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哑舍1-4部-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亥越来越了解自家父皇了,年幼时期的仰慕钦佩,逐渐也转化成了不屑、轻蔑。虽然表面上他什么都没表现出来,但他知道父皇已经慢慢地老去。不立皇兄为太子,那是父皇他依旧觉得自己可以求得长生不老药,掌控着大秦江山千万年。发配皇兄去边疆修长城,说得好听是让皇兄去军中历练。事实上还不是怕他自己出巡的时候,皇兄在咸阳收拢人心提前登基?
  父皇他在怕死,怕被儿子夺权。
  一个人要是有所畏惧,那么他就不是神,也不是不可碰触的存在了。
  胡亥的嘴角勾起一个嘲讽的弧度,他并不是不想坐上那个位置,也不是不想把那块象征着皇权的和氏璧握在手中,但他也不得不承认,皇兄比他更适合。
  这些年来,他暗地里不断地刺探比试,本来就不太强烈的自信心更是被打击得体无完肤,想要登上那个宝座已经成为了他毕生的执念,但他也知道这单纯是想赢过皇兄罢了。
  不一会儿,车队停了下来,他起身去父皇的车驾前请安,却被内侍恭敬地驳回了。带着疑惑,胡亥重新回到自己的车厢中,锁紧了两道俊眉。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已经是两天没有看到过父皇露面了,而且据说父皇就在他前面的那个辒凉车中,由亲信内侍做陪乘,每走到休憩的地方,就献上饭食,随行的百官像平常一样在车外向皇上奏事,辒凉车中照常降诏批签。
  他曾经看过字迹,确实是父皇的亲笔,但这一连两日都没有见到过父皇,而且连声音都未听到过,这让胡亥有些忧心。毕竟在这之前,父皇一直都病着。
  是啊,父皇再强大,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会生病,会衰老,会死去……
  胡亥摩挲着锦盒的边缘,下意识地打开来,而其中司南杓的指向,却让他大吃一惊。
  那是西北的方向。
  他们这一列车队,都是由东向西的方向平直行进的,就算父皇又故布疑阵,那也应该不会脱离车队的范畴才对。
  应该是这司南杓很久不用,坏了吧?胡亥不信邪地反复拨动了几次,每次司南杓停下来的时候,都指向西北。
  上郡!皇兄被发配的上郡不就是西北方向?
  胡亥的胸中一片冰凉,皇兄已经隐隐成为帝君,那么父皇呢?
  一连两日都没有声息,难道……已经驾鹤归西?
  这个想法刚刚浮现在脑海,胡亥就觉得脑袋嗡地一声,猛然间甚至连眼前的景象都看不见了。他虽然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到来,却完全没料到居然这么快。
  他甚至连走下马车,去父皇御撵中求证的力气都没有,瘫坐在那里,大口大口起喘着气。
  那是他的父皇,虽然他心中隐隐地有着怨气,但那是从小一直宠着他的父皇,一直庇护着他长大……
  浑浑噩噩间,他身下的马车又开始颠簸地前进起来,也许过了很久,也许过了不长时间,胡亥一直抱着锦盒目光涣散地发着呆,直到一个毫无起伏的平板声音响起。
  “看来,你这是知道发生什么事了。”
  胡亥的双瞳慢慢对上了焦距,这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赵高上了他的车驾。外面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车厢中也被点燃了灯火。赵高依旧穿着一袭五彩鱼鳞绢深衣,头上戴着青丝系绲双尾竖武冠,即便这些年已经成了父皇身边的大红人,也完全没有露出半点颐指气使嚣张跋启,反而越发地面无表情,令旁人一见就噤若寒蝉。
  这时,胡亥才意识到赵高刚刚在跟他说什么,顿时冷汗就下来了。他张了张唇,却发觉喉咙干渴得发痒,居然连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赵高也不以为意,继续操着他那标志性的平板声音,平铺直叙地淡淡说道:“皇上在十日前病重,曾经写过一封手书给大公子,但这封手书一直在吾手中,并未发出。”
  胡亥打了个寒战,不敢置信地看着他,却完全不怀疑他说的是假话。因为赵高现今是中东府令兼掌印玺事务,所有文书都要经过他的手盖印玺,做一些手脚是完全可以的。
  赵高的面容在跳动的灯火映照下,显得晦暗不明,他看着胡亥片刻,徐徐道:“皇上属意大公子继位。”
  胡亥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很早就看清楚了,不是吗?他心中虽然怅然若失,但却不可否认地松了口气。大乱之后,最适合休养生息,大秦在崇尚儒家学说的皇兄治理下,一定会更加国泰民安。
  赵高低下头把玩着自己保养得完美的双手,不咸不淡地续道:“现无人得知此事,天下大权尽在吾手中,吾想让哪个公子当皇帝,哪个公子就可以当。制人与受制于人,怎可同日而语?”
