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张辽新传-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远,你还是先和我说说你们那个军衔评定的事情吧,子廉都和我争了好些天了。我们早就等着你回来,估计这会儿子廉也该到了。”曹纯也急不可待的说道。

这人呐还真不经说,曹纯话音刚落,曹洪真的就推门而入,这让曹纯顿时说不出话来,而曹操、张辽和郭嘉却笑的前仰后合,到让刚进屋的曹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站在那里直饶头,不知是自己那里出错了。等到曹洪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的时候,立刻又和曹纯争执起来。

曹操无奈的说道:“看看,先是你和奉孝,然后是他们两个。我这司空府今日都要被你们吵翻了!”

张辽忍着笑,上前将争得性起的曹纯、曹洪分开,说道:“你们也别争了,这都快过年了,争争吵吵很好玩啊!一会儿都去我家,一块吃顿午饭。一来咱们聚聚,尤其是子廉,有些日子没见了。二来咱们边吃边聊。”张辽说着,扭头对曹操和郭嘉说道:“主公和奉孝也一同去啊,我还有事要请教你们呢。”

“好!好!(同去,同去。)”几人立刻应道。废话,张辽家的菜可是一绝,他们早就等着这个机会了。

“行!那我就先回家了。这得准备啊!准备过年喽!”

第235章 温馨和宁静!

张家的饭菜确实很香,这一点毋庸置疑,只需要看看曹洪面前空荡荡的盘子以及郭嘉等人心满意足的神情就可以知道。只不过今天的桌上比平常多了一个锅,一个纯铜打造形状象脸盆的锅。

是的,张辽让曹操他们品尝的就是后世红遍中国各地的火锅。虽然没有辣椒,不能做出独特的鸳鸯锅,但芥末酱制成的调料却让张辽弥补了长久没能吃到辣椒的遗憾。

坐在烧着地龙的暖和的屋子里,打开窗户看着窗外的雪景,吃着香辣的火锅,呵呵,多么美妙的生活啊!

“文远,这吃也吃了,喝也喝了,你该和我说说那军衔评定的事了吧?”曹纯一脸正色的说道。只不过他的右手在轻抚着他微微鼓起的肚子以及他那还在舔着嘴唇的舌头却完全破坏了他一贯为人沉稳的形象。

“好吧,那就说说。”张辽看到众人似乎都很有兴趣,也顺水推舟的答应了。其实他也想借此机会给自己的改革做一个宣传。

张辽在说话前让下人们撤去桌上的碗碟,又让人送上热腾腾的香茶,然后这才坐下,想众人说起他的军衔评定方案。

“我之所以进行新军制的改革,是为了我军正规化的建设,有利于军队的指挥和管理,以提高战斗力。当然,这不是说不进行改革的军队就没有战斗力,但是一旦战事减少,现有的军队就会像之前的那些曾经威震四方的强军一样变质,这是数百年来的教训。而我就上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个规律。

而军衔就是改革项目中很重要的一点,它对于在民间树立我军的形象,增强士兵的荣誉感和忠诚度是有极大的助力的。同时对于指挥上也有着理清关系的作用。

所谓军衔,就是区分军官以及士兵等级、表明军官和士兵身份的称号、标志和我们能够给予他们的荣誉。参照原有的军制、军职和文官体系相对应的俸禄,我将新军制规定为军官三等九级,士官四级,士兵四级。其中军官第一等为将官,从大将军到中郎将;第二等为校官,从校尉到司马;第三等是尉官,从军候到队率。士官为预备军官,在军中的地位就等同于地方举荐的孝廉或茂才,一旦有机会,他们就是率先提拔的人选。不过现在的军职我也不太满意,到时候可能也会换个名称。

而军衔评定是有其标准的,除了参考当时的身份职务之外,还要参照诸如服役时间、参加战斗的场次、立功受奖的情况以及所掌握的知识的多少。

这其中是有一个很复杂的计算过程的,这里我就不一一说明了。但就子和的个案而言,我可以做一个分析。服役时间从初平元年开始算起,八年,是主公麾下服役时间最长将领之一,主公建军后的历次战斗子和也基本上没有缺席……综上所述,子和完全可以评到将军一级的军衔。至于我在军衔前面给主公预留下的前缀主公完全可以将它细化为将军中的等级区分,但是这个前缀名不宜过多,最多三级也就足够了,而且只有隐性的划分却没有俸禄上的差异。这样再加上平时不授予的四征和四镇将军在内,将军衔级实际上又有了四等十一级的区分。战时再加上将领担负的职务的不同,很容易就能理清指挥时的从属关系。”

