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大文豪-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在冯程程眼里,她嫁的这个男人和当初认识的时候一样,没什么改变。

    在上海,很多女人都羡慕她,觉得她非常幸福。

    自己幸福么?

    冯程程抚摸着腹部,望着坐在身边正在看书的男人,她对这种生活很满足。

    或许这就是幸福吧。

    至于遥远的巴黎,在梦里幻想一下就好了,眼前的一切才是最真实的,她的那位小姑子或许要几年之后才能明白这个道理。

    远方的风景固然美好,却不及家里温暖惬意。

    五月的天气,暖阳高照。

    在林公馆后面的小花园内,林子轩和冯程程坐在长椅上,冯程程倚在林子轩的身上,林子轩则拿着一本书在看着。

    阳光透过树梢照在他们的身上,远处有几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他不知道自己的妻子正在回忆往事,只是习惯性的握住她的手,望着她慵懒的模样。

    坐了一会之后,他扶起冯程程,两人围绕着小花园慢慢的走着。

    按照医生的嘱托,孕妇应该时常活动一下,这样对胎儿和母亲都有好处。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着家庭的琐事,主要是林晓玲的事情。

    这位妹妹有点让人头疼,林子轩还不知道她到美国后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冯程程则说不要太担心,到了美国,那位小姑子自己独立生活后就会慢慢懂事了。

    这是她的经验之谈,想想以前自己任性和闹脾气的样子,现在只会觉得好笑,结了婚有了孩子,一切都变得不同了。

    这说明自己成熟了。

    两人走了一圈,继续坐在长椅上,依偎在一起,林子轩开始轻声的朗读。

    据说这是胎教,经过西方医生证明过,在腹中的孩子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经过胎教的孩子会格外的聪明。

    冯程程认为是丈夫在胡说,却也没有拒绝,两个人这样在一起就挺好。

    这个故事是林子轩写的,虽然是儿童故事,但听起来很有意思,连她都听得入迷了。

    故事叫做《舒克和贝塔》,讲了两只小老鼠的冒险事迹。

    她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怎么能想出这么多新奇有趣的故事,或许这是一种天赋。

    因为孩子即将出生,林子轩想到了童话故事,这个时代的儿童文学刚刚起步,他准备办一份儿童杂志,把后世的童话写出来。

    既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也是为了中国其他的孩子,没有童话的童年是难以想象的。

    这是一件比文学论战还要重要的事情。(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九章 保持那一颗童心

    民国时期创作童话的作家林子轩就认识一个,那就是文学研究会的郑震铎。

    1921年7月,郑震铎成为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的主编。

    他在《学灯》上新辟《儿童文学》专栏,主要发表由他主持的文学研究会成员翻译的国外童话作品,来满足国内儿童接受文学启蒙的需要。

    这是中国现代报刊史上第一个儿童文学专栏。

    这个专栏办了两个多月,颇受小读者的欢迎,郑震铎决定乘势而上,干脆办一本《儿童世界》周刊。

    1922年1月7日,由商务印书馆发行的中国首本儿童期刊《儿童世界》正式问世。

    《儿童世界》为小32开刊物,每周出版一期。

    开头几期的内容,几乎都由郑震铎一个人撰写。

    除了自己创作的童话、图画故事外,他还改写、引进不少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从欧洲古代的《伊索寓言》、《列那狐的故事》,到日本民间故事《竹取物语》和安徒生、王尔德等人的童话。

