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赵为王-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丹坐在上首,脸庞神采奕奕,心情看上去非常的不错。
  燕王的去世对于燕国和那些燕王的亲信们来说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这对于赵丹来说却绝对是一件彻头彻尾的大好事。
  因为这标志着赵丹一直以来所秘密策划的燕国计划,终于到了可以真正实施的时候。
  赵丹对着虞信说道:“虞卿,齐国那边已经派人去确认过了吗?”
  虞信恭敬答道:“回大王,齐国那边刚刚已经派人传来回信,说是一切都将按照原先所商定之计划实施。”
  “非常好。”赵丹想了一想,又问道:“彭城方面,魏无忌和剧辛应该也都已经通知到了,对吧?”
  “是的,大王。”
  “庞煖那边也应该收到消息了吧?”
  虞信答道:“从路程来看,庞煖将军可能还需要一两日才能够收到消息。”
  赵丹道:“那倒也不要紧,反正庞煖这一次只需要虚张声势便是了,就让齐国人去打头阵吧!对了,乐间呢?乐间那边可有什么消息传来?”
  对于赵丹来说,乐间在这个计划之中可是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如果乐间不能够成功的将燕后和公子轲这两个关键人物带出燕国进入到赵国境内的话,那么一切就都无从谈起。
  虞信摇头道:“依照时间来看,如果燕王刚刚晏架乐间便带着燕后母子离开武阳,那么如今应该距离燕赵边境不远矣。因此想要得到他们的消息,短则一两日,长则四五日。”
  “还要这么久?”赵丹皱起了眉头,突然无比怀念起手机和互联网来。
  这个世界的信息传递速度,还是太慢了一点啊。
  半晌之后,赵丹才继续开口问道:“宛城那边战况如何?”
  “非常激烈,根据楚王命人送来的情报,宛城很可能在数日之内便会陷落!”
  “哦,来得及吗?”
  “应当来得及!”
  “很好。”赵丹忍不住笑了起来:“既然这样,那么就告诉秦王稷,议和之事先推迟几天好了!寡人倒要看看,等到他秦王稷收到消息的时候,还怎么和寡人嘴硬!”
  赵丹的笑容看上去非常的愉快。


第340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
  春天来了。
  大地恢复了生机,绿色取代了白色成为了每一个人的主旋律。
  滚滚的黄河边上,一支大军正在渡河。
  虽然已经征集了上游和下游各五十里内的所有船只,但是渡河的速度看上去仍旧并不能让齐国大司马匡梁感到满意。
  “大军能否在三天之内全部渡过河水?”匡梁对着身边的幕僚们开口问道。
  这位齐国的大司马如今已经是四十来岁,整个人脸庞方方正正,看上去不怒自威,气场逼人。
  有人回答道:“将军,征调过来的船只数量不足,恐怕需要至少五至六日。”
  匡梁皱了皱眉头,刚毅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恼怒的神情。
  “既然如此,那便命令前军在渡过河水之后不要停留,继续北上!”
  过了半个时辰之后,已经渡过了河水的齐军先锋队伍开始慢慢的动了起来,并且很快在匡梁的视线之中消失了。
  有人劝道:“将军,我等其实并不需要如此着急。”
  匡梁传过头来,狠狠的瞪了这么说话的幕僚一眼:“简直是胡言乱语,难道连兵贵神速这样的话汝都没有听说过?”
  “可是那燕国接连败于赵国之手,以属下看来燕军应当不足为虑。”
  匡梁摇了摇头,沉声说道:“楚国春申君黄歇便是因为过于轻敌才会败于本将军之手,本将军又如何会重蹈黄歇之覆辙?不必多言,尔等立刻回归各军,命令全军加快速度,吾要在五日后进入燕国境内!”
