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行三国-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州的田丰,必定是可以处理好这件大事的。

高顺现在还年轻,但是,现在他的行事风格和能力,逐渐有了统帅之风,恐怕再过两年,高顺镇守一方已经不是难题了。

并州毗邻草原,在草原胡人强大的时候,并州经常遭受攻击和侵犯,自古以来,并州边疆地区常年就有不少汉家百姓被杀,或者被俘虏到了草原去当奴隶。

当年,吕布的家乡也是在这么一次匈奴入侵中给毁掉的。这么多年来,西汉很少顾及这边的事情,再加上当初的并州刺史丁原能力有限,也没有完全处理好并州边疆的安全问题。

自从高顺来了并州后,他就与军师田丰商议怎么有效抵御草原胡人的入侵,更好的保护当地百姓不被骚扰。但是,并州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件事情几乎是解决不掉的,除非公孙续出兵,将并州五百里附近的草原部落给驱赶走。

但是,这可能吗?南匈奴的王庭其实就在这一块草原附近,要是公孙续出兵的话,极有可能会引起一场大战,这样的大战,公孙续暂时还不想进行,所以,并州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个隐患,这也是公孙续为什么要把沉稳的高顺调到并州的原因。

其实吧,要说这解决办法,除了驱赶草原部落外,其实还有个更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向草原迁徙大批流民,彻底占据草原,但是,这个办法,也是需要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后盾的。

看着前不见头,后不见为的迁徙队伍,高顺心中燃起一阵阵斗志,他本是战将,但是公孙续将他和田丰安排到并州处理政务,几乎不允许并州出现战争纠纷,为了这件事,高顺没少给公孙续写信。

其实,高顺心里也清楚,不是公孙续不敢出兵,虽然并州和幽州都需要发展,但是,出动十万以内的大军征讨草原的话,幽州和并州还是负担得起的。

但是,就算出动大军攻打草原部落,驱逐了南匈奴后,公孙续又能怎么样呢?或许他能通过战争发点财,只是,这点战争财,根本就不够公孙续看的。

大军出动,劳民伤财,最后打赢了肯定是要退后来的,这退回来以后呢?草原还不是拱手让给了草原部落,那些小部落很快就会在草原上放牧,被驱逐走的南匈奴也很快会回来占据草原。

如此往而反复的话,只会让幽州和并州陷入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最后是白白消耗自己的实力。这,也是丁原担任并州刺史时一直没有出兵征讨匈奴的原因。

要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只有一个办法。想想当初公孙续怎么敢出兵攻打鲜卑东部,关键之一就是,公孙续在打下鲜卑东部后就没有离开,他不仅在那驻扎了军队,更在内地迁徙了大量黄巾之乱时期的流民过去,彻底占据了鲜卑东部。

还有三韩地区,公孙续也是这么做的,现在这两块地方被统治的挺好,汉人人口已经占据了优势,只要有一定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的话,这两块地方就永远属于公孙续了。

幽州军第一统帅徐荣就驻扎在三韩地区,幽州军中资历最老的颜良就率军镇守鲜卑东部,他们,正慢慢用军事力量彻底统治者两块被公孙续称之为大后方的占领地。

而高顺,一直就自认为才能不下于徐荣,他早就想单独领兵证明自己。自从公孙续决定将他派到并州的时候,高顺就明白,这离自己独领一军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从当初来并州到现在,高顺一直在等,他在等一个机会,一个可以让自己彻底放手出兵的机会。那么,这个机会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田丰曾提点过高顺,当初公孙续之所以敢出兵三韩和鲜卑东部,就是公孙续有把握招揽到大批流民。后来黄巾之乱正好帮了公孙续的忙,大量流民和黄巾俘虏无家可归,公孙续正好带他们去这两个地方安家。

经过田丰这么一解释后,高顺就明白了,原来,公孙续派他到并州其实是让他等机会,只要有了大量无家可归的流民后,公孙续就必定会出兵征讨并州草原这块地区。

高顺站在路旁看着流民从自己身前走过,他已经这样站了将近半个时辰,没有人来劝他赶紧回去或是歇歇,因为,就连高顺的亲兵都不知道高顺现在到底在想什么,所以,他们不敢轻易打扰自己的主公。

不一会,黄忠带着几个亲兵骑马走了过来,当黄忠看见高顺屹立在路边的时候,他们都下马走了过来。

黄忠从高顺身后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正方,看什么呢?这么入神,该不会是为这几十万流民的衣食住行担忧吧,哈哈哈,放心吧,这些事情,主公和几位军师肯定能解决好的。”

高顺回头看了看黄忠,然后摇摇头笑道:“呵呵呵,汉升将军,我的机会快要来了。”

“哦?”黄忠疑惑道:“什么机会啊?”

