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大文豪-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瑞典学院的院士们对他的建议虽然感到震惊,却又不失兴趣,觉得提名中国作家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并非不可接受。

    斯文赫定在回信中对候选人做出了说明。

    “首先可以考虑的是文学作者,也就是依据想象力创作者,其次是那些对现有资料进行加工的作者,或者哲学家。”

    同时,斯文赫定还写信征询瑞典汉学家高本汉的意见。

    然而,高本汉不仅对梁启朝等人选不予支持,甚至对推举中国候选人根本不看好。

    “就我所见,无论在叙事文还是诗歌方面,中国尚未诞生任何重要作家。假如梁启朝、章泰炎和胡拾等人的最优秀的作品翻译成西方语言的话,尽管这些文章对中国人很重要,但根本不会得到欣赏。我因此认为,目前根本无法找到任何一位诺贝尔文学奖人选。”

    这两位汉学家其实都不怎么靠谱。

    瑞典人高本汉在中国的时候研究的是汉语语音,他是语言学家,很少接触中国新文学。

    德国人卫礼贤主要的兴趣和精力集中在对中国古典著作的翻译上,比如《易经》,根本没时间深入研究中国的新文学。

    由于卫礼贤和梁启朝交往的比较多,才力荐梁启朝。

    不过,斯文赫定受到高本汉的影响,对提名中国文学家入围诺贝尔奖的兴趣淡了很多。

    他本人是探险家,既不精通汉语,也没有高深的文学造诣,很容易受到汉学家的影响。

    这一次,斯文赫定来到北平,德国汉学家卫礼贤已经回国了。

    他的考察计划得到了北洋政府的批准,没想到却遭到北平学术界的激烈反对。

    这和林子轩有点关系。

    林子轩成立中华文物救助会,提倡保护中国文物,严防外国学者以考察为名盗墓的行为。

    经过不断宣传,中国学术界如今对外国学者前来考察非常敏感。

    而且,斯文赫定考察的正是中国的西北地区,也就是甘肃和新疆一带。

    甘肃的敦煌文献正是被以考察为名的外国学者给盗走的,有了前车之鉴,难免惹人生疑。

    林子轩看到了报纸上的报道,他支持北平学术界的抗议行动,即便是北洋政府同意了,考察行动也需要接受中国学术界的监督。(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九章 穿越者就该这么骄傲

    这个时候,胡拾在国外,鲁讯在厦门,林子轩在上海。

    北平文化界的很多学者皆已南下,包括蔡元赔在内的一众领袖人物大都不在北平。

    可以说,这是北平文化界最为弱势的时候。

    他们推举出刘半侬作为代表和瑞典考察团进行谈判。

    刘半侬就是那位因为写过鸳鸯蝴蝶派小说而被新文学作家嘲笑的人物。

    后来在北大教书,由于他中学没有毕业,更加没有博士学位,从而被北大的同事看不起。

    胡拾在一次《新青年》内部的编辑会议上,更是提到了编辑的学历问题。

    这让刘半侬很受伤,一气之下通过蔡元赔的帮助于1920年跑到国外公费留学。

    他先是在英国入读英国伦敦大学,后转入法国巴黎大学,攻读实验语音学。

    他之所以转到法国读书,是因为法国的生活费便宜。

    他在国外过的极为艰苦,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而且,不仅是他一个人,他留学的时候把妻子和孩子一起带到了国外。

    “我近来的情形,真是不得了,天天闹的是断炊……留学费也欠了数月不发……我身间有几个钱,便买只面包吃吃,没了便算。”

    他在国内也是有名的人物,还曾在北大教书,到了国外却是窘迫至极。

    刘半侬接触文物研究正是从留学时期开始的。

    1921年,蔡元赔赴欧美考察期间顺便调查了各国所藏中国西北文物的情况。

    正在伦敦学习的刘半侬陪同蔡元赔到大英博物馆了解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所获敦煌文物。

    刘半侬在巴黎学习期间,利用业余时间抄录了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伯希和所获敦煌文献,编辑成一部叫做《敦煌掇琐》的书稿。

