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赵为王-第4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得不说,几名大臣的建议还是很有可取性的。
  历史上的赵国之所以让李牧独掌北方军权,那是因为北边有匈奴、东胡和燕国这些敌人,由于消息传递的不便,集权在李牧手中才能够让李牧临机专断,用最快的速度调集兵力应对敌军入侵。
  但是现在匈奴被打跑了,东胡根本不敢南下,燕国也被灭掉了,再给李牧这么大的军权其实已经没有太大的必要。
  只不过赵丹出于对李牧的信任并没有想过这一点,直到今天被大臣们群起进言为止。
  赵丹沉思片刻,随后开口说道:“若是将大都督调回邯郸,那么诸卿以为有谁可以取代大都督的位置镇守北方?”
  平原君赵胜听到赵丹这般说法,脸上也是闪过了一丝喜色,赶忙开口说道:“大王,臣以为庞煖将军曾经多年在燕国,和诸胡也打过不少交道,更有指挥骑兵作战的经验,乃是出镇北方的最佳人选。”
  虞信轻轻的哼了一声,并没有开口说话。
  不是虞信不想争,实在是布衣派没有人选去争。
  李牧既然是龙台重臣,那么理所当然就要派一个同级的大将去替换李牧。
  布衣派之中只有廉颇这么一位身居龙台的将军,总不可能让廉颇去北边替换李牧吧?
  赵丹不置可否,突然开口说道:“这样吧,封君之事倒是不用着急。毕竟大都督虽然战功卓著,但是却无平定中原之功,若是贸然封君恐怕有人不会心服。寡人准备让大都督主持下一场灭国之战,等到大都督成功之后,封君便是理所当然之事了。不知诸卿以为如何?”
  想来想去也就只有这么一个办法了。
  封君也不能随便封啊,不然的话以后君候泛滥勋贵众多对于后代的皇帝来说也是个大麻烦。
  所以不如提高一下封君的标准,让有灭国之功的主将才能够封君,这样君候的数量肯定会少了不少,也为后代减少一些麻烦。
  反正现在暂时也不会大规模的进攻西域,让李牧一直放在北边和秦国人进进退退的也是浪费,不如先将李牧调回来应对中原战事,等到统一了中原之后再将李牧派出去征伐西域。
  其实这也算是一种对李牧的保护,不然的话现在李牧就已经把所有同僚都得罪光了,将来还怎么在赵国政坛上混?
  赵丹可不想因为李牧和这些龙台同僚们之间的摩擦而产生对赵国的不满心理,那才是真的亏大了。
  在听了赵丹的这番话之后,几名大臣先是一阵沉默,随后不约而同的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赵胜道:“大王所言甚是,大都督既然身怀大才,理当承当起为大王征服天下之重任。”
  虞信道:“大都督之威名天下皆知,乃是出征主将的不二人选。”
  其余人也纷纷表示了同意。
  赵丹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么就辛苦庞卿先替寡人去镇守北方吧。不过庞卿毕竟年迈,寡人觉得可以找一个人协助一下庞卿,将军许历是一个不错的人选。这样吧,以黄河为界,黄河以西诸郡为庞卿主掌,黄河以东原北方五郡为许历负责维护稳定,就这么决定了。”
  既然要分割,那么就直接分割到底。
  比起李牧来说,庞煖去掌管这么大一块北方领土才是让赵丹更不放心的事情。
  但不管怎么说,得知军权被收回的李牧心中肯定是会有不满的。
  “看来等到李牧回到邯郸之后,得好好找他谈谈才行啊。”赵丹心中暗自想道。


第888章 李牧的孤儿营之旅
  从西海到邯郸,这可是足足横跨了大半个赵国的路程。
  以今日之赵国领土来说,那绝对是一趟非常漫长的旅行。
  所以当李牧看见远方的邯郸城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这位早就已经习惯了马背生活的将军也同样是忍不住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然后骂了一句脏话。
  “终于到了……走,去北大营!”
