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末英雄-第5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表仁慈,溥伟等满人被朱宽肅下旨免除了死罪,发回东北监视居住,软禁一生;康有为这些人如此行径刚好是自揭儒家之丑,也不杀,但要其认罪、进行思想改造,以破儒家之根基,让世人看看儒家之私德只为君,不为国,实为欺世盗名、只图功名利禄之徒。不过康有为这些人算是愚忠到底了,只肯认乱国之罪,不肯认儒家之罪,所以到最后也是格外开恩没杀,同样是软禁一生。
康有为如此乱国之人在总理心目中都要比梁启超印象更好,杨度背脊上升起一阵冷汗,可好在杨锐没有其他限制,只是不许这个人做官,他当下道了声‘明白’就出去了。
半个多月后,一篇由陆军预备役局长蔡锷少将撰写,名为《军国民主义与甲寅战争》的文章在中华时报上发表;数天后,由杨度署名,题为《大夫士与士大夫——战国时代的文化重铸》在帝国日报上发表;在舆论热烈讨论‘大夫士’‘士大夫’之分别时,梁启超的署名文章《再论尚武精神》在沪上时报头版刊出,加入‘大夫士’和‘士大夫’的讨论。不过他完全是一副局外人的做派,只从尚武精神谈起,但文章不可避免的提到了杨度的‘大夫士’荣誉观和‘忠、敬、勇、死’四原则,虽然梁启超评述这种‘大夫士精神’存在瑕疵,可最终还是拐弯抹角的肯定其是一定的价值,切合现今时代下的中国。
梁启超虽然不曾为官,但他在满清垮台前被失势,中日开战后又鼓吹中日提携,本来名声都要臭的,可不想这两次不但化险为夷,名望还居然上涨,着实让礼部的王小霖感叹此人真是命好。他此时也不在台湾。而是到了沪上租界,和徒弟蔡锷一南一北。鼓出起尚武精神来了。当然,他们的鼓吹基本是为了杨度造势。这不由让看到报纸的杨锐在想这杨度到底许了他们什么好处,使得梁启超这帮人这么卖力。
“先生,好像是梁卓如在台湾得了一些捐助,再网罗了一些前清国会议员,比如汤化龙、王揖唐、周自齐、王印川等人,还有一些早年的留日学生,如林长民、张东荪、蒋百里、张君励等,他们正筹备一个叫进步党的政党,打算下一届议员竞选中在国会中占据若干席位。”王小霖主管文宣。圈子内的事情他比较清楚。“杨度和他们之间怕是有一些交易,不然这些人不会这么卖力的鼓吹大夫士精神的。”
“这杨皙子!”听到梁启超聚了这么多人,其中还有汤化龙、王揖唐、林长民、张东荪、蒋百里这样的名人,杨锐心中不由对杨度暗恨,忽然再想到那什么蒋百里,他道:“这蒋百里不是陆军大学的教官吗,怎么也被他们扯进去了?”
“先生,您有所不知啊,这蒋百里和蔡松坡一样。是梁卓如的爱徒,对梁奉之如父,他们的关系非比寻常。”王小霖道。“文宣这边是不是要对这些控制一下?”
