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最风流-第3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审配是陈球故吏?”
“是啊。你说,审配怎可能会听我的话?”
陈球是党人名士,光和二年,阳球、刘郃谋诛宦官,陈球时在朝中任永乐少府,也参与其中,最终与阳球、刘郃同被下狱处死。审配是陈球的故吏,陈球死于宦官之手,审配为人又刚烈忠直,他当然不会听赵然的话。赵然不派人去叫审配为那两个赵家子弟遮掩还好,他如派人去,不但不会有用,反等同于自投罗网。
听得审配是陈球故吏,郡丞也束手无策了。
堂上一个门客说道:“审配不听少君的,元城那家劫粮的却定会听少君的。要不这样,小人去一趟元城,吩咐一下那家劫粮的,如被审配查问,绝不能说出是受谁人指使。”
赵然说道:“也只能如此了。你现在就去,告诉那家,他家如把此罪认下,我不会亏待他们。”
“是。”
“如出差池,我也不会放过他们。”
“是。”这个门客应诺,出堂去了。
郡丞见赵然依旧怒气难消,劝慰说道:“那两个家中子弟也是为了给少君出气,所以才做下此事,适才听他两人说,此事做得很是利索,没留下任何线索给郡朝,审配也许根本就查不出来是谁做的,少君且请宽怀,不必过忧。”
“希望如此!”
也不知是不是赵然的这句话起了作用,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郡粮被劫一案似乎成了件悬案。审配在元城、魏县待了十来天,这两个县的豪强大族、恶少轻侠被他讯问了一个遍,却一直没有案件告破的消息传出。六月底,荀贞好像是无奈地认可了这个事实,把审配召回了邺县。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三十一章 名重徐州陈元龙
审配乘车返回邺县,因他此次去元城、魏县是受荀贞的委任,代表郡府去的,故随行的车骑甚盛,在街上行人的避让中,车驾驰至郡府。
汉之制度,通常郡府有门亭长,主守卫府门之事。
见审配归来,门亭长遣门吏入府内报讯,自迎将上去,接审配下车。
审配现为郡上计掾,上计掾乃郡之右职,是大部分郡吏争相求为的,有汉一代,不知有多少的郡国上计掾通过入朝上计的机会而得到了朝中重臣的赏识,从而飞黄腾达,荀贞至郡,不任别人,独任审配为此职,足见对审配的重视,同时,又因郡上计掾得以贵显的机会远比大部分的郡吏要多,也就是说,审配今为上计掾,很可能明、后年就高升了,所以,尽管门亭长负责守卫府门,责任很重,地位很重要,可对审配这样前途远大的郡朝新贵也得巴结着点。
审配下车入府,至正堂院外,迎面看见荀贞。
却是荀贞亲出堂外,于院门相迎。
审配大步过去,扶正冠带,放正佩剑,撩起衣摆,将要下拜。
荀贞上前两步,一把将他搀住,笑道:“天气暑热,卿不辞辛苦,为郡查案,辛苦了!”
这会儿已快七月,天气炎热,此时又正下午最热时,骄阳似火。
审配虽身着单衣,但在日头底下坐了半天的车,额头、身上尽是汗水,把衣服都溻湿了。
“快入堂中,快入堂中。”
堂中放的有冰,一入堂内,清凉扑面。
荀贞、审配和随从荀贞迎接审配的荀攸分主次落座。
荀贞注意到审配汗水涔涔,笑道:“堂上无有外人,不必衣冠严整,可去冠带,稍得清爽。”
审配恭敬不如从命,当下取下头上所戴之高冠,端端正正地放到席前的案上。
荀贞瞧了眼他端端正正放到案上的高冠,心道:“审正南果然刚正。”
看一个人,不但要看大节,也要看小节。
从某种程度而言,小节比大节更重要。
因为小节常见,而大节不常有,由是,为人上者,要想判断一个人可用不可用,许多时候就需要通过他的小节来判断。
小节是一个人的日常习惯,除了些伪君子之外,多是下意识的举动,换而言之,“小节”可以说是“大节”的基础,一个平时小节正直的人,遇到需要他“大节”时,十之八九他做出的选择也是正直的。当然,也有不拘小节,然大节不糊涂的人,这是少数。
堂外的下人呈上凉汤,等审配喝了两口,暑热略降之后,荀贞这才又开口笑道:“卿此去元城、魏县,不足半月便查出了劫粮之人是谁,并及背后的指使者,何其神速。”
荀贞开口说话时,审配就放下了汤碗,听荀贞说完,他说道:“下吏有一事不明。”
“可是不明白我为何叫你隐而不发?”