    他还邀请文学研究会的其他作家共同创作中国的童话故事。

    其中以叶盛陶的成就最大,他在1922年写了童话故事《稻草人》。

    故事以稻草人的眼睛,观照惨痛的世情:可怜的农妇、可怜的渔妇、可怜的自杀者、可怜的鲫鱼等等。

    然而,对于人世间的悲剧,稻草人什么都挽救不了、改变不了。

    最终。在内疚感与无力感之间纠结的稻草人“倒在田地中间”,与悲剧同眠。

    鲁讯曾撰文称:“《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

    林子轩对此不大赞同。

    这个时代的作家或许是责任感太强。在写作的时候总以为自己背负着救国救民的责任,一定要写出这个时代的现实来。

    就连童话故事也是如此。写的如此黑暗,如此悲惨。

    这不是给儿童看的,而是给成年人看的,叶盛陶写的也不是儿童故事,他把人间的惨祸放在一起,只是想揭露这个世界多么的黑暗,根本没想过孩子看过后的感受。

    从成年人的角度看,《稻草人》无疑写的非常出色。

    但林子轩绝不会给自己的孩子读这个故事。

    鲁讯喜欢这种黑暗的文字,和他的风格相似。具有极强的批判性,不过他没有从儿童的角度来考虑,这个故事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什么阴影。

    童话故事宣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

    不是不能写悲剧,但最后一定要给孩子留下一点希望和光明。

    比如,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写的很悲惨,小女孩在大年夜被活活的冻死了,揭露了社会的残酷和不公平。

    不过作者安排了小女孩最后的幻想。和奶奶一起到了一个没有饥饿的世界去了。

    小女孩是带着微笑死去的,这就给读这个故事的孩子留下了一个希望。

    孩子的世界,还是纯真一点的好。

    文学研究会的宗旨就是提倡写实主义文学,认为文学为人生。由此可知,他们创作出的童话故事是什么类型。

    虽然其中不乏一些优秀作品,但以揭露现实。讽刺社会的居多。

    更多的是起到宣传作用,而不是从儿童的角度来看待世界。

    他们在写儿童故事的时候总想着表达出自己对社会的不满。这样的儿童故事有文学价值,却缺少了一份童真。

    林子轩不是说那些童话故事不好。只是和他对童话的看法不一样。

    他创办儿童杂志的宗旨就是“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保持好一颗童心”。

    当然,会有人讽刺林子轩这是有钱人的想法。

    上海有那么多受到压榨的童工,中国有那么多孩子没饭吃,北方还在打仗,社会就是那么的残酷,就是要让孩子认识到真正的世界。

    你写的儿童故事那么天真可爱,一点都不符合现实,只会让孩子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

    林子轩对这种人无话可说,只能说这种人失去了童心。

    你自己对生活不满,还想让孩子和你一样,从而剥夺了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幻想。

    能够让孩子看过童话后露出一丝微笑,内心保留一点对生活的希望,这就是童话的作用了,展现真实的世界给孩子看,太过残忍了。

    他没办法解决整个社会的问题,只能尽力做到讲好每一个童话故事。

    林子轩创办的杂志叫做《童话大王》,同样是32开的刊物,每周一期。

    整本杂志都是他来供稿,这个时代文人写的童话故事他不大放心。

    第一期有三篇故事,第一篇是《舒克和贝塔历险记》,第二篇是《绿野仙踪》,第三篇是《黑猫警长》。

    舒克和贝塔是两只小老鼠结伴一起冒险的故事,这是一个很长的系列。

    在后世,可以说是伴随着林子轩长大的,他其实并没有看完,主要是故事太长了,也只能看到哪里写到哪里了。

    《绿野仙踪》是美国经典的童话故事,也是林子轩的童年回忆。

    讲述了一位叫做多萝茜的小女孩在奥兹国和狮子、机器人、稻草人追寻勇气、善心和智慧的历险故事。

    不过这篇童话故事已经在1900年出版过了,原作者也过世了,林子轩只能算是翻译。

    《黑猫警长》原本是本漫画,内容是黑猫警长为了保护森林,和各种危害森林的邪恶势力斗争的故事,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

