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篡唐(庚新)-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莫再丢了,莫再丢了!我等愿降……”
有聪明的瓦岗军,躲在石头后大声呼喊。有第一个人叫喊,那就有第二个人效仿。很快,近千名被扔在山坡半中腰的瓦岗军,把军械一丢,趴在山坡上,五体投地似地,大声叫喊。
没办法,不这样就要被滚木礌石砸中。
趴在雪地上虽然冷了点,可至少可以多一份保障。
薛收一摆手,滚木礌石同时止息。有嗓门大的军卒上前喊道:“趴在地上,休得乱动,否则格杀勿论。”
此时,小径上已乱成一团。
战马奔腾跳跃,军卒抱头鼠窜,踩伤蹋死者,不计其数。
“薛郎君,单雄信跑了!”
薛收站在黄罗伞盖下,脸上露出一抹冷森森的笑容,“跑?我煞费苦心做出这么一个陷阱,若不让他掉几层皮下去,岂不是显得我手段不高明?立刻发射焰火箭,是时候全面出击!”
十名亲兵,抽出箭矢,弯弓搭箭。
那箭头上,插着一根竹管,下面有长长的引线。用火折子将引线点燃,嗞嗞火星四溅。十支鸣镝直窜云霄,在半空中炸开,烟花飞舞,煞是壮观。黑石渡口方向,立刻传来隆隆战鼓声……
……
蔡水畔,数十朵焰火在空中绽放,极为醒目。
李密抬头看去,脸色铁青,从楼车上下来以后,翻身就跨坐马上,“收兵,立刻鸣金收兵。”
铜锣声响,战场上的瓦岗军,纷纷后撤。
可你攻出来容易,想要撤走,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八阵图犹如一个巨大的泥潭,死死拖住了瓦岗军撤退的脚步。虽鏖战多时,可荥阳军的阵型却没有散乱。一边攻击,一边随着阵型的变化,不断前进。速度虽然不算快,却让瓦岗军每撤退一步,都要付出惨重代价。而在八阵图外围,裴行俨、辛文礼、柳亨、阚棱四人率骑军盘旋不停。不少瓦岗军从阵中突围出来,迎面却是如同雨点般的箭矢射来,死伤无数。
蔡建德,被裴行俨一锤轰杀。
郑挺象弃马而逃,混在溃兵之中企图逃窜,却被迎面冲来的柳亨一槊拍翻在地。没等他起身,一队铁骑就风驰电掣般掠过。一百匹马,四百只蹄子从郑挺象身上踩踏过去之后,地上只留下一堆看不出模样,血肉模糊的烂肉……
太惨了!
蔡水冰面都变成了血红色,在火光照映下,透着诡异之色。
李密不敢再逗留,忙下令收兵。可铜锣声响起之后,瓦岗军没能从战场上抽身而出,却引来一支兵马,从后军杀入。
为首大将,黑盔黑甲,胯下一匹乌骓马,掌中青锋槊。
“李密,罗士信在此,留下狗头再走。”
如果在正常情况下,罗士信想要冲击李密后军,并非容易之事。李密也是熟读兵书,通宵各种战阵的人,他在列阵时,对于后阵的防御,素来看重。可现在,李密的后军却是一触即溃。
战场上的溃败,令疲惫不堪的瓦岗军早就如惊弓之鸟。
随着收兵鸣锣,后军已开始散开,准备撤退。罗士信这时候杀出来,俨然如同一头猛虎,冲进早已慌乱不堪的羊群里。羊本来就不是猛虎的对手,再一慌乱,那里还有心思上前迎战?
几乎八成以上的瓦岗军都认为,这次恐怕是上当了!
加之天色已经昏暗下来,也看不清楚罗士信究竟带了多少兵马。反正是一队铁骑冲击过来,如同一架绞肉机似地,所过之处杀得瓦岗军节节败退。前面退不下来,后面又挡不住。李密在中军见识不妙,也无心再战。在亲兵的护卫下,李密裹在中军,狼狈而走。早上,他兴致勃勃兵临蔡水畔,恐怕是没想到,会遭遇如此惨败……此时,李密惊慌如丧家之犬。
“抓到李密了!”
战场上,突然传来一阵高呼。
仍在和隋军拼死搏杀的瓦岗军听闻,顺着声音看去,就见瓦岗军中军大纛,已不见了踪影。
一员大将,马上搭着一个人,影影憧憧,与李密的模样非常相似。
密公被抓了?
瓦岗军将领脑袋嗡的一声响,第一个反应不是去抢过来,而是……跑!
