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舒天,你不觉得你的话太多了么?”被白月宁三招两式逼到死角的程华安脸上终是有些挂不住,听到舒天讽刺之言,立时反唇相讥。
  “行了,你们两上大老爷们儿在这里吵吵闹闹,不觉得磨叽么?”白月宁扫了两人一眼,最后将目光定格在程华安身上:“东西交给我,然后你们两个在这里是相亲还是相爱,随便你们。”
  “我……”程华安被白月宁一句话怼的险些没背过气去,做了两个深呼吸才沉声说道:“白蝙蝠,你认为我会把那么重要的东西带在身上?”
  “你们到底在说什么?到底是什么东西?”舒天听两人一直在争争一件东西,不由产生了一丝好奇,忍不住出声问道。
  “与你无关。”白月宁冷冷的将舒天顶了回去之后,又对程华安说道:“现在就带我去取。”
  她是剌客,讲的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只要是能取到《兰亭集序》,她才不管舒天和程华安之间有什么过节需要解决。
  “不行,他是我的犯人,今天本官务必要将他缉拿归案!”还不等程华安拒绝,舒天已经堵在下山的路上。
  苦苦追了程华安将近一年时间的舒天,怎么可能让程华安如此轻易的离开,所以哪怕明知道白月宁和程华安是一个组织中的人,却依然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程某没有杀人!犯人之说从何而来?”程华安依旧还是最开始那句话,只是说完后又看向白月宁:“白姑娘,似乎程某还没有答应把东西给你吧?”
  这一下可好,三人之间彻底乱套了。
  理论上白月宁和程华安是一伙的,可实际上两人之间为了一份《兰亭集序》已经水火不容。
  而舒天的确是自己一个人,但他的目标是带程华安回兖州,所以从某一方面来说,他和白月宁应该是一伙的。
  再看白月宁,虽然表面上,她要带走程华安等于是在和舒天对立,而她要找程华安要《兰亭集序》又等于是和老程对立。
  但实际上基于上述两点,程、舒二人任何一个想要针对她,另一个都会果断上去帮忙。
  所以,单单一个乱字似乎……好像……并不足以形容三人之间的关系。


第370章 好尴尬
  僵持中的三人在山顶的寒风中足足站了有一个多时辰,最后实在是冻得受不了了,彼此才妥协了一下,决定先下山避避风。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许多,有了第一次的妥协很快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直到最后三人达成一致,一起回长安。
  于是乎,李承乾在除夕夜的见一天,见到了这奇葩的三人组,一个侠客,一个捕快,一个剌客组合,同时也知道了程华安为什么会失踪那么久。
  至于说为什么所有人都没有程华安的消息,这一点也很好解释,因为他为了躲开舒天的追踪,走的全是人烟稀少的地方,同时尽量不引起别人的注意。
  不过现在说这些没什么意义,人既然回来了,就比什么都强,至于说兖州府马家的案子,李承乾相信那决对不会是程华安干的。
  不过鉴于程华安不信任他,并且放他鸽子的作法,李承乾决定还是给程华安一点教训,省得他一天到晚的总是一副江湖作派。
  “你便是舒天吧?”心中有了定计的李承乾看着风尘仆仆的捕快舒天,明知故问地说道。
  “兖州捕快舒天,见过太子殿下。”从见到李承乾的那一刻起,舒天一直处于懵逼状态,直到此时才反应过来。
  同时舒天暗下决定,一定找个机会好好揍那个程华安一顿,这该死的家伙被追了一年,竟然从没说过自己有官家身份。
  李承乾不知道舒天心里打什么主意,只是做了一个免礼的手势,然后正色说道:“你很好,很负责任,不过即便如此,本宫还是不认为华安会作出灭人满门的事情。”
  “殿下,臣……”舒天一听李承乾话里似乎有给程华安做保的意思,立刻准备辩解就番,必竟官家身份和是否杀人好像没什么必然的联系,谁也不能保证官员就不会杀人。
  “听本宫把话说完。”李承乾不动声色的打断舒天,继续自己的话题:“不过本宫这样保证估计你也不会同意,想必会认为本宫袒护于他。所以,本宫命他与你一同回兖州,一年之内配合你查出灭门真凶,如果查不出来,便让你拿他去顶罪,你看如何?”
