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途借势-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68。钉子户2() 
两层的砖瓦房,应该是十年前修建成的,门上油漆虽没剥脱,可原色已经看不出来。 下午快到做饭时间,按说主人家应该在屋里。敲一阵,没有反应。确定里面没有人在,往第二家走,如此,到第五家才遇上有人在家里。

    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和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在家里,见外面三个人,茫然地看着他们。璐笑着说,“老人家,我们是区政府的。”

    “哦,是政府干部来了,请进屋坐。”老人说,没什么表情。

    三人也不在意老人是不是欢迎他们,进了屋,先自己找地方坐了。老人站着很不自在,璐说,“老人家,我们今天来是有件事情要跟你商量。”便按手里的信息问了老人,信息吻合。老人的儿子、媳妇一起到广东打工,进厂打工五年了,留下女孩一直在家里由老人带着。

    璐说,“情况是对的,区政府规划这一片要建一所小学,你们这里有二十几家人家都要搬迁。这事你老人家知道了吧?”

    “前几天政府的干部到家里说了,我给儿子、媳妇也说了。房子是他们的,不是我的,他们不同意搬走,我也没有办法。”老人这边的情况不是第一次有人上门说这事,已经知道三人来意,直接说明情况。

    “老人家,你说的情况我们也理解,能不能将你儿子的电话给我们,我们直接跟他们联系?”璐知道老人做不了主,直接要电话联系对方,也不知之前过来做工作的人是谁,有没有留下对方的联系电话。

    “都是他们打电话来,我不知他们的电话。”老人说,将事情推得干净。璐扫了一眼手里的资料,上面虽没有做任何标注,但却是两户没有记录联系方式的人之一。

    “那平时你要找他们怎么办?”璐不甘心就这样走,拆迁协议也不可能压着老人签约,只有找到老人的儿子才行。老人说没有这边的联系方式,璐觉得可信度不大。

    “都是他们打电话过来,我没有化,就会接电话,不会打电话。”老人说,也不知真假。下午找几家不在,遇上这家在了,却又是如此情况。

    杨东轩进来后也观察这家里的情况,老人肯定不能做主,但要说不知儿子的联系电话,可能性却不大。见璐说到这程度,没有更好的话头,便说,“老人家,孙女读书了?”

    “读了。去年跟她爸妈在外地读,今年才回来。二年级了。”

    “在哪所学校读?”杨东轩转头看着小女孩,说,“二年级了,能不能跟上这边的课?期末考得怎么样?有没有拿到奖?”

    女孩有些怕人,见杨东轩问她,往爷爷身边靠,抓住爷爷的棉衣。见杨东轩还在等她回答,低着头,璐说,“这位叔叔也是老师呢。”

    小女孩听璐这样说,抬头起来,说,“我在红星小学,跟得上课。”

    “才回来半年,老师说她在外面读书跟我们这里学的不一样,在班上等。”老人家说。

    “红星小学有点远啊。”杨东轩说,红星小学在城南区郊外,只有小一到小三,高年级则分流,一部分被吸收进三小,大部分会到最近的小镇小学就读。

    进不进三小,得看成绩更要看关系。三小是城南区规模最小的完全小学,升入初比率最低,也是收容学生来源最杂的小学。规模虽小,外来插进的人最多,其他两所小学除非有过硬关系,要不插不进人。连这两所学校的学前班都插不进,学位紧张到无法塞进课桌。

    “有地方读书就不错了。”老人有些怜惜看着女孩,从这里到红星小学至少有五里路,一长段路都是公路,车多,安全隐患不小。

    “每天接送?”杨东轩说。

    “哪能接送,自己走。”老人说。

    “那一定要注意安全,来回记着走人行道。小同学,有什么困难要跟老师说,啊。”杨东轩说,小女孩点点头,表示记下了。

    “多谢老师。”老人家说。

    “老人家,城南区学、小学都是二十年前修建的,一小、二小是六十年代之前修建,虽然后来做扩建,但现在人口比以前多一二十倍,读书的学生也多一二十倍。所有小学、学都紧张,一个教室里六七十个孩子挤在一起,动都动不得。红星小学那边不算紧张,就是太远,苦了孩子啊。”

