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第一公子(方景)-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圣上有命,宣所有勋贵子弟进入大帐外等候,其他任何闲杂人等,不得入内,违者斩!”

    随着一位大汉将军中气十足的叫喊,顿时人群中一阵骚动,那一个个精神萎靡的豪门少年,马上来了精神,站在那里任由下人们,帮自己整理装束,然后随着人流,快步朝前走去。

    略微数了下,张灏不由得暗暗吃惊,大约一百多的豪门子弟,绝对都是伯爵以上的家世,其中任何一位,都是家中长子,嫡子的身份,恐怕是整个京城中的豪门世家,其后辈都云集于此。

    跟在几位同样全副武装的少年身后,张灏小小的个子相当不打眼,恐怕这里面,就数他的年纪最小,这些勋贵子弟大多是十三四岁的年纪。

    其实今日皇帝召集他们前来,并没有专门派人通知,反而是打听到风声的豪门世家,抢着命子孙连夜赶来,这能在皇帝面前露脸的大好事,肯定人人不会放弃,争抢着还来不及呢。

    连续通过几道辕门,张灏身上的兵器提前就被家人取走,但那些大汉将军,还是很仔细的一道道关卡堵着,一个个的搜身,丝毫不敢大意。

    原本张灏还异常紧张,但此刻却越来越平静,随着人流走到皇帝营帐前的空地上,即使周围站满了虎视眈眈的虎贲之士,他反而心情很是放松,不时好奇的打量附近环境,反而刚才还神色悠闲的豪门子弟,此刻却一个个面色肃穆,紧张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这一站就仿佛没有尽头一般,随着天气越发闷热,即使这些少年全都是功臣武将之后,也渐渐的有些支持不住,甚至有那身体弱的,已经开始摇摇晃晃,几次险些跌倒。

    整整一个多时辰,除了营帐中来来回回有人进出外,外面所有人全都站着,相比较那些大汉将军纹丝不动,沉稳如山般的站姿,空地中心的少年们,则实在是有些不堪,脸色难看不说,一身大汗淋漓,仿佛被雨淋了一样。

    别说是穿着一身重量不轻的甲胄,就是轻装上阵,这大热天的,恐怕也是一件苦差事,唯有人人咬牙坚持,玩命似的煎熬。

    将近上千人的大场面,确实看的人赏心悦目,不约而同,所有人早就咬牙切齿的盯着一个方向,早在刚刚进来的时候,那个胆大妄为的小家伙,就已经让人愤愤不已,要不是念在他个子矮,看上去年纪不大,恐怕早就有人上来,大声斥责了。

    悠闲的坐在人群之前,张灏笑嘻嘻的盯着大家伙看,还时不时的做个鬼脸,脑袋上的头盔,早就仍在一边,气的一众少年呼呼的喘着粗气,恨不得上前痛打他一顿,好生出出这口胸中的闷气。

    这么长的等待时间,早就有少年想学着他坐下,只是这少年人最要面子,彼此年纪又大致相当,谁也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尤其是圣上的眼皮底下,学那个不要脸的小孩,恁得丢了自家长辈脸面。

    轻松坐着的张灏,自是不敢麻痹大意,这眼角时刻瞅着大帐之处,好不容易,一个身穿黄衣的中年人,从营帐中徐徐走出,后背双手,目无表情。

    赶紧把仍在身边的头盔套在脑袋上,张灏迅速站起,只气的后面一众少年牙根都发痒,只是当着圣上他老人家的面,根本不敢稍有妄动,眼睁睁的瞅着皇帝龙行虎步,倒也顾不上其他,赶紧把背部挺得更直,目光热切无比,忠心耿耿的肃穆站立。

    随着一身龙袍,身材高大的永乐皇帝朱棣,慢慢走至人群前方,仿佛久经训练过一般,呼啦一下,所有人全都跪倒在地,口中高呼道:“参见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拼着吃奶的力气喊完,不敢抬头直视龙颜的勋贵子弟们,正等着圣上说一声平身,可是,却没有听到任何动静,纷纷心中奇怪,人群后面的一些少年,小心的抬头,朝着前方看去。

    好悬没背过气去,只见一大片跪倒的人群之前,只有两个人昂然而立,其中一个不用想也知道是谁,只是另一个,就是那刚才杀千刀的混蛋,那个一直大家站着,他坐着的小家伙,如今倒好,大家跪着,他到站着。

