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话分两头,不说拔灼如何说服他家老头子同意大唐在草原上筑城,却说大唐长安。
    这一日李世民正在御书房处理公务,却听宫人来报说工部尚书武士彟有事求见。
    对于这个当年全力资助过李家的‘功臣’,李世民自然没有不见的道理,于是放下手里的事情,命人将武士彟叫了进来。
    结果,让李世民不解的是,这个昔日的功臣进了御书房之后二话没说,直接就是一脑袋杵到地上:“陛下,臣有负圣恩,特来向陛下请辞,望陛下能够免了臣工部尚收的职务!”
    李世民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是武士彟在放刁,结果盯着老武头看了半天,发现这老家伙似乎并没有放刁的意思,好像是真的不想干了。
    不知其原因的李世民大感奇怪,于是沉声问道:“武尚书,此言是何意?把原由细细说来,若是合情合理,朕可以准你辞官。”

第三五五章 砸脚了(上)
    武士彟叹了口气,神情莫名:“陛下,今天上午臣收到了逍遥候送来的新制钢铁,虽然其品质不如百炼精钢,但成色依旧很好,用来打制刀剑再好不过。”
    李世民没有接话,如果事情真的这么简单,武士彟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辞官不作。
    而事实证明,李二陛下的判断是无比正确的,老武果然是在先扬后抑,那莫名的神情很快转成痛不欲生:“可是陛下,那个混蛋送来的是一块完整的钢锭,两千斤一块的钢锭啊,那东西臣想了无数办法,可就是切不开啊,只能眼睁睁看着上好的一块好钢,就那么放在那里。陛下,工部尚书之职臣是干不了了,您,您还是把臣开革了吧!”
    武士彟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把李慕云骂了个狗血淋头,如果不是因为朔州太远,估计老武现在已经杀到朔州找某人拼命去了。
    李世民本就有了一些思想准备,不过在听完武士彟的哭诉之后,也是哭笑不得。
    钢锭这东西既然李慕云能弄出一整块的,那就能弄出小块的,之所以没有,想来也是在耍小脾气,故意跟自己怄气,只是这一来一回苦了在当工部尚书的武士彟。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李世民笑着对武士彟说道:“武爱卿,此事朕已经知道了,等回头朕会下旨警告逍遥候,下一批钢锭一定全部让他送小块的过来,你看如何啊?”
    “陛下……”
    “好啦,武爱卿先回去吧,你也是朝庭的老臣子了,没有必要跟年轻人一般见识嘛!”李世民怕武士彟提出什么不合事宜的要求,打断了老武,草草便将他打发了出去。
    等到武士彟出去了,这位皇帝陛下才气呼呼的一拍桌子:“真是岂有此理,李慕云到底想要干什么,莫非真的以为朕的钢刀不利?!”
    没人说话,所有人都躲到一边,就连李世民的心腹太监也躲的远远的。
    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李世民这话绝对只是喊一喊,发泄一下,毕竟‘天子剑’还在某人手里呢,如果皇帝陛下真的生气了,怎么可能不把剑收回来。
    另外就是关于长乐与李慕云之间的传言了,天知道这事儿是不是真的,万一是真的,那这事儿可就是老丈人和姑爷之间的家事,其他人都是外人,自然没有必须掺和进去找不自在。
    果然,伟大的皇帝陛下喊了半天,最后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连罚俸之事都没提,只是写了一道斥责文书,盖上私印以三百里加急发了出去。
    在场看着的太监、宫女一个个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这完全就不是对待臣子的方式,如果是一般的大臣敢这么干,估计至少也会落个丢官去职的下场,而李慕云呢,只是被骂了一顿了事。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李慕云有这样的待遇固然有受宠的成份在时面,可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在李渊身上,毕竟这小子是老李头儿的干儿子,如果李世民把他处理的狠了,弄不好会惹的自家老子不开心。
    所以在一些可大可小,不涉及原则的问题上,李世民往往都是高拿轻放,以警告为主。
    当然,这也与李慕云基本上不惹大事儿有关系,他搞出来事情除了杀韩瑷那次之外,基本上都是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小动作,也就是传说中的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让人想罚他也没有办法。
    不过李世民也不是没有办法修理李慕云,写信骂了他一顿之后这位皇帝陛下又觉得有些不解气,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一道圣旨又发了下去:太学玄级丁班学生全都去朔州勤工俭学,由李慕云专门负责,钦此!