    老人感叹一声,这些事不是说说就能够解决的,坐下聊天,倒是很有话说的话题。小女孩依靠在老人身边,听杨东轩说她的事,也对杨东轩等人少了些怕生。

    杨东轩话题一转,说,“老人家,像你家孙女这样的小孩,城南区有一两千个,还有一万多个小孩挤在一小、二小和三小,那是安心读书的地方。在教室里一节课都不能动,下课了还是不能动,像养在笼子里的鸽子一样。不少人将孩子送到外面去读,也有些在外打工的,把孩子带在身边读。到外面打工,自己忙上班,哪有时间照料孩子?丢在家里又没一个好地方读书,真正苦的还是孩子,从小没一天安心上学,长大了会少很多出席的。”

    老人再次感叹,在孙女肩背上轻拍了拍。

    “老人家,城南区政府是把这些孩子的苦处、家长的难处都看在眼里,才规划再修建几所小学、学,大人就算了,不说他,孩子却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万千不能让他们受苦、受委屈。家长打工、拼了老命挣钱,是为什么?还不就是为了孩子?只有孩子好了,我们才真正好起来。”

    老人知道杨东轩要说什么意思,头低着,不接话题。

    杨东轩也不在意,面带微笑地看着老人。璐插话说,“老人家,木材公司是目前市区内唯一空着的地块,修建一所小学,会让周围的孩子到这里来上学,就不必要到红星小学那边每天风里雨里地走,家里也不必天天担心孩子的安全。只是,仅仅木材公司这块地稍小了些,区里才将这一片划在里面。如果,每一家都不肯搬迁,这所学校就不能修起来,也有人说将学校修到市区外,那些地方空得很,可真修到市区外,孩子们还不得天天走远路?

    征地搬迁我们也理解老人家做不了儿子的主,我们就想知道你儿子的联系方法,我们跟他说说,总要将这工作做起来。再说,区里已经决定要在这里修学校,不是为哪一个领导自己,说为这一带孩子。决定了的工作,一定会做成,迟搬走不如早搬走。区里会给这一片各家修建楼房,集安置,先签约的住户,会先选新的安置房。”

    这些话老人早就听过,这片社区的人说过,政府干部到家里宣传过,也知道是这么回事,只是,搬迁离开却不是他能够做主的。甚至,连儿子、儿媳的电话也不敢拿出来。

    老人只是不作声,这劝导工作便无法进行。

    杨东轩见这样不是事情,便看着女孩,见她眼光闪闪,似乎有话想说又不敢,便说,“小朋友,你知道爸妈的电话吗?”说出这话杨东轩心里也是自责,诱导小孩子确实有失自己的本分。

    “我……我……”小女孩在犹豫,抬头看着爷爷,些从爷爷那里得到许诺,可爷爷却没有任何表示,便看向杨东轩,说,“爸爸和妈妈不准爷爷说他们的电话,我知道,我给你写出来。”小女孩说了这话,低着头,不敢看爷爷却又像将心沉重的压力放开。

    拿到电话号码,杨东轩表示了感谢,老人家没说话,小女孩也不说话。璐想了想,决定在老人面前给对方打电话。

    电话拨通,璐表面了身份,对方也没直接挂电话,在听她说。璐将这边的情况说清楚,电话另一边表示可以考虑,也会跟邻居们先沟通,具体解决问题可待到过年他们回来当面再谈。

    得到这样的答复,对今天过来做工作也算有点进展。至于能不能说服对方签协议,确实用电话说了不什么。

    跟老人告辞,杨东轩鼓励小女孩努力学习,同时跟老人说,三年级后,如果不能靠近三小,可找他帮忙。也算对小女孩的一点回馈。

    这时已经到晚餐时间,璐决定利用这个时段将另外各家都走一走,错开这时段,很难找到有人在家里。向另一家走,灯亮着,敲门。对方开门后见三个是陌生人,屋里的男人站在门口,没有让他们进去的意思。

    璐将资料上的情况询问对方,那男人说,“是我家,你们是区里来的干部?我正式通告你们,我们家决定不搬,哪怕你们给再多的钱都不搬。其他的话就不要说了,说我也不听。说也白说,就一句话,谁来也不搬。”语气强硬,毫无妥协,不留丝毫余地。

