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兽医当国-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兽医当国》
作者:北门老五
上医医国,其次疾人。
可钱恒学的是兽医学中最冷门的中兽医。
却偏偏穿越成了宋代名医钱乙的侄孙,还被硬推到乡间医馆坐诊开方。
为了能在这宋末动荡到来之前,活得更自由一些,钱恒当兽医,看病人,做生意,不务正业的开始了一场改变历史进程的奋斗之路……
 0001章 远房表妹

    宣和元年冬至,天寒气躁,整个郓州没有一点儿要下雪的兆头。

    宣和元年,正是宋徽宗新立年号的第一年,一一一九年,也是这一年,郓州改名东平府。

    新改的东平府,气氛并没有比之前有多少热络,至少在这冬天,依然带着那么一点死气沉沉的感觉。

    钱恒来到这里,已经有半年的时间,对年代和周围的环境,也慢慢的有了一个大致上的了解。

    钱恒在上学的时候,报考的是为数不多几家农业大学的里的兽医专业,而且在报考研究生的时候,报的还是兽医专业里面最冷门的中兽医学专业。为的就是好考进去一点。

    只是钱恒怎么都没料到,终于熬到马上就可以戴上硕士学位帽的时候,却又毫无理由的穿越到了这北宋末年的宣和年间。

    阴云未断,寒风入怀。

    数九寒天最好的选择,就是在家里待着。

    糊得还算结实的窗棂纸,被风吹得发出一阵砰砰响,像是快要挡不住外面的寒风似的,这薄薄的窗棂纸,感觉随时都有可能被越吹越冷的寒风给摧破。

    钱恒守着炭盆,用力搓了搓手,用火钎子挑动了几下炭盆里快要烧落的火炭,轻轻皱了皱眉,又缩回手,把身上的衣服又紧了紧。

    这天儿还真有点冷啊!

    这半年来,钱恒一直默默熟悉着这周围的一切。

    从言谈举止,到周围的人和事儿,钱恒都在一点点的适应,并已经很好的融入进了这个看上去还不算太糟糕的世界。

    钱恒也仔细算了下,现在距离靖康之耻发生的那年,似乎还有那么几年的时间。

    习惯了如此安定的生活,钱恒觉得这日子过的也算不错,只是钱恒现在待得地方,正是新改制的东平府驻地,论地理位置,一旦靖康事发,他待着的这块地方,迟早沦落,是万万躲不开这背井离乡的命运的。

    钱恒倒也没想过,凭他一个后现代兽医的能力,能改变什么国家大势。

    而且在这半年的时间里,钱恒也悄悄打听过,在极尽可能的避开其他人的那种怀疑眼神的前提下,求证了很多事情。

    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宋江,应该就在这附近的zc县只是半年的光景里,钱恒却始终没能打听到关于关宋江这个人,至于说梁山泊上的那些造反好汉,倒是有几个土匪占据了梁山,但其中却也没有那个叫做王伦的。

    当然,小说里的故事,有些是做不得真的,可是宋江造反起义的事情,正史上也曾有记载的,据传带领三十六名强匪,在这hb东路一带,能打能战,混的也算风生水起。

    附近有强匪这件事,钱恒倒也得到了求证,只是在这附近一带活跃的造反强匪,领头的那个并不是叫宋江。

    至于另一个举旗造反的方腊,倒是听到了一些传闻,只不过方腊起事的地方,离着钱恒有点远,也就不在他的惦记范围之内了,反正方腊折腾出来的动静,也影响不到他这边的生活。

    钱恒知道,自己来到的这北宋末年,有点不一样,历史记载的人物,多少也有点些出入。

    不过自己在这一世的身份,还是让钱恒觉得有一点庆幸的。

    钱乙,北宋著名医术大家,后世更被尊为古医术中儿科的鼻祖。钱乙凭借名震天下的医术,也在这郓州界内,给钱氏创出一份雄厚的产业。

    钱恒,作为钱乙远房堂侄孙的身份,居然也能凭借这个身份,混在钱氏宗亲的名头下,只要潜心苦读医书,就会被钱家宗亲养起来,管吃管住管,倒也不愁吃喝。

    钱乙这名医光环的庇荫,给钱氏带来了无数好处,当然,也让钱氏宗亲里,多了不少混吃混喝的货色。

    钱恒自认为,自己还算不上那种混吃等死的主儿,当钱恒来到这北宋末年的时候,钱乙已经去世两年,整个钱家的医馆生意,现如今,也已经没有钱乙活着的时候那么风光。

    所以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钱恒一直都在努力的学习钱乙收藏的那些药典古籍。

    所幸钱恒在农大学的是中兽医,对于中医的手段多少也算有写了解,才不至于看不懂这古方药典。

    “恒哥儿,恒哥儿!”

