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赵为王-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赵丹也不再犹豫,正色对着荀况说道:“寡人欲用先生为中尉,助寡人选任贤能,拔举官吏,不知先生愿否?”
赵丹这句话一说出来,荀况还没有先做出反应,但是荀况的两名弟子李斯和韩非却都激动了起来。
这可是赵国中尉啊!赵国六大臣之一,属于不折不扣的赵国领导人啊!
而且现在的赵国还是和秦国并立的天下霸主,甚至还接连打败了秦国两次!在这样的国家之中出任如此重要的职位,那不知道是天下多少人的梦想啊。
但下一刻,荀况的回答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这名儒家大能在听到赵丹的话之后并没有马上开口,而是沉默思考了好一会才道:“大王,况并不欲在赵国为官。”
第190章 邯郸学宫?寡人看行!
这句话一说出来,大殿之中除了荀况之外的其他三个人全部都懵了。
这位大名鼎鼎的荀子荀况,居然拒绝了赵丹递来的橄榄枝,拒绝了赵国中尉这个不知道天下多少人渴望无比的职务!
荀况身后的两名弟子李斯和韩非两个人的嘴巴张得大大的,看上去塞进几个鸭蛋都不成问题,眼睛都要瞪出眼眶之外了。
要知道之前荀况在楚国出任的只不过是兰陵令,一个小小的县令罢了,和赵国中尉这个职位相比,那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完全一个天一个地啊。
赵丹也同样是一脸的震惊,这荀况刚刚还斩钉截铁的表示要支持赵国一统天下,一转眼就拒绝了赵丹的官职……
这是什么操作?
嫌中尉这官职小?不可能吧。要知道整个赵国比起中尉要更大的官那真是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你荀况前几天还只不过是一个楚国小小的县令,现在给你中尉你还不满意?
赵丹脑海之中无数念头翻江倒海,觉得自己好像是真的有点看不懂面前这位儒家大能的套路了。
荀况发现了赵丹的异样,有些尴尬的摸了摸胡子,咳嗽一声道:“大王误会了,况之所以不欲为官,并非是不效力于大王。”
赵丹闻言又是一愣,道:“那先生意欲何为?”
不想当官?不想当官那你来赵国干嘛来了……
说好的“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呢?虽然这句话是元朝才说出来的,但是你们诸子百家每天卖力推销自己的理论,总不可能不是为了做官吧?
好在荀况很快就给出了解释。
只见荀况正色道:“况虽不才,亦有自知之明。况治学有余而为官不足,不过雅儒尔。若忝居高位,实非赵国之福。故况欲在邯郸设一学宫,一则教授弟子为赵国所用,二则令天下士人居此而辩论交流,不知大王以为如何?”
赵丹一听荀况这个建议,整个人再一次的呆住了。
不得不说,荀况这个主意实在是——太好了!
荀况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想要在赵国邯郸城之中,建立一所和齐国稷下学宫一样的、属于赵国的学宫!
仔细想想的话,这对于赵国的意义可比荀况出任赵国中尉要大得太多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要说说齐国的这座“稷下学宫”了。
稷下学宫是齐国的官办学宫,是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在鼎盛时期容纳了诸子百家之中几乎所有的学派,汇集天下著名学士过千人,其中包括孟子、淳于髡、邹子(邹衍)、慎子(慎到)、申子(申不害)、鲁连子(鲁仲连)、荀子(荀况)等等一大堆学术大能,是这个时代华夏大地的学术中心。
在这里,诸子百家的大能们完全不用操心什么衣食住行,可以专注研究学问,然后还能和其他学者大大嘴炮,而且就算嘴炮放得再响,也丝毫不会因为言论而受到任何来自官方的责难。
一场思想的大碰撞就此在稷下学宫之中展开。
后世所津津乐道的“百家争鸣”,基本都是在稷下学宫之中上演的。
正是在稷下学宫之中的学术交流和碰撞,让华夏文化爆发出了一次极其灿烂的光芒,也产生了一大批著作,比如说《宋子》、《田子》、《蜗子》、《捷子》等等,而且像《管子》、《晏子春秋》、《司马法》、《周官》等书之编撰,亦有稷下大能们参与其中。
可以这么说,在这个时代的学者心中,稷下学宫就相当于是文化圣地一般的存在。
正是因为稷下学宫的地位是如此之高,所以赵丹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在邯郸也弄一个学宫。
根本比不过啊,还建个屁。
但今天,荀况告诉赵丹,希望能够在邯郸建立一所学宫!
