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其实很有趣儿-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临着朝廷数十万大军的围剿,然而主导这场战役的,却是朱棣的雄才大略与坚毅精神,再加上战场上风云莫测变幻无常的因素起到作用,历经九死一生,藩王朱棣竟然不可思议地攻到了南京城下,建文帝徒拥天下之兵而不能用,这就是此前的辉煌历史了。

朱高煦亲身参加了这场战役,无数次甘胃矢石,出生入死,目睹父亲朱棣由一名被迫得四处乱窜的叛逆,一跃而成为了天下之主。这深刻的记忆烙在了他的生命里,并主导着他将事态向这个熟悉的状态中推进。

绝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地重复自己。曾经成功的记忆与模式,已经将他塑造成为一个固态的人。无论是面对何种情形,他们总是不由自主地用旧有的观念来认知,用旧有的模式来规范——他们知道自己是怎样成功的,却永远也无法知道自己是如何失败的,因为他对于人性规律疏失隔膜。

朱高煦正是这样一个人。现在他开始了。

先上书挑衅,指责新皇帝朱瞻基年轻稚嫩,屁事不懂,以好在未来时态起兵的时候,能有一个充足的理由。

见朱瞻基果然按照他的要求调整了政务,朱高煦大喜,再上书,要求进京献花灯,他派出的送灯之人,比其他藩王要多出一倍还不止。这些人实际上是他派出来的间谍,目的是搜集有关朱瞻基的军事情报。

朱瞻基居然欢天喜地,不但没有提防,还居然厚厚赏赐了朱高煦派来的三百六十名间谍。

朱高煦大喜,历史再一次雄辩地证明,侄子就是不如叔——朱允汶比不了朱棣,朱瞻基也比不了他朱高煦。人生的智慧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年轻人在这方面明显居于劣势,那就怪不得他朱高煦了。

照旧是依循当年朱棣的老法子,先建地下兵工厂,日夜不停地打造兵器,再拉起旗号,广泛招募士兵。扩编的军队分为五个纵队——这是天子才有的权力,朱高煦并不想太多地隐瞒自己,毕竟他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任命指挥使王斌为太师,密结山东都指挥靳荣为助,准备先取济南,然后强攻北京。再联系宫中的内应……忽然之间,朱高煦发现了问题。什么问题呢?

这个问题就是,早在朱元璋时期,就严厉打击太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剥夺太监的政治权力。为此,朱元璋甚至在宫中立了一块牌子:太监干政者死……诸如此类。

然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为有牺牲多壮志,望湖楼下水接天。砍头只当风吹帽,遍地太监下夕烟……由于太监的政治权力被野蛮剥夺,激起了宦官们的阶级仇,民族恨。所以在朱棣时期,大批的太监或者是逃离朱允汶,投奔北平解放区,或是在宫中秘密行动,不断制造各种事端,存心给建文帝添乱,扰乱朱允汶的思维,成为了朱棣夺取天下的最得力臂膀。

此后,朱棣深深地认识到了太监们的力量。他深情地说:“太监,只有太监,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但同时,朱棣也高屋建瓴地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太监。”是啊,太监们不读书,不认得字,虽然有朴素的无产阶级感情,但两腿之间终是缺少了一嘟噜肉,连带着也降低了他们的参政议政能力。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朱棣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法子。

忽然有一天,朱棣广贴招贤榜,找来了大批的年轻读书士子,并对这些人发出了热烈地召唤:“知识青年到后宫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后宫?没错,是挤满了绝色美貌宫娥嫔妃的天堂,你能抵御了如此之诱惑吗?

当时那些年轻的读书士子们,全都激动了起来,纷纷咬破手指写血书。以表示他们坚决响应号招,扎根后宫的决心。但是朱棣提醒他们说:“不对……那什么,你们咬的是手指头,咬错了……应该咬的是你们两腿之间的那块肉……”

众读书士子大骇,原来若想入宫,必先自宫,如不自宫,万难成功。

有些意志薄弱的投机分子,就此打了退堂鼓,但还是有些热血青年,心甘情愿地接受了咔嚓一刀,从此扎根于后宫,正式进入了领导班子,管理起国家政务来。

等到了肥仔朱高炽执政,他同样是重用太监,加强对太监的文化教育,赋予太监生杀予夺的权力。这就使得后宫中广大的太监们,都成为了既得利益者,再也不像朱元璋,朱允汶时代深受重重压迫了。

所以,现在的太监们,已经全部是与新皇帝朱瞻基同心同德,忠心耿耿。朱高煦要是想从他们当中秘密建立第五纵队,这个……不太容易。

没有太监的支持,靖难之役的决定性胜利,是不可能的。

咋个办呢?朱高煦犯难了。

(5)换个更能吃的主人

“太监集团既然已经被朝廷拉了过去,那就只能找大臣做内应了。”朱高煦想。

他琢磨来琢磨去,最后选中了英国公张辅——为什么要选择他?其实也没太多理由,要是你说张辅不合适,那你给推荐一个?