张辽说的比较详细,而众人也听的很仔细,当张辽话刚说完,曹纯就满脸笑容的对着曹洪扬扬头,因为他根据张辽的描述对照下来,他可以授予将军军衔,而曹洪只能授予中郎将的军衔。

“呵呵,操就知道,单单看青州送来的文案绝不如听文远亲自说一遍那样让人明白。果不其然矣!”曹操笑道。

张辽闻言苦笑,他心中也无奈,谁让这玩意用文言写起来实在让他头疼呢,下回他干脆直接用白话算了,实在不行他就在汉朝弄一个白话文出来,反正军中士兵都是大都是百姓出身,用白话才符合他们平时的习惯。

“哎,文远,那青州那个……”

郭嘉话还没说完就被张辽打断,“奉孝,这件事情可真不是我搞出来的,虽然我搞得新军制是其诱因,但关键还在管幼安身上。而且我最近哪有工夫关心这件事情……”张辽顿了顿,无声的一笑,继续说道:“反正我也不是很清楚,还是你有空或者等青州授衔的时候和主公一起到青州去,亲自和管幼安详谈喽。”

张辽虽然话中没有说明,但在场的人全都知道原因,郭嘉也不再问了,只是笑道:“我倒是想啊!可到那时,我不知道能否争得过文若他们哦!”

郭嘉故作苦恼状让众人为之一乐,刚才张辽带出来的那点哀伤的气氛立时消散的无影无踪。

曹操此时也适时的开口结束了此次聚会,他的理由很充分,各家都有各家的事情,也不能打扰张辽难得的家人团聚。不得不说曹操确实是一个个人魅力相当高的领导者,再加上他的魄力和能力,历史上能留给自己的儿子一份三国中最强大的基业也在情理之中。

曹操等人走了,张辽却坐在那里不愿意动了,就连郭嘉特意带来的积分近期最新的情报副本他都没心思看。这几个月让他感到精神消耗远比以前要大,这全是因为那个军士的名称。虽然张辽早就知道士这个称呼被用来称呼军人十一定会遭到读书人的反对的,但却没想到反对的强度会如此大,在张辽看来就差一群书生举着条幅上街游行了,虽然他依靠着管宁、郑玄抚平了青州士林的情绪并成功的将他们的注意力转到了古制上,但这完全是因为青州因为黄巾军的破坏而使得真正的读书人出身的豪门世家已经死散而不存,否则断无如此顺利。再加上高顺的死让张辽失去了一个他内心身为尊敬的大哥,虽然这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却事到临头的时候张辽还是感到了心中的哀伤。两相一来,自是心力消耗加剧,一路上跋涉的劳累再一参合,张辽不愿动弹也是正常。

就在张辽闭着眼睛靠在椅子上走神的时候,突然闻到一阵熟悉的香味,那时妻子身上的香气,张辽明白是妻子过来了。

果不其然,一双柔嫩白皙的小手放在张辽的肩上,用力的为张辽揉捏着,让张辽舒服的嘴角上翘,露出了舒服、满意的笑容。

“夫君,怎么不回房歇息?”曹清柔声说道。

“这个时侯估计震儿和绮儿应该午睡了,我若进房必会吵醒他们。这屋子也暖和,就这么坐坐也好。”张辽轻声道。

“夫君一路劳顿,岂能不好好休息呢?”曹清似有些嗔怪张辽不注意自己的身体。

“呵呵!为夫可是武将,身体好着呢。孩子们还小,他们的身体是要注意的,若是午休不好,会影响孩子的身体的。那时候孩子不说,就连清儿你也要被连累。为夫如何能忍受这种事情发生?”张辽调笑着说。

“夫君……”曹清突然欲言又止。

张辽感觉一愣,开口问道:“清儿,有何话需要吞吞吐吐?你我夫妻之间,有何事不能说呢?”

可是曹清还是不开口,但张辽已经能感觉到曹清给他揉捏肩膀的双手的力度已经不一样了。

一定有事!张辽心中暗想。

“清儿!”张辽此时语气中带了些急迫,声音也高了许多。

“夫君,以后我们再也不分开了,好吗?”曹清终于开口了,但语调略带些苦恼。

张辽很奇怪,他睁开眼,扭头看着身后的妻子,疑惑的问:“清儿,究竟发生了何事?”

