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珍玉食-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人是哪儿来的这么大的自信呀?怎么就认定了她一定非他不嫁了?
  只是,等到董香香想跟许国梁说清楚的时候,他已经坐上了那辆牛车。
  董香香只能把到嘴边的话,再次咽回到肚子里。她满心地委屈,最后只能深深地吸了两口气,冷眼看着许国梁的那张棱角分明的侧脸。
  很快那牛车已经跑起来了,许国梁这时候也侧过头来,一个劲跟董香香挥手告别。
  “香香,你放心,到了学校,我会常常给你写信的。”
  “……”她根本就不想收到他的来信好么?
  更让人无语地是,一起过来送行的陈小英看见许国梁这样,忍不住转头跟她男人说:“快看,国梁这还没走呢,就开始想小媳妇了。”
  他男人想了想也说:“如果不是去念大学,明年香香十八岁,他们就可以领证了。国梁也是二十的人了,能不想么。”
  “……”临走临走,许国梁还给董香香留下一颗雷。
  一时间,董香香被硬生生地郁闷了。她到底还是低估了许国梁的脸皮和节操。
  为今之计,就只有看徐璐媛吧。依照徐璐媛上辈子的那副做派,到现在,她应该已经对许国梁已经心生好感了。只是以徐璐媛对待男人的手段,她很喜欢打着好朋友好同学的名义,若即若离地吊着许国梁。
  不管怎么说,许国梁到底是走了。董香香至少不用看着他当眼前花了。
  
  1979年春天,经过多次混战,小西庄三队集体创办瓜子厂的事情总算尘埃落定。随着震天响的爆竹声,瓜子加工厂在许母提前盖得厂房里,正式成立了。
  自带炒货秘方,提供厂房,又有着丰富经验的许母,被职工们推选为瓜子厂的经理。陈小英任副经理,许红旗任厂办书记。
  厂子成立之初,村民又发生了几次争端。吵到最后,队里的田地都被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种粮食,另一部分种上了向日葵。
  经过这么闹腾,小西庄瓜子加工厂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乡镇小厂,早已不在是以往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大锅饭”了。加入瓜子厂的村民们几乎都默认了一个规则。那就是谁为厂子出力多,贡献多,年底的时候谁分得奖钱也就越多。
  至于,那些说死都不肯把地拿出来种葵花的村民,自然到了年底什么也分不到。而那些选择加入瓜子厂的村民也都抱成了团,准备跟着许母大干一场。
  马厂长过来瓜子厂视察参观的时候,在这家民营小厂里,看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景象。这小厂子里的每个工人都精神饱满,干起活来都很卖力。
  而且,还有那上了年纪的巡检员在厂里到处走动,看谁得瓜子炒得不好,直接就批评了,有那偷懒得,也都开口骂了。
  马厂长完全是被他们这种拼命的劲头吓到了。直到回到县城,仍是换不过劲来。
  这两年,马厂长一直在试图改革城西糕点厂,却都没有拿出什么有力的大举措来,改革的进度也比较缓慢。
  他忍不住就向许母,细细问了小西庄瓜子厂的经营管理办法。许母一直都很受马厂长照顾,自然也就不瞒他。
  马厂长听了她的话,彻底傻了眼。
  他就忍不住跟许母讨论。“你们瓜子厂到底也算是集体企业吧?请假要扣钱,迟到要扣钱,工作偷懒也要扣钱,你们那些村民就没有人反对么”
  许母却笑道:“我们乡下人不比你们城里人,为了这小瓜子厂子,大家已经不知吵了多少次架了,还有人轮过锄头呢。可能也是因为这家厂子太不容易了。大家现在拧成一股绳,一心盼着它能好起来。所以,不管是谁,只要做了不利于厂子发展的事,都会受到所有人的责难。我们这些看似严苛的规矩,也是大家一起商量着定下来的。”
  其实许母没跟马厂长说得是,这里面也有董香香帮她出得主意。
