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行三国-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冀州北边有公孙父子坐镇,免去了游牧部落的侵扰,这,就给了冀州休养生息的好机会。

再加上韩馥这个人内政方面还算是个高手,有了公孙父子给他当免费保镖,他把冀州倒也管理的井井有条,冀州的粮仓算是装满了粮食,不然,韩馥也不会出手这么阔绰。

当然,韩馥还是很会做人的,至少,他每年都会提供给公孙父子不少粮草,算是报答公孙父子保卫北疆的恩情吧,再者,这次公孙续北伐,韩馥可是出了大力,仅仅粮草方面就提供了三十万石。

正是由于韩馥的大方,这才让袁绍看到了机会,袁绍的谋士谋士逢纪却让袁绍攻打冀州,作为立身的根本。袁绍感到兵力不足,再者,冀州太大,袁绍觉得自己很难全部取下。

为此,袁绍决定先韬光养晦等待时机,同时,为了能加大自己去下冀州的把握,袁绍也像公孙续购买战马兵器,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提升自己军队的战斗力。

袁绍将重点放在了骑兵身上,冀州这边地势相对平坦,适合骑兵作战,而且,冀州这么大,不靠马力的话,到时候打仗会跑死人的,所以,袁绍是铁了心也要训练出一支骑兵出来。

为此,袁绍才派出麾下头号大将高览前往并州跟公孙续谈生意,袁绍心里清楚,自己的将领和谋士中,就属高览才能让公孙续看得顺眼。

除此之外,袁绍还是觉得冀州太大了,要想靠自己一个人就去下的话,恐怕难度很大,为此,袁绍已经在寻求盟友一起谋夺冀州,不过,现在,这些事情都是暗地里进行的,而且,袁绍这么做,其实是很卑鄙的行为,可是,袁绍已经管不了这么多了。

第196章:黑山军1

公孙续率军北伐的消息犹如一个信号,似乎是暗示天下诸侯可以动手大干一场了。()

袁绍已经部署如何谋夺冀州,由于冀州太大,加上冀州的情况比较特殊,袁绍现在是费尽了心思想安抚好冀州周边的势力。

旁的不说,冀州与幽州和并州相邻,再加上冀州牧韩馥确实会做人,他跟公孙续父子的交情虽然不多,但是这利益上的纠葛就很大了,如果袁绍不能处理好这个问题的话,恐怕在谋夺冀州的过程中会和公孙父子发生矛盾。

思前想后,袁绍都不能呢个拿定主意,要说交情吧,袁绍跟公孙父子还真是没有,就算有,恐怕也在上次会盟的时候浪费的差不多了,现在要是再在利益上闹纠葛的话,袁绍觉得幽州并州那边是必定会出兵攻打自己的。

就在袁绍为这件事情烦恼的时候,跟他一向交好的郭图给他写了几封信,这郭图,老家就在冀州,目前也是在冀州任职,上次会盟的时候,郭图跟袁绍走的近,搞的就好像是袁绍的首席谋士一样。

会盟的时候,郭图就相当于是韩馥借给袁绍的一样,会盟结束后,郭图借口家族中有大事要处理,就离开了袁绍,其实,他是先一步为袁绍去打点一切去了。

这也还是韩馥这人大度,没有在意自己的部下跟袁绍走的近,再加上袁绍当时是盟主,而且韩馥一直认为自己袁家门生,深受袁家大恩,所以,这个老好人就更加没有在意。

对于韩馥,也真不该说他是傻还是说他太老实了,连自己麾下那些人的小九九都没有弄清楚就放心大胆的让袁绍这种人跟他们接触,而且,他现在提供粮草给袁绍,无疑是在喂养一头狼,一头忘恩负义的狼。()

不过,对于这个世道而言,忘恩负义似乎不算什么,袁绍又不是那些重义轻生的北疆儿郎,干嘛要跟韩馥讲情面,再者,在袁绍看来,韩馥今天的一切都是拜袁家所赐,袁绍现在只是在想办法拿来赏给韩馥的东西罢了。

郭图在信件中相信描述了冀州现今的形势,而且,郭图已经在为袁绍造势,他已经联络了一些世家大族,只要袁绍到时候能取下冀州,郭图就会率这些世家大族投靠,帮助袁绍问道冀州。

在信中,郭图劝袁绍尽量联合其他势力一起来攻打冀州,如果有旁边势力先行攻打冀州的话,到时候袁绍就可以以援兵的借口进入冀州,这样,袁绍就有机会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冀州。

可是,这话说的简单,冀州附近哪来这么厉害的实力呢?难不成让袁绍派人去假扮盗匪或是山贼呢吗?