“那里。”高顺边说边伸手指向北方草原:“河套地区,三年内我就会打下来,主公曾说过,黄河百害,唯利一套。那里可是塞上江南啊,据主公所言,那里风调雨顺,非常适合大面积耕耘。”

黄忠听了眯起眼睛看着北方回道:“河套的确是好地方啊,我军幽州和并州地区本就不富裕,粮食一直是我们的难题,如果能攻下河套的话,那我们的粮食问题也就可以解决了,还有鲜卑东部和三韩地区,粮食就不再是我们的弱点了。

正方,是不是看到这批流民后就动了这个心思啊,如果是这样的话,相信主公很快就会往并州调集大军了,到时候自然是要一举攻下河套的,哈哈哈,那时候,你必定是三军统帅,威震一方啊。”

高顺听黄忠这么一说,也不好意思的笑道:“将军说笑了,我一直在等这个机会,但是,现在却还不成熟,这些流民,恐怕会有三分之一要留在并州,其余的,可能是要暂时安置在并州吧。

据元皓军师所形容,恐怕没有个百万人,很难彻底占据河套啊,百万人,我上哪去找这百万流民啊。可惜啊,这么好的地方我们缺不能立马占据,还得眼睁睁的看着胡人每年向我们发起攻击,唉,真是可惜。”

“正方,何必焦急呢?”黄忠抓着高顺的肩膀说道:“百万流民也只是说最后的数字,但是,如果前期迁徙个三四十万的话肯定还是可以的,所以,我敢断定,两年内,主公必定会出兵河套,到时候,你就肯定是这个统帅。

唉,说起来,我黄忠是自叹不如啊。徐荣独领一军镇守三韩多年,颜良也为主公扫去鲜卑东部之忧,现在,正方你又即将成为幽州军中第三个真正独领一军的人物,而我,我黄忠,却仅仅还是个幽州第一战将而已啊。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啊。再过几年,我也就不是什么幽州军第一战将了,到时候,我如果不能为主公开疆拓土的话,岂不是要遗憾终生吗?

正方,你说,我是不是该晚生几年呢?呵呵呵,我可不想等我老了,天天在幽州等你们在外大败敌军的好消息啊,我黄忠,是真不想就这么老去啊,唉。”

听着黄忠这么感叹,高顺大有一种英雄惜英雄的感觉,其实,相比较而言,高顺觉得自己还是幸运的,至少自己还年轻,还有大把大把的机会,像黄忠的话,已经四十多了,确实不在年轻了,如果这几年不能独领一军的话,恐怕黄忠将终生遗憾吧。

第138章:盟军解散2

刚进营门,公孙续就走到孙策身边问道:“二弟这是怎么了,怎么躲着我啊,难不成是有什么秘密没有告诉我啊,该不会是又从我军中偷了战马吧,呵呵。”

孙策听了脸色更加难看,这时孙坚却抢先回道:“呵呵,骠骑将军这是哪里话,可能是我决定要回去了,策儿心里舍不得吧,这孩子,太重情义,恐怕是舍不得骠骑将军你这个大哥啊。”

公孙续听了脸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他内心却有其他想法了:“现在这么急着回去,看来,玉玺确实是到手了,孙策虽然聪明,但终究还是个孩子,应该是觉得欺骗了我所以心中才会觉得有愧。唉,玉玺啊玉玺,你还真是到了孙坚手中啊,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啊,孙坚,我也帮不了你啦。”

就在公孙续一个人想一个人的时候,众人已经到了袁绍的大帐附近,大帐里吵闹声一片,似乎很热闹。

公孙续等人一进去,立马发现所有人都来齐了,今天所有人都来的很积极啊,原来,袁绍正在和众人讨论功劳的事情。

看见公孙瓒,曹操这几人都来了,袁绍当即就大笑道:“好了,诸位,现在人都来齐了,我们这论功行赏的大会也该开始了,各位请就座。”

众人依次就座后,郭图却发言道:“盟主,这论功行赏的话,是否应该让众人将抢来或是捡来的战利品拿上来分享一点啊,怎么说,这也应该是见者有份啊。”

