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楚臣-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文澜既然能知道侍御史张翰的参劾本子,想必安宁宫那边也已经得到风声了,即便安宁宫那边未必能猜到冯文澜如此敏锐,但只要三皇子将参劾冯文澜的本子一起递上去,他们必然也能惊醒过来。
  不过,韩谦竟然还特意吩咐田城专门派人盯住冯文澜、孔周、冯缭,赵庭儿问道:“你怎么担心冯文澜会有问题?”
  “不管冯文澜为人怎么样,他都是一头老狐狸,冯氏此时有抄家灭族的危机,会不会将希望仅寄托在我们这边,实在是不好说,”韩谦摇了摇头,说道,“他一开始求我带他去见三皇子,实际上也是包藏祸心,他以为我年少轻狂,识不出来。”
  “冯文澜不是叫冯少爷、孔少爷都留在这里了?”赵庭儿说道。
  韩谦一笑,都不知道要怎么跟赵庭儿解释,有些时候父子之情并不值得信赖。
  冯文澜是什么样的人物,韩谦心想他要不防备着冯文澜一点,那就太纯真良善了;再说了,冯文澜显然也不可能完全信任他这边。
  天色已经清亮起来,韩谦回屋躺下,感觉才眯上眼睛,就感觉有只柔嫩的小手推他的肩膀,唤他醒来。
  韩谦困顿不堪,哪里愿意这时候就起床,含糊地说道:“让我再睡一会儿,要不你陪我躺一会儿。”伸手就想抄住赵庭儿的腰,将她拉到床上来给自己抱一会儿,未曾想来人看他的禄山之爪伸出来,身子下意识往后闪躲,他抓住一团掌握不住的软弹。
  韩谦睁开眼睛想收回手,奚荏一掌就朝他胸口劈过来。
  “三皇子派人过来召你去郡王府。”奚荏美眸怒瞪着韩谦,说道。
  韩谦揉了揉被奚荏一掌劈得生疼的胸口,心想这妮子还真下得了手,故作糊涂地问道:“你打我干什么,现在什么时辰了?”
  奚荏见韩谦装痴卖傻,瞪了他一眼,便走了出去。
  韩谦披衣走出去,三皇子派来的人在院子里等着,催促着韩谦随他去郡王府。
  韩谦说是这事跟他没有关系,但姜获、袁国维去见三皇子,不会隐瞒他参与此事的详细,他让来人先回去,他洗漱过,又吃了点东西垫实肚子,再骑马赶往郡王府……


第二百二十四章 人心
  韩谦没有直接从大门进郡王府,而是走凝香楼后宅的暗门,走进缙云楼。
  姜获、袁国维一如往常,仿佛普通书吏般在缙云楼里检校典藏,拿他们的话说,年少时就随陛下征战南北,难得能闲下来,自然要多读些书好入棺;田城、高绍、林海峥都不在,另有事务出去了,另有两名青衣小厮乃是姜获、袁国维在内府局带出来的弟子,看到韩谦走进来,行礼喊道:“韩大人来了。”
  姜获、袁国维还有六名弟子已经安插到左司兵房、察子房之内。
  庭园里随时还有一组侍卫值守,确保没有人能潜入缙云楼窃看机密文件。
  看到韩谦过来,姜获便示意一名青衣弟子去请三皇子过来。
  片晌后,便见三皇子杨元溥、陈德与王琳走过来。
  王琳乃是记室参军,郡王府有什么重要的奏章,乃是记室参军负责撰写。
  虽然李冲也是记室参军,但就李冲的文学修养,或许能够写一篇中规中矩的参劾奏疏,但杨元溥还没有彻底恢复对信昌侯府一系人马的信任,今日这样的疏奏自然不会去找李冲过来执笔。
  韩谦请三皇子、王琳随他进缙云楼。
  “这么大的事情,是否要请沈大人、郑大人过来商议?”在登入缙云楼之际,陈德搓手问三皇子。
  郡王府内,张平执掌内府事务,沈漾作为郡王傅,乃是外府官阶之首,甚至三皇子内府有什么不妥之事,都是沈漾的监管职权之内。
  沈漾之下则是长史郭荣、司马陈德、咨议参军事郑晖。
  郭荣乃是安宁宫塞进来的钉子,自然是什么事情都要将他排斥在外,但这么大的事情,陈德觉得怎么都该叫沈漾、郑晖参与进来。
  “韩师,你觉得呢?”杨元溥犹豫了一下,看向韩谦问道。
