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楚臣-第3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寿州军的伤亡更大,但在淮阳山东北坡,寿州军能调动的人马、物资,可以说是在棠邑兵的十倍之上。
徐明珍很显然愿意以两到三倍的伤亡代价,换下这场寿州绝不能输掉的会战。
只要是人,皆有向生畏死的本能。
北侧河谷的拉锯战事日益激烈起来,南侧山寨发动底层贫民、奴婢开库放粮、分配田地,热情劲没有怎么消退,大体还能照常进行,但征募入伍的丁壮却急速减少。
韩谦之前在沈家集附近集结马步军有八营五千战卒,另编三营两千辅兵,其中逾四千人马是过去二十天内征募过来,平均每天有两百多人应募入伍,但从寿州军逼近乌金岭起,每日应征的人马,仅有三五十人不等。
元月二十二日,梅塘山脚的河滩大营建造差不多,寿州军逾两万主力兵马都从外围进驻过来,从正面对沈家集防塞的进攻,也终于发动起来。
一辆辆笨重的盾车、冲车、偏厢车在将卒的簇拥下从营寨后推出,在逼近沈家集防塞更近的距离结阵,一队队民夫被驱赶过来,在洞屋车的掩护下,冒着棠邑兵从栅墙后抛砸过来的石弹及天寒地冻开挖壕沟,将分开造好的旋风炮部件运上前阵组装起来,朝对面的栅墙轰砸过去。
洞屋车简单的说,就是将厚木打造的屋架子放置到车轮上,推到前阵。
将卒可以藏在其中躲避箭矢射击以及散石弹的抛射,民夫也能直接藏在洞屋车之下,修造工事。
当然,重逾上百斤的石弹,经重型旋风炮从四五百步外轰砸过来,洞屋车也会被一砸即散。
不过,双方的前期对峙,都是尽可能集中力量轰砸对方的旋风炮,以便在战场之上获得更大的优势。
棠邑兵将旋风炮放置在栅墙后,有栅墙掩护遮挡,无疑要占更大的优势,但寿州军不计伤亡的拼消耗,特别是将征用来的精壮民夫完全当成消耗品的推到前阵时,整场战事对棠邑兵来说,也变得异常残酷、血腥起来……
……
……
往年金陵城每到元月下旬,天气便差不多会暖和起来,但昨夜北风呼呼刮了一夜,天亮起来看天穹阴霾,似乎又有要下雪的征兆。
年节前后已经降了好几场雪,元月下旬的初春时节,河冰竟然没有消融的迹象,冷得人都恨不得将家里的衣物都穿在身上,现在眼见天色又像是要下雪的样子,真是见了鬼。
参加过新婚夫妇都缺席的大婚典礼之后,老爷子韩文焕终究没有留在历阳,而是与韩道铭、韩道昌以及其他韩家子弟返回金陵城。
韩谦率棠邑兵精锐直接穿插到淮阳山深处,想着趁难得的时机,从根本上扭转淮西的对峙局势。
这时候韩家在金陵最需要做的,又或者说能做的,第一是尽一切影响,敦促荆襄、淮东以及李知诰亲自驻守舒州的左龙雀军在各自的防线上,对梁军及寿州军展开反攻。
只要这样,才能更多的牵制住敌军,才能有效缓解棠邑兵所承受的压力,最终成功在淮阳山腹地立足。
第二个则就是要防备朝堂之内有人暗中扯后腿。
杨元溥登基以来,除了登基大典以及两次皇后册封大典之外,都没有再上过朝、参加过廷议的韩文焕,这次从历阳返回金陵,一个多月来但凡延佑帝及太后召集的大小廷议,不管身体多虚弱,都着韩道铭扶着他参加。
韩文焕即便没有正经的职事差遣,算是致仕在家休养,但他封侯后还加授太子太师衔,同时又是黔阳侯、棠邑行营都总管韩谦的祖父、是户部尚书、参知政事韩道铭的父亲,他坚持要撑着老迈的身子骨参加廷议,为大楚社稷贡献最后一分心血,无论延佑帝还是太后,抑或是包括沈漾在内的政事堂诸公都不能公然阻拦。
非但不能拒绝,廷议上还得赐座,享受与寿王杨致堂、宰执沈漾同等的待遇,延佑帝及太后才算是对得住功勋重臣。
韩文焕参加廷议时也不怎么说话,但只要他在,依老卖老也是一种无形的威慑。
至少郑榆、郑畅、张潮、杜崇韬、周炳武等人都不会想着跟一个年近八旬、看上去随时会激动得气死,背后却又有整个韩家及叙州、棠邑支撑的老头在朝堂之上起什么激烈的争执。
韩文焕代表韩家,与韩道铭代表韩家站在朝堂之上,对人心的微妙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除此之外,韩文焕也是隔三岔五跑到寿王府找杨致堂喝茶。