公孙瓒听了拿起眼前的酒杯笑道:“这位先生,你说的可是我幽州军的战利品嘛,若是想要的话,可跟我们到我营寨中去取,或者跟我儿公孙续要,没有必要在这麻烦盟主啊。”

郭图听了连忙赔笑道:“州牧大人开玩笑了,幽州军的战利品都是一刀一枪拼来的,我们又怎么能要呢?再者说了,只要是凭真实力真功夫得来了,别人就不该要,我说的,乃是指那些不劳而获的人啊。”

众人听了都议论纷纷,很多人都不明白郭图是什么意思。但是,这时候,孙坚脸色却有点不正常了。

这时候,孙坚站起来向袁绍说道:“盟主,这次会盟,我麾下将士损伤惨重,很多士兵都要回去调养,而且,我本人这几天也生病了,也该回老家调养调养了。”

说完,孙坚咳嗽两声,好似真的是身体有恙一般。

但是,袁绍听了却没有批准的意思,他盯着孙坚,然后笑道:孙将军确实是生病了啊,而且还病的不轻啊。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孙将军生的恐怕还是玉玺病吧。

孙坚,你好的大的胆,到现在还敢隐瞒不成。”

袁绍这么一吼,众人立马觉得事情有点严重了。

尤其是孙坚,他明白自己获得玉玺的事情可能是被袁绍知道了,但是,现在和情况,不管怎么说也不能承认啊。

反正是破罐子破摔,只要孙坚不承认,袁绍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孙坚也不甘示弱的盯着袁绍回道:“盟主这是何意?我孙坚及麾下将军浴血疆场,全是为国为名。到现在,我就想让我麾下将士能有个善终而已,从头到尾,我可没有跟盟主你争过一点功劳吧。

盟主何必如此步步紧逼,我孙坚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你提出就是,反正大家都在,正好都可以评评理。难不成就以为我违抗了盟主的命令去追击董卓,所以盟主就要给我定这么个罪名不成。”

听到孙坚这么狡辩,袁绍也一下子气疯了:“好,好啊你,好你个孙坚,到现在还这么嘴硬,难道非得要我把你捡到玉玺的事情说出来不成,孙坚你究竟是何居心,自己获得了玉玺,就要私藏不成。”

众人这下子算是热闹了,袁绍这么一说,直接接像点燃了火药桶一般,帐中众人都炸开锅了。、

但是,这时候,孙坚却明白,袁绍肯定是拿不出什么证据,所以,只要他矢口否认,袁绍就不能怎么样,若是自己承认了,恐怕在场众人有不少人都不会放过自己。

看着众人都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盯着自己,孙坚哈哈大笑道:哈哈哈哈哈,袁绍啊袁绍,我孙坚不过是抢了你的风头,然后又违抗了你不准追击董卓的命令而已,是不是看我兵力少就觉得我好欺负,哈哈哈,袁本初,你也就这点胆吗?

我孙文台敢对天发誓,若是我私藏玉玺的话,我必将万箭穿心不得好死。

这总可以了吧,袁本初,我劝你做人收敛点,想给我安罪名,拿出点证据来啊。”

袁绍眯起眼睛盯着孙坚,这时候,看着孙坚还是这么狡辩,袁绍都恨不得直接就上来掐死他。

“好,孙文台,你要证据是吧。我就给你证据,让你心服口服的将玉玺交出来。”袁绍说完又对身后一名亲兵打扮的人说道:“胡亮,你过来,你告诉大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么亲兵上前摘下帽子后,孙坚一眼就认出这人是自己的一个手下,当日得到玉玺的时候,这人也在场。

这时,孙坚心里明白,绝对不能让这人把话说出口。

当即,孙坚立马拔刀出鞘朝这人看去,口中更是怒吼道:“好你哥叛徒,上次行刺我不成,现在又到盟主那里诬陷我,看我今日不斩杀了你。”

说时迟,那时快,袁绍也立马拔剑出鞘正好就当初了孙坚。不过,袁绍又怎么会是孙坚的对手,只不过他是盟主,孙坚是不能伤害他的,否则,孙坚还真可能走不出这个大帐。

看着孙坚还有杀人的意思,袁绍怒道:“够了,孙文台,还想自我面前杀人吗?这人是你的部下把,他当初就看到你捡到了玉玺,你还想杀人灭口不成。

也罢,今日只要你交出玉玺,我可以不与你计较,但是,今日你若是还是这么胡搅蛮缠的话,休怪我无情了。”