“控制?”杨锐摇头,“这帮王八蛋都在租界。只写文章又不造反,怎么控制?这租界就是一个藏污纳垢的地方,更是全国关注的重心所在。不收回来全国必定大乱。”
之前藏身于沪上指挥革命的杨锐因为屁股坐的地方改变,开始说起租界的不好来了。王小霖再想到自己也是如此观想,心下不由暗叹。他道:“那邮路上呢?是不是……”
“也只能控制邮路了。其实控制邮路用处也不大。梁启超这些人只在外贸口岸里宣扬自己的那一套东西,再有就是一些内陆城市。但他的同党家中都有钱的很,自己找人把那些报纸运入内陆也无不可,我们总不能搜查每一个人的行李吧。”杨锐说道。“让他们去闹的,不到百分之五的比例,那就不要想进稽疑院。”
“学生明白了。”王小霖道。
“那电影筹备的怎么样了?”杨锐转而想起召王小霖来的原因了,其实是为了一部电影。笔记本里的电影都用黑白摄影机拍了下来,这一次后交给王小霖的是后世电影大明劫,但这不是母盘,只得找人重新拍一遍。
“这……先生,演员、场景、道具、剧本、拍摄,这些都没问题,导演是以前拍军事片的那几位,算是有不少经验,而且军队飞机飞艇都支援,这片子也快杀青了,就是…就是……”写电影的小说不少,那些东西让王小霖迅速变成了电影三把刀,说起东西来一套一套的。
“就是什么?钱不够吗?”杨锐问道。
“不是,不是钱不够。”王小霖道,“先生,这大明劫里面可是有崇祯皇帝的啊,电影就差金銮殿里的那出几处戏了,这是要在紫禁城拍,不是我能做的了主的。还有,就是电影里这崇祯皇帝的形象……可不是太正啊。”
“没黑就行,实在不行就加点内容上去,说孙传庭被关押是奸臣所害不就好了。”杨锐道,他知道礼部下属电影局的导演看了后世的电影完全是傻了,对原作一点也不敢改动,“小霖啊,记住,这片子的目的是要突出那些无良士绅,他们占了田地,让百姓饿死的饿死、从匪的从匪,军队出征要粮没粮,要饷没饷。这大明亡国虽说是天灾,可没这些士绅盗占军屯、兼并田亩酿成的**,也不至于会到那种地步。这整个片子就是奔着这个主题去的。”
“学生明白,现在拍出来的士绅比原作还要坏,只是金銮殿还有崇祯皇帝的戏……。先生,这电影要年末上映的话,那可得赶紧和紫禁城里说说。”王小霖道。
“好!我一会就入宫去给你说项,让你的人能进去拍电影。”杨锐道。
杨锐本以为随便找个行宫,拍拍就了事了,不想电影局那些人非得要去紫禁城里拍,难道是怕朱宽肅大怒吗?杨锐想着这些,刚让李子龙弄出时间准备去紫禁城。不想章太炎就来了。他气呼呼的看了王小霖一眼,然后把几叠报纸摔在桌子上。气道:“竟成,这杨皙子到底是什么回事?”
“什么怎么回事?”杨锐挥手把王小霖打发之后。给章太炎倒了一杯茶。
“这大夫士精神到底是怎么回事?”章太炎不喝茶,只想问明杨锐的态度。
“就那么回事啊。”杨锐一点也不理亏,“上个月杨皙子来找我,说要宣传这大夫士精神,我听的挺好,但是觉得……,我也说不出来,反正是有些感觉不对,后面我就叫他先去造舆论。如果大家都赞同搞这一套,那政府就宣扬,如果大家都不吃这一套,那就过过嘴瘾。”
听杨锐说感觉这东西不对,章太炎脸色稍微好了些,他道:“杨皙子此议看似为国,实则害国。儒家以三纲五常奴役人,他呢,用什么荣誉束缚人。何为荣誉?荣誉由何人所评?他是要把大家都装到另外一个套子里去啊。”
章太炎思想倾向老庄。不希望人的精神被任何主义和道德所约束,他认为人最为宝贵的,就在于他可以不受约束的去感受自然、体悟生命,这是生之可贵。也是万物之可贵。这点杨锐是知道的,但他又想到上回杨度说道侠义,不由道:“枚叔。杨皙子说这侠之精神,便是大夫士之精神。莫非有什么不对?”
