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篡唐(庚新)-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他摆手道:“请俚王引路。”

“河南王请!”

“俚王先请……”

两人一番客套之后,就来到距离车队不远处,一个河湾上的亭子。

酒菜已经摆好,李言庆和罗窦分宾主坐下之后,举杯相邀。这是一种礼节,有什么事情,先喝了酒,然后再说。

三巡之后,李言庆说:“俚王,您拦住本王,究竟有什么事情,不妨直说吧。”

罗窦觉得有些脸发烫,可又不得不说:“此前在临江时,王爷曾谈及一桩财路,故而小王……”

“财路?”

“就是那真腊国库房,和天竺的黄金。”

罗窦深吸一口气,正色道:“小王听说,王爷似想要与冯盎合作。可王爷是安南大都督,他冯盎却远在番禺。何故王爷不寻小王,却要与那冯盎联手?冯家势大,恐怕与王爷有不利吧……”

言下之意,罗窦已经把自己归划进了李言庆的治下。

自己人不联手,为何要便宜外人……

哪怕罗窦和冯盎都代表着俚人的利益,可罗窦是正经的俚人,而冯盎……说穿了不过是个混血。

冯盎的祖母冼夫人,是正经的俚人。

但冯盎的祖父,却是汉人官员。

不过罗窦也很聪明,没有说什么冯盎是杂种之类的话语。他也知道,若真如此,只怕会令李言庆更倾向冯盎。

李言庆苦笑一声道:“俚王却是误会我了!

当初我在临海与俚王谈及此事的时候,俚王和帐下各位都老,表现的似乎并没有多大兴趣。

俚王应该清楚,宁玄多活一日,这僚子们就多一分准备。

正好冯老先生告诉本王,海岛之上,有许多游散俚人,所以我就和他提起了这件事情,欲合作早日剿灭那宁玄。”

“那些个狗子们,不晓得大事。

宁玄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焉能以钱帛而计……小王那天是喝的多了,故而也没能反应过来。可是等后来小王明白了王爷的苦心,王爷却迟迟不见返回。故而此次小王冒昧前来,就是想要和王爷商议一下,如何合作的问题……小王是这么认为的,这是安南都督府治下的事情,还是应该由安南都督府来出面解决为好。小王知道王爷也很为难,故而特来效力!”

你他娘的是想要为钱帛效力吧!

别看罗窦说的这么好听,义正言辞。

其实这心理面,还不是为了那笔巨大的钱帛……

李言庆不由得在心中暗自冷笑:老子设计了这么久,你这黑骡子,总算是上钩了!

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不知道,俚王又想如何来助我?”

第三一章 长安野望(三)

其实,李言庆的确是和冯盎见过。

但两人并没有商讨过任何实质性的问题。事实上,两人之所以能有机会见面,还是因为张仲坚要和李言庆会面,才得以实现。从当时的状况来看,冯盎还是有一些犹豫的……勿论隋炀帝是英明还是昏庸,但是在对待冯家的问题上,的确是给予了许多宽容。特别是冯盎的祖母冼夫人,更深受隋朝的恩典。开皇年间就被封为谯国夫人,到了仁寿年间,又被追风为诚敬夫人。

这对于一个少数民族的女人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恩宠。

就这么背叛隋朝?

冯盎在当时,的确很难拿定主意。

不过,他也没有去拒绝李唐的好意。因为从当时的状况来看,李唐王天下的气势已经极为强大,想要阻止,非常困难。所以,冯盎保持了中立的状态,希望能等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再表明立场。

哪怕是李言庆夺取了宣化,也只是让他微微动摇而已……

真正令冯盎下定决心的,是萧太后的态度。当张仲坚奉命前来和李言庆会面的时候,冯盎知道,自己必须要做出决断了。

既然萧太后已经决定要让出天下,他又何必愚忠下去?

不过,冯盎还是很够意思,得知张仲坚手中急需海船之后,立刻秘密从崖州调出六十余艘大型海船,协助萧太后的撤离。同时,冯盎还派出自己的二哥冯暄随同萧太后一同前往南洋……这冯暄,是冯盎同父异母的兄长,长年从事海外的贸易,同时还有一个秘密的身份,海盗!