到这时候,谁也不会再当什么孝子贤孙。连李密都被抓走了,我们还他妈的在这里打个什么?
能跑的,立刻是一哄而散。
跑不掉的,则顺势丢掉兵器,往地上一坐,双腿一盘,双手抱住头,大声叫喊道:“投降了,投降了!”
被亲兵裹挟而去的李密,听闻勒马回头看去。
他很想返回告诉瓦岗军的士卒们,自己并没有被抓。
可这乱军之中,谁又会相信?
“大王,快走吧……再不走的话,只怕就走不了啦!”
亲兵拉住李密的马缰绳,大声吼道:“王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先杀出去再想办法。”
是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李密一咬牙,催马就走。
这种时候,若继续逗留蔡水畔,恐怕迎接他的,只剩下灭顶之灾了……
身后的喊杀声,越来越小,直至无有。
眼见快到子时了,旷野中突然起了风,气温陡降。
李密带着残兵败将一路奔走,甩掉了荥阳军的追击之后,找到了一处避风的疏林,才算停下来。
清点一番,身边兵马只剩下数百人。
蔡建德死了,郑挺象死了,还有……李育德也不见了踪影,想必是凶多吉少。
此一战,李密损失惨重,五万大军,死伤不计其数,逃亡者更难以计数。亲兵点燃篝火,李密坐在火边,感受着篝火散发出的热气,这苍白如纸的面孔,才算是渐渐有了一丝血色。
“大王,我们现在怎么办?”
李密的侍卫长捧着一碗热汤,端到李密跟前。
喝了一口热汤,努力平定了一下心中的慌乱之情。李密渐渐平静下来,闭上眼睛,陷入沉思。
“我们去浚仪。”
李密深吸一口气,呼的站起身来,“传令下去,让大家立刻出发,我们前往浚仪。”
“可是,这马上要起风了啊!”
李密拍了拍侍卫的肩膀,“孤当然知道要起风了……我们现在启程,虽有些困难,可是却能摆脱贼兵的追击。这么大的风,贼兵恐怕也无法追上来吧。趁此机会,我们赶赴浚仪,然后召集兵马,再与贼军决战。”
浚仪,是由李密心腹大将王伯当镇守。
李密相信,时德睿会投降,但王伯当一定不会投降。
不过到现在为止,他也想不明白,时德睿怎么就投降了呢?出击宇文化及的时候,时德睿还信誓旦旦,看不出半点要投降的端倪。可自己大获全胜,他却突然投降,究竟是怎么回事?
隐隐约约,李密觉得这里面有蹊跷。
可究竟是怎样的蹊跷,他又无法想出头绪……
也罢,待孤来人将那时德睿生擒活捉之后,再向他询问其中的真相吧。
大家喝了几口热汤,多多少少有了些力气,于是在李密的催促下,纷纷起身,再次开始赶路。
过了子时,风越来越大。
北风呼啸不止,更下起了鹅毛大雪。
李密一行人往浚仪走,正是顶风而行。这一路上可谓步履维艰,半路时,李密马失前蹄,还摔伤了腿。更惨的是,他那匹战马也断了跟腱,无法继续赶路。李密咬着牙,拄着一杆长矛,在侍卫的搀扶下继续前进。
只是,风越来越大,雪也越来越强。
快寅时,这雪花漫天飞舞,几乎让人无法看清楚前方的道路。
“大王,前面好像有一座寺庙,咱们却歇息一下吧。”
说起来,这连日急行军,不仅仅是令瓦岗军疲惫不堪,李密自己,也深受其苦。如果说,之前他是硬挺着一股气,那么如今在这风雪走行进两个时辰,接近四个小时,已经达到了极限。
李密真的走不动了!
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疲惫,更有那死里逃生后的虚弱。
见风雪如此狂暴,想必那辛文礼等人,也难以追上来吧……其实,李密之所以坚持要赶路,倒也不是担心辛(贼吧Zei8。COM电子书)文礼裴行俨。他是担心李言庆!阚棱和柳亨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李言庆一定回来了!他设计了一个如此巨大的陷阱,等着自己前来。可从头到尾,李言庆都没有出现在战场上……如果言庆真的出现了,李密反而不会害怕!问题就在于,这家伙没有出现,这才让李密,更感到恐惧。这家伙布局之老辣,心思之缜密,完全不像一个二十一岁的青年。
自己二十一岁时在干嘛?