“他这是强词夺理。大夫士是为荣誉而死,而侠客是为仗义而死。荣誉是为己,仗义是为人,这两种死岂能相提并论?”章太炎怒道,“宣扬大夫士,最终会人人变得不知生为何物,只懂得沽名钓誉的莽夫。国家有这么些人,迟早会穷兵黩武,好战必亡的。”
“可最少它能团结民众,知道忠于国家,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杨锐道。
“可什么是国家?这国家不正是由千千万万人所组成的吗?让每个人不收束缚,懂得生之可贵,让每一个人都真正的成为人,这才是真正的保家卫国。”章太炎道。
“那敌寇来了怎么办?”杨锐见他老是说生,很是气恼,他学着杨度的话道:“孔子说,未知生,何知死?这话应该反过来说,未知死,何知生?民众没有决死的信念,如何能明白生之可贵。”
“这是放屁!”章太炎本想用扇子敲桌子,可用力过猛,扇子都不知道扔哪去了,他道:“一个人若是不知生之可贵,不懂生应该是怎么样的生,他怎会用死去捍卫?!这就像一个家财万贯的财主,过惯了好日子,你让他去讨几天饭,那对他来说还不如去死。
我们让民众懂得何以为生,何以为生之可贵,那么当敌寇来临,为了捍卫生之可贵、己之尊严,民众必会宁死不屈,视死如归,这是为生而死啊。这不正是你要的团结吗?竟成啊,复兴会的文化可是从建立之初便是如此,它是一种生之文化,而杨皙子说的是一种死之文化,我怎么看都有德人的影子,你可不要信了他,把本来的生机给切断了。”
“生之文化……,死之文化……,”杨锐明白章太炎的意思,他其实要的是小国寡民,可自己要的是全国团结如一人,“枚叔啊,对日战争是胜了,但现在整个国家还是在悬崖边,稍微不小心还得掉下去。全国若是不能团结成一人,那这国家还是不能复兴。就算苦也只是苦这几十年,你说的那些可以下一代再实行吧。”
“不行!”章太炎此时回复了平静,“三岁看到老。这国如果现在走上了杨皙子那条路,以后是万难改回来的,纵使是要改,也是要把这个国拆散再重铸一次,这就等于我们所做的那一却都白做了。竟成啊,我们走的路可是前无古人啊,这每一步都不能走错,要不然又会掉落到以前那种境地里去,革命由此毁于一旦,而且这一耽误可要几百年才能转回来,你千万要三思啊。”(未完待续。。)
庚卷 第四十章 跑了
马车缓缓的驶向紫禁城,再过几天就是中秋,是以街道上熙熙攘攘,店铺里宾客盈门,说不出的喜庆热闹。京郊虽然历经大战,但因战受损的百姓都拿到了甲寅战争基金会的赔偿——条约上赔偿三亿元根本就是个幌子,真去核算中韩两国百姓的损失,最多也就是四五千万元的损失。这钱听起来多,但半条铁路就比这多了好几倍。也正因为此,日本人赔款态度极诚、核算从宽、付款飞快,弄得因战而受损失的百姓都发了一小笔财。有钱又逢节,于是本就热闹的京城又热闹了几分。
杨锐对外界的喧闹毫无反应,刚才他和章太炎吵了一顿,心情很是不畅快。他很坚定的认为,以私论,章太炎是对的;而以公论,自己是对的。那章太炎怎么说都是一个清洗匠,要把人心上的一切束缚都除去,还人以自然;而自己则是一个建筑师,要用最牢固的办法把人心搭成一部钢铁机器,以求强大。这是两个人最基本的不同,毫无解决之道。
“……前年开始,法国电影的份额就被美国电影超过了。到去年为止,美国胶片,包含未洗和已洗的,进口额已超过三千万美元,而全国各城市,已有四百一十四间大小影戏院,最大的一家是沪上的虹口大戏院,内可坐一千余人,小的则不计其数。学生认为,为和美国电影竞争,应对尽快建设一所电影学院,以培养各方面人才;市场管理也得跟上……
还有一件要紧的事情就是,现在所有美国电影中的华人都面目可憎。不是盗贼,就是智障。没有半个好人,其侮辱之意慎重。礼部曾多次要求外交部照会美国公使。可根本没用。美国公使说他无法控制国内的电影公司,而且这些电影全是拍给美国人看的,华人从不观看,所以这算不上侮辱。那些影戏院基本都在租界,那里我们没有管辖权,学生认为应该扶持国内电影公司,多拍片、拍好片,以驱赶美国电影……”
因为同着去紫禁城,王小霖便趁此机会汇报一些不紧急但却重要的事情。丝毫没感觉到杨锐心不在焉,说着说着,他忽然又想到了件事情,道:“对了,先生,国安局密报说沪上的新民影戏公司背景有些复杂,他们怀疑这间公司和中华革命党有联系……”
中华革命党这几个字终于让杨锐回神,他道:“革命党怎么会开电影公司,钱多的烧吗?”