“正是。下吏在元城查出背后指使之人是赵家子弟,证据确凿,受赵家指使劫粮的那家元城豪强也写了口供,供认了此事,明公却为何令下吏不得声张?并以减刑为交换,令下吏交代那家元城豪强也不许对外说?”
“卿可是疑我收受了赵家的贿赂?”
“明公入郡以来,先斩赵家在郡兵中之鹰犬,复逐郡府中亲附赵家之群吏,又逐阿附赵家的梁期令,若说明公收受了赵家的贿赂,又或是说明公畏惧赵家之势,下吏断不敢信。”
荀贞对审配日后的经历略有了解,知他是个忠君的刚烈之臣,经过这些天的接触,也看出他确是个刚直之臣,可诛赵是大事,稍有不慎就会打虎不成反被虎伤,故此在完全确定审配可以信赖之前,不打算将此事告与他知。
荀贞因而笑道:“赵常侍为天子信爱,赵氏世居魏郡,根深叶茂。劫粮是重案,如案发,郡府移檄捕人,赵氏或会有抗命之举,如此一来,郡中势必会生波澜。快到七月了,将值秋收,农者,乃一国之本,亦一郡之本,尤其魏郡被黄巾、于毒肆虐多年,郡府空虚,民缺衣食,今年的秋收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我不想在这个时候别生旁枝,因令卿暂隐此事。”
审配恍然大悟,¨‘w‘én ‘r‘én‘ s‘h‘ū‘ ‘w‘ū‘¨‘说道:“原来如此!”
“卿前在元城未归时,上奏记言案情。我见卿在奏记中说:劫粮的不止有元城的那家豪强,并且还有数股元城、魏县一带的盗贼?”
“不错,正如明公所料,这件劫粮案的确是地方豪强与地方群盗联手做下的。”
“都是哪几股盗贼参与了此案,卿可查清了?”
“查清了。”
“好,你待会儿写一个名单,把他们渠帅的名字列一下,交给公达。”
“明公是要?”
“犯案的赵氏子弟现在不可动,但这几股盗贼却不能饶。”
“诺。”
审配在先前于元城给荀贞上的那道奏记里痛斥了赵家的横行不法,对赵家身为国朝权贵之族而却行此劫郡粮之事非常地震惊和不满。
荀贞说完了正事,端起案前的茶碗小抿了两口,回想起审配这道奏记里说的那些话,心道:“赵家在魏郡根深蒂固,党羽众多,欲诛赵家,不可无魏郡人之助。审正南虽品性刚正,可捕拿两个赵氏子弟与诛灭赵氏却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不知他能否为我臂助?”
荀贞有心试探一下审配的心意,遂从容地笑问道:“我听说故太尉下邳陈公昔在魏郡为太守时,卿曾出仕郡朝?”
“是的。”
“不知其时所任何职?”
“下吏才薄智浅,时年岁亦轻,蒙陈公不弃,备位充数为左集曹史。”
每年,郡国需要向朝廷上计,诸县也需要向本郡的郡朝上计,就像朝廷有专门管理上计的机构一样,郡国也有类似的机构,即集曹。集曹有一掾二史,曹掾是长吏,次则右集曹史,再次为左集曹史,审配当时是集曹的第三把手。
对此,荀贞其实早就知道了,这也是他辟用审配为上计掾的一个原因,他之所以此时问起这个话题,却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是为了提起“陈球”这个话头。
顺着审配的话风,荀贞喟然长叹,收起笑容,转以不乐。
审配问道:“明公缘何叹息?”
“无它,唯忽有所感。”
“下吏昧死敢问:明公所感何事?”
荀贞叹息再三,却不肯说。
审配起而拜之,说道:“可是下吏有做得不对的地方?”
“无关卿事。”
审配是个聪明人,明白了荀贞为何而感伤喟叹,说道:“既非因下吏之故,然则明公忽起感伤,可是因为陈公?”