  “臣谨遵太子令谕!”舒天双手抱拳恭声答道。
  这的确是一个没办法之下的办法,舒天一年左右的追踪已经明白,凭他的能根想要把程华安带回兖州府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么李承乾的安排无疑对他是有非常有利的,而且这样的安排的确不能算是包庇。
  另外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一年的追踪,外加半个月的同行,让舒天对程华安的为人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自己当初的判断也有了一丝怀疑,觉得自己当初的判断似乎过于武断了。
  程华安同样也不反对李承乾的作法,被舒天追了一年,他心里同样憋着一股火没地方发泄。
  一年前他只是追着一个神秘人影背后到的马家,结果刚刚追到那里就遇到了捕快舒天,如果说这里没有人算计他,真是鬼的不信。
  所以李承乾这一安排,正好遂了他的心思,让他能够名声言顺的参与到调查当中。
  “小白,这案子你有兴趣没有?如果有,就跟他们走一趟。”李承乾似乎在有意识的将他们三人绑在一起,这让白月宁有些迷惑,不过还是点点头,表示听从安排。
  “走,回宫!”待三人离开之后,李承乾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看着拿被二十七拿在手中的长匣,嘴角扯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高明少爷慢走!”“少爷慢走!”迎宾楼伙计一连串的恭送声中,李承乾带着大萝莉和二十七缓缓走出迎宾楼正门。
  自从上一次装逼,把上任迎宾楼的掌柜弄去管厕所之后,李高明同志在这里的地位空前高涨,达到无人可及的地步。
  有专属包厢,就餐免费不说,吃饭的时候还有专门的歌舞表演,奈何现在是冬天,歌妓穿的都比较多,所以李承乾暂时对这一项目没什么感觉。
  不过就在刚刚奇葩三人组来之前李承乾已经吩咐过了,包厢里要立上一根一寸粗细的铁柱,至于用处……不足为外人道也。
  一路无话,小半个时辰之后,李承乾带着两个跟班回到“兰若寺”,进了书房之后,迫不急待的就让二十七打开盒子。
  名动千古的《兰亭集序》终于要面世了,自唐代贞观之后,想看看《兰亭集序》真品的何止数十亿。
  今天,他这个“代表性人物”将代表那数十亿人,鉴赏一下这著名的王右军代表作。
  学着李二和长孙的样子,洗手、净面,然后从打开的匣子里拿出卷轴,怀着一颗忐忑的心,缓缓将卷轴推开。
  然后,李承乾愕然发现,这上面写的东西,他有一大半都不认识。
  这特么好尴尬啊,本以为搞到《兰亭集序》是一件很值得开心的事情,可到了最后发现,这《兰亭集序》到底是真是假自己都搞不清楚。
  怎么办?对于鉴定《兰亭集序》,李承乾很有自知之明,连字都识不全的他,根本就鉴定不了这份无价之宝。
  在大唐如果说能鉴定,并且有这个资格的,按李承乾估计,不会超过二十人。
  尴尬啊,真的好尴尬啊。李承乾搓着手在屋子里来回的转圈,诸遂良、孔颖达、萧禹、王珪、闫立本、颜师古、于志宁一个个老夫子的名子在他的脑子里转来转去。
  可是不行啊,这些人都是老头子的人,让他们来鉴定,一个不好漏了口风,这《兰亭集序》可就保不住了,非被老头子没收了不可。
  “太子殿下,何事发愁啊。”就在李承乾抓耳闹挠腮想办法的时候,一个苍老声音传入耳中,抬头看去,发现竟是老李纲拿着一本他编写的数学教才从外面走了进来。
  “承乾见过老师!”李承乾自从第一堂课被李纲一语点醒,就对这哆哆嗦嗦的白胡子老头十分敬重,所以虽然李纲是太子少师,但在礼数上,李承乾基本是以太师之礼相见。


第371章 风流公子李承乾(上)
  老李纲时下已经七、八十岁,早已经过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龄,对李承乾以太师之礼待他只是随意的笑笑,摆摆手示意不用多礼。
  不过这小老头儿虽然不在乎,但李承乾不能不在乎啊,七、八十岁的人了,一旦在自己这里有个好歹,这事儿说不清楚不是。
  所以施礼之后连忙上前扶住这小老头,来到桌案后面,扶着老头子坐好,然后才恭声问道:“老师日幕至此,可是有什么事情?”