“可国安局发现这公司表面依附于美国人的亚细亚影院。其实亚细亚已被甬人张石川租下,公司里的郑正秋、黎民伟都是广东人。这黎民伟早先在香港,今年才到的沪上,在香港的时候。为帮同盟会筹集经费,他曾多次策划义演。去年这些人有一个剧本是要拍神武前一年的红花岗起义,可因投资太大。唯有作罢,最后只拍了一些短片。”王小霖道。
“黎民伟……。郑正秋……”杨锐念着这两个陌生名声,他本以为只是道义上支持革命党的。可他们想拍红花岗起义的电影,这可就不是一般的同情了。
身在沪上某黑暗之处的黎民伟和郑正秋身上忽然感觉到一阵恶寒,但这并不是因为北京有人在说他们的名字,而是被电影局放出的第一部预告片惊出了冷汗。
礼部电影局其实就是以前复兴军的电影队,这个说不清名堂的机构七年前就拍了几部拒俄的短电影,后来又拍了严州革命军鏖战满清新军的短电影,这些电影因为是有声电影,更因为战争写实,是以无一例外受到国内乃至全世界华人的追捧。其他的电影票价两角,这些电影票价卖到一元戏院也人满为患。开国后,早前的电影队变成了礼部直属的电影局,也拍了几部好片子,比如今年年初上映的杨村之战又引得观影者如潮,逼的沪上稍微大一些、气派一些的戏院都得装声设备。
可就这么个电影市场的王者,不趁甲寅战争胜利拍几部他们拿手的战争电影,却拍了这古装电影,真是让人想不通。当今坐江山的是明朝宗室,这电影却叫大明劫,这不嫌晦气吗?
沪上懂电影的人都觉得这电影名字取的太差,不过当这个月拿到电影局放下来三分钟预告片胶片,急忙放映后,所有人就被镇住了。根本没人从专业眼光去看这个所谓的预告片是何物,然后再品头论足,他们完全沉浸在预告片所勾勒的那些画面和情节里,直到三分钟片子放完,画布上一片白光,这些人才从震惊里回过神来。
“他们真的杀人吗?”闷了半天,第一个说话的是新民公司的老板张石川,美国人垮了之后,亚细亚公司就是他出面租下来的。他看到电影预告片里面杀人后那鲜血直射,感觉不可思议。“可不可能是死囚?”
“不太可能,应该是血水袋弄的。”商务印书馆影戏部的学徒任彭年道。沪上从事电影这行当的人还不是太多,他身在的商务印书馆,也是业内大公司之一。“就是不知道那些炮弹是怎么弄的,明朝时炮弹就能炸响了,这不对啊,前清的时候还要问洋人买呢。”
“原来预告片就是这样啊,吊足了人的胃口,电影局真是好手段。”新民的总导演郑正秋看完却是笑,虽然刚才他也被震惊了。“诸君、民伟,我们以后也可以把电影里精彩的部分拿出来,剪辑成这样几分钟的小段子,用于宣传。”
郑正秋想着预告片是一种很好宣传手段,但黎民伟却想着里面的拍摄技巧和手法,他虽然不在现场,但是能从镜头的角度想象出摄像机的位置。每看一次电影局所拍的片子,他都感觉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这一次更是如此。而且和以往的那些电影不一样。他能感觉这部电影不是那些熟悉的电影局导演拍的,而是另有他人。其技艺之高,完胜一切西洋片。让人佩服的无以复加。
三分钟的预估片在黎民伟的要求放了十几遍才作罢,当放映厅里的门打开时,外头已是夕阳西下了,此时工厂下班的汽笛声和远处的烟囱才把诸人从明末拉回了现在,时空‘穿梭’后,几个人都不胜唏嘘。
浑浑噩噩的回到住所,刚入家门黎民伟却听妻子说有客来访,入内一看原来是旧友刘思复。
“思复兄!”黎民伟看到来的是刘思复很惊喜,这位当年可是个革命英雄。不过一会他又想到了他来的原因,当下皱眉道:“思复兄,这红花岗举义的电影,公司里……”
“不,不是。民伟你误会了,我此来不是为红花岗一事。而是现在股市不景气,晦明学社的钱也亏了不少,你们电影公司挣钱快,是不是能让我们投些钱进去。等电影拍成了好分些钱。”刘思复早年醉心暗杀,因而面目受伤,左手五指全毁,可现在则在沪上组织了一个晦明学生。招募学生进行工读互助,不过虽说是工读,可沪上物价极昂。那些学生很多时候都要靠学社接济,所以在张静江的建议下。学社里的钱投到股市里去了,可不想……
没想到刘思复是来商议投资的。黎民伟当下道:“这没问题,可是,”他又想到电影局的那部大明劫了,那片子年底就要上映,一旦上映,必定万人空巷,比俘获日舰比睿还要轰动,这时候没人敢拍新电影。他只好道:“思复兄,短时间可能不行,京城电影局又要出新片子了,而且这次出的片子还非同凡响,公司里原有的计划我看很有可能会更改,以重新写一个故事拍。这样吧,要是故事定下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