杨致堂目前乃是宗室之中最重要的人物,但论辈份仅是延佑帝及信王的远堂兄弟,他面对韩道铭或许不需要太客气,但在韩文焕面前却也只能以晚辈自居。
韩文焕如此作为,至少保证金陵城内过去一个多月内,没有对棠邑明显不利或者遏制棠邑的政令发出,也保证寿王府与棠邑的盟约在这节骨眼上没有出现什么裂痕,淮东及淮西禁军对钟离、泗州的梁军、对巢湖以西的寿州军,虽然没有展开更积极的攻势,但也没有在这节骨眼上故意的收缩兵马。
只是现在都元月底了,还一副天寒地冻的样子,实在叫人担忧。
韩文焕一早起来,就站在院子抬头看到,见韩成蒙从后面走进来,说道:“往年这时候,即便溪河上的冰没有消融,也要变薄许多——家家户户都要揪着顽劣子弟的耳朵,嘱咐不要跑到河冰上去——今年开春或许真要比往年延后十天半个月呢……”
为确保淮东那边不会在这个节骨眼眼,恶意将兵马从防线收缩回来,这两次押送往淮东的钱粮,都是韩成蒙亲自负责。
他也是昨天刚从扬州回来,听祖父如此感慨,也知道是在担忧什么。
照往年的情形,现在即便河冰没有完全消融,只要变薄一些,便能叫棠邑水军战船破开河冰,直接进入巢湖以西、以北的上游河道,形势就会对棠邑变得有利。
虽然在夏秋雨季来临之前,龙潭河这些溪河上游河道水位很浅,棠邑水军战船要直接与进入淮阳山腹地的棠邑兵取得联络很难,但棠邑步水军协同作战的能力极强,哪怕是进入这些河流的下游河沿河夹攻,也能迫使寿州军投入更多的兵力去封锁、截断这些河道。
这就将极大缓解突袭兵马在淮阳山里所承受到的压力。
这也是最初拟定的作战方案时,所考虑进去的因素。
然而今年初春的气温要远远冷过往年,也就是说出现意外的因素了。
韩谦率孤军深入敌境作战,最怕出现意外因素。
目前,徐明珍不仅在皋城境内经集结逾三万精锐兵马,还命令温博放弃滁州城外围的防寨,要他将更多的兵马集结起来,往滁州西翼转移。
徐明珍如此命令,显然要进一步以巢州城为核心,加强淮阳山以东区域的防线封锁,然后以便他在淮阳山的北面,利用优势兵马将棠邑兵突袭兵马耗尽。
“还好朝廷诸公还是识大局的,淮东那边也没有拖什么后腿。”韩成蒙感慨的说了一句。
“他们哪里是识大局,仅仅是不敢想象韩谦在淮阳山兵败之后的破败局面罢了。”韩文焕捋着雪白的长须,说道。
“要是能说服新津侯李知诰及周数从舒州、随州出兵就好了。”韩成蒙说道。
“这没那么简单,除非答应他们的条件……”韩道铭这时候从院子外走进来,接过其子韩成蒙的话头,说道。
“他们提出什么条件?”韩成蒙听父亲如此说,当然想到晚红楼那边多半给父亲递了消息,急切问道。
……
……
“棠邑兵在乌金岭河谷殂击虽然打得极为顽强,但在寿州军从河谷正面展开大规模进攻,十二三天时间就累积伤亡已经超过两千人;要是将其从浮槎山一线往北穿插之时算起,棠邑兵累计伤亡也不会低于三千五六百人——即便韩谦进淮阳山鼓动贱民入伍,但对比棠邑兵从滁州、浮槎山出动的突袭兵力,这个伤亡已经是不低了。虽然寿州军的伤亡更为惨重,但寿州军在内线调集人马众多,轮番上阵,也能将伤病将卒及时撤到后方去,使得前方将卒的士气还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目前在乌金岭北麓集结超过三万兵马,也越打越强。照我所见,这样的严寒天气再持续十天半个月,棠邑兵再精锐,韧性再强,再多累积两三千人的伤亡,也不可能再支撑下去……”
慈寿宫的大殿下,烛光明灭摇晃着,也不知道微风从大殿的哪个缝隙间窜进来,姚惜水她们有织造局潜伏到淮阳山东北麓的暗探随时传回最新刺探得的信息,她现在对韩谦率棠邑兵精锐穿插突袭淮阳山之事,已很不看好最终的结果。
当然了,她这次难得的没有幸灾乐祸。
“今天的倒春寒也真是冷啊,走出去都还冻手冻脚的,宫里的池塘还冻得结结实实,更不要说长江北岸的溪河了,”春十三娘秀眉微拧着说道,“黔阳侯韩谦对今年天气的变化应该是误判了。要是这鬼天气,还能像往年那般如期回暖,不仅棠邑水军能在巢湖以西发挥优势,吸引敌军外,南淝水河冰解冻后,即便在雨季来临之前水势不会多大,但也会极大压制寿州军从下游发动的进攻……”