    1925年,刘半侬通过答辩后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

    有意思的是,他的主考官中就有盗取中国敦煌文物的法国人伯希和。

    正因为这些渊源。刘半侬在保护文物上面颇为用心。

    这次瑞典人斯文赫定想要前往西北考察,北平的学术界立即组织起来,联络北京大学、清华学校等在京的十余机构,进行抗议。

    他们成立了中国学术团体协会,刘半侬是协会的骨干成员。

    《中国学术团体协会章程》中写到:“本会以保存国境内所有之材料为主旨,以古物、古迹、美术品及其他科学上之重要及罕有材料为范围。”

    这有点和林子轩在上海成立的中华文物救助会暗中较劲的意思。

    北平一向是中国学术的中心。有众多的国学大师和研究国学的机构,没想到在这方面被上海占了先,这让他们有点小意见。

    事实上,保护文物的工作北平学术界一直在进行。

    1925年,美国哈佛大学派遣华尔纳率队进行第二次敦煌考察,目的是将敦煌莫高窟一个西魏石窟的壁画全部剥离转移。

    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了监视并暗中阻挠美国人的活动,委派摄影家陈万立参加考察队。

    学术考察和盗取文物本身不好界定,又牵涉到西方国家的学者,容易闹出纠纷。

    所以。他们只能暗中阻挠,不像林子轩那样大张旗鼓的宣传,甚至直接把外国学者说成是盗墓贼和文物强盗。

    在学术界,这是很难界定的事情。

    考古是在官方允许的情况下光明正大的挖开墓穴,盗墓则是私人的偷盗行为。

    然而,两者做的是同一件事,那就是挖开墓穴,把里面的文物拿出来。

    在这个时代。西方人只要花点钱打点官员,就能获得中国官方的允许。光明正大的挖掘。

    就和这次斯文赫定一样,北洋政府已经同意了这次考察,想要阻止非常困难。

    有了林子轩在上海的刺激,北平学术界变得强硬起来,联名抗议瑞典人的考察活动。

    刘半侬在中国文化界的地位和蔡元赔、胡拾等人不能比,比周氏兄弟也略有不足。

    不过由于他早期在新文化发展中做出过贡献。算是元老级人物,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文化界其他领袖级人物不在北平的时候,由他出面颇为恰当。

    林子轩在上海的报纸上发文声援,并派出一位上海的史学家前往北平参与谈判,算是中华文物救助会对北平学术界的支持。

    他知道无法阻止瑞典人的考察。但要争取自己的权利。

    林子轩提出了三点原则。

    其一,中国学术界要派学者监督瑞典考察团的科考行动,双方合作考察。

    其二,如果发现历史遗迹不能进行破坏性的挖掘,要以保护为主。

    第三,所有文物要交由中国保管,外国学者可以研究,却不能带离中国。

    这三点原则后来成为了外国科考队在中国进行科学考察的共识。

    几天后,那位前去北平的上海史学家给林子轩发来了一封电报,电报里说了一件事。

    他和斯文赫定谈了谈,斯文赫定向他透露了在中国文化界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意图。

    在国内,很多人都认为林子轩是中国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物。

    这位史学家觉得这是一次好机会,唯一要做的恐怕就是在这次谈判中对瑞典人让步。

    斯文赫定虽然没有明说,只是透露了消息,但这位上海的史学家推测这应该是一次交易。

    他不能做主,便询问林子轩的意见。

    一次科考上的让步和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之间该如何选择,这是摆在林子轩面前的问题。

    与此同时,刘半侬和北平学术界的不少人都收到了斯文赫定透露出来的消息。

    北平学术界因为这件事陷入了诡异的氛围之中。

    斯文赫定只说从中国作家中选择候选人,既没有划定范围,也没有指明人选,也就是说一切皆有可能。

    林子轩不了解这位瑞典人。

    或许斯文赫定真的是一片真心想要提名中国作家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咱们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可他在这个时候说这件事,难免让人以为是利益交换。

    当然,也可能斯文赫定就是要利益交换,我提名,你们让步,大家都有好处。

    这谁也说不定。

    林子轩的选择很简单,那就是拒绝。

    只是一次提名而已,还不值得他做出让步,就算是能保证中奖,他也不打算答应。

    一旦被人曝光拿国家利益换取诺贝尔文学奖,那他的一生将会留下污点。

    再说,作为一名穿越者,拿诺贝尔文学奖是早晚的事。

    林子轩并不着急,以后每年写一本世界名著,还怕没有拿奖的机会么?