“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做内应,马马虎虎凑合一下吧。”朱高煦想。

内应找到之后,就在朱瞻基的屁股沾到龙椅上的第八个月,朱高煦义无反顾地拉起了大旗。有分教,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朱高煦正式发布了告全国人民书,号召深受压迫的人民起来。起来,饥寒交迫的人们,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奋斗。朱瞻基,打个落花流水,我们要换个更能吃的主人……檄令飞传天下,勒令北京伪政府悬崖勒马,立即回头,交出战犯,改过自信。

没过多久,就听说京师派来了一个太监侯泰,前来递交书信。

朱高煦居中而坐,传令侯泰进来。按道理来说,侯泰是来传圣旨的,朱高煦应该跪下接旨。可是现在朱高煦已经和朱瞻基反动政权决裂了,当然不会跪。不仅不跪,反而大吼一声,喝斥信使侯泰跪下。

威势之下,吓呆了小太监侯泰,扑通一声,真的跪倒在朱高煦的脚下,腮帮子紧贴在朱高煦的鞋背上。就见朱高煦环眼怒瞪,虬髯根根竖立,指着侯泰的后脖颈,正气凛然地道:“丢你老母,娘稀皮,先人板板,辣块妈妈,朱瞻基那个龟孙王八蛋……”用的是劳动人民最为质朴的语言,狠狠批判了朱瞻基反动政权倒行逆施的累累罪行。最后他说:“朱瞻基要行什么仁政,狗屁仁政!无非不过是假仁假义,收买人心!你看朕这里兵强马壮,士气如虹,试问今日之域内,竟是谁家之天下?你自己掂量着办吧!”

侯泰被骂得面如死灰,悻悻退下,对身边的人说:“看明白了没有?汉王威名赫赫,天下景仰,今日起兵,必然是四方云集,天下响应,我看朝中那位天子……嗯,有点玄。嗯,咱们这样好了,他们两家打架,咱们谁也不偏不向,保持中立,不管将来谁赢了,都找不到咱们头上来。”

商议妥定,侯泰兴冲冲地回去,到朱瞻基面前签字报差旅费。朱瞻基问他:“汉王那边,情况如何啊?”

侯泰回答:“不如何。”

朱瞻基:“他们有什么计划没有?”

侯泰:“不晓得。”

朱瞻基:“那此时乐安城中,有什么异动没有?”

侯泰:“没发现。”

总之,不管朱瞻基如何询问,侯泰这里就仨字:不知道。问得朱瞻基好不悻悻然。再说朱高煦这边,打发走侯泰之后,就又向朱瞻基发出了最后通谍。通谍上要求,朝廷必须立即将一系列战犯,移交给他朱高煦处置。此外,为了防范战犯潜逃,他汉王已经预先伏兵于各地,何去何从,让朱瞻基自己琢磨吧。

最后通谍下达不久,就听说朝廷果然上了火,居然派出了顽军前来围剿。朱高煦急忙打听,“统兵前来的将领是哪一个?”探子回答:“统兵之人,乃阳武侯薛禄。”朱高煦万难置信:“是谁?你再说一遍?”探子只好又回答一遍:“是阳武侯薛禄。”

听到这个消息,朱高煦脸色严肃地站了起来,突然一跌坐倒,捧腹大笑起来:“哈哈哈,嘎嘎嘎,咭咭咭,哇哇哇……这个没出息的朱瞻基,我道他会派谁来呢,万万想不到,他居然会派了薛小六子前来。哈哈哈,这可真是快要把本王笑死了……”

朱高煦为啥笑成这般模样呢?

