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451之争雄欧陆-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上一阵风吹过,窗子突然打开,潘道全消失在了楼影之中。
  。。。。。。。
  赤京最近也是流言四起的中心。在赤京的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谈论着远处的十字军和最近的政事。
  “我看啊,马上就要加税了!人头税要加,小儿口算钱要收!恐怕土地税也要收束呦!”
  在酒楼的墙角,专门给贫民准备的吧台上许多人在议论纷纷。小民们最关注的的显然是税收了。而最近各种七大姑八大舅的风言风语传的满街满巷都是!
  “瞧一瞧看一看!汉王五年!国有变唉!”更有那说书人在台上说着些在前朝大逆不道的话。
  人心纷乱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许多人都认为汉王会回来了,但是谁知道,汉王一直在遥远的瓦拉几亚征战。
  “穷兵黩武!这是穷兵黩武!”有读书人大声喊叫着,然后说着什么:“我汉家应该修德立德,威远之夷狄,加以仁德,感化齐心。。。。。”之类的话。
  不过好在多年打仗之下,人民已经对战争没有了反对的想法。只不过对可能到来的市场波动有所耳闻。
  腐儒在这个国家是生存不下去的。除非他们愿意去做类似小学生教授文字之类的活。宋元明清,读书人越发的软弱无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样的人在耕战的汉王国里没有位置。
  市价是最近人们都在讨论的话题。毕竟事关生活。目前市场上的各类价格都在缓慢攀升。按照官方的解释,这是因为众人的工资也都在涨。尤其是赤京地区,一个人的年收入没有十枚开国金都不好意思出门打招呼。
  而官员的年收入也在稳步攀升。
  在有心人的起哄下,反而出现了类似于粮食价格即将暴涨,国内外进出口出现问题等的流言。
  “官府啊,怎么就没有站出来说话呢?”
  在路边卖饼的一个大娘喊着,说出了许多人的担忧。
  就连许多小吏都很尴尬。上街都要被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然而上面的事情上面知道,关我们什么干系?
  。。。。。。。。。。
  就在全民大热的时候,在政事堂的大后房里,数百人正在屋里不停的调查着计算着。
  “黄二皮!上月与商人张金贵的关键见面。此系本月


第七回 !超过了日常频率四倍!”
  “商人张金贵!本月经营商货不利,利润下降四分之三!”
  “定边县商人文瀚,本月几乎不在定边县待着,流窜于连通港、驱胡县、金山县等地。。。。。。。。”
  。。。。。。。。
  中统亲军可不是随便当的。大规模撒出去的网络带回了巨额的信息。许多涉事人员都出现在了中统衙门的名单上。
  今天许多台阁的大佬都在等待着出消息。
  在墙上的黑板上,一张巨大的关系网逐渐成型。
  “目前涉事造谣的主力乃是商人一群。主力为张金贵、文翰等人。但是他们平日里互不接触,许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联系。他们怎么会在同一时间一起发难呢?是谁在幕后指使他们做事的?是谁在从中调遣?”
  潘道全与几个中统的指挥在讨论事情,而隔间里的人也在讨论这件事情。
  “我觉得,这其中一定有某些人在暗地操作。只不过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又是从何出发,准备搅闹的?我们和中统的狗子不一样,我们要为全国考虑。”
  孟卓彦的心情也不好,本来就已经因为不断扩大的战争而焦虑的他现在差点没下令吧所有的涉事人员都抓起来!那可是数千人的规模!
  自从他出任首辅一来,还没有出现过规模这么大的躁动!
  “我看这背后未尝没有官吏的推手!哼!塘报传播不利,也许我们应该提前启封那个计划了。”秦长安抹着胡子严厉的说。
  塘报是官方报纸,上面基本上都是些官面新闻,每日发往各地。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把塘报隐瞒起来很简单。
  “哦?可以试一试。。。。。。。”


第210章 粮价
  “怎么样?有消息吗?”
  “好像已经被狗官给盯上了。不过东翁放心,他们也追查不到我们这里!那些奸商恐怕到现在都不知道幕后操盘的是我们啊!”
  “那就好!此事细细操作,勿要打草惊蛇!我们要一举。。。。。。。。嗯!你懂得!”