    除此之外,林子轩还留了几个备选故事。

    比如《葫芦娃》和《喜羊羊和灰太狼》,日本童话《窗边的小豆豆》,比利时漫画《丁丁历险记》等等。

    《童话大王》里不仅有故事,还有精美的插图,这由那三位美院的学生负责。

    如今他们三人已经熟悉了漫画的风格,正在按照林子轩的设定创作更多的漫画角色,画童话故事里的插图不在话下。

    郑震铎对于林子轩创作童话故事表示欢迎,他们之间没什么竞争。

    1923年,郑震铎主编《小说月报》之后就没有主编《儿童世界》了,此时《儿童世界》的主编是徐靑昶。

    但商务印书馆那边就不这么想了,万象书局发行的《童话大王》明显是和商务印书馆的《儿童世界》抢夺市场。

    双方本来就竞争激烈,这一下更是水火不容了。

    其实,儿童杂志还有中华书局旗下的《小朋友》,这本杂志于1922年4月6日发行,只是在内容和销量方面都不如《儿童世界》。

    林子轩强势进入儿童读物这个领域,自然引起其他两家书局的防范。(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章 儿童文学的发展方向

    林子轩在和另外两家出版社的竞争中有自己的优势。

    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都是股份制企业,并不是由个人做主,内部存在着争权夺利的现象,旗下各家刊物的主编和高层矛盾不断。

    上次沈燕冰主编《小说月报》时因为批判鸳鸯蝴蝶派作家,被商务印书馆内部的保守派给停职,就是很好的证明。

    万象书局比较年轻,规模不大,人事上没那么复杂,也没有什么派系。

    林子轩在书局里一言九鼎,只要做了决定,下面的人就会去做事,虽然有一些小摩擦,但影响不大。

    这就是他不愿意引入股份制的原因所在。

    人一多就会乱,做什么事情都受到钳制,不够爽利。

    不过,林子轩知道,一家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引进外部资金是必要的手段。

    只是,他还要再等几年,等到他树立起绝对的权威之后,就不怕别人的反对了。

    对于这本《童话大王》,林子轩可以打价格战。

    他把杂志的价格定的极低,只要收回本钱就行,这件事他自己就能做主。

    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就不行,他们需要盈利,需要对股东负责,书籍和杂志的定价不能随意的更改,都有相应的规定。

    从内容上看,《童话大王》里的故事更有趣味性,贴近儿童生活,轻松愉悦,少了说教。

    和这个时代的童话故事有着明显的区别。

    林子轩以前写过《小王子》,那是一本很好的童话故事。却不适合中国的儿童。

    因为这个时代的中国儿童很难理解外星球和王子的概念,更别说其中淡淡的哀愁了。

    所以。一些从国外翻译的童话故事不一定适合中国。

    比如圣诞节和美人鱼,中国孩子就很难想象得出来。要进行一定的改写才行,改成过年夜和龙宫的龙女就能让中国儿童接受。

    林子轩选择的童话都是中国儿童熟悉的形象。

    舒克和贝塔是两只小老鼠,黑猫警长是一只猫,这两种动物中国小孩经常见到,熟悉的很,听到故事的时候就能在脑海里想象出来。

    而且,故事的语言同样是中国式的。

    舒克和贝塔就像是两个中国孩子一样,很容易被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这才是适合中国的童话故事。

    至于《绿野仙踪》。他觉得中国孩子也要适当的接触不一样的世界,开阔眼界。

    《童话大王》发行第一期的时候,林子轩特意拿出一千册送到上海各所福利院中,让人把里面的故事读给孩子听,看看孩子们的反应。

    这种做法成为了一种惯例,以后每一期的杂志都会如此。

    林子轩做了规定,只有孩子接受的童话才是好童话,可以继续写下去,如果孩子没有反应。那这个童话故事就没必要连载下去了。

    这是《童话大王》创办的原则。

    正如他在第一期杂志上说的那样:献给我自己的孩子,也献给全中国的孩子。

    《童话大王》以低廉的价格和精彩的故事获得了成功,不少成年人也感兴趣。

    这主要是因为林子轩的名气,他们想看看享誉世界的大作家写的童话故事是什么模样。但看过之后大为失望。

    他们觉得故事太过幼稚,没什么意义,孩子看了之后也收获不了什么。

    这些人把书籍当成教育的工具。一定要有深刻的内涵,传授为人处事的道理。童话故事也要有教育意义才行,否则就不是好童话。

    而且。林子轩通篇用的是大白话,一点文采都没有,完全不符合他家的身份。

    一些文人批评林子轩是糊弄孩子,办儿童杂志骗钱。

    林子轩对此做出了反击,写了一篇《儿童文学的道路》,阐述了他的观点。

    提醒那些人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看待儿童文学,要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要用孩子理解的语言来讲故事。