当时李密也是被杨素誉为神童,却只是杨玄感的幕僚。出个谋,划个策,也许得心应手,可若说起这等老辣的布局,是万万想不出来的!李言庆一时不出来,李密就担心一时!不过现在已脱离了开封,想必李言庆也奈何自己不得。这心思一松懈下来,李密可真就撑不住了。
“也好,且歇息一下吧。”
李密点点头,几乎是挂在侍卫的身上,往前走。
正如侍卫所言,不远处就是一座小寺院。不过连年战火,这寺院也已经荒废了……残垣断壁,看上去令人极为心酸。如此天气,看着如此残破的寺院,联想自己的惨败,李密心酸不已。
迈步走进山门,却突然间听到大雄宝殿中,传来一连串兵器的碰撞上。
紧跟着,两名侍卫从大殿中飞出来,有人怒声喝道:“瞎了眼的狗东西,竟敢在某家面前张狂。”
这声音好熟悉!
李密心里不由得一咯噔,也不知道从从哪儿窜出来了一股力气,推开搀扶他的侍卫,拄着长矛紧走两步。
“大家都住手……”
他站在大雄宝殿外,颤声问道:“里面的人,可是三郎?”
话音未落,一个人影从大殿中冲出来。
来人身高大约在八尺上下,身体很魁梧,生的极为英武。月白色战袍上,沾染着斑斑血迹,跨刀挟弓,手中紧握一杆银枪。
他在大殿台阶上,看到李密的一刹那,也愣住了!
半晌后,只见来人三步并作两步,从台阶上窜下来,推金山倒玉柱一般匍匐在李密的跟前。
“王勇该死,有负大王所托……王上,浚仪……失守了!”
李密闻听,脑袋嗡的一声响,只觉胸中一阵气血翻腾,哇的喷出鲜血,一头就栽倒在侍卫怀中。
第六九章 末日(六)
大雄宝殿里的那尊佛像,金身早已褪去,看上去很残破。
一面山墙倒塌了一半,使得半边屋顶也随之坍塌。不过整体而言,遮风挡雪的作用还有,只是殿内的面积,减少很多。透过山墙向后看,有一个大约十来亩左右的空地,两边有几座残破的厢房。再往后,则是一座类似于藏经阁一样的木楼,只是木楼已经完全损毁,成了一座废墟。
不过这样一来,倒也使得寺庙中不缺柴火。
大殿里,厢房中都有火堆燃起,给这寒冷的冬夜,平添几分暖意。
篝火上吊着一个破烂的锅子,里面是用麦饼熬制的稀粥。李密缓缓行来,胸口的郁闷之气,也随之减弱许多。
睁眼看去,就见那残破的独眼佛像,正低头凝视。
李密激灵灵打了一个寒颤,呼的从草堆里坐起。
“王上……”
王伯当连忙上前,搀扶住李密。
李密怔怔的看着王伯当,脑袋里却成了一锅粥。
三郎怎么会在这里?对了,我刚才昏过去了……好像昏过去之前,三郎对我说了什么话呢?
这会儿李密的脑子全乱了,乱得有些不知所以然。
把王伯当可吓坏了,他见李密目光呆滞,直勾勾的看着自己,还以为李密这是怒极攻心,得了什么魔怔。
连忙摇晃李密,“王上,您说话啊……王上,您这是怎么了?”
“三郎,你别再晃了,再晃孤可就要散架了。”
李密连忙开口,指着王伯当,片刻后又拍着自己的额头道:“三郎,孤这会儿有点乱,莫吵闹,让孤想一想……对了,你不是坐镇浚仪,怎么会在这里?这又是什么地方?孤这是……怎么了?”
“王上,您真的没事?”
“孤无大碍,只是头有些昏沉。”
“臣熬了些麦粥,王上要不先喝几口,歇一歇再说话?”
李密闭上眼睛,片刻后点点头,“也好!”