这个人,对通往南洋的海路非常熟悉。

同时,冯暄手中还掌握着一支近百艘海船,并在通往南洋的海路上,拥有数个秘密的补给点。

萧太后有冯暄相助,会顺畅许多。

而冯盎呢,虽然损失了一部分的实力,确落得一个心安。

所谓破产免灾,如果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和隋朝断绝关系,也算是解决了后顾之忧吧……

李言庆和冯盎是在与张仲坚会面之后,与海门镇相见。两人也没有打算对外隐瞒,所以很快就被人知晓。

李言庆,是刻意而为。

冯盎呢,对此也无所谓……

时局已经清楚,既然下定了决心,再扭扭捏捏,遮遮掩掩的,意义也不大。

可是在罗窦看来,李、冯的会面,是不是代表着两人将会结成同盟?亦或者,是内有玄机?

不多久,远在交趾的林甦就传来了消息。

李言庆从崖州招来了六百俚人,并有意组建军队……

果然,这家伙是想要独吞了真腊国和天竺的财富!

罗窦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李言庆见火候差不多了,也知道该给这家伙一些希望。

面露为难之色,他看似犹豫了片刻之后,叹了口气道:“看起来,俚王都已经知道这件事了?”

罗窦不置可否,看着李言庆,一句话也不说。

“好吧,既然俚王你开诚布公,那本王索性就把事情说清楚吧。

没错,我和冯盎的确是达成了协议,准备组建出一支八千人左右的远征军。不过,这支远征军,并非朝廷所有,而是一支属于个人的私人武装……我将其称之为,雇佣兵。我们将接受真腊国国主的雇佣,出兵真腊国,夺取单文城……俚王想必也清楚,真腊国的事情,朝廷还没有拿定主意。但根据我的消息,朝廷似乎有些倾向于叛军……如此一来,我们贸然出兵,必然会令朝廷不满。可如果这支人马是受真腊国主的雇佣,就与朝廷毫无关系,也牵连不到你我。”

“八千人?”

“正是!”

罗窦蹙眉道:“冯盎会同意吗?”

李言庆不由得大笑,“他又怎么会不同意呢?

我又不是让他派出本族人马,大可以将族中的奴隶战俘充入军中,本王自会委派大将领兵。”

战俘,奴隶?

本来,让罗窦一下子支出八千精壮,也不是不可以。

但问题在于,罗窦还真的有些舍不得把这么多人,交给李言庆……

可是,这奴隶和战俘?

他罗窦缺钱缺物,还偏偏就是不缺人!

宁长真死后,罗窦吞并了钦州俚,得到了大批的奴隶和战俘。黑俚人不善经营,哪怕是得了这么多的人,也不知道该如何来使用。有的黑俚人干脆就把那些奴隶卖了,还有的甚至杀掉。

毕竟,这么多战俘和奴隶,每天都会产生巨大的支出。

可如果让他们去打仗……

罗窦的小眼睛眨啊眨啊,心里的主意,也渐渐的轮廓清晰。

“河南王,小王才疏学浅,但也知道这兵贵神速的道理。

据我所知,冯盎手里的战俘和奴隶可是不多。要从他手中凑足八千人,恐怕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王爷你曾经说过,时间越久,宁玄在僚子的准备就越充分。

这样吧,小王愿意抽调万人,配合王爷组建那个,那个,那个什么兵来着?”

“雇佣兵!”

沈光在李言庆身后出言提醒。

“没错,就是雇佣兵!”

罗窦感激的看了一眼沈光,连连点头。

“不过……若攻占了真腊国,这酬劳……”

“酬劳就是单文城的库府!真腊国主说了,库府尽归你我所有。不过考虑到这些战俘和奴隶的斗志不够旺盛,哪怕我们组建出一支人马,也未必能抵得上大用。所以我准备这样规定,军卒战场所得,可以尽归个人,库府的财货,可派出三成,供众将士分配,余者则归于……嘿嘿!”

李言庆这一笑,罗窦哪里还能不清楚。

只是,让他一下子丢掉三成财货,不免有些肉痛。

李言庆又笑道:“俚王可是心痛那三成财货?”

“哦……”

罗窦虽然贪财,却也知羞,故而那张老脸,微微泛出紫色。

“俚王啊,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儿郎们参战,既非朝廷兵马,又无甚好处,如何能过效命呢?

不过俚王也不需要担心,你若想要收回这些财货,也不是不可能。

本王听说,俚人中有这样一个规矩:奴隶和战俘,可以自赎,对不对?”