  等到身边的众多部将离去之后,匡梁注视着面前滔滔向东的黄河河水,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五天之前,还在围困彭城的匡梁突然接到了齐王建的虎符以及手令。
  在这份手令之中明确要求匡梁立刻解除对彭城的包围,率军北上准备攻击燕国,并且告知匡梁这一次攻击燕国之目的是为了扶立燕后之子公子轲成为下一任燕王。
  在看到这份命令的时候,匡梁心中是非常疑惑的。
  公子轲这个燕国公子匡梁倒是不太清楚,但是匡梁很清楚的是那位燕后可是和如今赵国国君赵丹是一母所生的。
  “看来大王又要选择和赵国做盟友了……”匡梁的脸上神情有些复杂。
  在这些年来,匡梁参加了几乎每一次齐赵之间的战争,然后每一次都被赵国大将军廉颇所击败。
  这导致了匡梁每当想起赵国的时候心中都会出现一种十分怪异的感觉,有点不太能够接受将赵国作为盟友的这个事实。
  但是既然有虎符和手令,那么送到匡梁面前的这份命令就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匡梁忠实的执行了这一份命令,在第一时间就撤除了对彭城的包围,率领着麾下二十万齐国技击之士急速北上。
  只要渡过黄河,再行军大约二到三天的时间就能够通过齐燕边境,开始进入燕国境内。
  根据齐王建手令之间的要求,匡梁将率领着这二十万技击之士一路直指燕国下都武阳,然后打上那么一两仗,应该就能够成功拥立公子轲了。
  听起来似乎挺简单的。
  但是说实话,匡梁心中总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
  要知道匡梁的父亲匡章当年也曾经趁着燕国内乱的时候,在齐宣王的授意下率领着齐国的大军攻击过燕国,想要趁势将燕国给完全吞并。
  但齐国的行动遭到了其余诸侯的联合抵制,在秦国、楚国和赵国三大诸侯的联合逼迫下,匡章最终不得不率领齐军退出了燕国。
  这一次战争埋下了燕国和齐国之间仇恨的种子,燕国新君燕昭王将此视为燕国的奇耻大辱,奋发图强开黄金台招揽天下贤才,最终以一次五国伐齐完美的复仇了齐国。
  虽然说作为匡章最小的儿子,匡梁在上一次匡章伐燕的时候还并没有出生,但是对于这个自己父亲戎马一生之中为数不多的黑点匡梁当然还是很清楚的。
  如果可以的话,匡梁情愿和那位名满天下的信陵君魏无忌所率领的赵魏楚三国联军作战,也不愿意北上进攻如今尚且处于天寒地冻之中的燕国。
  “王命难为呀。”匡梁看着面前滔滔东去的黄河河水,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悠长的感叹。
  而数日之前还在和匡梁于彭城防线对峙的魏国相邦信陵君魏无忌,可就没有这么多的感慨和忧愁了。
  此时此刻,魏无忌正在和赵国将军剧辛并肩而行。
  在魏无忌的身边同样也有着一支军队,这支总数一共达到了十五万人的三国联军此刻刚刚通过了楚国的首都陈郢,朝着更西边的宛城急速行军中。
  虽然早就已经知道宛城方面的形势已是危如累卵,但是魏无忌的脸上看上去一点都不着急,至少他还能够面带笑容的和身边的剧辛聊天。
  “剧子,汝乃是不世大才,为何要屈居于庞煖之下?若是剧子愿来魏国,那么无忌愿说于大王,令剧子出任上将军一职,如何?”
  在魏国上一任上将军晋鄙被魏无忌在长平一战中杀死之后,魏国的上将军职位至今仍然处于空缺之中。
  这可是魏国军方的最高领导职位,能够拿这个职位来招揽剧辛,魏无忌可以说是相当有诚意的了。
  已经是满头白发的剧辛骑在马上,身形挺得笔直,虽然两鬓斑白但是却仍旧精神奕奕。
  在听到了魏无忌的这番话之后,剧辛脸色也是微微一动,过了半晌才说道:“信陵君谬赞了。大王命庞煖千里迢迢自燕国寻访剧辛,此乃是对剧辛之赏识也。剧辛虽然不才,但是亦不会背弃大王也。”
  剧辛口中的这个大王,显然不是魏无忌口中的那个大王。
  被拒绝之后的魏无忌看上去并没有多少的恼怒之色,只是有些可惜的摇了摇头:“剧子不愿归魏,实在是令人惋惜。若是有朝一日剧子不愿意于邯郸为官,那么大梁随时欢迎剧子的到来。”
  剧辛点了点头,但却并没有接话。
  在剧辛看来,自己也已经是一把年纪的人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到了归天的年纪,估计也就是老死赵国的命了。
  既然这样,谈什么以后就显得毫无必要。
  魏无忌的心情看上去的确很好,所以他很快的就又开启了另外一个新的话题。
  “剧辛先生,听说燕王已晏驾归天矣。”
  剧辛脸上的神情微微的发生了一些变化,看上去有些惊讶,过了片刻之后才说道:“当真?”