  “唔,没什么大事,就是看你这书觉得有些疑问,实在耐不住性子等明天,所以……”李纲将手中手册对李承乾比了比,就说此行的目的,结果说到一边,目光就被桌案上的《兰亭集序》所吸引,不由自由的收住了声音,人也缓缓站了起来。
  “这……这是……兰……兰兰兰……”老李纲起身之后,只是看了一眼,立刻整个人就僵在那里,结巴着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老师!老师!”李承乾被李纲的状态吓了一跳,连忙上前,又是顺气又是搓背好一通忙活,才算让老头子缓过一口气来。
  “《兰亭集序》,真的是《兰亭集序》。”李纲虽然气缓过来了,不过整个人依然处在一种癫狂的状态,身体颤抖,双手弯如鸡爪伸在半空,想摸又不敢摸,似乎很怕自己是在幻觉之中。
  李承乾站在老头子一边,看老李纲似乎不会突然挂掉,这才试探着问道:“老师,这《兰亭集序》是真品?”
  “废话,除了王右军,还有谁能写出如此千古佳作!”激动的老李纲目不转睛的盯着眼前的《兰亭集序》,像是生怕它从眼前飞走了一般。
  李承乾被喝斥了,不过从李纲处得知《兰亭集序》确为真品之后,他也不在太乎这种喝斥,没文化又喜欢附庸风雅,受点委屈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忍忍就好了。
  “老师,水已经打来了,请您净手。”从李二那里知道看古卷要净手的习惯之后,李承乾很理解为什么李纲不去碰那幅字的原因,所以命侍女打来清水,给李纲预备着。
  不料,李纲作为一个正统文人,其行为远比李二要讲究许多。
  触碰字画之前不单单要洗手,而且还要焚香,并且平心静气的跪坐到一炷香燃尽之后,这才缓缓起身,认真的欣赏起来。
  尔后一连三天,老李纲留宿东宫没有离开,吃住都在崇文馆中,就连除夕夜也只是往家里送了个口信,说是在人在皇宫,让家人无须担心。
  而这三日时间,一幅《兰亭集序》被老头子不知临摹了多少遍,最后看的李承乾都快要吐了方才罢手,长叹一声说道:“太子殿下,这幅字,好好珍藏吧,今后怕是再也不会出现与之比肩的了。”
  “老师既然喜欢,何不将它带回家中好好欣赏……”李承乾有些纠结的问道。
  李纲的状态让人很不放心,七、八十岁的老家伙,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其余时间都在临摹,李承乾很担心老头子就此累死了。
  所以除夕那天的时候曾经试图让老李纲带着《兰亭集序》回家去看,只要一个月之内拿回来便好。
  可是这李纲却死活不答应,不知是怕弄坏了还是怕弄丢了,总之这白胡子小老头很执着的留在崇文院里,一直都没有离开。
  “罢了,我老头子一个快入土的人,能见此贴已经足慰平生!”李纲惋惜的看了一眼《兰亭集序》,不知心中在想些什么,良久之后再次长叹一声:“好了,老夫已经在此停留日久,今日便要回去了。”
  李纲脸上的失落李承乾看的很清楚,不过他又能说什么呢,总不能把《兰亭集序》送给老头子。
  如果送了,那也只是在坑这个小老头,这样的一幅字留在家里,弄不好就是个家破人亡的下场,所以在大唐这个侠以武犯禁的时代,《兰亭集序》只有放在皇宫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当然,如果放在李二那里更安全,因为他会把这东西一起带走。
  接下来的日子再次恢复了平静,除夕到上元之间这十来天,让人闲的骨头发酥。
  将军们依旧在北面没有回来,李靖、李绩、李道宗、柴绍、薛万彻还有卫甑生六路大军已经将颉利的活动空间压缩到了极至。
  而且就在除夕夜的时候,李承乾听说颉利那家伙好像打算求饶,派出的使者执失思力已经过了灵州,估计过不了多久就会抵达长安。
  熟悉这段历史的李承乾知道,颉利那家伙怕是快要完犊子了,李靖那条老狐狸决不会给他喘息的机会。
