,整场县试只考两场。

    第一场,考诗赋。

    对于诗赋,钱恒并不觉得为难,至少有不少后朝的经典诗赋记在脑中,即使拼凑也能凑出一段美词。

    尤其是当知道主持县试的是北宋名臣李若水之后,钱恒便决定,要朝一首差不多的经典诗词充数,至少要能引起李若水的关注才行。

    有了这个目的,和还算雄厚的底子,钱恒是成竹在胸。

    开考锣声响起,负责举考牌的衙役,举着贴了考题的题板,在考试的县学院子里,来回走了两遍。

    题板上,只有一个字,雪。

    整个东平府连续阴天十几日,从未放晴,却也片雪未落。

    李若水所出的这个“雪”字,似有所指,却又十分契合当前的情境。

    钱恒印象里,关于雪印象最深的,是毛公的沁园春,不过这首赞雪的词,不论词性与内蕴,均不符合钱恒现在所处的时代和地位。

    如果钱恒真把这一阙沁园春默出来,别说宋人不知道后世的一代天骄是谁,即便是不知道,那种站立于家国巅峰的气势,也会给钱恒招来无尽灾祸。

    钱恒权衡再三,选了一首南宋诗词名家杨万里的“霰”,作为今天的答题内容。

    霰并非雪,却又是雪落前的征兆,既不离题,又有出其不意的效果。更何况还是南宋名家的代表作,无论是韵律还是措辞,都绝对会让人眼前一亮。

    想清楚了自己要默的这首诗,钱恒不急不慢的将随时备好的温水倒入砚台,开始研墨。

    研足了墨,添饱了笔,钱恒这才提笔,笔锋悬停在考纸上方,心中微微思索片刻,确定了所用的笔法,这才下笔挥毫,刷刷点点,将这首杨万里的“霰”,默在纸上。

    雪花遣霰作前锋,势破张呈欲暗空。

    筛瓦巧寻疏处漏,跳阶误到暖边融。

    寒声带雨山难白,冷气侵人火失红。

    方讶一冬暄较甚,今宵敢叹卧如弓。

 0013章 卫灵篇

    钱恒写完这首杨万里的“霰”,便收笔停下来。

    待到纸上墨迹晾干,这才敲铃交卷。

    考棚的一旁,有专门求助的铃声,一般如厕或有什么事情,便可以敲铃招来巡逻的衙役。

    衙役赶来,听到钱恒说要交卷,自是不敢大意,回去禀明了知县大人,才回来,将钱恒的卷子收走。

    考试是连续两天的,今天的诗赋考完,要考经义还要等到明天。

    只是钱恒交卷的时间有点太早,距离开考不过两个时辰。

    很多考生现在还没有确定诗题,跟钱恒隔着一个考棚的冯常,见到钱恒交卷,心中愤愤,脸上也满是不屑,“这么短的时间,又怎么作出优等的诗词?看来这县试的案首非我冯常莫属了!”

    冯常是个心思,钱恒并不在意,也懒得理会,不过在交卷后离开,在经过杨慎身边时,还给杨慎投了个鼓励的眼神。

    看到钱恒自信满满的神色,杨慎也越发谨慎起来,凭杨慎自己的本事,考取生员资格倒是不难,但如果成绩不好,后续的乡试中就会没有立足之地,杨慎可不想自己只混个秀才出身。

    钱恒交卷离开不说,钱恒的试卷,此时早已送到知县李若水的案头。

    这次县试,虽说在李若水要求下十分严格,但终归是李若水的性格使然,所以在阅卷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做弥封考生姓名的程序。

    李若水目光落在试卷上的第一眼,也没有去看考生的姓名,但是当看到钱恒这诗的标题时,李若水就是一愣。

    霰,雪之前兆也。

    考生能应时应景,根据考题做出这个诗题,单凭这一点,李若水便从心里高看了钱恒的这首诗一眼。

    当读完整首诗,李若水的目光才转到钱恒的名字上。

    势破张呈欲暗空,这句,总有种风雨欲来的即视感,犹若身临其境,李若水本身就是深感到现在的国势,也已经到了风雨欲来的时刻,而这句诗,形容当前的局势似乎更加切题。

    虽说是在写雪来前的情景,可怎么看,都像是对现有时局的一种形容。

    后一句中的冷气侵人火失红,更是直观的描述了寒冬将至,令炭火都失去温度的预兆。

    最是最后一句,今宵敢叹卧如弓,那种因为寒冬将至而蜷缩起身体,心中战战兢兢的感觉,让李若水如同身受一般。

    “钱恒!”李若水口中默念了一声,猛地抬头,“你们有谁知道这钱恒是什么人?”