  依照惯例,每次大将班师回朝,都要到北大营先报到,将兵符交回,然后等候君王的召见。
  这位赵国的大都督策马带领着麾下的一千亲卫离开了主路,朝着北大营外的道路一路狂飙而去。
  李牧对于北大营并不陌生,毕竟这也不是第一次来了。
  突然间李牧放慢了马速,从狂飙疾驰变成了小步而行。
  在路边有一座小小的营地,营地的寨墙并不算高,但是却有几十名全副武装的赵国士兵来回巡逻。
  更让人意外的是,从寨墙的缝隙之中还能够看到一对对好奇的目光。
  那是一群儿童。
  李牧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突然一拉缰绳,朝着这座小营地而去。
  “将军留步!”门口的岗哨一脸严肃的挡住了李牧的去路:“请出示令牌!”
  李牧愣了一下,道:“吾乃李牧,可入内否?”
  “不可!”哨兵十分认真地说道:“非持有令牌者不可入内。”
  一名李牧身后的年轻亲卫们显然有些不满,喝道:“睁大汝的眼睛看看,这位可是赵国北方大都督,刚刚为了大王开疆拓土征伐胡人而归!”
  在这名亲卫看来,堂堂的赵国北方大都督,龙台重臣之一,进个小小营地怎么了?
  如果是正规军的营地倒也没什么,问题在于这都是一群儿童,显然就是个家眷驻地罢了。
  大都督愿意进你们这个家眷驻地,那都是给你面子了!
  “噤声!”出乎这名亲卫意料的是,李牧居然回头狠狠的瞪了他一眼:“等会自己滚去领二十军棍!”
  喝斥完不懂事的属下之后,李牧又回头对着岗哨十分温和地问道:“吾少来此地,倒是不知道有这个规定,对了,若是要入内探视的话,那么要去找谁来签发这个军令呢?”
  就在这个时候,一声豪迈的笑容传来:“这个军令乃是老夫来签发的,大都督,请入内吧!”
  李牧转头一看,发现一名满头白发的老将军带着一群人站在一边,正在笑吟吟的看着自己。
  李牧心中吃惊,赶忙跳下了马,对着老将军行了一礼,道:“庞卿怎么会在此地?”
  来人正是庞煖。
  只见庞煖笑道:“大都督班师回朝,如何能够无人相迎?老夫正是奉命在此等候,说起来这孤儿营也是老夫掌管的,既然大都督想进去,那便进去看看吧。”
  其实这座营地的官方称呼并非如此,但是大家都叫孤儿营叫惯了。
  李牧拱了拱手,道:“如此便有劳庞卿了。”
  两人带着身后的一群随从走进了营地之中。
  李牧边走边笑道:“吾上一次回到邯郸的时候就听人说过这孤儿营,但是当时军务十分繁忙完全没有时间来此一趟,所以这一次原本先打算看了孤儿营再去北大营报道,倒是让庞卿久等了。”
  庞煖笑道:“哪里哪里,这里都是吾等袍泽之子,大都督对此地上心也是理所当然的。”
  李牧笑了笑,正准备说些什么,突然停下脚步,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在他面前的一座很大的堂屋之中正传来一阵阵的朗朗读书声。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
  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堂屋的大门是打开的,透过大门李牧可以清楚的看到一群儿童正在跪坐其中,一个个大声朗读着一篇李牧前所未闻的文章。
  李牧驻足听了一会,忍不住开口对着庞煖问道:“庞卿,此文莫非出自《诗经》?”
  庞煖含笑道:“正是出自诗经也。”说着不无得意的道:“大王可是下了命令,让这营中所有孤儿都要识文断字。”
  “什么?”李牧下意识的追问了一句:“所有?”
  庞煖点了点头,十分认真地说道:“所有。”
  李牧这下子是真的惊住了。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学习知识那可是贵族们的专利,即便是所谓的寒门士子,那也是属于贵族之中的最低一级“士”。
  但是这些孤儿营之中的孤儿,他们的父母绝大部分其实都只不过是庶民罢了。
  庶民之子竟然能够有先生教授知识?在这个时代,这绝对是一件堪称破天荒一样的事情。
  李牧忍不住叹道:“这可是一件大好事啊。”
  作为一名从底层出身的赵国将军,李牧可是太明白文化和知识是怎么样能够去改变一个人命运的了。
  “对了,这些先生是从哪里找来的?”李牧忍不住发出了疑问。
  庞煖笑道:“这些先生都是来自华夏学宫的士子,大王已经发下了命令,每名士子都必须要在孤儿营之中教学半年,否则的话不予毕业。”
  顿了一顿之后庞煖又说道:“不过就算如此,那些士子们也并不尽心尽力,嘿!好在大王现在已经在各郡开办大学了,准备培育一批专业的教师来教授孩子,以后倒是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教师?”李牧摇了摇头,觉得自家大王似乎有些小题大做,为了培养这些孩子就要专门弄一批教师出来?