  魏无忌笑了起来,看着面前的剧辛说道:“难道赵王竟然没有告诉剧子此事吗?”
  剧辛摇了摇头,沉声道:“剧辛如今乃是赵国将军,燕王之生死,与剧辛何干?”
  魏无忌大有深意的一笑,对着剧辛说道:“当年燕昭王之盛世正是因为有了剧子一内一外方才得成,如今赵王不用剧子处理内政,却反将剧子任命为将军,实在是屈才,屈才呀。”
  剧辛的目光闪动,沉默不言。
  很显然,剧辛并不想聊这个话题。
  “剧辛先生,根据刚刚收到的情报,数日之前围困彭城的那支齐军如今已经距离齐燕边境不远了。剧辛先生可知道如今齐军突然北上,究竟是为何?”
  “不知。”剧辛的回答非常的简短。
  魏无忌深深的看了剧辛一突然开口说道:“听说赵王欲要立燕后过继之子公子轲为燕王,不知剧辛将军对此是否知晓?”
  这一次,剧辛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但是很快的,剧辛脸上的惊讶表情就消失无踪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平静。
  “此事乃大王之事,却非剧辛所能关心也。”
  魏无忌笑着看了一眼剧辛,不再言语。
  对于魏无忌说,由于有着那张完整无比的情报网络的存在,魏国之中很少有什么事情能够瞒过魏无忌,甚至包括魏王圉身边的事情也不例外。
  所以别看魏无忌此时此刻并不在洛邑之中,但是他对于洛邑之中发生的事情可是了如指掌的。
  正是因为这份了如指掌,再结合数日前来自洛邑方向那一份由赵王丹、楚王元以及魏王圉三位大王联手签发的那份要求三国联军西进增援宛城的命令,魏无忌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头脑结合手中的情报稍微思考了一会,就得出了刚刚他对剧辛所说的那些猜想。
  在魏无忌看来,剧辛再怎么说也是曾经在燕国当过几十年重臣的人,所以赵国要是对燕国有所图谋的话,就肯定会让剧辛在其中出一些力。
  虽然剧辛什么都没有告诉魏无忌,但是从剧辛的反应之中魏无忌的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对于魏无忌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在两人的身边,十五万三国联军滚滚向西,犹如一条长龙般毫不停歇。
  在数百里之外那座名叫宛城的城市之中,景阳所率领的二十万楚军正在盼星星盼月亮的等待这支援军的到来。
  魏无忌到底能否及时赶到宛城呢?
  说实话,魏无忌一点都不在意这件事情。


第341章 逃亡
  燕国,武垣。
  一辆马车在雪地上急速前进,车轮在雪地上压出两道深深的车辙。
  在马车的旁边,还有十几名骑士骑着马护卫两旁。
  这些骑士看上去一个个都是风尘朴朴,不少人的脸上和身上都还带着伤势,很显然在这之前他们已经经历过了不少战斗。
  正是积雪刚刚开始融化的季节,马蹄踩在道路上激起无数的雪花和泥土,让这片道路变得越发的泥泞了起来。
  日头已经到了天空的正中央,阳光从天空照射下来,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几分并不明显的暖意。
  不多时,武垣城的城墙已经是遥遥在望。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马车旁边的一名骑士突然高声说道:“且在前方树林休息一阵。”
  于是车队很快就在路边的一座小树林之中停了下来。
  骑士们看上去显然很有这种急行军的经验,刚刚停下来安顿好了马匹,就开始坐下来默不作声的拿出干粮和清水吃喝了起来,还有不少人为受伤的同伴包扎伤势。
  一名年轻的骑士拿着干粮和清水大步的向着马车走去,才刚刚走到马车的面前,马车的门帘就被掀开了。
  一个穿着普通妇人衣衫,容貌却带着几分贵气的年轻妇人露出了头,对着面前的这名年轻人问道:“昌国君,可是已经到了赵国境内?”
  年轻的骑士摇了摇头,对着面前的妇人说道:“武垣城自从长平之战以来便已经成为了燕国领土,此刻尚且难言安全。”
  这位年轻的骑士,正是燕国的昌国君乐间,而年轻的妇人不用多说便是和赵丹一母所出的燕后了。
  看到燕后的脸上露出了忧虑的神情,乐间急忙开口安慰道:“王后不必担心,以如今之脚程来看,至多日落时分便能够到达赵国境内。”
  顿了一顿之后,乐间又继续问道:“公子轲可曾安好?”