最后,还是郭图给袁绍指了条明路,第一,写信给公孙瓒,商量一起谋夺冀州,这是必须要做的,因为公孙瓒现在就屯兵幽州,并州那边暂时可以不用管,只要袁绍能说服公孙瓒一同起兵攻打冀州的话,袁绍的计划就成功的差不多了。

这个计划具体怎么实施,还得看袁绍怎么计划了,袁绍相信,在绝对的诱惑面前,公孙瓒应该是会同意的,而且,现在朝廷在幽州,只要刘辩一纸令下,公孙瓒出兵也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除了公孙瓒,袁绍还有个人必须联络,这也是关键的一步,而且,这个人,还必须得去充当恶人。

这人,就是自张角起兵失败后一直率军隐藏在黑山的张燕,张燕这个人在北边的名声越来越大,当初他还跟公孙续他们交手过,差点被赵云给生擒了。

不过,那时候的他名气不大,只是黄巾军中的一个小将而已,而且,那时候,认识他的人更多称呼他为褚飞燕。

张燕的义父是张牛角,当初张角手下的黄巾军一分为三后,张燕就跟着张牛角往北边进发,张牛角死后,张燕就成了这支黄巾军的实际领导者,不过,这支黄巾军中,还有一个人的影响力不下于张燕,只是,这人不怎么露面,她似乎对黄巾军已经没有兴趣了。

张燕为了躲避汉军的追杀,将部队带到了黑山和燕山这块地方,从此,黑山就成了他的大本营,久而久之,他这一支黄巾军就被称之为就不再称呼自己为黄巾军了,现在黄巾已经败了,没有谁再愿意称作自己为黄巾军。

不过,随着各地镇压起义的手段不断加强,很多失败了的黄巾都往北边逃窜,张燕同时吸纳了一批流民壮大自己,但是,也还有一些实力同样进入了黑山,比如黄龙、左校、郭大贤、于氐根、青牛角、张白骑、刘石、丈八、平汉、大洪、司隶、雷公、浮云、李大目、白绕、畦固、罗市等。

这些人都曾经是黄巾军中的一些大小渠帅,在起义被镇压后,他们率着自己的部下想办法活命。这些朴素的名号往往反映了领头人的某些特点:如“雷公”是大嗓门,“白骑”是爱骑白马。

这些起义军进入黑山后就被称为“黑山军”,活动在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各郡之间,大部两三万人,小部六七千人,合计达百万人,各自为战,不相统属。

不过,这些人表面上都推张燕为帅,遵从张燕的号令,毕竟张燕是这些人中势力最大的一支,而且,张燕手上有一张他们没有的王牌,再加上张燕也要收买人心,所以,张燕就默认了他们这些**势力的存在。

张燕本是常山真定人,算起来,跟赵云和夏侯兰他们还算是老乡,小时候,他跟赵云他们其实还算是相识的,张燕占据黑山之后,不断训练士兵,加固大本营,同时,他并不完全把自己当做流寇对待,为了能让部下吃上一口饱饭,他下令在黑山地区恢复生产,大面积的开坑荒地。

按说,张燕的这些说法都是很明智的,别的诸侯占据某大城,这就有了经济来源,张燕占据黑山后也想着利用手下这些流民的家属去种植,这样可谓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样一来,张燕还真的不是流寇了。

黑山军号称百万,人多势众,担着其中水分也很多,那些不愿意投降朝廷的黄巾军有不少来投靠了黑山军,一人当兵,全家从贼,都是为了能有口饭吃。

可是,张燕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再加上黑山附近的几大势力都不是好惹的,幽州公孙瓒是令异族闻风丧胆的白马将军,并州公孙续的本领,张燕自己心里清楚,所以,这两个地方,张燕是明令不能触犯的。

冀州韩馥这边富裕,再加上冀州的兵力和军队的战斗力没有像幽州,并州这么变态,所以,张燕平时劫掠的对象也就在冀州这块。谁都喜欢捏软柿子,再加上韩馥这个人,确实就是个软柿子。

袁绍能够想到他,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在袁绍眼中,黑山军就是贼寇,给他们点利益,他们还能不会听命行事。于是,袁绍就暗地里写信给黑山军的几个有实力的大首领,相约一起攻打冀州。

