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纪元1912(无语)-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乐捐、卫生捐、物品零售捐……”林林总总十余项的“车站用地公务事业捐”是什么东西,弄到最后也没弄明白个所以然来,最后还是乖乖的到那“捐务处”交捐。

    “这可不就是苛捐杂税嘛”

    孙善根嘀咕一句,对连云港的认识又多出一分,这地方显然和招商***上的不一样,看来这**对商人那也是区分而待,从事实业的免税,从事零售业的要交捐。

    “这个……”

    听着苛捐杂税,萧子新倒是有些不乐意了。

    “这也谈不上啥苛捐杂税,俺打听过,在东海县城,像俺那样酒馆,一个月明的暗的,最少得交六块钱,那还是有人的,俺在连云港一个月才交三块多,在人家的地界上做生意,交点捐费什么的,倒也是常理”

    “那连云港现在厂子多吗?……”

    “咋不多,现在连云港,成天都有厂子开业,这不,**公司要办的人造丝厂,过阵子就开业了,”

    有人搭手,原本几十里的距离,反倒是不显得远了,太阳将下山的功夫,驴车的车轮终于压上了碎石路,而远处的路边已经能看到房影。

    “孙大哥,这就是连云港,大街是够宽的,可没那人说的那么长,才十几里地……”

    驴车上了碎石路车也轻了许多,见孙大哥的松了手,萧子新连忙解释了一下,在他看来这连云港就是自己刨食吃的地方,自然希望这地方越热闹越好。

    “不过,孙大哥,这地方好,你没瞧那边,铁路都铺好几十里地了,将来,这地方肯定比上海还热闹”

    瞧着萧子新这副模样,孙善根煞有兴趣的看他一眼。

    “哦,子新兄弟,你想这地方办好?”

    “咋不想,人多了,俺挣钱也就多了,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孙大哥”

    理倒是这个理

    双脚踏上连云港的时候,孙善根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连云港,这显然是连云港站的“郊外”,虽说路边盖着两层的小楼,可却显得冷清许多,只不一些敞着门的店铺,生意似乎很是一般。

    不过虽是冷清,孙善根却注意到这街上远比自己到过的任何地方都要干净,这路上甚至都见不着多少树叶,显然每天都经过精心打扫。对此他倒是不觉的稀奇,过去两月前,就是因为随意倒污水,有一个人被判了六年徒刑,来的路上,身旁的萧子新甚至还特意和自己交待一番。连云港的规矩多,而最大的规矩就是这街道卫生,甚至每个月还有卫生处的人上门督查卫生,连续两次不合格,就会吊销营业执照。

    “现在连云港比过去热闹多了,过去,这街上都是酒馆、窑子、赌场,现在,你瞧瞧那边,街两边的店铺里头东海县有的,这也都有,东海县没有的,这里也有,就是……嘿嘿,就是街上女人少。”

    萧子新嘿嘿一笑,然后又自顾自的说着。

    “那劳工团人差不多都是光棍汉子,在这里落户的都是那些大工匠,都是公司给盖的房子,那房子,一个个那是好看,说是将来,其它人也能住上那样的房子,只要好好干活就成,俺到是成巴着那些人赶紧落户这。”

    “哦,为啥”

    孙善根,这下倒是好奇了起来。

    “你不知道,这铁路没修到东海县的时候,这地头上,人海了去了,那生意,一天都能卖掉几百斤酒,可现如在,铁路朝西边修着,那修路的工人也就离开连云港了,卖酒的生意自然就不比从前,你瞧这街上,过去小一半都是窑子、赌档、酒馆,现如今都改了,要不就是随着工人朝西迁,那边不是人东海站嘛……”

    嘴上说着的时候,萧子新满面尽是遗憾之色,自己舍不得丢掉这地方,要不然也跟了过去。

    “唉,孙大哥,你是这来做生意的吧”

    瞧着身旁这孙先生的模样,萧子新能猜出个十之**来,像他这样的人,十之**是来这投资办厂的。

    “嗯,来这看看,看看能不能瞧着机会……”

    孙善根到是没有隐瞒的意思,自己从徐州来这,就是想在这地方看看寻着合适的机会,办家工厂。

    “哦,孙大哥,若是你想办厂的话,怕是得快点去招商局”

    这一路上聊得投机,萧子新这才连忙提醒了一句。

    “嗯?为啥?”