  密室里,有人如此说着。。。。。。。
  。。。。。。
  时间挪到了五月。
  四月末的那一段慌乱的时光似乎并没有离去的架势。似乎是还要继续在空气中不断挥发,直到彻底爆炸。
  船头街这一国内最大的经济区域居然也开始不稳当了。许多商人、牙人都在到处托人询问上面到底是什么意思。而很显然,准备搂草打兔子的秦苍是不会松口的。
  至今人们都只知道国王现在在猛攻瓦拉几亚。今日破了布泽乌,明日破了布加勒斯特,好像一切都安好。
  五月一日,信使带来了秦福生的消息。他已经彻底的扫清了所有的封建地主,重新划分土地,解放农奴,凝聚了一批家境不错的中层自耕农为根基,在摩尔达维亚算是立下了跟脚。
  至于杀了多少人,抢了多少钱财,秦福生没有明说,秦苍也没有追问。
  “令:更苏恰瓦为苏瓦州、更巴蒂为巴县、更基希纳乌为乌县、更雅西为雅西州。立摩尔达维亚为山阴府。任秦福生为山阴府府尹!有独断之权!分卡缅涅茨要塞归秦福生之下,另敕秦福生有哥萨克团一半的调度之权。”
  这一条原本应该引起全民轰动的消息很快也泯灭在了汹汹民意之中。人们更希望获得安全感。
  “他们在煽动什么?”秦苍在会议室里问众人。
  “到底什么样的诉求是他们渴望煽动起来的?”秦苍继续问。
  不知。
  当然没有人能搞得起来。
  “那就继续等!等到他们露出狐狸尾巴的时候再收网!”
  。。。。。。。
  五月半。
  意大利战事顺利,那不勒斯人都被赶回了山里;瓦拉几亚已经平推到了阿尔杰什,依靠秦福生军队里的瓦拉几亚裔带路党,抵抗的人数寥寥。
  故而秦苍现在的耐心更大了。他想知道是何人准备在他的国土上打他的主意。
  “陛下!最新数据!找到了!”
  潘道全高兴的冲了进来!他的手里是一张最新的市价单。而且还有与往期同比的增幅表。
  “我们遍查了各地的市价单!结果发现粮食,除了红薯、土豆之外都在涨价!大麦涨了百分之十一,小麦涨了百分之三十二!燕麦也有百分之二十六的涨幅!我们明明只是在平抑物价,粮食应该是价格下跌才对!”
  找到了!
  秦苍也是瞬间就想到了这个问题!
  平心而论,现在的大汉属于标准的地广人稀,最新调查出的汉人七十万、鞑靼人六十万,其他希腊人、犹太人等合起来有三十多万的规模。另外还有二十多万农奴什么的。
  这样的人口在广大的黑土地上劳作,亩产已经到了两石。也就是说一年有数百万石的粮食和数千万的红薯土豆生产。
  这样规模生产已经到了可以让粮食烂到粮仓里的程度了,怎么会有粮食涨价的问题?
  “这是怎么回事~!赶紧查!是谁在收购粮食,是谁在放出谣言!”秦苍狠狠的说:“重点翻查汉人!尤其是那些据说的什么文人世家!妈的我怎么说这个手段这么熟悉,他娘的和东林党真是如出一辙!”
  秦苍有种感觉,就是一群文人在背后操作事情!
  潘道全马上带着人跑了出去。他们开始彻查各地的平价仓,还有用于出口的各种官仓。
  结果他发现,这些仓库居然一直在吃入粮食!由于奥斯曼人人口众多,粮食供应不足,还有埃及人,埃及的部分地区也比较缺粮食。故而官仓和平价仓都在大量吃如粮食。
  而官仓和平价仓基本上都在乌克兰的黑土地上。本土的比较少。
  潘道全马上回了本土,清查之后发现本土的各路仓库基本上都在缓慢的开始放粮准备平抑物价。
  孟卓彦的脸色显得不是那么好看。“稍安勿躁!我随后自会请罪,重新整顿!”
  这是孟卓彦的工作范围,但是显然,孟卓彦的审计院并没有注意到南北方的粮食不同的差距。
  “着命铨曹院减扣审计院诸公人一年的福利。再谈。他们马上就要开始用力了。孟宰相,你去北面的仓库里调集粮食准备冲压市场!我要让他们无路可逃!”秦苍说。
  既然孟卓彦都意识不到北方农庄的产量有多么惊人,那么想必这些可笑的家伙仍旧以为他们可以像过去那样操纵舆论、控制市场最后渔翁得利。
  果不其然。
  没多久,赤京的粮价暴涨了一倍!而各家的米粮店在外面不断的收粮,在店里却挂起了米粮售罄的消息!