罗窦想了想,轻轻点头:“确有此事。”

“这样,让儿郎们可以保留一部分财货,到时候俚王可以提出,只要交纳一定财货,就可以恢复自由身。俚王只需要把那标准定的高一些,那些流失的钱帛财货,到最后不还是会归于俚王?”

“妙计,妙计!”

罗窦听李言庆这一番话后,顿时大喜。

而李言庆,也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森冷笑意……

得意吧,且看你能得意多久!

第三一章 长安野望(四)

俚人的组织结构,其实很松散。

宁长真死后,粤西是以罗窦为尊,也就是所谓的俚王。可实际上呢?罗窦虽然是俚王,却不是所有俚人的俚王。他只是自家部落里的王,其余各洞俚人,是以一种联盟的形式而存在,而非是依附。

在这个俚人的联盟里,罗窦最大。

而且各洞都老,也服从罗窦……可这种关系并不紧密!

李言庆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剥离!

将罗窦周围的种种关系,或者说是种种保护,一一剥离出来,成为单独的个体。但这种剥离,又不能太过于明显。否则被罗窦发现,很可能会立刻引发出整个粤西地区的俚人暴乱……

毕竟,罗窦是俚王!

既要剥离,分割;又要小心翼翼,不可以打草惊蛇。

这也是一种艺术,一种手段吧。

如何来分割罗窦的势力?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利益来分化……

于是,李言庆在宁玄败逃僚子部后,就想到了雇佣兵的方法。但这还不够,一个僚子,尚不足以让罗窦动心,也不足以让整个粤西的俚人动心。同时,僚子太小了,小的根本不足以实施计划。

李言庆需要的,是一个足够广阔,需要花费足够的时间,并且吸纳足够兵力的地区。

因为只有这样安排,才能够在无声无息中,把罗窦的势力分割成支离破碎……就在李言庆为此而头疼的时候,高履行向他提起了真腊国主在交趾避难的事情。李言庆随即就想到了之前遇到的那个真腊国使者,扶男。真腊国,也许算不得太大,但是却足以让李言庆实施计划。

“先让那些奴隶和战俘们出去,只要他们能活着回来,赎买了自由之后,就会令其他的俚人心动。

我们就从最初的俚奴开始,当这些俚奴们一个个恢复了自由身,并带着钱帛凯旋而回的时候,他们那些昔日的主人,也会心动……足够的利益,可以让他们疯狂。只要他们成为雇佣兵,我就不会再还给罗窦……这容桂之地,又有多少俚人?罗窦没有了这些子民,又算个什么?”

李言庆和罗窦告辞之后,重又登上了马车。

“公子,您这么安排没有错,可您打算,派什么人去统帅呢?

排军大叔肯定不会去的……我听他提起过,他对行军打仗的事情挺不上心,更希望能治理地方,回归中原。

如果让排军大叔去真腊国和那些蛮夷交锋,恐怕……”

“鱼排军?”

李言庆笑了起来,“我可从来没有想过,让他统领兵马。”

说罢,他颇为赞赏的看了一眼柳青。这孩子跟随他的时间也不短了!屈指算来,也有三四年之久。

许多跟随自己三四年的人,如今都得了升迁。

可唯有柳青,至今还只是他身边的随从……柳青也十八岁了!年纪也不小了。

这孩子很本分,心思很细腻,而且也非常的忠诚。李言庆自从组建麒麟学馆以后,至今已更换了三个随从。最初时期的马周,而后的李淳风,到现在的柳青,可算得上是各有各的长处。

但总体而言,以才学论,柳青比不得马周;以机智和应变论,他不及李淳风十分之一。

可这孩子有韧性,做事非常勤勉。

知道察言观色,明白什么该知道,什么不该知道。

就这一点说,柳青似乎比马周和李淳风,更适合做一个随从。

而且,李言庆本人对柳青,也非常满意……

“鱼排军这个人,无甚大志!

否则,以他的才华和才干,当初麦子仲在邕州的时候,他大可以登门拜访,求取个一官半职。

连童环都可以做兵曹,更何况他鱼排军,是大名鼎鼎的鱼老柱国之后?

麦子仲的祖父麦铁杖麦老柱国,和鱼老柱国也算是模拟之交。平陈之战后,两人也多次合作,关系很密切。如果鱼排军找上门,麦子仲绝对会给他一个非常妥善的安排,何至于去做个团头?