    “孙大哥,您不知道,前些天,李先生去青岛的时候,和那个,德、德华,对,就是叫这名字,”

    “德华?是所大学吧”

    听着这名字,孙善根不禁一愣,自己的侄子今年也去青岛考过德华大学,可是却没能考上。

    “对,就是所大学,这不,李先生请德华在连云港建所分校,这不,工业区不少厂房除了**自己的工厂没停,其它的都停了下来,上万个建筑工人都到河西去盖那大学去了,那大学老大了去了,公司在河西征了好几千亩地,说是要办咱中国最大的大学……”

    “啥?**要办大学?”

    孙善根眼睛一睁,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消息,这没见报纸上提过啊。

    “俺也不知道,反正孙大哥,若是你来这办厂,若是不抓紧时间,只怕是一年两年的,都不一定能找着合适的厂房,所以孙大哥您可得……”

    萧子新再说些什么,孙善根已经听不清楚了,这会他的脑海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不对,这连云港要办大学,还是全中国最大的大学……

    (明天三更求月票拜谢)。。。

    新纪元1912第112章投资商(,明天三更)(正文)

第113章 担挡(第一更,三更万字!)

    第113章担挡(第一更,三更万字!)

    站在浦口镇河西“连云港德华大学”的工地上,看着那些工人在德国建筑师的指挥下,用石灰勾型,用线车固定地基方位,数十名德国建筑工程用之于测量工具细化着这片土地,而更多的工人却在那里规整着土地。(《《书海阁》》小说手打)

    未来这里将来耸立起一座大学,一座亚洲第一流的理工大学,也许百年之后,这所“cit”将会成为全世界最优秀的理工大学。'搜索最新更新尽在shuhaige。'

    想着这一切,李子诚只觉得内心抑不住的涌起一阵激动的情绪。

    “这是个伟大的工作,这是个很好的事业。”

    一声自语从李子诚的嗓中迸发出来,和着寒意十足的海风,李子诚只感觉自己似乎看到了一年后,这所大学主体建筑屹立于此的模样。

    “今天的德华,明天的中国理工大学”

    心底这么思索着的时候,穿着大衣,头戴礼帽的凯贝尔却拄着拐杖走了过来,看到朝自己走过来的凯贝尔,李子诚挤出一些笑容。

    这位可是未来德华大学连云港分校的第一任校长啊。

    “凯贝尔先生”

    手指着远处那一个个穿着蓝色粗布劳动服的建筑工人,李子诚笑着说到。

    “我曾告诉过你,只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明天十月前,可以容纳两千名学生的教室、宿舍、图书馆,就可以投入使用”

    说话的时候,李子诚整个人变得有些得意,如果说后世在大型国企工作一年的经验,自己学到了什么,恐怕就是“集中力量干大事”,后世的那一个个大型国企,无一不是“集中力量干事”的表现,50年代的时候为了建设包钢,从全国各地抽调的基建工人就达到十数万之多,从工厂基础建设,再到水库的修建、工业铁路的铺筑,无一不显现着一个最简单的真理。

    “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就可以在短期内达成目标”

    而现在为了规划中的六幢三层高的德式教学楼、试验楼以及十幢三层高的学生宿舍以及265座位于海滨的德式别墅,那是为学校的教授准备的,自己一共从劳务公司抽调的近7000名建筑工人,相当于把连云港一半以上的基建工人都调到了这里,甚至不惜暂缓那些出租用基建厂房的建设。

    “李先生,现在我不得不承认一点,你的确履行了你的诺言”

    凯贝尔点头说道,在青岛时面前的这位李先生向他承诺,明年十月份开学,而且是在“德华大学连云港分校”的学校内时,他还曾以为这不过只是一个吹嘘之词,可是,现在,在合作办学协议签字不过一个星期之后,看着眼前的这片工地,凯贝尔总算是相信了明年十月,德华大学一定会如期开学。

    “相信我,凯贝尔先生,很快,我们就会办成这所大学,还记得我们的之间的承诺吗?”