    一个童话故事好不好,不是由成年人来判定的,要看孩子喜不喜欢。

    林子轩的观点受到了不少人的驳斥,那些人的观点听起来也很有道理。

    他们认为孩子还不懂事,需要大人进行引导,儿童文学起到的就是启蒙和引导的作用,要教会孩子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才是儿童文学存在的意义。

    这种重大的人生课题怎么能让孩子来判定呢?孩子们懂什么?

    林子轩对此颇为无语,这是封建家长制的典型表现。

    在家长制的统治下,一家之主可以为家庭成员做出任何决定,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能服从,不能反抗。

    放到这里就是大人让孩子接受什么就要接受什么,孩子没有选择的权利。

    大人还说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完全不顾孩子的感受。

    林子轩并不反对对儿童进行启蒙和引导,但要站在儿童的角度来引导,不能武断。

    他明白想要改变这种传统观念比较困难,那就用事实说话吧,看看孩子们是喜欢说教的童话故事,还是喜欢有趣的童话故事。

    这需要时间来进行检验,他并不着急。

    一周一期的《童话大王》持续发行,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总有证明自己的那一天,事实会说明儿童文学到底该如何发展。

    五月底,向警宇前来找林子轩。

    她准备在六月份举行丝厂女工大罢工,为女工争取权益,改善女工生活。

    为此,她联络了上海十四家丝厂,上万名丝厂女工。

    五月初,她在湖南老家刚刚生完孩子,孩子还没有满月就交给了祖母抚养。

    向警宇想让林子轩在女性杂志上刊登几篇宣传文章,壮大这次罢工的声势,给工厂主施加压力,如果林子轩能写文章支持那就更好了。

    林子轩看了向警宇拿来的几篇文章,都是呼吁社会各界支持的宣传,以及一些谈判条件。

    包括女工们提出了增加工资、工作时间10小时、释放被捕工人、承认工会等16项条件。

    这是正当的要求,没什么问题,林子轩答应下来,他也会在罢工的时候写文章声援一下,却不会亲自去参加罢工。

    向警宇回到上海大学,来到一间办公室,里面坐着几个人,正在开会。

    “怎么?那位在写童话故事的文学家先生愿意看看这个悲惨世界么?”一位带着浓重湖南口音的中年男人轻笑道。(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一章 初为人父

    这里是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瞿秋百的办公室,里面有五个人。

    包括瞿秋百、向警宇的丈夫蔡合森、刘化、邓仲夏和刚刚说话的那位湖南人。

    在这些人眼里,林子轩是那种不知民间疾苦的富家少爷,写出来的不是娱乐消遣的武侠小说,就是反应美国生活的西方小说。

    林子轩平常的言论也是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还曾经在胡拾提出的“好政府主义”上签名,早就被划分到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范畴。

    “他答应帮忙宣传,但不会参与罢工。”向警宇回答道。

    “那是自然,资本家嘛,怎么可能反对自己。”刘化讽刺道。

    刘化来自四川宜宾,家里是佃农,出身贫苦,1920年到上海,进中华书局印刷所当学徒,1923年,入上海大学附中部半工半读。

    “真是可惜,他手里有很多宣传工具,仅仅是广播电台就能发挥极大的作用,如果他能倾向于我们,绝对会事半功倍。”瞿秋百惋惜道。

    “林先生在上海大学教过一个学期的写作课程,我和他共事过。”郑仲夏回忆道,“他似乎有意躲着政治,只想做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