    见璐给几句话堵在那里,杨东轩将他拉到身后,看着那男人,说,“搬不搬也不是你说了算。”手机请访问:

钉子户3() 
如今,讲理的人远远比不讲理的要多得多。 杨东轩见这人一口横话说出来,知道劝服工作是不能正常进行的。便往前站,说,“搬不搬也不是你说了算。”

    “吆喝,还来了一个耍威风的。好,我给你一个面子,五百万,政府只要补偿我五百万,现在拿钱来我立即走人。没有五百万,就不用放屁了。”

    “该补偿多少都是有政策的,不是谁想多少就给多少。区里、市里、省里都有文件规定,谁也不会少给一分钱,同样也不会多给一分钱。”杨东轩说,“搬迁征地时区里要修建学校,这是公益建设,也是城南区千秋事业,还要请你理解和配合。”

    “什么千秋事业,我看是千秋大梦,做梦去吧。你们有本事派人来强拆,派推土机将这一片都铲平了,才算是本事。要我配合,配合个屁。怎么你家不搬走?”这人的声音越说越大,周围人家都能够听到他说的话。

    今天除了他们这一组,另外两小组也在这边做工作,而周围居民住户,也都在这一时间被找上门来。杨东轩知道着人这样说,故意让其他人家庭到,不敢私下答应政府这边什么。当下,将声音提高一些,说,“李块头,我们来是宣传政策,区里的补偿方案也是报请市里批准的。你不肯搬迁,当真能够阻拦修建学校?这一片一共二十六户人,都是十年前从蔬菜队手里买来的土地,这些土地交易本身就是违法的,到时候,区政府会申请法院执法,收回这些土地。”

    杨东轩说了,转身对文璐说,“文科长,我们走吧。”

    走到离李块头家十几步远,听到李块头家女人在骂他,李块头尤自不忿,底气却没有刚才足了。跟这家,今后还有的是打交道,先压一压对方气焰,或许才能开展工作。

    到另一家,进屋后,对方的态度要好多了。一家家走一遍,得出的结果基本律同,都是要考虑,也要跟左右邻居协商,大家在一片村里,即使搬迁后安置房也在一起,还要见面,谁也不好不顾其他人的想法。

    这种状况确实不好做工作,要找到突破口,撕开这种联合才可能进到实质性的工作。出来时,在车里集合,其他两组的情况差不多,文璐说,“情况摸清,先去夜宵,解决肚子问题。”

    吃过夜宵,并没有散开回家,到区政府集中。滕军也在等着他们,各组具体汇报了名下的各户情况,虽说二十六户人家,情况大致类同。可分为三种:一是能够做主的人外出打工,电话里交待家里人不得同意签搬迁协议;二是像李块头那种,为了多得到搬迁补偿,态度极为恶劣,言语暴躁、见人就骂;三是处于观望态度,基于这一些邻居其他家的态度,他们不能单独签下协议。

    简单分化归类之后,接下去做工作会更有针对性,在说辞上、态度上也各有选择。杨东轩听后说出一个提议,说,“之前那户李块头的态度,我建议要用强硬的态度来对待,要不然,工作没法推进。征地工作确实要以劝服为主,不能劝服的,适当用些办法、采取一些措施也是必要的。对这个李块头,他家建设占地本身是违法的,可由相关部门进行追责。李块头一家可能没有在工作岗位的人,但他平时最上面经营,有没有违反行为或以前违法之事,都要查一查,找到他的弱点,适时地利用他这些弱点,达成我们劝服工作的目标。

    这是不是有些阴招的意思?准备全面,我们才占据主动。如果一味用软话来说,这些人惯于欺软怕硬,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这个建议好。”文璐说。

