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大文豪-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百六十九章 在美国

    徐至摩对林徽茵念念不忘,这根本瞒不过人。

    他已经和陆小蔓结婚,林徽茵和梁思城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两人似乎没有见面的必要,不过徐至摩还是坚持前往美国。

    他似乎较为理智,没有死缠烂打的意思,只是想去见一见林徽茵,就好像是拜访好久没见的老朋友一样。

    别人信不信他不知道,反正他自己信了。

    林子轩不想拆穿徐至摩,这么多年过去,他明白徐至摩在感情方面永远成熟不起来。

    年轻的时候允许冲动犯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谁没有青春懵懂的岁月呢,可一旦成家立业,就要负担起责任来。

    这就是林子轩的人生观。

    六月底,他们来到了纽约,这座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大都市。

    八年前,他们在这里读书生活,住在同一间公寓里,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

    那时候的徐至摩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喜好追求真理,探讨哲学,而林子轩是一个享乐主义者,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直到那一晚,徐至摩追寻哲学家罗素的脚步前往英国求学。

    几位在哥伦比亚大学相熟的中国留学生给徐至摩送行,大家在中国城喝了不少白酒,谈论了人生和理想,把徐至摩送上邮轮,然后各自返回住处。

    林子轩迷迷糊糊的回到公寓,醉倒在床上。

    历史在这里发生了改变。

    林子轩回想着多年前那个穿越过来的清晨,有一种恍然若梦的感觉。

    此时此刻。他们早已经不是大学的普通学生,而是中国文坛的领袖人物。

    在徐至摩的提议下。两人在安排好住处后,来到曾经住过的公寓。这间公寓在哥伦比亚大学附近,租金不菲,如今住的是两位美国青年。

    他们又到周围逛了逛,谈论着这些年的变化,回忆那段一去不返的青春年华。

    故地重游,感慨万千。

    林子轩在世界文坛掀起的舆论风暴让美国媒体趋之若鹜,除了《时代周刊》的邀请,还有多家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这主要是因为林子轩将成为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入围者。

    也可能在几年后成为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这才是美国媒体宣传的噱头。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美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美国人的遗憾。

    林子轩写了不少以美国为背景的小说,如果他能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美国媒体也可以自我陶醉一番,因为林子轩有美国的教育背景。

    唯一让他们郁闷是,林子轩在美国学习的是经济学,而不是文学专业。

    这的确是很尴尬的事情,这说明林子轩的文学天赋是来自中国文化的熏陶。

    有记者神通广大,在哥伦比亚大学找到了林子轩当年的毕业论文。就是那篇认为美国在十年内将会发生经济危机的论文。

    这篇论文写于1920年,七年过去了,美国经济还在快速的发展之中。

    林子轩在论文中提到的导致经济危机出现的因素的确出现了某种迹象,但就算是最悲观的经济学家也不会认同这个结论。

    他们认为美国经济至少还能繁荣十年以上。

    这表明林子轩不是一位经济学的天才。他在哥大上学期间的成绩也证明了这一点,他的经济学各科的分数都是刚好在及格线以上,并没有太过突出的地方。

    人无完人嘛。林子轩在文学方面极具天赋,在经济学方面有所欠缺可以理解。

    这篇论文被美国媒体作为花边新闻报道。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媒体更关注林子轩和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

    新闻媒体对林子轩的大篇幅报道引起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注意。

    林子轩怎么说也是哥大的毕业生。有了如今的成就,同样是哥伦比亚大学的荣誉。

    于是,哥大下属的通识教育学院邀请林子轩回到母校做一次演讲。

    并准备授予林子轩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这是一项荣誉性质的证明,不代表林子轩接受过文学专业的教育,只是对于在某一方面有杰出贡献的人的一种赞誉。

    不管怎么说,以后林子轩也可以被称为林博士了,在中国还是很能唬人的。

    学历一直是林子轩的短板,在中国文坛博士满地走的情况下,有这个荣誉学位就足够了。

    他在哥大进行了一场名为《东方和西方》的演讲。

    这些年,林子轩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虽然还不算精深,却也有所成就。

    同时,他也了解西方文化,至少比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中国人都了解。

    他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共同点和异同之处。

    “这个星球很大,但也很小。在整个宇宙中,我们孤独的存在着,却仍然互相伤害。”

    “我愿意化作一座沟通中西方文化的桥梁,让东方和西方彼此了解,只有了解才能化解误会和隔阂,才能消除偏见和歧视,才能和平相处,共创未来。”他最后说道。

    两天后,他在住处接受了《时代周刊》的采访。

    此时的《时代周刊》已经成为美国颇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

    1927年,杂志社推出了一项年度人物评选的活动,这项活动成为了《时代周刊》的品牌,把《时代周刊》推向了美国新闻类杂志第一的宝座。

    这一次,林子轩穿着西装,带着眼镜,有一种儒雅的气质。

    和三年前的照片相比,更为成熟和稳重,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时代周刊》的记者询问了这三年来林子轩生活的变化,他生活的变化和中国的变化息息相关,他们聊到了中国的方方面面。