    李子诚笑着反问一句。

    “当然,李”

    凯贝尔用力的点下头。

    “你提供一座学校,而我负责把这所学校建成亚洲,甚至全世界第一流的学校,我向你保证,这所学校内会拥有德国第一流的学者任者,而且它的教学仪器也是最先进的,同时我本人将会向“德中学会”申请一笔经济资助,相信我,他们一定会乐意向您的大学提供这笔资助。”

    凯贝尔信誓旦旦的说着,对于他个来说,他相信随着这所中国最大规模的大学建成,很快自己的将会达到人生荣耀的最顶点,自己将会开创一个历史,也许二十几年后,在这所大学中,还会出现自己的塑像,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自己的名字将会随着这所大学一同几十年、几百年的传承下去,即便是一百年以后,只要这所大学存在着,自己的名字就必将为世人称道,而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容易且简单,那就是把这所大学办成一流的大学,只有一流的大学才不会被时间所淘汰。

    “这所大学,在建成之后,我完全交给你,请你记住一点,我希望这里能够培养出具有世界水准的工程师,并能成为一针催化剂,他们和他们的学识将会重塑这个垂头丧气、喑哑沉沦的国家”

    认真的盯视着凯贝尔,了解他的野心和愿意的李子诚明白,在很大程度上,他和自己的利益是一致的,无论出发点如何,两人都希望把这所大学办好。

    “李,请你相信,这所大学将会成为真正的科学福音的圣殿”

    此时凯贝尔用一种极为神圣的口吻说道,他相信自己可以把这里变成科学的圣殿。

    “李,还有一个问题,你的副校长也就是学校的总稽察选择好了吗?我们需要的是一位极具名望的中国文人,而且他必须要懂得教育,因为,我们……”

    不待凯贝尔把话说完,李子诚却看了一下时间,然后微微一笑。

    “凯贝尔,相信现在德华大学的总稽察应该已经快到了连云港”

    这里就是连云港

    从马车上下车之后,先看一眼那宽敞的黑色的柏油街道,再踏上马牙石铺成的人行道。

    估且算是城市吧

    蔡元培在心里嘀咕一声音,这会属同盟会,却于数月前丢下一纸辞呈同唐绍仪一共辞职的前教育总长,这会正在用一种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这座算不上城市的城市。

    道路远比任何一座中国城市的道路更为宽敞,即便是在欧洲留学时,蔡元培也未见过这般宽阔的道路,若是再加上这路边的行车道和人行道,怕这是世界上最宽的街道了,而再看道路两侧,却见不到与宽阔的街道相衬的建筑,人行道旁侧尽是那种两层高的、西式的一眼可以看出是那种木制的临时建筑。

    显然从这些建筑可以清楚的查探到,这座城市还在建设期间,准确的来说,这座城市只是用道路勾勒出一座城市的雏形,看着这并不算热闹的街道,蔡元培特意低头看一眼脚下的青色的马牙石路,这道路显得非常整洁,甚至可以用非常干净来形容。

    “当真不愧是用人命换来的卫生啊”

    嘴边感叹之余,蔡元培到是对这连云港充满了好奇。

    “蔡先生”

    听到身后传来的声音,蔡元培连忙扭头看去,只见一位穿着黑大衣头戴黑礼帽的年青人正笑着朝自己走过来,他一边走,一边摘去手套,朝着自己伸出了手来,是李子诚,就是他的一封信,把自己从上海拉到了南京。

    “李先生”

    “叫我致远,子诚都行,这个先生嘛,先生当得,我当不得”

    李子诚自谦的笑说着,不待蔡元培应话,又继续说道。

    “走,咱们边走边说,车就在那边停着”

    车停在百米外街口纬路的停车带上,尽管现在连云港并没有几辆车,可规章是自己制定的,自己总要带头遵守,连云港用严例苛规换来的规矩,每一个人都要遵守,自己也不例外,没有人遵守或者不被严格遵守的规则,还不胜没有规则。