  “王大人觉得呢?”韩谦则问向王琳。
  王琳显然没有想到陈德抛出来的问题,韩谦竟然踢到他这边来了,愣怔了一下,细想之下才发现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王琳也是清晨在家被唤入郡王府草拟奏疏的,因此才知道皇陵山塌案的所有曲折,也能猜到韩谦建议临江郡王府插手这件事的意图是什么。
  王琳虽然参与奏疏的草拟,知悉机密,但作为记室参军,他对整件事是没有决策权的,所以整件事他参与机密,都可以不发表意见,只需要奉命行事便是。
  韩谦将这个问题抛给他,实是要他表态。
  王琳是沈漾举荐郡王府的,他对沈漾的秉性、脾气自然也是清楚的,心知此时请沈漾参与进来,沈漾极有可能会反对三皇子上疏奏。
  因为弹劾朝官不法本就是御史台侍御史的职责,郡王府论制不应该强行掺和这事。
  而韩谦建议三皇子插手此事,最根本的用意,要在抄冯族的家时,将冯家所藏匿的财货搬入郡王府来,冯家此时配合郡王府这边行事,等到三皇子登位之后,就还冯家的这个人情,给冯家起复的机会。
  说到底,这是韩谦向来的行事风格,却未必会得沈漾的欣赏。
  陈德性子没那么细,不能想到这里面的区别,但王琳知道他此时要是主张请沈漾参与机密,那他以后就不要想有机会参与机密,而他一旦主张暂时瞒过沈漾,那他以后的前程就将彻底跟三皇子的捆绑在一起,就不要还想着能保持清亮孤傲的姿态了。
  王琳这一刻才真切感到今年才二十岁的韩谦,竟然给他如此大的压力。
  在韩谦的盯视下,王琳迟疑了好一会儿,舔了一下有些干裂的嘴唇,低声跟三皇子说道:“沈大人午前要去桃坞集,此事或许暂时不要惊扰沈大人为好。”
  然而说过这话后,王琳心里又觉得有一丝羞愧,毕竟他是沈漾举荐进郡王府的,这自然又令他对逼他表态的韩谦,心存一丝恼恨。
  “我让人去前院看看郑大人在不在。”韩谦没有看王琳一眼,而是低声音跟三皇子说道。
  杨元溥点点头,他前些天也已经见过白石先生郑畅,确认郑氏将筹码押到他的身上,此时便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示意韩谦派人去将郑晖请过来。
  郑晖正在前院当值,片刻后就赶到缙云楼来,韩谦待他坐下来,将前后之事细细说给他知道。
  见郑晖眼瞳里光华一转便敛,韩谦心里一笑,暗感郑氏乃是黄州大族,虽然荆襄数十年隔三岔五的战事,令郑氏利益受损极大,但有着世家大族底蕴的郑氏,也最明白冯家这块肉有多肥。
  “冯文澜真就愿意我们这边主导皇陵案,不会暗中联络安宁宫或太子那边?”郑晖也是很快就意识到他们有可能所把握不住的破绽所在。
  冯文澜此时公然向安宁宫及太子一系求援,只会死得更快,但保不住冯文澜会暗中跟安宁宫及太子一系交易。
  道理跟他们暗中向韩谦求援、暗中向郡王府求援一样。
  他们答应将冯家所真正掌握的一部分资源,暗中交给郡王府以换取日后复出的机会,这样的承诺,他们完全可以跟安宁宫、跟徐氏那边做一遍。
  甚至安宁宫及徐氏听到风声后,都有可能主动去冯家进行秘密交易,以确保冯家的资源,不会为三皇子这边所得。
  “我已经派人盯住几家府邸的动静,”韩谦说道,“这几天我会在城里亲自盯着这件事。”
  “殿下有没有可能保下冯家?”王琳这时候又突然问道。
  韩谦心想王琳这会儿就已经有身为殿下嫡系的自觉了?他没有直接回答王琳的问题,而是朝郑晖看过去。
  郑晖身为咨议参军,诸如此类的形势分析才是他的本职工作。
  郑晖又不傻,韩谦没有领冯文澜过来见殿下,而是直接建议殿下参劾冯家,以及冯文澜在韩谦面前就被迫认可了这点,就说明韩谦已经明确殿下直接出面保冯家不可选。
  郑晖不知道王琳是没有想明白这点呢,还是有意破坏韩谦在殿下心目中的威信?