    这道圣旨一下顿时有人欢喜有人愁,愁的是那些学生的家长,你说好好的长安不让待,非得去什么朔州,那地方地处边境,听说常年打仗,孩子去了还有命回来么?
    喜的是那些学子,所谓每一个少年都有一个伟大的梦想,诗与远方正是他们无比期待的东西,没想到这次竟然全都得到了,如果说不开心那可真是扯蛋了。
    至于说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李慕云,没人会在乎他的想法,李世民不在乎,长孙皇也不在乎,满朝文武事不关已更不在乎,所以这个圣旨连中书都没有过,直接就发了下去。
    ……
    朔州,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刺使李大人突然抽风了一样,把全府所有的官道都封了一半。
    每天无数或来自薛延陀,或来自契丹的牧人拿着工具将那一半被封的路全部翻开,然后找来土石垫所谓的‘路基’,而在路基被修好之后,立刻就有人用那种灰不啦唧的东西覆盖到上面,抹平之后再盖上草帘子。
    没人知道那位刺使李大人到底在干什么,但是有一点他们都知道,这些前来干活的异族人每天都有工钱,一个月下来每人至少一百五到两百文钱。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毕竟此时的大唐斗米才四、五文,两百文钱可以买四十斗米呢。
    所以工程没开工三天,府衙的大门就被百姓给堵上了,群情激愤的百姓嚷嚷着要见刺使李大人,要李大人给他们一个说法。
    蒋仁彬等人劝了几回都没有劝回去,最后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去找到李慕云:“大人,您快出去看看吧,百姓已经闹起来了,您如果再不出面,事情怕是要控制不住了。”
    “控制不住?有什么控制不住的?”李慕云正把头埋在故纸堆里画着什么,见到蒋仁彬急的一头汗的样子,愕然问道。
    “大人,百姓觉得你宁可雇佣异族,也不让他们参与修路就是不公,百姓也想要参与。”蒋仁彬解释道。
    李慕云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眼老蒋:“老蒋,我说你有病吧?就这事儿你也来找我?百姓要参与就让他们参与嘛,谁也没说不让他们干!”
    “可是,可是您当初不是说用异族的么?”蒋仁彬有些郁闷的说道。
    “我是说用异族,可是我也没说只用异族,当初说这话的时候咱是怕百姓不想怕苦不想干,现在他们想干,那就让他们加入嘛,正好也可以快点把路修完。”李慕云最后看了老蒋一眼,然后又把头扎进桌上的一堆图纸里面,闷声说道:“行了,你快点去办事儿吧,谁想参加就让他们到自己的里正那里去报名,然后就去上工。”

第三五六章 砸脚了(下)
    不得不说,筑城这种事情还真不是人干的活儿,就算是有六本学位证书,也不会让事情变的容易多少。
    城市的排水设施,道路设计,城墙的防御设施,城内的结构布置等等等等,这些东西让李慕云焦头烂额,每天忙的昏天黑地分不清东西南北。
    新城的设立位于草原南阴山之北,一条蜿蜒的河流自城中穿过。
    这是苏烈选定的地址,也是李慕云认为十分合适筑城的地方。
    有河流经过,可以满足城中饮水用水的问题,还可以解决护城河引水的问题,背靠阴山可以避免来自于身后的攻击,这样就算是薛延陀人想要发起进攻,也只能从东、南、西三个方向,不会有合围的情况出现。
    可是想法虽好,他们却需要面对一个很严肃的问题,选定的位置根本不适合筑城,因为河流的关系,那里到处都是沼泽,地面过于松软,三锹下去就能见水,这样的情况别说是筑城,就算是地基都打不下去。
    接着再说排水,这里位于阴山脚下,夏季的时候每次大雨河水都会暴涨,如果在这里筑城,就算是城筑起来了,每到夏季也会让整座城池泡在水里,排水什么的完全不用想,能做到不倒灌就已经是万幸了。
    更何况这里位置靠北,每到冬季北面的寒风足以将地面冰封到三尺以下,这样的情况筑城的难度无疑会成倍的增加,单就地基来说,怎么也要弄到六到八尺。
    这可是要了亲命了,李慕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面对这样的一个情况,现在别说让他一年把城建起来,就是两年也不可能。
    苏烈也有些发懵,按道理说他选择筑城的地方并没有错,如果能把城建起来,必然可以扼守住薛延陀人自阴山南下的通道,但他们面临的问题是时间根本不够用!