  随后潘道全调查发现凡是继续开仓卖粮的店基本上都被其他店给大肆哄抢搞到没粮食可卖!
  这个消息经过确认之后,台阁基本可以确定这是有人准备暗中操纵,把自己的粮食铺子给经营到行业领先。
  一一把那些暗中捣鬼的铺子记住,潘道全开始等待他们最后的发威。
  五月二十一日。
  这天一大早,整个赤京的米店几乎全部挂出了米粮售罄的木板!一夜之间赤京的米店涨价三倍!
  显然,那些准备联合起来当收割机的米店幕后老板们已经坐不住了。
  他们准备开始烘托气氛,为最后的冲刺蓄积力量。
  “为什么没有粮食?”
  “你们把粮食放在哪了?”
  人们在粮食铺子闹不过,就冲向了平价仓。然而平价仓的官吏也不是好惹的。平日里就牙尖嘴利,这次更是得到了上面的指示,于是他们毫不怯场的和民人们对骂:“放你娘的狗屁!我们的粮食都被你们买完了!你们不都是把粮食卖给了米店挣钱了吗?你们去啊,让那些米店都给你吐出来!妈的你们真是给脸不要脸!”
  一瞬间,赤京仿佛突然从一个产粮地变成了粮荒地。。。。。。。。


第211章 大街上的驳斥与抓捕
  “都查清楚了吗?”
  一天之后,赤京终于开始陆续有’外地粮食‘进来了。售价高达每石小麦三开国金!几乎是抢钱的程度!而到了这个时候,所谓的粮荒、义人捐助、官府办事不利等的事情都开始不断的流传。
  那些捐赠粮食的义民纷纷自称孔圣之后,读书之人。
  “要尊敬读书人。”
  “读书人才能治理国政,你看看官府的那些小吏都是些什么玩意。。。。。。。”
  “要论治国,还是要看读书人。。。。。”
  。。。。。。。
  别人卖每石三开国金,这里也不差,一石也卖到了两开国金币,但是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感恩戴德。
  潘道全看着这样的场景真得是心里满是悲哀。人家坑你,你还要对他人家感恩戴德,这是什么样的手段啊!
  潘道全挥了挥手,背后的数十个得知真相的公人抄起连枷、木棍就冲了上去!
  “王文若!你的事发了!”公人冲上去,一通好打,把几个放粮的所谓读书人打翻在地。
  “这是怎么了?”来这里买粮食的人纷纷害怕的跑到了一旁。他们害怕的看着公人凶悍的把“好人”打翻在地上,不断的猜测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突然,人群里有人大喊:“反啦!反啦!这些公人分明是准备和那些粮商里外勾结,要独霸市场!从此以后,我赤京子弟都要受高粮价之苦!这样的国家过去下还有什么意思!我们反啦!”
  突然,全场都安静了。
  那些抢购粮食的人如潮水般褪去,露出了那独独喊着的一个人。他非常的懵逼,似乎是在感叹,“你们怎么不按照剧本演出啊?大家一呼百应,推翻恶王。。。。。。”
  “喊啊!怎么不喊啊!”
  这边的公人还在搜夺读书人们搞来的不义之财,李景颇已经上了战场。
  “哼!似你这等狼心狗肺之徒!勾结粮商,做空赤京的粮食市场,居然还拿着平价仓里买来的粮食做人情?你做的起,你承受的起吗?呵,贼喊捉贼,狗喊打狗,好一派文人雅士的风光!要不要我带你们几个去孔圣人的像面前辩一辩,尔等如此不仁不义之辈也敢自称读书人!我李某人都围你们感到羞耻!”
  李景颇的话瞬间让所有的人再次陷入了混沌之中。不是赤京粮食空虚吗?不是粮食不足吗?
  “你放屁!狗汉王,致百姓性命于不顾!前月卖百万石粮于奥斯曼之国,本月又卖两百万石!国内市场空虚,全都是狗官府的错!”
  几个被公人按在地上的读书人不服的梗着脖子大喊!这也让无数围上来的民人感到无所适从。真得是官府的错?可是汉王明明是个好人。。。。。。
  “哼!那不过是金涛府、黑金府去年余粮的一半罢了!”李景颇冷哼道!