其他几个首领接到袁绍的信件后都兴奋不已,他们在黑山这边已经呆的烦了,再加上张燕这家伙不准他们残杀百姓,不准侵犯幽州并州等等,他们对张燕早就不满了,为此,这一次,他们决定跟袁绍合作,如果可以,他们甚至都想暗地里把张燕给干掉。

张燕在接到袁绍的信件后,他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袁绍是什么人,张燕或许不清楚,但是,张燕明白的是,袁绍写这封信绝对是不怀好意,为了弄清楚情况,张燕决定去请教一个人。

黑山大营中,有一座房子建在清幽的山林深处,这里,住着一个张燕很敬重的人。

张燕率着几个亲兵来了这里后,正在门口忙农活的两个丫鬟吓的跪在地上,张燕上前问道:“小姐可在里面,我找他有急事。”

两个丫鬟不敢回话,只是点点头。张燕对身边亲兵交代几声后就独自一人上前敲门说道:“小姐,我是张燕,我有要紧事情要跟你汇报。”

里面传来一个声音说道:“将军请进。”

张燕推开门,低着头走了进去,在进门后,张燕跪在地上说道:“张燕给小姐请安。”

“将军何必多礼,我说过很多次了,我早已不是什么小姐了,哪里敢承受你这么大的礼节。”对面那女子并不回头,他只是在摆弄面前的药罐。

张燕一脸严肃的回道:“我奉天公将军和义父之命保护小姐,又岂敢违抗,今日贸然来打扰小姐清修,乃是有一件要紧的事情,渤海太守袁绍写信约我黑山军一同攻打冀州,事成之后,袁绍会将冀州两层的粮草送给我们,如果情况属实的话,我黑山百姓今年过冬的粮草就有了。”

这女子听到有关于黑山百姓的事情后终于停下手中的事情,他回过头看着张燕,但张燕却不敢正视这张清秀淡雅的脸庞,在张燕心中,眼前这个女子就是仙女。

这女子,其实是张角的女儿张宁,当初张角死后他就随张牛角他们一起撤退,然后辗转到了黑山这里,张角死后,他一个女子又不能抛头露面管理军队,于是,他就将军队全部交给了张燕,他自己则全身心投入到研究张角留下的太平要术中去。

第197章:中原局势1

张燕这边已经在准备出兵的事情,为了保证绝对的安全,张燕决定最多也就率领一半人马出战,不管怎么说,大营的安全是最重要的,黑山现在是张燕的根本,不能丢。。

最终,张燕点了四万步军和一千骑兵,由于还没有到约定的出兵的时机,张燕现在只得在黑山中加紧训练士卒,为攻城拔寨做准备,而且,很多攻城器械现在也要打造,不然,到时候没有足够攻城器械的话,会白白浪费士兵们的性命。

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袁绍尽量满足张燕的要求,他在暗地里给张燕提供了一匹装备,至于粮草方面,袁绍并没有提供多少,毕竟袁绍自己那边也不读,况且,这些东西是可以去抢的。

同时,为了增大张燕攻城拔寨的机会,也为了到时候能增大韩馥的压力,提升自己尽快率军支援韩馥的机会,袁绍派人送来了不少攻城器械,这下子,张燕算是准备充足了。

可是,有件事情张燕没有想到的是,袁绍竟然联系了李大目,雷公,黄龙等一些渠帅,袁绍怂恿他们先去袭击幽州附近的城镇,谁都知道幽州其实也很殷实,要是能夺下几个城镇的话,收获肯定会不小。

这些人禁不住诱惑,在袁绍的再三怂恿之下,他们也联合了六万人马准备向幽州进发,不过,由于他们那边缺粮,觉得将剩下的老弱留在大本营的话恐怕也不是个事。

而且,到时候要是攻下了几个城镇的话,必定会有很多粮食,这也需要有人去运回来才是,于是,这几个头目相互商议过后,他们决定连同寨内的老弱都一起带去。

结果,就是因为这几个头目自己商议的一个决定,差点没把袁绍给坑死。

这几个渠帅联合所有人马后,竟然有将近十五万人,其中老弱妇孺占了大半,这群人可谓是拖家带口,为的,其实也即是想吃口饱饭,可是,这可是十几万人啊,绝对能吃穷幽州附近的城镇。

袁绍现在还不知道这件事情,他接到这几个渠帅的回信后还以为这些人是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的,袁绍这时候还乐呵呵的想着成为冀州之主的美梦。