  村里的人不管种粮也好,种葵花也好,大家都睁大眼睛看着这家瓜子厂呢?厂子发展的好坏关系到,所有人年终奖钱和村里其他人的态度。
  所以,他们干脆就找那些能挑事的人当巡检员。还集思广益,定出了一些在大家能容忍,却又相对严苛的厂规。厂里的人和没进厂的人正较劲赌气呢,大家自然也就答应了下来。当然,前提是一定要带着大家挣钱。不然,时间拖得越久,就越容易出问题。
  马厂长听了许秀兰同志的话,整个人都呆住了。
  他对许秀兰同志的看法又再次发生改变了。以往他只是欣赏这个女人的性格坚毅和对生活充满热情。可经过这一两年的建厂,马厂长却忍不住开始佩服她了。
  后来,马厂长干脆也尝试着,按照小西庄瓜子厂的那些经营办法,改革城西点心厂。
  因为这几年厂子效益好,马厂长在厂里很有威望,他的改革也受到了一些有资历的老员工的支持。
  与此同时,很多事情,马厂长都会拿出来跟许母讨论。许母因为看了很多报纸,又从董香香那里学了不少超越时代的理念。所以,她对很多事情都有不同的看法。一来一往的,还真给马厂长提供了不少不错的意见。
  而马厂长也帮了许母不少忙。他有能力,人脉也广。从小西庄瓜子厂正式成立之后,他就帮着许母找了不少的销路。
  以往县城里的炒货市场,都被马文梅笼络过去了。可是,马厂长人望人脉,到底跟马文梅不是一个等级的。
  马厂长随手推了一把,小西庄瓜子厂的“许婆瓜子”,就很顺利地进入了县城的零食市场。马文梅想拦都拦不住。
  与此同时,董香香很早就跟许母讨论过,对瓜子的定位问题。
  她们都觉得瓜子就是人们茶余饭后的小零嘴。闲下来的时候,一个人一下午就能嗑上一斤瓜子。这种零嘴根本就不适合走高端零食路线。
  马文梅那种精包装之后,在卖出一个高价钱的做法,实在有点坑人。很多人都宁愿去供销社买奶油瓜子,或者自己在家炒,也不愿意买马文梅那小小一包的红梅瓜子。
  所以,小西庄瓜子厂的许母瓜子,提出的理念就是“炒给所有人的当零嘴吃的瓜子”。所以,许婆瓜子并不像红梅瓜子那么注重包装。反而,以口味取胜,价钱又相对低廉。
  所以,许婆瓜子一经推出,很快抢占了县城里的大部分瓜子市场。甚至,在马厂长的帮助下,已经开始往京城里做买卖了。
  许母看生意这么好,就跟厂里的领导班子提议,先给大家分一次奖金。
  拿到奖金的村民脸上笑开了花。而那些坚决种粮食的顽固派,此时也已经后悔了。
  
  另一方面,自从马文梅逼迫许母不成,反被许母摆了一道以后,就变得老实了不少。她甚至忍气吞声地接受了许母提出的高价加工费。
  为了摆脱许母的限制,去年的时候,马文梅抢先一步成立了一家私营零食厂。她想方设法从外地请来两位炒货师傅,帮她炒瓜子。
  那两位师傅炒的瓜子其实也算不错,可就是没有许母那边炒的瓜子好吃。马文梅也没办法,干脆就推出了红梅花生,红梅黄金豆等炒货小零食,主要就是面向那帮学校里的小孩们。而且,价位定得比较低。
  不得不说,马文梅的确有几分手段,她借着高价的红梅瓜子,把低廉的花生和黄豆也买得很不错。可说到底,到了现在,红梅瓜子才是她主要盈利项目。
  不过,这都是许婆瓜子进入市场以前的事了。
  现在倒好,同种同样的瓜子挂着红梅和许婆两个牌子,价钱却差了不少。明眼人一吃,自然会选择许婆瓜子。
  面对不断下跌的销售量,马文梅坐在办公室里,用力地砸着桌子骂道:“许家那老寡妇果然不安好心,她这是绝我活路呀!”
  马晓月站在一边,半响没敢说话。这一两年,她堂姐没少放风声,找人去小西庄捣乱。要不,小西庄瓜子厂也不至于拖这么久,才能建起来。
  现在倒好,小西庄瓜子厂的许婆瓜子不但顺利地进入了市场,生意还越来越红火,反倒把她堂姐的红梅瓜子给挤开了。
  一时间,马晓月就发现她之前还是想得太少了。以为做买卖就一定能赚钱。到了现在,她才明白做买卖其实也很危险。说白了就是大鱼吃小鱼。不是吞下别人,就等着被别人吞下去。
  想到这里,马晓月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幸亏她从来没有跟许母正面翻过脸。不然他们家,以后在小西庄可怎么活下去呀?