  随即,李景颇大声的说:“难道诸位没有看过塘报吗?方今大汉,有上好黑田四百万亩!有良田二百万亩!半数种麦,半数种红薯、土豆!小麦、燕麦亩产近二石,粗粗一算,便是六七百万石!红薯、土豆亩产二十石!粗粗一算,那也是六千万石!
  七千万石的粮食!足够我大汉二百万黎民百姓吃十年!这样的产量,会没有粮食吗?我告诉你们,壁邺府、建邺府二府的存粮就有四百万石!如今已经大都起送到了赤京!自今日起,所有人都去平价仓买粮!任何敢在私人米店购买粮食的,全部抓起来!关他三十天!”
  此话一出,满场皆惊!
  人们都没想到,大汉的粮食产量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已经到了全国人吃十年的地步。
  “那岂不是。。。。。小儿,可以放心的生了?”有老头颤巍巍的发问。
  “当然!尔尽可以随便生!每家每户,但凡小儿过五,则减免人头赋税!小儿过十,政府不但再减,还要发放补贴!”李景颇中气十足的喊道!
  这也算是正式宣布了大汉的促生政策。说起人口滋生的速度,当前世界上汉人应该是首屈一指。一生五,五生二十五的疯狂速度可是只用四十年就能人口翻上十几倍!
  这一番吵闹,人们已经都涌向了平价仓,而把这些意图邀买人心的读书人仍在了一旁。
  “李景颇!你枉读圣贤书!你这个贼子。。。。。。。。”读书人们还在挣扎。
  “哼!读不读圣贤书,都不该做此伤天害理的打算!全都拿下,押解回中统亲军昭狱!”潘道全做了最后的补刀。
  在赤京,在得胜县,在报喜县,在富春县。赤京附近的州县都有来自壁邺府和建邺府的存量冲压。在特殊时刻,颁布戒严令人们都能理解。
  尤其是在粮商蓄意扰乱市场的情况下,给粮商一个教训已经是众人的共识。
  另外,秦苍亲自主持了船头街各大银行、钱庄和投资点的会议。在座的大部分本来就是秦苍的根底,所以没有人敢对秦苍的话持反对意见,更何况秦苍本来就是向着他们的。
  “去抢!去打!针对那些妄图参加这次做空赤京粮价市场的混蛋,全都给我打到他们把家产、钱财都吐出来!我要让他们赤条条的上街乞讨都要饿死!”秦苍的话以在座的各位基本上都达成了共识。
  目前参与做空赤京粮价市场的人包括大部分的,来自报喜县的文人组合,还有投机之辈,另外就是那些和报喜县文人苟合的一群文人。
  那么报喜县又是什么情况呢?
  这就是潘道全的任务了。
  夜里,报喜县的县城外,一队赤京来的人马连夜进入了报喜县的县城。为了防止行动泄露,引起恐慌,潘道全特意在晚上到来,而且还不开城门,通过坠篮子的方式一一入城,马拴在城外的驿站里。
  现任县令李斌惊恐的站在城门口迎接这位特务的到来。
  中央统御亲军侍卫司的名声在意大利等地的作战中堪称名声斐然。尤其是通过热那亚中间人贩卖下了泻药的粮食,把敌人的水手战兵都搞得疲软无力这一奇招几乎是传遍了全国各地。
  这是来抓自己的吗?李斌黯然无语。


第212章 尾声
  县令李斌是在去年新上任的。今年年初的大战他只是听闻,但是随后的做空粮价风波他作为报喜县的县令显然具有平抑物价的职责。但是李斌只能在自己的县里打压一下物价,至于到了赤京那里,他管不到,也无能为力。
  但是在封建的顺序里,京城才是最重要的地方,显然李斌在做一个错误的抉择。
  李斌差点就准备束手就擒了,还好潘道全根本就没心思理会他。
  “李县令,你在报喜县做得很好。报喜县是附近三县里粮价波动最小的地方,你做的很不错。现在我问你,原报喜县县令闻礼在哪?”潘道全的话差点让李斌吓得头发翘起来!
  这是要抓闻礼吗?
  李斌已经可以感觉到报喜县即将发生的大风暴了!
  “怎么,怕了?”潘道全看到了李斌脸上的恐惧,不屑的说。
  “是。。。。。是。闻礼和他的门徒在报喜县可是很有实力的。我做事都要。。。。。都要提前请示。”李斌苦恼的说。
  “哼!本官清理的就是这些地方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