    这到底是谁家的傻子啊!如此胆大妄为,不约而同,众少年心中升起幸灾乐祸的心思,就等着圣上大怒,一声令下,把这个可气的小孩给推出去,起码也得重打几十军棍,要了你这条小命再说,弄不好还得连累家里跟着吃挂落。

    “你为何见朕不跪。”

    淡淡而威严之极的语气,从皇帝朱棣口中慢慢说出,一直昂然看着他神色的张灏,心中一紧,只感觉这一句话,就包含着一言九鼎的无上权威,从朱棣那酷似汉王朱高熙的长相看,倒也英气勃发,面相不俗,只是多少有些普通寻常,不过也难怪,他老子朱元璋,据说就容貌奇特,好像丑陋粗豪得很。

    “此地虽是游猎之地,但大军驻扎在城外,又是圣驾所在,我等又一身戎装,就如同那将士出征,这将在外,即使面见圣上,也可随身携带刀剑,面圣不跪。”

    “那你刚才为何其他人站着,你却坐着?”

    “行军打仗,最重要的就是保留力气,时刻抓紧时间休息,皇上既然未吩咐我等站着迎驾,那坐在地上有何不可,万一敌军来袭,没了体力,又如何护架杀敌。”

    侃侃而谈,附近所有人都已经听得呆了,没想到这个胆大之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胆量,敢在圣上面前诡辩,正跪在少年中最前方的邱义,早已忍耐不住的叫道:“哗众取宠,陛下,这孩子分明是目无圣上,巧言令色,这是在欺君啊!”

    皇帝朱棣饶有兴趣的没有说话,只是眼色却冷了几分,盯着张灏一眨不眨。

    “哼,陛下乃是征战沙场,所向无敌的统帅,这一生经历了大大小小上百场恶战,对于军旅之事了如指掌,又是胸襟宽广的一国之君,自能分辨一切,明察秋毫。”

    朱棣一时有些失笑,眼光顿时柔和下来,笑吟吟的看着张灏宁死不屈的德行,突然说道:“不用你这孩子激将于朕,朕问你,张玉是你何人?”

    这下张灏真有些措手不及,其实他哪里是在哗众取宠,只是不习惯给人磕头而已,另外确实另有深意,想借此引起皇帝的注意,好由此引起朱棣的兴趣,有机会的话,唤来过去谈话。

    但是这目光如炬的判断,却让他惊疑不定,只有下意识的大喊道:“本将名叫张灏,不敢提及祖父名讳,请圣上见谅。”

    “本将?哈哈。”皇帝朱棣仰天大笑,笑声有说不出的欢愉,看得张灏心中暗暗诋毁,反正如今你春风得意,大权在握,所有人都匍匐在你的脚下,自是心情极度愉悦,估计是不会为难于我了。

    朱棣笑了一阵,衣袖一挥,冷哼道:“平身吧。”

    “谢陛下。”呼啦一下,所有少年全都站起,一个个跪了这么久,自然全都腰酸背痛,只是不敢动弹分毫,只有强忍着身体不适,表面上却精神抖擞,好似久练操场的精兵强将。

    似乎今日皇帝的兴致不错,也没有理会张灏,只是背着手来回走了一圈,朗声道:“今日招你们前来,原本想查看下各自的武艺,是否有了些长进,只是如今大军刚刚出边,朕心中牵挂,也没了骑马游猎的兴致,朕就借此考校下大家,毕竟都是功勋武将的后代,对于兵事都是家学渊源,朕问你等,今次大将军邱福统帅十万大军,能否顺利击溃前朝余孽,大胜班师回朝!”

    “启禀陛下,小臣父亲一生戎马生涯,英勇善战,身边还有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为左、右副将,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为左、右参将,不但都是战功赫赫的名将,就是那十万精锐军士,都是百战无敌的勇士,此去北方,定能一举击败前朝余孽,大涨吾皇声威,扬我大明军威于天下四方。”

第一卷 豪门世家 第027章 语出惊人

    其实对于永乐皇帝朱棣来说,因其继承大统的方式,并非名正言顺,这一生最忌讳的,就是有人不守规矩,敢在任意方面稍有逾越,其人往往会罢官下狱,举凡面圣的大臣,就算不是在朝堂之上,也得规规矩矩的大礼参拜。

    比如汉王朱高熙,就曾在靖难之役救过他父亲的命,一时激动之下,朱棣还曾经说过,‘你兄长体弱,这未来继承大统,还得由你当之’。当时真是听的朱高熙心花怒放,往后日子更是拼了老命的冲锋在前。