    一声清脆的呼叫声,从门缝外面响起。

    随着房门推开,一阵寒风灌入房内,钱恒急忙摆手,示意对方关上房门。

    进来的是一个年岁还不大的俏丫头,今年十五岁多一点,双鬟紧匝,绿绸系带,粉扑扑的小脸,因为房外的寒意冻得,脸蛋儿上浮起两朵嫣红。

    一件大红的对襟襦袄,下身穿了件深色印花棉裤,裤脚还绣了两朵亮白的梅花,就是这粗笨的冬衣,居然也遮不住这丫头窈窕的身姿。

    一双絮棉的绣花鞋,大红的帮面,白色鞋底儿。走起路来显得那么干净利落。

    这个打扮,煞是耐看的。

    钱恒打量着这丫头,看着丫头不住搓着两只冻红了的小手,两只眼睛滴溜溜的瞅着自己,像是会说话一样。

    钱恒没出声,这丫头也没出声,忍了好一会儿,这丫头终于忍不住了,才嗔怒般瞪了眼钱恒,“恒哥儿,你这么看我作甚?”

    来人钱恒最近没少和她打交道,来的正是钱乙老爷子那位姑父吕郎中的本家重侄孙女,吕紫陌。

    按照辈分,这吕紫陌和钱恒算是一辈人,如果按照亲疏远近论,倒是可以算作钱恒正儿八经的远房表妹。

    只是钱恒心里比谁都清楚,眼前这位远房表妹,绝非看上去那么简单,单就自称来说,平常女孩子,都会自称一声奴,而这吕紫陌,从来都是以我自称,似乎对着奴家的称呼比较抵触。

    尤其是接触多了这吕紫陌之后,钱恒越发觉得这个远房表妹,有种大智若妖的感觉。

    每一次钱恒不自主的说出一两句不符这个时代的词儿时,吕紫陌就会好奇心大发,一个劲儿的追着钱恒询问是个什么意思。

    说到底来,吕紫陌之所以自称我,也还是跟着钱恒学的。

    也正是来自这位远房表妹的各种压力,钱恒来到这个时代半年之久,都躲在房里专心研读医书,一方面,为了能够应付未来随时可能会改变的局势,如果身上有医术傍身,至少漂泊到哪里,都不会饿死他乡。

    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趁着这个时间,慢慢的熟悉这个世界的生活节拍,和日常习惯。

    看着自己这个远房表妹依然不肯罢休的样子,钱恒轻轻摇头,“紫陌妹子,你这大冷天的,不呆在房里,跑我这里作甚?”

    吕紫陌咯咯一乐,“恒哥儿,我就是想看你在做什么,反正我也闲着没事儿做,索性就来陪你读医书也好啊!”

    吕紫陌说着,朝钱恒跟前的炭盆凑了凑,用夹子夹了几块木炭丢进了炭盆,将炭火又挑旺了几分。

    见到钱恒没有说话,只是抱着手里的那本医书,坐在炭盆前面做神游状,吕紫陌眉头微微蹙起,“钱恒表哥,你可知道正房大掌柜已经放话下来,准备考核你们这些族内子弟了!”

    吕紫陌这次没叫恒哥儿,显然是有重要的事情跟他说。

    钱恒自然知道这个消息,钱乙先祖去世两年,钱家的医馆在东平府周边的影响力,已经开始逐渐削弱。

    钱家医馆的大掌柜,在钱家族长的指示下,才安排了这次医术考核,为的就是将钱家混吃等死的一帮族人清理出去,然后选几个能够上得医馆的子弟,开方抓药,为钱家的复兴出一份力。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0002章 你家的鸡怎么了

    所谓考核的事儿,其实就是钱氏家族的族长,叫来医馆柜上坐诊的大夫,列出来几剂比较常用的药方,让参加考核的钱家子弟,将具体要用到的药材和用量默写出来。

    再请来一位药房的掌柜,带来二十几种常用的草药,再搀和上几种和其类似的草药,让参加考核的钱家子弟挨个辨别真伪,并确认真正的药材。

    熟读了半年医书的钱恒,对于这药方的药石用量,没有感觉到有多难。

    至于说这分辨药材的考验,就更难不倒钱恒了。

    好歹也是中兽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所以钱恒很轻松的就拿下了这次考核的头名。

    钱家的族长,对于钱恒的这个表现,十分赞赏,嘉许之后,还专门赏了足额的两贯大钱,让钱恒添置两件衣服。

    为了能够让钱恒安心,老族长还专门把钱恒叫到里屋。

    “恒哥儿,你是你们小辈中,医术学得最精,也是最有潜力赶上咱们老祖宗的,你可不要辜负咱钱家这杏林名家的威名啊!”