  胡亥吓了一大跳,连手中的锦盒都没能拿稳,跌到了他的膝盖上。司南杓从锦盒中弹了出来,在竹席上翻滚了几圈,正好滚到了赵高的身边。
  脑海中刚刚形成的大秦未来立刻碎为齑粉,胡亥极为聪明,自然知道赵高的言下之意,随父皇巡游的公子,就只有他一个。
  没有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保持理智,胡亥也不例外。
  他已经无法克制地开始想象若是他登墓……但他完全想象不出来,皇兄匍匐在他身前自称臣的画面,这完全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胡亥抿了抿唇,许久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喃喃道:“废兄长而自立,是不仁;不遵父皇诏命,是不孝;己身才识浅薄,勉强登基,是不能。天下人皆非昏庸之辈,岂能不知其中另有内情?如何向天下人交代?向列祖列宗交代?”
  赵高妖冶的双目精光闪闪,神态从容自信道:“亥儿,汝会如吾所愿。”
  “夫子就算逼孤也无用,勿需多言。”胡亥拒绝得无比艰难,他确实知道赵高所说的事情大半可以成功,但他必须要想到,若是这样做了,他以后又该如何去面对自家皇兄。或者再见面的时候,就是兵戎相见,不死不休的局面了。
  赵高这次没有说话,他直接捡起了掉在他身边那个司南杓,从锦盒里捞起了那块木板,重新摆在了案几上,然后伸手拨动了一下。
  司南杓滴溜溜地转着,胡亥木然地看着那一道道残影,却在司南构停下来的那一刻猛然睁大双目,满脸的不可置信。
  因为这枚司南杓的勺柄,指向的不再是西北方,而居然是他。
  胡亥不信邢,不断地重新拨动木勺,而不管他怎样拨动,不管他怎么换位置,司南杓依旧是随着他的身形变换而转动。
  “夫子……汝做了何事?”胡亥汗如浆涌。他已经猜测到了赵高做了什么,恐怕在父皇给扶苏写手书遗诏的时候,夫子就做了什么手脚。他的皇兄……不会真的就这么死了吧?胡亥依旧抱着一丝希望,希冀地抬起头看着他的夫子。
  “吾做了何事?”赵高玩味地挑高了眉梢,他略略把身体前倾,靠近了他这个最疼爱的弟子,一字一字阴森森地缓缓说道:“吾来并非征求汝之意愿,而是告知矣。”
  胡亥紧紧地盯着赵高,只觉得此时在这个阴暗的车厢中,夫子就如同地狱之中爬出来的恶鬼。
  在巨大的恐慌和惧怕的情绪把他淹没之时,胡亥却忽然想到了一件完全不相干的事。
  这么多年以来,他的这个夫子,好像相貌完全没有变过……
  太阳已经西移,繁华的商业街上有些店家都已经亮起了五光十色的霓虹灯。
  胡亥已经收起了黑伞,缓步走在回家的路上。小赤鸟早就已经等不及先飞走回家吃食去了,反正家里的窗户开着一扇,它能找到回家的路。
  不过,他怎么又想起来了那一幕呢?那是他这么多年来一直拒绝回想起来的噩梦。
  以至于他现在对夫子的印象,就是那张在昏暗跳动的灯火下,宛若恶鬼的脸孔。
  胡亥低头咬着左手的大拇指甲,焦躁的心情快要把他逼疯了。
  不行,不能再用月麒香了,没有回忆起来多少与皇兄相处的点滴,反而每次都会回想到那个夫子的事情。
  是的,已经都是过去的事情了,那个人,早已经化为尘埃。
  胡亥继续埋着头往前走着,却发现在他的视线里,突然出现了一双锃亮的黑皮鞋,就直接堵在了他的面前。
  胡亥皱了皱眉,他就讨厌这样混乱的世界,肯定又是哪个不长眼睛的小流氓拦街找茬了。他连头都没有抬,直接想要往旁边绕过去。
  但那人也换了方向,依旧堵在他面前不肯让路。
  胡亥冷冷地抬起头,却在那一刹那僵直在了当场。
  他早就已经忘记了那个人的脸容,但乍然之间相见,存封的记忆就像是被骤然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一般,瞬间就席卷了他的脑海。
  那个人依旧拥有着妖冶的双目,说话依旧也是那样的毫无起伏无比平板。
  “呦,找到你了。”他说。