    可是随着朱棣登基之后,对于这位无论是长相,气质,战功,还是性格都酷似他的儿子,却把当日一事抛在脑后,其中里面固然多种原因,但自古帝王家的传统,都是立长立嫡不立贤,以皇叔,皇长子身份(其时三个哥哥都已故去,朱棣排行第四,也算是皇长子)夺了侄儿皇位的朱棣,打着反叛旗号的理由,其中就有这一条,一登基更是全面恢复太祖朱元璋的国策,就是怕世人说三道四。

    考虑到太子朱高炽毕竟是长子嫡子,即使其人不为他所喜,又肥胖多病,腿脚又疾,还是顾虑到规矩和名正言顺,这才没有实现当日诺言,反而历史又一次惊人的相似,跟他父亲朱元璋一样,把希望寄托在孙子朱瞻基的身上,反而对于战功卓著的儿子朱高熙,先是把封地改为云南,接着也算是变相的软禁在京城。

    这自古就有刑不上大夫的说法,历朝历代都很少有大臣时刻跪着觐见皇帝,但从永乐朝开始,一直流传到清朝末年,凡是入宫见圣,或是平日撞见皇帝陛下,这跪倒连番叩首,就演变成了一种森严铁律。

    不过此时情形毕竟有其特殊性,一生戎马生涯的马上皇帝,对于面前这些后辈,尤其是年少的张灏,不管是出自怜惜,念着当年张玉为其战死一事,还是其他原因,心里反而很奇怪的没有见怪。

    对于张灏的辩解,但是非常赞许,确实如他所言,这行军打仗,哪有那么多的讲究,一群五大三粗的汉子,平日当着圣上面前,这口出粗言秽语的都是家常便饭,就是皇帝自身,气急了也会偶尔蹦出几句骂人的话。

    威严不是靠身份得来的,尤其是统帅千军万马,这身先士卒,能让手下誓死效忠,确实是靠真刀真枪,从沙场上一点点挣回来的,打仗时偶尔来几句脏话,反而能让目不识丁的兵士,更加体会到上位者的亲和一面,反而更能增加好感,演变成崇敬亲近,最终深深的盲目崇拜。

    刚才当先抢着说话的,正是征夷大将军,十万大军的统帅,总兵官淇国公邱福的嫡子邱义,此刻一本正经的说完,听得朱棣面带微笑,微微点头。

    邱义不远处的朱勇忽然踏前一步,双手抱拳,神色恭敬的道:“陛下,邱福老将军虽然英勇善战,但其人性格朴实和善,为人却是忠厚长者,深为我等小字辈崇敬钦佩,但为帅却缺乏谋略,此一战,应该是连番遇敌,几经苦战,甚至是徒劳无功,即使是胜,恐怕也是惨胜。”

    不管是和邱义之间起了嫌隙,想借此恶心他一下,还是真的了解兵法情势,朱勇在打仗这方面,确实家传渊源,此时分析的倒也颇有道理,听的朱棣面色虽然平静,心中却深深的叹息。

    这些年来,自从靖难之役开始,朱棣能凭借北平这一隅之地,几万兵马,就打得南军将近二百万人一败涂地,其中自然是因将士勇猛,人人效死,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却不能忽视,那就是相对于朱棣这方,麾下虽然有几十员勇猛善战,精通实战的将领,但在那时代却都算不上什么战功赫赫的名将,这明朝初年,跟随太祖朱元璋起家的那些位开国功臣,哪个不是将星闪耀,身经百战的传世名家。

    只可惜,等朱棣起兵之时,那些猛将谋士都已经被杀戮殆尽,建文皇帝手下,根本没有能独当一面的统帅了,以至于成就了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燕王手下,成为新一批的开国将领。

    唯一能称得上良将的,就那么寥寥几位,其中张玉陨落,朱能病故,对于朱棣的打击最大,而此时的皇帝朱棣,身边其实已经没有几个可用之人,老的老,死的死,人才渐渐凋零,真能独挡一面的,就只剩下英国公张辅,黔国公沐晟,淇国公邱福等人了,出于皇帝自身考虑,他并没有启用威名远扬的张辅和沐晟,反而开始有意识的限制他们手上兵权,最后只剩下为人老实忠厚的邱福,其实也是无奈之下的抉择。

    对于朱勇的反驳之言,听得邱义心中大怒,赶紧又说道:“陛下,这些年来,那前朝余孽早就被我大军打得一败涂地,人人士气低落,如今只是一群跳梁小丑,空有几万铁骑而已,哪是我精锐之师的敌手,小臣父亲多年来,一直追随于陛下麾下,可以说是身经百战,精通兵法,而此去北方,定能设计追踪到其巢穴,一举击溃其王室所在,为陛下彻底平定北方,立下汗马功劳。”