    郁闷,很郁闷,为了这件事情,李慕云将苏烈、纨绔四人组、王杰、房遗直还有苏婉晴、公孙兰等人全都叫了回来,大家坐到一起把问题摊开了,集思广益共同想办法。
    程处默顶着一脸的胡茬,听了李慕云提出的困难之后大咧咧的说道:“俺还当有什么大事情,不就是时间不够么,时间不够拿人凑啊,咱们现在有得是人,多派人不就好了。”
    尉迟宝琪难得的与程处默站到了同一战线,十分赞同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就是,实在不行老子去草原上抓,那些薛延陀人跟草里的蚱蜢似的,多的数不清,多抓一些回来不就有人干活儿了。”
    苏烈见这两个家伙越说越离谱,不由瞪了他们一眼:“行了,你们两个少说几句,这都火烧眉毛了,就别出妖蛾子了。”
    面对苏烈的鄙视,程处默梗着脖子说道:“呃……,将军,这可不是妖蛾子,咱们这里不是有一万多的薛延陀人么?还有近两万的契丹人!把他们直接调过来,一个月没有把地基地好就全部杀头,俺就不信他们干不完。”
    “不行,事情不能这么干!”李慕云拧着眉毛说道:“大哥的手下毕竟只有三千人,这些人还要应付一些突发的事件,所以我们根本没有人手来实施强制手段。”
    尉迟见自己和程处默的办法行不通,灵机一动说道:“慕去,实在不行你就再写一封信,让那个拔什么拔的再给咱们送几万战俘过来?”
    “拉倒吧,你当那个拔什么拔是什么人?估计那小子现在已经恨我们恨的要死,怎么可能再派人来帮我们,想点靠谱的主意不行么?”柴令武翻了个白眼,损了尉迟一句,然后说道:“慕云,依我看,咱们不如换个地方,草原这么大,干啥非得在这里筑城呢?你说是吧?”
    “切,我当什么好主意,换个地方这话老子也会说!”程处默一脸的鄙夷,大有老子裤子都脱了,你就给老子看歌舞的味道在里面。
    “那你说怎么办,找十几二十万人来根本不可能,就算有那么些人,咱们也不敢用,不换地方,还怎么在余下这半年里边把新城建起来?”柴令武有些急了,跳起来瞪着眼睛吼道。
    李慕云看着纨绔四人组,杀人的心都有了,这几个家伙就没有一个靠谱的,叫他们来出主意本身就是最大的错误。
    而就在此时,一边的公孙兰说话了:“老三,为什么你不试试向陛下说明情况呢?你把我们需要面对的困难都给陛下解释清楚,相信陛下不会坚持让你在一年之内完工的。”
    “不可能的,我……”李慕云尴尬的摇了摇头,苦笑说道:“如果早半个月这么跟陛下说应该没问题,但是现在嘛……难!”
    是啊,可不是难么,刚刚给皇帝陛下送十几块大铁坨子的李慕云心里十分清楚,眼下长安那位估计正憋着坏,等着找他麻烦呢,如果在这个时候说自己不能在一年之内完成筑城的任务,估计少得不一顿板子。
    以前总是听人说什么害人终害已,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现在看还真是‘古人诚,不欺我也!’
    尉迟是个急性子,是不耐烦的就是坐在一起开会讨论,听到最后索性跳起来:“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依老子看,不如这城干脆就别建了,咱们直接弄点人,去草原上杀他个片甲不留,把薛延陀人都赶走不就行了,以后也就不用筑什么城了。”
    苏烈实在听不下去尉迟的唠叨,一拍桌子:“尉迟,若是再要胡说,你可别怪本将不讲情面,以军法治你!”