  庞煖察觉了李牧的心思,失笑道:“大都督误会了,这些教师可不是仅仅为了教育这些孩子,未来还要推广到全国去,教授其他的想要求学的士子们。”
  李牧这才恍然,忍不住笑道:“大王心怀天下,的确不是吾所能够擅自揣摩的。”
  两人继续向前走去。
  走过一个操场,又一幕让李牧惊讶的事情发生了。
  在李牧面前的校场之上,两队人数各自在五十人左右的男童一声发喊,高高的举着手中的木剑,各自摆出了一个整齐的阵型,冲杀在了一起。
  李牧定睛细看,发现这些男童们进退有度,配合之间竟然显得颇有章法,甚至还会有意识的掩护战斗力不足的同伴。
  庞煖在一旁笑道:“这是武艺课程,和文化课程轮流教授。”
  李牧点了点头,下意识地说道:“难道这些也都是大王规定的?”
  庞煖笑道:“不只是这些,还有射、御、数等等。”
  “君子六艺?”
  “正是。”
  李牧想了想,道:“难道就没有人反对吗?”
  “当然有。”庞煖微笑道:“只不过大王并没有理会。”
  李牧若有所思的看了庞媛一眼,突然说道:“其实这些孤儿们是很忠诚的人选。”
  “没错。”
  “吾不希望他们将来成为死士。”李牧十分认真地说道。
  “吾也不希望如此。”庞煖深深的看了李牧一眼,随后道:“大王花费了如此多的心思来教授这些孤儿,想来也不会是作为死士之用。”
  李牧松了一口气。
  就在此时,他们面前的这场“战斗”也已经结束了。
  “乙队胜!”站在一旁监督的监管高声宣布了答案,其中一队男童顿时欢呼雀跃,而另外一队男童则垂头丧气。
  李牧暗暗点头,这乙队无论是进退阵型还是相互掩护都要比甲队更加的井然有序,取得胜利也是理所当然的。
  突然间李牧的眼神微微一凝,忍不住惊咦了一声。
  “这乙队的队长,竟然如此年幼吗?”
  此时此刻,一名身着微缩版赵军百将服装、看上去不过七八岁的男童神气活现的站在那里,接受着其余人犹如众星捧月般的待遇。
  庞煖看了那男童一眼,笑道:“大都督有所不知啊,此童名为赵政,乃是这孤儿营之中有名的神童,无论文韬武略皆是上上之选。”
  “赵政。”李牧微微点头,道:“此子将来若是从军,必定大有可为。”
  ……
  诚如庞煖所言,一路过来,李牧看到了有些孤儿在练习射箭,练习骑马,练习纺织,练习声乐舞蹈,等等等等。
  当看了一圈之后,李牧忍不住开口道:“庞卿,说实话,此地和吾所想象的场景差别颇大。”
  庞煖拂须笑道:“吾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能说大王的确是一位明君,对于将士们的照顾也是颇为周全啊。”
  李牧笑道:“说实话,吾都有些忍不住想要将犬子送来此处了。”
  庞煖朝着李牧眨了眨眼,笑道:“实不相瞒,其实吾之两名幼孙皆在此处进学一年有余矣。”
  李牧眼睛一亮,道:“当真可以?”
  庞煖微笑道:“大王说了,凡父母从军者,来者不拒。”
  “好!”李牧大喜过望,道:“等明春吾就将墨儿送来!”
  两人说说笑笑走出了大营,突然一阵马蹄声传来,一名宫廷侍卫疾驰而至然后翻身下马,恭敬的朝着两人行了一礼。
  “见过庞卿,大都督。大王有命,请大都督即刻率部入宫,大王在宫中设宴为诸将士接风洗尘!”


第889章 亚洲大一统?