    他的这番话,别人自是听得连连点头,都能多少听出,其邱义的话中,已经带出其父亲这次出兵的深思熟虑,估计邱福将军的计划,就是侦骑四处,打探出前朝余孽的主力所在,然后一举聚而歼灭。

    毕竟对手都是骑在马背上的民族,行动飘忽不定,很难正面决战,而明军则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以往多次北伐,就是因为在茫茫大漠中,很难找到敌军的大部队,以至于空耗粮草,几次无功而返。

    就是接战,顶多是占得一些便宜,往往蒙古铁骑连番失利下,就远远避开,根本不能大量杀伤其元气,根本就追击不上,只能望着大漠草原长叹,而几次大胜,都是因为快马行军,冒着粮草耗尽的风险,大军深入大漠,追踪到其王室驻扎的地方,出其不意之下,才取得空前胜利,或者分兵几路,穿插在草原上迂回行军,一点点吃掉小股敌军,最后挤得其主力被两方包围,才能取得大胜。

    比如当年大将蓝玉的成名之战,就是率十万人深入无边沙漠,途中甚至差点因为缺粮断水,导致全军覆没,结果却在最绝望之时,竟然遭遇沙尘暴而迷了路,阴差阳错下,竟然走到了元朝皇帝的行辕几里地外。

    也是活该对手倒霉,早就知道蓝玉出关的消息,因不敢正面决战,而把所以部落主力聚集在沙漠深处,又因为这铺天盖地的沙尘暴,不管是皇帝大臣,还是酋长武将,全都认为蓝玉所率领的大军,不可能在继续前进,因为放松警惕,就连在外面警戒的骑兵,都躲到帐篷中喝酒吃肉,其结果。

    当然是大意之下,被明军杀得全军覆没,不但斩杀蒙古骑兵无数,还擒获几百名王室宗亲,嫔妃大臣和几万俘虏无数牲畜,就连皇帝玉玺,金银印章,宝玉等无数收刮自中原的财宝,全都被蓝玉缴了去,这一役,蓝玉马上名震天下,而那黄金家族最后一点血脉,元帝脱古思帖木儿带着儿子跑到更遥远的西北方,糊里糊涂的被昔日部下杀死,从那以后,昔日威震世界的蒙元帝国,就此四分五裂。

    “追踪敌人主力?”张灏低头沉思不语,不由得有些挠头,对于军事他自然是一知半解,但毕竟有自身优势,老是觉得事有蹊跷,隐隐约约好像有点想起关于这次北伐之事的记忆。

    朱棣没有言语,只是面无表情的沉思,其他少年一见,赶紧抢着发言,尽管人人绞尽脑汁,有的用词绚丽多彩,有的话语精简干练,有的别出心裁,更有的说的夸夸其谈,天花乱坠,把怎么行军,怎么遇敌,什么地形地貌,敌军优势劣势,巨细无遗的说了出了,倒也颇有几分名将风采,显然曾经在这方面下过苦功的。

    朱棣频的点头,不知不觉中,神色带着几分赞许,看的其他少年精神一振,更加说的兴奋无比,不过虽然大家众说纷纭,但结局却莫衷一是,无不对取胜把握十足,顶多是过程不一,有的说徒劳无功,有的说几番曲折后才获胜,有的干脆说一战而定胜负,更有的说大军火器犀利,先小败于敌军,在诱敌人大军前来,摆开阵势,肯定能杀得敌人大败亏输。

    突然,一个冷冷的声音传来,语气急促,瞬间平息了众人热血沸腾的局面,听得人人呆若木鸡,不敢置信的盯着那个人。

    “都给我闭嘴,都是纸上谈兵,不足为信,敢问陛下,您是否刚刚命人飞马赶去追赶大军,亲自写了圣谕,里面提到一句至关紧要的警言。”

    众人全都一头雾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跟着大怒,不要却看到皇帝陛下突然神色一变,表情冷厉,狠狠的盯着那个狂妄小儿,质问道:“你是如何得知此事的?说。”

    张灏丝毫不惧的瞪着皇帝,石破天惊的叫道:“皇上,还请您马上火速派人传令,迅速追上已经出边北伐的大军,命淇国公邱福大将军暂停前进,否则,那十万大军的结局,恐怕就要落得个全军覆没。”

第一卷 豪门世家 第028章 三件大功

    这一声稚气十足的喊声,顿时语出惊人,听得在场的勋贵少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