    最为精彩的是在英国发生的故事。

    美国媒体对《1984》持支持的态度,不怎么在乎苏联的压力,对在国际笔会上发生的轰动世界文坛的中西方对决有很大的兴趣。

    虽然英国媒体已经做了详细的报道,但听到当事人亲自讲述那是另一回事。

    林子轩作为世界文坛的焦点人物,有很多新闻可以写。

    不过,林子轩更想借助这次机会谈论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交流问题,谈论中国和美国的关系问题,以及华人在美国的生存和就业的问题。

    这一刻,他代表中国向这个世界发出声音。(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章 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

    林徽茵刚从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毕业,不过因为梁思城还没有完成学业,她还要留在美国,准备报考耶鲁大学的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

    四人走在费城的街道上,场面略显尴尬。

    林徽茵叙说着周边的景点,梁思城陪在未婚妻身边,用警惕的目光望着徐至摩。

    这让林子轩想起1924年的那个夏天,泰戈尔来到北平。

    他们在北平石虎胡同排演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的情景,与现在何其相似。

    作为局外人,他看着这三人的状态,不由得露出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笑容。

    这个笑容被林徽茵捕捉到,便略带生气的问了出来。

    以她的聪明,自然看出林子轩在看笑话,她有一种男子气,性格直爽,想到什么就说,很难看到温婉的一面。

    正因为如此,林徽茵很难交到女性朋友。

    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在30年代的北平,林徽茵与梁思城的家里每逢周末便有一次文化沙龙聚会,被称为“太太客厅”。

    “太太客厅”的座上宾都是颇有影响的人物,包括徐至摩、沈丛文、金阅霖、胡拾等人。

    林徽茵虽已结婚,却是文化沙龙的核心,每逢聚会,几乎都以她为中心。

    同样是才女的冰欣看不惯林徽茵被众人追捧的场面,便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我们太太的客厅》,发表在《大公报》上。

    在这篇小说中。“我们的太太”和她的追捧者们都带着虚伪、虚荣与虚幻的色彩。

    林徽茵听说后,刚好从山西回到北平。就送了冰欣一瓶山西陈醋。

    面对林徽茵的询问,林子轩自然不会承认自己在看热闹。只说是想起当初在北平的时光。

    林徽茵望着林子轩,心中颇为感慨。

    七年前,他们在英国伦敦相遇,一起游览了剑桥城,林子轩送给她一首优美的诗歌。

    那时候她刚刚十六岁,还是个上中学的小女生。

    三年前,他们在北平一起排演诗剧,她扮演公主,林子轩扮演王子。

    此时此刻。他们在美国费城,她刚从学校毕业,林子轩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大作家。

    她忽然觉得人生比戏剧更为传奇,每个人都在这出戏剧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林子轩只在费城待了一天,便赶去了加利福尼亚州的伯克利。

    1926年8月份,住在伯克利的张康任病逝,林子轩收到了电报,他没办法赶往美国,只能回信表示悼念。

    现在来到美国。他要去看望一下张康任的家人。

    张康任的儿子今年大学毕业,主修农学,他交给林子轩一本日记,认为这本日记由林子轩保存为好。

    这是张康任在1922年写的日记。林子轩看过之后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在这本日记里张康任记录了林子轩写出《我有一个梦想》的过程,并写了不少有关林子轩的事情,以及对林子轩的评价。

    如果落到媒体手中。一定会对林子轩造成影响。

    张康任是心脏病发过世,没有来得及处理这些日记。以林子轩此时的名气,这本日记应该能卖一个好价钱。

    林子轩非常感谢张康任的儿子把日记交给他。他暂时不想让人知道这个秘密。

    回到纽约,时间到了7月中旬,他也该返回中国了。

    无论是电影还是书籍方面都在有序的运转,彼得逊律师上了年纪,但精神依旧,有着美国人的乐观精神。

    他听从林子轩的建议在洛杉矶的比弗利山庄低价购地,如今大赚特赚。

    黄榴霜因为《音乐之声》一举成名,虽然还是无法在好莱坞主演电影,却有了更多的选择,被美国观众所熟知。

    种子已经播下,林子轩就等着收获了。

    在回国的邮轮上,徐至摩有些黯然,开始埋头写诗,想把思念诉诸笔端。

    林子轩想着国内的情形,心情同样不好。

    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日本的侵略,留给中国的时间不多了,他还要做些什么,他必须要做些什么。

    既然穿越到这个世界,就要改变未来。

    这时候,甲板上传来叫喊声,林子轩来到甲板,和邮轮上的乘客一起看向大海。

    在大海深处,有一只看起来像是鲸鱼的动物在不停的翻滚,掀起巨大的浪花,也有乘客说是螃蟹,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螃蟹。

    林子轩起初并不在意,但看了一会有种莫名的心悸。

    这件事只是旅途中的小插曲,他和徐至摩在八月份安然回到上海,受到媒体的热烈欢迎。

    随着中国出版社的人员返回上海,有关中国加入国际笔会的细节成为新闻报道的热点,还有林子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事情更是被热炒。