这个人,非独当一面之人。

其才甚高,其能却小……呵呵,如果真要是让他统军,恐怕还比不得童环那个半路出家的家伙。

征伐僚子,出征真腊的人选,我已经想好了!

此次返回宣化,也正是为了这个人……如果他愿意统兵的话,横扫真腊天竺,当易如反掌。”

看着李言庆自信满满的笑容,柳青也是连连点头。

是啊,自己能想到的事情,公子又岂能想不到呢?

不过李言庆说的那个人是谁?

柳青并没有过问。

因为他很清楚,该知道的事情,李言庆自然会告诉他;不该让他知道的事情,他绝不应该过问。

……

武德四年七月,李世民在江陵屠城的消息,传至长安。

一时间,长安上下顿时哗然,李建成趁机发动手中的力量,在朝堂上对李世民开始了口诛笔伐。

太子少保李纲虽竭力劝说,但李建成却没有半点收敛。

相反,因为李纲的数次反对,也使得李建成对他越来越疏远……最终,李纲辞去少保之职,告老还乡。

不久后,李渊发出敕令。

命李世民即刻返回长安,免去征南大都督的职务。

不过,其天策上将和尚书令的职务,依旧保留……而后,李渊又下诏,命李道玄接替江南军务,封平南大都督,江南抚慰使,总督三路兵马,并下辖水军。

谁也没有想到,最终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李世民离开江陵的时候,忍不住仰天长叹:千般算计,却最终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自他赴任以来,可说是呕心沥血。

好不容易将萧铣搞定,却又因为一时冲动,到手的功劳平白送人;反倒是李道玄,无欲无争,接连获取大胜。先有渡江攻取江阴之胜,而后长驱直入,几乎是兵不刃血的夺取了整个江东。

人比人,气死人啊!

一想到这些,李世民不免生出郁郁之情,一回到长安,就卧床不起,直至第二年开春才算是完全康复。

武德四年八月,房玄龄正式宣布归降。

安南大都督李言庆,平南大都督李道玄联手上疏,保奏房玄龄为洪州总管,下辖六州之地。

同时,冯盎也派遣长子冯智戣前往长安,表示归附李唐。

李渊当然高兴冯盎能归附自己,于是封冯盎为和州总管,辖岭南八州。

长子冯智戣入长安,官拜散散骑侍郎,尚书省员外郎。冯盎次子冯智玳为春州总管,留守岭南。

这春州,正是冯盎下辖八州之一。

随着房玄龄、冯盎、谢映登等人的一一归附,江南局势一下子变得平静下来。

天下太平,似乎一切都恢复了正常。

可是李言庆却知道,在这平静的背后,一场风暴,正在悄然的酝酿之中……

……

“朵朵,待风暴起时,就是咱们回家之日!”

除夕,交趾城中锣鼓喧天。

李言庆登高鸟瞰,怀中搂着朵朵,在她耳畔轻声道:“到那时候,这天底下再不会有人,能够威胁到咱们!”

第六卷 夺嫡新萌事可忧

第一章 长安风云(一)

武德八年的长安,风起云涌。

在过去的四年当中,发生了很多事情。可仔细再一想,这四年当中,似乎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武德四年,江南平靖。

后梁萧铣灭亡,萧隋朝廷远走南洋。

岭南冯盎宣布归附,房玄龄在洪州纳降……轰轰烈烈的隋末战乱,在短短四年的时间里,便烟消云散。各路诸侯死的死,降的降,李唐江山在一夜之间,变得如泰山稳固。

国内,荒弃的土地,重又开始耕作。

李渊借鉴了李言庆在荥阳郡推行的租庸调税法之后,终于下定决心,着手在全国推行。

在历经两年的调整之后,李唐江山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在国外,武德四年末,新罗联手百济,决意消灭已日暮西山的高句丽。高句丽在渊太祚和乙支文德的争斗中,早已不复当年的兴旺。历经了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虽使得隋室江山动荡,可高句丽本身,同样是元气大伤。无奈之下,渊太祚向靺鞨人请求援助。

不管怎么说,这高句丽人虽分离出去,却始终是靺鞨人的一支。

靺鞨人接到渊太祚的求援后,立刻整备兵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