  哑舍:哑舍里的古物,每一件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承载了许多年,无人倾听。因为,它们都不会说话……

  第七章 哑舍·犀角印

  —燕—
  姬姓乃是上古八大姓之首,是黄帝之姓,是周朝的皇族之姓,尊贵无比。虽然姬青这一脉并不是纯正的周朝王室嫡系,但现今却也是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王族。
  真正的燕国王族直系一脉,按照习俗,以国为姓,而旁支则继承姬姓。
  姬青只比燕丹小三天,他们是堂兄弟,被燕王喜亲自赐丹与青是朱红色和青色,乃是绘画常用的两种色彩,更因为分别是中丹砂青穫矿石颜料,因其不易褪色,史家以丹册多记功勋,青史多记事,故丹青意同史册。
  由此可见燕王喜对于他的长子与侄子,寄予了多大厚望。
  姬青出生的时候,母亲就因为难产而死,燕王后垂怜他年幼失恃,便把他接到宫中照顾。不久之后,他的父亲又娶了一名继母,那妇人视姬青若己出,又给姬青添了几个弟妹,倒也一家和乐。
  因为姬青与燕丹自小一起长大,两人本来就是年纪相仿,又是堂兄弟,随着年岁增长,言谈举止越发相像。唯一的区别就是燕丹的眉毛过于柔和,想燕皇后一样是两道黄薄眉。而姬青则是两道剑眉,像是两把小飞剑一般直飞鬓角,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一柄初露锋芒的利刃。
  姬青的父亲在姬青五岁之时,托人寻来了一对罕见的犀牛角。所有的犀牛角都是前实后空的,即向角尖去的地方是实心,后面的都是空心的。姬青父亲用中空的角身部位做了一对名贵的犀角杯,而剩下的两块实心的犀角尖,则寻大师为这对堂兄弟一人刻了一枚私印。
  这两枚犀角印是古红色的,据说这种犀角已经越来越少见,怕是这种只生长古红色犀角的犀牛,在过若干年就要绝种了。犀角闻之有股清香,能为佩戴之人镇惊解乏。除了尖端用圆雕之法分别雕刻出一只螭虎做印钮外,印身没有任何多余的雕刻,显得这两枚犀角印通体润泽透亮,像是两块血玉。饶是见多了珍稀异宝的燕丹也爱不释手,经常随身携带,时时刻刻在指尖摩娑。
  姬青年幼之时也如燕丹一般,极喜欢属于自己的这枚犀角印,但随着年岁渐长,也知道自己的身份与太子燕丹有所不同,所以这两枚除了印鉴不同外看起来几乎没有任何差别的犀角印,姬青就很少在人前把玩了。
  身为燕国皇族,姬青从小就不缺吃穿,习惯于被人奉迎,而跟随在太子燕丹身边,同样习字练武,没有任何不顺心的事。姬青曾经以为,他是这个世上最幸福的人。
  包括他在内的很多人,都坚定不移的认为,燕丹就是燕国下一任的王。
  但现实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在燕丹与姬青出生之前,刚继位的燕王喜以为赵国自长平之战后,国力空虚兵力锐减,遂不顾属下的反对,出兵伐赵,结果被廉颇率兵围城。至此燕王喜便缩手缩脚,不敢随意出战。
  燕国地处东北,民风彪悍,但可惜土地没有中原地区富饶,国力向来积弱。而随着秦国这些年征伐不断,连夺魏赵数城,即使是离秦国最偏远的燕国也人心浮动,惶恐不安。
  燕王喜要送燕丹去秦国咸阳为质。
  在最早的时候,人们为了能履行誓约,就会互相交换珍贵的事物做抵押,而后来发展到国家之间为了确保萌约能够缔结,就要交换王族或者太子,世子等重要的人物。而在一国有绝对的优势面前,那么就不是交换,而是单方面的了。
  燕丹还有两个弟弟可年岁都还小。他退脱不了这个巨大的责任。
  姬青非常同情燕丹,但却不能理解燕丹提出的要求。
  燕丹同意去秦国,但唯一要求,就是要姬青同往。
  ‘为何非要吾去?‘姬青抿着唇,皱着那对好看的剑眉,小脸上凝满了不甘愿。
  秦人如狼虎般,可止他国小儿夜哭,而秦国的都城咸阳离燕国蓟城千里之遥,更是龙潭虎穴一般的存在。
  燕丹端坐在姬青面前,看着那张几乎和自己一模一样的脸容,勾起唇角刻薄的说道‘燕国王族吃穿用度,莫不是燕国子民所奉。燕国子民肯血战沙场,汝只是以身为质,又有何颜面再三退脱?’