  说实话,接风洗尘的规格让李牧颇为意外。
  因为这一次接风洗尘的对象并不只有李牧自己,而是包括了跟随着李牧来到邯郸的一千名亲卫。
  虽然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在大殿之中和赵丹坐在一起,但是能够在邯郸宫城之中吃一顿由大王赏赐下来的饭菜,这对于任何一名赵国人来说都绝对是一种荣耀。
  这就好比后世在大会堂吃饭一样,虽然不可能和总BOSS们坐一桌,但是也够吹一辈子牛逼了。
  赵丹看着面前的李牧,心中不由得有些感慨,这位名将似乎就好像是一把利剑,出鞘的时候光芒会刺痛所有敌人的眼睛,但是等到归鞘的时候却又变得默默无闻,并没有给人什么锋芒毕露的感觉。
  从这一点来说,李牧和赵括看上去显然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
  晚宴已经到了尽头,赵丹站了起来,对着李牧说道:“李卿,且陪寡人出去走走吧。”
  李牧赶忙站了起来,说道:“大王请。”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了龙台大殿,虽然已经是夜晚,但是赵国宫中依旧是灯火通明。
  赵丹对着李牧笑道:“李卿也曾经去过咸阳,寡人想要知道那咸阳宫和寡人这座信宫相比如何?”
  李牧想了想,十分认真地说道:“回大王,咸阳宫大气磅礴,信宫辉煌壮丽,皆各有擅场,若是以臣之见,应当难分伯仲。”
  赵丹笑道:“可是咸阳宫已经被汝给抢劫了两次了,现在应该是远远不如寡人的信宫了吧?”
  李牧微微一愣,随后点头笑道:“大王所言甚是,确实如此。”
  说话间两人走下了龙台,沿着长廊来到了一处园林之中。
  赵丹伸手一指不远处的一座凉亭,道:“走,和寡人去那里坐坐。”
  两人在凉亭各自落座。
  正是仲夏之夜,空气之中多少带着几分闷热的意味,不远处有个小小池塘,池塘边长满了荷叶,能够清楚的听到青蛙呱呱的叫声传来,让水面产生微微的波澜。
  赵丹看着面前的李牧说道:“李卿觉得,秦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对手呢?”
  李牧沉思片刻,然后缓缓答道:“回大王,秦国——是一个很强劲的对手。臣多次和秦人交手,这些老秦人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卒都颇为强劲,若是单论战斗力而言天下几乎无出其右者,仅有我赵军将士可与之争锋。”
  “哦?”赵丹有些意外的看着李牧:“寡人还以为李卿并不会把秦国人放在眼里。”
  毕竟李牧对于秦国的战绩可是全胜,更两次攻破了秦国首都咸阳,照理来说应该并不会太把秦国人给当一回事。
  李牧正色道:“大王误会了,虽然臣的确是多次打败了秦国,但臣必须要说的是,秦人能以西陲之地而称霸多年,的确是有其独到之处的。若是大王因为过去的战绩而小觑秦国的话,恐怕对赵国来说并非好事。”
  李牧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的观察着赵丹的脸色。
  好在赵丹并没有因为李牧的话而勃然大怒,这让李牧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事实上李牧最担心的就是赵国因为麻痹大意而小觑秦国,然后在秦国的手上吃亏。
  但李牧并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位君王可是来自未来,对于当年秦国灭楚的典故知道得非常清楚。
  在历史上秦国灭亡楚国之时,秦始皇就曾经犯下过小看楚国的错误,派出李信率二十万军队去征服楚国,结果被楚人打得大败,后来不得不启用老将王翦,并将整整六十万秦国大军交给了王翦,这才一举灭楚成功。
  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赵丹自然是不可能会犯下这样的错误。
  赵丹想了想,问道:“若是寡人命汝为主将去灭亡秦国,汝觉得需要多少部队才能够做到?”
  李牧想了想,十分认真地说道:“四十万!”
  “四十万?”赵丹瞪大了眼睛。
  李牧确定地说道:“四十万,而且要全部都是常备军,所有的中央军以及边骑军团部队都需要归入臣的麾下。”
  “……”赵丹无言的看着李牧。
  此刻的赵丹终于体验到当年秦始皇的那种感觉了。
  特么的,这可是整整四十万常备军,而且还把中央军和边骑军团统统都归进去。
  虽然给了李牧四十万,赵丹手里还能剩个一二十万,但是这剩下来的部队都是渣渣,根本没法比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