  郑晖沉吟片晌,说道:“殿下出面保下冯家,是获益最大,但这未必是陛下的心思,上参本弹劾冯文澜私伐皇陵,进退两便。”
  韩谦也没有跟王琳纠缠的意思,接下来大家就将王琳草拟的奏疏拿出来讨论。
  虽然这里面也有很多讲究,但韩谦心里清楚接下来诸多事皆在天佑帝的掌握之中。
  午前将参本奏疏搞定,便由郑晖、陈德陪同三皇子进宫去。
  陈德作为郡王府司马以及郑晖作为郡王府咨议参军事,官阶定的都是从五品,勉强有资格陪同三皇子进宫参奏政事。
  韩谦没有留在缙云楼,而是穿过暗门,回到凝香楼的后宅。
  看到姚惜水、春十三娘在凝香楼的后宅等着自己,韩谦笑着说道:“你们的嗅觉很强啊,跟狗似的。”
  “殿下清晨请王琳入府,整个早上又呆在缙云楼,你们在密议什么?”面对韩谦的冷嘲热讽,姚惜水俏脸不动声色的问道。
  “十三娘幸亏没有嫁入孔家,要不然这次就惨了,”韩谦坐下来,拿起桌上的茶壶摇了摇,听着水声晃荡,问道,“你们没往里下毒吧?”
  “要不然十三娘会怎么一个惨法?”春十三娘接过茶壶,倒了一杯茶先饮了一口,再递给韩谦,又走到韩谦身后,双手柔柔的搭到他的肩上揉捏着,问道。
  看着茶盅瓷白的内壁留有一抹红脂,韩谦抬头看春十三娘那双媚眸正低头看过来,再感受到春十三娘那高高的胸膊若有若无的擦着他的肩膀,勾得他小腹一阵发热,暗感自己这段时间真是太放松了,心思也太容易走偏了。
  春十三娘做事没有底限,韩谦可不想在她那里自讨苦吃,饮了一口茶,坐直身子,将昨夜到这时发生的诸多事说给姚惜水知道:“殿下此时对信昌侯府不够信任,未必就是坏事,你们也该耐着性子少些动作了,要不然下场不会比冯家更好。”
  “……”姚惜水没想到郡王府今天鬼鬼祟祟的竟然是这么一件事,檀唇微启,半晌还是未说什么。
  “十三娘你回寓所去,要是孔大将军对你还有一丝情意,对你多半会有安排。”韩谦跟春十三娘说道。
  孔周作为是右神武军的副统军,他迎娶的是冯文澜的胞妹,历来被视为冯家的一支。天佑帝真要拿冯家开刀,也不可能继续用孔周在身边统领侍卫亲军,要解决自然是一起解决为好。
  冯翊、孔熙荣之前不会揭穿春十三娘的真实身份,在外人的眼里,春十三娘还是孔周不敢直接娶入宅子里的外室,也是试探冯文澜、孔周心思是否有游离不定的最佳渠道。


第二百二十五章 皇陵
  姚惜水、春十三娘离开后,韩谦下午一直都在凝香楼关注着城内的风吹草动,临近黄昏时,沈漾遣人过来找他过去。
  沈漾就在东府公堂大厅等着,韩谦走进去,看到郑晖、王琳二人也坐在公厅里喝茶。
  看到韩谦走进来,沈漾压着声音说道:“冯家私伐树木致山体垮塌压死修陵匠工,是有罪,但该如何定罪,朝廷自有法度。我等做臣子,即便不能劝阻陛下随心所欲的破坏法度,也不应该有浑水摸鱼的心思啊!要不然,这绝非大楚之福!”
  韩谦苦涩一笑,他没有反驳沈漾,其实沈漾说得不错,整件事大家都在揣测天佑帝的心思以及想着里面有没有自己的好处,没有一个人想着要以大楚的法度处置,这绝非大楚之福。
  这次天佑帝真要拿冯家开刀的话,心思还是太明显了,朝野虽然会有幸灾乐祸的人,但更多的人只会觉得风声鹤唳,使得已然存在的矛盾变得更紧绷。
  不过,天佑帝要是自以为一切皆在他的掌握之中,决意一切都要照他的意志去做,谁这时候跑去劝谏,不是自寻死命吗?
  韩谦这两年千辛万苦所要改变的,就是他父亲被杖毙于朝,他被车裂于市的惨烈命运,他不会做其他的无用功,他所要做的就是在形势真要崩坏时,尽可能的多做些准备。
  韩谦也没有办法辩驳沈漾的质问,因为沈漾实在是没有说错,沈漾这时候应该已经意识到天佑帝刚愎自用、实际上已经处于将要失控的边缘上了。
  见韩谦不语,沈漾也颇为颓然坐回到案后。
  韩谦虽然感到有些难堪,但是心里又好奇沈漾怎么刚从城外回来,这么快就知道这事了?
  韩谦看了王琳一眼,见他眼观鼻、鼻观心,一脸身正心不虚的样子,清着嗓子,看向郑晖问道:“郑大人,你陪殿下进宫,侍御史张翰的参本是不是也到陛下跟前?”