荀贞长叹一声,按着膝盖从席上站起,绕到案前,下至堂上,扶剑踱步,行到堂门,不看审配,远望蓝天白云,说道:“陈公在顺帝年间便为名臣,我少习本朝故事,闻其当年年未二十即被郡举孝廉,稍迁为魏郡繁阳令,魏郡太守贪浊,遣督邮求贿诸县,郡十五城,唯陈公不与之,太守怒而鞭挞督邮,欲令逐陈公,督邮不肯,说:‘魏郡十五城,独繁阳有异政,今受命逐之,将致议于天下矣’,太守乃止。
“后为零陵太守,拒叛贼朱盖、胡兰等于城外,贼众势大,零陵下湿,编木为城,难以守备,时有掾吏请求他把妻子送出去,以避兵难,陈公怒道:‘太守分国虎符,受任一邦,岂顾妻孥而沮国威乎?复言者斩!’守城十余日,会中郎将度尚将救兵至,陈公与共斩朱盖等。
“这样一个清正、忠烈的人,最终却惨死狱中,可叹可惜。”
荀贞转过身,觑视审配面色,见他面现悲愤。
审配说道:“配每思陈公音容,常夜不能眠。陈公之死,实为天下之冤!”
荀贞见他欲言又止,问道:“卿有何难言之语?”
审配看了眼坐在侧席上的荀攸,又向堂外看了眼,慨然地说道:“设若无陈公,便无配之今日,只惜配蹉跎至今,人微职小,不能为陈公报此大仇。”
“陈公之仇,乃是当朝常侍,卿不怕么?”
“为人臣下,当尽忠君事。配为陈公故吏,陈公便是配之故君,为君复仇,臣子本分,何惧之有?”
荀贞和荀攸对视了一眼。荀贞暗暗点头,心道:“有审正南此一句话,假以时日,此人便可用以诛赵。”转回话头,不复再说陈球,回到案后坐下,问审配道,“我闻陈公之弟有一孙,名叫陈登,字元龙,少有高名,为徐州所重,卿可识此人?”
“陈元龙名重徐州,下吏久闻之,不过下吏和他没见过,只与他的父亲见过。”
陈登的父亲名陈珪,字汉瑜。
“噢?卿与陈登之父相识?”
“陈汉瑜早年从陈公居洛阳,下吏有次去洛阳游历访友,时陈公在朝中为廷尉,下吏往去拜谒,在陈公家中有缘得见陈公诸子与陈汉瑜。”
下邳陈氏是徐州的一个冠族大姓,累世衣冠。
如陈球,他的父亲仕至广汉太守,陈球本人则年未二十即被郡中举为孝廉,没多久就出为一县之长吏,且不是小县的县长,而是直接出任大县的县令,这很少见,复辟公府,又被举高第,随之被拜侍御史,继而因太尉杨赐之举荐而出任为零陵太守,成为了二千石的重臣,仕途非常通顺,这其中固有他本人才能出众之故,与他家族的“历世著名”也有很大的关系。
又如陈球的长子、陈珪的从兄弟陈瑀,也是早早地就被郡举孝廉,继辟公府,随之出为洛阳市长,“市长”相当于郡的“市掾”,主集市,因为洛阳是京都,人口繁多,商贾云集,市也比郡国的市大,所以市的规格也比郡国高,大市之长吏称市令,小一点的市之长吏称市长,市令秩千石,市长秩四百石,与县令、县长的禄秩相仿,从此可以看出,陈瑀的仕途之路与他父亲几乎一模一样,要非陈球因谋诛宦官而下狱身死,陈瑀现在说不定也是一郡太守了。
“陈汉瑜之名,我亦尝闻,卿既与他相识,必知其人之才,不知如何?”
“盛名之下无虚士也,雄言善辩,有苏张之舌,胆雄高志,有远见之能。下吏听洛阳的友人说,袁公路深重其才,常对人言:陈汉瑜,徐州之伟器也。”
“袁公路?可是袁术?”
“正此人也。”
“他两人相识?”
“袁公路与汉瑜俱公族子弟,同居洛阳,少共交游。”
公族子弟即三公的子弟。
这倒是荀贞不知道的,荀贞点头说道:“原来如此!”