    有位上海的史学家公布了一封电报,正是林子轩拒绝斯文赫定的那封电报。

    说明了林子轩为了国家利益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诱惑。

    这让林子轩的声望达到了顶峰,真正成为中国文坛的领袖人物。

    鲁讯同样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刘半侬曾向斯文赫定提议鲁讯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并让台静侬写信给鲁讯询问意见。

    “诺贝尔赏金,梁启朝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鲁讯写信拒绝道。

    林子轩的回国引发了一阵舆论热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潮总会过去。

    只有等到10月份,瑞典文学院宣布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名单的时候才会热闹起来。

    林子轩对此不抱太大期望,他的心态很平和,只要活着,总有获奖的那一天。

    1927年10月8日,鲁讯从广州来到上海,和许广评住在闸北区虬江路景云里23号。

    他们对外宣称,说是许广评帮鲁讯校对文稿,鲁讯住二楼,许广评住三楼。

    许广评对此颇为坦诚:“关于我和鲁讯先生的关系,我们以为两性生活,是除当事人之外,没有任何方面可以束缚,……不必要有任何的俗套。我们不是一切的旧礼教都要打破吗?”

    就这样,林子轩、胡拾和鲁讯都在上海生活,只是他们的交往变少了。

    每个人身边都聚集着一批文学青年,把三人当作导师,走着不同的道路,并且渐行渐远。

    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重要的一场演讲

    1935年10月12日,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林子轩。

    林子轩获奖的作品为《1984》。

    获奖理由是:他以深刻的洞察力,无与伦比的写作才华,冷峻的笔锋,表现了世界的困境和对未来的担忧。

    进入30年代,随着林子轩写出一部部经典小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呼声越来越高。

    这给诺贝尔评选委员会很大的压力。

    以前还能以林子轩年轻,写作的小说大多以西方为背景,富有争议性等理由来拒绝。

    可随着《京华烟云》、《围城》、《苏菲的世界》、《等待戈多》、《五号屠场》等一批小说在西方的出版,那些理由已经不再成立。

    每年到了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的时间,林子轩都是备受瞩目的人物。

    一旦获奖者不是林子轩,评选委员会就会遭到媒体的批评,让那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郁闷不已,他们是无辜的。

    或许是真的不想忍受这种压力,在林子轩35岁的这一年,评选委员会选择了林子轩。

    消息传到国内,媒体沸腾,这是中国文化界的巨大荣誉。

    相对于媒体的狂欢,林子轩却高兴不起来,他此时出国领奖将会有极大的危险。

    由于这些年和日本的斗争,日本已经不止一次的企图刺杀他,在上海投靠日本人的汉奸甚至成立了专门针对他的机构。

    林子轩只有在法租界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

    日本只是其一,上海的各国情报机构都在监控着林子轩的一举一动。

    自从《高堡奇人》被各国重视一来。寻找这本小说作者的行动一直都在进行之中。

    美国情报机构刚开始以为《高堡奇人》出自美国人之手,调查重点放在了生活在洛杉矶的美国人身上。后来有位语言学家仔细分析了小说的手稿。

    他认为这部手稿的用词造句有着东方人的习惯。

    于是,美国情报机构在国内十所大学里做了一个实验。让来自日本、中国和印度的留学生分别写一篇文章,内容不限。

    他们以此来分析东方人和西方人用英语写文章的不同点。

    中国人习惯了写文章的时候在脑海里先出现中文,然后把中文翻译成英文,如此写出的英文就带着中文遣词造句的特点。

    通过大量的对比,美国情报机构把东方人列入了调查之列。

    因为《高堡奇人》里有大量日本人的内容,他们把调查重点放在日本人身上。

    随着林子轩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美国媒体把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毕业论文拿出来热炒。

    事实证明,林子轩的论文非常出色,美国的确陷入了经济危机之中。这说明林子轩不仅拥有写作天赋,在经济学上也有敏锐的眼光。

    这件事引起了美国情报机构的关注。

    他们把林子轩的毕业论文和1929年的一起美国股市的操纵案联系到了一起。

    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被认为是人为操纵的结果,给美国造成极大的损失。

    他们调查了林子轩在美国的行踪,发现1925年《高堡奇人》出现的时候,林子轩正在美国,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林子轩和《高堡奇人》有关,但林子轩被美国情报机构列为重点调查对象。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1931年。

    由于林子轩的名气太大,而且这件事又极为机密,美国情报机构只能派遣间谍前往上海。

    1931年。世界各国最精锐的情报人员齐聚上海,对林子轩展开彻底的调查。

    日本和苏联想要除掉林子轩,美国、英国和德国想要查实林子轩是不是《高堡奇人》的作者,其他国家更想知道这几个大国派间谍来上海的目的。

    这些间谍在上海斗智斗勇。有几次正是美国间谍破坏了日本对林子轩的刺杀。

    林子轩对此并非一无所知,上海是他的主场,这些消息瞒不过他。

    他没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