    “致远,说实话,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谁都没想到,你会办大学”

    跟着李子诚向前走的时候,蔡元培如实的说道,他的那封信在上海的朋友之间引起一番争论,在很多人看来,李子诚无疑就是袁世凯的支持者,所以,一些朋友劝自己不要来连云港,以免为人所利用。

    “因为我以及**的将来发展需要大学,而且中国也需要这所工科大学我们这个国家落后世界太多,若想奋起直追,只有在教育上下苦功,只有在教育上奋起直追,我们才有可能追赶其它的国家,而且,连云港的发展,**公司的发展,同样也需要这么一所高等大学”

    李子诚全未隐瞒自己的办大学的用意。

    “所以,我才会同德国人合办这么一所分校当然,这只是开始,以后沿着陇海线,我还会投资更多的学校,大学、中专、中学、小学或许我一个人的努力改变不了什么,但至少我在做,只要我在做,在不停的做,我就能对得起自己了”

    听着李致远的这番话,蔡元培不禁认真的看着这个年青人,他的这番自白若是传出去的话……感叹之中,他却看到李子诚停下脚步,手指着连云港的街道。

    “当我回到自己的祖国时,我曾考虑过,我要留下一些什么,不错,我可以留下这么一座城市,甚至沿着陇海铁路,我可以留一座又一座城市,但……”

    转过身笑望着蔡元培,李子诚又开口解释道。

    “但留下一座座城市、一个个工厂就足够了吗?不,至少在我看来这是不够的,相比于城市、工厂,我更愿意留下一座座学校,所以,在未来陇海铁路所有的赢利,都将会被用于投资教育”

    惊讶的看着李子诚,蔡元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陇海铁路所有的赢利

    “只有如此,才能让沿线的学龄儿童、少年,能上得起学,从小学直到大学都是免费的都是由陇海铁路支付的”

    沉吟片刻,未来理会蔡元培的惊讶,李子诚又补充道。

    “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现在,真正变为事实的,就是这么德华大学,所以……鹤卿,我希望你能办好德华,因为德华将如连云港一样,连云港是陇海的龙头,同样德华也将是陇海教育的龙头”

    面对这样的期待,蔡元培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如果说初来连云时,还有些隐忧,而这会,李致远的这番话,却彻底打消了他的隐忧和顾虑。

    “致远,德华的课程安排是“科学+孔子”,即教学内容上的德国化与教学形式上的中国化,德国教员讲授德文、世界历史和地理、数理化及法政、工程技术、农林和医学等西学课程。中国教员教授中国经学、文学、人伦道德、历史、舆地等中学课程,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学习体系,但现在经学早已为落伍,理应……”

    曾经当过几个月的教育总长,又曾创办中国教育会的蔡元培岂会不知道德华大学,当然也知道那里的课程安排,而对于鼓吹新式教育的他来说,经学自然很难讨得他的喜欢。

    “鹤卿,怎么才能尽可能的安排好课程,我不懂,但是我知道一点,也就是这所学校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微笑着,李子诚说道。

    “我希望这里能够培养出具有世界水准的工程师,并能成为一针催化剂,他们和他们的学识将会重塑这个垂头丧气、喑哑沉沦的国家同样也会重塑这个沉沦数百年的民族一切,都将从这里开始。”

    蔡元培点点头,这正是自己之所以不顾朋友们的劝阻来到连云港,出任这所“规模空前”的德华大学总稽察的原因之一。

    “而这就要求一点,要求这里培养出来的知识精英可以承担起对祖国的担当”

    说着,李子诚沉默片刻,在后世,中国最优秀的大学就是为美国培养人才,尽管在这个时代,那些在海外学成的精英们,总是会抛弃一切回到这个国家,但有些话自己还是要说。

    “可是,如果,我们连文化的根都断了,在文化上失去了归属感,那么,他们还能承担起对祖国的担当吗?”

    不待蔡元培反驳,李子诚又是笑了笑。

    “我们别去争辩,你不是倡导学术自由嘛,我想你总不至于在这所大学里,容纳不下咱们自己的文化吧而且,时间,时间会证明一切,你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