    “我……”尉迟宝琪被说的哑口无言,吱唔了半天郁闷的蹲到一边画圈去了。
    一屋子的人也都是面面相觑,不知道应该如何应付眼前的局面。
    毕竟李慕云在长安的时候可是答应皇帝一定会在今年筑起一座新城,如果不能完成任务那就是欺君之罪,到时候少不得又是贬官丢爵,弄不好被发配岭南也说不准。

第三五七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良久之后,李慕云双眼扫过房间中的众人,叹了口气说道:“算了,这件事情就先这样吧,大家先回去,该忙什么忙什么吧。”
    “可是建城的事情怎么办?总不能就这么拖着吧,我们的时间可不多了。”苏婉晴关切的看着李慕云,显然是在为他着急。
    而李慕云则是对苏婉晴笑了笑,安慰她道:“办法总比困难多,我这几天再想想,说不定就能想出来呢。”
    苏婉晴默默的看着李慕云,她很清楚,如果能想出办法早就已经想出来了,而既然到现在还没有想出办法来,那么基本上就不会有任何可以解决眼下问题的办法。
    时间,一切是时间在做怪,如果不是时间卡的紧,哪怕是有两年的时间,这件事情也都有缓和的余地。
    ……
    山寨之中,李渊的住处,李慕云抱着两坛子存了一年的‘闷倒驴’敲开了房门。
    “嗯?怎么是你小子?你不是这段时间在忙着筑城的事情么?”小老头儿看到李慕云有些意外。
    但李慕云却并没有回答老李渊的问题,只是把酒坛子放到一边的桌上,拍开上面的封泥,打开封纸,倒了两碗酒出来,然后才笑着说道:“爹,今天我是来跟您道别的!”
    “道别?你小子又要去哪?”小老头儿拧着眉毛看着李慕云:“常言道,父母在不远游,你小子这一天到晚的不着家,是不是有些过份了。”
    “嘿嘿,爹,我也想在家待着,可是……皇命难违啊!”李慕云重重叹了一口气,把一碗老酒直接灌进了肚子里。
    他现在是真的没招了,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找老李渊想办法。
    可是有些话他又没办法直说,一年多的时间接触下来,他已经知道了自己捡来的这个老头儿是什么性格,直说一定会被这小老头儿先是一顿鄙视,然后再一顿臭骂,最后还什么也没有得到。
    所以不如换一个方式,把自己摆到一个弱势的位置,装成痛不欲生的样子,借起勾起小老头儿的兴趣,然后再痛陈因果,表示自己的无限委屈,让小老儿有一种救世主的感觉,这样一来就可以把问题轻轻松松解决掉。
    当然,这样做显的有些缺德,多少有骗老头儿的意思,但是没办法,谁让小老头儿就喜欢这个调调呢,李慕云不过是投其所好罢了。
    而事实证明,李慕云的计划果然成功了,李渊皱着眉头看了他一眼:“皇命难违?老二又让你干啥了?”
    “也没让我干啥,就是,就是让我一年之内在草原上筑起一座城来。”李慕云叹了口气,并没有说这事儿是他自己找的。
    “一年筑一座城?开什么玩笑?”不知其中过程的李渊面色微冷。
    “其实一年筑一座城也没啥,您老想必也知道咱们那个水泥的功能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倒是可以完成。”李慕云再次倒了一碗酒,喝了一口继续说道:“可是现在的问题是草原上的地理环境有些复杂,这不是水泥的功效可以解决的。所以城我估计是筑不起来了,这几天正打算向皇帝陛下说明情况,想必皇帝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会把我流放吧!”
    “把你流放?”
    “对啊!所以今天我是特地来找老爹你告别的,以后我不在了,您老一定要注意身体,这酒别喝的太多,肉也少吃点,那东西吃多了对身体不好;还有啊,这北方天冷,如果有机会呢,我劝您还是回长安吧,至少身边多少也能有个人照看不是;另外……”
    “行了,打住!你小子这是干啥?交待后事呢?老子我还没死呢,什么时候轮到你交待后事了?!”小老头儿被李慕云说的有些激动,拍着桌子跳起来吼道。
    “义父,我爹娘去世的早,在这个世界上也没什么亲人。”李慕云看着有些激动的老李渊,面现悲戚之色:“如果不是有幸遇见了您,如果不是您这一年多来的照了,估计我现在骨头都烂了,所以爹,今后儿不在您身边,您一定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