    “谨遵族爷爷的教诲!”钱恒很规矩的鞠躬致礼。

    老族长轻叹了声,“哎,我那大哥也算长寿了,可依然没机会调教出个像样的子弟,一切就看你恒哥儿的造化和本事了。”

    钱家的老族长,对钱恒报以极大的期望。

    可钱恒心里比谁都清楚,要说让自己坐个堂,问个诊,应付一下头疼脑热之类的日常病症,钱恒或许能应付过来,可要说赶上一代中医名家钱乙,钱恒可不敢有这狂妄念头。

    不管怎么说,钱恒要坐堂开诊的事儿,算是定了。

    老族长赏下来的大钱,足够买一套当前最合适的棉服。

    蓄了棉绒的深衣,贴身保暖,外面套一件厚布料的素色长袍,一身打扮看上去干净利索。

    钱恒刚一站到医馆的大堂里,就吸引了不少前来求医的乡邻。

    “恒哥儿这是要坐堂开诊啊?”

    “早就看恒哥儿学医用功,现在终于熬出头了!”

    “恒哥儿这看病抓药的本事怎么样啊?”

    “现在可不能随便叫恒哥儿的,以后是要称大夫呢!”

    来求医的人不少,基本上都是街坊四邻,少有一些可能离着远一点的,可也是这东平府周边的乡邻。

    乡邻基本上都认识钱恒的,可议论的再热闹,真正敢上来找钱恒把脉开药的,却一个都没有。

    钱恒坐在看诊的桌子前,屁股在板凳上坐着很不舒服。

    眼看着对面老先生桌前那排起来的长长的队伍,钱恒心里不禁暗自苦笑,看来新手到什么地方都不招人待见的。

    对面老先生似乎也感觉到了钱恒这边冷场的境地,在看到一个不过受了点风寒的患者,便直接打发这位去找钱恒看诊。

    只是对方根本不给钱恒面子,说什么都不过来,老先生只能给了钱恒一个无奈的眼神,继续低头帮人把脉开方。

    钱恒只是有点无聊,却并没有太把这个冷场的事儿放在心上,坐在那里,守着一个炭盆,倒也乐得看着对面老先生在那里忙活。

    心里静下来,钱恒也就听到了这些瞧病的乡邻闲聊的事儿。

    除了家长里短,偶尔还有一些让钱恒很感兴趣的事情,其中最让钱恒好奇的,就是那些民妇嘴里常念叨的家里养活的张嘴货。

    东平府平常人家养的,和东京汴梁府养的没什么差别,唯一区别可能就是养猪的更少一些,更多都是养一些鸡、鸭、鹅之类的家禽。

    禽蛋和肉禽,基本上是民户妇人用来补贴家用的唯一选择。

    钱恒了解过一些这方面的情况,基本上家家都样有家禽,养的最多的,还是鸡。

    排队等着把脉开方的两个妇人,抱着胳膊把手揣在袖子里,聊得正欢,似乎也不像是有什么大病的样子。

    “李婶儿,您家的鸡仔活了多少啊?”

    李婶儿这会儿的脸上,才带出来一丝忧虑,“马家嫂子啊,你是不知道,我们家那口子,根本不管我们那些鸡仔,这正赶上大冷的天儿,哪容易活下来啊,到今个已经糟蹋了三只鸡仔了。”

    “哎,您说您,怎么就赶上在这大冬天的孵出一窝鸡崽子来呢?”

    李婶儿也有点没来由的摇摇头,“我也不想啊,可是家里老母鸡上上个月才落窝孵蛋,这不是赶上了么。”

    听着两个妇人的聊天,钱恒也来了兴趣。

    毕竟钱恒是学兽医出身的,对于这家禽的病症几乎不需要任何思考,就能判断出是哪里出了毛病。

    不过听刚才两个人说的状况,倒让钱恒生出来几分好奇。

    老母鸡抱窝的时候,即使孵出小鸡仔之后,也要带一个月才会过劲儿的。听这位李婶儿的说法,似乎这老母鸡已经不带这些小鸡仔了,才会被这天气冻死。

    “李婶儿,您家里的鸡仔出了什么状况?或许我可以帮得上忙!”