  姬青被燕丹的一番言论说的小脸通红,虽然觉得好像是哪里不对,但却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上来。
  ‘琅轩,汝可忧心家人否?随孤来’燕丹拂袖而起,带着姬青出宫直奔姬家宅院。
  姬青默然的站在窗外,看着父亲和继母还有几个弟妹言笑晏晏,一派和乐之景,竟觉得自己就像是个外人。
  ‘琅轩,汝应长大成人矣。’燕丹站在他身后,幽幽的说道。
  ‘何为长大成人?’姬青闭了闭眼睛,总觉得屋内那幅画面非常刺眼。
  ‘长大成人不在乎是否行冠礼,而在乎是否明事理。其一,应知晓这世间,即使少了汝,日月也东升西落,流水也从高到低,无一改变。’
  ‘有其一,那其二其三呢?’
  ‘随孤去咸阳,孤日后自当再与汝分说’
  ‘……诺。’
  离开蓟城的那一天,姬青并没有自己想像中的那么不舍。
  也许是那日看到的画面,也许是燕丹在自己耳边说的那句话,姬青知道即使自己离去甚至死去,家人在悲伤之后也可以继续生活下去。就如他的父亲在他母亲死后,又有了他的继母出现。
  坐在马车上,姬青从车窗帘飘动的缝隙中,看着蓟城的城墙慢慢远去,前来送行的家人也渐渐变成了天边的几颗砂砾,再也看不见了。他五味陈杂的转过头,却惊愕的发现燕丹竟然在款款的解开头上的委貌冠。
  因为这一去不知经年,所以他们堂兄弟两人虽然未到及冠的年岁,却也提前行了冠礼。但姬青发现他这位堂兄居然并不是不习惯头上顶着发冠,而是继续脱着身上的衣袍。
  他们离去之时,燕王喜为他们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送行仪式,所以燕丹身上穿着的是黑色的玄端素裳礼服,而姬青则身份有别,不能穿尊贵的黑色,穿得是次一级的青色黄裳礼服。
  “殿下,要更衣否?”此去咸阳,姬青是以侍从的身份随侍在侧,所以虽然还有些不适应,但是他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燕丹勾唇笑了笑,把身上的玄端素裳礼服脱掉,只剩内里的白色麻布深衣:“汝不是曾问孤,为何非要汝同行之?”
  “为何?”姬青抬起头,这是他心中一直留存的疑问。
  燕丹申出手,越过他们两人之间的案几,拂上自家堂弟的剑眉,定定的凝视他说道:“从今天起,汝乃燕丹,孤为姬青。”
  姬青呆若木鸡,直到感觉眉尖有冰凉的利刃贴近,才回过了神。他不敢动,只能愣愣的看着他的那两道剑眉,被燕丹用匕首细致的割去,细碎的眉毛洒落在他的眼前,有几根飞入了眼睛里,姬青不适应的闭上了双目。
  姬青呆若木鸡,直到感觉眉尖有冰凉的利刃贴近,才回过了神。他不敢动,只能愣愣的看着他的那两道剑眉,被燕丹用匕首细致的割去,细碎的眉毛洒落在他的眼前,有几根飞入了眼睛里,姬青不适应的闭上了双目。
  “抬头。。。。伸手。。。。”
  马车箱内,只有燕丹冷静的声音一次次响起,姬青从小就没有办法反抗这位堂兄的命令,只好闭着眼睛一一遵从。隐约能感觉燕丹是在服侍自己脱衣穿衣,眼前一片黑暗的姬青不禁惊讶自家这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太子堂兄,居然还会服侍人
  在这样舒缓的气氛里,姬青也在脑海中细细思索了一下太子堂兄的用意。
  质子一向是战国时期最悲惨的一类人。从小锦衣玉食高高在上,却一朝跌入泥沼。怪不得一定要让他同行,为的就是更换身份。而质子也是历史上最跌宕起伏的一类人了,若是能熬过质子的这段时日,顺利归国,那么登基为王必然不在话下,例如越王勾践,例如现今那年轻秦王的父亲,秦庄襄王。
  所以,他这个聪明的太子堂兄,并不是一走了之,而是随侍在侧。是想让他来承受屈辱?让他来当他的挡箭牌吗?
  质子,那可是九死一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