“你们在这里忧天忧地,难不成韩谦这次在淮阳山损兵折将,甚至最精锐的那一部分棠邑兵被徐明珍歼灭掉,不正是你们所期待的事情吗?”王婵儿慵懒的倚坐在华丽的凤榻之上,美眸斜瞥着坐在对面的吕轻侠、姚惜水等人,慵懒的问道。
“你也知道我们身负家亡国灭之恨,并非是要与你为难,或与陛下过不去,也并非想对大楚不利,事实上我们比任何人更不想看到大楚社稷毁于梁军之手。”
吕轻侠不喜不恼的看过来,说道。
王婵儿不屑的一笑,说道:“你此时拿这话宽慰我没有什么用,还是想着怎么去应对棠邑突袭兵马被徐明珍歼灭后的情形吧……”
“黔阳侯此次轻举妄动,受挫或在所难免,但其精锐兵马在叙州时就惯于山地作战,护送他逃回棠邑,应该问题不大,即便如此,棠邑兵这次也会元气大伤,”吕轻侠说道,“不管朝堂诸公以往如何猜忌黔阳侯,此时却不敢想象黔阳侯兵败身亡的局面,故而太后此时使知诰前往随州,都督郢随邓襄均诸州军事,统领左武卫军及五地州兵出荆北三关,杀入霍州西部,为黔阳侯以牵制寿州军主力,相信朝堂诸公必不会反对……”
天佑帝后期就有意限制统兵大将的兵权,除授防御使、行营都总管等节制地方权柄之外,不再设对地方掌控权力更大的节度使一职。
这也是延佑帝登基以来承继先帝的一个惯例。
吕轻侠即便与郑氏暗中达成交换防区的交易,但也不可能轻易能使李知诰以节度使的威权,全面执掌襄北五州的军政事务。
不过,目前李知诰率部从桐柏山、淮阳山之间的缺口出兵,杀入霍州西部,为被困淮阳山里的棠邑兵牵制更多的寿州军,看起来时间上已经有些来不及了,但对他们来说,却是李知诰直接以都督诸州军事,掌握襄北五州地方兵权的一个极佳机会。
“哀家人微言轻,即便力荐新津侯,陛下与朝廷诸公也不会听哀家的。”王婵儿慵懒地说道。
朝廷诸公又不傻,韩谦在淮阳山里未必能撑得过半个月去,而现在下旨调李知诰都督襄北五州军事,怎么也要一个月后才有可能将襄北五州的州兵集结到应山县、礼山县,之后再从九里关、平靖关、武胜关杀入霍州西部,那得到驴年马月?
倘若仅仅是调左武卫军先行杀入霍州西部,有都指挥使周数统领便可,何需李知诰去都督襄北五州军事?
照道理来说,李知诰在舒州,率左龙雀军直接从庐江防线上出发,杀往巢湖西岸地区,才更能替棠邑牵制住寿州军。
当然了,王婵儿也能猜到吕轻侠或许以此作为出兵的条件,暗中与韩家谈妥一笔交易,但她王婵儿何苦去趟这浑水?
难不成她真就是言听计从、诸事都受她们摆弄的傀儡不成?
“李皇后被贬入明阳宫后,宫殿阴潮,肌肤起了很多红疹,担心传染给二皇子,太后前段时间还特地关照将二皇子交给新入宫的赵贵人负责照顾,”吕轻侠说道,“说实话,才呓呓学语,都还不会走路的小儿,相貌长得周正,即便身上突然多出一两个胎印,李皇后被贬后神智昏乱,多半也不会分辨得了吧?”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王婵儿猛然站直起来,美眸像寒刀一般盯住吕轻侠问道。
“我是说赵贵人照料的二皇子,大腿左里不知怎的长出一颗香头大小的红痣,我想李皇后多半不会在意这事。”吕轻侠说道。
“你们将二皇子接过来,由哀家亲自扶养,其他事哀家都可答应你们。”王婵儿按住凤榻扶手的手都禁不住微微颤抖起来,盯着吕轻侠的眼睛说道。
“那也得太后下旨,我们才能遵旨行事啊。”吕轻侠微微躬身说道。
第六百一十一章 凌汛
从诸部抽调出来,随韩谦穿插进入淮阳山的兵马,可以说是棠邑兵精锐中的精锐;外界从追随韩谦出兵的棠邑诸将阵容,也能确认这点。
难以想象这七八千精锐兵马要是在淮阳山中遭受到不可弥补的重创,会对江淮局势造成怎样的动荡。
虽说韩谦在出征,签署军令,将上万精壮民勇征入军中,使得滁河及浮槎山防线上的将卒人数甚至有所增加,但统兵作战从来都不是点人头。
贵在精,不贵在多。
淮东局势已经万分艰难,要是淮西好不容易稳定住的局势再起变化,还让不让金陵城的王公大臣搂着姑娘睡个好觉了?