如果这所邯郸之中的学宫能够建立起来的话,以荀况的声望,说不定真的能够和稷下学宫抗衡。
由于是齐国官办的学宫,所以稷下学宫之中的大能学者们可是有着齐国上大夫的爵位,事实上稷下学宫也算是一个齐王的政治顾问团机构。
如果赵丹能把邯郸学宫也搞起来,那么到时候赵丹也就能够拥有一支由诸子百家大能学者所组成的政治顾问团队了。
总而言之这个邯郸学宫的事情能搞成的话,不但赵丹距离自己心中那个弘扬诸子百家文化,铸造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盛世的梦想稳稳的迈出了一大步,更凭空多出了一支智囊团啊。
如果说是别人来告诉赵丹这件事情,那么赵丹其实也并不会这么激动,但问题是说这句话的人可是荀况啊。
荀况是什么人?那可是出任过三次稷下学宫祭酒,相当于当过三届稷下学宫校长的存在。
可别不把这祭酒当回事,要知道能够出任祭酒的,无一不是赫赫有名的学者大能、文坛执牛耳者。
而且通常来说能够出任一次祭酒那就是了不得的荣耀了,足足三次出任祭酒的荀况,在整个文坛之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所以让别人来办这个邯郸学宫说不定连个泡都冒不起来,可让荀况来办的话那就大大不同了。
赵丹深吸了一口气,无比认真的开口说道:“先生之请,寡人准了!自今日起,先生便是这邯郸学宫之祭酒,更为寡人赵国之上卿!”
没错,齐国人不是把稷下学宫的学者们封为齐国上大夫吗?那寡人的赵国也不能虚了,直接给个上卿!
荀况闻言也愣住了。
要知道如今的赵国几位重臣之中,虞信和廉颇的爵位也都是赵国上卿,而这两位可都是有大功于赵国的。
上卿再进一步,那就是所有臣子们都梦寐以求的封君了!
赵丹一下子就给了荀况这个上卿的爵位,出手可以说是大方无比了。
但赵丹的大方还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只见赵丹继续说道:“除此之外,寡人还想告诉先生,先生尽可以告知天下之士,凡稷下学宫之待遇,寡人这边统统加倍!”
赵丹双目灼热,直视荀况:“寡人希望先生能令这座邯郸学宫,成为那天下第一学宫!”
没错,不办就算了。要办,那寡人就办到最好!
荀况闻言大喜过望,心知赵丹这一次可是铁了心下了血本支持自己的了,当下不再犹豫,朝着赵丹深深的施了一个臣子大礼。
“臣荀况,必不负大王之重托!”
第191章 或许这就是穿越的意义吧
看着面前朝着自己郑重行礼的荀况,赵丹的心中十分清楚,通过今天的这番谈话之后,自己显然是已经将这位闻名天下的大儒彻底的拉拢到赵国这一边来了。
如果邯郸学宫的设想真的成功了,那么在不久的未来,赵国就将取代齐国成为整个华夏文明的文化中心。
永远不要小看“文化”这两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字眼,华夏民族五千年来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其源头不正是这辉煌灿烂的华夏文化么?
而且也不仅仅是文化,在接连两次击败了秦国之后,赵国的都城邯郸也必将甩开临淄、大梁和洛邑等城市,成为华夏大地最大的经济中心。
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军力强大……这样的一个国家,往往能够铸就出一个极其辉煌的盛世。
而这个盛世的缔造者,毫无疑问便是赵丹!
……
赵丹连续做了好几个深呼吸,才总算让自己从这种畅想未来的飘飞思绪之中摆脱出来,看着面前的荀况笑道:“不知荀卿欲以何处为学宫所在地?”