张燕这边,他备齐所有物资以后也准备发兵了,可是,当他听到雷公他们竟然带着这么多人马一起向幽州那边进发的时候,张燕自己也差点没有吓傻。

更可恶的是,雷公黄龙他们为了增加气势,竟然号称大军四十万,这下子,张燕算是知道,黑山军的好日子到头了,张燕也没有想到这群人竟然真敢去招惹公孙瓒,幽州可是皇帝的地盘啊,张燕真怀疑这群人有没有脑子。

不少部将劝张燕将他们阻拦回来,张燕听了冷笑道:“阻拦,怎么阻拦,我大军不过十多万,他们那边全部加起来十五六万人啊,再加上他们一直不服我,我这要是去的话,肯定会大打出手。

现在是没有办法了,他们是铁了心要去打幽州,那是他们嫌自己命长,我们尽快攻打冀州,能捞到多少粮食就算多少,最好在他们溃败前我们就撤回来,这一次,真的是被袁绍这家伙给坑了。”

张燕嘴上虽然在骂袁绍,可是,他还是铁了心要去攻打冀州,没办法,黑山这边粮草不足,要是不去想点办法的话,这个冬天恐怕会饿死不少人,张燕必须出兵了。

张燕在整顿兵马的时候,整个事件的策划者袁绍当然也没有闲着,他现在正等着冀州那边派人来邀请自己去冀州共同抗敌,不过,为增加自己的机会,袁绍现正暗地里跟冀州的一些世家大族联系。

北边这么忙,其他地方也不太平啊。

长安这边,自从盟军撤退后,董卓算是一下子轻松了,这时候的他,可谓是春风得意的过起来天王老子般的生活,为了给自己的家族积累财富,董卓下令在城郊建属于自己家族的城堡。()

同时,董卓还不忘收刮民脂民膏充实自己的府库,由于上次撤退的时候,金银珠宝被公孙续派人抢走了不少,董卓心里是很不甘心的,他大发雷霆之后,就想出在长安百姓身上收刮回来的想法。

这样过了段时间后,董卓还觉得不过瘾,为了自己聚敛巨额财富,董卓大量毁坏通行的五铢钱,还下令将所有的铜人、铜钟和铜马打破,重新铸成小钱。

粗制滥造的小钱不仅重量比五铢钱轻,而且没有纹章,钱的边缘也没有轮廓,不耐磨损。小钱的流通直接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猛涨。

现在,整个长安地区,买一石谷大概要花数万钱。老百姓苦不堪言,生活陷于极度痛苦之中。董卓却利用搜括来的钱财,整日歌舞升平,寻欢作乐,生活荒淫无度。

这下子,长安百姓可谓是遭殃了,那些饿狼一般的西凉士兵见到点值钱的东西就抢下来,还美其名曰为丞相祝寿,他们上交流一部分财宝后,自己的腰包里也藏了不少。

西凉军现在就整个是抢劫团伙,大部分士兵天天的任务就是变着法的去充实自己的腰包,顺带看见哪户人家有美貌女子也都一并抢了,过不了几天就送回一具被折磨的残缺不全的裸尸。

身为董卓的军师,李儒这段时间可是急坏了,他一直在劝谏董卓不要这么劳民伤财,现在要做的是整顿军纪,同时组织流民发展生产,可是,董卓这死胖子这时候哪里还管得了这些,每次都是随口应付一下李儒,然后自己又去寻欢作乐去了。

军营中的士兵大都军纪败坏,但也有一些特别的。

吕布自从被董卓调回来后就一直安分守己的呆在家中,每天会例行公事去军营看看,隶属于吕布这边的三万士兵很少有去抢劫百姓的,尤其是吕布的老部下们。

张辽他们每天都在军中训练士兵,对于长安城内发生的事情,他们也只能充耳不闻,上面的人都不管了,他们就是想管也管不了啊。

至于吕布,他之所以不去干这些坏事,一是因为不屑,二,则是因为想多花点时间陪陪家人。

公孙续上次派颜良他们将吕布的家人送了过来,吕布大喜过望,内心对公孙续也相当感激,如果公孙续一直扣押这吕布的家人的话,那吕布也只有干瞪眼的份。

吕布现在还只有正妻严氏,长女吕绮玲都十一岁了,在吕布当初岁丁原出兵讨伐董卓的时候,严氏为吕布又生下一子,不过,在这之前,吕布一直都没有见过自己儿子。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吕布也很重视家族香火的传承,没有个儿子的话,吕布将会终身遗憾。

当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