孙坚听了不仅不罢手,反而怒笑道:“好你个袁本初,找了这么个人就想诬陷我。

哈哈,你也太小瞧我孙坚了。此人因为强奸民女,被我处以重罚,当初要不是别人求情,我已经将他给砍头了。

本来,看在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我就放过了他,我也以为他会改过自新,谁知道此人人面兽心,竟然在战场上偷袭我,我这病,就是因为他而落下的。

今日看见他正好,我正好为民除害,你休要拦着我,否则,别怪我孙坚翻脸不认人。”

眼看两人就要打起来,其余诸侯又立马上前劝架。

有的全孙坚交出玉玺就没事,大家息事宁人,有的劝袁绍查清楚再说,不要冤枉了好人,再怎么说,孙坚这种毒誓都发了,他肯定是没有拿玉玺。

但是,有三批人却没有参与劝架,这第一,就是曹操,第二,就是袁术,至于第三嘛,当然就是公孙父子。

看着袁绍跟孙坚还在大眼瞪小眼,曹操只得提高嗓门吼道:“盟主,你若是真的只有这么个人证恐怕也不行吧,孙坚将军可是有功于国,怎么说也不能轻易定罪,要是盟主有其他证据不妨拿出来。”

众人也都点点头表示同意,这时,袁术的心里却闪过好多想法。

如果孙坚真的得到了玉玺那孙坚就不能拿出来。因为孙坚是他的部下,而且还在他的地盘上混,所以,只要孙坚将玉玺带回去的话,袁术就有办法将玉玺弄到手。

若是孙坚现在将玉玺拿出来的话,袁术知道,他时肯定没有份的,搞不好还会被人诬陷跟孙坚同谋,倒时候,所有的好处就都是袁绍的了,跟他袁术就没有半毛钱关系。

如果孙坚没有拿玉玺,那袁绍现在就纯粹是在欺负人了,打狗还要看主人。孙坚是袁术的部下,要是真就这么吃亏了,袁术的脸又该往哪放。

于是,袁术也冷笑道:“是啊,盟主,你该不会就想用这么个士兵给我这部下定罪吧。

要是孙坚真的私藏了玉玺,我第一个出兵将他斩杀,但是,若是他没有拿玉玺反而遭到你的诬陷的话,我淮南军也不是吃干饭的,再怎么说,孙坚也是有大功劳的,盟主不该怎么轻易给他定罪,这也太草率了吧。”

袁术这么一说,基本上就是站在了孙坚这一边,这时,袁绍的脸色就难看了,他还真拿不出什么证据,要不然也不会等到现在来这么一出啊。

众人都在僵持,唯有幽州军还在冷眼旁观,这时,孙策转头看着公孙续,他希望公孙续能帮忙说上几句话。

公孙续自然看到了孙策求救的眼神,但是,从这眼神中,公孙续还是发现了一丝愧疚的意思。

目前这情况,袁绍也确实坚持不下去了,公孙瓒在被公孙续推了一下后也提高嗓门问道:“盟主就拿出点更能说服人的证据吧,我幽州军可以主持这个公道。”

听公孙瓒这么一说,袁绍知道自己是没戏了。于是,袁绍冷哼一声放下宝剑。

孙坚也放下佩刀然后骂道:“自会盟以来,我和我麾下儿郎一直拼杀在最前线,到头来竟然换来这么个罪名。哈哈哈哈哈,这会盟,不来也罢。眼看董卓逃走却不追击,只知道诬陷自己人。

哼,诸位,我先走了,这里,我是呆不下去了。”

说完,孙坚就带人离开了大帐,看来,他是要率军回去了。

第139章:并州繁荣2

听着黄忠一再叹气,高顺反倒觉得不好意思了,于是,他安慰黄忠道:“将军神勇不减,起码还能战个二十年,主公的啊大业才刚刚起步,正需要将军取开疆拓土冲锋陷阵,我相信,过不了多久,将军就会得偿所愿。

再者,黄叙都这么大了,他也很快就会跟我们比肩,这么多年,主公一直特意安排黄叙在他身边,想必就是为了能更好的指教黄叙,我想,黄叙应该从主公那学到了不少东西吧,将来主公成就大业的话,黄叙就是伴读啊。

不出十年,黄叙将士年轻一辈中的领军人物,到那时候,老有黄忠天下无敌,幼有黄叙神勇无双,你父子二人到时候是要闻名天下,必定是会传为一段佳话啊,哈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