和寒门子弟比起来,世仕二千石的冠族著姓家的子弟天生就占便宜,入仕早,升迁快,交游的朋友也都是显贵家族的子弟,毋庸置疑,比起寒门子弟,他们在仕途上的机会会多得多。
闲谈了会儿陈珪、陈登父子,审配微露倦色,荀贞体贴人意,说道:“卿这些天辛苦了,又赶了这么远的路回来,且回舍中好好休息休息,给你放两天假。”
审配拜谢,一丝不苟地把头冠戴上系好,半弯着腰倒退出堂。
等他远去,荀攸笑道:“审正南有刚烈气,是个忠直之臣,此人可用之也。”
“先不急,等过了秋收、秋种,等我把郡贼曹、决曹和邺县县寺控入手中后,再寻机徐徐与他言说诛赵之事。”
要想诛赵,有几个重点部门必须先要控制在手中。
一个是郡贼曹,此曹主盗贼事,捕人拿人用得着此曹。
一个是郡决曹,此曹主决狱、断狱、用法,审判的时候用得着此曹。
一个是邺县县寺,赵氏是邺县土著,而且郡府就在邺县,要想诛赵,绕不开邺县。
此外,郡兵曹也是需要控制在手中的,不过荀贞已经先把赵家在郡兵的鹰犬除掉,接着又借平定了于毒之乱的机会,把郡兵悉数调出邺县,分别屯驻在了各地,如今驻扎在邺县的已全是他的义从,这个曹可以不用过多地考虑了。
郡贼曹、郡决曹和邺县县寺三者之中,最难办的是邺县县寺。
依时下之惯例,郡县属吏多用本地人,邺县县寺里的属吏不少都是赵家的子弟、姻亲,要想把邺县县寺控握在手中很不容易。
荀贞到现在也还没有想出一个好的办法。
不过此事不用急,反正他刚到魏郡就职不久,短时间内不会别迁外地,有足够的时间容他慢慢想办法,在此之前,眼下的当务之急是秋收、秋种和屯田。
第三十二章 国家栋梁傅南容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很快,七月来到。
荀贞数次召郡府吏员朝会,商议安排秋收之事。
他任命了一个在行县中辟除的郡东某县的士子为西部劝农掾,命之与东部劝农掾康规出郡,分去西、东,各行部内的诸县,检查各县对秋收的诸项准备工作。
为了确保各县的秋收准备工作不会出现纰漏,荀贞又传檄给陈褒、刘备等各县的县令长、守令长,严令他们必须要做好妥善完全的准备,同时传檄给文聘、何仪等,命他们加大剿贼力度,务必要保证各县将要成熟的麦子不会受到盗贼的抢夺、损坏。
就像荀贞说的,农事是一国之本,也是一郡之本。这是他上任魏郡太守之后的第一次秋收,不但事关郡内百姓的口粮,而且也关系到他明年的考课。他现在还只是“试守魏郡”,还不是正式的魏郡太守,如果明年考课不合格,那么他这个太守也别想再干下去了。
所以,他对此次秋收非常重视。
经由前不久的行县,他对魏郡今年的收成会如何已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如邺县、梁期、馆陶等几个没有被于毒占据过的县,尽管也受到了贼乱的影响,户口减少、荒田增多,收成肯定大不如往年太平时,但较之魏、内黄等这几个被于毒占据过的县,整体情况还是要好得多。
魏、内黄这几个县不止户口减少得严重,也不止荒田的情况比邺、梁期等县严重,于毒的部众对麦田的人为破坏也很严重,——于毒部曲最盛时达万余人,粮食不够吃,他们就去割没成熟的麦子,大片大片的麦田因此被毁坏。
综合全郡诸县的状况,可以预见,最多到明年早春,郡中就会出现大面积的饥荒。
可以这么说,即使在此次秋收中,一粒粮食都没有浪费,魏郡缺粮的情况依然非常严峻。
粮不足,菜来补。
荀贞采纳了郡吏的意见,又制定了一条农业方面的教令。
七月正是种植葱、蒜、芜菁等菜的时候。
他檄令各县必须督促民户及时种植芜菁,并及蒜、葱,并效仿前汉宣帝时的名臣龚遂,规定了这几种菜的具体种植亩数,要求各家各户必须种够蒜、葱若干本,种够芜菁若干亩。
蒜与葱是民家常用的调味原料,尤其葱,与韭、葵等菜合称“五菜”,是最重要的五种蔬菜之一,不可或缺。至于芜菁,在当下也是一种普遍种植的蔬菜,这种菜有个好处:夏种冬收。
蒜、葱是调料,倒也罢了,有了芜菁,加上之前五月时荀贞采纳荀攸、王淙、康规等的建议,命各县大规模种植的大豆,今年冬天、明年春天会出现的饥荒应该可以得到不少缓解。
大豆可以春种,也可以夏种。此物古称为菽,乃是五谷之一,汉以后始称大豆。
这种农作物有个极大的好处,那就是可以救荒。
首先,它成熟很快,种下三个月多点就能收获。其次,营养丰富,荒年时捣碎,与野菜、树叶掺和在一起,可作百姓充饥的主粮,此外,它的叶子古称“藿”,鲜叶和干叶都是普通百姓的常菜,果实与叶皆可食。前汉氾胜之在他写的农书《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