“没事。只是兄长回来后向妾身讲述了高顺将军的事情,妾身一时心中触动。夫君,夫妻本为一体,虽然夫君公务繁忙,但妾身也该在身边照顾才是。即使夫君无暇理会妾身,只要让妾身时时能见到夫君就行。”曹清微微颦眉道。

张辽心中感动,深呼吸间,手已经按住了尚在为他按摩的妻子的柔荑。

“清儿,你放心,从今天起,无论我张辽走到哪里,都会将你带在身边。我们永远也不会分开了。”张辽深情的说道。他知道事情或许不止如此,但妻子不愿说,他也不想逼。反正他总会知道的。

“嗯。”曹清娇哼了一声,将她的脸贴到了张辽的背上。

两个人这时候都不愿分开,但时间一长张辽就有点吃不消了。原来是因为他为了迁就曹清的动作,自己还是扭着头,半站着,和曹清之间还隔着张椅子。若非张辽的椅子有扶手让张辽双手撑着的话,估计他坚持不了这么长的时间。

虽然曹清沉浸在丈夫带给她的安宁的感觉之中,但张辽身体细微的颤抖还是让她发觉了张来姿势的别扭。“啊!”的一声轻呼,曹清赶紧放开张辽,并按着张辽又坐了下来,自己却走到张辽面前,办过一张椅子坐在张辽前面。

张辽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妻子的动作微笑着。等妻子坐下之后,他又将妻子的柔荑拢在自己的手中。两人就这么面对面的坐着,享受这片刻的温馨和难得的宁静。

第236章 儿子的启蒙教育

从张辽回到东平一直到除夕,这几天都没什么人上门来拜访。熟悉的人是给张辽跟家人团聚的时间,不熟悉的人则根本就找不到进门的机会。而且要过年了,各自的家中都要准备,即使访客也要等到过完年之后了。

张辽这些天过的很舒心,他将所有的公事都抛开了,成天不是陪着儿女玩就是和妻子、母亲聊天,一家人开开心心的过了几天没人打扰的日子。

曹清这个母亲很是看重自己儿子的将来,她曾就儿子张震的启蒙问题和张辽讨论过究竟该请哪位先生。张母这位祖母闻言也参合了进来,婆媳二人将朝中、民间的饱学儒士一个个的提出来,确有一个个的否决掉。在她们二人眼中,张震的启蒙老师至少也应该是一代大儒,绝对不能比张辽如今的老师差。

这个问题让张辽很是哭笑不得。他的老师郑玄可是当代的学术宗师一级的,单以资历论,如今的天下也没几个人能和郑玄相提并论的,更遑论要不逊于他的。就算是荆州的庞德公,汝南的许氏兄弟(许邵、许靖),颖川荀氏和正在东平借病休息的杨彪都不敢说自己的学问比郑玄高。在张辽看来,不过就是一个三岁的小孩的启蒙教育,无非就是认认字,读读书,若这点小事还要烦劳郑玄一级的学者来教,那真是有点杀鸡用牛刀,不,应该是杀鸡用战刀。可是孩子母亲和祖母的意见是必须考虑的,而且张辽躲都躲不掉,因为过完年之后全家人都会跟着他回青州去。万般无奈之下,张辽只得决定自己亲自来教。

可张辽的这个决定却受到了家人的质疑,不但张母有疑问,曹清和两个妾室婉儿和罄儿也有疑问。甚至是到张家串门的曹嵩夫妇也因为关心唯一的外孙而对张辽提出了质疑。

这让张辽很无奈。我堂堂的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纵使对古代的典籍没什么研究,可总不会连一个三岁小孩都摆不平吧?可是才三岁的小孩,至于这么着急的为他张罗着找老师嘛?张辽郁闷的想到。

其实按照中国传统的习惯,张震此时应该是五岁了,而已经习惯了后世公元纪年的张辽却始终以实际的周岁来计算儿子的年龄,当然会有所差别。虽然他已经在这个时代生活了十年多,却还是为这么多的年号纪年而头痛。幸好他清楚的记得黄巾军起兵的那一年是公元184年,同时秦始皇统一全国是公元前221年。这样换算下来,并以始皇统一全国那一年为秦历元年,在自己的私人笔记上用秦历纪年来记录年份。他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创举,只不过这种方法若是不能借着如今这个皇室威严沦丧的时代将它传播开来并巩固下来,终究还是会被历史湮没的。