薛禄,本是无名之人,最早的时候是燕王府中的一名勤务兵,负责替燕王端尿壶捧痰盂。后来靖难之役爆发,小薛子就和大家一起上了战场,因为他为人不是太笨,得以机缘慢慢晋升,不久就能够和朱高煦打配合了。但在作战之中,小薛子的主要任务,还是替朱高煦打打边角,擦擦外围,正事是派不上用场的。虽然他的人没什么出息,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他最终于靖难之役中活下来了,又有了足够的战争经验,所以得以步步升迁,一直到了封侯的地步。

封小薛子为阳武侯的那一天,朱棣说不出的犯难。他说:“小薛子,你小子连个名字都没有,还封个屁啊封,你马上琢磨出个名字来,没名字,你的侯可就没了。小薛子急道:启奏万岁,小薛子是名字的啊,大家都叫我薛小六子……”朱棣说:“薛小六子,这能算名字吗?干脆,朕赐你叫薛六……不,就叫薛禄好了,招财进禄,这名字多喜气。”小薛子感激不尽:“谢陛下赐下,这下子咱也有名字啦。”

看明白了没有?朱瞻基派来的,就是这么一个货。也难怪人家朱高煦不把他放在眼里了。

未及几日,朝廷兵马终于赶到了乐安城下。朱高煦指挥若定,吩咐信使立即出城,送信给薛小六子,约定明日决战。不长工夫,信使回来了,报告道:“皇上说了,让你趁早投降,不然的话,皇上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皇上?”朱高煦听得满头雾水:“不是说来的是薛小六子吗?这里有他朱瞻基什么事啊?”[汶Zei8。电子书小说网//。 ]

信使回禀道:“是这么回事,阳武侯薛禄,只是两路前锋中的一路。这次实际上是皇上御驾亲征,四方勤王兵马,都跟着皇上来了,此时已经将乐安城团团围困……”

不会吧!朱高煦目瞪口呆:“不带这么玩的吧?明明说的是薛小六子来围剿,本王这正准备打他个满脸花呢,怎么皇上自己也来了,我这里……可是一点准备也没有啊,接待费用都不够,这岂不是……咱们不带这么玩的吧?这么个玩法,岂不是明摆着要玩死我吗?”

(6)创新型皇帝

朱瞻基,他就是要玩死朱高煦。

早在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朱高煦就不是他的对手,更何况现在了。孩提时代,朱瞻基纯然是用自己的智慧,将朱高煦玩弄于股掌之上。而现在,他已经拥有了名正言顺的皇家法统,拥有了至高无尚的权力,这时候再玩朱高煦,那实在是太容易不过的了。

事实上,早在朱高煦初有异动,就被已经离休官员李浚察觉,当时李浚不顾老迈年高,马不停蹄地狂奔京师,向朝廷报告。紧接着,英国公张辅又私自来找朱瞻基,跪在地上拼了老命地磕头,曰:“陛下啊,你看朝中那么多的官员,朱高煦他偏偏挑了我做内应,明摆着,是我对陛下您的忠心程度不够啊。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都是我平时不加强学习,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所以才会让坏分子趁虚而入,陛下你狠狠地批评我吧”书中暗表,朱高煦派了亲信给英国公张辅送信,约定共同起事,推翻朱瞻基反动政权,事成之后,将张辅的英国公提升为英国王。可张辅脑子又没毛病,从公到王,不过是一个小小台阶,随时随地他都可以登上去,就为了这点蝇头小利,朱高煦却敢忽悠他拿全族的身家性命来冒险,这岂不是扯蛋?

所以英国公张辅一收到密信,就立即飞跑来报案。

李浚、张辅双双报案,让朱瞻基龙颜大悦,但是太监侯泰的首鼠两端,却让他怒不可遏。当时他百般询问,侯泰坚决地回答不知道。火气上来,朱瞻基秘密召见侯泰的随从,好言好语地安慰,随从们就一五一十地全都招了。

伤心欲绝的朱瞻基立即召开秘密会议,说:“朱高煦图谋不轨,我决定派薛小六子出马,去把他干掉,不知诸位爱卿以为然否?”此言一出,亲信大臣齐齐反对。这时候朝中最重要的人物,是三杨,也就是三个姓杨的老臣子,其中的杨荣说道:“陛下,你脑壳进水了吗?忘记了李景隆的教训了吗?我们不敢说薛小六子肯定会和李景隆一个德性,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所以为今之计,只有陛下御驾亲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举拿下朱高煦。否则的话,上一次的靖难之役,对太多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一次的结果还会像上次一样,就像太监侯泰一般,首鼠两端,拥兵不前,届时咱们可就危险了。”

朱瞻基听了,就道:“你们大家说得有道理,那咱们就御驾亲征好了,把所有能打的将领全都给我调来,咱们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等到了乐安城下,管叫朱高煦哭都哭不出来。”

于是朱瞻基亲统数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奔乐安而来,沿途摧枯拉朽,不在话下。不日抵达乐安城下,立即将这座小小的乐安,围得水泄不通。

朱瞻基的御驾亲征,有个响亮的名头,叫“创新”。

不过就是御驾亲征而已,有何创新可言?