罗马城不是一天就可以建得起来的,荀况的这座学宫也不例外,最首先要解决的当然就是选址问题。
荀况笑道:“臣尚未想好。”
赵丹大手一挥,道:“荀卿只管去看,看上了哪一处土地尽管告知寡人!”
现在的荀况可以说绝对是赵丹眼前的超级红人,要啥给啥,那都不带一秒钟犹豫的。
荀况笑道:“既如此,那况就先谢过大王了。对了,此学宫尚缺其名,不如便请大王为学宫赐名吧。”
“赐名?”赵丹想了一想,随后笑道:“既如此,此学宫便命名为‘华夏学宫’吧!”
在这个时空之中,被未来的人们誉为“地球第一文化圣地”的华夏学宫,就这样在今天确定成立了。
荀况也是一个做事雷厉风行的人,才刚刚和赵丹谈妥不久便告辞出宫,带着两名弟子去邯郸城中为将来的华夏学宫寻址去了。
荀况所带来的这个提议是如此的震撼而具有爆炸性,以至于当荀况带着两名弟子离开了许久之后,赵丹都还沉浸在喜悦之中。
实在是这个消息,真的太让赵丹振奋了。
说实话,诸子百家在这个年代,他们的发展其实都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
而且在董仲舒搞了一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除了儒法两家之外,其他的诸子百家基本上都慢慢衰落并且跑偏了。
道家原本可以成为哲学家和政治家,结果变成了一群神棍。
墨家原本可以成为工程师和物理学家,结果在死敌儒家的压制下销声匿迹了。
阴阳家原本可以成为天文学家,结果也变成了一群神棍,甚至还被江湖骗子用来骗人。
除此之外,还有名家、杂家、纵横家、兵家等等等等,都因为这个董仲舒的这一套理论衰微,再也没有自成一家的盛况。
在还没有穿越之前,赵丹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就经常在想:如果说没有这一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任凭诸子百家百花齐放个几百上千年,华夏大地会不会提前西方世界一步迈入现代社会,从而成为现代社会的主宰者?
赵丹觉得这是很有可能的。
欧洲的崛起,不正是因为在黑暗的中世纪之中出现的文艺复兴么?它和百家争鸣一样,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文化的盛宴。
事实上,因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受害的诸子百家里,同样也包括所谓的“胜利者”儒家和法家。
自从没了对手之后,儒家思想日益僵化,最终完全沦为了统治者用来愚民和稳固统治的思想工具,更在后世现代社会遭到了无数人的痛批,大有将百年来中国之所以落后的大锅统统甩在儒家身上的态势。
法家也是一样,法家推崇的乃是以法治国,虽然是在君王控制之下的以法治国,但是其实法家的理论只需要一个契机就有可能进化到现代型的以法治国。
结果法家却变成了君王们手下的忠实走狗,一个个法家人物只能以酷吏的形象闻名于世,和法家大能们创立理论之时所设想的场景相去甚远。
一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运动,可以说是华夏文明在自我进化之中的一次巨大挫折。
当然了,就算是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些诸子百家也未必就能够和赵丹所设想的那样成为哲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
但是不管怎么说,只要这些诸子百家还存在、还活跃在华夏文明的舞台上,它们就拥有着进化的可能性,而如果按照历史上那样去走的话,便是一丝可能性都没有。
只要有希望,哪怕是百分之一的希望,都比没有希望要强上无数倍。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渐渐冷静下来的赵丹也开始明白了荀况的想法。
当赵国中尉固然是位高权重,但是说不准哪一天做得不和赵丹的心意,那么荀况就要卷铺盖走人了。
可设立邯郸学宫又不一样,毕竟学宫是因为荀况而建的,所以荀况和儒家对于这座学宫的话语权无疑就是非常重的。
再加上学宫本身就是政治顾问团的身份,荀况虽然并不出任具体职位,但却仍旧能够以这个政治顾问团团长的身份参与到赵国的政治舞台之中,同样能够对赵国的决策施加影响。
所以说荀况这个辞中尉而建学宫的举动,实际上是一种以退为进,以荀况个人短期的功名利禄而换取儒家对赵国长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不仅如此,只要这个学宫以后发扬光大,那么荀况作为学宫的创立者自然也是百世流芳,可比当个中尉强了不知道多少倍去了。
赵丹想到这里,忍不住长出了一口气,摇了摇头:“真是一个老狐狸!”