    “协调方面的工作,你们做好材料,我来跟领导汇报,落实相关工作推动吧。”滕军说。

    “还有一点,二十六户中不仅仅是李块头一家是非法用地,经过正规手续得到建房地基的只有四家,其余二十二户的补偿问题,是不是这样来做:占地补偿我们落实到之前卖地的蔬菜队所属人手里,对他们私下买卖宅基地不认可,至于这笔钱怎么处理,那是他们私下的问题,由他们自己解决。而建筑面积的补偿,我们另外补偿,补偿给现有房主。做方案是,对不服劝导征地的居民户,是不是可以将现有房屋作为违法建筑申请强制拆除?当然,即使拆除,也要给予正当补偿。我这样说,是不是合适、是不是合法,也请领导考虑。”杨东轩说,他见过征地劝说工作中的难度,想要在年前后有实质性进展,必要采取一些手段。

    “做两套方案虽说工作量要大一些,但对我们落实征地工作有利,宣传过程,我们可根据居民户的态度,灵活用最有利对方的方案进行补偿,也可用让他们吃亏的方案让对方下决心。磨刀不误砍柴工,我认为这样做好。”文璐说。

    “这个建议可向这次征地其他组推广。”滕军说。

    接下来的入户劝导工作,杨东轩没有再参与。大年临近,教育局这边的工作也忙,除了总结一年的工作,将这些工作到市局汇报,自家的私事也要处理。

    好在宋嘉伦心态渐渐好转,让杨东轩多出不少时间,但他还是力争尽量多去看望小家伙。除了对小家伙喜爱之外,宋韵秋在大华大厦,他要不露面也不知小魔女会有什么歪招,得先防着。见宋玥秋又是他心底的愿望,有借口过去看她一眼,这动力真不小。

    城南区教育发展规划跟市里汇报过,江敏敏也知道这边正在紧张推动一系列的征地运作,省里有没有新的精神下来,还探不到新消息。城南区一厢情愿在做准备工作,是杨卓林一力推动,市里也不好过多干预。

    杨东轩陪着杨卓林到市里跟江敏敏汇报后,向杨卓林提出他也得到市局走一趟,汇报他在城南区这边的工作推动情况。

    教育发展建设的项目,即使是城南区主持推进这一工作,市局作为上级部门,也有统一规划、协调管理的职权,城南区教育局不能脱离市局的管理。

    到市局,临近年边要找领导汇报工作也不容易,大多数人上班都是早上露一面,签到后便走人。到副局长室,敲门没人应答,也不知包大兴来不来办公室上班,局领导对上班有更多灵活性。这也不能怪包大兴,之前自己没有先电话联络。

    杨东轩往楼下走,到市局办公室,到办公室主任室见孙立在里面,笑着说,“孙主任好。”

    “杨局长,什么风把你这位大名人、大忙人给吹来了?稀客稀客,欢迎欢迎。”孙立四十几岁,在市局办公室当主任,也是消息通灵、八面玲珑的人物,自然知道杨东轩最近的情况。

    “孙大主任这是在埋汰我呢,晚辈后学,吃得起你这些话?”杨东轩笑呵呵的。

    “教育界年度人物是谁,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我可说错?杨局长,有什么指示,请说,我一定照办。”市局对城南区的态度,孙立很清楚,对面前这个年轻副局长的看法,也非常清楚。哪怕有人再心里不顺,城南区在一中剥离工作上确确实实大大跨出一步,而这一步就是面前这个人推动而成的。

    是能力还是他的机缘?羡慕也好、嫉妒也罢,都是事实,市局对此也会改变看法。

    “孙主任,我找包局汇报城南区的一些工作,没见在办公室,先打听一下领导的去向。”杨东轩直接说了自己的目的,废话多了不是什么好事。

    “包局应该在局里。”孙立说,他对局领导的动向大致清楚,“我给包局打电话问问?”

    “包局在市里,我来打吧。”杨东轩说,自己主动联系好过让孙立帮找。杨东轩便打包大兴电话,接通了,杨东轩说明自己到市局的意图,要汇报一些工作,问包大兴有没有时间。

    包大兴说半小时会到自己办公室,杨东轩便在孙立这坐等,两人聊着教育方面的话题。杨东轩找好些问题带着讨教的口气跟孙立说,局办公室的管理是杨东轩工作内容之一,虽然具体的工作不要他指导,但每有协调、总结、方案等却要他来抓,孙立对这些熟悉,有这样的机会他也不想错过,同时,也是对孙立和市局表达一种态度。

    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