是这么个情况,人类的脑子,大多是比较笨拙的,其思维能力,只是靠了记忆中的经验积累而运行。简单说来,上一次朱棣打朱允汶,朱允汶派李景隆统数十万大军数次围剿北平,结果让朱棣数次击退李景隆,最终搞死了朱允汶。所以当朱高煦起兵之时,他和绝大多数人的思维,仍然停留在上一次的战争状态中,认为朱瞻基也会和朱允汶一样,派个莫名其妙的人前来,让朱高煦轻而易举地击退他,最终天下再落到朱高煦的手中。

这么个思维,就叫惯性思维。是沿习着经验所决定的旧有轨道上运行,不会有什么变化。

而朱瞻基却是个创新型皇帝,偏偏要打破旧有的思维逻辑,御驾亲征听来没什么稀奇,可是它恰恰击碎了朱高煦的旧经验与旧逻辑——简单说来就一句话,朱高煦做梦也没有想到,朱瞻基会统倾国兵力,亲自赶来乐安揍他。因为没有想到,所以毫无准备。

面对着城下黑压压的朝廷兵马,朱高煦彻底傻眼了。朱瞻基这小王八蛋,他居然不按牌理出牌,这可咋整呢。

(7)人性的对决

面对着朝廷兵马的咄咄逼人之势,朱高煦做了象征性地抵抗。

他命人于城墙上轰轰发炮,希望能够轰开一条血路,逃之天天。可是朝廷那边火炮更多,也对着城墙上一通哐哐猛轰,打得朱高煦灰头土脸,不得不匆忙逃下城楼。

回到汉王府,就听见娇妻美妾一片塌天般的哭声。所有的家人都在肯求道:“老头,求你了,你自己出去让皇帝宰了你吧。死你一个人,保咱全家福。可如果你不肯出去,让人家冲进来,咱们全家可就都完了……求求你,快去让人宰了……”

朱高煦正在上火,城外射进来朱瞻基的诏书,“朱高煦你个老混蛋,你马上滚出来投降,投降了,朕心里一高兴,说不定就不杀你了,你再磨磨唧唧,别怪老子跟你玩真的了!”

看过朱瞻基发来的书信,再瞧瞧脚下跪倒一片的妻妾儿女,英雄末路的朱高煦忍不住长叹一声,落下了眼泪。

没法子玩下去了,认输下课吧。朱高煦大步流星地出了门,向城门方向走去,却又突然停了下来。

前面是黑压压的人头,由他所任命的太师王斌带队,清一色的文武百官,拦了他的前面。只听王斌冷声问道:“王爷,你干啥去?”

朱高煦:“都这时候了,还能干啥去?投降呗。”

王斌及众官一起摇头:“不可以。”

朱高煦有些晕:“啥玩艺儿不可以?为啥不可以?”

王斌笑道:“别管啥玩艺儿,也别管为了啥,总之不可以就是不可以。”

朱高煦这时候才有点醒过神来:“你们的意思……是不让我投降?”

王斌:“然也。汉王啊,你英雄一世,赫赫威名,天下谁人不知?哪个不晓?而如今却要向一个黄口小儿投降,这要是让人说出去……王爷你丢人不丢人啊?”

直到这一步,朱高煦才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人性。

朱高煦欲降,他的部属却不肯答应,这个就叫人性了。

这叫什么人性呢?这个嘛,是这么一回事,王斌等人既然要跟了朱高煦造反,那就是有死无生,有进无退,只能是一条道跑到黑。在朱高煦这里,他毕竟是朱瞻基的叔叔,哪怕是朱瞻基恨死他了,但为了给天下人显示自己的仁君气度,决计不会杀死朱高煦的。但对于王斌等人,那可就用不着客气了,剥皮抽筋,诛杀全族,怎么快活就怎么来,老百姓决不会有什么不同看法的。所以朱高煦决死一战,王斌等人说不定还会有点机会。但如果朱高煦自己先降了,那王斌等人,可就死定了。

所以他们阻拦在门前,不允许朱高煦投降。

朱高煦之所以败在朱瞻基的手下,就是因为他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