  “嗯,”郑晖点点头,说道,“陛下知悉皇陵山塌之事,大发雷霆,将宗正卿杨泰以及右校署材官杨恩召入宫中质问其事。之后,我与陈司马便先出宫了,殿下叫世妃留在宫里用餐。”
  天佑十年时天佑帝下诏在鸡鸣山修皇陵,当时已将荆襄收入囊中,为自己修陵也应该提上日程。
  天佑帝开始还算节制,将修陵之事归入将作监右校署管辖,也只征用三千官奴婢于鸡鸣山采石开山修陵道。
  这四年来,国库钱粮再充足,所征用来修陵的奴婢匠工也没有超过万人。
  这除了天佑帝起于微末、颇为体恤民情外,还是对自己的身体有足够的自信,不觉得修陵是多迫切的事情。
  不管是侍御吏张翰的参本,还是三皇子的参本,天佑帝即便要拿冯家开刀,也要先将具体负责督管其事的宗正卿,也是此时杨氏仅存的辈份比天佑帝还要大一辈的宗室老人杨泰,与具体负责督造皇陵的右校署材官杨恩召入宫中询问详情。
  韩谦猜测沈漾能这么快知道详细,应该是杨恩出宫后就找到他。
  大家都是聪明人,这件事初露端倪,就都意识到很不对劲了。
  “要是冯文澜确有取死之道,那陛下拿冯家开刀,也就理所当然了,”王琳这时候突然看向韩谦说道,“韩大人与冯家交好,又掌控左司逾年,想必比外人更知道冯家的底细吧?”
  “王大人说笑了,”韩谦敛着眸子,盯着王琳皮笑肉不笑地说道,“韩某年少无为,所谓的左司也只是过家家而已,能知道什么底细?”
  冯文澜跟他们这边交易,条件是三皇子登位后,冯家能够得到起复、重新崛起,所以此时可以抄冯族的家,但罪名不能定死。
  要是现在给冯家定个大恶不赦的罪名,三皇子登基后又有什么理由去起复冯氏?
  当然了,政治从来都是肮脏的,郡王府这次目的是为了能暗中获得冯家所掌握的一部分资源,将来可未必一定要兑现对冯家的承诺。
  王琳跟冯家没有什么交情、牵涉,他主张左司在皇陵案之前继续搜罗冯家的罪证,彻底坐实冯家的罪名,自然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不过,王琳说得轻松,但除非冯文澜暗中背着他们另搞一套,韩谦就不会应下这事。
  要是冯文澜好好配合这边,他出手将冯家彻底搞死,对他有什么好处?
  王琳却是能料到韩谦会拒绝,他朝沈漾看去,问道:“沈大人,你觉得呢?”
  见王琳唆使沈漾给他施压,韩谦冷哼一声,说道:“天色不早了,恕韩谦不在这里奉陪三位大人了,有什么事情,等殿下从宫里回来再说。”他直接站起来,甩袖背着手就走出公堂大厅。
  王琳一张白净的脸涨得通红,没想到韩谦这么不给他面子,朝沈澜、郑晖抱怨道:“我这也是为殿下好,韩大人也未必太不通人情了。”
  郑晖打了哈哈,站起来跟沈漾告辞道:“要没有什么事情,我也先告退了。”
  ……
  ……
  韩谦回到兰亭巷,冯翊、孔熙荣还是惶然难安,高绍派出去的人手以及潜伏到各府的暗桩,并没有异常信息传回来。
  韩谦安抚了冯翊、孔熙荣一顿,次日凌晨便与奚荏扮成乞丐出城去,跑到鸡鸣岭,从后山攀岩摸进修陵选址,看到山垮塌处已经被一队侍卫亲军封锁住。
  不过,垮塌不仅仅一处,还有一条溪道应该是有大前夜下暴雨水被山体垮塌下来的泥石堵住,导致山洪改道,冲入修陵驻营,山脚下还有一座村庄被突如其来的山洪冲得一片狼籍,到这时候整座村庄都还浸泡在大水之中,有不少人的尸体或猪羊鸡牛的尸体飘浮在浑浊的积水里,惨不忍睹。
  当然,这些在侍御史张翰的参本没有提及,或许张翰觉得这些都远不如正修建中的皇陵被破坏来得严重。
  鸡鸣岭前朝时乃是升州(金陵)节度使的后苑,百年封山育林,满山皆是大树,选为皇陵造址,除了风水之说外,也主要考虑就地取木便利。
  这三四年来,修陵所用的木材,绝大多数都是砍伐自鸡鸣岭,其实很难界定这其中有多少是里外勾结的私伐盗木。
  韩谦白天找空隙,带着奚荏将鸡鸣岭前后的情况摸了一遍,将晚时分才回城。
  韩谦回到凝香楼后院,屁股刚坐下来,还没有等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