  马文梅又骂了许母几句,这才静下心来。
  “不能继续这么下去了,红梅牌瓜子一定要继续做下去。许婆瓜子既然比咱们价钱底,那咱们也压低价钱。”
  “可是,国梁妈已经把给咱们的货是4毛5一斤的加工费了,这成本本来就高,再加上咱们的包装运作,红梅瓜子的价钱根本就降不下去。”马晓月实在很担心。
  “谁说还继续从她那边进货了?我还告诉你,以后我再也不去受那个老寡妇的闲气了。既然她不让我好过,那就别怪我出阴招了。”马文梅咬咬切齿地说着。
  “那堂姐你想怎么办呢?”马晓月问。
  马文梅眼珠一转,抬起头来对马晓月笑道。“小月,这次姐可真得要靠你了。”
  “靠我?我又不会炒瓜子。”马晓月听了她的话,都呆了。
  “你们家不是也加入小西庄瓜子厂了么?你们家的田不是也种上葵花了么,你男人还到小西庄瓜子厂里上班去了?”马文梅说。
  马晓月听了她的话,就是一哆嗦。她连忙解释道:“堂姐,我在家里根本做不得住,这事是我公公定下的。”
  “你别急呀,小月,姐又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只不过你帮了姐那么多次忙,姐哪次也没亏待过你吧?既然你男人在那家瓜子厂上班,你看能不能让他把许婆瓜子的详细步骤记录下来。然后,再想点办法把那个配料搞点出来,交给咱们厂里的师傅试试?”
  “这……不太好吧?我男人和许国梁他们家可是很近的亲戚,他不会同意的。我公公要是知道他干这事,能打断他的腿。”
  马晓月这次可没有直接应下来。说到底,小西庄瓜子厂现在也有他们家一份了,前几天她男人还分了100块钱的奖钱呢。
  马文梅一眼就看出她在想什么,不禁笑道。
  “小月,咱们可是姐妹。我大概忘了跟你说了,我这厂子也有你一份,年底我给你两成的利。到时候,你什么都不用干,直接就能分钱。”
  “什么?”马晓月听了两成的利,到底动心。“好吧,堂姐,我回去想想办法。不过堂姐你可别催我。”
  “成,我也不催你,反正你早点想出办法来,咱们姐妹也能早点发大财。”马文梅笑眯眯地说道。
  “好,我尽快。”
  当天晚上,马晓月回家就把这件事跟她男人说了。
  许二桥一听媳妇说,想让他做那些“缺德事”,不禁破口大骂:“马晓月,你一天到晚都想什么呢?既然嫁到我们小西庄,就是小西庄的人了,别一天到晚往娘家瞎跑。别竟听马文梅那个女人瞎撺掇。”
  马晓月一听男人这么骂她,顿时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到了晚上,两人都睡下了,马晓月又开始吹了枕头风。
  “二桥,我这么做也是为了咱们家能过上好日子。我堂姐说了,这事办成了,就给咱们两成的利。你是知道的,我堂姐这倒腾瓜子还不到两年,就攒下了几十万的身家。她要是给咱们两成,咱们这辈子就什么都不用干了。”
  “两成的利?”许二桥这个老实巴交的乡下汉,一听这个价钱也不免动了心。他考虑了一个晚上,还是答应了马晓月。
  别看,昨天晚上他骂马晓月那么凶,实际上也是个耳朵根子软的,到头来为了这些利,他也就顾不得那么许多了。
  可惜,小西庄瓜子厂和马文梅那间零食加工厂里并不一样,马文梅那厂子里,是师傅们带着大家一起炒瓜子。小西庄瓜子厂里却是,晒选瓜子,熬汤汁、炒瓜子、晒瓜子洒粉、包装每个工作都是分开的。
  厂里的人每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许二桥是负责筛选瓜子的。他花了好几天的时间,费了不少的功夫才,才把厂里所有工序都搞清楚。又找了个机会,偷偷抓了点配制好的佐料和粉,藏在了上衣的口袋里了。


第32章 出局
  032
  许二桥本来就是胆小之人; 拿出来的配料也并不多。
  马文梅直接就把那些干巴巴; 脏乎乎的佐料和粉都交给厂子里的炒货师傅们了。
  她请来的师傅们一听说小西庄瓜子厂竟分工这么细; 都感到很震惊。在加上; 那边是祖传的炒货手艺,他们就更不敢小看了。两位师傅小心翼翼尝了这些佐料; 并且在讨论了整整两天。
  有些炒瓜子的常用佐料他们倒是能分辨出来; 比如糖精之类。他们也能猜到干燥粉里面有明矾。
  可是; 有些佐料他们就辨不出来了。最后,也只能很抱歉地交给马文梅这么个结果。
  “我们虽然也是做炒货的; 可并不是什么专业厨师。我们也搞不清楚这佐料里具体放了什么。而且,许婆瓜子跟我们的炒法都不一样。我们不浇汤汁,也不需要散粉晾晒。她这个工序比我们炒货的方法要繁琐,我们一时半会也学不会。”
  马文梅既不好跟这两个师傅发脾气; 又不好责怪许二桥办事不利,只能暗自在心里憋屈。
  只是她这人终究是不死心; 一计不成; 又生一计。她通过许二桥找到了小西庄瓜子厂负责制作配方的工人,花了不少钱,买了不少东西。
  那人才战战兢兢地告诉马文梅,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把掺合好的配料熬成汤汁。可是配料到底是啥,他们也不清楚,都是许母单独配置的。他根本就不知道到底用了什么佐料。
  马文梅费了半天劲,到底还是没搞明白许母的瓜子配方到底是什么?