    穿越者就该这么骄傲。(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神之作

    林子轩经过认真考虑才做出这个决定。

    诺贝尔文学奖从来都不是公平的,它虽然在世界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却是由一群瑞典文学院的院士评选出来的。

    也就是说,这个奖项掌握在一小撮人的手中。

    他们的评判标准并非只是看写作才华,还有很多的因素。

    个人的喜好,对欧洲以外国家作者的偏见,以及政治因素等等。

    林子轩过于年轻,还不到拿奖的时候,就算是入围也只是陪跑,所以他干脆拒绝了。

    他想要提名并不困难,他相信,明年之后,他在世界文坛一定会声名大噪。

    一旦《1984》这部小说在西方社会出版,无论是赞誉还是抨击,都会让他成为焦点人物。

    到时候,诺贝尔委员会的那些人就不会对他视而不见了。

    富有争议性的小说往往是作家成名的捷径。

    比如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儿子和情人》和苏联作家纳博科夫《洛丽塔》等等。

    《1984》正是这样的小说,自从出版之后一直备受争议。

    对于林子轩来说,这或许是好事情,能够让他真正的扬名,和法国的罗曼罗兰,以及苏联的高尔基一样,成为国际知名的人物。

    正所谓有人诋毁,就会有人热捧。

    在西方,肯定有人因为这部小说把林子轩捧上神坛。

    《蝇王》让他在西方文坛有了一席之地,《1984》就是一部封神之作。

    当然,封神只是开始。想要神格稳固,他还需要继续写出更多的经典作品来。

    这对林子轩来说。并不是难事,所以他对斯文赫定透露的消息兴趣不大。

    林子轩给北平发去电报。申明了自己的立场,绝不能为了一个提名而牺牲国家利益。

    为了避嫌,即便斯文赫定说了他的名字,他也会拒绝。

    那位上海的史学家接到电报,不由得肃然起敬。

    这可是诺贝尔文学奖啊,就这么放弃了,即便不能获奖,有个提名也好啊。

    他正在北平,身处漩涡之中。非常明白斯文赫定透露出来的消息给北平文化界带来了多大的震动,众人都在议论纷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其中,梁启朝的呼声最高,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领袖人物,在学问和资历上无人能及。

    他这么多年收了不少弟子,结交了无数朋友,在中国文坛具有深厚的人脉关系,自然有人为他造势,就连新月社的不少人都对他推崇不已。

    胡拾不在国内。提他的人不多。

    刘半侬倾向于鲁讯,只是鲁讯在厦门,而且事情还没有定。

    也有人支持林子轩,不过数量极少。这里是北平,不是林子轩的主场。

    上次林子轩从国外归来,报纸上都在报道他什么时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好像众望所归一样,其实。那只是报纸为了销量瞎起哄,当不得真。

    那是媒体的意见。不是文化界的意见。

    现在真有了这个机会,就开始各自盘算开了。

    这可是诺贝尔文学奖,即便是提名也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北平的纷纷扰扰对林子轩影响不大,他不打算干涉别人的行动。

    只是如果有人敢在和瑞典考察团的谈判中做出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来,他不会置之不理。