  燕后点了点头,稍微动了一下身体,从马车之中露出了一个小小的脑袋:“已睡着。”
  乐间不再多说,将手中的清水和干粮递给了:“还请王后暂且屈就。”
  燕后接过了干粮,但却并没有马上将自己的脑袋收回车厢之中,而是看了乐间一眼,十分认真地说道:“昌国君,若是此次能够成功,老妇必定封汝为燕国相邦。”
  乐间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朝着燕后郑重一礼。
  过了小半刻钟之后,乐间站了起来:“出发!”
  跟随在乐间身边的都是乐氏族人,一个个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忠心耿耿。
  在听到了乐间的命令之后,他们立刻起身牵来马匹,簇拥着马车朝着南方而去。
  蹄声阵阵,烟尘滚滚,看上去一切都还算顺利。
  但是乐间的心中却一直都不敢放松警惕。
  因为乐间十分的清楚,如今已经掌控了燕国大权的公子安和荣蚠,是绝对不会允许燕后和公子轲就这么平平安安的离开燕国进入赵国的。
  在过去的两天里,乐间已经足足应对了两次追击,正是这两次攻击让乐间身边的族人从一百人变成了如今的十几人。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想象中的敌人始终没有出现,乐间慢慢的有些放松了下来。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声惊讶的声音突然在乐间的耳旁响起。
  “君上,武垣城之中有骑兵出现!”
  “什么?”乐间的心中一沉,立刻就将视线转向了武垣城。
  果然,原本紧闭的武垣城门此刻突然大开,一队人数至少在五十以上的燕军骑兵从城中驶出,径直朝着乐间所在的方向而来。
  乐间深吸了一口气,突然用力的一拉马缰,厉声喝道:“乐陵乐昌,带上人手跟吾来,一定要拦住这些燕国骑兵!”
  乐间一声令下,十名乐氏族人便跟在乐间的身后,直接朝着前来拦截的燕国骑兵冲了过去。
  其余的五名骑兵则继续护卫着燕后所在的马车,一刻也不停的朝着西南方前进着。
  双方之间的距离急速缩短,很快就到了百步之内。
  乐间将手一翻,原本背在身后的长弓已经拿在手中。
  “嗖!”弓箭犹如一道流星般在半空中划过,准确无比的命中了燕军骑兵最前方的一名骑兵,将这名燕军骑兵的心窝直接洞穿。
  乐间背后的乐视族人也纷纷弯弓搭箭,朝着燕军骑兵射去。
  这些乐氏族人一个个都是久经沙场之人,更有不少人参加过对东胡的战争,因此一个个不但骑术出色射术也是非常出众,一下子就将最前方的燕军骑兵射死射伤不少。
  乐间正准备继续弯弓搭箭,突然一声大叫,整个人猛的趴在了马背之上,保住了胯下马匹的脖子。
  “嗖!”一根箭从乐间的头顶划过,劲风刮得乐间头皮发麻。
  乐间心中暗叫侥幸,若是自己的反应慢上那么半拍的话,说不定就要直接来一个脑袋贯穿的下场。
  几声惨叫从乐间的身后传来,显然有乐氏族人中箭。
  乐间刚从马匹上直起身来,燕军骑兵已至面前。
  “死!”乐间丢下了弓箭从腰间拔出了自己的长剑,狠狠的朝着迎面而来的一名燕军骑兵的脑袋砍了过去。
  两马交错而过,一道血光乍现,惨叫声中这名燕军骑兵被乐间直接切下了持剑的右手,手臂冲天飞起。
  温热的鲜血洒在了乐间的脸上,浓烈的血腥味开始在乐间的鼻尖蔓延。
  但是乐间完全没有任何的欣喜或者其他的念头,因为就在下一个瞬间,他的视线之中又出现了另外一名手持兵刃,誓要将他斩落马下的燕军骑兵。
  一场十分激烈而又短暂血腥的骑兵对冲过后,面前再无敌人的乐间勒住马匹,缓缓的转过身来。
  在刚刚的那一次对冲之中,乐间对着每一名敌人都劈出了一剑,并将五名敌人全数斩落马下。
  而乐间所付出的代价便是在腰腹处吃了两剑,左小腿处也多了一个伤口。
  剧烈的疼痛从伤口传来,让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