这荒山野岭,也没有什么餐具。王伯当就用自己的头盔,成了几勺麦粥,递给李密食用。若放在平时,李密怎可能受得了这个?可现在,他肚子也着实饥饿,顾不得那许多的规矩。
一头盔麦粥喝下去,精神好转许多。
李密看了看大雄宝殿里,大约有几十个人。
“王上,兄弟们都在后面的厢房里休息,外面还有几十个兄弟警戒,这里暂时还算安全。”
“三郎,这到底是……”
王伯当跪坐在李密面前,把前因后果,详细解释了一遍。
原来,王伯当本奉命出镇浚仪。开封失陷后,他曾想要复夺开封。不成想酸枣李公逸突然传来消息,说汲郡苏定方趁天寒地冻,大河冰封之际,跨河攻打白马。于延津斩王德仁麾下大将张亮。
李公逸请求王伯当监视通济渠以西的隋军,而后率部前往支援。
开封虽然重要,但延津更重要。那是瓦岗寨的门户,一旦有失,势必造成瓦岗军的全面混乱。
而且李密在梓潼山大胜宇文化及的消息也传来,王伯当觉得,李密反正不日就会返回,如今时候,还是以稳定为主。故而他分兵前往酸枣驻扎,以监视通济渠对岸,隋军动向。本来,一切都很好,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冲突。李公逸兵至延津,苏定方立刻退过大河,坚守黎阳仓。
李公逸无法出击,同时又不能弃延津不顾,于是只能暂时留守延津。
王伯当在浚仪,焦急的等待李密回军。
就在今天下午,天黑之前,他得知李密在蔡水畔和荥阳军决战,就想着率兵赶到蔡水支援。
可哪知道,他刚要出兵,浚仪城外却来了一群残兵败将。
说是隋军自原武出击,攻克了酸枣。
王伯当没有看出什么破绽,于是下令开城放行。也就是他这个命令,酿成了浚仪的惨事……
城门一开,那些所谓的残兵败将,立刻闯进城门,占住了城门洞。
为首的大将,正是李言庆麾下第一家臣,雄阔海,雄黑子……别说是王伯当,就连李密都没有想到,李言庆会在荥阳郡。当所有人都以为李言庆还在尧城坐镇,和窦建德决一死战的时候,李言庆却亲率三千精卒,以八百墨麒麟为先锋,神兵天降,出现在了浚仪城外。
王伯当一开始没有觉察到李言庆的存在,也没有发现抢占住城门口的,竟然是以雄阔海为主的墨麒麟。所以,他指挥人马想要夺回城门,却没有在第一时间,调集城中所有的兵马。
等到王伯当发现李言庆的时候,李言庆率领三千精卒,已经杀进浚仪……
由此,也可以看出一个问题。
李密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官,但却不是一个出色的领导者。他总是能发现一些人才,却又不肯轻易放权。不可否认,王伯当的确是对李密忠心耿耿,不离不弃。也许他是一员出色的战将,冲锋陷阵,斩将夺旗是王伯当的特长。可若是让他为一军统帅,却远远达不到要求。
正是因为王伯当的疏忽,等到他发现李言庆的时候,已经无法在调集兵马。
李言庆入城之后,立刻兵分三路。
梁老实率部直扑库府,雄阔海则领墨麒麟,攻打校场。李言庆亲率两千人,向府衙冲击,把王伯当的指挥系统,瞬间全部切断。王伯当虽然勇猛,可府衙里又能有多少人?只坚持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整座府衙就被攻陷。而屯军校场,更竖起了白旗,归附于雄阔海指挥。
……
王伯当说这些的时候,一脸羞愧之色。
不过李密却似乎没有在意。
他半眯眼睛,片刻后轻声道:“如此说来,那李言庆如今,在浚仪?”
“正是!”
李密突然笑了,仰天一声长叹。
“这李言庆布局之周密,俨如妖人。
我以前以为没有低估他,可现在看来,还是小觑了此人。但只这一次布局,足以见此人手段……
三郎,浚仪丢失,怪不得你。恐怕就算是我在那里,也会被他设计……此人行一步,望十步,非数十年的阅历,绝难达到。偏偏这家伙才刚过了双十,我不如他,我真的不如他啊!”
他能怪王伯当吗?
莫说王伯当现在是他身边最亲近的人,就算是换一个人,他也无话可说。
事实上,他李密不也在蔡水上了李言庆的当吗?裴行俨的出现,李密失了方寸,而阚棱和柳亨,则使得李密疑神疑鬼。若非如此,他断然不会轻易收兵,使得罗士信钻了空子。说到底,他的确是害怕李言庆……当时在蔡水畔,他疑神疑鬼,匆忙间下令收兵,以至于阵脚大乱。
可实际上呢?
李言庆从头到尾,就没有出现在蔡水战场上。
浚仪一失,济阴、东郡大门洞开。王德仁此前驻守白马,已露出不臣之意,只怕现在,更不会再听从自己的命令。
若现在李密前往白马,迎接他的,肯定是王德仁的屠刀。
说不定,现在王德仁正愁着,如何与李言庆谈判呢……自己若是过去的话,恐怕正合了王德仁的心意。
“三郎,你莫要自责,浚仪之失,怪不得你,怪不得你!
也是我小觑了那李言庆,太急于求胜。若孤回军时,先驻扎浚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