    洪慎已经从广东回到上海,林子轩把心思放到了《甲午风云》这部电影上来。

    洪慎非常精明,为了完成电影,他在广州的时候打着拍摄一部北伐战争电影的旗号拉了一批群众演员,这些演员根本不知道拍摄什么片子。

    洪慎告诉他们拍摄的是军阀杀人的场景。

    只有他从复旦大学戏剧社带过去的学生才知道内情,这些学生扮演日本军人。

    那段彩色镜头让洪慎费尽心思,彩色胶片购买回来,但怎么都拍不出想要的效果。

    他最后把场景中的房子和街道都刷成黑白色,演员穿上黑白色的衣服,整个镜头里所有的东西都是黑白色。

    当穿着红衣服的小女孩走过的时候,看起来非常诡异,好像是恐怖片一样。

    林子轩第一次看都被吓了一跳。

    如果有电脑软件做后期处理的话,会更自然一点,在这个年代也只能这样了。

    一切都在秘密的进行。

    最终的剪辑工作由但杜予完成,他可是电影行业的全才。

    这部电影剪辑出了两个版本,一个是糊弄日本人的删节版,一个是真正放映的版本。

    林子轩制作了五盘拷贝,在电影没有放映前就把其中一盘拷贝寄往美国,另一盘拷贝卖给了经常合作的南洋片商,剩下的电影拷贝才留在上海放映。

    这是为了防止电影被租界当局禁映。

    林子轩对外宣称电影完成,并邀请新闻媒体参加电影的试映会,好为电影做宣传。

    他知道日本人一直没有放弃刺探情报,想要看到电影的成片,这正好是一次机会。

    在试映会上,日本东方通讯社的社长波多博亲自前来,此人是宗方小太郎的学生。

    1923年,宗方小太郎过世,由波多博接任东方通讯社社长的职务,他毕业于上海东亚同文书院,是个中国通,结交了很多中国朋友。

    比如《神州日报》的余达雄,曾经在日本留学,办报纸很有一套,后来成了汉奸。

    林子轩给新闻媒体放映的版本是删节版,虽然宣传爱国主义,却恰到好处,没有刺痛日本人的神经,让波多博颇为满意。

    波多博看罢电影,不由得放下心来。

    无论是质量还是宣传,明星电影公司的这部电影都没办法和他们的《中日海战》相比。

    所谓的中国大片不过是个笑话,这一次,林子轩会一败涂地。

    就算如此,他还是对电影中不少情节提出了抗议,认为是在丑化日本海军,要求林子轩进行修改,他这是没事找事,给林子轩制造麻烦。

    为了打消日本人的疑虑,林子轩据理力争,毫不退让,充分展现了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

    波多博气急败坏的离开,扬言会给林子轩好看。

    两人都只是随便说说而已。

    1926年12月31日,《甲午风云》会在法租界的夏令佩克豪华影戏院首映。

    日本人选在同一天放映《中日海战》,将在公共租界派克路的卡尔登豪华大戏院首映。

    当两部电影的首映日期刊登在《申报》上的时候,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好奇心。

    这两部片子故事情节相似,投资巨大,都号称是中国大片,还在同一天的同一时间首映,到底先看哪一部电影成为了不少人需要考虑的问题。(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一章 甲午风云

    相对于普通观众的难以选择,那些社会名流则更为苦恼。

    普通观众可以根据报纸上的宣传,个人的好恶等因素选择其中一部电影,反正讲述的都是同一件事情,看一遍也就行了。

    明星电影公司制作的电影口碑一向很好,不过张时川在上海电影圈名气同样不小。

    而且,华影在宣传上非常卖力,拿真实的军舰作为噱头。

    卡尔登大戏院为了招揽观众甚至举办了抽奖活动,获奖者可以到日本军舰进行一日游。

    在宣传自己的同时,华影不忘记打击对手,抨击明星电影公司的片子是粗制滥造,是在游泳池里拍摄出来的,用的都是道具模型。

    来自后世的林子轩自然不会被这种阵势吓到。

    后世的电影公司为了宣传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什么花招都能想的出来。

    林子轩在报纸上打广告,只要来看《甲午风云》的观众就送主演的签名海报,还有机会和主演们亲密接触,合影留念。

    他还抨击《中日战争》是一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