  她请的两个师傅到是已经开始用许婆瓜子的工序炒瓜子了,他们也自己配置了佐料; 熬成了汤汁。可是师傅们改良后的瓜子,那些商贩根本就不买帐。就算降低价钱他们也不要。
  有人还声称,“买这种不够味的瓜子,还不如去小西庄进点许婆瓜子呢。反正,那边的瓜子又便宜有好吃。”
  听了这话,马文梅又急又气。她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许母那个没什么见识的乡下老太婆。不知是被哪路神仙庇护了?周遭就跟有道铜墙铁壁护着似的,把她护得滴水不漏。
  马文梅几次三番算计许母,却每次都撞得头破血流。
  她不甘心就这么输给许母,同时她也不想放下到嘴边的那块儿肥肉。
  于是,马文梅干脆就下狠心,拿出一大笔钱,找了小西庄三队的长舌妇马大娘聊天。
  说起来,这马大娘还跟马文梅沾着亲呢。马文梅带礼物上门,马大娘自然就就亲热地接待了她。马文梅一口一个姨奶奶叫着,两人自然亲近了起来。
  可是,等到马文梅说明来意之后,马大娘却一口回绝了。
  “文梅,你还是别开玩笑了。我可不敢去招惹那个许秀兰,那女人急眼真敢拿镰刀砍人的。”
  “姨奶奶,您别急呀,听我细细地给你说。”接着马文梅连哄再捧的,给马大娘出了许多注意。最重要的是,她承诺了一笔让马大娘动心的好处费,马大娘这才改变心意。
  “您呀,就像我刚才教您的那么说,肯定没问题的。既然这个瓜子厂都是属于小西庄的,许秀兰自然应该把这个配方公布出来。这么藏着掖着的,还不是她要当经理掌握这家瓜子厂么?她嘴里说得那么好听,厂子是为大家谋福,可实际上,还不是她想为自己家赚钱?”
  在马文梅的洗脑之下,马大娘越想越觉得许母就是在剥削他们。
  马大娘原本就因为性子刻薄,当上了瓜子厂的巡检员。她把这些想法跟那些喜欢挑事的同事一说,大家也都觉得她说得有理。
  于是,很快关于许母的流言蜚语就起来了。
  “说什么瓜子厂是小西庄3队的,实际上,还不是掌握在许家人手里么?”
  “到了现在,咱们的地全都给他们种上向日葵了?结果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也有人很快就反驳了他们。
  “上个月刚领了奖金,你们忘了?”
  “不愿意种葵花,你退股就完了。西边的那些地,”
  一时间,两方人马僵持不下,许母也急忙把陈小英叫回家想办法。
  刚好这一天是礼拜六,当天晚上董香香就回家了。
  本来建了瓜子厂之后,就没她什么事了,她平时假日有空,会提着自己做得点心去见鲁师傅,或者拿到城里卖。许母忙着瓜子厂的事,也就默认了她自己做点心买卖的事了。只是提醒她灵活些,别让工商抓到。
  可是,今天这事实在太特殊了。许母干脆就把董香香也叫来,一起过来开会了。开始的时候,董香香只是安静地坐在一边旁听着。
  陈小英也做了一些调查工作。
  “婶子,这事肯定跟马文梅有关系。到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