谁都知道李知诰不将兵力从防线收缩回来,就已经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他没有义务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为黔阳侯不打招呼的独断专行与剑走偏锋,不计伤亡的派出嫡系精锐去强攻敌军的防线。
想要,就要拿出足够诱惑的条件来。
也许是慈寿宫与韩家难得的再度站到一起,又或者是诸多王公大臣不想再玩心跳,加封李知诰以兵部侍郎兼领随、舒两州刺史,都督舒随郢邓襄均诸州军、左龙雀军都指挥使,节制左武卫军的圣旨,元月的最后一天就传到舒州。
作为条件,不能等到随郢邓襄均诸州兵都集结到应山县、礼山县之后再有行动,需要周数接到圣旨后就率已经进驻应山县、礼山县的左武卫军数千精锐,立即从武胜关、平靖关往淮阳山西北麓挺进,尽可能第一时间将更多的寿州军精锐兵马,吸引霍州西部去。
与此同时,内侍少监袁国维奉旨,与韩道昌从舒州境内翻越淮阳山南麓的崇山峻岭,赶往乌金岭慰劳突袭兵马。
当然,名义上是慰劳,但朝堂诸公的意思还是要袁国维到淮阳山后,根据实际的形势,劝韩谦看形势不对,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避免主力精锐在淮阳山里受到不可弥补的重创。
从舒州进入淮阳山,到乌金岭的直线距离可能仅有两百里,但袁国维、韩道昌在十数扈随的陪同下,二月初五才赶到沈家集跟韩谦会合。
短短八九天的路途,韩道昌都瘦脱了形,憔悴不堪,几次差不多从滑不溜渊的悬崖上摔下去;袁国维却是老当益壮,精力颇可。
他们赶到沈家集时,刚好寿州军发动新的攻势,便直接到北面的鹰嘴崖跟韩谦会合。
鹰嘴崖位沈家集寨的北侧,是一座从陡坡斜伸出来的褐色巨石,仿佛鹰嘴,距离最外侧的栅墙约三百余步,走上去看到残破不堪的栅墙前,丢失大量被砸碎的战车、战械以及数十具被刀剑弩弓砍杀、射杀的尸体,也有数具尸体被旋风炮抛射出来的石弹砸中,更是惨不忍睹。
袁国维与韩道昌赶过来见韩谦,经过寨子里的伤兵营,看到里面断肢残臂的伤兵比比皆是,也知道棠邑兵支撑这一刻也是伤亡惨重。
而登上鹰嘴崖,往北面眺望过去,能看到在外侧栅墙北面五百余步开外,寿州军的前哨阵地,已占满两三里宽的河滩地。
数以千计的将卒以及一架架的旋风炮矗立在一道道纵横交错的壕沟、护墙之后——棠邑兵精锐想出栅墙打反攻也极难。
而从前沿阵地往北,险峻山坡之下的敌营,沿河滩地绵延数里。
敌军一波攻势刚刚被击退,但新的人马已经组织起来,很快簇拥着盾车、蝎子炮等战械进逼过来,摆明了要用车轮战术,将守住隘口寸步不退的棠邑兵一点点的消耗掉,继而将棠邑兵的士气彻底的压垮掉。
袁国维、韩道昌站在韩谦身侧,观战一个多时辰,看到寿州军前后共发动五次大小规模不等的冲锋,甚至还有一次成功从旋风炮撕开的栅墙缺口杀进来。
最后还是悍将韩东虎率披甲精锐上前拼杀,才将这一波敌军杀退。
短短一个多时辰,棠邑兵就有近百人死亡,看得袁国维眉头直皱。
这一个多时辰里,韩道昌陆陆续续说及金陵最近十数日的形势变化以及李知诰前往随州督军之事。
当个袁国维的面,韩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