  “哥,你又走神啦。”正在考虑北边战事的李承乾被突然出现的一张小脸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却是长乐那个小丫头。
  “怎么了长乐?”扫了一眼车厢里的几个小丫头,李承乾迷惑地说道。
  “哥,明天你的马车借给我们好不好?”李承乾的豪华四轮两驱大马车中,长乐、小武等几个小丫头坐在一起,可怜兮兮的盯着他。
  马车现在经过李承乾不断的改进,已经和这前有了很大的改变,各种齿轮和铁制车轴的应用让车辆有了类似于差速器的装置,转弯的时候再也不会出现打滑的现像。
  而且四个车轮的外面都用熬制好的耗牛筋包裹,除了不能充气之外,基本上和后世的橡胶轮胎没有什么区别。
  有一这样的改造,再配合车架下面的钢板减震弹簧,使得马车在路上行驶的时候,车里基本上感觉不到什么震动。
  所以李承乾这辆马车一直就是李泰、李恪还有李丽质这些个弟弟、妹妹们惦记的对像,只要一有机会就会想办法从他手中把车借出来使使。
  “可以,但是不要跑的太远。”李承乾点点头,对这几个妹妹,他是没什么抵抗力的,基本上有求必应。
  反正这帮小丫头们将来都要嫁人,到时候可就没有现在这样舒服了,所以能宠着她们就宠着她们吧。
  “谢谢哥哥!”李丽质甜甜一笑,缩回了一群小丫头中间,几个人凑到一起嘀嘀咕咕的商量起来,看上去似乎真的有什么机密的事情一般。


第372章 风流公子李承乾(中)
  李承乾并不关妹妹们到底要作什么,有老头子和老妈在,这不是他应该关心的事情,所以没必要有去听她们之间的对话,反正有老头子安排的护卫在,想必她们出去了也不至于吃亏。
  而且小丫头们年龄大了,开始有自己的密秘,很多时候并不喜欢李承乾过多的插手她们之间的事情。
  移动中马车很快在一阵喧嚣声中停了下来,二十七特有的中性声音传进车厢:“几位殿下,路堵死了。”
  “好啦,小丫头们,有什么事情回头再研究吧,现在我们要去逛灯市了。”李承乾对二十七点了下头,拍拍手,朝车里讨论的热火朝天的几个萝莉说道。
  “这么快就到了啊?”小丫头们先是发出一声惊讶,然后就是一阵欢呼:“快走吧,今年的灯市听说很热闹,我们下去看。”
  然后还不等李承乾反应过来,一群小丫头就叽里咕噜的打开车厢的车门,在一阵突然剧烈起来的嘈杂声中窜了出去,哪一还有一点点皇家贵女的样子。
  “哥,快点下来啊!”车外的喧嚣声中,李恪的声音也同时传了进来。
  因为李承乾的马车没有太多的位置,所以他和李泰两个是各自坐着自己的马车来的,此时马车停下,自然下来的比较快些。
  “看好妹妹,别让她们乱跑。”李承乾先是嘱咐了一声,然后打才打开另一面的车门,从里面跳下来。
  人都说正月十五闹花灯,李承乾虽然在大唐生活了将近四年,却一直无缘得见长安的灯市,概因每一次的上元节,他不是在关在宗正寺里,就是在外面放风。所以这一次,相比于几位弟、妹,他才是真正的“新手”。
  “哥,我们先去哪里啊?”下了马车的李承乾还没来得及打量周围的环境,心急的李恪和李泰就急急的转过车马赶了过来。
  “别急,先等等护卫们!”李承乾四下扫了一眼之后,发现老头子派来的十余护卫少了一半,猜测可能是人多给挤散了,当下便也不着急离开,出言安抚一下两个心急的弟弟之后,便重新抬头四下打量。
  却见他们大街两侧火树银花,灯明如昼,一棵棵高大的灯树立在道边围墙之下,将周围照的纤毫毕现。原本宽敞的街道已经被如织的人流和马车填满,乍一看去几乎让人以为全长安的人都集中到了这里。
  而在两侧的人流中,则时不时可以看到一些挑着各式花灯的商贩,这些商贩混在人群之中,向一些没有自己准备花灯的人们推销自己的商品。
  大唐一年之中唯有三天不宵禁、不闭门、不禁灯,而这三天便是上元节的三天,是以每年的这个时候,长安城的百姓、官员都会与家人或朋友结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