而关于自己儿子的教育,张辽也确实不敢将他交给如今的儒生。魏晋时期的清谈就源于三国,而玄学、清谈之风的源头就在曹魏,那个如今被曹操正收养在家中的前大将军何进之孙何晏就是其始祖。张辽深知玄学的不过是经学之后士大夫们将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处的一种唯心的、形而上的哲学体系,这与张辽的唯物观点是相违背的。而清谈更是让张辽为之不屑的一种行为。张辽又岂能让自己的儿子也染上类似何晏那种男人涂脂抹粉,走路顾影自怜的毛病。

儒家的学说在汉末确实因为其繁琐和长期的陈词滥调而被士人中的某些人厌恶,但将来取代儒学的玄学在张辽眼中甚至还不如儒学对治理国家有用。玄学若是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来进行研究,这并没有过错。但以这样的思想来治国,才有了日后西晋的短命和东晋的偏安一隅。虽然有人曾不无讥讽的说胡人学儒才是我汉民族最大的幸运,而汉人最好的治国之策就是“弃儒”,但张辽还是对流传千年的儒家学说感到自豪。历代王朝的覆灭不能完全说是儒学的过错,而毕竟它维系了中华民族千年来的大一统的格局,建立了中华民族千年来的价值体系。固然它有某些不合时宜的东西,但这都是可以修改的,而无需要一味的全盘否定。至于后世流行的诸子百家治国论,张辽却不认为在这个时代有大规模明确实施的可能性。因为思想一多就容易造成混乱,这才是汉武帝独尊儒术,儒皮法骨的缘故。

“文远,你的底子为娘清楚。虽然康成公将你收为弟子……你说吧,你可曾通读过几本经书?”张母原本想揭张辽的老底,却临时想到张辽那被众人称赞的书法和为数不多的几首诗,还有连郑玄都自叹不如的算学功底,这让她立刻改口,将话绕到张辽最不愿意触碰的儒家典籍上来。

张辽苦笑,母亲如此的反应让他哭笑不得,而一旁的妻子和老丈人夫妇那深有同感的表情更是让张辽郁闷。

“母亲,岳父,岳母,辽纵然不济,也不见得连一个字都不认识的孩子都教不了吧?况且震儿是辽亲子,辽还能害他不成?”张辽苦笑道。

曹清看见丈夫的表情,立刻将感情倾向到了丈夫一边,她转身对三位老人说道:“父亲、母亲,夫君所言有理,反正震儿还小,再晚一两年也无妨的。”

曹清和稀泥的作法让张辽和三个老人也没心思争了,反而相视大笑起来。

“你啊!就知道维护这满嘴胡言的家伙。”张母没好气的嗔道。

“亲家母,这才好嘛。小夫妻相亲相爱,也用不着咱们老家伙操心了。”曹嵩呵呵笑道。

“母亲,岳父,岳母,辽虽不敢说才学过人,却也自有一套体系。虽然尚不完善,但却得到了老师的赞许。”张辽这里就开始吹牛了,知识体系他确实是有的,不过那是他后世学来的。不完善?当然不完善,他必须将其中明显和时代不符的东西换掉,自然是尚未完善。至于郑玄的赞许那更是扯虎皮做大旗。

不过这确实有效,张母和曹嵩夫妇就明显愣住了,而曹清却欣喜自己的夫君能得到学术宗师郑玄的肯定。

张辽在八月会东平过中秋节之时就听到过妻子对儿子要进行启蒙教育的说法,那时后他就已经在考虑如何教育儿子的问题了。相对于后世的启蒙教育,汉末的启蒙教育在张辽眼中实在是一件费力的事情,光是教会小孩子认字就不是件轻松的活儿,若要认全数千常用字,那需要数年的功夫。但这对于张辽而言却不是难事,他只要将后世的汉语拼音弄出来,不到七天,他就能让自己的儿子通读《千字文》。而教材他也早有准备,就是现在还未出现的《千字文》和《三字经》,只要将其中不合时宜的内容稍作修改,就是一部适合三到七岁孩童的启蒙教材。这两份教材张辽可不陌生,后世他就是学文科的,这两份教材基本上背的很熟,就算偶有遗漏,也能自行编辑。

“文远,康成公当真如此赞许你的学问?”曹嵩斟酌着问道。

“父亲……”曹清不高兴了,她虽然一开始也对张辽亲自教育儿子持谨慎怀疑的态度,但丈夫能得到大儒郑玄的赞赏她也是心有荣焉。而自己父亲对自己丈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