    李若水来这寿张县不过两月,对于当地的童生更是一无所知,所以李若水才敢不做糊名的处理,就这么直接考试阅卷。

    李若水不知钱恒,可作为当地人的衙役却知道钱恒的大名,尤其是近日来,钱恒这知名兽医的名头,几乎响彻整个东平府。

    当李若水得知钱恒居然是个兽医的时候,也吃了一惊。

    “你说这钱恒是名兽医?他和钱乙先生什么关系?”

    “应该是钱乙先生的族侄孙!”

    “原来如此!”

    李若水若有所思,没想到钱乙先生的家中,还有如此文采的后人,倒也很想看看,明日这经义文章的水平如何。

    钱恒自然不知道,此时李若水已经留意到他,不过钱恒一点都不敢懈怠,虽说也算得上是熟读经义论著,可真要和当代的文人比起来,他这个外来户,未必就占多大的优势。

    温习功课的时间,转眼即逝,第二日一早,又是天未明时分,便赶到考场门口。

    冯常裹着厚厚的棉袍,抱着胳膊,一脸笑意问道,“钱兄,昨日那么早交卷,是做不出诗赋放弃了么?”

    钱恒一笑,这货先不问自己诗词作的如何,便先下了定义,笃定的认为自己已经放弃了诗词。不过对于冯常这种挑衅,钱恒也懒得多说,只是笑道,“等成绩出来,一切自然揭晓,某要进场了!”

    钱恒直接撇下冯常,自顾迈步进了考场。

    冯常碰了个软钉子,也脸色不善的跟着走进了考场。

    依旧是昨日的考号,等考场大门关闭之后,又是一阵铜锣声响,第二场的考试正式开始。

    这一次,没有在考牌上写考题,而是直接发下来一张考题纸。

    纸上只有一句话:放郑声,远佞人。

    看到这个考题,钱恒微微一皱眉。

    对于这句话,钱恒倒是知道出处,《论语》中卫灵公篇的一句话,只是这句话的本义,却让钱恒有些意外。

    严格说,这种话题,一般不会出在童生考试的考题范围内,而李若水居然将这么一句话拿出来作为考题,显然是有些不符现在这个层次的。

    不管如何,钱恒当然不会放弃这种机会,既然已经出了这种层次的考题,那就好好作答便是,就当是提前预演乡试和会试的考题而已。

    这话是颜渊请教孔子的一句话,问的也是为国之道。

    而这句话的原意,是孔子认为郑国的声乐虽美,却只是奇巧淫技,作为国君,是要放弃的,而对于小人,也是要远离的。

    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不要沉湎与舞乐享乐之中,更要远离小人谗言,以防佞人以口才变乱是非。

    这话的本义,隐隐指向当今朝政的最大弊病。

    这也是钱恒为什么会感觉这个经义考题有些过的原因所在。

    不够结合李若水的性格和远大抱负,钱恒倒也能够理解对方出这种考题的目的所在。

    钱恒犹豫片刻,现在草稿纸上,写下“乐当其所,人当其用”八个字。

    按照钱恒的理解,郑国的舞乐既然美妙,那就放在适合其演绎的场所,供人娱乐欣赏,而所谓的佞人,也可以放在适合他的地方来使用。也就是说,物尽其材,人尽其用的道理。

    钱恒在草稿纸上,顺着自己的思路,又结合自己对李若水性格的分析了解,从郑乐可用的角度,剖析了郑乐如何物尽其用的可能,又解释了佞人有何可用之处,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合适的人和物,要放在合适的位置,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成为沉湎于郑乐之中流连忘返,偏听与佞人妄言之中而无法自拔。

 0014章 李若水

    钱恒的经义文章,应该算是破题准确的。

    至少钱恒通过对北宋当代的经义文章熟读之后,心中也有所衡量,只要不犯某些忌讳,又能将自己的文章主旨阐述清楚,便是一篇好的经义文章。

    当钱恒交卷之后,李若水第一时间将钱恒的试卷要来,仔细审读。

    看过之后,不禁微微皱眉。

    之前,李若水能够从钱恒诗中读出一丝寂寥和忧虑,而这经义文章中,却只道出了郑乐可用之途,竟又言之,奸佞小人居然也有可用之处。

    李若水是进士出身,更是以清流君子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