如果赵丹没有想错的话,恐怕在荀况离开楚国的时候,心中就已经设想好这件建立学宫的事情了。
荀子荀况,果然不愧是融法于儒的一代大能,玩起心计来也是一套一套的啊。
不知为何,赵丹心中突然有一种预感。
今天自己和荀况的这一番会面,很可能将会彻底的改变华夏文明的历史,让华夏文明真正意义上的拥有了一次能够统治整个地球的机会!
赵丹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心中若有明悟。
或许,这才是穿越的真正意义所在啊。
第192章 秦国的惨重损失让秦王稷十分的不爽
咸阳宫。
冬日的咸阳宫空旷而清冷,即便是有着火炉在大殿熊熊燃烧,仍然驱赶不走大殿之中每一个人的心头寒意。
秦王稷就坐在主位之上,这位已经年过六十五的秦国国君看上去比之前似乎要苍老了不少,但声音却仍然一如既往的具有威严。
“赵燕两国的战事如何?”
这并不是一次大朝议,所以在秦王稷的面前坐着的也就是几名秦国重臣。
其中便有大臣回奏道:“回大王,据日前线报,燕王已令人往邯郸求和矣。”
“求和?”秦王稷脸色一冷,狠狠的哼了一声,道:“这燕王坐拥二十万大军,竟连五万赵军也无法击溃,何其可笑也!”
秦王稷对于燕国所表现出来的渣渣战斗力显然很不满,对于燕国居然这么快就要和赵国求和的态度更加的不满。
在秦王稷看来,燕国显然应该和赵国打个三年五载,最好打个两败俱伤才好。
只可惜那位燕王并没有如秦王稷所想象的那般勇武,秦赵两国才刚刚议和,燕王也马上就怂了……
秦王稷这一发火,咸阳宫大殿之中顿时变得一片寂静,完全没有任何一名大臣敢在这个时候开口,以免触及到秦王稷的逆鳞。
自从清河之会后,秦王稷的脾气明显就变得差了不少,在这些日子以来已经有整整四位大臣因为一些平日里根本不可能被追究的小小过错而被秦王稷下令族诛了。
秦王稷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想要让秦王稷重新变得开心起来,那么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重新取得胜利。
只有胜利和开疆拓土,才能够让这位志在一统天下的君王感到高兴。
秦王稷看了一眼下首一言不发的秦国重臣们,心中只感到一阵烦躁,竟然连一个能为寡人分忧的都没有?
秦王稷深吸了一口气,忍着愤怒和不满继续开口了:“伤亡清点如何?”
在和赵国谈和并从长平前线撤军之后,秦国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再次发动军队南下,而是清点伤亡,然后将军队和征召的民夫们解散归家。
由于秦军庞大的数量关系,再加上从长平前线返回秦国本土也需要一些时日,所以这项工作显然也并不是三五天就能够完成的。
不过现在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秦王稷觉得差不多也应该是到了有一个统计数字的时候了。
秦王稷将目光投向了负责这一项工作的相邦范睢。
范睢微微直了直身躯,朝着秦王稷开口说道:“回大王,此次长平之战,吾军阵亡人数当在八万左右,受伤人数约十五万。”
范睢这个数字一报出来,在座的秦国大臣就都情不自禁的倒抽了一口凉气。
阵亡八万,听起来对于一场败仗来说似乎是还能够接受的结果,毕竟秦国这一次出动了可是六十万大军。
但任何一个对于战争稍有了解的秦国大臣都能够知道其实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关键就在于这受伤的十五万秦军士兵身上。
由于这个时代医疗条件的限制,受伤之后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
而且像普通的轻伤,比如说在胳膊被人砍了一刀划了一个大口子,又比如说被人切掉了一两根手指,这些在统计的时候为了让数字好看点都是不算在受伤的范围之内。
通常来说,要被称得上是受伤的,那都是什么断手断脚,被人捅穿了腹部之类的伤。
这样的伤毫无疑问已经属于大伤了。
以这个时代的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