    李婶儿正和马家嫂子聊得起劲,钱恒这么一插话,吓了李婶儿一大跳,“我说恒哥儿,你这是要搞哪一出啊?”

    钱恒也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份可是医馆坐堂的大夫,虽然年轻了点,但不管怎么说,都能算得上是受人尊敬的大夫了。

    自己这么上赶着问人家家里鸡仔的事儿,确实有点不合时宜。

    不过这并不影响钱恒的决心,依然坚持,“李婶儿,你可算清楚了,一个鸡仔死掉,如果按照鸡蛋的价格算,两颗就是一文钱,要是按照母鸡的价格,那也要百十文呢,如果这鸡仔长成个司晨的雄壮公鸡,卖它二三百文都是可以的!”

    钱恒这一通分析,只听得李婶儿目瞪口呆。

    她家里老母鸡抱窝的时候,李婶儿倒也没想那么多,可是现在小鸡仔都孵出来了,自然不可能再去卖鸡蛋,要是长成卖肉鸡或者斗鸡,还真像钱恒说的那样,买个几百文还是可以的。

    一想到死掉的几只鸡仔,长大了就都能换到一旦粮食了,李婶儿也不再纠结钱恒的目的,忙不迭问道,“恒哥儿,你真得懂怎么给我们家的鸡仔治病?”

    钱恒十分认真的点点头,“这个当然,治不好不要钱!”

    “那走,跟我回去瞅瞅是咋回事!”

    李婶儿说着,一把拉上钱恒,冲出了钱家的医馆。

    刚才还在坐诊帮病人看病的老先生,看着钱恒匆匆离开的背影,忍不住一声叹息,“年轻人啊,怎么就这么不知道持重稳妥呢,只是一会儿没人求诊,这就坐不住了,哎,恒哥儿还是太急躁了啊!”

    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0003章 鸡比人金贵

    钱恒没有留意医馆里老先生的情绪,也没想那位随时准备提携自己的前辈心里是怎么想的,这会儿钱恒最在意的,就是李婶儿家里的鸡仔是个什么状况。

    李婶儿家的宅子,在东平府的府城边儿上,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城乡结合处的位置。

    土坯垒得院墙,大泥糊得墙皮脱落了大半,只有半人高的墙头,能够看到里面的所有摆设。院子里两棵枣树,大冬天的看着那么干巴,院子紧挨着正房跟前,摆着一口水缸,水缸周边拿稻草围着,防止水缸里的水因为天寒结冰。

    三间正房,低矮不说,房顶上的瓦片,也都残破不堪,可以看得出来,夏天的时候没少漏雨,泥墙上从房檩一端淌下来的泥水印迹,足以证明这房子早就算得上是危房了。

    李婶儿家不是富户,家里当家的男人,就是个帮人做点苦力的中年,平时闷声不响的,见了钱恒过来,也只是抱着双手,就那么瞅着钱恒一脸的憨笑,却不知道该说什么话。

    鸡舍就在紧挨着正房一旁的角落里,用篱笆扎起来的一个简陋的棚子。抱窝的母鸡,这会儿早就不带小鸡仔了,和其他四五只鸡一起,在院子里跑着。那些小鸡仔,被篱笆圈起来,粗略看了下,十几只的样子。

    钱恒低头瞅了眼被圈起来的鸡仔,一个个干巴瘦的样子,一打眼就知道没吃饱,再加上这干冷的天气,不死才怪。

    说得简单点,李婶儿家的鸡仔,没啥其他的毛病,就是冻饿而死的。

    看这样子下去,剩下的这十几只,冻死只是早晚的事儿。

    李婶儿似乎也知道怕冻着这些鸡仔,在这篱笆扎成的简陋鸡舍里,还铺了点稻草。

    可养鸡又不是养猪,有点稻草就不怕冻着,小鸡仔哪里经受得起这种摧残?

    “恒哥儿,您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啊?我这鸡仔还有救不?”

    钱恒脸色有些发黑,回头说道,“李婶儿,我就问一句,你想不想让这些鸡仔活下来?”

    李婶儿连忙点头,“想啊,这些小鸡儿养活了,明年开春长成了就能下蛋了。”

    钱恒哭笑不得的瞅着李婶儿,“您也知道这些鸡仔明年就能下蛋啊,可是您光盼着它们下蛋,却不给它们提供最好的环境,怎么可能养得活?”

    李婶儿像是下定了决心一样,“恒哥儿,您就吩咐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